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软土地基的处理

合集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土壤结构较弱,抗压性能较弱,且含有较多的水分,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问题。

本文将对软土地基处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软土地基的问题1、不稳定性:软土地基的土壤结构较弱,抗压性能差,易受外力的影响,特别是受重载的影响,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

2、水分含量较高:软土地基的水分含量较高,一般在饱和状态下。

这种情况下,土壤的稳定性更加差,不仅易发生沉降、变形,而且还容易发生滑动、液化等问题。

3、建筑物的安全性:由于软土地基的不稳定性和水分含量的较高,使得建筑物在上面建造时容易发生倾斜、裂缝等问题,从而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

二、解决措施1、填充加固填充加固是一种较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通过填充沙子、碎石、矿渣等物质,将软土地基垫高至预定高度,并达到预期的承载力。

填充加固既能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又能稳定土壤结构,减少土壤沉降和变形。

填充加固的优势在于施工简单,成本较低。

不过,在实施填充加固时,需要注意填充物材料的选择和质量。

2、预应力锚杆加固预应力锚杆加固是将预应力锚杆埋入软土地基中,通过锚杆预应力作用使软土地基得到加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预应力锚杆加固适用于较大建筑物的地基加固,能够取得很好的加固效果。

3、钻孔灌注桩加固钻孔灌注桩加固是通过钻孔挖掘作业,将钢筋灌注混凝土灌入钻孔中,利用混凝土在钻孔内的变形量将软土壤固定起来,从而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钻孔灌注桩加固的优势在于加固效果好,同时还能降低地基沉降和变形的风险。

4、土钉加固土钉加固是利用钢筋或合金钢丝钩固定在岩石、钢板等基础上,并利用其承载能力将土钉加固在地下,从而加固地基。

土钉加固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地基沉降和变形。

土钉加固处理软土地基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的处理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软土地基是指土壤结构松散,含水量较高,承载力较低的土地。

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因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低,容易导致建筑物沉降、变形甚至倒塌。

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合理的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软土地基处理的一些有效方法。

1.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处理软土地基的常见方法之一。

其中,常用的加固措施包括预压法、加固桩法、土体改良法等。

预压法是指在软土地基上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土体排水并产生固结,从而提高土壤的承载力。

加固桩法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钻孔并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桩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土体改良法是通过添加掺合料、固化剂或注浆材料等来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 增加地基面积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低,因此可以考虑增加地基的面积来分散建筑物的荷载。

这可以通过扩大建筑物的基础面积或者采用浮筏基础来实现。

扩大基础面积可以通过增加基础的宽度或者采用悬臂基础的方式来实现。

浮筏基础是指在软土地基上铺设一层较厚的混凝土板,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分散到软土地基上,从而减小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3. 排水处理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较高,容易导致土壤的液化现象,进而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排水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排水处理可以通过设置排水管道、挖设排水沟或者采用加压排水等方式来实现。

排水管道可以将地下水排出,减少土壤的含水量,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挖设排水沟可以将地下水引导到远离建筑物的地方,减少对地基的影响。

加压排水是指通过施加压力将地下水排出,从而减小土壤的含水量。

4. 监测和维护软土地基的处理并非一劳永逸,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仍需进行监测和维护。

监测可以通过安装测斜仪、沉降仪等仪器来实现,及时掌握地基的变形情况。

维护包括定期检查地基的情况,及时修复地基的损坏部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处理措施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地基加固、增加地基面积、排水处理以及监测和维护都是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软土地基处理是指对软土地基进行改良处理,使其具备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含水量高、塑性较大、强度低、可压缩性大,容易引起沉降和变形,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下面是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1.确定土壤特性:首先需进行现场勘查和试验,确定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塑性指标、强度指标以及抗压性能等土壤特性。

2.土壤加固处理:采用加固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利用排水措施:通过排水来降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减小土壤的可压缩性和变形性。

可以采用灌注桩、细管灌浆等方式进行排水加固。

-桩基础加固:可以采用灌注桩、扩展桩等方式进行加固。

桩基础通过传递荷载到较深的稳定土层,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土体加固:可以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格栅、土工布等)加固软土地基。

这些材料能够分散荷载,提高土体的抗压性能,改善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3.地基加固施工方法:根据地基加固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进行处理,如:-灌注桩施工: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桩径和桩长,使用适量的水泥浆进行灌注桩施工。

-土工格栅施工:根据地基情况,采用土工格栅进行加固。

将土工格栅铺设在软土地基表面,与原土混合加固。

-土工布施工:将土工布铺设在软土地基表面,将表面土壤与土工布相连,并采用钉固或沉积槽等方式固定土工布。

4.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加固处理的效果。

-在施工前,对土壤特性进行准确测试,确保选择合适的加固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对加固措施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施工完成后,对加固地基进行检测和监测,了解地基的变形情况和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5.施工后的监测和维护:在加固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地基的监测和维护,及时排查问题,进行必要的补充加固,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加固处理后,定期对地基进行监测,观察软土地基的变形情况,判断加固效果。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浅析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浅析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浅析在土木工程中,软土地基是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

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差,易于沉降和变形,如果不得当地处理,就会给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

那么,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来简单地分析一下。

1. 加固土体加固土体是软土地基处理的一种较为直观的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在土体中引入一些加固措施,来提高土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方法有预应力锚杆、钢筋混凝土悬臂板、地下连续墙等。

其优点是处理后土体的性质改变不大,稳定性高,能够承载高度集中的荷载;缺点是造价高、效果难以预测、施工周期长等。

2. 优化排水软土地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排水不良。

因此,优化排水是软土地基处理中较为重要的部分。

排水的方法有抽水法、增加排水通道、建造渗压降解系统等。

通过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排水情况,可以避免因湿度大而导致的软土松动和沉降等问题,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土体固结指的是利用不同机理使土体进行不同程度的固结,从而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

常用的方法有跳动法、振动加固法等。

通过对土体进行固结处理,可以大大减少土体的压缩性,提高其刚度和强度,从而增加其承载能力。

4. 利用特殊地基工法软土地基处理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特殊地基工法,如处理软土地基的传统办法“加重压实法”、济南大黑土软地基处理工程采用了“超前压实法”等。

这些特殊地基工法利用了地基与土体的特性,通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针对地面不同的状况,往往可以取得排除软土地基弊端的显著效果。

综合来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种。

合适的方法一般需要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选择。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处理方法虽然多样,但也存在着各自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治理效果也需要进行实际考察验证。

因此,在处理软土地基时,需要充分掌握相关知识,精心设计和实施,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浅析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浅析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浅析
软土地基是指土壤的相对稳定性较差,抗剪强度低的土层。

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浅析,包括加固处理、预压处理和改良处理。

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是指通过加固措施提高土壤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方法有地基桩、振桩和灰浆桩等。

地基桩是指通过在土壤中钻孔安装钢筋混凝土或钢筋桩,使其固定在地基中,增加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振桩是将振动器插入土壤中,通过振动装置产生的振动力将土壤进行加密,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灰浆桩是指在土壤中注入灰浆、水泥浆等材料,通过固化形成坚实的桩体,增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预压处理是指在施工前对软土地基进行预压,以减小地基沉降和地基沉降速度,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预压处理方法包括桩后预压、加固柔性板桩和土压平衡预压等。

桩后预压是指在桩基施工完成后,在地基表面加设预压层,通过施加预压荷载使地基产生压密作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加固柔性板桩是在软土地基中安装预制的柔性板桩,通过对板桩施加预压荷载,使板桩与附近土体产生共同变形,从而达到预压的效果。

土压平衡预压是将填土加固到一定高度,利用填土对软土地基产生自重压力,使土体发生压密,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处理、预压处理和改良处理。

具体选择何种处理方法需要根据软土地基的特点、建筑物的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达到地基的强度、稳定性和经济性要求。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浅析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浅析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浅析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几乎都需要用到地基处理,其中软土地基处理更是重中之重,许多建筑物的地基处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有效性和耐久性。

软土地基有着很强的压缩变形特性,这种特性一旦超过了极限值就会造成基础的细微移动,继而导致建筑设施的破坏,因此对软土地基的处理非常重要。

下面就来浅析一下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

一、法拉第抗渗排浸法软土地基一般是由于地下水位太高、土质过于松软等原因导致的,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采用经典的法拉第抗渗排浸法。

具体操作就是在地基深处打孔,然后注入混凝土、水泥、化学制剂等材料。

通过注入材料的方法,可以实现地基的硬化,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承荷能力,同时也可以防止地下水对结构造成伤害。

不过这种方法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施工,并且一般需要大量的材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需要较长时间的修复和加固过程,不如其他方法快速。

二、超前治理法超前治理法即在地基不利影响作用发生之前就提前进行治理,具体操作方式是通过在地基中注入具有抗渗、增强地基承载能力的材料,如水泥、砂浆等。

超前治理的优点是能够提前避免地基作用对整个工程的影响,同时因为针对软土地基的改造可以早期进行,能够在建筑之前就进行地基治理,从而缩短整个工程的周期。

三、浅层加固法浅层加固法即利用深层地下水泥墙的技术讲原来的软土改为硬土,该技术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对施工环境技术条件有一定要求,其基础上加固方式多样,有人工方法和机械方法,包括了静力桩,动力锤,钢钉,插板或冲管等处理方式。

针对不同的荷载情况,宜采用不同的深度和施工方式。

浅层加固法改善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避免了地基改造对建筑设施的影响,同时降低施工难度,提高了工程效率。

四、邻近荷载法邻近荷载法指利用邻近的建筑物承受外界荷载的特点,借助开挖法、浅孔法、深孔法等施工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适当的疏浚、加密处理。

此方法施工简单、费用低廉,但其效果也相对较低,需要注意周边施工方式,否则会影响周边建筑的稳定。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浅析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浅析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浅析软土地基是指土层松软、密度小、强度低、变形大的土层,因为其强度不足,所以在工程建设中会对地基稳定性产生威胁,需要进行处理。

下文将从软土地基处理的原理、方法、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处理原理软土地基处理的原理是通过对地基进行强制改造,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加固处理和交换处理两种,加固处理是指采取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桩、微桩、钢筋混凝土墙等加固措施来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从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交换处理是指将软土进行挖掘并移除,然后再进行中高强度土的填充,使地基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

二、处理方法1、钢筋混凝土桩加固法钢筋混凝土桩是通过将钢筋混凝土桩打入软土地基深层,利用桩的自重和土与桩的摩擦力来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钢筋混凝土桩的加固区域是在软土层区,其作用是增强软土地基的强度和刚性,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预应力混凝土桩是在钢筋混凝土桩的基础上加固措施,它比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桩更加坚固和耐久。

预应力混凝土桩的优点是可以在建设时优化地基的承载力分布,使地基均匀承载,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3、微桩加固法微桩是一种短桩,有桩柱和桩帽组成,直径一般在15-25厘米,长度为4-6米。

微桩加固法是通过钻孔土层、灌注水泥浆料,将微桩嵌入软土地基中,从而增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钢筋混凝土墙是指在地基内挖掘出空间,再将钢筋混凝土墙壁进行植筋钢化,然后进行地基加固。

钢筋混凝土墙加固法的作用是将软土地基区域进行隔离,使其在不断受力、流失情况下保持稳定,从而达到控制地基沉降的目的。

三、处理效果软土地基处理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工程的安全性,软土地基处理后,能够使地基不再产生变形及下降而影响到结构的正常使用。

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地基加固效果上也会有所不同,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对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保障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软土处理的效果需要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检测和验证,若出现地基问题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处理。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软土地基指的是土层力学性质较差、液性较强的土壤层,其承载能力较低,容易引发地基沉降和变形等问题。

针对软土地基处理问题,通常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1. 地基加固:软土地基可以通过加固来提高其承载能力。

常见的加固方式包括预压法、加固柱法、挖土加固法等。

预压法通过施加预压力来改变土层结构,增加土体密实度和强度。

加固柱法是在软土地基中安装钢筋混凝土柱,增加土体稳定性。

挖土加固法是在软土地基中挖开一定深度的土层,并填充坚硬的材料,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2. 桩基施工:桩基是一种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

通过在软土地基中钻孔,然后灌注混凝土形成桩基,来分散地基承载力并提高地基稳定性。

常见的桩基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桩、摩擦桩等。

根据软土地基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桩基类型。

3. 土体固化处理:土体固化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或物理手段来改善软土地基的性质,提高其承载能力。

常见的固化材料包括水泥、石灰、石膏等。

固化处理可以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体强度和稳定性。

4. 桩悬臂处理:在软土地基中进行桩悬臂处理是提高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桩悬臂指的是在桩顶部分挖去一部分土层,并用较硬的材料填充,形成桩-土-悬臂的结构。

通过桩悬臂处理,可以减小软土地基的变形和沉降。

5. 浅层处理:软土地基也可以采用浅层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可以在软土地基表面覆盖一层较硬的材料,如苯板、砂砾等,以减小地基变形。

软土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地基加固、桩基施工、土体固化处理、桩悬臂处理和浅层处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环境等因素,以取得最佳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软土地基的处理
赵金梅
(内蒙古交通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软土地基的处理是近年来高速公路施工中常遇的问题,本文着重介绍调整公路施工中常用软土基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软土地基;预压;粉喷桩
中图分类号:U41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4)14—0094—01
近年来随着我省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在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软土地基就是我们在施工中常会遇到的。

特别是苏北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因此软土地基的处理显得相当重要。

软土一般是指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而成的,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透水性差的一种软塑状态的饱和粘性土层,它主要包括湖塘盆地、江河海洋沿岸和山间洼地沉积的各种淤泥和淤泥质粘性土。

由于软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性小、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触变性等不利的工程性质,因此软土地基的处理一直是近年来公路施工中常遇的技术问题。

目前我省施工中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有预压和粉喷等方法。

1 预压
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是一项有效、经济的措施,在地基处理中应优先考虑。

111 路堤工程
对天然地基利用路堤填土预压,并不需移去土体,“预压”的实施主要分级加荷使原来软弱的地基产生沉降,使软土的大部分沉降在施工期间基本完成,通过这种方法使地基土达到稳定,从而减小施工后地基的沉降。

112 桥台台背和涵洞预压
利用填或其他荷载进行预压使地基的沉降在加载预压期间基本完成或大部分完成,然后移去填土,修建桥台或涵洞,沉降稳定后可以有效的避免桥头跳车,所以桥头施工中建议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施工。

113 在软土地基预压时,预压效果与预压期及预压体高度的关系
11311 预压期可根据所需要的工后沉降或地基固结度而定,前者用于沉降起控制作用的路段,后者用于稳定性起控制作用的路段。

当沉降及稳定均为控制因素,则选两者中较长的预压期。

11312 预压高度实际上起着对地基预加荷载的作用,由于预压过程中地基必然不沉,所以路堤实际填筑高度等于设计高度与预压期沉降量之和。

11313 预压期受限制时,应采用超载预压的方法增大预压期沉降量,但超载预压高度应在保证路堤稳定性的前提下实施。

11314 预压加荷的速率应保证地基只产生沉降而不致丧失稳定,路堤较高时则采用分级加荷。

但考虑到预压法费工费时,与当前的施工工期产生冲突,所以这种方法应在工期宽裕的情况下采用。

2 粉喷桩
目前我省高速公路施工中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也是常用的处理措施,这种方法效果较好。

粉喷桩的最大沉度要达到19~21m,但在9m以下其水泥用量就很难控制。

211 材料要求
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进度按要求的强度等级号(一般为3215级)备足水泥。

21111 水泥一般应是国家免检厂生产,具有出厂质量保证单,并确保有效期内使用。

21112 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硬的劣质水泥。

212 施工要点
21211 目前影响粉喷桩质量问题的关键是粉体的计量。

虽然目前有多种计量方法,如电子称、气固二相流量仪等,但这些方法还存在一些缺点,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21212 施工机械和设备,现在只能加固1715m以内的软土层,对超过20m以上的深厚软土就封锁能为力了。

一方面钻机深度不够;另一方面空压、动力及喷搅工艺也有待进一步改进。

21213 粉喷桩的质量检测,虽然在行业技术规范中已有几种测试方法,但尚待完善。

21214 由于地质条件千变万化,软土地基底不可能像“镜面”一般平整,加之公路工程粉喷桩面广量大,设计中不可能把每根桩处的地质情况都详尽地勘察出来,只有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由我们用施工工艺来完善。

根据施工实践,粉喷桩实际施工桩长应由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一是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地质勘察孔(或施工过程中的补勘孔)所勘探的深度;二是根据粉喷钻机在钻进时电流的变化情况。

一般情况下,当钻机以 档,即018m m in钻进过程中,钻机电流表值达到75A以上时即可认为达到了持力层。

21215 复搅长度。

复搅桩体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

4
9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年第14期 
在不稳定岩层中施工煤仓支护形式的探讨
杨国华
(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庙煤矿生产部,内蒙古赤峰 024070)
摘 要:本文通过1996年平煤公司红庙煤矿一井六煤组主煤仓施工的生产实践,研究在不稳定岩层中施工煤仓临时支护形式的新方法。

在1996~2002年一井其他煤仓施工时,采用了同样的支护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安全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不稳定岩层;施工煤仓;支护形式
中图分类号:TD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4)14—0095—02
本井田煤层位于元宝山组,共含六个煤组,其1、2、3、4煤组在井田内不可采,5、6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

煤系岩石以细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中砂岩、粗砂岩次之,砂岩一般为泥质胶结,强度低,属不稳定岩层,这样给井巷施工带来了难度,因此,在施工中研究新的支护形式,以确保经济、安全可行。

现以一井六煤组主煤仓施工为例来说明在不稳定岩层煤仓施工采用新的支护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为保证采区连续生产,在大巷采用非连续运输时,应设置煤仓。

煤仓施工方法,一般采用自下向上掘小反井,而后自上向下刷大成设计断面,最后进行永久支护的施工方法。

就反井施工法,有普通反井法、吊罐反井法、钻孔爆破和反井钻机法。

后三种方法一般在技术、设备较好的情况下,即省时、省力、节省材料、施工速度快、安全等优点,但在技术、设备较差的条件下,很难实现,所以,后三种方法,在现场很少采用,大部分采用普通反井法施工。

普通反井法,一般在围岩稳定、无淋水等地质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容易实现,但在不稳定岩层中(岩层松软易碎),又在技术、装备有限的情况下,采用普通反井法施工煤仓,利用以往的支护形式,施工速度缓慢,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威胁,有时甚至很难实
度比未复搅桩体水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大2~3倍以上,可见复搅对提高水泥土均匀性,提高粉喷桩桩体强度是必不可少的。

现行规范规定:复搅上度为桩上部1 3段并小于5m,这是基于粉喷桩受力特性而定的。

但对于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地基土而言,桩间土地承载力很低(一般只有50~60kPa)为了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只有通过增加面积置换率和提高单桩承载力两种途径解决。

对于公路来讲,面积置换率增加是限的(一般控制20%,即桩距110m左右),而单桩承载力提高则很明显,因此,对高含水量地区复搅长度应尽量加长。

21216 输灰管道长度。

粉体喷射机到主钻机之间是由橡胶管连接的,其内径为50mm,水泥粉被高压空气由粉体发射机吹送到主体钻头出口处喷射,水泥粉在管道内的运动符合粉体力学中有关粉体运动的规律。

一般情况下,钻头喷射要维持一定的压力水平才能保证水泥粉顺利射出,此压力水平与喷灰口所在地层深度有关系,一般取013M Pa进行分析,相当于桩长13m左右桩底处土压力。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高压空气能快速、有效的吹送水泥粉,避免“拧麻花”,在粉体喷射机出口外10m范围内是最好顺直摆放橡胶管。

21217 地基土的含水量对粉喷桩的影响。

粉喷桩质量的优劣主要是反映在粉喷桩的强度指标上,这不的性质也有关,尤其是地基土的含水量,规范规定,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及大于70%时不宜采用,若土的含水量小于30%,土中的水分不足以使粉体进行消化作用。

但当含水量大于70%时,若按常规掺入粉体数量,由于水分过多,水泥土桩体强度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增加粉体的掺入量和采用复搅的施工工艺。

21218 粉喷桩的支承式与悬浮式对沉降的影响。

当粉喷桩打穿软土层进入较硬的持力层,沉降很小;若不打穿软土层成为悬浮式,沉降就大,说明自桩尖下卧软土层的沉降还相当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桩距(mm)±100抽查2%
2桩径(mm)不小于设计抽查2%
3桩长(mm)不小于设计查施工记录
4竖直度(%)115查施工记录
5单桩喷粉量符合设计查施工记录
6强度(kPa)不小于设计抽查5%
3 结束语
软基处理是当前施工中常遇的技术难题,软土地基的情况较复杂,处理情况各不相同,除了考虑实际情况还要考虑技术力量。

因此要因地制宜,视具体情况而定。

收稿日期:2004年6月12日

5
9

 2004年第14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