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商朝的开国(kāiguó)君主和亡国之君分别是谁?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朝时期的文字被称什么?
第一页,共九页。
一、青铜器的高超(gāochāo)工艺 自读课本,说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用途和代表。
时期 原始社会后期
发展概况 我国出现了铜器
代表
商朝 以后
第八页,共九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2.历史地位: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
No 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学完本课后,同学们合作做了一块
关于夏、商、西周文化的展板在学校里展示。师生互动:(4)通过对夏、商、西周文化的搜集整理,你得到了哪 些启示。尝试解答:(1)途径:网上查找,翻阅历史书籍,参观考古发掘文物等。(2)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 工艺(gōngyì)高超。影响
第七页,共九页。
甲骨文
出现时期 书写材料 历史地位
造字特点
影响
商朝
龟甲和兽骨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 完整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 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形 声最为进步
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第五页,共九页。
合作交流:(2)从图中你能欣赏到青铜器的哪些特点?青铜器除了用作礼器外,还有哪些用途?请列
举(lièjǔ)两例。
【文字演变】 “马”字的演变
(3)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请简要介绍一下甲骨文。 【感悟认识】 师生互动:(4)通过对夏、商、西周文化的搜集整理,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新人教版

司母戊 鼎
这说明了什么?
食 器
兵 特点二:品种多 农 具 器
盥(guàn)水器
酒 器
乐 器
铜特点三:用途广 镜
一、青铜器的高 超工艺




羊的前

蕉叶形 纹理清 晰
四只大卷角 羊
四、工艺精美
利簋[guǐ] (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
天亡簋 (陕西岐[qí]山出土)
西周武王时,为盛食器或礼器。 西周武王时,为盛食器或礼器。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 艺
我国是什么时候 开始出现青铜器 的呢?
到了夏、商、西 周青铜器的发展 呈现什么样的趋 势了?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 1.工匠先用程1000℃的烈火,
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 按2.熔一化定后比的例金熔属化液。体被倒进泥造 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 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 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 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是甲骨文表示交通工具的 两个字,你认识吗?能说出他们的 造字方法吗?


象形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B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
艺1、青铜器的发展历
程及成就 1、出 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
现: 现了青铜器;
2、发 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
展: 增多;
3、盛 行:
4、成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 祭祀。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甘肃地区齐家

七年级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

七年级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12/ຫໍສະໝຸດ 0/2021原始商周
商朝
12/10/2021
龟甲
祭祀
商朝
象形
指事
年代最早
完整
D C D C
12/10/2021
答:图一是司母戊鼎,图二是四羊方尊。
答:商朝。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 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 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12/10/2021
答:我们为先民用伟大的智慧创造的“瑰宝”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好 好学习,将先民的智慧继续发扬光大,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10/2021
B B
12/10/2021
D C
B
12/10/2021
D
B A
12/10/2021
答:从以上青铜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青铜器制造工艺的精湛、艺术价 值的高超以及古代人民智慧和技能水平的非凡。
12/10/2021
答:酒器、礼器、生活用具。
12/10/2021
答:甲骨文。
答: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答:甲骨文已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 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12/10/202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青铜器的种类与功能;司母戊鼎的铸造过程及用途;甲骨文的定义;甲骨文发现的意义;甲骨文造字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案例阅读、分析、思考,了解青铜礼器的作用和司母戊鼎的工艺成就。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探究究、个人独立感受、体验等多种形式,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商朝青铜器是先秦地对文明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辨认甲骨文,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难点: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

三、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CBA总短军奖杯,是一尊极具中国文化”的精髓的奖杯,--------中国篮球全尊鼎、角重约10千克、高45厘米米,为法长方形,底座为边长22厘米的正方形,正面刻有“中国球至至尊鼎”和“CBA联赛总冠军牟云杯”这座奖杯是仿造青铜器司母戊鼎模型而造的。

CA总军的奖杯为么选用鼎的造型?这有什么重要意义?本课我们将学习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二)、讲授新课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大量的做工精湛、技艺高超的青铜器。

夏商周时期被誉为“青铜时代”,对中国文明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案例一:楚王问鼎晋楚城濮之战后,楚国转而向东发展。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后,楚国再次强盛。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

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新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新
• 它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
对汉字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造字方法: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象形字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 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都是 象形字。
四、听方法。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等多种造字方法
•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
• 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拓展延伸
猜猜以下几个甲骨文都是什么字?
拓展延伸
甲骨文依次是:
狗猴虎鸡龙马 牛蛇鼠兔羊猪
编后语
听课对同学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增多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制模 制范
分范
削模 浇铸
• 先用泥土做一个模子 • 模子烧制后用泥土包裹在外面,并将包裹好的泥土切分、剥离,
成为外范
• 将模子最外层刮去,并与外范重新组合 • 进行高温焙烧,并趁热将青铜溶液倒进模和范中间的空隙中 • 冷却后弄碎内外的模范,一件青铜器就完成了

七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 A.甲骨文是一种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 B.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 C.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 D.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
• 17.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许多种,下列选项对甲骨文造
字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
• A.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符号、线条把D物体外形
特征勾画出来
• •
4(1.)甲意骨义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年文代字最中早__________、体系
较为完中国整文的字文字,对__________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 (2)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 知识点三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____1_._是造最字原方始法的:造象字形方、法指。事、会意、形声、假象借形等。 • 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__________,很多字体至今 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基展本的结重构要阶段。
• (1)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由于商王几乎 每事必卜,故甲骨文的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反映 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阶级关系,记录了商 朝后期大量的史实,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我国有文字 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 (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 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演变而来的。
• B.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图形,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 C.会意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 意义
• D.形声是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
• 18.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图 一 是 _司__母__戊__鼎___, 它 代 表 了 安 阳 殷 商 文 化 , 与 其 并 称 的 是 _四__羊__方__尊___。图二是西__周____时的礼器利簋。它们反映了商周时期哪一手 工业部门的繁荣?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点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点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

本节课主要介绍的就是夏、商、西周时期的成就其中重要的两个,也就是青铜器和甲骨文。

青铜器从原始社会晚期开始出现,甲骨文从商代开始出现,夏朝有青铜器,但是暂时并没有发现甲骨文。

2.我国在黄河流域的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4000年的铜器,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铜容器残片;再如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约4000年的铜镜。

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比如鼎、簋、尊、爵、斝、盉等。

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酒器的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

西周崇尚礼制,主要以青铜器鼎和簋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

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确立了制度。

鼎和簋的配合一般是奇数个鼎,偶数个簋,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士为三鼎二簋或者一鼎零簋。

3.鼎是用来烧煮食物和煮饭的,相当于锅。

4.簋是用来盛饭的,相当于饭盆。

5.尊是用来盛放酒的,相当于酒桶。

6.爵是用来饮酒的,相当于酒杯。

7.斝是用来温酒和调酒的,相当于酒壶,没有壶嘴。

8.盉是用来温酒和调酒的,相当于酒壶,有壶嘴。

9.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采用“泥范铸造法”。

当时的工匠已经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泥范铸造法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筑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序。

到了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比如司母戊鼎。

铸造这样巨大的器物,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目内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第一目与第二、第三目之间是并列关系,分别介绍青铜器与甲骨文;第二与第三目之间也是并列关系,分别介绍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三目内容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辉煌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构成了本课的主干知识。

青铜制造业是当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

司母戊鼎是高超的青铜器制作工艺的代表。

甲骨文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是已经发现的中国古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象,培养历史想象能力。

2.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过程与方法:1.积极开展搜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览、讲解、想象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

2.通过对司母戊铜方鼎铸造过程的模拟想象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

3.通过“甲骨文一汉字,汉字一甲骨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论证活动增强对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形状奇伟,花纹瑰丽”的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语)。

2.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真正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的记事特点,了解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纪宝鼎。10
二、甲骨文记事
2020/4/8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在 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 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 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 牧业、官制、刑法、医药、 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 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 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 深远的影响。
11
2020/4/8
2020/4/8
9
毛公鼎 2020/4/8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
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出
土于陕联西合岐国山五,十现华藏诞于前台夕北,故中宫国博 向联合国赠送毛公鼎铭文长
物院。度毛接公近鼎五铭百文字长(度有接4近97五字百、字, 在目前4所99见字青、铜50器0字铭三文说中)为,最在长目。
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作器者名 “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 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 青铜器。利簋采用上圆上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 造20型20/,4/8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对天圆地方这种古老8 观念的体现。
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3字如下: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 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释文译文大意是: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 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 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 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教学课件
历史 七年级上册 RJ
2020-4-8
1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2020-4-8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2020/4/8
3
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 度发达的文明。青铜器是怎样
教学课件 制作出来的?又具有怎样的高
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的内容及 其造字特点又是什么呢?
前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 铭文的铭内文容的大内致容是可说分:成周七宣段王,即是位 之初,说亟:思周振宣兴王朝即政位,之乃初请,叔亟父思毛
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 公为其其治治理理国国家家内内外外的的大大小小政政务务,, 并饬勤并公饬无勤私公,无最私后,颁最赠后命颁服赠厚命赐,
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 毛公因子而孙铸永鼎宝传。示一子尊孙青永铜宝巨。鼎—
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后母戊鼎
2020/4/8
6
商周时期泥范铸造法
1.工匠先用烈火,把混合在陶 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 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 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 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 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2020/4/8
7
利簋,西周早期青铜 器,1976年出土于陕 西临潼县零口镇,收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器内底铸铭文4行33 字,记载了甲子日清 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 历史事件。
2020/4/8
西周 史墙盘及铭文拓片
14
2020/4/8
5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
制作工艺高超。当时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
第铅二的单比例元,用夏来制商造周不同时用期途的:器早具期。到国商家代后的期产, 生 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于宏社大,会而变且组革织严密,分工细
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如后母戊鼎,是迄今世
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2020/4/8
4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就出现了铜器,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
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
事等方面,功能也由石器等发展到礼
器,成为王公贵历族史象征身七份年地位级乃至上册 RJ
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
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
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 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 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 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020/4/8
13
金文 有些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所 以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又叫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