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共28页
合集下载
高三第一轮复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上述材料说明,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 观察和处理问题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 (2)材料一中,人们利用喜鹊、马蜂、青蛙消灭害虫的事例,说明正 确认识和利用事物的联系,就能因势利导,利用事物的联系为人类造福。 (3)材料二中,“滥伐森林,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的事例说明, 人们如果忽视客观事物的联系,就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给人类造成巨 大损失。 (4)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 然的联系,它是客观的,人们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了它的要求,就要 受到惩罚,材料中所说的破坏植被造成的恶果就是如此。
3、联系的多样性
(1)原理内容: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联系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现象联系
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
偶然联系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
什么没有看见引力?”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直接联系——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因果联系 整体部分联系……
如:计算机网络 人工下雨
人工化雪
网络的普及在信息交流上缩短了国与国之 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人们带来信息交流 的极大便利,诺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 球村。这说明: 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事物与事物之间
联 系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
相互作用
思考:世界上有没有孤立的事物存在?
1、联系的普遍性
(1) 原理内容 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 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第二、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 是相互联系的 第三、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方法论要求: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轮复习

联系的普遍性
辩 证 联系的客观性 的 联 联系的多样性 系 观
整体和部分辩 证关系 系统优化的方 法
易错易混点排查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相联系。 3.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4.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5.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6.联系是客观的,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7.联系就是规律。 8.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而且是固定不变的。 9.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有当部分以最优化方式组成整体时,整
体的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判断强调的是整体和部分:
1、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 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2、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3、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4、“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 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世界观(原理)
(对应)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反对用孤 立的观点看问题。 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 优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 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 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 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2014江苏)在外出旅游时,我们既会看到文人墨客的题 字、题诗,也会看到游人“到此一游 ”式的涂鸦。 有人认为“到此一游 ”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 道。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公民的个 人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世人对国 家形象的直观印象。
最新届高三一轮复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pptppt课件

二、联系的客观性
【原 理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
移。
该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性 ?
11
从事例中,你得到了什
【例】
么启发?
1.你和你的父亲,有父子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客 观存在的,你不能再选择另一个人做为你的亲爸, 也不能否认这种联系。
2. 我和我们15届的新同学,因为求学而走到了 同一所学校,我是你们的学长,你们是我的学弟 、学妹。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它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它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课件PPT
课程导入
一只灰喜鹊一年能吃掉15000条松毛虫,从而能保护一亩松林;
在棉田放马蜂,可减少四次用药; 一只青蛙,一天吃掉七八十条害虫; 一只成年鸭子1小时可消灭2000条虫子。
联系! 当前不少地方利用这些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农作物害虫,既节省人力、物力
这种联系,也是客观存在的,你不能说我和你 这种联系只是头脑里面想像出来的,这种联系也 是不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2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不管你认不认识它,喜不喜欢它,它就是它,不 会因你的观念、想法、感觉、心灵而发生改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识要点】
二、联系的客观性
【【方原法理论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单元15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 联系及其特征

视野拓展
单元基本结构:
孤立
总特征:联系、发展的观点(七、八课)
静止
形 而 上 学
对 立
唯 物 辩 证 法
实质和核心: 矛盾规律 根本要求: 创新
(第九课) (第十课)
片面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 世界是怎么样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矛盾的。
世界观: 联系是多样的
方法论: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 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考点精讲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世界观
决定
方法论 反对错误倾向
世界上的
这就要求人们想 我们不能只重视那
事物千差 万别,事 物的联系
决 定
问题、办事情时 注意分析和把握 事物存在和发展
些直接的、表面的 和眼前的联系,而 忽视那些间接的、
课时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及其特征
➢ 1.考点精讲 ➢ 2.易错剖析 ➢ 3.命题探究 ➢ 4.视野拓展
➢1.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一, 什么是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
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
关系。
事物与事物之间
相互影响
外部联系
相互依赖
联
系
相互制约
内部联系 事物内部要素之间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
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决定
这就要求人们 想问题、办事 情时必须坚持 联系的观点, 同时要对事物 的联系进行具 体分析把握。
反对否认或无 视联系的客观 性,割裂事物 之间的联系, 反对用孤立的 观点来看问题。
考点精讲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最新) 精品课件

A.①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注意几个理解要点:
1、“整体”指什么:在空间角度是“全局”,在时间角度是“发展 的全过程”。
2、“谁决定谁”:是整体决定部分,而不是部分决定整体。书上所 说的“处于关键部位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 作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关键的部分决定整体。”应注意加上 “功能”二字,这只能理解为部分对整体有影响作用。
[课堂练习1]
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 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随手一扔的一 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而扔的 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 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
A.世界是物质的 B.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课堂练习2]
“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 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 )
【提示】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 是可变的,会因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具体 的、可变的,这就是联系的辩证法。
有关联系的原理
世界观
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 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 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看问题
联系的 客观性
联系的 多样性
•联系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 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如何理解“联系是客观的”?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 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1)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诞生之前,或在人类认 识与实践活动尚未涉及的领域中,存在着纯粹自在的客观 联系。
(2)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人类实践活动范围内由人们 按照一定目的、计划或方案而形成或建立的联系(呈现 “人化”的特点)
考点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注意几个理解要点:
1、“整体”指什么:在空间角度是“全局”,在时间角度是“发展 的全过程”。
2、“谁决定谁”:是整体决定部分,而不是部分决定整体。书上所 说的“处于关键部位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 作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关键的部分决定整体。”应注意加上 “功能”二字,这只能理解为部分对整体有影响作用。
[课堂练习1]
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 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随手一扔的一 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而扔的 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 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
A.世界是物质的 B.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课堂练习2]
“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 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 )
【提示】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 是可变的,会因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具体 的、可变的,这就是联系的辩证法。
有关联系的原理
世界观
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 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 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看问题
联系的 客观性
联系的 多样性
•联系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 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如何理解“联系是客观的”?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 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1)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诞生之前,或在人类认 识与实践活动尚未涉及的领域中,存在着纯粹自在的客观 联系。
(2)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人类实践活动范围内由人们 按照一定目的、计划或方案而形成或建立的联系(呈现 “人化”的特点)
2019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 ④台风带来的影响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联系是普遍的,是 否可以说任何两个事物 之间都有联系 ?
1.鸡蛋与石头在什么时候有联系? 鸡蛋
碰撞 条件
石头
联系产生
2.鸡蛋与小鸡是必然联系的吗? 鸡蛋
受精蛋、温度、湿度
条件
小鸡
联系产生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概念:(1) 联系 2、特点:(3)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3、关系:(1)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4、方法论:(1+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考点一:联系的普遍性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含义
(外部) (内部)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注意:1、联系既包括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 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的联系。即我们所说的内 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2、从内容上讲,联系包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和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体 现了辩证法的思想。 6 3、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然界
食物链
河流
动物
食物链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人类社会
交通
建材 家 电
家具
建筑 行业 机械
房地产业
装 修
物业 管理
思维领域 马克思主义
继承 发展
毛泽东思想
继承 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 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 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 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 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 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 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复习专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实质和核心
矛盾观或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
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联系观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联系观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唯 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是唯物 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起点和开端, 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起点和开端, 是否坚持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 上学的分歧之一。 法与形而 上学的分歧之一。 在高考中, 在高考中,一直是命题频率高 位的考点。 位的考点。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 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 系中把握事物, 系中把握事物,切 本身所固有的, 的客 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 忌陷入主观随意性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观性 和诡辩论 把握事物存在和 联系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发展的条件, 发展的条件,一 的多 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切以时间、 切以时间、地点 样性 为转移。 为转移。
一、联系的Leabharlann 义所谓联系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 联系, 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 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其 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他事物相互联系着,这种联系是该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Cherry_wallcoo017s.jpg
1、联系的含义 2、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及其要求 3、理解联系的客观性及其原因、要求 理解联系的客观性及其原因、 4、理解联系的多样性及方法论的要求
1、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说明任何两个事 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说明任何两个事 任何两个 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人们是无能 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人们是无能 为力的
矛盾观或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
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联系观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联系观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唯 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是唯物 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起点和开端, 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起点和开端, 是否坚持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 上学的分歧之一。 法与形而 上学的分歧之一。 在高考中, 在高考中,一直是命题频率高 位的考点。 位的考点。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 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 系中把握事物, 系中把握事物,切 本身所固有的, 的客 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 忌陷入主观随意性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观性 和诡辩论 把握事物存在和 联系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发展的条件, 发展的条件,一 的多 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切以时间、 切以时间、地点 样性 为转移。 为转移。
一、联系的Leabharlann 义所谓联系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 联系, 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 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其 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他事物相互联系着,这种联系是该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Cherry_wallcoo017s.jpg
1、联系的含义 2、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及其要求 3、理解联系的客观性及其原因、要求 理解联系的客观性及其原因、 4、理解联系的多样性及方法论的要求
1、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说明任何两个事 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说明任何两个事 任何两个 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人们是无能 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人们是无能 为力的
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辩 证 的 联 3、联系的 多样性 系 4、整体和 观 部分的辩
证关系
世界观 1、联系的 普遍性 2、联系的 客观性
方法论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 问题
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 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 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 优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 整体的发展。
3.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区域结 合部,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和山 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面积 186 万平方公里,幅员广阔、连 接海陆,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雄厚,是我国最具综合优 势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之一, 在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 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相关知识,分析应如何 加快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
)
B
(2016· 江苏)漫画启示我们办事情要(
)
B
A.不断解放思想 C.重视部分的作用 B.树立全局观念 D.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析】 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 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漫画说明如果只顾部分,不顾 全局, 最终必然会导致失败, 这启示我们做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 故 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均不符合漫画主旨,故排除。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总特征 实质和核心
第十课 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 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也 是多种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