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社会性别缺失探析

合集下载

英语教材中的性别表现分析

英语教材中的性别表现分析

英语教材中的性别表现分析在当今社会,性别平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英语教材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对于性别的表现方式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本文将对英语教材中的性别表现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揭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英语教材中性别角色的呈现1、职业形象在许多英语教材中,男性往往被描绘成从事诸如工程师、科学家、企业家等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职业。

而女性则更多地出现在教师、护士、秘书等传统的、被认为更具“女性特质”的职业领域。

这种职业角色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限制了学生对女性职业发展的想象和期望。

2、家庭角色在家庭场景的描绘中,女性常常被刻画为主要负责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角色,而男性则较少参与家庭事务。

这种表现形式传递了一种传统的家庭分工观念,可能导致学生认为女性在家庭中的贡献主要在于照顾家人,而忽视了女性在家庭决策和经济支持方面的重要作用。

3、性格特征教材中的男性角色通常被赋予勇敢、果断、理性等性格特点,而女性则更多地被描述为温柔、善良、情绪化。

这种对性别性格的刻板设定,不仅不符合个体的多样性,也可能影响学生对自身性格发展的认知,让他们误以为只有符合这些刻板特征才是“正常”的。

二、英语教材中性别语言的使用1、词汇在英语词汇中,存在一些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词汇,如“man”(男人)作为词根构成的词汇往往具有积极的含义,而“woman”(女人)构成的词汇则可能带有负面或贬低的意味。

此外,一些职业词汇也存在性别区分,如“actor”(男演员)和“actress”(女演员),这种区分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职业上的性别差异。

2、句式和表达方式教材中的语言表达也可能存在性别不平等。

例如,在描述成就时,对男性更多使用肯定和直接的语句,而对女性的描述可能相对含蓄和保守。

这种语言上的差异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性别能力的评价。

三、英语教材中性别表现对学生的影响1、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教材中对性别职业角色的刻板呈现,可能使学生在选择未来职业时受到限制。

浅谈英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

浅谈英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

AcknowledgementsThis thesis has taken me a long time to turn it from conception to the final completion. It is a work of joint efforts from many people. So I especially wish to acknowledge the following people.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appreciation to my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essor Wu for her patient and constructive instructions on my thesis writing.Secondly, I would like to thank my friend and my classmates for their correcting the mistakes in my thesis.Last but never least, I would like to thank my mother who encouraged me in this thesis writing.AbstractGender is one important aspect i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 socialization,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caused by different genders lead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male and female show difference in life and English learning.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English learning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puts forward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get rid of such differences, and further discusses English teaching implication, hoping to develop and maximize students’ potential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effectively carry out English teaching.Key words: English learning, gender differences, teaching implication摘要性别是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由于男女两性个体遗传物质存在差异,男女两性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和差异不仅表现在生活方面,也表现在英语的学习上。

英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及策略

英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及策略

英语学习中性别差异研究及策略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一体化,懂一门外语是现在人才的必备条件。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同性别的学生英语成绩差异非常明显。

男女生英语学习的差异从本质上力和成就方面的性别差异研究作了概括性评述。

他们认为,男孩在计算和空间能力方面比女孩强,并且在数学推理方面的考试成绩比女孩好,而女孩在口头表达和语言学习能力方面比男孩强”,“J.P.基夫斯指出,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心理智商》,王晓萍等编著,1997)三.课题的界定对近年初中男女生英语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我校几年来期中、期末成绩平均分及分差和高分段、低分段情况分析,并对男女生喜欢英语程度的调查结果和影响因素、男女生英语学习策略情况调查、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男女生自主学习英语情况调查、男女生被动学习英语情况调查进行了分析男对男女学生不同的心理、身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因材施教、轻负高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并增强教师自身的研究意识和反思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一)方法1.文献资料法在课题的准备、研究和总结阶段,为了解同课题的研究情况和成果时,笔者查阅了课题的相关文献资料;2.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3. 行动研究法为了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4.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分析各年级男女学生成绩。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情感因素造成的差异○2.社会因素造成的差异○3.从众行为的差异○4.教育因素的差异○5.学校教育因素○6.教学方法造成的男女差异(三)对策1. 针对男生的对策重视男生学习心理,摆脱英语学习困境○1.激发男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力,减轻他们学习英语的焦虑。

让生欣赏英语歌曲、观看英语版的足球、篮球等球赛介绍;看一些英语动画,英语flash。

介绍推荐阅读一些简易的英语读本,讲一些幽默风趣的笑话等,并开展各项比赛活动,如朗读比赛、单词比赛,让他们能在活动中,感受英语语言环境,集中精力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真正体验到能用英语做事的快乐,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我国高中英语教材的性别文化研究

我国高中英语教材的性别文化研究

我国高中英语教材的性别文化研究近年来,对于英语教材中性别文化内涵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而我国的高中英语教材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主要从语言、内容和图片等方面研究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性别文化内涵,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高中英语教学。

语言层面上,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使用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性别文化特点。

一是在语篇表达中,有时会出现对女性或男性特定行为或职业的偏见性说法。

例如,在某本高中英语教材中,讲得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女性歌手如何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性别歧视的语句,比如“作为一位女生,她比男生更勇敢”,这种性别偏见的说法实际上反映出对女性的消极态度。

二是在语言表达形式上,《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中有时出现禁用词汇,如称“女士”为“小姐”,把男女平等发展的理念变为一种守旧思想,反映出对女性的歧视和抑制,阻碍了女性的发展。

内容层面上,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性别文化也存在着一定的歧视性。

一是从知识结构上,我国高中英语教材的内容多以男性为主,在其中出现的重要角色很少见到女性主导者;二是从内容种类上,我国高中英语教材大多提供男性活动的相关信息,而对于女性活动的介绍很少。

这种情况实际上反映出对女性发展的态度,不利于英语教学者和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图片层面上,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或误导行为,也就是常常出现“男尊女卑”的图片内容,这种内容会给学生们造成一定的思想影响,把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变成空谈。

综上所述,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性别文化歧视,主要出现在语言、内容和图片等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加强我国高中英语教材的管理,调整教学内容,把切实有效的性别平等思想纳入到课程中,提升英语教学的素质,促进学生们正确认识男女性别,促进男女平等发展。

英语“性”差异教学探索

英语“性”差异教学探索

英语“性”差异教学探索性别差异属客观现象。

英语教学中要正视这种差异,正确运用差异所在和成因,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因“性”施教,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益。

一、英语教学中的性别差异科学研究表明:男女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有性别的差异。

教学实践对此也有深深的体会。

但是很多英语教师对男女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性别差异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有些甚至是不科学的;有的依然有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 不能很好地认识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还有的虽然也认识到男女学生的差异,但是在教学中不能关注性别差异,依然采取没有性别差异的教学。

这些问题说明,教师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性别差异观。

因此,要进行初中英语的性别差异教学,需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性别差异观。

要对教师进行性别差异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根据男女生的差异,教师要在学习上因势利导,差异化施教,促使双方的潜能得到适当的开发和均衡的发展。

二、因“性”施教性别差异属于客观现象,忽视或者希望消除是不理性的。

英语教师要正视性别差异,懂得具体的差异所在和成因,做到因“性”施教,取长补短, 带动不同性别的学生共同进步。

1.变革“女生英语比男生好”的陈念, 正视性别上学习心理及其智力方面的差异, 多给予男生鼓励。

可选择男生英语学习楷模, 使其他男生有自信,用正确的态度来完成英语学习。

2.根据两性学生心智差异,英语教师要尽量用科学的教学方式, 有目的地进行知识传授, 保证双方优点都能发挥。

对于男生学习上的心智缺憾, 教师可强化进行一些有趣且形象的直观教学, 在教学方法多样化, 用图文、游戏等丰富男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感受, 培养兴趣, 促进其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学好英语。

3.对男生的教学,教师在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同时进行追踪教学。

课堂对男生的表现要予以关注, 保证男生在表现机会上比较平等, 跟踪帮助英语较差的男生的学习,有进步时及时予以鼓励, 推动其继续进步。

三、取长补短既然男女生在智力结构上存在差异,发展上各具特色,那么根据这种差异,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帮助其取长补短。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性别差异的原因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性别差异的原因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性别差异的原因李 青(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江苏南京211100) 摘 要:在2015年的南京市英语中考宣讲会上,市教研员为我们提供了一组当年全市英语中考成绩统计数据,看完后,发现男生无论是在均分、合格率还是优秀率方面都显著低于女生。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本文从国内外性别差异教育研究谈起,着重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性别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英语教学;性别差异;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1-015-1 一、国内外性别差异教育研究教育与性别的关系研究在国外大体始于上世纪60年代,研究者主体是女性主义学者,重点是女性受歧视问题,男性问题基本被忽略。

大致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性别教育研究开始转向对男生问题的探讨。

我们把性别教育研究领域的这种趋势称为“男生转向”。

国外的研究者主要是运用如下概念,如新的性别差距、性别差距的另一面、从属性别、沉沦的群体及厌学的男孩等来指称男生问题。

主要关注两个主题:其一是男生的学习成绩落后问题,其二是男性气质的弱化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问题。

其中,男生的学习成绩落后问题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个子问题,一是男生的读写成绩低下问题,二是男生整体上学习成绩低下问题。

国内的性别教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男生转向的动向。

大致在上个世纪末,国内相关研究的主题大致可分为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的“阴盛阳衰”、男生“男性气质的弱化”及男生的学业成就落后等三个方面。

新的性别差距、男生弱势、拯救男孩、男孩不“男”等是常用概念。

所谓性别差异,在不同的学科可以有不同的界定。

在教育社会学看来,这种差异是指男女两性间的一切非生物方面的差异,主要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如态度、才能、行为、兴趣、职业爱好等差异。

正是这些差异把“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区别开来,同时也将两者从受教育对象的角度区分开来,即“男生”和“女生”。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英语语言性别差异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英语语言性别差异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英语语言性别差异【摘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深入探讨了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的问题。

在介绍了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的重要性,并引入了社会语言学的概念,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分析了英语语言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讨论了语言对性别认知和表达的影响,探究了语言中的性别偏见体现,以及女性和男性在语言运用中的特点。

在总结了语言性别差异的表现形式,探讨了对于性别平等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问题,为促进性别平等和消除性别偏见提供启示和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社会语言学,性别刻板印象,性别认知,性别偏见,性别平等,女性特点,男性特点,研究方向,性别差异表现形式。

1. 引言1.1 介绍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的重要性英语语言性别差异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因为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文化、认知和社会关系的重要信息。

性别差异在语言中的存在影响着人们对于性别角色和性别认知的构建,反映了社会对于男女在语言运用中的不同态度和定位。

通过研究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社会对于性别的偏见和刻板印象,探讨性别平等的现状和挑战,为促进性别平等和消除性别歧视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引起对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的关注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通过对性别差异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解读,不仅可以揭示潜在的性别歧视问题,更可以促进社会各界对于性别平等的重视和思考,推动社会朝着更加公平和包容的方向发展。

1.2 引入社会语言学的概念引入社会语言学的概念,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性别差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语言如何受社会因素影响,以及语言如何反过来影响社会。

在研究语言性别差异时,社会语言学提供了一种更广阔的视角,可以通过考察社会文化、权力结构、传统观念等因素,来解释为什么语言会呈现出性别差异。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文化和社会关系的体现。

英语教学中的社会性别缺失探析

英语教学中的社会性别缺失探析

Vol.28No.9Sep.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9期(上)2012年9月1性别语言研究与英语教学性别语言研究与外语教学是什么关系呢?可以这样说,性别语言研究和目前国内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脱节的,也就是说,性别语言研究的成果基本没有应用到英语教学实践中.在目前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忽略了语言性别的差异.国内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无性别差异的,学生输出的语言是“无性别的”或“中性的”,但这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中性.什么是性别语言呢?它是指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具有性别特征的语言以及某一语言中用来区别男性与女性的语言现象(Coates:1993).关于性别语言的研究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外早期的关于性别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部落范畴.早在16世纪就出现了关于性别语音差异的研究.时至今日,语言与性别问题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只是研究的成果不够系统.不可否认的是,女权运动与民权运动都对性别语言的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其研究的重点基本围绕中产白人男女在不同背景下的交际风格等.较之于国外对性别语言的研究,国内的研究起步则较晚.初期的社会语言学方面的专著,如祝畹瑾的《社会语言学概论》涉及到了性别语言问题.后来出现了大量的以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和差异为内容的大量介绍性或综述性文章(王烈琴:2009),如杨永林的《性别在英语句型中的表现》等.对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和差异的文章也不断地出现,还出现了一些理论译介与书评.就性别语言研究的内容而言,主要集中在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研究与性别差异研究.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包括对男性和女性的歧视,但主要是指对女性的歧视.另外,关于语言差异的解释理论也很多,诸如禁忌说、声望说、优势论等等.篇幅有限,不再赘述.那么,这种社会性别的缺失在英语教学中有何具体表现的呢?我们又该适时作出怎样的改进与调整呢?下文将分别从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分别进行阐述.2英语教学中的社会性别缺失今天,英语性别差异的研究遍及语音语法、词汇、语义、会话模式、方言、多语环境、语言习得性,言语能力、类语言等等各个领域(杨永林:1989).下面首先从语音/语调层面进行分析.2.1语音/语调层面性别语言在语音层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然而,这种差异在国内的外语教学过程中却是基本被忽略的.也就是说,国内的语音教学中存在明显的社会性别缺失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国内英语教师性别语言意识的缺乏.性别语言的研究表明,女性同受过良好教育者、社会地位较高者一样,更多地在元音后发出[r]音,这种发音在英语国家中被认为是更加标准的.研究结果还显示,无论是在单词还是句子中,女性发[r]音的频率要比男性高很多.但是,在目前国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很少会和学生介绍或强调这一点.教师往往会介绍给学生,在美式英语中会出现元音后的[r]音.如此一来,若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的过程中听到这个音,学生多会认为这是美式英语,而不能从社会身份的角度去判断很分析说话人.在语调层面,著名的语言学家Lakoff研究发现女子常使用一般疑问句的语调来回答对方所提出的问题.在只有两个人的语轮转换中,当女性被问到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答案的问题时,她就很有可能用问句的语调来回答问题,而这反映出的仅仅是犹豫不决的语气或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但是,在目前国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很多时候机械化地教授学生在问句和部分感叹句中人们才使用疑问语调.学生很容易机械地套用这种语调模式而不能正确理解说话者真正要表达的含义.笔者随机购买了十余本国内出版的语音方面的教材,其中没有任何一本涉及社会性别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英语教材的二次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以上简要举例说明英语教学中社会性别的缺失带来的问题,下面再从词汇层面加以简要分析.2.2词汇层面可以这样说,无论从研究的广度还是数量上关于性别语言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词汇层面上(周彦涵:2011).学者们多从性别歧视的角度来研究性别语言.JohnGray曾经提英语教学中的社会性别缺失探析汤欣(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外语系,北京102617)摘要:尽管性别语言研究硕果累累,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社会性别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言学习的效果.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分析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社会性别缺失现象,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对英语学习有所反拨.关键词:英语教学;社会性别;缺失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9-0224-02224--出女性会较多地使用夸张的词汇来表达情感,其目的是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所以对于这类略为夸张的词汇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本身去理解.女子更有可能使用“such”、“pretty”、“vastly”等之类的强势词汇,尽管有一部分男性也会使用这些词汇,但这被认为是女性英语的典型特征(杨永林:1989).另有国外学者对大学生进行研究后表明,女性对颜色的感知能力比男性更高.她们在色彩描绘方面,精确性也高于男性.男性多使用基本色彩语码,在使用复杂色彩语码进行相应的色彩描绘时,女性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女性使用复杂色彩语码的机会也更多一些(Key:1996).在国内的英语教学中,关于性别词汇的差异则多集中在词缀的屈折变化上.甚至到了大学阶段,英语教师强调的还是在有些情况下,表示阴性名词时要在表示阳性的词尾加-ess.例如,在某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被国内众多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课后习题中就有这样的专项练习.尽管会有部分英语教师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提醒学生这些词汇反映出了性别歧视,但仅此而已.在描写女性特点词汇的选择上,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了.例如,在描写女性“笑”这个动作词汇的选择上,由于对社会性别概念的缺失,国内学生大多数都会选择“laugh”,而不是“smile”或“giggle”.尽管女性也有大笑的时候,但是其社会性别决定女性往往会采取更加优雅或委婉的表达方式.社会性别缺失在英语教学中最直接地体现在写作中,英语教师除了学生书写的笔迹外,几乎无法判断一篇作文的作者性别.2.3句法层面在句法层面关于性别语言的研究显示,女性话语要比男性客气得多.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反意疑问句的使用.较之于男性,反意疑问句更常见于女性语言中,甚至在陈述个人意见时,女性也更多地使用反意疑问句.但是专家学者对女性更多使用反意疑问句的原因却未能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这从一个层面上反映出女性在说话时更加委婉、礼貌,有的学者认为女性在交际过程中更多使用反意疑问句是因为她们缺乏自信心,还有学者认为女性更加倾心于翻译疑问句是用于感情的表达.除了反意疑问句外,女性在陈述个人的意见或观点时,习惯加上一些表示不确切或不肯定的修饰语,目前这种表达方式被统称作委婉修饰语.女性对这种委婉修饰语的使用甚至出现在非常正式的场合.研究还显示,男性较易使用祈使句.同女性语言的婉转、含蓄不同,男性言语较直接.若男性和女性同时使用祈使句,男性语言也多使用强势命令句,而女性多使用弱势命令句.在目前国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教学时大多忽略性别概念,而采用模板化的句型公式让学生来套用.例如,国内的口语教材在提供usefulexpression材料时,一般会提供基本的表达方式和更委婉的表达方式,这取决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关系、说话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一个简单的开窗请求,就可以提供很多的表达方式,如:Openthewindow!Openthewindow,please!Canyouopenthewindowforme?Canyouopenthewindowforme,please?Couldyoupleaseopenthewindowforme?Wouldyoumindopeningthewindowforme,please?英语教师在介绍上述句子时会介绍,后面的表达方式要比前面的更加委婉,但是教师却很少会告知学生后面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更加女性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归于教师本身对于社会性别概念的缺失.3结语性别语言,作为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具有性别特征的语言以及某一语言中用来区别男性与女性的语言现象,其研究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赵蓉晖:2003).但非常遗憾的是,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却与国内的英语教学没能实现很好的结合.对性别语言的研究基本局限于专业英语的范畴,在非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几乎看不到它的影子.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国内学生在经过若干年的英语学习之后,产出的仍然是“中性”英语.如果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这种“中性”英语,它是标准的.如果学生对这种模板化的公式掌握的足够好,听话者会认为说话者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是能够反映出其家庭条件、社会背景等因素.但是,这种语言却是没有性别的.这首先就否定了语言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割裂了语言使用者与语言本身的关系.毫无疑问,英语教师有必要也有可能将性别语言的研究成果与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直以来,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一直期望而且强调“地道的英语”,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师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性探索与研究,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语言的社会属性.一种没有性别的语言不可能是地道的语言.作为引导者与传授者,英语教师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与此同时,社会性别在英语教学中的缺失也为目前国内语言教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契机.———————————————————参考文献:〔1〕Coates,Jennifer.Women,Men and Language:A Soci-olinguistic Account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2nd Edition)[M].London: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93.〔2〕Key,M.R.Male and Female Language(2nd Edition) [M].Lanham,Maryland:The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3〕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王烈琴.21世纪国际性别语言研究的发展趋势[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5〕周彦涵.性别歧视在英语词汇层面的具体体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7).〔6〕杨永林.性别在英语语法句型中的表现[J].现代外语,1989(1).〔7〕赵蓉晖.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28No.9Sep.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9期(上)2012年9月1性别语言研究与英语教学性别语言研究与外语教学是什么关系呢?可以这样说,性别语言研究和目前国内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脱节的,也就是说,性别语言研究的成果基本没有应用到英语教学实践中.在目前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忽略了语言性别的差异.国内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无性别差异的,学生输出的语言是“无性别的”或“中性的”,但这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中性.什么是性别语言呢?它是指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具有性别特征的语言以及某一语言中用来区别男性与女性的语言现象(Coates:1993).关于性别语言的研究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外早期的关于性别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部落范畴.早在16世纪就出现了关于性别语音差异的研究.时至今日,语言与性别问题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只是研究的成果不够系统.不可否认的是,女权运动与民权运动都对性别语言的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其研究的重点基本围绕中产白人男女在不同背景下的交际风格等.较之于国外对性别语言的研究,国内的研究起步则较晚.初期的社会语言学方面的专著,如祝畹瑾的《社会语言学概论》涉及到了性别语言问题.后来出现了大量的以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和差异为内容的大量介绍性或综述性文章(王烈琴:2009),如杨永林的《性别在英语句型中的表现》等.对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和差异的文章也不断地出现,还出现了一些理论译介与书评.就性别语言研究的内容而言,主要集中在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研究与性别差异研究.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包括对男性和女性的歧视,但主要是指对女性的歧视.另外,关于语言差异的解释理论也很多,诸如禁忌说、声望说、优势论等等.篇幅有限,不再赘述.那么,这种社会性别的缺失在英语教学中有何具体表现的呢?我们又该适时作出怎样的改进与调整呢?下文将分别从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分别进行阐述.2英语教学中的社会性别缺失今天,英语性别差异的研究遍及语音语法、词汇、语义、会话模式、方言、多语环境、语言习得性,言语能力、类语言等等各个领域(杨永林:1989).下面首先从语音/语调层面进行分析.2.1语音/语调层面性别语言在语音层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然而,这种差异在国内的外语教学过程中却是基本被忽略的.也就是说,国内的语音教学中存在明显的社会性别缺失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国内英语教师性别语言意识的缺乏.性别语言的研究表明,女性同受过良好教育者、社会地位较高者一样,更多地在元音后发出[r]音,这种发音在英语国家中被认为是更加标准的.研究结果还显示,无论是在单词还是句子中,女性发[r]音的频率要比男性高很多.但是,在目前国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很少会和学生介绍或强调这一点.教师往往会介绍给学生,在美式英语中会出现元音后的[r]音.如此一来,若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的过程中听到这个音,学生多会认为这是美式英语,而不能从社会身份的角度去判断很分析说话人.在语调层面,著名的语言学家Lakoff研究发现女子常使用一般疑问句的语调来回答对方所提出的问题.在只有两个人的语轮转换中,当女性被问到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答案的问题时,她就很有可能用问句的语调来回答问题,而这反映出的仅仅是犹豫不决的语气或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但是,在目前国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很多时候机械化地教授学生在问句和部分感叹句中人们才使用疑问语调.学生很容易机械地套用这种语调模式而不能正确理解说话者真正要表达的含义.笔者随机购买了十余本国内出版的语音方面的教材,其中没有任何一本涉及社会性别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英语教材的二次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以上简要举例说明英语教学中社会性别的缺失带来的问题,下面再从词汇层面加以简要分析.2.2词汇层面可以这样说,无论从研究的广度还是数量上关于性别语言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词汇层面上(周彦涵:2011).学者们多从性别歧视的角度来研究性别语言.JohnGray曾经提英语教学中的社会性别缺失探析汤欣(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外语系,北京102617)摘要:尽管性别语言研究硕果累累,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社会性别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言学习的效果.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分析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社会性别缺失现象,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对英语学习有所反拨.关键词:英语教学;社会性别;缺失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9-0224-02224--出女性会较多地使用夸张的词汇来表达情感,其目的是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所以对于这类略为夸张的词汇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本身去理解.女子更有可能使用“such”、“pretty”、“vastly”等之类的强势词汇,尽管有一部分男性也会使用这些词汇,但这被认为是女性英语的典型特征(杨永林:1989).另有国外学者对大学生进行研究后表明,女性对颜色的感知能力比男性更高.她们在色彩描绘方面,精确性也高于男性.男性多使用基本色彩语码,在使用复杂色彩语码进行相应的色彩描绘时,女性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女性使用复杂色彩语码的机会也更多一些(Key:1996).在国内的英语教学中,关于性别词汇的差异则多集中在词缀的屈折变化上.甚至到了大学阶段,英语教师强调的还是在有些情况下,表示阴性名词时要在表示阳性的词尾加-ess.例如,在某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被国内众多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课后习题中就有这样的专项练习.尽管会有部分英语教师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提醒学生这些词汇反映出了性别歧视,但仅此而已.在描写女性特点词汇的选择上,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了.例如,在描写女性“笑”这个动作词汇的选择上,由于对社会性别概念的缺失,国内学生大多数都会选择“laugh”,而不是“smile”或“giggle”.尽管女性也有大笑的时候,但是其社会性别决定女性往往会采取更加优雅或委婉的表达方式.社会性别缺失在英语教学中最直接地体现在写作中,英语教师除了学生书写的笔迹外,几乎无法判断一篇作文的作者性别.2.3句法层面在句法层面关于性别语言的研究显示,女性话语要比男性客气得多.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反意疑问句的使用.较之于男性,反意疑问句更常见于女性语言中,甚至在陈述个人意见时,女性也更多地使用反意疑问句.但是专家学者对女性更多使用反意疑问句的原因却未能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这从一个层面上反映出女性在说话时更加委婉、礼貌,有的学者认为女性在交际过程中更多使用反意疑问句是因为她们缺乏自信心,还有学者认为女性更加倾心于翻译疑问句是用于感情的表达.除了反意疑问句外,女性在陈述个人的意见或观点时,习惯加上一些表示不确切或不肯定的修饰语,目前这种表达方式被统称作委婉修饰语.女性对这种委婉修饰语的使用甚至出现在非常正式的场合.研究还显示,男性较易使用祈使句.同女性语言的婉转、含蓄不同,男性言语较直接.若男性和女性同时使用祈使句,男性语言也多使用强势命令句,而女性多使用弱势命令句.在目前国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教学时大多忽略性别概念,而采用模板化的句型公式让学生来套用.例如,国内的口语教材在提供usefulexpression材料时,一般会提供基本的表达方式和更委婉的表达方式,这取决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关系、说话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一个简单的开窗请求,就可以提供很多的表达方式,如:Openthewindow!Openthewindow,please!Canyouopenthewindowforme?Canyouopenthewindowforme,please?Couldyoupleaseopenthewindowforme?Wouldyoumindopeningthewindowforme,please?英语教师在介绍上述句子时会介绍,后面的表达方式要比前面的更加委婉,但是教师却很少会告知学生后面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更加女性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归于教师本身对于社会性别概念的缺失.3结语性别语言,作为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具有性别特征的语言以及某一语言中用来区别男性与女性的语言现象,其研究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赵蓉晖:2003).但非常遗憾的是,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却与国内的英语教学没能实现很好的结合.对性别语言的研究基本局限于专业英语的范畴,在非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几乎看不到它的影子.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国内学生在经过若干年的英语学习之后,产出的仍然是“中性”英语.如果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这种“中性”英语,它是标准的.如果学生对这种模板化的公式掌握的足够好,听话者会认为说话者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是能够反映出其家庭条件、社会背景等因素.但是,这种语言却是没有性别的.这首先就否定了语言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割裂了语言使用者与语言本身的关系.毫无疑问,英语教师有必要也有可能将性别语言的研究成果与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直以来,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一直期望而且强调“地道的英语”,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师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性探索与研究,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语言的社会属性.一种没有性别的语言不可能是地道的语言.作为引导者与传授者,英语教师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与此同时,社会性别在英语教学中的缺失也为目前国内语言教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契机.———————————————————参考文献:〔1〕Coates,Jennifer.Women,Men and Language:A Soci-olinguistic Account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2nd Edition)[M].London: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93.〔2〕Key,M.R.Male and Female Language(2nd Edition) [M].Lanham,Maryland:The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3〕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王烈琴.21世纪国际性别语言研究的发展趋势[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5〕周彦涵.性别歧视在英语词汇层面的具体体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7).〔6〕杨永林.性别在英语语法句型中的表现[J].现代外语,1989(1).〔7〕赵蓉晖.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