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称一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达标金卷A(含答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达标金卷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认真填一填(每空1分计23分)1.填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2.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3.一块三角板中,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个锐角。
4.8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角,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角,10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角。
5.(1)左图中有()个直角,()个锐角,()个钝角。
(2)左图中有()个直角,()个锐角,()个钝角。
(3)左图中有()个直角,()个锐角,()个钝角。
二、下面个图中,是角的有(),是直角的有(),是钝角的有(),是锐角的有()(计8分)三、数一数,填一填(每空2分计20分)四、慎重选一选(每题2分计12分)1.下列各角是锐角的是()。
2. 左图这个角比直角()。
①大②小③不确定④一样大3. 左图中有()个锐角。
①4 ②5 ③3 ④24.左图中有()个钝角。
①没有②2 ③1 ④35.左图中有()个直角。
①1 ②2 ③3 ④没有6.左图中角1比角2()。
①大②小③相等④不确定五、按要求画一画(第1题3分,第2题9分计12分)1.以下面的这条线作为角的一条边,画一个角,角的顶点如下图所示。
2.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六、仔细判一判(每题2分计12分)1.从一点出发只能画一个角。
()2.如果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那么这个角就越大。
()3.一个角有三个顶点和三条边。
()4.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5.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是直角。
()6.左图中有4个直角。
()七、试一试(第1题9分,第2题4分计13分)1.一张长方形桌子,如果锯掉一个角,那么还剩几个角?2.在下面的图形中分别加上一条线,使图(1)成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图(2)成为两个三角形。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达标金卷A(参考答案)一、认真填一填(每空1分计23分)1.略2.1 23.3 1 24.钝直锐5.(1)6 1 1 (2)1 2 1 (3)4 3 2二、下面个图中,是角的有(①②③⑦⑧),是直角的有(①⑦),是钝角的有(②),是锐角的有(③)(计8分)三、数一数,填一填(每空2分计20分)3 4 1 2 1 1 6 2 2 5四、慎重选一选(每题2分计12分)1.①2.①3.④4.②5.③6.①五、按要求画一画(第1题3分,第2题9分计12分)答案略六、仔细判一判(每题2分计12分)1.×2.×3.×4.√5.√6.×七、试一试(第1题9分,第2题4分计13分)1.答案略2.答案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课件

课堂练习 每个数中的“5”各表示多少?连一连。
512
305
850
5个一
5个十
5个百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练习 看图写数和读数。
写作:( 431 ) 写作:( 508 ) 写作:( 380 ) 读作:(四百三十一)读作:(五百零八 )读作:(三百八十)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000以内数的组成பைடு நூலகம்读写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0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算盘
摆珠子
课堂练习 在算盘上拨出下面各数。
730
369
千百十 个
千百十 个
504
千百十 个
课堂练习 连一连。
千百十 个
千百十 个
千百十 个
408
536
620
课堂练习 写出算盘上的数。
(312 ) ( 610) (515 ) ( 762 )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认识整百数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算盘和用算盘记数
(1)2个百、5个十和6个一
256
(2)4个百和8个一
408
(3)9个百和2个一
902
课堂练习 按顺序填数。 (1)422、421、( 420)、(419)、418、 ( 417)、(416)、(415 )。 (2)250、300、(350)、(400)、450、 500、( 550)、(600)。
1000里有10个100。
探究新知
说一说:你还能有什么发现?还可以怎么说呢?
100
小学数学1—6年级教学内容

下册
第一单元《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以竖式计算为主。
第二单元《升和毫升》: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第六单元《找规律》:简单的搭配现象,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第十单元《认识分数》: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周长的含义,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3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初步进行物体与其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间的相互转换。
第二单元《年、月、日》:年、月、日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联系,平年和闰年.
第四单元《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验算。
第六单元《千米和吨》:认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和较大的质量单位吨。
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第八单元《认识分数》: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二是应用对分数的理解,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
第八单元《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用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认识方向》:有两个内容,一是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二是会看简单平面图中的路线。
第七单元《认识角》:包括角的图形与各部分名称,角有大小及比较大小的方法,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内容.
第九单元《统计》:用已经教学的方法收集、加工信息,根据存在于同一事件里的不同问题,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和计数方法进行统计。
武汉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一件衣服的价格是385元,一件裤子的价格是249元,大约一共要()元.A. 600B. 640C. 550B解析: B【解析】【解答】解:385+249≈640(元)故答案为:B。
【分析】从“大约”可以看出是要求估算,估算时把385看作390,把249看作250,然后用估算的方法求出两件衣服的总价即可。
2.用9、1、3、0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最小的四位数是()。
A. 1039B. 1093C. 1390A解析: A【解析】【解答】解:用9、1、3、0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最小的四位数是1039。
故答案为:A。
【分析】用四个不同的数组成最小的数,先把除了0之外最小的数放在首位,然后把剩下的数字从小到大排列起来,依次放数即可。
3.5□24<5419,口里最大可以填()。
A. 9B. 3C. 4B解析: B【解析】【解答】解:5□24<5419,□里最大可以填3。
故答案为:B。
【分析】这两个数的千位上的数相等,小于号前面的十位上的数比小于号后面的十位上的数大,所以小于号前面的百位上最大能填的数就是比小于号后面的百位上的数小1即可。
4.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 2905B. 9500C. 9020B解析: B【解析】【解答】A:2905读作:二千九百零五;B:9500读作:九千五百;C:9020读作:九千零二十。
故答案为:B。
【分析】四位数中末尾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5.妈妈去超市买如表三样物品.下面哪个问题适合用估算解决?()养生壶暖气扇学习机99元282元196元B. 收银员应收多少钱?C. 如果妈妈付给收银员60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A【解析】【解答】对于选项A,妈妈准备的钱数应该为:99+282+196≈100+300+200=600(元),估算比较方便,可以进行估算;对于选项B,收银员应收的钱数必须是准确数,不能进行估算;对于选项C,妈妈付给收银员600元,应找回的钱数必须是准确数,否则对收银员和妈妈都不公平,故应找回的钱数不能进行估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称一称∣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称一称∣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称一称”章节,主要围绕质量单位的学习和应用。
学生将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如何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并掌握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推理来判断不同物体的质量大小。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千克和克的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天平进行物体的称量。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推理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推理来判断不同物体的质量大小。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难点:1. 千克和克的概念理解和转换。
2. 正确使用天平进行物体的称量。
3. 通过观察和推理来判断不同物体的质量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1. 天平2. 不同质量的物体(如书本、铅笔、橡皮等)3. 千克和克的砝码4. 记录表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质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千克和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质量单位。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称量物体的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理解。
4. 观察和推理: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来判断不同物体的质量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板书设计:1. 千克和克的概念2. 天平的使用方法3. 观察和推理的方法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天平称量家里的物品,记录下物品的质量,并尝试用千克和克来表示。
2. 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物品,尝试通过观察和推理来判断物品的质量大小,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节课中,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千克和克的概念理解和转换、正确使用天平进行物体的称量以及通过观察和推理来判断不同物体的质量大小。
这些难点需要教师重点关注,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实现教学目标。
二年级数学下册称一称集体备课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称一称集体备教案(新人教版)题称一称时班级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本第87~89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分工合作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曾经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并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所以要让学生建立起较准确的表象,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通过比较计算得出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具体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台秤、硬币、一袋苹果、鸡蛋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节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二、实践、操作领悟新知1、称一称。
(1)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
如果想知道同学们带来的水果蔬菜的质量,可以用什么方法?要称我们就要用到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称。
这些称各有什么用途?(2)下面我们来重点实践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盘称和电子称。
出示挂图称水果、蔬菜。
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能把书中的苹果数一数吗?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3)分组活动。
明确活动要求: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
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内容的复习,自然引入新。
菜各称出1千克。
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4)刚才我们使用了盘称称物品的质量,是用什么作单位?请小组长上来汇报一下本组称的结果。
()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大家发现1千克的水果、鸡蛋有几个。
鱼有几条?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你们带来的其他日用品的质量有多少吗?你估计的理由是什么?把估计的结果写到书上。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知识点1、一个数由4个千,8个百,7个一组成,写作4807,读作四千八百零七。
请记住,写作用阿拉伯数字,读作用语文字。
2、375是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由3个百、7个十和5个个组成。
3、100个一百是一万,10个一千是一万,1000里面有10个一百,里面有100个一百。
4、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数:5431=5000+400+30+1286=5×1000+4×100+3×10+1×1000+2×100+8×1=6×1000+7×100+3×10+1×1=7560=7×1000+5×100+6×10+0×1=7×1000+5×100+4×10+6×1=2048=2×1000+0×100+4×10+8×1=2×1000+0×100+5×10+8×1=8009=8×1000+0×100+0×10+9×1=8×1000+0×100+1×10+9×1=3070=3×1000+0×100+7×10+0×1=3×1000+0×100+0×10+7×1=5、3800里面有38个百,8在百位上,表示8个百。
6、最大的三位数是XXX,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小的五位数比最大的四位数多1,最大的四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多8999.7、在3008、4050、6500、、中,只读一个零的是3008,一个零也不读的是4050.8、由3、5、7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7530,最小的数是3570,只读一个零的数是3075,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357.由4、5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5540,最小的数是4450,只读一个零的数是4505,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445.9、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那么这个数一定是五位数,如果这个数位上的数字是8,就表示8个千,从右边数的第一位是个位,第四位是千位,百位在第三位。
2020春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单元课件

7 千克与克的认识
千克与克的认识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
例1
掂一掂,哪包重。 要想知道物体有多重,可以用秤去称。 “千克”和“克”都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
探究新知
盐1千克
奶粉 1千克
洗衣粉 1千克
生活中许多商品的外包装 上有1千克这样的字样。
3.填空。
1kg=1000千克
1000g=( 1 )kg
5000g=( 5 )kg
7kg=(7000)g
3kg=(3000)g
2000g<( 3 )kg
2kg>(1900)g
提示:后两个答案不唯一。
4.在○里填上“>”“<”或“=”。
2kg <○ 3kg
1kg ○> 800g 980g ○< 1000g
的物品。 2.同样的方法,找出50克、500克和1千克的
物品。 3.根据调查,提出一些问题,如哪些物品的质
量差不多。
拓展延伸
假期先去超市进行调查,再填空。 净含量是1克的物品: 1粒花生米,2颗黄豆 净含量是100克的物品: 方便面,洗面奶 净含量是200克的物品:牛奶,一袋饼干 净含量是500克的物品: 一瓶水,一袋食盐
两个数据 在估计比较准确的 相差多少 数据后面画 “√”
16克
0克
√
0.5千克
1千克
1千克
172克
称量物品质量,可 以在天平一端放 物品,另一端放砝 码,两边保持平衡, 砝码的质量就是 物品的质量。
挑选固定质量的物品。
1.挑选方法。 (1)掂一掂1克的物品,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 (2)再从物品中挑选出几样质量感觉差不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练习1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克或千克。
150( 克 ) 4 (千克 ) 450(
) 250(
)
练习1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克或千克。
150( 克 ) 4 (千克 合适的单位克或千克。
150( 克 ) 4 (千克 ) 450( 克 ) 250( 克 )
800克
1千克
2500克
3 千克
练习2
2.在
里填上“>”、“<”或“=”。
2千克 = 2000克
5千克 > 4900千克
800克 < 1千克
2500克
3 千克
练习2
2.在
里填上“>”、“<”或“=”。
2千克 = 2000克
5千克 > 4900千克
800克 < 1千克
2500克 < 3 千克
称一称
故事 台称
演示
日常用称
练习1 练习2 称重1
称重2
托盘
千克
刻度盘
台称(案称)
?千克
日常生活中的几种称
练习1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克或千克。
150(
) 4 (
)
450(
) 250(
)
练习1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克或千克。
150( 克 ) 4 (
)
450(
) 250(
练习2
2.在
2千克
里填上“>”、“<”或“=”。
2000克
5千克
4900千克
800克
1千克
2500克
3 千克
练习2
2.在
里填上“>”、“<”或“=”。
2千克 = 2000克
5千克
4900千克
800克
1千克
2500克
3 千克
练习2
2.在
里填上“>”、“<”或“=”。
2千克 = 2000克
5千克 > 49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