猪场发病根源
猪场健康管理原理与思路

120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9年36卷第3期猪业论道TALKING SWINE INDUSTRY注:图示中红色部分包含生物安全内容,绿色部分包含的是舒适的环境图1 传染性疾病是非传染性因素的显性表现猪场健康管理原理与思路朱中平(湖南加农正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329)作为猪场管理者,我们需要宏观地跳出猪病看猪病。
也就是说,我们不必像猪病科研机构那样,从微观的角度用显微镜和各种仪器来检测是什么病原、什么基因型以及如何区别诊断;也不必像人医那样,逢病必治。
猪场管理者应该从宏观的角度,用“望远镜”来看猪病,看看猪病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在猪场流行,如何才能阻断其流行。
从宏观来看,猪群中猪病的发生主要有3个来源:引种、环境和未严格执行优进全出。
引种是猪场发病的根源;环境是猪场发病的诱因;未严格执行优进全出是猪场发病的源泉。
猪群传染病发病与否取决于是否病原“超负荷”,病原“超负荷”与否取决于猪群体质、非生物性因素、生物性因素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 清除外环境中的不利因子按照经典的传染病控制策略,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
但个人认为还需要清除一些非生物性的导致猪群易感的因素,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传染性疾病是非传染性因素的显性表现,需要从生物安全与舒适环境这两个维度着手(如图1)。
1.1 生物安全1.1.1 阻断场外病原进入场内有些猪场看起来在“守好门”这块滴水不漏,但猪场内仍然疾病不断,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抓住重点。
猪场病原主要由猪携带,如果没有做好引进猪的隔离驯化和净化工作,其他的门禁管理做得再好也是无用功。
因为引进的感染猪会在猪场内持续不断地扩散病原。
所以,防止病原进入猪场除了一般的门禁管理之外,更需按照“一猪(引进猪),两车(拉粪的车、拉猪的车),三人(养猪的人、杀猪的人、收猪的人)”的顺序,有重点地严格管理。
1.1.2 有效消毒有些猪场表面上对消毒很重视,两天一“小消”,七天一“大消”,结果病原没有控制好,而猪只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反而增加了。
猪场常见病与防治ppt课件

4
[PMWS的病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病原是猪环状病毒Ⅱ型(PCV2),该病毒主 要侵害网状内皮细胞。
单纯接种PCV2仅引起轻微的临床症状。 PCV2常与其它病原如细小病毒、霉形体、副嗜血
3
1.1猪断奶后多系统消耗症(PMWS) [世界上的流行情况]
●1991年加拿大西部发病,并于1996年最早报道。 ●1994年在出现先天性震颤的病猪中发现环状病毒 ●1996年美国、墨西哥、法国、丹麦、西班牙、北爱尔兰报道了类似症
状 ●1996年日本亦报道了本症 ●1997年韩国报道了PMWS,并于1999年报道了皮炎肾病综合症(PDNS) ●1993年台湾出现了与环状病毒Ⅱ型有关的临床疾病,1995年发现了
免2次, 怀孕60天及产后第六天各一次。 •自家组织灭活苗效果不确定,(母猪产前20 天接种,小猪10日龄左右接种。) •本场健康猪血清注射断奶仔猪,慎用。
27
改善管理
全进全出 保育猪舍保温 断奶时剔除病猪,弱仔猪单独饲养,发现病猪及时隔离 严禁混群饲养. 引种时,先隔离观察45天后再并入种群 保育栏最好小一些,密度尽量小,保育舍≤3头/平方米,生长肥育
●PRRS的临床症状 ●PRRS的病理变化
23
[PRRS的临床症状]
公猪精液品质下降 受胎率下降,不发情,重复发情 母猪流产率>8%,早产,死胎 产弱崽>20%,八字腿,哺乳期死亡率超过25% 保育猪呼吸道感染增加,精神沉郁,皮毛松乱,
呼吸急促,气喘,眼睑肿胀,耳红或发绀,皮肤斑 点、末梢发绀,死亡率>10% 严重时哺乳仔猪亦可能出现上述症状。
母猪难养的第一根源“气血两亏症”危害甚大,不可不知

母猪难养的第一根源“气血两亏症”危害甚大,不可不知国内猪价不断攀升,大部分地区猪肉价格已经达到了30块钱左右一斤,从而刺激了很多提振养猪的朋友复养,同时也有很多新的养猪人,加入到这个养猪的整个市场里面。
母猪难养的第四根源“气血两亏症”危害甚大,不可不知大家都知道肉食母猪是猪场的摇钱树,也是猪场的着力点经济效益关键点。
至关重要可见母猪在猪场至关重要的威望,因为最近有人会咨询我关于母猪的问题,大部分为:1.母猪长期便秘,不食、2.产程过长难产、3.产后缺乳,奶水差、4.早产不发情或者反情、5.蹄裂、6.眼屎泪斑、7.锈斑,皮斑、8.子宫脱出,脱肛等。
以上的8个问题,是亚洲地区国内自繁自养猪场特别常见的问题,如果从西医的角度来讲这属于8种病症,分别用药的情况也不一样,就像便秘,从西医角度治疗,使用泻药就可以逐步解决。
目前大部分兽医在实际操作中也是如此;碰到难产了,就加量使用缩宫素,不考虑问题的即便是什么?那按照这样做,是正确的操作吗?我们先看以上症状是由什么引起的?1.母猪长期便秘不食:不吃料是因为气虚,胃蠕动减慢,血虚之后,胃会变的干,所以胃蠕动不够,就容易延长通气时间,排空时间延长了,他就不饿,不饿他就不吃,这就是不食。
便秘是因为,气不足引起的肝肠蠕动不够,肠道内的容物不往下行;血虚,小肠就会变的干涩,他就一定会便秘。
2.产程过长,难产:生产的过程小猪进去不是自己爬出来的,他是靠宫缩,子宫不断的收缩才能够把仔猪挤出来,气虚之后,宫缩无力,从而引起的产程变短。
血不足,会引起产道变干,从而引起的难产。
3.产后缺乳,奶水差:首先我们须要知道奶水想到是哪里来的,奶水就是体内的气血经过乳腺加工出来的,所以说你气血较差,原料就不够,想要足或者生产好的奶水是不可能的。
4.产后不雌性或者反情:我们都知道发情是一个生殖的过程,从中医来讲是肾亏。
气血不足是如何影响到的肾亏?从中医角度讲,肝藏血,肾藏精,母猪长期处于血虚的状态,就须要导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就会不断的消耗肾精来转化成激活肝血,时间久了肾精也低下,就会导致肾亏,肾亏就会出现不发情,不排卵,所以导致的产后不够发情;偶尔出现一次发情,输精之后不排卵,进入下一个情期再发情,这就是反情。
猪高热病流行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剖 检时 主要 见肺 部有 问质 性肺 炎 ,出血 、水 肿 ,肺 间质
增宽;气管与支气管充满泡沫状液体;肝、肾、脾有不 同程
度肿 大 :心脏 肿 大,心 包积 液 ,心 包炎 :全 身淋 巴结肿 大 、
水肿;有的胸腔 、腹腔积液,有纤维素性渗出。 2 发病及流行的原因分析
21 病 原 综 合 大 量 病 例 的临 床 检 查 和 剖 检 ,在 流 行 期 . 间 , 不 同 发 病 猪 群 的 临 床 症 状 和 病 理 变 化 是 大 体 一 致 的 , 因 此 该病 的 原 发 病 或 主 要 致 病 病 原 体 是 相 同 的 ,而 且 结 合 各 地 报 道 和 检 验 机 构 的 化 验 , 高 热 病 主 要 是 高 致 病 性 蓝 耳 病 病 毒 , 其 他 病 毒 、 细 菌 、 寄 生 虫 也 有 可 能 参 与 致 病 , 发 生 混 合 感 染 或 继 发 感 染 ,但 是 居 次 要 地 位 ,
没能坚 持 自繁 自养 和全进全 出的饲养 方式,受生猪价 格
和 短 期 利 益 的 支 配 , 一 旦 感 觉 有 利 可 图 , 便 盲 目补 栏 ,
引进仔猪育 肥 。常 因疏 忽大意和 把关不严 ,购进潜伏 期
病 猪 甚 至 发 病 猪 , 造 成 传 播 。 另 外 , 仔 猪 在 买 卖 过 程 中
养 猪 场 , 规 模 猪 场 发 病 很 少 。 但 不 同 的养 猪 场 , 由 于 饲 养 环 境 、 管 理 水 平 、 防 疫 措 施 的 不 同 ,其 传 播 速 度 的缓 急、临床症状 的轻重 、以及发病率 、死亡率大 不相 同。 临床 症 状 主 要 表 现 为 体温 高 达 4- 1  ̄ 0 4 .C,精 神 沉 郁 ,不 5 食 , 结 膜 潮 红 , 眼 睑 肿 胀 , 部 分 病 猪 皮 肤 潮 红 ,肩 部 及
关于生猪养殖业中疾病防治的研究

关于生猪养殖业中疾病防治的研究生猪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中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疾病的频繁发生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疾病的防治对于提高生猪养殖的效益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生猪养殖业中常见的疾病进行研究,探讨疾病的防治对策,希望为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1. 猪瘟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集群发病,死亡率极高。
对于猪瘟的防治,首先要做好生猪疫苗的接种工作,确保生猪养殖场的疫苗免疫率。
要加强生猪场内的消毒工作,定期清洁和消毒猪圈和饮水设施,保持生猪养殖场的卫生环境。
还要加强对生猪的管理和监测,发现疑似猪瘟病例要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确保不会传播给其他猪只。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严重影响生猪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针对PRRS的防治,首先要加强对生猪疫苗的接种,提高生猪免疫力。
要提高生猪养殖场的卫生水平,杀灭病毒的传播源。
还要加强对生猪的饲养管理,确保生猪的健康状况。
3. 猪瘤胃变性猪瘤胃变性是一种常见的猪只肠道疾病,病变主要在猪只瘤胃内发生。
为了预防和控制猪瘤胃变性,养殖户需要合理配置饲料,保证猪只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提高猪只的免疫力。
还要定期清洗饲料和饮水设施,防止受到细菌的污染。
4.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猪只呈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控制猪传染性胃肠炎,养殖户需要加强对生猪的饲养管理,定期清理猪圈和饮水设施,保持场内的卫生环境。
还要做好生猪的免疫工作,提高猪只的抵抗力。
二、技术创新与疾病防治针对生猪养殖业中疾病的防治,技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技术被引入到生猪养殖业中,为疾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希望。
1.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生物基因进行修饰来改变其功能的技术,可以使猪只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猪病大全,20种猪场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猪病大全,20种猪场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目前的生猪养殖,病害种类日趋复杂。
比如:仔猪黄白痢、猪瘟、猪流感、猪链球菌、猪口蹄疫、猪丹毒、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副伤寒等等频见各大养猪场。
在此,掌握这几种病症的基本治疗措施,有着现实的必要性。
故此下文主要为大家介绍的猪病大全,乃现今猪场常见的几种猪病,及其防治,供参考。
猪病大全,20种猪场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1、猪瘟猪瘟防治,规范引种,严格消毒,接种防疫疫苗。
临床治疗,用抗猪瘟血清,每次10倍剂量注射,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期间,做好防控继发病准备,用氟苯尼考注射治疗,防控效果更好。
2、猪链球菌猪链球菌防治,重点改善猪群管理,清洁猪舍环境,接种防疫疫苗附红细胞体病重点是引种和消毒,特别注意打耳号、断尾、阉割等环节的器械消毒。
流行季节饲料添加阿散酸或对氨基苯砷酸钠,病猪可用血虫净、新胂凡纳明配合土霉素、四环素进行治疗。
3、仔猪黄白痢仔猪黄白痢防治,重点加强妊娠期母猪和哺乳期母猪的饲喂管理,注意清洁养猪卫生环境。
母猪产前,接种用大肠杆菌苗,产生母源抗体,仔猪经吮乳能增强抗黄白痢的能力。
病猪注射粘杆菌素,同时灌服庆大霉素,同窝仔猪灌服庆大霉素,严重脱水者进行补液。
猪病大全,20种猪场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4、母猪乳腺炎母猪有乳腺炎的应及时治疗。
弓形虫病重点是消毒、灭鼠,禁止猫狗等动物进出猪舍。
病猪一侧肌注磺胺间甲氧嘧啶+TMP,首次加大剂量,另一侧注射安乃近。
5、应激性腹泻应激性腹泻重点是提高猪舍温度,加强饲养管理。
发病猪注射庆大霉素,全群用诺氟沙星拌料,饮水添加电解多维,严重脱水者进行补液。
6、猪流感猪流感防治,重点提高舍温。
临床用安乃近、柴胡、吗啉胍、地塞米松磷酸钠、青霉素,组合治疗,效果要好些。
改善养殖卫生条件,增强猪群抗病体质,降低此病感染概率的基础上,一旦有疑似病例出现,务必第一时间隔离诊治,及时控制疫情蔓延,确保健康猪群不受污染。
猪场平衡打破导致猪发病

猪场平衡打破导致猪发病1.国内猪场现状猪场目前维持一种非常脆弱的平衡,普遍存在亚临床感染的严重危害。
猪场疫病日趋复杂化,诊断防制难度加大,而净化成本太高,难以实现。
一般猪场需要力争维持平衡,减少发病及死亡。
猪场打破平衡的主要原因:缺乏科学指导的监督下的引种;猪舍温度及通风不合理,环境恶化;乱用、滥用疫苗及药物;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管理中的应激;不合理的人、物、车流;病死猪处理不当等。
2.当今国内猪场主要病毒病国内猪场中HC(猪瘟)、PRRS(蓝耳病)是主要疫病,PR、PPV(细小病毒病)、PCV2(圆环病毒病)仍广泛存在。
原发细菌病较少,PRRS、PCV2及其诱导的继发感染增多,以SS(链球菌)、HP、APP(传胸)、PM、MP(气喘病)、EPE、Tox等感染为主。
3.猪场平衡破坏案例分析案例一:生产基本正常500头种猪场,主要病种:HC、PRRS、HPPRRS(高致病性蓝耳病)、PCV2等。
表现形式: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与保育猪发病死亡。
传染来源:亚临床感染母猪及发病仔猪。
发病诱因:随意引种、疫苗质量、免疫程序不规范等。
防制原则:及时确诊,科学解读检测结果,分清主次,提出防制方案,加强管理;明显临症母猪及时淘汰,减少传染源;HCLV(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紧急预防,控制HC有明显成效;PRRS及HPPRRS以加强管理及科学应用药物等为主;PRRSMLV (蓝耳病弱毒活疫苗)应谨慎使用。
启示:维持猪场平衡最重要,并且这是一系统工程;必须做好HCLV及其他疫苗免疫;引种应极为谨慎;疫病控制技术支撑,必须到位;严禁乱用、滥用疫苗及药物。
案例二:肠道疫病继发潜在PRRS暴发案例分析400头种猪场,2002年以后持续PRRSMLV免疫:母猪配种前,仔猪两次(7~10/35~40日龄);HCLV、PR、PPV、JEV(乙脑)等常规免疫。
饲管及生产性能中等。
病史2009.12月初,孕母猪排血便,体温不高。
3周内蔓及全舍,67头发病,死亡6头。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 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其中猪是主要传染源。
该病在人类中不常见,但普遍易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部分患者会留下后遗症。
猪链球菌病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以败血症、脑膜炎、多发性关节炎等为主要临床特征。
猪链球菌病可由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猪链球菌、马链球菌马亚种等多种链球菌引起。
由于该病临床症状复杂,且危害严重,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链球菌病的病原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原猪链球菌外形呈圆形或椭形,略成橄榄状,直径0.6~1.Oum,没有芽孢和鞭毛,呈长、短链状排列。
长链由20~30个菌体组成,短链由4~8个菌体组成。
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多数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少部分为厌氧菌。
猪链球菌按照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日前可分35个血清型,其中致病性较强的血清型有1型、2型、7型、9型、1/2型和14型。
链球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60℃可致大部分链球菌灭活,煮沸可迅速将其杀死,低温条件下可存活1 50天以上,在干燥的环境下也可存活数天。
链球菌对一般消毒药均敏感。
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抗菌素以及磺胺类药物均敏感。
2、流行特点猪链球菌病呈地方性流行,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流行,以气候炎热且潮湿的7~10月发病率最高。
该病可引起猪、牛、羊、马、猫、犬等多种动物感染发病,以猪易感性最强,危害程度最大,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会有不同,以妊娠母猪和仔猪症状较为严重。
该病为人畜共患病,主要以从事养殖、生猪肉加工以及销售等活动的人群为感染对象。
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以消化道、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健康猪可通过直接接触病猪及带毒猪被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器具等被感染,新生仔猪可在患病母猪分娩过程中被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混养
伪狂犬病毒在全世界广泛分布。
伪狂犬病自然发生于猪、牛、绵羊、山羊、犬和猫,另外,带毒的狗、鼠、更是最严重的传播员。
多种野生鸟类动物、肉食动物也是传播员。
水貂、雪貂因饲喂含伪狂犬病毒的猪下脚料也可引起伪狂犬病的暴发。
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
感染本病与接触猪的鼠有关。
在猪场,伪狂犬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而传给健康猪,另外,被伪狂犬病毒污染的工作人员和器具在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空气传播则是伪狂犬病毒扩散的最主要途径。
空气传播是惟一可能的途径。
在猪群中,病毒主要通过鼻分泌物传播,另外,乳汁和精液也是可能的传播方式。
除猪以外的其他动物感染伪狂犬病毒后,最终都是死亡。
猪发生伪狂犬病后,其临诊症状因日龄而异,拉稀、呕吐等。
成年猪一般为隐性感染,若有症状也很轻微,易于恢复。
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沉郁,有些病猪呕吐、咳嗽,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可导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种猪”不育等综合症。
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以腹泻黄痢及气喘、死亡率可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可达40%,死亡率20%左右;对成年育肥猪可引起生长停滞、咳嗽,增重缓慢等。
伪狂犬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寒冷及春季的季节,但其它季节也有发生。
猪场里养狗易发病。
天气无常
天气的无常变化,猪舍里角落及粪孔通道、都是冷风侵入的条件。
同时圈舍里日夜温差发生聚大变化,因此猪只是恒温动物、也就最宜感染流感病毒病。
更为严重的养猪饲养员进入猪舍后,饲养员感觉猪舍内热氨气体过大时、又快速门口及窗户通风,饲养员喂猪时为了方便自已进出,猪舍门窗大开后、忘记关闭,引发猪只流感。
消毒混乱
养猪场里消毒是坚守不敢松懈的工作,近年来由于猪病频繁,猪病种类多程暴发事态,养猪业都是坚挺、苦难的饲养。
当猪病疫情来临时、养猪人就乱神经,不知猪场里该怎样去消毒。
有的猪场消毒时、常用某一种消毒剂天天喷洒,由于喷洒药水过多、也同时带来猪里的湿度过大,猪只在潮湿的环境中更是雪上加霜。
更有一些养猪无知人员,竞赶用火减带猪喷洒消毒,还有一些养猪人带猪撒生白石灰粉。
这些做法更是消毒混乱。
玉米祸根
玉米有含水份14.2%时、经磨碎加工饲料磨擦过程中,会产生很高的温度。
其磨擦温度,可达38~42度不等,其玉米面粉、从磨中喷出与其它麦夫及配合料混合一起后,饲料总温度会保持在28度左右的温暖中,常时间无法散去挥发其温湿气。
再与预混料或浓缩料合混一起后,经8~24小时内、会与添加配合料中的维生物类、产生出酶酸化合物,“黄曲霉毒素B1”。
猪只常期食用该物料后,仔猪会出现外阴红肿,中毒严重仔猪会出现脱肛、保育小猪仔宫脱出症状。
母猪呕吐、流产、死胎、母猪早产仔宫同时脱出,屡配不孕及假发情等症状。
怀孕母猪及产后母猪会出现低温,母猪常时间低温时会引发中毒综合症。
育肥猪出现生长受阻、中毒前期身体出现贫血黄白色加重症状,认何年龄段的猪只食用了类似的食物后都会导致中毒。
黄曲霉毒素中毒后的猪只,主要损伤了肝脏、肾脏、脾脏胃等,食用“黄曲霉毒素B1”中毒严重后期的猪只的身体上,会出现耳尖、外阴沟处、前后腹部等处出现皮肤红紫色,同时也造成猪只的免疫系统下降。
由于猪只长时间食用的料槽内底,料槽周围角落积存久留的剩余料,也就成为了“一种、特种”的发酵剂。
对于那些赖汉喂猪法的养猪场,及猪舍湿度过大的、不及时清理机磨内存物的,磨碎料及时装袋的,运输车箱内不及时清洗的,都会造成严重诱导猪只发病。
乱用疫苗
每当猪群发病时,即有些卖兽药的、卖饲料的、号召那些养猪不懂的人,“指挥着”养猪人,去给猪、注射大量的多种疫苗类,更有很多养猪人认为,猪只所用的疫苗是治疗病的误导。
猪只发病期间时,是谨慎使用疫苗的。
各疫苗依所控制的疾病发病日龄,而有不同免疫适期,而免疫适期亦可考虑猪只的免疫系统,发育及抗体之消除等因素。
另有猪场整体防疫体系中,疫苗防疫划为一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常因猪场内有多种疾病,近期间内接种疫苗类,故在拟定疫苗接种计划时、各种疫苗的拖打先後顺序,是否可同时施打,是否采用混合疫苗及需打几次,间隔需多少期限等,认真思索、均需考量。
乱用药物
更多的养猪人一旦发现自己养的猪发了病,即使盲目的投放磺胺类及抗生素类的药物。
甚至联合加大药物的用量,延长用药时间引起中毒,更有些养猪人听候它人瞎指挥,水里面、料里面双重投放抗生素药物,乱用药或非药物、造成猪只的病没治疗好,造成猪只严重中毒。
饲料炒做
饲料的炒做更是祸根,每当生猪价格高位运行时,总是有一些人在猪的饲料上炒大、做文章,劣质的玉米所谓的低价格饲料,类似的全价料蜂捅而出…饲料中的维生素类产品与高温时会严重丢失,更有些不法分子在加工全价颗粒料中、添加伪劣“油脂物”,更严重的添加化工粘合胶。
由此猪只常时间食用后会引发慢性中毒,同时也就导致猪只的免疫系统受损引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