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建立特别敏感海域(PSSA)的思考

合集下载

渤海湾海岸带开发对近海水环境影响分析

渤海湾海岸带开发对近海水环境影响分析

渤海湾海岸带开发对近海水环境影响分析摘要:海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影响海水环境质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海岸带开发行为对其有关键性影响。

渤海湾海岸带开发活动大多表现为三种,即围填海、临海工业、河口建闸,基于此,本文围绕开发实践影响近海水环境重点分析,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使开发行为与海水环境保护活动良性循环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渤海湾;海岸带开发;近海水环境;影响分析引言:近年来,海岸带开发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的带动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海岸带资源开发与保护压力,导致近海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遭受破坏。

要想在海岸带环境保护方面做出努力,势必要客观分析开发行为对近海水环境的影响,根据影响表现,针对性提出科学开发方案,使海岸带环境保护效果达到预期。

1.渤海湾区域概况渤海湾位处渤海西部,海底走向由南向北,沉积物多为细粉砂和淤泥。

渤海湾属于浅水海湾,当地湿地景观独特,所以旅游业发达。

区域内石油资源、煤炭资源较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区域开发的经济价值[1]。

该区域具有半封闭性,气候为大陆性气候,从环境现状层面进行分析,渤海湾排污口数量逐年增多,这说明沿岸污染物总量增加,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来说,无疑增加了工作难度,换言之,海水环境保护实践面临一定挑战。

如果单凭海水自净能力控制污染,那么环境排污效果很难达到预期要求,反而会因环境污染问题加剧而威胁人类生产生活。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能否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间探索到平衡点,务必客观分析开发活动影响海水环境的表现,进而做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2]。

2.渤海湾海岸带常见开发活动2.1围填海人类开发海岸空间资源时,往往从两方面进行切入,如扩大海域面积、延长海岸线长度。

一般来说,海岸带延伸距离取陆地向十千米,海水向十五千米。

虽然围填海操作能够满足人类的经济发展需求,但着实对海洋生态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随着围海造田活动愈演愈烈,自然岸线减少到十二千米,并且海水水质污染程度加剧,个别海域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显著。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王梦恕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王梦恕

一、环渤海经济圈概况
环渤海经济区包括: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四省,内蒙古中东部七 盟市和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2%),人口 2.6亿(占全国22%),城市 157个(占全国1/4)。2008年GDP占全国的30 %,港口货物年吞吐量占全国沿海港口的40%,外贸出口总量占全国20%。
二、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修建的必要性
(5)是提高渤海海峡水上运输安全性的迫切需要 渤海海峡是我国轮渡最多的海上通道,目前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恶 劣气候环境中存在着难以预料的重大事故隐患,要想确保这条繁忙的海上 “黄金水道”交通安全,就必须尽早实施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这一“全天候” 工程。
(6)具有重要的国防、政治及军事意义 渤海是我国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是京、津之门户,内长山列岛是扼 守海口的天然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兴建,能够 从整体上加强环渤海国防体系。
(5)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 累年平均水温为11.5℃。2月平均水温最低,为2.5℃;8月最高,为 22.1℃。3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升温期,9月上旬至翌年2月下旬为降温期。 累 年 平 均 盐 度 为31.33 。 一 年 中 ,2 ~ 3 月为高盐期,2 月 最 高 , 达 31.82;7~9月为低盐期,8月最低,为30.49。
长度 (km) 3.61 53.85 50.5 7.26
50 113 40.7 39
最大水 深(m) 18.8 140
60 53 330 51 195 100
前期工作 (年) 33 29 24 20 28 38 26 15
现况 已建成 已建成 已建成 已建成 研究中 研究中 研究中 研究中
二、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修建的必要性
三、渤海海峡自然条件及地质条件

渤海海洋生物灾害及防控管理对策

渤海海洋生物灾害及防控管理对策

渤海海洋生物灾害及防控管理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渤海是中国东北沿海一个重要的海域,其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渤海海洋生物灾害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渤海海洋生物灾害以红潮、有毒藻类爆发、鱼类群体死亡等形式呈现,给渔业、海产业、旅游业等多个领域带来了严重影响。

渤海海域的生物灾害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影响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开展对渤海海洋生物灾害的研究,探讨其成因和防控管理对策,对于保护渤海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渤海海洋生物灾害进行概述,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管理对策,探讨政府监管和法规制度建设、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撑等方面的相关问题,从而深入探讨渤海海洋生物灾害防控管理的重要性,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为保护渤海海洋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渤海海洋生物灾害及其防控管理对策,通过对渤海海洋生物灾害的概述、成因分析以及防控管理对策的研究,为有效预防和遏制渤海地区的海洋生物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但不限于:深入了解渤海海洋生物灾害的类型、规模和影响范围,探讨引发渤海海洋生物灾害的主要原因及机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管理对策,促进政府监管和法规制度建设,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撑,提高渤海海洋生物灾害的应对能力和防范水平,最终实现渤海海洋生物灾害防控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渤海海洋生物灾害防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渤海海洋生物灾害对渤海海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给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开展对渤海海洋生物灾害的防控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渤海海洋生物灾害的防控管理对策,有助于提升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保障渤海地区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强冷空气对渤海海上交通安全影响的对策研究论文

强冷空气对渤海海上交通安全影响的对策研究论文

强冷空气对渤海海上交通安全影响的对策研究论文强冷空气对渤海海上交通安全影响的对策研究论文摘要:文中首先研究了渤海强冷空气产生大风寒潮的规律,然后介绍大风寒潮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接着对渤海大风浪天气船舶开航前的安全状态评价,最后得出防止寒潮大风时船舶发生事故的对策.关键词:渤海;寒潮大风;对策渤海是我国北方内海,其沿岸依次分布着大连、丹东、营口、唐山、天津、龙口、烟台等中国北方工业和经济重镇,形成了发达的环渤海经济圈。

沿岸有大小港口40多个,其中国家级港口5个,地方港口12个。

随着港口贸易的不断发展,渤海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最繁忙的海上交通海域。

但大风寒潮等强冷空气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制约了渤海航运发展.一、渤海强冷空气产生大风寒潮的规律研究1.渤海强冷空气大风的发生机理渤海海区因强冷空气出现偏北大风的发生机理,从天气学的角度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点:(1)大陆冷高压的加强和渤海低压的生成,造成强的气压梯度是渤海大风发生的主要原因.(2)高空深厚且较强的冷平流,在垂直方向上控制对流层的中下层,使得大气层结不稳定,有利于动量下传,加大地面风速。

冷平流同时使得地面冷高压加强,并使锋后出现较大的正变压中心,变压风亦可加强地面风速.(3)300hPa高空槽前急流的存在,为强冷空气的爆发积蓄大量能量,同时,北支急流入口右侧气流的辐散,对渤海低压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4)高空槽前较强存在正涡度平流,可促使渤海低压的生成和发展.2.渤海强冷空气大风的发生规律(1)由于秋冬交替季节这一特殊时段的气候特点,加上渤海海区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每年这一时期冷空气南下时,给渤海带来强大的偏北大风.(2)渤海海域发生的冷空气偏北大风情况,可根据对大连10年大风历史资料的统计得出,每年10月起,大风次数增多,风力开始加大。

10月份大风风力一般为6级,11月大风风力则会出现7级甚至8级.(3)如果按照中国国家气象局对大风实况的最新规定,将阵风风力考虑进来,则渤海地区的大风次数将明显增加.其中差距最大的是10月和11月份的8级阵风,此外,11月份9级和10级阵风也会出现.(4)短时间内的平均风速与10分钟平均风速的比值,即所谓突风度,与“短时间”的长度有关。

关于近年渤海海域溢油污染的思考

关于近年渤海海域溢油污染的思考

关于近年渤海海域溢油污染的思考周洪洋;尹晓楠;邴磊;赵如箱【期刊名称】《中国海事》【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4页(P23-26)【作者】周洪洋;尹晓楠;邴磊;赵如箱【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周洪洋,男,硕士研究生,山东海事局“危管防污与溢油应急技术”专业领域拔尖人才,现任职于烟台海事局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主要从事海事鉴定以及船舶防污染技术研究。

工作以来,参与了2010年“长岛海域油污染事件”、“大连‘7·16’事故”、“蓬莱19-3溢油事故”等近百起溢油污染事故的油样品鉴定。

先后主持或参加了“船舶、海上石油平台油指纹库应用技术和建设机制研究”等多项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山东海事局科研项目以及有关溢油鉴别行业标准的起草、编写。

随着海上运输业的发展及海洋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海洋溢油污染呈愈演愈烈趋势,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渤海海域作为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各类船舶事故时有发生,且海域内石油平台众多,海底分布大量输油管道,因此,该海域成为溢油污染事故高发区[1]。

本文从海事系统溢油鉴定的角度,对近几年渤海海域溢油污染情况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了渤海海域溢油污染的原因,针对防治溢油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应对渤海海域溢油污染。

烟台海事局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是我国海事系统唯一专业从事溢油鉴定的机构,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中心共接到渤海海域溢油样品600余个,包括海面溢油及岸滩油污。

根据历年对溢油样品鉴定的结果分析,渤海海域溢油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溢油发生时间相对集中,每年的冬春季节为溢油污染事故的多发期,多以岸滩油污为主。

二是溢油样品油指纹特征多样,不同年份、不同地点、不同批次甚至同一批次的溢油样品油指纹特征都可能存在差异;溢油样品油指纹或具有原油特征或具有船舶燃料油特征。

三是多数溢油为无主岸滩溢油,除少数可以确定来源的溢油外,大部分溢油样品为无主岸滩油污,约占溢油样品总数的2/3。

专属经济区内设立保护区对外国航行的管制问题

专属经济区内设立保护区对外国航行的管制问题

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专属经济区内设立保护区对外国航行的管制问题李文杰(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北京100091)摘 要:随着当前国家在其专属经济区内设立海洋保护区数量的激增,沿海国的生态养护与非沿海国的航行活动必将因此发生更多矛盾。

然而,海洋保护区与特别区域以及特别敏感海域不同,不仅至今概念尚不统一,而且在述及该区域的相关国际条约中亦严重缺乏具体配套制度。

通过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然可以寻及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设立海洋保护区的权源,但同样无法获得管制他国航行活动的特殊权利,其中第211条规定中的“特定区域”虽然在功能上有助于促进海洋保护区目标的实现,但二者却并非同一制度。

为此,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下明确“航行自由”的内涵,并将与航行间无直接关联的活动剖离其外,乃是破解当前现实困境的有效路径。

对于单纯的航行活动,由于考虑中国海洋权益的长远发展,并不建议在该区域内推进管辖权的扩张,仅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有机运用相关规则,并合理把握限制的尺度即可。

而针对其他活动,则必须将之明确归入“剩余权利”的范畴之内,并通过推动习惯国际法的发展而加以应对。

关键词:专属经济区;海洋保护区;航行自由;军事活动;限制或禁止中图分类号:D9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35X(2020)04 0045 11DOI:10.16497/j.cnki.1672 335X.202004005相较于领海、毗连区及公海,专属经济区是目前沿海国与非沿海国在航行管制问题上发生矛盾最多的区域。

究其症结,一方面源于专属经济区介于领海与公海之间的特殊法律地位,沿海国在其中具有的主权权利及管辖权不能与领土主权完全等同;另一方面则源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设立专属经济区制度时曾遗留了许多模糊之处,由此导致国家间因“剩余权利”的归属和分配问题而不断对抗。

近年来,国家在其管辖海域内外通过设立海洋保护区养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专属经济区海域内,如2017年“我们的海洋”国际会议中,智利、纽埃、阿根廷以及缅甸均宣布将在其专属经济区内建立大面积的海洋保护区;[1]根据《地球保护报告2018》统计,截至2018年7月,全球有7.3%的海洋被保护区所覆盖,并且主要集中于专属经济区海域,其中保护区的覆盖面积比例达16.8%。

南海,第十五个PSSA?

南海,第十五个PSSA?

南海,第十五个PSSA?
明忠;吴海宁;谭振庆
【期刊名称】《珠江水运》
【年(卷),期】2014(000)015
【摘 要】PSSA,是Particularly Sensitive Sea Areas的缩写,意为“特别敏感
海域”。上月,国际海事组织协助多国计划在南海设立特别敏感海区的消息,让我
们不得不把目光聚焦到这个看似陌生的词汇上。

【总页数】3页(P32-34)
【作 者】明忠;吴海宁;谭振庆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四川省十五个粮食企业的二十五个产品获全国第五批"放心粮油"称号 [J],
2.论PSSA的发展及对我国建立PSSA的思考 [J], 范耀天;张洪武
3.十五个太阳十五个月亮 [J], 秦小宝
4.TMAH改性PVDF一步接枝PSSA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 [J], 彭继华;黄强;
郭贵宝;刘金彦;安胜利
5.十五个春秋 十五个15%的增长幅度——我们是怎样保持持续发展势头的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方案研究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方案研究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方案研究卢光杰;田宝红【摘要】从国家战略需要从出发,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考虑与城市规划要求、区域路网规划相衔接,确定跨海通道大连和蓬莱端登陆点及陆地连接线.根据海域工程条件和使用要求,研究海域工程采用全桥梁、全隧道和南桥北隧方案,并进行方案对比分析,最终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经研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是必须的和可行的;应采用铁路驼背运输方式,大连端登陆点宜选在老铁山西角,客货线分别与沈大客运专线和烟大轮渡陆上引线连接,蓬莱端登陆点桥隧结合方案宜选在东港,全隧道方案拟选择在县城东.客货线分别与德龙烟铁路和青荣城际连接;海域工程宜采取“南桥北隧”方案.%Based on the demand of national strategy and combined with foreign and domestic successful project example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a sea-crossing railway through the Bohai Channel.Consider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egional planning and railway network planning,the landing stations respectively in Dalian and Penglai and the connecting line to inland railways were determined.According to the marine engineering condition and operating requirement,this paper researched several schemes for this marine engineering:all by bridge,all by tunnel,bridge for the south with tunnel for the north.Finally through a contrast analysis on these schemes with each other,the appropriate scheme was adopted.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show that it is necessary and feasible to construct a sea-crossing railway through the Bohai Channel.In addition,the piggy back system should be adopted in thisrailway transportation.In Dalian area,the landing station should be located at the west corner of Laotieshan,and the passenger line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Shenyang-Dalian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while the freight line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Yantai-Dalian Cross-over.In Penglai area,the landing station should be located either at Donggang for the scheme of bridge-tunnel combination,or at the east of the county town for the scheme of all by tunnel; its passenger and freight lines can be connected respectively to the Dezhou-Longkou-Yantai Railway and the Qingdao-Rongcheng Intercity Railway.The conclusion is:this scheme,bridge for the south with tunnel for the north,should be recommended for the marine engineering.【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5页(P37-41)【关键词】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方案【作者】卢光杰;田宝红【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142;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1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2.1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的地区,交通网络相对完善,主要有两大运输通道:一是由辽东半岛经山海关绕行至山东半岛的“C”字形陆路运输大通道;二是空中和水上组成的跨渤海运输大通道,形成了反“D”字形运输大通道,但跨海运输大通道属“软连接”,目前水上通道仅靠滚装轮渡和烟大铁路轮渡,运输能力较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估 已确 定 的风 险 , 果 评估 的风 险 高于 此标 准 , 当前 如 即 的风 险 控 制措 施 不 充 分 ,则 应 确 定 若 干 相应 的风 险控
制策 略 , 目的是 使 影 响 当地 生 态 标准 的 风 险降 低 到 一 个 可 接 受 的程 度 。 接 下 来 , 于 当地 的 Gl 地 理 信 息 基 S(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http://w源自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M a ime W orsh p ri t k o
全评估指南》的定义 ,S F A是一个结构化和系统化的方
能原 因和 后 果 。其 次 , 对渤 海 海域 所 识 别 的危 险 的风 险
的 污油 水 、 圾 等 有害 物 质 以及船 舶 污 染事 故 , 是造 垃 也
成 渤海 海 域环 境 污 染 的重 要原 因 , 需要 国 际海 事组 织 给
予特 别 的保 护 。 同时 , 渤海 海 域 在海 洋 生 态学 标 ; , 隹 社 会、 文化 、 济 标准 , 学和 教 育标 准 , 经 科 以及 国际 海 事组 织 要 求 的其他 标 准 等 方面 , 符 合指 定 特别 敏感 区域 的 均
法论, 旨在通 过 风 险分 析和 成 本效 益评 估 来增 强 海 上安 全 , 括 保护人命 、 康 、 上环境 和财 产安全 , 为 包 健 海 它
I MO应 用 风险 决策 制定 政 策提供 了一个 框 架。 前面 已经
四 、 论 与 建 议 结
渤海海域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 占有极 其重要
可 行性 。 渤海 海域 建成 P S S A后 , 于 保 护渤 海 海域 的 对 海 洋环 境 、 行 安全 和 维 护我 国 国家 权 益具 有十 分重 要 航
的 意 义。 建 议相 关部 门根据 l 会 议安 排 ,提 前 作 好充 分 MO
系统 ) 划定 P S S A区 域 的 范 围 , 通 过 费 用 效 益 分析 判 再 定 。 些 风 险控 制 策 略是 否 可行 , 则 上被 评 估 为有 费 这 原 用 效 益 的策 略 和 区 域 范 围 可纳 入 建 议 , 决 策 者 参 考 , 供
毗邻 区和专 属 经济 区 , 一 个 为保 护 渤海 海域 的 海洋环 是

t 囊奢精藏 . 蘩 】|舛 } 但 1 赶I l
融湃海域 进杼 风蕾静析器 律估

筮 J
境而 划定 的 技术 性保 护 水域 。
2 参 照 国 际 海 事 组织 ( . J MO) 定 特 别 敏 感 区域 的 指 标 ; 和 要 求 , 织进 行调 研 和 论 证 , 出 需在 渤 海海 域 隹 组 提
论证 渤海 海 域具 有 建 立 P S 的环 境特 征 , SA 因而 可 以展
开基 于 渤 海 海域 环 境 保 护 的 P S S A正 式 安 全评 估 。首
先, 通过 发挥 想象 、 失效 模 式及 影 响分 析 、 故树 分析 等 事 技术 系统 地识 别 可 能存 在 的危 险 , 分 析潜 在 危 险的 可 并
要 求 。 因而 , 海海 域 建 立 P S 渤 S A具 有 一定 的必 要 性和
程 度进 行 评估 , 虑 危险 发生 的 可能 性 ( 率 或概 率 ) 考 频 和
危 险一旦 发 生 的后 果严 重 性。 目的是 确定 风 险水 平 , 找 出高风 险 的 区域 。并根 据 已定 义 的风 险可接 受性 标准 评
的地 位 , 近 年 来 渤海 海 域 的 环境 污 染 日趋 严 重 , 而 已经
制约了周边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 渤海海域的环境治
理 刻 不 容 缓 。 导致 渤 海 海 域 环境 恶 化 的原 因 是 多 方面
的 , 了 陆域 污 染 外 , 国际 海 事 活 动 引起 的船 舶排 放 除 因
采 取 的 保护 措施 。 主要 包括 : 渤海 海域 实 施船 舶 零排 在
放措施 , 禁止 进 入 该海 域 的船 舶 以任何 形式 向该 海 域排
图 4 渤 海 海 域 P S 正 式 安 全 评 估 过 程 SA
放 污 染 物 : 通过 长 山水 道 、 铁 山水 道 的船 舶 实施 定 对 老
是 我 国 政府 的一 贯 立 场 。建 议 建 立 P S 的海 域 范 围 SA 为: 山东 半 岛的成 山角 与辽 宁丹 东 大 鹿 岛之 间连 线 以西
的全 部 海域 , 该海 域 既包 括 了我 国的 内海 、 海 , 包括 领 又
釉 海海域风 险田 攮受牲拜 {f 占 将风赡箨 鹱和郦 攘受标准避 稃糟 托】
见图 4 。
韵海海域 魉簟锻刺 墨帮艟毒摩 神老 讯 噎
j 风誓译信 t 静蠢蕾穗 藿, 鼙壤 弹 翦盎蕾l 熊胃鼙地 覆蓄产 盏舳 藉 鬟
的 备 , 隹 拿出具有说服力的提案, 以确保渤海海域 P S SA
提 案 的顺利 通过 , 具体 建 议如 下 :
1 渤 海 海域 完 全 符 合 国 际 海事 组 织 关 于特 别 敏 感 . 海域 必 须 具备 的 三个 主 要 因素 ,保 护渤 海 水域 环 境 , 也
渤 海海 域 是 近封 闭 的 内海 , 陆相 互 作 用的 复 杂动 海 力 机 制 造就 了丰 富独 特 的 湿地 类 型 和 完 整复 杂 的生 态 环境 。但是 , 海海 域 水交 换 能力 弱 、 渤 自净 能力 差 , 同时 受 到人 类剧 烈 活动 的 影 响显著 ,需 要严 密 的保 护 措施 。 渤海 不仅 是 我 国环 渤海 经 济 圈的 基础 支 撑 , 且 也是 东 而 北、 华北 甚 至 西北 地 区 的 出海 口 , 具有 较 高 的社 会 、 济 经 价值 ; 口贸 易发 达 , 港 国际海 事 活动 频 繁 , 合 国 际海 事 符 组 织 制定 的标; 。因此 , 隹 向国际 海事 组织 提 出 申请 , 渤 将 海海域 指 定 为特 别敏 感海域 是 完全 可行 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