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科院发(2001)8号关于成立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精)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方法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方法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方法(试行)依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和《浙江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那么》(以下简称《细那么》),结合学院研究生实际情形,制定本方法。

一、奖励标准与申请条件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一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一年2万元。

2.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大体条件(1)酷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高等学校规章制度;(3)老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4)学习成绩优良,科研能力强,无学术不端行为。

(5)踊跃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二、评审组织学院成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由学院主管领导、分管研究生工作党委副书记、各学科负责人、研究生工作辅导员、研博会主席组成。

评审委员会秘书由研究生工作辅导员担任,具体负责名额分派、组织实施、工作和谐、汇总上报等工作。

学院依照学科性质设立各相关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小组,即兽医学(含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等学科)、动物科学(含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衍等学科)、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水产等学科)等。

由相关学科负责人和研究生导师代表任组员,负责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小组的评审工作。

评审委员会秘书依照昔时各学科在校研究生基数,将学校下达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名额分派到各评审小组。

生物学学科和食物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生,依照导师所在的主学科归属,别离计入相应学科,落实在相应评审小组评审。

三、评审方法(一)申请符合本方法规定条件的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申请者应如实填写《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审批表》,向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提交有关申请材料;学院将审核确信符合大体条件的申请者名单,通知各评审小组。

(二)评审依据申请人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必需知足评奖大体条件,其在校期间(学院)科研业绩与综合表现作为评审小组评审的要紧依据。

【研究】浙江大学副教授副研究员职务岗位申请表

【研究】浙江大学副教授副研究员职务岗位申请表
本人排名/总人数
六、任现职以来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一)社会兼职及荣誉
1、主要社会兼职
(1)2010.06-至今,担任应用生物科学2010级本科生班主任
(2)2007.10-至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会员
(3)2007.07-至今,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会员
2、主要荣誉奖励
(1)2009年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排名3/6。
浙江大学副教授(副研究员)职务岗位申请表
一、基本情况
[0007285]
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
姓名
王争光
性别

出生年月
1979-04-14
所在二级学科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兼任党政职务

最后学历及毕业时间
博士毕业生/200706
毕业学校及所学专业
浙江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最后学位及授予时间
农学博士/200706
3、指导硕士生名,协助指导博士生人(请列出研究生姓名、专业、年级)
研究生姓名
专业
年级
李云涛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2010.9
朱叶萌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2009.9
谢正军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2009.9
董文艳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2007.9
(二)论文著作:
1、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作为第一、通讯作者按照下列期刊分类列出:
论文题目
所载刊物
发表年月
本人排名/总人数
是否通讯作者
影响因子数
他引次数
奶牛卵丘细胞无血清体外培养液的优化
畜牧兽医学报
200906
1/3
0
不同培养体系对胎牛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

院系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方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院系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方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畜牧学一级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方案(2014-2016)一、指导思想(一)学科现状浙江大学畜牧学一级学科涵盖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三个二级学科,其中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为国家重点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为国家重点(培养)学科和省重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为省重点学科。

在2012年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本学科排名全国第三。

学科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浙江省创新团队1个,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7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人。

学科教学科研岗位教师100%具有博士学位,已形成了一支教学和科研力量雄厚、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人才队伍。

学科现有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农业部和浙江省三位一体的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饲料产业技术创新与服务平台,具备了较好的科研支撑平台。

(二)存在问题学科目前人才结构断层现象严重,缺乏青年千人、优青等高层次后备人才;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不足,亟需提升国家层面科研引领与导向的话语权;科研成果层次有待突破,缺乏国家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发明奖等重大科研成果和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三)建设思路结合学校“百人计划”的实施,积极引进培养青年千人、优青等拔尖人才,并以新星计划人员为重点,培养学科后备人才;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拓展资源,力争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进一步梳理、凝练科研成果,努力申报国家奖;以动物分子营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实验室为基础,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冲击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过上述措施,整体提升学科水平。

二、建设目标(与关键指标)(一)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总体目标(2014-2016年,并展望2020年)畜牧学科现有教学科研并重岗教师37名,2014-2016年间,新引进教师5-6名,其中“百人计划”1-2名,到2016年底总人数达到50名;引进或培养长江学者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3名;引进国家青年千人1-2名。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概况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概况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概况佚名【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年(卷),期】2018(44)2【摘要】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几经变迁,现已跻身为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

学院现有动物科技系、动物医学系、特种经济动物科学系3个系;饲料科学研究所、动物预防医学研究所、奶业科学研究所、畜禽养殖与环境工程研究所、蚕蜂研究所、应用生物资源研究所、动物遗传繁育研究所7个研究所。

【总页数】1页(P254-254)【关键词】动物科学系;浙江大学;学院;科学研究所;办学历史;动物医学;预防医学;环境工程【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5【相关文献】1.动物科学学院本科生学术论文发表现状分析——以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为例[J], 李小杉;杨丰利;杨小林2.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世界农业贡献“中国模式”——专访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何勇教授 [J], 温靖;郭黎;朱逸铭3.热烈祝贺《动物党报》创刊70周年:祝动物学报改革、推陈出新、继往开来、再铸造辉煌!——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科 [J],4.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概况 [J],5.螯合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内外钙离子对硫化氢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相关检索词免疫组化蛋白表达白血病硫化细胞增殖 cell proliferation bax h2s 骨髓胃癌硫化氢细胞周期 bcl-2 间充质干细胞图像分析单个核细胞电极乳腺癌钙离子leukemia 相关专家李杰张旻李艳平葛楚天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螯合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内外钙离子对硫化氢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孙晓红;于志刚;张雪莉;庄宝祥;张圣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科学院发(2003)12号关于要求对动物科学学院实验牧场水 管、.

动科学院发(2003)12号关于要求对动物科学学院实验牧场水 管、.

动科学院发(2003)12号关于要求对动物科学学院实验牧场水管、
电线进行改造的紧急报告
动科学院发(2003)12号
房地产管理部:
动物科学学院实验牧场是学院的教学、科研基地,其主要职能是为学院的教学、科研服务。

今年以来实验牧场的地下自来水管道漏水严重,平均一天漏水多达30度,每月水费损失在1800元以上,加重本就难以维持的实验牧场的经济负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院曾请华家池校区水电中心进行维修,但效果不明显,最近几天出现了每天漏水80~90度,造成水费徒长,牧场不堪重负。

牧场的水管、电线都是1980年安装,至今已老化破裂,进行小范围维修已经无济于事。

因此,恳望房地产管理部尽快作出维修安排,对学院实验牧场的水管、电线进行改造。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二OO三年十一月十三日【责任编辑】fangjie 【责任审核】fangjie。

动科院发(2001)8号关于成立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精)

动科院发(2001)8号关于成立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精)

动科院发(2001)8号关于成立“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的报告校领导: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广大消费者对动物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消费由“数量主导型”向“质量主导型”转变,水产品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的比例逐年提高,特别是国内外市场对名特优水产品需求量日益扩大。

目前,安全无公害、绿色、有机、具野生风味的水产品已成为水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亮点及今后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其前景十分广阔。

同时,水产养殖业也是我国和本省十五规划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因此,加快水产科学领域的研究步伐,为国家培养一流水产科技人才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对动物科学学院的要求和我院必须承担的责任。

经学院申请,学校审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学校将于今年在动物科学类中招收“水产养殖学”本科大学生。

学院在学校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实力的水产学科师资队伍和相当的科研规模,以及较为完备的教学实验室和实验基地。

特此,向学校申请成立“浙江大学水产科学系”。

学院将以“一流”为目标,充分发挥学院内的“动物分子营养学”国家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农业部和省重点开放实验室、蚕蜂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等院内实验室约4000万的生命科学研究仪器设备优势,充分利用院内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和预防兽医学等学科的学科优势,以及校内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材料科学等学科的背景优势,高起点地快速发展“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使其成为学院和学校的一个新的生长和优势学科。

望学校同意“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的成立为盼。

(师资、教学设施和科研状况见附件)此致敬礼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001年6月26日附件一:关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的行政管理设置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为学院领导下的系,由院长助理鲁兴萌教授兼任“水产科学系”系主任,全面负责系的建设和发展工作;邵庆均副教授和张轩杰教授任副系主任,协助“水产科学系”的建设和发展工作。

保护生物学一新分支学科_保护遗传学_李明

保护生物学一新分支学科_保护遗传学_李明

保护生物学一新分支学科———保护遗传学李 明1,魏辅文1**,谢 菁2,方盛国3,张志和4,冯祚建1(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2?.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 3.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4.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摘要:研究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防止物种灭绝是保护生物学的两个主要目的。

随着环境日益恶化、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以及保护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不断相互渗透,孕育和产生了一全新的分支学科———保护遗传学。

保护遗传学是保护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部分,主要研究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保持物种的进化潜力。

目前保护遗传学已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但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为此,本文就保护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研究内容和意义作一简要介绍,以推动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保护生物学;保护遗传学;分子标记中图分类号:Q16,Q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083(2001)01-0016-04 野生动物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遗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特别是现代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盲目利用自然资源,大面积砍伐森林和延伸农业耕地等社会行为,己严重地毁坏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恶果,如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全球气候反常、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等,不仅使人类社会陷于粮食短缺、资源匮乏和持续发展受阻的四面楚歌之中,也使许多野生动物因受到不同程度的胁迫而仅残存于片段化的生境中。

由于种群隔离、基因交流中断以及严重的近亲繁殖,许多物种已处于严重濒危的境地。

因此,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是我们人类迫在眉睫的共同任务。

1 保护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以上种种原因促使了一门新兴学科———保护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logy)的产生和发展。

保护生物学有两个目的:一是研究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二是研究防止物种灭绝的有效途径[1~3]。

浙江大学 动物科学(特种经济动物科学方向) 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 动物科学(特种经济动物科学方向) 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特种经济动物科学方向) 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动物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移植、动物营养调控、特种经济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贸易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生产和贸易等工作的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具有该领域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现代动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接受动物遗传繁育、营养调控、饲养管理、特种经济动物产品加工、疾病预防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特种经济动物生产与经营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动物遗传繁育、动物营养、饲料加工、特种经济动物产品加工、经济管理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理论知识;3、具备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和动物生物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掌握解决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4、了解特种经济动物产品与饲料贸易、动物防疫、环境保护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能力;6、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动物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猪禽生产学、特种经济动物学、家蚕生物学、综合蚕丝学、蜜蜂学、水生生物资源学、生物资源工程学教学特色课程全英文教学课程:动物遗传学双语教学课程:动物营养学、家蚕生物学、动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型课程:猪禽生产学、综合蚕丝学讨论型课程:动物生理学计划学制 4年毕业最低学分 160+4+5授予学位农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辅修专业:12门课程,30学分,标注“*”号的课程。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 48+5学分(1)思政类11.5+2 学分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1秋冬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1春夏021E003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2秋冬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3秋冬02110081 形势与政策+2(2)军体类 5.5+3 学分第1、2学年的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1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科院发(2001)8号关于成立“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科学
系”的报告
校领导:
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广大消费者对动物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消费由“数量主导型”向“质量主导型”转变,水产品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的比例逐年提高,特别是国内外市场对名特优水产品需求量日益扩大。

目前,安全无公害、绿色、有机、具野生风味的水产品已成为水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亮点及今后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其前景十分广阔。

同时,水产养殖业也是我国和本省十五规划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因此,加快水产科学领域的研究步伐,为国家培养一流水产科技人才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对动物科学学院的要求和我院必须承担的责任。

经学院申请,学校审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学校将于今年在动物科学类中招收“水产养殖学”本科大学生。

学院在学校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实力的水产学科师资队伍和相当的科研规模,以及较为完备的教学实验室和实验基地。

特此,向学校申请成立“浙江大学水产科学系”。

学院将以“一流”为目标,充分发挥学院内的“动物分子营养学”国家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农业部和省重点开放实验室、蚕蜂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等院内实验室约4000万的生命科学研究仪器设备优势,充分利用院内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和预防兽医学等学科的学科优势,以及校内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材料科学等学科的背景优势,高起点地快速发展“浙江大学动物科
学学院水产科学系”,使其成为学院和学校的一个新的生长和优势学科。

望学校同意“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的成立为盼。

(师资、教学设施和科研状况见附件)
此致
敬礼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2001年6月26日
附件一:
关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的行政管理设置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为学院领导下的系,由院长助理鲁兴萌教授兼任“水产科学系”系主任,全面负责系的建设和发展工作;邵庆均副教授和张轩杰教授任副系主任,协助“水产科学系”的建设和发展工作。

附件二:
关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的师资简况
附件三:
目前动物科学学院承担的有关水产科学研究的课题简况
附件四:
动物科学学院“水产养殖学”本科教学专用实验室概况
动物科学学院本科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校内相关设施包括一个中心、四个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一、动物科学学院本科教学实验中心
二、蚕学专业实验室
三、动物科技专业实验室
四、动物医学专业实验室
五、水产养殖学专业实验室
六、实习蚕种场(蚕桑馆,运转中)
七、实验牧场(运转中)
八、动物医院(运转中)
九、实验水产养殖场(建设中)
【责任编辑】xiaowu 【责任审核】xiaow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