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1课时)一课一练中图版
中图版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组1. 读小天鹅在我国境内的主要栖息地和迁徙路线图,完成下面两题1.迁徙路线②在我国境内经过的地形区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四川盆地2.甲地是小天鹅在我国越冬的最北处,这里适合越冬的优势条件是()A.地处亚热带,湿润区B.冬季风被山脉阻挡,气候湿润C.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D.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2. 唐僧玄奘贞观三年(公元.629年)8月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敦煌,过今新疆及中亚等地,到达天竺国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学习。
645年2月(唐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长安。
下图为玄奘西行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玄奘所去的天竺国,按照地理分区属于()A.东亚B.中亚C.南亚D.西亚2.玄奘西行所经过的热量带为()A.热带、北温带B.北温带、北寒带C.热带、南温带D.南温带、南寒带3.玄奘回到长安时的当地景象应该是()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B.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入川C.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D.渐渐风吹面,纷纷雪积身3. 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占比例最高的代表的地形类型是()A.高原B.盆地C.山地D.平原2.图中反映了我国地形的特点有()①地形复杂多样②山区面积广大③平原面积广大④地势西高东低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3.下图所示的地形结构示意图中,黑色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A.B.C.D.二、选择题4. 下列关于长江、黄河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发源于青海省B.水能资源都集中分布在下游C.都有“黄金水道”之称D.都是外流河5. 2022年2月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而不在上海、重庆或广州举办,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因素D.人文景观三、填空题6. 空气质量改善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____、增加水域面积、____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
四、解答题7. 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冬季风的是_____,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1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早读背诵清单)-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课堂(中图版)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3.1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一、中国的地势特征:1、总体特征: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称为地势。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阶梯名称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丘陵、山地、平原、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盆地相间分布3、地势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非常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人我国内陆,沿坡爬升,形成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
(2)对交通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也使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陆的经济联系。
(3)对水能资源的影响:当河流从高级地势阶梯流向低级地势阶梯时,落差增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二、中国的地形特征:1、总体特征: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多种多样。
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
在我国的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
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2、中国主要山脉的分布:东西向山脉北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列昆仑山脉,秦岭南列南岭东北—西南向山脉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西北—东南向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脉,巴颜喀拉山南北向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3、四大高原主要地形区地形特点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有世界屋脊之称。
内蒙古高原地形坦荡,草原肥美黄土高原黄土深厚,地表特征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4、四大盆地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最大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油气资源丰富准格尔盆地位置偏北,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5、三大平原6、三大丘陵: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七年级地理上册3_1中国的地形与地形第1课时一课一练中图版

《中国的地形与地形》(第1课时)一课一练一、基础达标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是()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中部高周围低D.中部低周围高2.图中为我国地形第二、三级阶梯分界限的是()A.四川盆地B.横断山脉C.巫山D.长江中下游平原3.下列山脉中,属于一、二级阶梯分界限的是()A. 昆仑山B. 天山C. 大兴安岭D. 长白山4.小华想利用暑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面左图,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取得右边地形剖面示用意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5.下列现象中,与我国地形的特点无关的是()A.我国许多大河都是自西向东流B.我国东部面向海洋,由于地形,利于湿润气流深切内陆C.我国南方地域河流的径流量比较大D.我国许多水电站都散布在阶梯的交接处6.如图所示的地形转变示用意中,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二、综合提升1.在阅读中国地形图后,有两位同窗各自画出我国地形从西向东转变的示用意,如下:(1)你能说说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形有什么不同吗?(2)哪一幅图比较接近实际?请简述理由。
2.我国的地形特点对航运的阻碍是什么?对水电开发的阻碍又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基础达标解析:我国地形西高东低,呈阶梯状散布。
1.答案:A.2.答案:C.3.解析: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答案:A.4.解析:本题要紧考查的是我国地形地形的相关知识。
右边地形剖面示用意是我国的地形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散布,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取得的是乙,横跨三级阶梯。
答案:B5.解析:中国地形西高东低,呈阶梯状散布.其地形优势有:地形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切内陆形成降水;阶梯交壤处水能资源丰硕;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的一样径流量较大。
答案:C.6.答案:B二、综合提升1.解析:第(1)题,这两幅图都反映了地形西高东低的特点,可是B图反映了地形呈阶梯状散布的特点,而A图则反映了地形慢慢下降的特点,没有阶梯散布的明显不同。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学案(第1课时)精选练习题

中图版初中地理重点知识精选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地风景风俗各不相同,大家一起来学习地理知识吧!中图版初中地理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中国的地势与地形》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认识我国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征,初步理解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中国的地势特征1.三级阶梯概况:2.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_____________深入内陆,形成_____,有利于_____生产。
(2)对交通的影响: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_____交通。
(3)对河流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_____资源极为丰富。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我国地势三大阶梯之间的分界线,说出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达标检测】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
1.此图能反映出我国地势特征中的( )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地形复杂多样D.山区面积广大2.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A.①B.②C.③D.④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 )A.北高南低B.南高北低C.西高东低D.西高南低4.下列对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B.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4 0 00米以上C.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多在5 0 0米以下D.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在4 00 0米以上5.下图为“我国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该图反映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下降B.北高南低,呈三级阶梯下降C.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下降D.南高北低,呈三级阶梯下降【拓展阅读】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 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课件(第1课时)

中国的地势特征
分界线 三级阶梯
海拔、地形特征 气候
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河流
退出
阅读
我国规定以在青岛海域测 得的黄海多年平均海平面为全 国统一的海拔高度起第面,位 于青岛海滨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水准零点”就是标志之一, 其地下观测井底部设有一个红 色玛瑙球,该球体的顶平面海 拔高度为0米。
海拔
主要地形
第一级阶梯
4 000米以上
高原、山地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 1 000~2 000米
【建议本节课分为三个课时,第1课时达成学习目标1】
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你知道为什么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虞美人》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
读下图,思考这条河为什么叫倒淌河?
我国的河流多数自西向 东流,据此推断我国地 势高低的总体趋势。
下图反映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在上画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并在相应位置标出山脉的名称。
横断山脉
结合36°N剖面图,说出三级阶梯海拔和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以高原、盆地为主。 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
高原、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歌诀记忆中国地势 西高东部低,地势呈阶梯,阶梯分有三,青藏高原一, 大太巫雪山,东三西二级,海风入内陆,东流河源西。
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有何影响?
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中 国 年 降 水 量 分 布
七年级地理上册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1课时中国的地势特征)课件中图版

解析 答案
答案:C
1
2
3
4
5
6
7
1.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A ) A.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北高南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C.西高东低,呈斜坡状分布 D.北高南低,呈斜坡状分布
1
2
3
4
5
6
7
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B ) A.高原、山地 B.高原、盆地 C.平原、丘陵 D.高原、丘陵
图文解读我国地势的特征及影响 精析: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 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 生长极为有利。第二,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地势,增大了同一气候 带内的气候差异,加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2.对河流的影响,明显地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地势西高东低,决定 了我国的河流多自西向东流,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 了东西的水路交通。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 急,水能资源丰富。
1
2
3
4
5
6
7
6.我国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我国地势特点大致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南高北低
C.西高东低
D.东南高、西北低
关闭
该题主要考查河流与地势之间的关系。河流的流向说明了我国西高 东低的地势。
关闭
C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7.以下图是沿36°N纬线所作的我国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以下问 题。
山脉,东南到 横断
第二级阶梯 1 000~2 000 米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1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练习题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1中国的地势和地形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A.高原和山地B.平原和丘陵C.高原和盆地D.盆地和山地2 . “滚滚长江东逝水”能够反映出我国()A.地势西高东低B.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D.地形复杂多样3 . 下列高原中,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梯田的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4 . 有关我国自然地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我国发展旅游业、采矿业、林业等;C.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就得益于我国地形复杂多样;D.在我国的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主要的地形类型是“高原、盆地”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轮廓及位置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5 . 该省区西北部的山脉①的走向是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东南西北走向6 . 山脉①是我国A.第一、二阶梯分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第二、三阶梯分界线D.人口分界线7 . 山脉②的名称是A.天山B.阴山C.横断山脉D.喜马拉雅山脉8 . 山脉②最高山峰③是A.黄山B.泰山C.衡山D.珠穆朗玛峰9 . 该省区代表性的民族是A.壮族B.回族C.藏族D.蒙古族阅读以下地理界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 下列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①线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B.②线是大致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③线是400 mm年等降水量线D.④线是1月0 ℃等温线11 . 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甲乙丙丁发展农业部门正确的是()A.甲—畜牧业B.乙—林业C.丙—种植业D.丁—渔业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两次成功对接。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上3.1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同步练习

2018-2019学年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3.1中国的地形和地势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天山南侧的地形区是()A. 准格尔盆地B. 塔里木盆地C. 青藏高原D. 华北平原2.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平原和盆地的分界线是()A. 巫山B. 雪峰山C. 大兴安岭D. 太行山3.下列山脉中,走向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大兴安岭B. 台湾山脉C. 小兴安岭D. 雪峰山4.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 丘陵和平原B. 丘陵和盆地C. 山地和高原D. 平原和高原5.我国各类地形中,面积最大的是()A. 高原B. 平原C. 山地D. 盆地6.我国载人飞船“神舟”九号选择了在周围居民少、开阔平坦的地区着陆,以便出现意外时搜救。
你知道“神舟”九号选择的着陆地点是()A. 内蒙古高原B. 青藏高原C. 云贵高原D. 黄土高原7.读我国四条重要山脉走向图,图中四条山脉中,不属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A. 太行山B. 天山C. 昆仑山D. 大兴安岭8.关于我国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 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D. 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状分布9.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A. 东高西低B. 中间高,四周低C. 西高东低D. 四周高,中间低10.读“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图,该山脉是()A. 秦岭B. 昆仑山脉C. 天山山脉D. 大兴安岭11.能够“开着汽车追黄羊”的高原是()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12.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
下列图中标示东北平原的是()A. B. C. D.13.下列图中的地形结构示意图(灰色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其中符合我国实际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14.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15.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从第一级阶梯到第三级阶梯地势逐步________(增高或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1课时)一课一练
一、基础达标
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2.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四川盆地
B.横断山脉
C.巫山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下列山脉中,属于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 昆仑山
B. 天山
C. 大兴安岭
D. 长白山
4.小华想利用暑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面左图,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右侧地形剖面示意图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现象中,与我国地势的特点无关的是()
A.我国许多大河都是自西向东流
B.我国东部面向海洋,由于地势,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C.我国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比较大
D.我国许多水电站都分布在阶梯的交接处
6.如图所示的地势变化示意图中,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二、综合提升
1.在阅读中国地形图后,有两位同学各自画出我国地势从西向东变化的示意图,如下:
(1)你能说说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不同吗?
(2)哪一幅图比较接近实际?请简述理由。
2.我国的地势特征对航运的影响是什么?对水电开发的影响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基础达标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答案:A.
2.答案:C.
3.解析: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地形地势的相关知识。
右侧地形剖面示意图是我国的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的是乙,横跨三级阶梯。
答案:B
5.解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其地势优点有: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的一般径流量较大。
答案:C.
6.答案:B
二、综合提升
1.解析:第(1)题,这两幅图都反映了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但是B图反映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而A图则反映了地势逐渐下降的特点,没有阶梯分布的明显差异。
第(2)题,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每级间的海拔高度变化很大,地形也从高原、山地过渡到平原、丘陵,所以B图比较接近实际。
答案:(1)A图地势虽是西高东低,但是平缓倾斜;B图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B图更接近实际。
因为我国地势从第一级到第二级、第二级到第三级,每级间的海拔高度变化很大,地形也从高原、山地过渡到平原、丘陵。
2.答案:向东流的大河流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利于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