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_李全寿

合集下载

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水处理技术也因此发展迅速。

现今已经有多种水处理技术可以被应用于居民、工业、医疗和农业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已有的水处理技术以及它们的优势和缺点,并分析水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I. 当前水处理技术的状况1. 经典水处理技术经典水处理技术包括化学沉淀、自来水净化、颗粒过滤、活性炭过滤和反渗透等。

这些技术在特定领域中依然得到广泛应用,如化学沉淀经常用于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反渗透用于饮用水净化。

但是经典水处理技术存在处理成本高、处理效率低等问题。

2. 先进水处理技术先进水处理技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能够高效地去除各种污染物。

比如紫外线辐射,高能物理反应器技术和电化学氧化技术等。

这些技术有着高效、低成本和易操作等优点,尤其在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II. 水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先进水处理技术将是水处理的主流。

以下三个方向将会成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1. 高效微生物科技应用微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利用好处菌群去除污染物,促进自然的固体物转化为净水,将成为处理水的重要途径。

这种处理技术效果显著,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且成本也相对较低。

深度处理微生物技术将会是未来出现的主要趋势,舒适性和稳定性也会得到提升。

2. 处理污水资源化目前,大量含有污染物的污水被排入河流和海洋中,造成了重大的环境污染。

随着资源短缺问题的不断加剧,污水处理的目标变为回收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再利用率。

未来将会采取先进的水资源回收技术,包括反渗透、离子交换和气浮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生产高质量的水,同时减少资源浪费,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3. 智能化水处理智能化水处理是未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互联设备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如自动控制、计算机远程监控等功能。

智能化的过程监控和控制可以让水处理工厂最大化地运行,支持运营方案优化和自动化改进建议等多种形式,将提高工厂垃圾利用率和水处理效率。

浅析我国水处理设备技术发展进展

浅析我国水处理设备技术发展进展

浅析我国水处理设备技术发展进展摘要:因为目前在中国的水质和污水排放量的增大,水处理设备的未来发展是非常有前途的。

特别是在未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水处理设备在未来的发展时间里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同时,无论其工作原理是物理的还是化学的类型,因为他们在净化时应有一些轻微的污染,使水处理设备的发展也应该是小面积、低成本的,基于生物技术的更大发展空间的水处理设备。

关键词:水处理设备现状和问题发展方向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水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支撑,加强对现有水资源的净化,为人类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对促进人类生存和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处理以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和处理工艺为支撑,加快水处理设备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水处理技术水平势在必行。

在本文中,在中国水处理设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并在中国的水处理设备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1我国水处理设备发展历程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前,经国家和地区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排放。

水处理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好的设备来处理污水和废水,达到水质净化的标准。

杂质包括:有毒有害物质、有机物、悬浮物、pH值和色度。

国内外的人民或者国家对水污染的重视程度和时间不同,所以在国内外技术和经验上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国家内没有一整套的技术或生产线。

国外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技术和生产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

因此,水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是: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方法。

自70年代开始,中国的环保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两个主要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加上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使本已脆弱的环境和生态水平急剧下降。

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公众的环境意识、健康意识和社会整体需求的整体意识,中国的环境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国外,由于人们重视的程度和时间上比国内要早好多年。

水处理技术的趋势和新进展

水处理技术的趋势和新进展

水处理技术的趋势和新进展水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已经开始变得短缺。

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当前水处理技术的趋势和新进展,为更好地利用水资源提供新思路。

1. 绿色水处理技术传统的水处理方法一般采用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的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有效的处理废水,但同时也会产生相当多的污染物和废弃物。

为了减少这些污染和碳排放,绿色水处理技术逐渐成为一个流行的选择。

绿色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天然植物处理、湖泊修复、生物固定化等。

这些绿色水处理技术不仅能够实现高效的去污和净化,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2. 智能化水处理技术智能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很多领域,水处理技术也不例外。

智能化水处理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控制系统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水质的自动检测、检测数据实时传输,最终实现对整个水处理过程的智能化控制。

这种智能化水处理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同时也带来了更好的水资源联合管理、远程控制和监测,这样就可以快速响应和处理突发情况。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膜分离原理的分离技术,通过微孔或分子筛膜来分离组分。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高精度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成为当前水处理研究领域的热点。

精密滤池技术不仅具有高效的过滤效果,而且相对于其他处理方法更加节约能源和耗水。

膜分离技术已经成为目前众多水处理工艺的基础组成部分,在提高水质和节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 微生物水处理技术微生物水处理技术是通过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利用微生物来去除废水中的环境污染物,并将其转化为更简单、更有机的物质。

随着很多新技术在微生物水处理方面的不断应用,如生物降解、生物固定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生物膜反应器等,微生物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

它已经成为废水处理的重要技术之一,是未来水处理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

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水处理技术也变得愈发重要。

在水资源供
应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不断探索和创新水处理技术,以更高效、环保的方式解决用水问题。

一、主动推动水资源利用
在近年来,各国政府和企业一直在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

其中,一种先进的模
式就是将水处理作为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

通过优化污水处理工艺,使得废水可以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源,为社会经济发展节约了大量的自然水资源,满足人们生
产和生活上对水的需求。

二、完善水回收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水回收作为自身发展的主
要方向。

比如,一些先进的工业制造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开始着手建造自己的水处理设施,采用闭路回收技术,大幅度减少污水排放和自然水资源的浪费。

三、将科技融入水处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新兴技术被引入到水处理领域中,例如光催化技术、纳
米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等。

这些新兴技术可以在降低处理成本的同时,提升处理效果,加强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节约能源。

四、发展智能化水处理设备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设备的出现,智能水处理设备逐渐成为新的趋
势方向。

利用智能设备,企业可以实时监测并管理水处理设施,降低设施运维的成本,并且可以在处理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为数据分析和优化提供更加具有参考意义的数字信息。

总体来说,未来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精益求精。

追求更好的效率、更少的能耗、更环保的处理方式将成为未来水处理领域的重点。

最终的目标是减少废水排放,优化自然水的利用方式,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我国水处理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水处理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水处理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水处理行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绿色环保: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水处理行业将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型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

2. 全面提升水质标准:随着人们对健康饮水的要求不断提高,水处理行业将致力于提高水质标准,提供更高质量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

3. 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处理行业将进一步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设备运行的智能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 增强废水处理能力: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废水产生量将进一步增加。

水处理行业将加强废水处理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提高废水处理能力,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5. 发展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由于我国水资源短缺,水处理行业将加大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水的再利用、水循环利用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总之,我国水处理行业将朝着绿色环保、高质量、智能化、自动化和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

浅析我国水处理设备技术发展进展

浅析我国水处理设备技术发展进展

28为了满足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要,要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的水,经使用后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就产生了溶解或混合了有害物质的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生产废水),它们排入天然水体后,就会污染水体。

由于水污染的蔓延,导致淡水资源紧缺,因此必须加以控制。

控制水污染的基本途径是:控制水污染的排放量,首先应从改革生产工艺着手,降低废水污染物浓度,同时减少排放的废水量,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总量控制),这是控制水污染的关键;合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废水排入水体后,水体对废水有一定净化能力(沉淀、吸附、生物氧化等)。

当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水体的自净的能力时,会造成水体污染,因此合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是城市或区域规划时应加以考虑的。

1 我国水处理设备发展历程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排入水体前进行治理,经治理达到国家和地区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排放。

水处理目的就是通过设计出好的设备来把污水和废水处理到它们所含的杂质的含量达到净水的标准。

杂质包括:有毒有害物质、有机物质、悬浮物、pH值和色度等。

由于国内和国外的人们或国家对水污染的重视程度和时间的不同,因此在国内和国外在技术和经验上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国内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技术或生产线。

而国外已经发展了好几十年,因此在技术上和生产上都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过程。

因此,他们在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上有以下方法:1)物理法;2)化学法;3)生物化学法;4)物理化学法。

我国的环保产业自7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从无到有和蓬勃兴起两个主要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加之我国现有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落后,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低下,使得本已脆弱的环境状况和生态水准急剧下降。

随着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日益完善和民众环境意识,健康意识和对社会总体需求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环保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在国外,由于人们重视的程度和时间上比国内要早好多年。

因此,他们现在已经掌握了非常完善的技术和生产的体系。

现代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水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它不仅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也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地区的水资源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水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和环境,现代水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现代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传统水处理技术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包括化学混凝、过滤、氧化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不纯物质,如化学物质、细菌和病毒等。

然而,这些方法并不是完美的,因为它们有可能引入其他的污染物质。

例如,化学混凝通常需要添加硫酸铝等化学物质,这将增加水中铝的含量,使水质受到污染。

此外,这些方法也比较耗能和昂贵,因为它们需要大量的设备和材料。

二、现代水处理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水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专家们正在努力寻找更加环保、高效和经济的水处理方法。

以下是一些新的技术。

1.逆渗透逆渗透是一种利用半透性膜过滤水的方法。

这种半透性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其他物质通过。

逆渗透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盐和其他化学物质。

它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和饮用水处理中。

2.电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处理水的方法。

它可以将水中的有机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并去除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这种方法相对较为环保,因为它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

3.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它通常应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

生物反应器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三、未来发展现代水处理技术正在朝着更加高效、便宜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发展也将会出现以下几个趋势:1.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处理行业将会更加智能化。

水处理设备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推断,自动调节和优化水质,同时减少能源和材料的浪费。

2.微生物技术微生物技术已经成为解决污染问题的重要方法。

未来的水处理技术将会利用微生物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同时兼顾能源和环境保护。

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研究

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研究

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研究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污染事故也屡屡发生。

水处理技术成为解决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1. 新材料的应用水处理技术中,新材料的应用是近年来的重要趋势之一。

新型吸附剂、膜材料、触媒等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不断推进。

例如,络合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剂具有高选择性、高效率的优点,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新型纳米材料如氧化石墨烯、石墨烯纳米带等,具有较小的孔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可以用于制备高分子膜、纳滤膜等;新型触媒材料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混合金属氧化物等,可用于有机物的氧化降解或光催化降解等方面。

2. 高效、低能耗的技术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突出,研究新型、高效、低能耗的水处理技术成为重要的趋势。

例如,利用压力传动的反渗透技术、电渗析技术等,具有高效的去除污染物能力和低能耗的优点;微生物代谢、生物质分解等自然界的生物处理技术,具有不需外部能源、低成本、环保等优点。

3. 微生态原理的应用微生态原理的应用也是水处理技术的一大趋势。

微生态技术利用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在水体中建立有机体大量繁殖和自净的微生态系统。

水处理工艺中的微生态原理应用包括厌氧处理、好氧/厌氧结合处理、曝气沉淀法、生物滤池等。

水处理微生态技术具有容错性强、处理效果稳定、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二、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1. 污染源治理污染源治理是水处理技术的应用重点之一。

对于不同的污染物,需要针对不同的源头进行治理。

例如,工业废水和污泥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需要进行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手段的联合治理;城市生活污水中的营养盐、有机物等需要通过生物除磷、除氮等方式进行处理。

2. 农业水循环利用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水资源被消耗和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略论我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李全寿(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 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有可能超过能源而成为21世纪世界上最为严重的问题,合理利用和研究新的水处理技术是解决水污染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正确把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动向显得尤为关键。

通过对我国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的回顾和当前水处理所面临问题的分析,对新世纪我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处理技术 水资源利用 趋势Brief Discussions on Development Trend of Water Disposal Technologies in ChinaLi Quans hou(G uilin Univ ers ity of Ele ctr oni c Tec hnology Guili n,Guangxi541004)Abstract De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pollution are li kel y to be the most seri ous probl ems in the world in21st century,instead of energy problem.How to reasonabl y use and devel op ne w water dispos al technologi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problems of water poll ution and reasonabl e water use and having good command of the devel opment trend on water dis posal technol ogies is the key point.The development trend on water disposal technologies in China and for new century is pros pected by looking back to development status of water dis posal tech-nol ogies in our country and analyz ing the probl ems faced at pres ent.Keywords water disposal tec hnology util izatioo of water res ources trend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已成为本世纪全球性问题并且日趋严重。

甚至有人认为:21世纪是水的世纪[1],水的问题有可能超过能源问题而成为21世纪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问题。

因此,必须对水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而正确掌握和合理利用现有水处理技术并研究新的水处理技术是解决水环境污染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作为水处理工作者,更有责任直面问题,积极探索和正确把握未来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动向。

鉴于此,笔者通过对我国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的回顾和当前水处理面临问题的分析,对新世纪我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 我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分析1.1 我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给水处理从明矾净水开始,而比较完整的现代自来水厂是创建于1882年的上海杨浦水厂[2]。

此后净水技术经历了简单沉淀,慢滤处理,依靠外国专家“照搬照抄”新建大型水厂,采用平流池、双层过滤技术以及絮凝、消毒等。

20世纪60年代以后,城市供水全面普及,给水处理从苏联模式中走了出来,在学术理论、规范制定、人才培养、设备供应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如在水处理中开始注重投药后的混合,采用静态管道混合器等“细节”,推广应用了絮凝等技术,在减少水头损失、提高絮凝效果、降低药量消耗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引进浅层沉降理论,对平流池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对滤池配水有了相应的研究,对混凝剂有了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给水处理引进吸收了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絮凝加药的自动化水平,开始了提高水质和微污染水源处理技术的发展,消毒剂广泛使用并呈多样化趋势,供水管网水质实现了自动检测,常规水处理技术得到加强。

目前,对于经济发展带来的水源污染的生物预处理技术及臭氧活性炭等水的深度处理技术在向实用化发展中,小型膜处理设备也已应用于高品质饮用水处理系统之中。

与此同时,在工业给水处理上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应用,如用混凝沉淀和过滤方式进行工业用水的预处理,用离子交换、软化、除铁等进行锅炉用水的处理,但是在工业循环水处理上由于缺乏自主技术,早期沿用了外国自来水处理中水质稳定的概念,片面地以控制CaC O3结垢为主,忽略了结垢的其他盐类和化合物,对工业水温度变化的特点和水的腐蚀以及水中菌、藻等引起的微生物黏泥的影响未予以考虑,走了弯路。

目前工业循环水处理上则主要以投加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剂为手段来控制水的腐蚀、结垢和微生物黏泥。

需要说明的是在工业水处理中的缓蚀剂20世纪60年代以采用铬酸盐和亚硝酸盐为主,由于毒性大,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到环境保护的限制逐渐为磷酸盐所取代。

然而,近年来由于磷的随水排放又引起了水域富营养化而产生“赤潮”公害,各国已纷纷提出禁磷或限磷要求,因而有机系列的钼系、钨系、硅系等无公害水处理缓蚀剂相继得到开发并逐渐推广应用。

阻垢剂方面,曾用木质素、淀粉类及腐植酸类,目前应用最广的为有机磷酸盐和高分子聚羧酸类。

杀菌剂方面早期如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最为普遍,后来又发展了二氧化·1·2005年第31卷第3期Marc h2005 工业安全与环保Indus trial Safet 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氯等。

然而氯消毒后产生的副产物THM3(三卤代甲烷)现已确认为致癌物质,因而目前使用的杀菌灭藻剂已扩大到臭氧、过氧化氢等非含氯的氧化型杀菌剂以及以季铵盐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为代表的非氧化型杀菌剂。

在废(污)水处理上,目前主要采用中和、沉淀、曝气、生物处理、混合稀释和过滤等手段,处理的目的是基本满足排放水质的要求,并且,总体处理率并不高。

1.2 当前我国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1.2.1 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缺少完整学科的支持水处理技术发展到今天,作用已十分重要,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学科支持。

表现在:一是当前水处理技术与工程的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早期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的内容已不符合“将水质不合格的原料水加工成符合标准的产品水”的现代水处理观念,原来给水处理与废水处理所存在的明确界限已消失了,并且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学科的知识不能满足水处理实践的要求。

二是参与水处理工作的主体力量是早期的给排水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和化工专业的人员,尚没有能全面掌握给排水和废(污)水处理技术真正意义上的水处理技术与工程专业人员,原有的专业设置格局并未随水处理实践而变化。

三是从水处理技术与工程实践看,水处理应是一门在给排水与废水处理基础上的更多地依附于高新科学技术,依附于化学技术与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和新材料的边缘学科,给排水和废水处理学科的基础学科与技术基础科学的理论都不能精确或完善解决水质处理与控制的问题,化学工程的有益内容正在溶入并起着推动作用。

四是水处理越来越摆脱原来注重结构工程,依赖水力学的传统内容,形成了以改造原有水质的工程特质,特别突出了“水质”的概念,所解决的问题成了如何在水流条件下,发挥水处理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化学的最佳水处理效果。

水处理构筑物的结构设计问题已成了水处理的从属问题。

另外,水处理所面对的当代“水资源”问题是现有水处理技术和经济条件下的“水质”问题,和众多文献、资料包括水文学上只讨论水量的作法完全不同。

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术界对水质这一概念有了明显的响应,原国际水污染研究协会更名为国际水质协会就表明了水处理技术发展理念的变化。

很明显,水处理的发展正向着以新的概念、新的方法和理论研究水处理效果的方向发展,需要从相关学科中汲取精华,并以独特的形式去发展,原有的基础学科已支撑不了水处理技术和工程的发展。

1.2.2 缺少先进水处理技术支持从前述的水处理发展史看,我国的水处理技术发展缓慢并且相对落后,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比较大的,这从水的利用水平上可见一斑[3]。

如万元产值取水率是国外水平的数10倍;工业产品单位产品取水量也是发达国家的数倍至10倍;工业水循环利用率在20世纪90年代初只有40%左右,相当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末和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工业洗涤水的回用则更少。

另据估计,目前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到40%。

水处理技术落后,水处理产业弱小,研究力量薄弱,导致水的有效利用水平低下,使得在有限的水资源使用上不能发挥水处理技术应有的作用。

节约用水技术不发达的现状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缺水形势的恶化。

1.2.3 水源污染严重根据有关资料[4],我国532条河流中82%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流经全国42个大中城市的44条河流中93%被污染,其中严重污染的占79%。

全国97%的大中城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水库、湖泊由于富营养化藻类滋生而污染严重。

近些年,随农药用量的增加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水体污染有由点向面、由干流向支流扩展的趋势。

水源污染增加了水源选择的难度和处理的难度。

1.2.4 供水水质要求提高2001年6月7日,我国颁布了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其中要求生活水的CO D Mn小于3mg/L;2000年1月1日实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水源处理出水中氨氮质量浓度在0.5mg/L以下。

这些相关标准的执行,对于水处理来说其出水水质标准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国家还在考虑制定水质的行业标准。

对经济技术发达地区和城市在保障公共健康的基础上将提出更高的水质标准,除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的项目外,还将增加微生物项目,同时,还考虑适当提高水质的感观性项目和要求,以适应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

应该指出,当前常规水处理达不到对C OD和氨氮去除的要求,投加高剂量的氯气消毒又会导致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等有致突变作用的消毒副产品,对水的饮用安全构成威胁。

氨氮的去除有赖于生物预处理,色、嗅、味等的改善需要利用活性炭或臭氧活性炭的吸附和生物降解等工艺。

所以考虑增加预处理或深度处理环节是当前提高供水水质的必需工作。

1.2.5 水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21世纪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要“使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量和水质日益增长的要求,同时维护水资源的水文、生物和化学等方面的自然功能以及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资源,使得经济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同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