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驱油技术在白于山长-油藏的适应性评价研究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采油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该技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环保、经济和可持续性等优点。
然而,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二、微生物采油技术概述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指利用特定菌种,在地下油藏环境中繁殖代谢,并通过改变原油物理性质和代谢产物的相互作用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它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辅助采油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油田的采出程度。
三、影响因素分析(一)油藏物理性质油藏的物理性质如孔隙度、渗透率、储层温度等是影响微生物采油效果的关键因素。
其中,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的运移能力;储层温度则影响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二)微生物种类及活性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原油的降解能力和代谢产物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菌种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
此外,微生物的活性也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如营养物质的供应、氧气含量等。
(三)水质及注水条件水质对微生物的生长有直接影响,适宜的水质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和生长环境。
而注水条件则关系到地下环境的流动性,对微生物的运移和繁殖有重要影响。
(四)化学添加剂的使用化学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变原油的物理性质,从而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代谢。
然而,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五)地质构造与油藏类型地质构造和油藏类型决定了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也会对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
如深水油田和高盐油田的环境条件与一般油田不同,需要针对性地选择和培养菌种。
四、研究展望与建议(一)深入研究影响机理为了更好地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加强现场试验研究通过现场试验来验证理论的可行性,不断积累经验和数据,为改进和完善技术提供支持。
《2024年青海跃进油区微生物驱技术研究》范文

《青海跃进油区微生物驱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对石油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油区开发技术的研究与进步显得尤为重要。
青海跃进油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资源基地之一,其开发技术的创新与优化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微生物驱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石油开采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青海跃进油区的微生物驱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旨在为该区域的石油开采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二、微生物驱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微生物驱油技术是指利用特定微生物在油藏中繁殖并产生生物化学作用,使原油中难以开采的部分得以释放并顺利采出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原油的降解作用、提高原油的流动性以及降低原油的粘度等特性,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微生物驱技术在国内外多个油田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青海跃进油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原油粘度大等因素,传统开采方式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微生物驱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该区域的石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青海跃进油区微生物驱技术研究针对青海跃进油区的特点,本文对微生物驱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筛选出适合该区域油藏环境的优势菌种。
其次,通过优化培养条件,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数量,以满足现场应用的需求。
最后,结合现场试验数据,分析微生物驱技术在青海跃进油区的应用效果。
在实验室模拟实验阶段,我们成功筛选出几种适应于该区域油藏环境的优势菌种。
这些菌种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在油藏环境中快速繁殖并产生生物化学作用。
通过优化培养条件,我们提高了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数量,为现场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现场试验阶段,我们将筛选出的优势菌种应用于青海跃进油区。
通过对比试验数据,我们发现应用微生物驱技术后,该区域的石油采收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我们还发现微生物驱技术对于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的流动性等方面也具有显著效果。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对青海跃进油区微生物驱技术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微生物驱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青海跃进油区的石油采收率;2. 微生物驱技术能够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的流动性;3. 通过筛选出适应于该区域油藏环境的优势菌种并优化培养条件,可以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数量;4. 微生物驱技术在青海跃进油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采油技术已不能满足人们对能源的巨大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微生物采油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逐渐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微生物采油技术概述微生物采油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等优点,对提高油田采收率、降低采油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三、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影响因素分析1. 油藏地质条件油藏地质条件是影响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的重要因素。
包括油藏的深度、温度、压力、孔隙度、渗透率等地质参数都会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生影响。
例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采油效果。
2. 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微生物种类及数量是决定采油效果的关键因素。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代谢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选择适合油藏环境的微生物种类至关重要。
同时,微生物的数量也会影响采油效果,数量过少可能导致采油效率低下。
3. 营养物供应营养物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基础,因此营养物供应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微生物采油的效果。
在采油过程中,需要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和代谢的需求。
4. 试验条件控制试验条件控制也是影响微生物采油效果的重要因素。
包括试验温度、pH值、盐度等参数的控制都会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生影响。
因此,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这些参数,以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油藏地质条件、微生物种类及数量、营养物供应以及试验条件控制是影响微生物采油效果的重要因素。
2. 在进行微生物采油试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并保证营养物供应的充足。
3.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pH值、盐度等参数,以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2024年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采油方法,逐渐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该技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环保、经济和可持续性等优点。
然而,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油藏中的分布和作用机制复杂多变。
本文旨在分析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微生物采油技术概述微生物采油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将难以开采的原油转化为更易于提取的形式。
这一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和油藏工程等。
该技术具有潜力大、成本低和环保等优势,对提高采收率、保护环境和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的主要因素1. 油藏特性(1)油藏类型:不同类型的油藏具有不同的地质特性和流体性质,如稠油、轻质油、高硫油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存和代谢活动。
(2)温度和压力:温度和压力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关键因素。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抑制微生物的活性,而压力的改变也会影响原油的流动性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3)油藏流体组成:油藏中烃类化合物的组成和浓度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影响。
某些化合物可能对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而其他化合物则可能成为微生物生长的碳源和能源。
2. 微生物种类及活性(1)菌种选择:不同菌种对不同油藏的适应性不同,选择合适的菌种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
(2)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的活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营养物质的供应、氧气浓度、pH值等。
保持微生物的高活性是提高采油效率的重要手段。
3. 试验条件及操作方法(1)试验条件:包括培养基的配制、接种量、温度控制等。
合理的试验条件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代谢效率。
(2)操作方法: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同时要控制好接种时机和接种量,确保试验效果。
四、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为了深入分析上述影响因素,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多个典型的微生物采油试验项目进行对比分析。
微生物驱油应用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微生物驱油应用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油田开采正日益向深层、复杂、高渗透性和高稠油方向发展。
在采油过程中,导致油层油水混合物的相对渗透率下降,油的采收率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传统的采油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油气开发需要。
因此,需要寻求新的技术手段,提高油田开采效率。
微生物驱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油田开发技术,是以利用能分解油和水的微生物菌群,通过固定生长于油藏孔隙中的微生物和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相互作用,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剪切应力和改善孔隙结构等机理使得油水混合物相对渗透率提高,提高油的采收率。
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本研究将重点探究微生物驱油技术及其应用,以及未来在油田开采方面的前景。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微生物驱油技术在油田开采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对微生物驱油机理和作用原理的分析和探讨,总结微生物驱油技术的优缺点,提出针对微生物驱油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难点的解决方案,并展望该技术在未来在油田开采方面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微生物驱油的相关理论介绍。
分析微生物驱油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各种特性和应用问题。
2、微生物驱油技术在油田开采领域的应用。
综述微生物驱油技术在不同的油田开采领域中的应用实践情况,这些领域包括浅层油田、深层油田、低渗透油田、高粘度油田和稠油油藏等。
3、微生物菌群与对油藏性质的影响。
通过研究微生物菌群的种类、数量和生长条件等方面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微生物驱油技术对油藏的性质、特点和演化的影响。
4、微生物驱油技术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分析和总结微生物驱油技术在石油开采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加强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难点和问题,以及如何构建有序的微生物驱油技术管理体系。
四、研究意义微生物驱油技术是一种前沿的油田开采技术,具有巨大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2024年青海跃进油区微生物驱技术研究》范文

《青海跃进油区微生物驱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对石油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油区开发技术的进步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青海跃进油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资源基地之一,其开发技术的进步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微生物驱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采油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青海跃进油区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现状、应用及前景,以期为该地区的石油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微生物驱油技术概述微生物驱油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油藏进行开采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向油藏中注入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将难以开采的原油转化为可采收的油气,从而提高石油采收率。
该技术具有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已成为当前石油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
三、青海跃进油区概况青海跃进油区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油藏类型多样,传统的采油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采收率。
因此,研究并应用微生物驱油技术对于提高该地区的石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四、青海跃进油区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一)研究现状近年来,针对青海跃进油区的地质特点和油藏类型,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
通过筛选适应特定环境的微生物菌种、优化注入方式和工艺参数等手段,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为该地区的石油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应用情况目前,微生物驱油技术已在青海跃进油区的部分油田进行了应用。
实践表明,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该技术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三)技术优势与挑战微生物驱油技术的优势在于其环保性、经济性和高效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如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与培养、注入方式的优化、工艺参数的调整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此外,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如何确保微生物在油藏中的有效分布和作用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石油资源作为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油藏的开采效率和采收率一直是石油工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采油技术,因其环保、高效、低成本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为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支持。
二、微生物采油技术概述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油藏进行改造,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如生物降解、生物聚合、生物表面活性等,对油藏进行改造,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三、微生物采油试验效果油藏影响因素分析1. 油藏地质条件油藏地质条件是影响微生物采油效果的重要因素。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油藏,其孔隙结构、渗透性、含油饱和度等特性不同,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活动以及其与原油的相互作用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微生物采油试验前,需要对油藏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以便制定出合理的试验方案。
2. 微生物种类及活性微生物种类及活性是影响微生物采油效果的关键因素。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和产物,对油藏的改造效果也不同。
此外,微生物的活性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营养条件等。
因此,在选择微生物种类时,需要充分考虑其适应性和活性等因素。
3. 试验条件及操作方法试验条件及操作方法也是影响微生物采油效果的重要因素。
试验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操作方法包括接种量、培养方式、反应器类型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活动以及其与原油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采油效果。
4. 油藏中其他生物的影响油藏中存在的其他生物也会对微生物采油效果产生影响。
如一些硫酸盐还原菌等有害菌种会与采油微生物产生竞争关系,影响其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而一些有益的菌种则可能对采油微生物产生协同作用,提高其采油效果。
微生物驱油技术

数据记录与分析
详细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及时分析并调整试验方案。
现场试验结果与评估
结果分析
对比微生物驱油前后的采 收率、产油量等关键指标 ,分析微生物驱油的成效 。
经济效益评估
结合试验数据,评估微生 物驱油技术的经济效益, 预测其在油田的推广前景 。
技术改进建议
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微生 物驱油技术的改进方向和 优化措施,为后续研究提 供参考。
实验结果分析
微生物驱油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驱油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采收率 ,增加原油产量。
影响因素分析
实验发现,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注入方式等对驱油 效果有较大影响。
经济效益评估
通过计算,微生物驱油技术能够降低采油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
实验结论与建议
结论:微生物驱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提 高采收率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3. 关注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环保问题,确 保其在应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 影响。
2. 加强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现场试验,为 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建议
1. 进一步研究不同油藏条件下微生物驱 油的最佳方案。
04
微生物驱油技术现场应用
现场试验条件与准备
01
场地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油田区块,具 备完整的采油、集输和注水系统 。
微生物种类选择
厌氧菌
厌氧菌在缺氧环境中能够利用烃类作为碳源进行生长繁殖,产生表面活性剂、溶 剂和酸等代谢产物,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采收率。
好氧菌
好氧菌在有氧环境中能够利用烃类作为碳源,产生生物聚合物、气体等代谢产物 ,同样具有驱油效果。
微生物培养与繁殖
培养基选择
根据所选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成分,如 碳源、氮源、无机盐等,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驱油技术在白于山长*油藏的适应性评价研究
摘要:白于山区长*油藏原油粘度高、采出程度低、含水上升率快,历年措施有效率低,亟需一种有效的措施提高油藏采收率。
微生物采油技术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在国内外各大油田进行现场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针对长*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结合微生物驱油技术的机理及适应条件,积极开展微生物技术的各种室内试验及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微生物采收率原油粘度
一、前言
白于山位于陕北地区的岩性-构造油藏,主力开发层位为长*,地面原油粘度11.7mPa·s,比重0.8665g/ml,凝固点21℃。
地层原油粘度4.3mPa·s,密度0.8g/ml,气油比47.8,溶解系数6.95。
油层压力10.71MPa,饱和压力5.97Mpa,地层水矿化度87.26g/l,水型为CaCl2型,含量PH值5.2。
目前有油井235口,日产液水平572t,日产油水平240t,综合含水58.0%。
油藏原油粘度高、采出程度低(4.66%)、含水上升率快,历年措施有效率低,亟需一种有效的措施提高油藏采收率。
二、微生物驱油技术概述
1.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概况
MEOR设想是由美国人贝克曼(Beckman)于1926年提出的。
随后的四十多年间,工作人员就微生物对石油成因的作用和原油成分的作用做了一系列探索性试验研究,但并未取得显著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人们对MEOR技术的高度重视始于七十年代初,世界石油危机的爆发加快和促进了MEOR的研究和应用步伐。
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高新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基因工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人们对微生物采油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在室内研究和矿场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国内“七五”期间,中科院微生物所与大庆油田合作开展了两口井的微生物吞吐试验并取得明显效果。
“八五”期间,中科院微生物所与吉林油田合作在35口井上试验,累计增油4462t。
“九五”以来,在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大港、华北、吉林、冀东、新疆、青海、江苏等油田的微生物采油提高采收率的矿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二、微生物驱油技术及机理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微生物生长、运移、新陈代谢等复杂过程在内的一个生物学和物理化学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针对性,不同油藏具有相适应的菌种和采油方式。
微生物驱油的机理比较复杂,不同油田不同区块的驱油机理不同,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洗油效率。
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微生物自身的分解和分解过程的代谢产物,确实能够降低原油粘度,减少蜡质含量,从而改善了原油的流动系数,提高采收率。
三、白于山区微生物驱油技术适应性研究
利用微生物驱油技术,降低原油粘度,增加原油的流动性,提高开发效果。
表1 白于山区主要油藏微生物驱适应性评价
四、白于山区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建立
1.菌种筛选
微生物菌种筛选的原则是保证微生物在油藏内能生长、繁殖,降解重质原油,降低原油中的蜡和胶质含量,进而降低原油粘度和凝固点,增大原油流动性。
对白于山区长*油泥中分离出的10余种微生物筛选,根据生物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得到复合本源微生物(假单胞菌、芽孢杆菌、节杆菌)驱油解堵剂。
2.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及活性的重要因素。
温度变化影响反应速率、细胞合成、细胞膜的流动性、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产物的分泌。
室内试验表明,菌种在25~65℃之间生长较快,白于山区长*油藏温度(53.8℃左右)适宜微生物的生长。
3.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微生物生长的地层环境要具备的适宜pH值。
过高或者过低的pH值环境会造成微生物生长受抑制甚至死亡。
室内试验表明,使三种菌种快速生长的最适合的pH值范围为6-9,白于山区长*油藏(pH 6.74左右)适宜微生物生长。
4.复合微生物驱油解堵剂复配
筛选分离出适宜的微生物菌种,以驱油解堵性能为指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其进行诱导突变、筛选、优化,获得高活性的微生物驱油剂菌株,利用发酵工程进行大规模生产,并进行复配,得到复合本源微生物驱油解堵剂。
五、白于山区微生物驱油技术室内评价
1.复合微生物驱油解堵剂配伍性试验
复合微生物驱油解堵剂与白于山区长*油藏的注入水及采出水进行配伍性试验(样品总量为50ml,在40℃下振荡72小时)。
室内试验表明配伍性良好。
2.复合微生物驱油解堵剂对原油物性的影响
将白于山区长*油井的原油与3%微生物驱油解堵剂溶液按照7:3进行配比,在恒温下(温度37℃)振荡培养3天。
作用结束后,进行原油物性的检测。
实验证明复合微生物驱油解堵剂平均降低原油粘度12.81%,同时,原油凝点、蜡含量、胶质含量均有一定程度下降,表明复合微生物驱油解堵剂具有良好的改变原油物性的作用。
3.复合微生物驱油解堵剂脱油效率
在100g石英砂中加入10ml白于山区长*原油,充分混合,加入3%微生物驱油解堵剂的溶液,置于37度恒温箱中观察,经过一段时间后,读取出油量,计算脱油百分率。
实验证明复合微生物驱油解堵剂具有良好地脱油能力,脱油平均效率可达72.4%。
4.复合微生物驱油解堵剂岩芯模拟实验
取白于山区长*油水样进行室内试验。
分别在50℃和55℃驱替温度下,连续注入1.0%复合微生物驱油解堵剂(排量0.25ml/min)。
从实验结果看:50℃下微生物驱油平均提高采收率3.64%。
55℃下微生物驱油平均提高采收率4.58%。
5.不同浓度及注入方式对采收率的影响
室内试验复合微生物驱油解堵剂不同浓度及注入方式下对采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驱油解堵剂浓度为3%;注入方式以“微生物—水的交替注入”最为经济高效。
六、白于山区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建立及室内评价结论
各项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驱油技术符合白于山区地质特征与储存性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通过对白于山区油井油泥中本源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筛选,得到合适的驱油微生物菌株3株,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由此得到的驱油微生物经过复配,即为白于山区本源复合微生物驱油解堵剂;室内实验表明该复合微生物驱油解堵剂适应白于山区油藏温度、pH值,可平均降低原油粘度12.81%,同时,原油凝点、蜡含量、胶质含量均有一定程度下降,注入方式以“微生物—水的交替注入”最为经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