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 3.3 文明交往教案 粤教版

合集下载

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文明交往》说课稿

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文明交往》说课稿

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文明交往》说课稿一、教学分析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我与他人”,本课的主题是“尊重、礼貌、交往艺术”。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尊重是交往的前提,礼貌是交往的“通行证”,掌握文明交往的艺术。

“文明交往”是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

当代社会文明礼貌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此课对于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帮助的,必将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本课在全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

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交往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文明列车第一站”使学生明白尊重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通过“文明列车第二站”使学生体验掌握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和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通过“文明列车第三站”使学生领悟到具有良好品德人格的人才是最受欢迎的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知道哪些是应该提倡和学习的文明礼貌行为,感受文明交往的重要意义。

学习交往的礼节与技巧,学会与人,特别是与陌生人打交道,在交往中努力成为受欢迎的人,形成良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尊重是交往的前提;礼貌是交往的通行证。

教学难点人际交往,人格取胜。

四、教学流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喂,老头!到张村还有多远?老大爷为什么不愿给这个小伙子指路?环节二新闻观察苏州两小伙被逼给狗下跪1小时狗主人说:没钱赔偿就应该给小狗下跪,你认为对吗?为什么?一)、交往的前提是尊重与任何人打交道,首先要尊重对方。

我们要懂得,人与人之间,无论在职业、财产、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智能、生理方面有怎样的差异,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不以自己的某些长处自居自傲,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友谊。

二)、交往的“通行证”是礼貌* 礼貌是人们在交往中共同遵守的一种道德规范。

七年级政治文明交往精品教案粤教版

七年级政治文明交往精品教案粤教版
看了这个实验你有何感想?
小结: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交往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活动。
2、结合人的成长过程的图片,思考: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对我们有什么样的作用?
小结:成长的过程是我们不断地与人交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我们获得知识、友谊、信任和肯定,这一过程也是我们不断地学习和调适自己、逐渐融进社会的过程,最终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成为社会的一员。
6、尊重在生活中的外化……
分析、思考、回答
分组讨论、分析、总结
学生回答
设计人物的语言,
体验人物的内心感受
思考、分析人物的结局
观察、评价、发言
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演、分析和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增强学生的认识与内化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3、生活背景方面,积极交往是社会化的需要。社会化是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的。在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产生互相影响,可以交流信息、交流情感、协调关系。初中生的社会化主要受家庭、同伴和学校的影响。父母的影响集中于价值观和独立观念方面;同伴的影响多集中于赶时髦、音乐、服装等方面;学校的影响则集中在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方面,影响其自我的认识与评价。
3、出示与人交往的两个片段,并请同学对情景进行模拟表演
小结:二、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1、尊重他人,平等的对待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2、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3、学会交往,首先要懂得尊重,学会尊重。
4、出示课本P61页“陈峰的言行”图片,观察生活中的不尊重他人、对人无礼的现象
5、故事欣赏与思考-----“学会尊重”
③结合活动,学习、练习,从理性的层面理解本课的知识点。

七年级政治上册文明交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粤教版

七年级政治上册文明交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粤教版

文明交往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教材使用的是粤教版,本课处于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文明交往》第二课时,上一课时主要讲述交往的必要性,交往的前提条件。

而本课时的内容是“礼貌是交往的名片”、“文明交往的艺术”,侧重于介绍文明交往中要掌握的技巧和方法,是第一课时教学知识的延续,也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上一课时更多的是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对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而本课时除了要掌握知识和方法,更侧重于将知识提升为能力,并在活动和实践中不断地内化为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而要形成良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一定要知道文明交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有着重要作用。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对什么是文明交往、如何文明交往还不清晰,行为规范处在形成之中。

缺乏对文明交往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及文明礼貌的技能技巧。

情感方面,他们正值青春期高峰阶段,生理心理的发展使他们逐渐摆脱幼稚走向成熟,其中交往需求的日渐强烈就是这种成熟的突出标志之一。

但由于经验不足,往往存在着自我中心现象,使得他们在人际沟通方面缺乏换位思考,缺乏相应的心理品质和技能技巧,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指导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适应环境,协调关系,走向成熟是极为必要的。

三、设计思想: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在教学中我贯彻生活的原则、爱与民主的原则、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并采取了激趣法、引导探究法、启发教学法。

四、教学目标:通过“礼貌与言行”的课堂讨论,知道哪些是应该提倡和学习的文明礼貌行为,感受文明交往的重要意义。

通过“成功的秘诀”的探索,充实认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

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

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交往能力。

通过“礼貌用语小词典”的分组比赛,学会使用礼貌用语.通过“阅读与感悟”学习交往的礼节与技巧,学会与人,特别是陌生人打交道,在交往中成为受欢迎的人,形成良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七年级政治 文明交往-粤教版

七年级政治 文明交往-粤教版
第三单元 学会交往
3.3 文明交往
主题词:尊重 礼貌 交往艺术 主题词:
1、认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 、 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掌握基 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 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 2、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交 、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 往能力。 往能力。
请充分发挥想 象力, 象力,如果一个人 从小与世隔绝, 从小与世隔绝,没 有人与他说话、 有人与他说话、交 流,那会发生怎样 的情景。 的情景。
一、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
1.社会交往是人类必不பைடு நூலகம்少的活动; .社会交往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活动; 2.交往对我们成长的重要作用。 .交往对我们成长的重要作用。
通过交往
可以获得知识,友谊,信任, 可以获得知识,友谊,信任,肯定
从而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
古时候,一位少年迷失方向, 古时候,一位少年迷失方向,途中十字 路口偶遇一老翁,甚为高兴,于是问道: 路口偶遇一老翁,甚为高兴,于是问道: 喂!杏花村怎么走?老翁不语。少年便 杏花村怎么走?老翁不语。 大声问:喂!听到吗?耳朵聋了?老翁 大声问: 听到吗?耳朵聋了? 还是不语,只用手朝反方向指了指。少 还是不语,只用手朝反方向指了指。 年便沿着老翁指的方向快速前行…… 年便沿着老翁指的方向快速前行
四、文明交往的艺术
谨记: 1、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谨记: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谨记
真诚坦率的人,最容易受到信任; 1) 真诚坦率的人,最容易受到信任; 正直勇敢的人,会赢得尊重; 2) 正直勇敢的人,会赢得尊重; 谦逊宽容的人,总是广受欢迎; 3) 谦逊宽容的人,总是广受欢迎; 善于聆听的人,朋友将为你敞开心扉; 4) 善于聆听的人,朋友将为你敞开心扉; 5) 热情开朗的人,缩短了与他人的距离; 热情开朗的人,缩短了与他人的距离; 乐观幽默的人,能为朋友带来快乐; 6) 乐观幽默的人,能为朋友带来快乐; 细心体贴的人,会收获朋友的感激; 7) 细心体贴的人,会收获朋友的感激; 彬彬有礼的人,会在新的环境中畅通无阻; 8) 彬彬有礼的人,会在新的环境中畅通无阻; 坚持原则的人,会令人佩服。 9) 坚持原则的人,会令人佩服。

粤教版七年级政治3.3《文明交往》

粤教版七年级政治3.3《文明交往》

思考二: 网络还能为我们提供哪些帮 助? 答:了解时事、学习知识、 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网上 寻亲、网上求教、开阔眼界、 放松心情、结交新友等。
链接一:网络标志
链接二:浏览新闻
链接三:EMAIL
链接四:网络聊天
WWW. 大观园论坛 欢
迎点击
链接五:个人展示
环节三 认识网络
资料分析 小青是学校英语兴趣组的成 员,通过互联网,她认识了美 国小姑娘Mary,他们经常网上 交流,小青的口语也提高了一 大截,还结识了更多的美国朋 友。小青高兴地说:“我爱互 联网,她让我的生活空间变得 特别宽广! ”
思考一: 网络为小青提供了哪些帮 助? 答:学习英语、结交朋友。
链接六:网络游戏
链接七:远程教育
链接八接十:网 上 购 物
网上购物
思考三: 网络交往与信件、电话 等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答:⑴更快捷便利⑵更 新奇有趣⑶更自由开放。
探究: 网络交往有何特点? 答:⑴网络是一个全新的、 无限广阔的空间⑵网络仿佛给 了我们自由飞翔的翅膀⑶网络 交往的快捷便利是无可比拟的 ⑷网络是一个平等开放的交往 平台⑸网络具有缤纷色彩和无 穷魅力⑹网络具有虚拟性、间 接性、隐蔽性
链接: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
环节四 网络是把“双刃剑”
资料分析 小明希望家里安宽带,爸爸说: “网络不是好东西,都是假的, 而且孩子小,没自控能力,容易 玩游戏上瘾。”妈妈说:“网络 能使孩子增长见识,获得信息, 还能学习。以后电脑越来越普及, 他不会上网,怎么适应社会呢?”
思考一: 小明的父母谁的观点 正确? 答:他们的观点是片 面的,网络交往有利 有弊,是把双刃剑。
再见、请再来、祝您晚安、祝 您健康、祝您一路顺风等。

七年级上册政治《文明交往》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政治《文明交往》教案、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不文明的交往行为吗?这些行为给他人带来了什么影响?我们又应该如何去改善这种现象呢?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文明交往》。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讲解文明交往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平等、诚信、礼貌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7.创新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在文明交往方面的表现。
8.融入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导入,如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让座、学校里的礼貌用语等,引发学生对文明交往的思考。
3.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4.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5.倡导文明交往,反对一切不文明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但在文明交往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他们渴望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但在实际交往中往往缺乏尊重、平等、礼貌等素养;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他们在网络交流中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交往行为失范。针对这种情况,本章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文明交往的意识,提高交往技巧,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文明交往,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师:尊重是文明交往的基础,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观点、习惯和感受。在交往中,我们要做到平等对待,不盛气凌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我们要诚实守信,不欺骗他人。礼貌是交往的桥梁,我们要用文明的语言和举止待人。

E840-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初一-文明交往

E840-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初一-文明交往

3.3 文明交往(第一课时)备课人: 潘、李时间:第周星期(月日)一、【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尊重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尊重是文明交往的前提.2、如何做到文明交往三、【教学难点】:礼貌是现代文明的社会必备的名片四、【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观察法、活动法、调查法五、【教学过程】:(一)自我检测:师生关系并非总是风平浪静,偶然也会出现波澜。

师生之间有时出现、、甚至,我们心里不痛快,老师也一定会烦恼,化解,建立的,还是要靠和。

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1、;2、;3、(二)导入新课:奥运会吉祥物五个福娃、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合起谐音就是“北京欢迎你”。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面向全世界,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是讲文明,懂礼貌,彰显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形象。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的在文明礼貌方面还有待提高。

请同学们看一看《狼孩的故事》(三)重点知识:1、案例分析:《狼孩的故事》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格达西南的一个小城附近,一位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儿。

这两个女孩,大的大约七、八岁,起名为卡玛娜,活到了十七岁;小的不到两岁,不到一年后就死在了孤儿院里。

卡玛娜不喜欢穿衣服,给她穿上衣服她就撕下来;用四肢爬行,喜欢白天缩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夜里则象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想逃回丛林。

她有许多特征都和狼一样,嗅觉特别灵敏,用鼻子四处嗅闻寻找食物。

喜欢吃生肉,而且吃的时候要把肉扔在地上才吃,不用手拿,也不吃素食。

牙齿特别尖利,耳朵还能抖动。

她实物岁时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于三岁半的儿童。

2、、讨论:同学们想一想这两个女孩为什么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老师:这两个女孩从小就没有与人交往,她们就不能获得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不能获得人类的知识、能力,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所以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交往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3、交往舞台多宽广(1)交往的重要性因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获得知识、友谊、信任、肯定,从而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七年级政治上册 文明交往的要求教案 粤教版

七年级政治上册 文明交往的要求教案 粤教版

《文明交往的要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文明交往的要求》是广东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会交往”第三课“文明交往”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整体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分别从父母和老师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交往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由四大板块组成:一是探究园,包括“礼貌与言行”和“成功的秘诀”两部分;二是心灵导航,主要内容是“尊重是交往的前提”、“礼貌是交往的‘名片’”、“文明交往的艺术”;三是实践与评价,包括“礼貌用语小词典”、“情景剧场”以及“成长记录”三部分;四是阅读与感悟。

【学生分析】: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高峰阶段,生理心理的发展使他们逐步摆脱幼稚走向成熟,其中交往需求的日益强烈就是这种成熟的突出标志之一。

这一时期的中学生不满足于家庭亲情,努力追求同伴友谊、社会的认同,但由于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他们经验不足,往往存在着自我中心现象,使得他们在人际沟通方面缺乏换位思考,缺乏相应的心理品质和技能技巧。

因此,指导他们的人际交往,帮助他们适应环境,协调关系,走向成熟是极为必要的。

【设计思想】:.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淡化学科体系,注重学生的感受、经验、体验、学习、升华的过程,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因此,教师应学会“用教材教”,既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力求做到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价值冲突的辨析中澄清观点,在自主探究中提炼观点,让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帮助、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现有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辅助下,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出发,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活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自我反思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文明交往
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
认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

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交往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礼貌与言行”的课堂讨论,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及表达能力,学会辨别礼貌与不礼貌的言行。

通过“探究园”中“成功的秘诀”的探索,充分认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

结合活动,学习、领悟“心灵导航”阐述的问题,从理性的层面理解本课的知识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知道哪些是应该提倡和学习的文明礼貌行为,感受文明交往的重要意义。

学习交往的礼节与技巧,学会与人,特别是陌生人打交道,在交往中成为受欢迎的人,形成良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4.课时安排建议
建议教学时数为2-3课时。

第1课时通过“礼貌与言行”的活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及表达能力;通过竞猜“成功的秘诀”,充分认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

第2课时通过“礼貌用语小词典”的填写与分享,丰富文明交往的词汇;通过“情境剧场”进行行为训练;通过“成长记录”自评自己的交往技巧;通过竞猜“阅读与感悟”中《绝招》的答案,体验文明交往的艺术。

第3课时为专题活动课,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安排。

5.活动指南
活动一:礼貌与言行
(1)设计目的
通过生活场景的再现,认识在交往中要讲究言行的文明礼貌。

(2)准备工作
课前安排学生模拟漫画情境做课堂表演的准备。

(3)过程指导
第一步:观察漫画,小组讨论:情境发生的场合;有礼貌言行的表现;没有礼貌言行的表现。

第二步:小组中心发言人在班级交流小组讨论结果,全班分享。

第三步:学生表演。

第四步:陈峰的表演者对饰演的人物形象进行自评。

第五步:“老奶奶、小姑娘、老师、同桌、妈妈”的扮演者谈内心的感受。

第六步:反省自己日常言行中“不艺术”的方面。

(4)评价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时,应注意让学生充分体验不文明言行可能带给他人的不愉快感受;在学生自评时,可考虑用评分的形式评价。

(5)完善或增加某些活动的建议
活动二:成功的秘诀
(1)设计目的
充分认识礼貌、微笑在交往中的作用。

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培养自尊、自信和人际交往能力。

(2)准备工作
课前安排学生模拟教材中青青校园网报道的两组同学进行社会调查的场面。

(3)过程指导
第一步:分小组竞猜“第一小组的答案”。

第二步:把答案以现场剧的形式分小组表演(青青校园网报道中两组同学与陌生行人交往的场面)。

第三步:通过交流共享“我的理解”。

第四步:教师小结。

第五步:组织讨论:①为什么说“礼貌、微笑是最好的名片”?②在与人交往中,如何恰当使用礼貌、微笑这张名片呢?
第六步:教师总结。

(4)评价指导
让学生通过分析青青校园网的报道,领悟礼貌和微笑的作用,并应用:于实践中。

(5)完善或增加某些活动的建议
附本课知识要点:
一、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
1.社会交往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活动;
2.交往对我们成长的重要作用。

二、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1.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2.希望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3.学会交往首先要懂得尊重,学会尊重。

三、礼貌是交往的“名片”
1.礼貌的内涵;
2.礼貌是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

四、文明交往的艺术
1.文明交往的重要性;
2.如何做到文明交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