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
胫骨平台三柱理论

胫骨平台三柱理论
胫骨平台三柱分型示意图见图1 。
取胫骨平台俯面观,A 点为胫骨结节,0 点为胫骨棘连线中点,c 点为腓骨头前缘,B 点为胫骨平台内侧嵴。
胫骨平台被0 A 、O C 、0 B 三条线分割为三个部分,分别定义为外侧柱、内侧柱及后侧柱,将累及皮质破裂定义为柱骨折。
胫骨平台面俯视后外侧髁骨折塌陷、劈裂、向后移位:
选用后外侧入路,切口可以直,可以“L”:
上海六院骨科罗从风教授对三柱理论的认识已经有很深的造诣,根据的实践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对于后柱骨折均选择入路解剖相对简单的后内侧入路,应用解剖如下图:
“后内侧倒L形切口”:沿腓肠肌内侧头内侧进入,将半腱半膜肌及肌腱向内侧牵开,向外牵开腓肠肌内侧头,紧贴胫骨平台后侧骨面向外侧分离,实践证明只要肌松充分,术中可充分显露后外侧柱骨折块。
该切口且胫后血管神经束被小腿三头肌包绕保护,损伤风险低,避免
了传统后外侧入路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
后内侧入路之术中图引用上海六院罗教授高清图片:
当然对于后柱的显露可以选择后外侧入路,但外侧入路时有腓总神经经过,所以入路时需游离神经避免损伤。
从股二头肌及肌腱与腓肠肌外侧头间隙分离进入。
后外侧入路:。
胫骨平台骨折AO分型

胫腓骨近端骨折AO分型(包括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注:A型属于关节外,只有B、C属于胫骨平台骨折AO分型)A——关节外骨折A1——撕脱性骨折1、腓骨头撕脱骨折2、胫骨结节撕脱骨折3、前方或后方交叉韧带附着点撕脱骨A2——干骺端简单骨折1、矢状面斜形骨折2、额状面斜形骨折3、横断骨折A3——干骺端粉碎骨折1、外侧或内侧完整楔形骨折块2、外侧或内侧粉碎楔形骨折块3、轻度或明显移位的复杂骨折B——部分关节内骨折B1——单纯劈裂骨折1.外侧关节面骨折涉及边缘部、或矢状面骨折、或额状面前方或后方的骨折2.内侧关节面骨折涉及边缘部、或矢状面骨折、或额状面前方或后方的骨折3.斜行骨折累及胫骨嵴及内侧或外侧关节面B2——单纯压缩性骨折1、外侧关节面完全压缩骨折(单块压缩或马赛克型压缩)2、外侧关节面局限性压缩骨折3、内侧关节面压缩累及中央部、或前方或后方或全关节面压缩B3——劈裂压缩骨折1、外侧关节面前外侧或后外侧或前内侧后内侧骨折2、内侧关节面前外侧或后外侧或前内侧后内侧骨折3、斜行骨折累及胫骨嵴及内侧或外侧关节面C——完全关节内骨折C1——关节面简单、干骺端简单骨折,胫骨结节和髁间隆突完整或累及胫骨结节或累及髁间隆突1、轻度移位骨折2、单髁发生移位3、双髁发生移位C2——关节面简单、干骺端粉碎骨折1、内侧或外侧完整楔形骨折块2、内侧或外侧粉碎楔形骨折块3、复杂骨折C3——关节面粉碎伴干骺端简单骨折或干骺端外侧或内侧楔形骨折或干骺端复杂骨折或干骺端-骨干复杂骨折1、外侧2、内侧3、外侧和内侧。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三柱分型手术结合早期功能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三柱分型手术结合早期功能康复治疗效
果观察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类型,多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后的早期功
能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观察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
三柱分型手术结合早期功能康复治疗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4例经手术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
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24-68岁,平均年龄45.6岁。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三柱分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且在入院后48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为采用经皮泡腔内固定技术进行开放复位,然后采用钢板、螺钉或
钢丝进行内固定。
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早期功能康复治疗,包括被动活动、功能锻炼和康
复训练。
三、观察指标
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估、X线和CT检查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
随访时间为手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
四、结果
经过早期功能康复治疗后,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估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X线和CT检查结果显示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五、讨论
六、结论
三柱分型手术结合早期功能康复治疗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长期
随访的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结果。
根据CT扫描及三维重建改良胫骨平台骨折的Schatzker分型

关键 词 : 骨 平 台 ; 折 ;D— T;caz e 分 型 ; 良 胫 骨 3 C Sh tk r 改
中 图分 类号 : 8 . 2 R6 3 4 文 献标 识 码 : B
I p o e o e a z r Ty e o b a a e u Fr c ur s b D— m r v n S h t ke p fTi i lPl t a a t e y 3 CT YU iwe LI Ja HE W e— o g。ta J— n, U in, id n e l
f a t r sw e e c le e a l z d t e c s s a o pa e he i pr e e ha z rt pew ih r utn Re u t Ac r c u e r o lctd, na y e h a e nd c m r d t m ov m ntSc t ke y t o i e sl s —
wi i i l l t a r c u e r x mi e y S h tk rt p t e x mi e t D— t tba a e u f a t r swe ee a n d b c a z e y e,h n e a n d wi 3 CT. h l n f r , h i i 1 h p h On t ep a o m t e t a b p a e u fa t r r i ie n o t o u n n l d n o r a e s Th ls i c to a a o h 6 i i1p a e u l t a r c u e we e d v d d i t wo c l m s i c u i g f u r a . e ca sf a i n d t ft e 2 5 tb a lt a i
schatzker classification分型

schatzker classification分型Schatzker classification(夏茨克分型)是用于描述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分类系统。
它由加拿大外科医生Carlton Schatzker在1979年提出,用于将胫骨平台骨折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以下是Schatzker classification的主要分型:Type I: 纵向裂隙骨折描述:Type I是胫骨平台骨折中最简单的类型。
它是一种纵向的骨折,沿着胫骨平台的纵向方向发生。
通常只涉及一条裂隙,并且没有明显的移位。
Type II: 带有一小段片断的裂隙骨折描述:Type II是带有一小段骨折片断的裂隙骨折。
该类型的骨折通常发生在胫骨平台的一侧,片断可能会轻微移位。
Type III: 轻度压缩骨折描述:Type III是一种轻度压缩骨折,胫骨平台上的骨折片断会发生轻度压缩和移位。
Type IV: 带有两个碎片的裂隙骨折描述:Type IV是一种带有两个碎片的裂隙骨折。
通常涉及两条裂隙,并且骨折片断之间可能发生较大移位。
Type V: 重度压缩骨折描述:Type V是胫骨平台骨折中较为严重的类型。
骨折片断发生严重压缩和移位,通常涉及到胫骨平台的大部分区域。
Type VI: 胫骨平台分离骨折描述:Type VI是最严重的胫骨平台骨折类型。
在此类型中,胫骨平台完全分离,形成不稳定的关节断裂。
这些分型描述了胫骨平台骨折在不同方向上的骨折形态。
通过确定骨折的类型,医生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干预和保守治疗,以及预测骨折的预后。
然而,对于复杂的骨折,可能会涉及多个类型的组合,因此具体的治疗策略还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定制。
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

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02-28胫骨平台骨折是指骨折线累及胫骨近端关节面的骨折,为关节内骨折。
由于胫骨平台是重要的负荷结构,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损伤机制各异、骨折形态不一,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诊断治疗难度大。
处理不当易于出现筋膜间隔综合征、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织坏死、感染、骨不连、关节畸形、不稳定、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站立、行走功能。
日前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还存在诸多争议。
为规范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帮助创伤骨科医生正确处理胫骨平台骨折,特根据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基于多中心研究结果和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围绕术前评估、诊断、治疗及术后康复,编写了“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提出胫骨骨平台骨折规范合理的诊疗建议。
一、流行病学特点与致伤机制流行病学特点胫骨平台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2%,在老年人骨折中约占8%。
胫骨平台骨折多发生于青壮年,以40~50岁患者居多,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占72.9%和27.1%,男女比为3:1。
致伤原因中,交通伤最多,占46.7%,压砸伤和高处坠落伤分别占31.1%和18.7%;单髁骨折约占60%,由于膝关节存在7。
生理外翻角,损伤机制义以外侧暴力常见,因此累及外侧平台的骨折约占90%,双髁骨折约占30%~35%。
胫骨平台骨折常合并半月板(57%)和前交叉韧带损伤(25%),后交叉韧带(5%)、外侧副韧带(3%)以及内侧副韧带损伤(5%)则相对少见。
损伤机制胫骨平台骨折常由内、外翻暴力、轴向暴力或内、外翻暴力合并轴向暴力引起,骨折形态与受伤机制密切相关。
通过骨折块的大小及其移位方向和程度,可大致判断损伤暴力的大小及方向。
膝关节伸直时受到单纯外翻暴力可导致外侧平台骨折,受到内翻暴力时可致内侧平台骨折;膝关节屈曲或半屈曲时受到轴向应力,常导致平台后侧冠状面骨折;屈曲90度时后侧常呈压缩骨折,屈曲30度与60度时后侧常为劈裂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分型

术 后
术后处理
弹力绷带适度加压,并结合患膝冰敷48 h
关节腔负压引流装置于术后24~48 h拔出
抬高患肢,并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加用外固定以及应用时间
坚持“早锻炼、晚负重”的原则 其它,包括术后常规静脉抗炎、止血治疗和及时复查X线平片等
并发症
早期:软组织坏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晚期:内固定物性疼痛、固定失效、创伤后关节炎、 畸形愈合、不愈合、关节纤维化、强直等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不佳的分析
一、手术适应证及时机选择不当 二、术前检查不完善 三、内固定选择不当 四、未充分植骨 五、术中复位不佳 六、合并侧副韧带及前后交叉韧带修复不确实 七、膝关节锻炼及负重不适度 八、对开放性骨折清创不彻底
总结
胫骨平台骨折特点: 1.高能量损伤为主 2.并发症严重 3.治疗失误较多 早期并发症
(七) 胫骨棘骨折 关节镜下可见前交叉韧带(ACL) 充血,探针探查可见ACL 松弛, 其胫骨棘附着处骨块呈不同程度翻转,撕脱骨块大小、方向不一,骨折 处有鲜血溢出 治疗时可自胫骨前下方偏内侧骨皮质 , 向胫骨棘方向钻通隧道 , 在镜下以钢丝或不可吸收缝线穿过ACL 及骨片接合部或横穿骨片,再 穿过隧道,至胫骨前下方骨孔处打结固定
复位满意后,转入 克氏针数枚暂时固定骨折块,“C”臂正
侧位透视确认,顺着克氏针旋入空心螺钉,亦可钢板固定,缺损区
植骨或骨水泥填充 镜下监视螺钉不能侵及关节面,更不可进入关节腔,螺钉 加压要恰当,既要达到关节面平整,又不致发生骨折块碎裂,若骨 骺未闭合时螺钉还不能通过骨骺
手术方法
对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一期修复 对合并半月板损伤,可一期行半月板切除或缝合术 对合并交叉韧带的处理,对交叉韧带挫伤而非完全断裂时,可 不予处理,若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则骨折愈合后进行二期韧带 重建 术毕常规留置关节腔负压引流装置,再次“C”臂机透视证实骨 折复位位置正确,固定良好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规范标准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规范标准一、解剖:解剖:1、骨:①内侧平台相对较大,从前向后、从内向外都是凹陷的;外侧平台相对较小,从前向后、从外向内都是凸起的。
外侧平台高于内侧平台,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另外,从前向后胫骨平台有大约10°的倾斜。
这两点会知道临床螺钉打入的方向。
②内外侧平台被胫骨的髁间隆起分开。
髁间隆起有内外两个结节。
前交叉韧带附着于前内侧结节的前方,后交叉韧带附着于后侧髁间区并延伸到干骺端的后侧面。
③胫骨结节可以用来定位手术的入路。
它位于平台下2——3厘米处,为髌腱附着。
髂胫束沿着胫骨外髁展开,附着于Gerdy结节上。
2、软骨:每侧平台都被一个半月形的纤维软骨覆盖,它们通过半月板胫骨韧带-冠状韧带附着于胫骨上。
二、损伤机制:1、胫骨平台的损伤常由于:①由外向内(造成外翻畸形,典型的保险杠骨折)或者由内向外(造成内翻畸形)的侧方暴力——剪切力;②轴向暴力——压缩力;③轴向和侧方暴力混合。
临床上产生最常见的劈裂骨折、压缩骨折或两种皆有的劈裂压缩骨折。
2、单纯的劈裂骨折更常见于年轻人。
年轻人软骨下骨较坚固,能抵御压缩应力,但不能抵御剪切应力;随着年龄增长,骨质密度下降,对压缩应力的抵抗力也逐渐下降。
50岁以后劈裂加压缩骨折更为常见,甚至可以由低能量损伤引起。
3、暴力的大小不仅决定骨折的粉碎程度,还决定关节的移位程度,并相关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程度。
例如:外翻应力导致外侧平台的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和内侧半月板的损伤。
三、损伤结果:1、ORIF在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意义:①膝关节周围损伤后如果单纯管型石膏固定,超过3周会造成不可接受的关节僵硬,理疗对其毫无作用。
②塌陷的关节骨块没有任何软组织联系,牵引不会使其复位。
因此,只有关节内骨块被解剖复位,下肢的力线被恢复(只有通过ORIF),并且早期主动活动,主要的并发症才会避免。
2、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的压缩和劈裂都会导致轴向力线的偏斜,而关节面的对合不良也会导致力线偏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于外侧柱骨折,改良正中入路或联合后内侧人路 用于内侧柱骨折,倒L形入路(图2)用于后侧柱骨折, 对于双柱或三柱骨折则采取联合入路(表2)。
cases.and screw loosening in 2 postoperatively.There were 6 case8 of superficial infection and 5 ones of
partial incision necrosis which were healed with wound management.One deep infection diminished after de.
rate of 87.8%,267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of 20.3 (12 to 35)monks.The average radio-
graphic bony umon time was 14.6 weeks and the average full weight—bearing time was 15.9 weeks.The mean
three-column fractures.Anterior-lateral,modified midline and reversed L-shaped approaches were used tO treat
lateral column,medial column and posterior CO[Unln fractures respectively.Combined approaches were applied
圈1 三柱分型示意图
三、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团队医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 定方法(ORIF)治疗,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全身麻 醉或硬膜外麻醉后,取仰卧位、俯卧位或漂浮体位进 行,手术体位由骨折分型及相关手术入路决定(表 2)。根据三柱分型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前外侧入路
图2 膝关节后侧倒L形切L『(L:外侧;M:内侧)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tIl tihial plateau angle(TPA)and posterior slope肌gle(PA)On the radiographies between immediate post-operation and 12 months post·operation.Dek呵ed union occurred in 5
bfidement and implant removal.Numbness in the posterior-inferior part of the.calf was recorded in 3 cases.
Conelmion
CT.based Three.Column Classification is more reliable and instructive in tlle treatment of
手术过程中,常规检查半月板及韧带,必要时进 行修复。压缩的关节面撬拨抬高后植骨填塞,如有必 要软骨下置入螺钉支持抬高后的关节面,应用拉力螺 钉及支持钢板获得稳定内固定,干骺端粉碎性骨折应 用桥接钢板或联合经皮微创固定。外侧柱骨折采用L 形钢板或LISS固定,内侧柱骨折采用T形钢板或 LC.DCP固定,由于没有标准内置物用于后柱骨折,建 议使用3.5 mm系统的LC.DCP、T形钢板或切除顶叶 的三叶草钢板,透视下确定骨折复位情况、钢板位置 及螺钉长度,不缝合深筋膜,放置负压引流后缝合皮 下组织及皮肤。
许多分型系统曾被用来描述胫骨近端骨折[i-g], 然而,这些分型大部分是形态学分型,例如MfiHer分
DOI:10.3760/cma.j,issn.1671-7600.2009.03.001 作者单位:20023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万方数据
型…,把骨折分为楔形、压缩、楔形合并压缩及粉碎性 骨折。AO/OTA分型对骨折形态的描述更为详细,但 难于记忆,和Mtiller分型一样,不能对治疗提供指导 作用。Schatzker等121改良AO/OTA分型,在分型系统
for double.column and three.column fractures.
Results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for one.column.
two-column and three.column fractures were 72.3,87.5,and 97.2 minutes,respectively.With a follow-up
Methods From De—
eember 2004 to march 2007,a new classification system,Three-Cdumn Classifieation,was used for deter-
mining fixation method and surgery approach in 323 cases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prospectively.All the
·203·
褒1 323侧胫骨平台骨折分型
Sehatzker分型
分型方法
Ⅲ
IV
V
Vl
不能分型
分型方法———————————————————————————三苎鱼望|一——————————一一一 单纯压缩骨折外侧柱骨折内侧柱骨折后侧柱骨折外侧柱及内侧柱骨折外侧柱及后侧柱骨折内侧柱及后侧柱骨折三柱骨折
·202·
小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年3月第11卷第3期 Chin J Orlhop Trauma,March 2009,V01.11,No,3
里综合考虑形态学特征、病理生理因素及治疗方法, 并且使分型易于记忆(6型),然而根据Schatzker分 型,部分骨折未能归类并且对有些类型骨折的治疗指 导不是很明确。
结果
267例患者(281膝)平均随访20.3个月(12~35 个月),随访率达87.8%,37例患者失随访,其中35 例无法联系,2例拒绝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
万方数据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年3月第11卷第3期 Chin J Orthop Trauma,March 2009,V01.1 I,No.3
Short Form 36(SF-36)and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scores for all these patients at 12 monks
postoperatively were 90.7 and 87.8.respectively.’11le average ROM of the affected knee joints was 20 to 1236.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年3月第1l卷第3期Chin J Orthop Trauma,March 2009,V01.11,No.3
基于CT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
罗从风胡承方 高洪仲飙曾智敏曾炳芳
·201·
·临床论著·
【摘要】 目的 介绍一种基于cT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7年3月,304例(323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三柱分型,其中有4侧单纯 压缩骨折,181侧单柱骨折,108侧双柱骨折和30侧三柱骨折。根据三柱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 式,外侧柱、内侧柱和后侧柱骨折分别使用前外侧入路、改良正中入路和倒L形人路,对于双柱和三柱 骨折则采取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术后随访评价临床效果。 结果单柱、双柱及三柱骨折的平均手术 时间分别是72.3、87.5、97.2 rain,平均随访20.3个月(12~35个月),随访率为87.8%,平均骨折愈合 时间为14.6周,平均完全负重时间为15.9周。术后12个月的sF.36和HSS评分平均为90.7分和 87.8分,膝关节活动度为2。一123。。测量术后即刻与术后12个月x线片上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 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及处理:5例延迟愈合,2例螺钉松动,6例伤121浅表感染及 5例部分伤口坏死经伤13处理后治愈,1例深部感染经清创及移除内置物后治愈,另有3例并发腓肠肌 后内侧麻木。 结论基于cT的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在指导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特别是累及后柱 的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更为可靠。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especially when the fracture involves the posterior column.
【Key words】Tibial fracture; Fracture fixation。internal; Classification;Three.column
SHale Waihona Puke anghai 20023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a CT-based three dimensional cI∞8ification
system,‘‘Three-Cohmn Classification”,in treatment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内;分型;三柱
Three-Column Classification for tibinl plateau fractures LUO Cong-feng,HU Cheng-fang,GAO Hong, et a1.Z却口一m£眦of Orthopaedic Surgery,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