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大部洲

合集下载

佛学之宇宙论:三界六道及九地

佛学之宇宙论:三界六道及九地

佛学之宇宙论:三界六道及九地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佛陀说教意在转迷启悟,所说诸法重在心法上之辨解,对于世界之形成不过于追究,诸般多随世俗而说,倘若细究则有碍于修道。

宇宙者,指空间(宇)和时间(宙)。

佛典中称为法界,法是诸法,界是分界。

又曰真如,因同一体性故。

宇宙即世界,分有情世间、器世间二种。

有情世间,即有情众生,由前世之业力所招感的身心,即有情自体,五蕴假和合,成人天鬼畜等,别名有情世间。

器世间,是有自体可依止之山河大地等。

有情世间是正报,器世间是依报,容受有情故名器。

世间:世为迁流义,破坏义;间为中隔义,一切有为事物个个间隔而为界畔谓为世间。

此世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又分三界有情为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道,或加阿修罗为六道。

界者,持义,各持自相;又种族义,自类相通;又差别义,彼此差别,不相混滥。

道者,道途义,众生轮回往来之道途。

或有五趣,趣是所往义,,众生业因差别所归趣处。

一、欲界欲者、贪欲,淫食二欲强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为欲界。

此界有地狱、饿鬼、畜生、人四洲、六欲天之别。

地狱:不可乐,又云苦具、苦器、受罪处。

地狱有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

根本地狱有八大地狱及八寒地狱。

八大者:1、等活:死而复活。

2、黑绳:绳缚而锯之。

3、众合:众苦俱通。

4、号叫:众苦害故而发起悲号怨叫。

5、大叫:通于众苦更发大哭声。

6、炎热:火随身起,炎炽周围。

7、大热:热中之极。

8、无间:受苦无间,无有休息。

八寒者:1、頞部陀:极寒通身起泡。

2、尼刺都陀:寒而泡裂。

3、頞(an)哳(zha)咤。

4、[月翟][月翟](yào,又shào)婆。

5、虎虎婆:此三寒逼身而口发异声。

6、嗢(wà)钵罗:青莲花,身裂所似。

7、钵特摩:红莲花,身裂之形。

8、摩河钵特摩:大红莲花,身裂之形。

近边地狱:十六游增地狱。

即人大地狱中,每一地狱又有十六小地狱增其苦处,则为一百二十八,加八大为一百三十六地狱。

《西游记》中神奇的四大部洲

《西游记》中神奇的四大部洲
因此,吴承恩便是用了这种佛教中对于世界 的想象来作为《西游记》的宇宙世界观。可是, 作者毕竟不是遁入了空门的出家人,尽管他可能 对于这类佛教经典有所了解,但在《西游记》里, 吴承恩对于四大部洲的描写也有着诸多的误笔。
首先是东胜神洲,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一 回中介绍完四大部洲之后,起笔便是 :“这部书
有人做过这样的假设,在孙悟空去西牛贺洲的 时候,喜马拉雅山脉还没有形成,南亚次大陆和欧 亚大陆之间还隔着一片汪洋。因此,美猴王到了这 里只能撑船渡海。等到孙悟空学成归来,又在天上 待了若干年(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再因为大闹 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这么几千上万年的时 间过去了,南亚次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耸起了世界 屋脊。等到猴王保唐僧西去的时候,这里就已经见 不到海洋了。可假设终归是假设,作为洋洋洒洒上 千万字的一部神话小说,如果都像孙悟空一样漂洋 过海,又怎么会有那些降妖除魔的精彩故事呢?
吴承恩在这里书会
按照佛经上所说,东胜神洲在须弥山的东边,南瞻 部洲在须弥山的南边,那么南瞻部洲无论如何都应 该在东胜神洲的南面。美猴王竟然划着木筏到了西 北岸,怎么可能会是南瞻部洲地界,明明就是到了 北俱芦洲。可见作者的方向早已是南辕北辙了。
《西游记》以南瞻部洲为东土大唐的所在地,号 称东土,却在世界中心的南边,这几乎又把人搞懵 圈了。既然吴承恩大导演是这么安排的,那么我们 也只能按照导演的安排往下继续。当美猴王在南瞻 部洲学会了穿人的衣服,讲人的语言,学人的礼仪, 串长城、游小县,折腾了八九年之后,来到了西洋 大海,准备从这里再次登船渡海,前往西牛贺洲。
当然,在《西游记》里,如来佛祖对于“四大部洲” 有着自己的评价。《西游记》第八回中写道,佛祖在 某年的七月十五举行了一场盂兰盆会。在这次会上, 佛祖告诉下面众神 :“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 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 ;北俱 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 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

揭秘:佛陀“须弥四洲”与“宇宙银河”现代科学世界观不冲突

揭秘:佛陀“须弥四洲”与“宇宙银河”现代科学世界观不冲突

揭秘:佛陀“须弥四洲”与“宇宙银河”现代科学世界观不冲突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5-06-10 08:50:11)转载▼标签:佛学文化历史教育分类:初学指南、佛法生活编者按:在一些佛经中,也会介绍我们所处大千世界乃至他方世界,就具体的世界来讲,佛经也有极详细的介绍,须弥山与四大部洲就是世界基础结构。

但在现代天文学上,宇宙构成又有不同说法,如从地球、月球到太阳系,从银河系再到河外星系。

这两个叙述体系有什么不同?是否相互冲突?佛经所说“四大部洲”(图片来源:资料图片)揭秘:佛陀“须弥四洲”与“宇宙银河”现代科学世界观不冲突现代科学观察的银河系(图片来源:资料图片)一、《起世经》中“须弥四洲”的世界汉语《大藏经》中有一部《起世经》,描绘了阿罗汉所见的“须弥四洲”的世界。

阿罗汉眼中的世界,是上下突出的平面。

上面耸立着须弥山,须弥山外是大海水(香水海),香水海外有七重金山,七重金山被香水海隔开,七重金山的山高从内到外依次递减。

第七重金山外是咸水海,海中有四大部洲,东边是弗婆提洲(东胜神洲),西边是瞿陀尼洲(西牛贺洲),北边是郁单越洲(北俱卢洲),南边是阎浮提洲(南瞻部洲),又有三千中洲、无数小洲,散在咸水海中,这些大、中、小洲便是一切众生的所在之处。

咸水海之外是斫迦罗山(铁围山),是世界的外围;斫迦罗山之外是太虚空,太虚空内另有《地藏经》中所说的“他方世界”。

须弥山的半山腰有日月宫殿,照耀着人间。

宫殿之外有七重墙壁、七重栏楯、七重多罗行树,都由七宝组成。

日宫殿由天金构成,“天金”是火之精华,清净光明。

日宫殿位于空中,有五种风(持风、住风、随顺转、波罗诃迦、将行)吹着日宫殿使之不下坠,并不断前行。

日宫殿具足千光,五百光发自日宫殿侧部,五百光发自日宫殿下部,千光照着四大部洲。

日宫殿每六个月转换一次移动方向,前六月向北移动,后六月向南移动,日宫殿南北移动的路线称为“日道”。

当日宫殿向北移动到北极时,日光直射须弥山上各洲大陆,大陆温度升高,就形成了夏天,接着日宫殿转而向南移动。

世界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界九地之图

世界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界九地之图

微视:《世界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界九地之图》2015-11-04【敦煌稀世孤本】世界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界九地之图详解9-10世纪规格:213.6 × 29.3 ~30 cm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编号:P.2824文/ 隆日编译整理距今一千多年前的敦煌稀世国宝《三界九地之图》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界九地图, 也是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千大千世界图、佛教天人合一图。

此图系依据唐玄奘所翻译的重要佛教经典著作,《阿毗达摩俱舍论》(简称《俱舍论》) 所绘制。

《俱舍论》是公元4 至5 世纪时印度佛教哲学家世亲菩萨的著作, 这是一部由小乘向大乘过渡的重要著作, 在佛教发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此敦煌《三界九地之图》是玄奘弟子宣传俱舍学说时所用的一种图解讲义稿,是一份极其珍贵的佛教思想史图像资料。

《三界九地之图》系一竖长卷,从下往上描绘了虚空、风轮、水轮、金轮、地狱、九山八海、四大洲、日宫、月宫、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等; 所谓“三界”, 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所谓“九地”, 为欲界的五趣杂居地, 色界的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静地, 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关于《三界九地之图》的研究文章甚少,其中以胡同庆先生所撰【《三界九地之图》内容考证】一文最有影响,但美中不足的是该文缺少图像资料。

参考胡同庆先生的精彩内容及其他相关资料,结合法国图书馆所藏敦煌文献P.2824号国宝,隆日试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解”这一稀世珍宝---《三界九地之图》,以飨诸位同修。

但因《三界九地》内容浩瀚广博,非吾辈所能“详解”,仅以此“管窥之见”,抛砖引玉而已。

【虚空、风轮、水轮、金轮】位于画面最下方的几排条状, 一条淡淡的粗犷的笔触以示风轮; 风轮下面自然表示的是虚空; 风轮上方的波浪状内有一些水纹和水涡, 以示水轮; 水轮上有两排图案, 每排有五个房屋状图案,这可能表示金轮。

四大部洲

四大部洲
2,南赡部洲(Jambudvipa)又译南瞻部洲、琰浮洲、南阎浮提、南阎浮洲、阎浮提鞞波等。阎浮(jambu)为树名,是一种生长在印度南方的大型乔木。提(dvīpa)洲之意。此地因盛长阎浮树而得名,在须弥山之南,故又称南閰浮洲。《阿含经》称“南面有洲,名阎浮提,其地纵广七千由旬,北阔南狭。”《阿毗昙论》有言“有赡部树,生此洲。北边泥民陀罗河南岸,正当洲之中心。北临水上,于树下水底,南岸下,有赡部。黄金古名阎浮檀金,树因金而得名,洲因树而立号,故名赡部。”因位于须弥山的南方,故又称南阎浮提、南赡部洲。此洲因为盛产阎浮树,又出产阎浮檀金,因此又有胜金洲、好金土等译名。根据《长阿含经》卷十八载:“其土南狭北广,纵广七千由旬,人面亦像此地形。”又《俱舍论》卷十一载:“四大洲中,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此洲人民勇猛强记而能造业行,能修梵行,有佛出其土,以此三事胜于其他三洲及诸天。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国土,就是南赡部洲。原是指古代印度南方婆罗多〈bharata〉等七国,随着印度人地理知识的发达,慢慢变成指整个印度,最后是用以指人类所生存的这个五台山,南方的普陀山,西方的乌金刹土,北方的香巴拉国。
4,北俱卢洲(Uttarakuru)音译为郁单越、郁怛啰、郁多罗鸠留、嗢怛罗矩噜等。(Uttarakuru)为高胜、福地。《阿含经》称:“北面有洲,名郁单越,其地纵广十千由旬,四方正等”,《阿毗昙论》说:“地方高大,定寿千岁,无诸苦,常受乐,胜余洲,故名高胜”。北俱卢洲地多山,山侧有诸园观浴池,共有四个游乐苑,即善现苑、普贤苑、善华苑、喜乐苑。据《大楼炭经》卷一载:北俱卢洲位于须弥山北的咸海中,洲形正方,每边各长二千由旬,状如盒盖,由七金山与大铁围山所围绕,黄金为地,昼夜常明。土地具有平等、寂静、净洁、无刺等四德。此洲人民面形正方,如北洲地形,人人面色皆相同,身高皆一丈四尺。生活平等安乐,没有忧虑。此洲有种种美妙的山林、河水、浴池、游园、树果等。器物多是金银、琉璃、水晶所制成,并且为大众所共同拥有,没有抢夺、争执,更没有盗贼、恶人、斗争的事。本洲众生寿足千年,命终之后,便往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于四洲中果报最为殊胜,但是由于没有佛出世,因此是学佛的八难之一。在此贤劫(佛教的一种时间概念,相当于33600万年)中,将有一千尊佛来此娑婆世界弘法,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三佛及其不可思议之声闻、缘觉、阿罗汉众眷属来此世界以三乘佛法利益无量的所化众生,然而现在只有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存在,未来弥勒佛将来此世界教化众生。

佛经所说“四大部洲”探秘

佛经所说“四大部洲”探秘
是半月形,因此各洲人的面目,亦各如其本洲地形。
其他三洲,都比我们这洲大寿长福报大;东、西两洲人的寿命约为我们地球人寿命的二倍半
;北洲人是我们地球人寿命的十倍可是我们这个洲有三件事是超过其他三洲的;第一是勇猛
强记,能造业行;第二能修梵行;第三有佛出世。
关于其他三洲的位置只有通过修禅定,致【初禅】时才能通过【定力】看到【须弥山及四大
通过“内求知”的结果,也即是通过明心见性的方式,把握客观实在。
在佛经阿含部中的《大楼碳经》(六卷)、《起世经》(十卷)都有说世界的起源及天堂地
狱的特征等等。经中多处反复说人是从色界二禅中光音天而来,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祖先都
是色界天人!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203.86.66.*]
议,虽然科学家们通过模拟大气合成了组成生命的蛋白质等,但要真正形成生命,还是一个 பைடு நூலகம்
巨大的问号!一些科学家就指出:你能想象出,一大堆的机器零件,在旋风的作用下,能组
成波音飞机吗?从生物进化上也存疑,比人类出现早的多的物种为何没进化成智慧生命?为
什么有灵长类动物就无法进化成人类?
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佛所说的即是圣言量(不同于现量与比量),是
发信人: kharkov (紫袍绛冠),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经所说“四大部洲”探秘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Dec 28 14:23:39 2011), 站内
zz from: /caifuchan/blog/item/195fc913a61f2c26dc54015b.html
部洲】。因凡夫眼根所限,用常规的方式永远也看不到宇宙的真实面目。众生因各自业力以

西游:西天取经的必要性与西游世界四大部洲的情况

西游:西天取经的必要性与西游世界四大部洲的情况

西游:西天取经的必要性与西游世界四大部洲的情况西游世界中有四大部洲,它们分别是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和北俱芦洲。

孙悟空出生于东胜神洲的傲来国花果山,唐僧出生于南赡部洲的东土大唐,大雷音寺在西牛贺洲的灵山胜境,北俱芦洲在西游中基本没有角色。

要知道西游世界的四大部洲与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并不完全相同。

佛教的四大部洲基本情况佛教的四大部洲是分布在须弥山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它们以及和须弥山之间都是广阔的汪洋大海。

而且这大海可能还不是普通的大海,凡人是不可能渡过这大海到另一个大洲的。

我们人类只生活在南赡部洲,其他大洲生活的是其他不同的人类,那里的人类只能说是另一种生命,是另一个种族,与我们人类完全不是一回事。

东胜神洲的人类寿命二百五十岁,身高是我们的2.28倍;南赡部洲的人类寿命百岁;西牛贺洲的人类寿命五百岁,身高是我们的4.57倍;北俱芦洲的人类寿命一千岁,身高是我们的9.14倍。

我们南赡部洲的人不仅寿命最短,身高也最矮。

但南赡部洲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有佛法。

其他部洲没有佛法,无法修炼,摆脱不了六道轮回。

西游记中的四大部洲西游记中的四大部洲情况如何呢?在第八回如来安排佛法东传时,对四大部洲的情况作了一个总结性说明。

西游中的四大部洲的情况按如来的说法是这样的:“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俱芦洲者,虽好亲生,只因糊口,性拙情流,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赠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在如来的眼中,东胜神洲的人最是平和,“敬天礼地,心爽气平”,这样的心态估计战争都应该去很少有了。

生活在这里应该最是与世无争的。

既然他们敬天礼地,那么他们的文明发展应该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向他们传播佛法应该也是可以的。

北俱芦洲的人,应该还处于最原始的蛮荒时代,猎杀饱腹,弱肉强食,靠着本能生存,丛林法则控制着这里。

佛教基础知识一百问答题

佛教基础知识一百问答题

佛教基础知识一百问答题1.信仰佛教具备的条件?应先皈依三宝。

三宝是唯一依靠。

2.何为三宝?佛、法、僧为三宝,以能利益世间,稀有难遇故喻三宝。

3.什么是佛宝?佛宝者,得无上正遍知之人,教主之德号,其义为觉者,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4.什么是法宝?法宝者,具救度世人之道,载于经藏,佛的教育、教授。

5.什么是僧宝?僧宝,是学佛言行,传佛教化之人,其义是和合众。

6.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因为佛有无量功德智慧,佛的法有大利益,修之可以解脱生死之苦,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

7.皈依三宝有何功德利益?皈依佛不下地狱,皈依法不堕餓鬼,皈依僧不堕旁生。

8.除皈依法式外,还有何式?除皈依法式外,还有礼拜、赞叹、供养、忏悔、发愿等方式。

9.什么是礼拜?对着佛像、或心想佛前,五体投地,顶礼稽首。

10.什么是赞叹?以偈颂或诗句,赞扬三宝功德,叹美三宝利益。

11.什么是供养?以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供献于佛,而敬养之。

于法僧亦然供养僧众,尚有以衣服、卧具、饮食、汤药等。

12.何为忏悔?于三宝前,发露己罪,痛责悔改,哀求证明,决不复作。

13.什么是发愿?于三宝前,陈述己愿,立志修行利乐众生,请求加持,令圆满。

14.什么是回向?此包括在发愿内,以自己所修善行功德,回转向自己发愿处,令速成就有三方面:一.回向佛果,令所行作为成佛之资。

二.回向众生,以自己的修行功德施与众生。

三.不执事相。

15.佛是何国人?印度古国迦吡罗王子。

16.迦吡罗之国,今为何地?当今印度境内,名哥尔克波尔,为佛本生地。

17.佛何时出生?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年生,四月八日诞生。

18.佛的父母是谁?父亲是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

19.佛何时修炼成佛?29岁出家修道,35岁于摩羯陀国菩提树下得无上正遍知。

时为周穆王二年。

十二月八日。

20.佛所修何道?知一切法,唯心所作,专于心地,拂除障垢,而达光明自在之境,所谓破光明,证法身。

21.佛姓名叫什么?姓释迦,名牟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四大部洲佛教四大部洲是梵文的意译,略称“四洲”。

按阿含经所说,人间有四个天下,亦即四大部洲。

一是东胜神洲,二是南瞻部洲,三是西牛贺洲,四是北俱卢洲。

在须弥山四方的咸海之中。

概况 [亦名四洲形量出长阿含经]一东胜神洲梵语弗于逮。

亦云弗婆提。

华言胜身。

以其身胜南瞻部洲故也。

又翻为初。

谓日初从此出也。

在须弥山东。

其土东狭西广。

形如半月。

纵广九千由旬。

人面亦如半月之形。

人身长八肘。

人寿二百五十岁。

(梵语须弥。

华言妙高。

梵语由旬。

亦云逾缮那。

华言限量。

大论云。

由旬有三。

大者八十里。

中者六十里。

下者四十里。

肘以一尺八寸为一肘。

)二南阎浮提梵语阎浮提。

华言胜金洲。

阎浮是树。

提是洲名。

因树立称。

故名阎浮提。

在须弥山南。

其土南狭北广。

形如车厢。

从广七千由旬。

人面亦像地形。

人身多长三肘半。

于中有长四肘者。

人寿百岁。

中夭者多。

三西瞿耶尼梵语瞿耶尼。

华言牛货。

为彼多牛。

以牛为货。

故名牛货。

在须弥山西。

其土形如满月。

纵广八千由旬。

人面亦如满月。

人身长十六肘。

人寿五百岁。

四北郁单越梵语郁单越。

华言胜处。

以其土胜三洲故也。

在须弥山北。

其土正方。

犹如池沼。

纵广一万由旬。

人面亦像地形。

人身长三十二肘。

人寿一千岁。

命无中夭。

《立世阿毗昙论》中卷六记载,人道以摩奴沙为名(梵名MANUSYA),又称人间界,人道,人趣,人,为欲界中的有情众生之一。

佛教对于人的由来,是以因缘法说明,至于人类在地球上的最初出现,在《世纪经》、《大楼炭经》、《起世经》中提到,地球形成后最初的人类,是从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而来,他们由于贪爱地球上的一种天然食物,吃了以后,身体变重以致于无法飞行,从此就在地上安居下来。

依佛经说法,人分别居住在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瞻部洲、北俱卢洲等四洲。

在《长阿含经》中叙述道,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四周有七金山围绕,七金山之外,则是浩瀚的咸海,四大洲即分散在此。

四洲中居住着不同的人类,之间完全隔绝,互不相通。

我们亦即地球上的人类,则是居住在南瞻部洲,又名「阎浮提」。

四洲的人各具特点四大部洲的叙述,散见于《长阿含经》、《楼炭经》、《立世论》、《俱舍论》、《造天地经》等经典中,各洲各有特点,例如西牛货洲以多牛、多羊、多珠玉为特点;东胜神洲的特色则是土地极广、极大、极妙,所谓极妙是指土地肥沃;而北俱卢洲的人没有肤色、种族优劣之差别,也没有悲伤啼哭,但这里是佛法中视为八难之一的地方,因为这里只有纯物欲的享受,而缺乏崇高的精神生活。

而我们南瞻部洲的人,最大的特点,则是有无数的欲望,所以能造种种善、恶业行,但也由于具有思惟能力、惭愧心,所以能修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具有忆念、梵行、勇猛心三种特性。

形诸于外的则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忍受各种苦的意志力、毅力;勇猛心则是展现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受能受的「菩萨道」精神。

四大部洲人的生活:(1)、南赡部洲,我们人类的生活范围属南赡部洲(地球),南赡部洲又名阎浮提。

生活于此洲的人类虽然在生态环境、福报、寿命等方面,不及其它三洲;但我们人类所特具的“勇猛“、“忆念”、“梵行”三种特性,则优胜于三洲及诸天界。

这也是为什么佛陀降生于此世界(南赡部洲)的缘故。

如《世记经》言:“阎浮提人有三事胜。

何等为三: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其土。

”(2)、北俱卢洲(又名郁单曰)在男女交往上最为自由和开放,完全没有家庭、私有制观念;故不用结婚,男女交往后则各走各的路,甚至生育的儿女也不自己抚养,而是放臵于十字街头,由路人养育,生长成人后也归于大众。

如经云:“郁单曰人若于女人生染着,随心所爱,回目观视,彼女知情,即来随逐,其人行至于树下,所将之女,若是此人母姨姊妹亲戚类者,树枝如本,不为下垂,其叶应时萎黄枯落,不相覆苫,不出华果,亦不为出床敷卧具。

若非母姨姊妹等者,树即低枝,垂条覆荫,枝叶成郁,华果鲜荣,亦为彼人出百千种床敷卧具,便共相入于树下,随意所为,欢娱受乐。

”这是描述男女情爱状况。

当时可以随心所爱,而树枝会分辨有否有血缘、亲族关系,若没有亲族关系,就低垂枝叶遮蔽外界视线,并铺出床具来。

其中也描述四大部洲的人类交合状况、婚嫁之法,以及当时人生育、养育状况:“若行欲时,二根相到,流出不净。

”“郁单曰人,住于母胎,唯经七日,至第八日,即便产生。

其母产讫,随所生子,若男若女,皆臵于四衢道中,舍之而去。

于彼道上,东南西北,行人往来,见此男女,心生怜念,为养育故,各以手指内其口中,于彼指端,自然流出上好甘乳,饮彼男女,令得全活。

如是饮乳,经于七日,彼诸男女还自成就一类身,与彼旧人形量无异。

”北俱卢洲小孩生育七天后,即长大成人,但也不会回家。

男女同类各聚一处,不臵设家庭,也不蓄有私有财产。

由业力福报相同,故人人皆健康长寿,没有疾病,寿命千年后,无疾而终。

死后也不用火化土葬,天空中自然有大鸟来将尸体叼走,不用担心环境污染。

能够投生到此地的人,必须前生修十善行。

如经云:“其儿长成与彼人等,男向男众,女向女众。

彼人命终,不相哭泣,庄严死尸,臵四衢道,舍之而去。

有鸟名忧慰禅伽,接彼死尸臵于他方。

又其土人,大小便时,地即为开,便利讫已,地还自合。

其土人民无所系恋,亦无畜积。

寿命常定,死尽生天。

彼人何故寿命常定?其人前世修十善行。

身坏命终,生郁单曰,寿命千岁,不增不减。

”(3)、西牛货洲人、东胜神洲人都有男女婚嫁,与我们世界婚姻家庭大致相同,但生存环境、福报、寿命均优于地球人类。

而略次于北俱卢洲.求往生不可不知道的重要事:甲、人道。

四洲除了南瞻部洲(即是我们现住的世界)之外,皆没有佛法。

尤其是北俱卢洲福寿非常,使人沉迷享乐,万不可望生于这个地方。

如果中阴身有感应东胜神洲的善业,这时便会见到一个大湖。

湖中雁群,往来嬉戏。

如果中阴身乐于此境,走向湖中,即投生此洲。

所以如见此境,不可再犹疑,赶快念佛,便可超脱,不再轮回。

中阴身如果感应得南瞻部洲的,便会觉得寒风雪雨,急欲找得躲避的地方。

如果生前曾修大善,便见宫殿辉煌,入内即投生为皇室或大富大贵之人。

如曾修一般善业的,则按比例而见大厦,小屋,茅房等而成为中富,小康或贫穷之人,如只见墙壁便生为叫化子之类的穷苦人了。

此时千万不可随便进入任何室中,但一心称念佛号,则一切境相,便会改变,往生净土了。

中阴身感应西牛贺洲的便见一湖,湖边有牛食草,如趋前臵身境中,便投生此洲了。

这洲虽然富裕,但无佛法,不可投生,赶快念佛,即得往生。

中阴身感应北俱卢洲的亦见一湖,岸边有畜牲及树木。

如入境中,便是投生此洲。

这个洲虽然有种种福乐,寿命千年,但因为没有佛法之故,千万不可大意走近此湖,必须一心念佛,便得接引,往生净土,永不受轮回了.中阴身如因未曾修学佛法,以致投生人间,则必先见生身父母交合之情景,心起欲念,与父缘重者而生亲父之心,生而为女。

与母缘重者生亲母之心,生而为男。

中阴身机灵无碍,可穿过须弥山,飘游四大洲,但一入胎,虽有悔意,却不能穿过母体之子宫,而成后阴身了。

所以中阴身务须紧记不可入胎。

见男女合体,即一心念佛,便得解脱。

此所以五戒中之邪淫戒是重获人身之基本戒条之一。

如一个人生平喜邪淫,则于中阴期间,一见男女交合,便即起邪念,因而兴加入之意,便一定投入畜生之胎,失去人身。

乙、天道。

中阴身如生前有十善业成就,便于这时见到柔和白光,仙乐飘飘。

倏忽间便见到天界宫殿,天女美艳无比。

因福德故,见本部天神,手执天衣,伎乐仪仗,前来相迎。

心中十分喜悦,有些善人,未命终而将进入中阴时,已开仙乐,还可以开口对亲属言,教他们不必悲伤,因为他感觉得十分快乐之故。

当中阴身听闻仙乐,见天人相迎,便不再顾卢亲属因他死亡之哭号声,很高兴地追随天神,迳往所属宫殿中而享天福。

这是紧急关头,任何人皆须紧记,不可随天神升天,因为天界仍是六凡之一,生天将来亦会死亡,到时便一样会堕落人间或三恶道。

所以,于此时际,当即专心念佛,不贪天福,便可以转变眼前境相,净土现前,即得往生。

通常没有依佛法而修的善人,多会修至四天王天,或帝释天。

按阿含经说,欲界有六天,故称六欲天。

我们之上为四天王天,再上为三十三天,即帝释天。

三十三天是由东、南、西、北各八天,加上一天居中所组成。

帝释亦即是很多神权宗教所崇拜的神、上帝、天主或玉皇大帝,他管人间善恶,依因果之报应以及维护天地,使幽冥类不犯人间。

再上依次是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与及他化自在天,诸天之中,除了将快下生成佛的弥勒菩萨所居的兜率天内院可以往生外,其余各天的福报皆属有漏,享罢还须堕落,所以不应投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