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课件

合集下载

相信未来精品课件

相信未来精品课件

课外拓展
热爱生命(1979)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到墓地寻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严凤英,著名表演艺术家,以主演黄梅 戏《天仙配》闻名。文革中被诬蔑为国民党 潜伏特务,屡遭批斗,后自杀身亡。死后曾 被剖尸检查,因怀疑她腹中藏着特务密电和 微型收发报机。
介绍“ 朦胧诗”: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 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 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所谓新诗潮,是指我 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中的一次英雄主义诗歌思潮,这一 思潮始发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入80年代以后,它 在诗坛乃至整个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最终给我 们的当代文学史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
我要用发丝那划出璀璨的流星, 我要用绚烂的梦那漫天飞舞的蒲公英, 迎风独立的桔梗那一片叮当响的月光中, 用自信的笑脸写下:相信未来。
仿写一二两段
• • • • • • • • 当朱红的牡丹花整朵整朵地掉落 当陨落的鲜艳化为来年的春泥 我依然固执地捧起那颓委的花枝 在冻结的泥土上拼写下:相信未来 当萤火虫渐渐失去了它的光亮 当美丽的昙花匆匆将绚丽留下 我依然固执地用暗去的翅膀 在苍茫的地平线写下:相信未来

当灰烬查封了凝霜的屋檐 当车菊草化作深秋的露水 我用固执的枯藤做成行囊 走向了那布满荆棘的他乡 当大地铺满了悲泣的落叶 当杜鹃花化作远空的雾霭 祝福我吧我最思念的亲人 那就是我向你告别的身影




也许迷途的惆怅会扯碎我的脚步 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 虽然失败的苦痛已让我遍体鳞伤 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 当灰烬查封了凝霜的屋檐 当车菊草化作深秋的露水 我用固执的枯藤做成行囊 走向了那布满荆棘的他乡

相信未来ppt

相信未来ppt
个儿子郭民英也自杀; • 68年8月12日,作家周瘦鹃跳井; • 71年1月13日,诗人闻捷打开煤气自杀……
第5、6节
• 进一步阐述自己坚定地相信未来的原因— —未来的人们会作出公正的评判。
第7节
• 直抒胸臆: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 课文基本结构: • 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 痛斥现实 • 第3节: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 表明信念 • 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 相信未来 • 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 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 第7节: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 决心战斗
• 代表人物:食指、北岛、舒婷、顾城、杨炼、 芒克、多多、江河等。
第一节
• 作者在物质的贫困中失落地叹息,即便如 此,他依然固执地抱着纯洁美好的信念: 相信未来。
• 感情基调:低沉
• 提取诗歌中的意象,进而联系作者、写 作背景、诗歌内容语言情感等,分析,邓拓服毒; • 66年9月3日,翻译家傅雷夫妇在自家钢窗上吊死; • 66年8月24日,中共一大代表李达自杀; • 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投太平湖; • 67年2月,《红岩》作者罗广斌跳楼;67年6月21日,食
指的岳父、中共早期领导人李立三服毒; • 68年4月22日,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跳楼,随后他的另一
• 意象分析法是诗歌鉴赏中采用的重要方 法。
第二节
• 作者遭受到了精神上的挫折和打击,作者 “依然固执”地相信未来。
• 感情基调:低沉、凝重
第三节
• 作者用孩子的笔体,心无杂念地写下“相 信未来”,不仅带有一份率真,更有一份 坚定、执著在其中。
第四节
• 坚信未来的人们,能够作出公正客观的、 正确的判断。

相信未来ppt30 课件

相信未来ppt30 课件
相信未来
食指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
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 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 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所谓 新诗潮,是指我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中 的一次英雄主义诗歌思潮,这一思潮始 发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入80年代 以后,它在诗坛乃至整个文学界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并最终给我们的当代文学 史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
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 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身世如秋雨般凄凉,内心却落日般悲 壮” (1978 《热爱生命》),这是诗人追 求的境界。
2001年人民文学诗歌奖被颁发给了诗人食指, 他和已故的海子共同分享了这个奖项。
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为什么否定现在?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描写现在?
为什么相信未来?
未来的人们会“拨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 章”,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脊骨: 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信念、理想
最后一节,诗人直抒胸臆,以异乎寻常的坚毅、执着告 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 该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作品的 内在情感在此得到发展,理想信念也得到升华。
回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卑鄙者凭借卑鄙而畅行无阻,高尚者却因高尚 而无法生存。可见社会道德沦丧、黑白不分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人情极度冷漠的时代已经过去,为什么人与 人之间还要互相攻击,不能融洽相处?
菊: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 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所南)

《相信未来》ppt课件

《相信未来》ppt课件

02
维护市场秩序
版权保护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防止盗版和侵权行为对合法经营造成冲
击。
03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版权保护能够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优秀的作品。
THANKS
感谢观看
文学价值
1 2
独特的诗歌风格
《相信未来》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将现实与理 想、情感与理智融为一体,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 学造诣。
深刻的社会洞察
《相信未来》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揭示 了社会问题的本质,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面貌。
3
创新的文学手法
《相信未来》在文学手法上有所创新,采用了现 代主义的写作技巧,丰富了诗歌的表达方式。
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如蜘蛛网 、灰烬、枯藤、美丽的雪花等, 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
对未来的期望。
独特的语言风格
诗人运用独特的语言风格,如“ 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鲜 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等,使诗
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音乐美
诗歌的节奏感强烈,韵律和谐, 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
受。
语言风格
版权保护现状
版权保护法规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正在加强版权保护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以保 护创作者的权益。
版权保护意识
随着社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逐渐提高。
版权保护实践
在实践中,版权保护机构和权利人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打击侵权行为 。
版权保护的意义与价值
01
鼓励创作与创新
版权保护能够鼓励创作者积极投入创作,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信未来》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03
• 《相信未来》的创作背景 • 《相信未来》的诗歌内容 • 《相信未来》的影响与评价 • 《相信未来》的现代意义

《相信未来》ppt课件(17页)

《相信未来》ppt课件(17页)
炉台—温暖与希望,内心的理想与良知
灰烬的余烟——穷困的生活现实
美丽的雪花—纯洁质朴、清楚明了的意识
第2节: 紫葡萄———鲜亮饱满的生命 深秋的露水——生命的 黯淡无光,摇摇欲坠 鲜花———生命的热情与生动 凝露的枯藤—几近枯竭的思想
诗人选择了------等意象,这些灰暗的意象 不仅象征了一个荒凉、贫困、困难的时代 和作者内心的挣扎,也写出了生命思想由 鲜亮而黯淡,由饱满而枯竭,给人造成激 烈的视觉冲击。正是在这样的残酷现实中, 诗人于绝望中诞生的相信将来的信念,给 人激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
反复诵读诗歌,体会 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写于-----年代,诗人借助对 -----等意象的描写,写出现实的残 酷和内心的挣扎,以异乎平常的 坚强、刚强和执着告诉人们:不 管社会多么混乱,人生多么艰辛, 都应该百折不回的摆脱现实的羁 绊,相信历史的公正,将来的美 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究意象
第1节: 蜘蛛网—荒凉衰败,社会的混乱和思想 的迷茫
仿写
对你思想的启迪:
正确熟悉现实 正确熟悉自己 勇敢面对 放开心胸
相信将来 丁品 制作
揣摩语言
同位语,比喻,把------比成-----, 诗人摆脱了前两节的灰色、冷峻 的色调,采纳色彩明亮、气象壮 阔的词语,来强调心中永不泯灭 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所以这一节的朗诵应该是: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美丽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将来
相信将来
食指
• 学习目标: • 〔1〕 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
容和艺术特色,把握诗人的思 想情感。 • 〔2〕学习诗人面对困难和挫折, 永怀对将来的坚信、对生命的 热爱精神。

相信未来课件ppt

相信未来课件ppt
主题意义
相信未来不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更是一种对未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只有相信未来,我们才能在面对挑 战和困难时保持信心,勇往直前。
课程目标
1 3
知识目标
了解未来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掌握未来趋 势的基本概念和预测方法。
能力目标
2
培养学生对未来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提高他们在面对未来挑
$number {01}
相信未来
目录
• 引言 • 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 • 未来职业市场的变化 • 如何适应未来的变化 • 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介绍
主题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 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也越来越强烈。 相信未来,意味着对未来的信心和希 望,也是人类不断前行的动力。
物联网的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将受到 更多关注,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安全 保障。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将进一步普及和应用,为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带来更 多创新体验。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将促进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和自然 度。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将面临技术和安全挑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安全 保障。
传统职业的转型
制造业转型
金融业转型
随着智能制造的兴起,传统制造业岗 位将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对高级 技工、机械维护等技能的需求。
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传统银行业务 逐渐向数字化转型,对金融科技人才 、数据分析师等岗位需求加大。
零售业转型
电子商务的冲击下,实体零售店需要 转型为线上线下融合的经营模式,对 电商运营、物流管理等人才需求增加 。
区块链将促进数字货币和金融创 新的发展,改变传统金融体系的 格局。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43页精品ppt课件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43页精品ppt课件

当杜鹃花转眼间化成远方的雾霭, 当劈柴刀猛然间斩断血红的房梁, 我依然固执地扫开腐烂的废墟, 在贫瘠的黄土上写下:相信未来。 ——105 当嫩叶幻化为逐渐暗淡的骨灰, 当干涸的河床哭诉着死亡的卑微, 我依然固执地阻止夕阳的低垂, 用萤火虫的光芒写下:相信未来。 ——106
当清晨的阳光不再爬进窗幔, 当碧蓝的晴天不再洒下甘霖, 我依然愿意掀开眼前遮住的帘, 用生命的信念写下:精神不眠! ——106
——戈小丽《郭路生在杏花村》
食指其人
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 1948年。“文革”中因救出被围 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 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 年参军,后精神分裂,73年复员。 至今仍在精神病院, 。 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 《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判。 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 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
讨论:
江青的评价有没有道理?
提示:
开头两节有没有写“现在”?
如果有写,那么有没有否定“
现在”?
解读:《相信未来》
蜘蛛网 —— 查封炉台 叹息贫困 化成露水 在别人的情怀 灰烬的余烟 —— 紫葡萄 鲜花 —— ——
“现在”
“灰色”的现实
当时在农村,大家情绪都很低落,感到前途茫茫,《相 信未来》是我们全身心热爱的一首诗,是我们的强心剂。我 们确实像郭路生描写的那样,以孩子的执着相信未来。
2.找出课文中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当酷热的阳光无情地直射我的脸颊, 当沙中蜃楼的绿洲一次又一次地消失, 我依然固执地用蹒跚的脚步, 在滚烫的沙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105 当硝烟无情地布满湛蓝的天空, 当大兵的遗躯诉说着战争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放飞希望的信鸽, 用嫩绿的橄榄枝写下:相信和平。 ——105

《相信未来》ppt课件(12页)

《相信未来》ppt课件(12页)
在人生道路上,随时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 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百倍的信心去相信 将来,必需具备足够的勇气去承受突如其来 的打击。一旦不幸真的降临到你的头上时, 不要哭泣,也不要怨天尤人,而应该保持沉 静,坚强地站起来,用自己的心去相信将来, 因为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请欣赏食指的《相信将来》
教学目标: 1、走进诗人,心得诗歌的情感 2、诵读文本,赏析诗歌的意象
重点:揣摩诗歌语言,赏析诗歌丰富含蓄 的意象 难点:知人论世,走进诗人世界,体会 诗歌深沉的感情
诗人食指简介
十七岁的食指
1968年赴山西杏花村 插队的食指〔右〕
福利院中的食指
原名郭路生,1948年出生 ,中国模糊体诗歌的创始人,被誉为“中国当代新诗第一 人〞 。
• 食指,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 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但历史
讨论3:我们今天读这首,你有被打动的感 觉吗?能说说这种感觉吗?或者你对某一段 或一句有感触,我们可以交流一下?
问题:刚刚我们诵读中发现,诗歌中频 繁出现“相信将来〞这句话,思索这是 什么表现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诗歌前三节的语言形式大致
相同,结句都是“相信将来〞,通过这 种反复的手法表达诗人对将来坚定的信 念,加强了阅读的感染力,强化了诗歌 的主旨。
〔朗诵体会,注意内容的理解〕
讨论1:我们了解了诗歌背景,又反复朗诵了 诗歌,你能体会出作者写作这首诗歌时的情 感吗?
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
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 〔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 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 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激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 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 指
明确目标
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歌。
理解诗中所使用的意象。
自我感知
自由朗读诗歌2遍,体会诗中情感,思考 如何朗读。
本课字词
灰烬(jì n) 依偎(wēi) 摇曳(yè) 轻蔑(miè)脊(jǐ)骨 不屈不挠)以
切磋提高
朗读并讨论:
1.诗的前两节使用了哪些意象?具有怎样的 象征意义?朗读时应怎样把握这两节的感情? 2.第三节与前两节的感情基调有什么变化?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 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应当怎样朗读? 3.后四节与前三节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朗读提示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朗读提示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诗人食指
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 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 在大风中高歌、呼喊。 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 间正直的发言人,他以 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 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 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 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 了一代人。
诗人食指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 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 (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 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 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 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 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 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 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 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
诗人食指
食指用他的一生,为 我们诠释了四个字:
相信未来。
诗人食指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 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 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 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 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 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 三部曲》……这些写于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 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朗读提示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诗歌鉴赏四步法:
读出诗意(了解材料 把握意象)
读出妙笔(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读出自己(产生情感共鸣)
读出问题(质疑思辨)
朗读提示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