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几何产品精度设计与保障的体系和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2.1 现代设计技术的内涵与体系结构

2.1 现代设计技术的内涵与体系结构
计算机辅助设计概念 • 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处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图 形和数据信息,辅助完成产品设计过程的综合计 算机应用技术
第二章
2.2.1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概念
CAD技术主要功能 • 零件造型、产品装配、工程图绘制、文档设计 • 产品渲染、动态显示 • 工程分析,如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可靠性 设计、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
曲轴连杆应力变化
第二章
有限元分析-结构分析
机床动刚度分析-位移云图
并联运动机床的应力与应变分析
第二章
有限元分析-结构分析
齿轮接触应力分析
第二章
有限元分析-流体动力学仿真
流体动力学分析
双层水腔气缸盖 的三维实体模型
双层水腔气缸盖 的水流计算网格
冷却水流入口流量对冷 却效果影响的规律曲线
气缸盖温 度分布图
2、单一数据库与相关性设计
单一数据库:与设计相关数据来自同一数据库,实现产品 相关性设计,提高设计质量,缩短开发周期。 相关性设计:任何设计改动,都将及时反映到其它相关环 节上。如:零件图-产品装配图-零件数控程序-二维工程图; 左视图-主视图-俯视图-三维实体模型;
特征建模
第二章
2.2.3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关键技术

试验设计技术包括可靠性试验、环保性能试验与控制,以及 运用计算机技术的数字仿真试验和虚拟试验等。
第二章


4. 应用技术
应用技术是针对使用目的解决各类具体产品设计问题的技术, 如机床、汽车、工程机械、精密机械的现代设计内容可以看作是 现代设计技术派生出来的具体技术群。


现代设计已扩展到产品规划、制造、营销、运行、回收等各
各构件转速仿真结果
第二章

现代设计技术的内涵与体系结构

 现代设计技术的内涵与体系结构
① CAD/CAE/CAPP/CAM--工程设计领域集成; ② CAD/ERP--与管理系统集成; ③ 异地、异构系统企业间CAD集成,如全球化设计、虚拟设计、虚 拟制造及虚拟企业等。 5、标准化技术 目的:支持异构、跨平台的工作环境。如:IGES(Initial Graghical Exchange System)图形交换标准;STEP(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Model Data)产品数据模型交换标准。
性能仿真分析发动机热力循环仿真模型动力传动系统模型结构参数计算参数求解各构件转速仿真结果外加激励计算参数有限元分析性能仿真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活塞运动规律活塞侧击力曲线发动机输出扭矩曲线某型号发动机运动学动力学仿真模型有限元分析运动学动力学仿真结构分析三维实体模型网格模型及主应力分析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构分析三维实体模型网格模型变形结果飞机齿轮的应力及应变分析飞机齿轮的应力及应变分析凸轮轴的应力和应变分析凸轮轴的应力和应变分析曲轴连杆应力变化有限元分析结构分析机床动刚度分析位移云图并联运动机床的应力与应变分析并联运动机床的应力与应变分析齿轮接触应力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构分析流体动力学分析双层水腔气缸盖的三维实体模型双层水腔气缸盖的水流计算网格冷却水流入口流量对冷却效果影响的规律曲线气缸盖温度分布图冷却水流涡流分布图冷却水流的总压力分布图冷却水流的速度矢量分布图有限元分析流体动力学仿真gulf球头的流体分析仿真管路中的流速分析管路中的流速分析热分析有限元分析热分析电熨斗在恒温控制时的热场电熨斗在恒温控制时的热场电熨斗在恒温控制时的热场电熨斗在恒温控制时的热场有限元分析电磁场分析电磁场分析电磁场分析马蹄形磁铁的磁场有限元分析汽车磁场分布分析图pamcrash分析轿车安全气囊两辆轿车横向相撞两辆轿车横向相撞有限元分析碰撞仿真碰撞动力学分析碰撞动力学分析轿车侧撞有限元仿真模拟之一轿车侧撞有限元仿真模拟之二轿车侧撞有限元仿真模拟之三汽车碰撞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双层水腔气缸盖三维模型双层水腔气缸盖水流计算网格模型气缸盖温度场分布图气缸盖实体模型单缸预紧工况下耦合分析结果单缸爆发工况下耦合分析结果有限元分析耦合仿真控制系统仿真分析有限元分析控制系统仿真制造系统仿真分析缸盖仿真铸型缸盖型腔网格模型充型过程温度场温度梯度场有限元分析制造系统仿真铸造过程模拟冲压仿真铸件凝固过程的仿真冲压有限元仿真模拟一汽一汽小红旗小红旗轿车油底壳一次深轿车油底壳一次深拉延模拟与模面优化设计拉延模拟与模面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制造系统仿真一汽一汽小红旗小红旗轿车油底壳一次深轿车油底壳一次深拉延模拟与模面优化设计拉延模拟与模面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制造系统仿真整型件整型件一次拉深件延成功一次拉深件延成功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一汽一汽小红旗小红旗轿车油底壳一次深轿车油底壳一次深拉延模拟与模面优化设计拉延模拟与模面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制造系统仿真kmaskmas软件模拟冲压过程的三个

几何技术规范(GPS)_01_几何精度设计和保障关键技术_上海大学_李明

几何技术规范(GPS)_01_几何精度设计和保障关键技术_上海大学_李明
不同测量评定结果的比对问题
要求实现同一测量任务,采用不同测量系统时,测 量结果的可比性。
上海大学 李明 (robotlib@)
19
测量评定结果比对的要求
规范
数字测量方法
测量结果
规范
重复性 再现性
准确性
数字测量方法
规范
基于几何测量方法 上海大学 李明 (robotlib@)
14
7
2013/11/10
几何规范的核心和应用
ISO/GB 基于几何
基于计量数学
(GPS)
GPS: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ASME 基于实际应用和综合功能量规
(GD&T) Geometric Dimensioning and Tolerancing
使用过程:方便替换
缩短维修时间和节约费用
生产制造:专业化协调生产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装配过程:缩短装配时间 提高效率
产品设计:简化设计过程 加速产品更新换代
技术支撑:规范、标准、管理
上海大学 李明 (robotlib@)
7
基于CAD技术的产品设计
理想的几何型状 理想的装配关系 理想的使用工况
规范不确定度 工程图样规范标注
验收规范




图样规范
功能分析与转化 精度控制方法定义
总体设计
部件设计 图样规范 零件设计
装配设计
应用设计
产品制造
精度检验与合格判定 测量不确定度
精度检测与验收 功能检验与验收
上海大学 李明 (robotlib@)
5
机械精度设计与实现流程

现代机械设计理念和技术

现代机械设计理念和技术

现代机械设计理念和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机械设计的理念和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和创新。

在现代机械设计中,构思创新、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化制造等新的理念和技术正逐渐成为主流,这使得机械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构思创新是现代机械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因为只有不断的创新和突破,才能促进机械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产品质量。

现代机械设计普遍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这可以降低整体设计的复杂度,提高设计的精度和可靠性。

同时,现代机械设计采用了多学科的综合设计思想,这也是构思创新的表现。

在现代机械设计中,设计师们需要充分考虑机械的使用环境和功能特点等因素,以使机械的设计更加符合客户的实际需求。

数字化设计在现代机械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数字化设计是将机械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通过数字化设计,设计师们能够在计算机中完成整个设计工作,包括3D设计、物理仿真和性能预测等多种功能。

数字化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同时还可以避免因人为错误而导致的设计失败。

数字化设计还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帮助设计师更好的体验和了解机械的使用情况,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智能化制造是现代机械设计的又一重要方面。

智能化制造是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机器更具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水平。

智能化制造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逐步降低制造成本。

在智能化制造中,通过采用传感器、智能控制等新兴技术,可以使机械的生产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机械的生产能力和品质。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机械设计的理念和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和创新。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构思创新、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化制造等新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应用,使得机械的设计成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机械设计领域仍然会持续创新和发展,为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需求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分析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分析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分析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是现代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具备这方面专业技能的高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的重要性、人才培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的重要性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是指在产品设计、制造和检测过程中,对产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进行精确测量和分析的技术和方法。

这一领域的技能要求非常高,因为产品的几何量精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制造业中,尤其是汽车、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等领域,产品的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越来越复杂,对产品的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只有具备这方面专业技能的高端人才,才能够胜任这一领域的工作,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二、人才培养现状目前,我国在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相关专业的培训机构和课程相对不足,很多大学和职业教育机构在这方面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都比较匮乏。

学生对这一领域的了解和认识也比较模糊,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行业需求和学校培养之间的脱节也比较严重,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与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也有一些积极的企业和学校开始意识到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这一领域的重要性,一些高校和培训机构开始加强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师资力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一些企业也开始与相关专业的学校合作,开展双向沟通和合作,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提高实际能力。

三、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将会更加凸显。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将会持续增加。

相关专业的课程和培训资源也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资,以满足市场需求。

新标准(GB1182)

新标准(GB1182)
gbt18780系列gps几何要素iso14660系第一代gps标准对要素的分类和描述相对简单但存在很大缺陷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坐标测量技术不相适应不能满足现代gps标准体系的要gbt187802003iso146601公称组成要素公称导出要素实际要素提取组成要素提取导出要素拟合组成要素拟合导出要素设计制造检验评定公称要素实际要素提取要素拟合要素拟合圆柱面的局部直径缺省规定的约定
14. June 1996 成立
ISO/TC 213 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 及认证(检验)
什么是GPS
即宏观和微观几何规范:

尺寸和形位公差、表面特征等几何精度规范 相关的检验原则、测量器具要求和校准规范 基本表达和图样标注的解释 不确定度的评定和控制


贯穿于产品从制造到应用的全过程:
开发、设计、加工、检验、使用、维修、报废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新旧标准的主要差别(共性)


标准名称增加了主标题: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形状与位置公差”改为“几何公差” 采用GPS新体系提出的新术语概念: 如:GB/T 18780系列 GPS 几何要素 (ISO 14660系 列) 标准符号的修改


几何要素

几何要素,即构成工件几何特征的点、线和面。

公差类型

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 方向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位置公差:同轴度(同心度)、对称度、
位置度

综合公差:圆跳动、全跳动
线轮廓度、面轮廓度(按有无基准分类)
GB/T1182-2008与GB/T 1182-1996 对比(表2附加符号)

基准符号采用ISO的符号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分析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分析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几何量精度设计是指在机械加工、制造、装配等领域中,通过几何量的精确设计来保证产品的精度和性能。

而精密测量则是通过精密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对产品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检验。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的核心是精度,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高精度的产品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

而精密测量则能够及时发现产品的偏差和缺陷,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和改进产品的质量控制过程。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目前的人才市场中,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领域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却相对较少。

这主要是因为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人才的要求较高。

高端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数学、物理、机械工程等,人才需要掌握这些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到实践中。

高端技能型人才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工具和技术。

几何量精度设计需要使用CAD软件进行建模和设计,精密测量则需要使用精密测量仪器和设备,人才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运用能力。

高端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能力。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往往面临各种复杂的工程问题,人才需要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并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设计和测量方案。

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可以加强几何量精度设计与精密测量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质量。

增设专门的课程,如精密测量技术、几何量精度设计原理等,培养学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验课等形式,提供实践培训机会,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企业可以加强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与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的合作,提供实习岗位和专业培训,培养人才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企业,如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待遇、职业发展机会等。

210973364_依托虚拟教研室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建设

210973364_依托虚拟教研室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建设

依托虚拟教研室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建设尹欣 王金凤 常绪成 刘元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6)摘要:虚拟教研室作为高校一种全新的教学研究组织形式,能够在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管理、共建教学资源、开展教师培训等方面为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该文依托校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虚拟教研室对专业基础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建设进行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施方法、实践教学体系及虚拟教研室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该教学研究成果将有利于后续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虚拟教研室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混合式教学 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3)04-0220-04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Interchangeability and Technical Measurement" Based on Virtual Teaching andResearch SectionYIN Xin WANG Jinfeng CHANG Xucheng LIU Yuanpeng(Zhengzhou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46 China)Abstract:As a brand-new teaching and research organization 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can provide new ideas, new methods and new ways for course construction in innovat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forms, strengthening teaching management, co-building teaching resources and carrying out teacher training. Based on the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university-level machinery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nd its autom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 Interchangeability and Tech‐nical Measurement, and comprehensively expounds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method,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results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subsequent teaching process.Key Words: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section; Interchangeability and Technical Measurement; Blended teaching; Course construction“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旨在让学生掌握机械产品精度设计相关规范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际,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具备较强的几何量测量动手能力与素养,课程在机器的准确性、稳定性、重复性和精确性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 度 ,规范 了 同组 被 测要 素 ( 孔 ) // 基准体 系 6 在A BC 约 束 ,以及在 B 准 、C 准和 6 实际尺 寸 条件 约束 基 基 孔 下 的相 互位 置精度 要 求 。
从上面的各项标注情况来看 ,只有⑤尺寸公差标
注 是 根据 该工 件 的功 能和 实际 应用 要 求所确 定 的 ,而 其 它几个 则完 全是 根据 a T过 程误 差 分离和 控 制要 求 n 所 增 设 的。如 果 有必 要 ,还 可 以通 过公 差 带做 更进 一 步 的有关 误差 分离 的公 差标注 。 当误 差被 足够 分离后 ,在 批量 加 工 的情况 下 ,就
括 以下 几个 方面 。 a 据机 械设 计所 提 出 的功能 和性 能 . 根
图3 精度 设计流 程 与方 法
21年第 期 02 7
汽车T艺与材料 A& 2 TMl 3

AT &M 碗 界
件 的最 终要 求 ,同 时也通 过 图样 的公差 标注 ,有 效地 规范和 分离 了制 造过 程 中的相 关误 差。 精度 设计 中 的
d根 据 工件 应用 工况 ( 夹、 安放 、装 配 ) . 装 的要 求 ,为尺 寸和 几何 ( 形位 ) 公差增加相 关的约束和附加
条件,如延伸公差( 、最大实 体⑩ 、 最小实体①、 可逆要求⑥、非刚性工件(、夹持方式等。
e根据产品精度和质量保障要求 ,选择合理 .
的测 量 方法 、 设计 合理 的测量 规 范 ,确 定 工件 质 量控 制 指标 ( 统计 过 程控 制 ( P S C)、过 程 能力 指数 ( P C C 、 等 ) ),对 测量 系统 进 行 相 应 的 评估 分 析 ( 确定 度 估算 和 管理 、测量 系统 分析 不
公差标注。而在现代精度设计过程中,它全然已经是

何规范的修 改成本减少1 %、制造过程 中的材料浪 0 费减 少2 %、检测过程 中仪器和测量评价成本节约 0
2 %、产 品研 发 的周期缩 短3 % 。 0 0
个 系统 的概 念 了。IO 准 中关 于 几何 产 品的 设计 S 标
和 质 量 问题 ,早 在 1 9 年 就 已提 出 了全 新 的概 念 , 93
置度 ,规范 了同组被 测要 素 ( 孔 ) //基 准体 系 6 在ABC 约束 下 的相互 位置精 度 要 求。该 项误 差涉 及到 工件 基
3工程 图样对制造过程与质量过程控 制 的规 范作 用
作 为 工程语 言 的一种 载体 ,工 程 图样 不仅规 范工
准 平 面装 夹 、工件定 心基准 装夹 及 中心找 准 、工件 定

Gs 充 准 阵 P补 标 矩
图2 国家标 准 中GP 标 准 矩阵简 表 S
我国的几何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 ,基本上等同采 用了IO S 标准和标准体系 ,目前已颁布 的9 个相关标 4 准 中有7 %是新发布和修订的,是基于新一代几何技 0
术规 范理 念 的。但 是 ,如何 有 效地 应用 全 新理念 的标
要 求 ,完成 精度 等级 设计 和分 配工作 。 b根 据精 度 等级 、功 能 要求和 几何 特 征 的具体 情 . 况 ,确 定尺 寸和 几何 ( 位 ) 形 公差 要求 。 c根据 制造 过程 质 量控 制 要 求 ,增 加相 应 的几何 .
准 体 系和 相应 规范 ,真 正 一体 化开展 几何 产 品精 度 设
h 产 品 设 计 信 息 版 本 释 放 ,其 中应 包 括 工 程 图 .
图4 精度 设计 中的 图样案 例
图4 中公差标 注 的含 义与控 制作 用如 下。
①尺寸 :标注了一个未标注基; 隹的位置度,规范
了仅 对 同组被 测 要 素 ( 孔 ) 6 相互 位 置 精度 的要 求 。
关键词 :几何技 术规范 精度 设计 质量控 制 产品验收
中图分类号 :U 6 .6 4 30
文 献标 识码 :B

上海 大学


1 概 述
产 品 的质 量 是 设计 出来 的 ,据相 关统 计 ,7 % 0 的产 品质 量 问题 与 设计 有直 接 的关系 。机械 产 品从研 发到 生产 的整 个过 程 涉及 到 3 方 面 的设 计 ,机 械产 个 品设 计流 程及 设计环 节 的相互 关 系见 图 1 。
有可 能通 过SP C等统 计 手段 对加 工 过程 进行 有 效地监
a制订 了相应的测量器具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规 .
范 标准 ,如 G / 6 5 (t S 0 6 ) 标准 就是 BT 18 7i O 1 3 0系列 dI
针对数字化几何量测量设备 ( 坐标测量机 ) 精度检测
度 ,规 范 了 同组 被 测 要 素 ( 孔 )在 A B基准 体 系约 6 /
束下 的相互 位置 精度 要 求。该 项误 差涉 及 到工件 基准 平 面和 工件定 心基 准装 夹及 中 心找准 等环 节。
工工艺设计 ,但却包括 了检测规范和验收规范 ,是对 设计结果的一种保障。
④尺寸 :标注 了一个相对于A BC // 基准体 系的位
号 标注 ) 值 数定 义
产品 文 公 差定 实 际要 件表示 素 的特 工 件偏 要素特 测量 计 量器
1 尺寸 2 矩离 3 半径 4 角度 基 础 5 与基 准无 关 的线 的形状 GP 6 与基 准有 关 的线 的形状 S 标 准 7 与基 准无 关 的面 的形状 8 与基 准有 关 的面 的形状 9 方 向 1 位置 0 1 圆跳 动 1 1 全跳 动 2 1 基准 3 1 轮廓 粗糙度 4 1 轮廓 波纹度 5 1 基本 轮廓 6 1 表面 缺陷 7 1 陵边 8
【 A )),并 为尺 寸和 几何 ( MS 形位 )公差 添加
图样案例见 图4 。
J A A 面 —
相 应 的条件和 方法 等约 束。

f 据 公 差 标 注 ,结 合 制 造过 程 质 量 控 制水 . 根 平 ,进 行 空 间尺 寸 链计 算和 公 差标 注 的分析 和优 化 工 作 , 目前 能有 效 完成 该 方面 分析 工 作 的软 件
面临的切实问题。
2 精度设计 流程与相关问题
产 品精 度 设 计 的 目的 是 要 获 得 一 个
满足上游 设计 中虚 拟样 机性能和功能的
工 程 实物 ,其 涉 及 到后 续 制造 、检 测 和
产 品验 收等整个过程 。精度 设计 流程 与
方法见 图3 。
在几何精度设计 阶段 的任 务主要包
图 1 机械产 品设 计流 程及 设计环 节 的相互 关 系
程 , 目前 这样 一种 先进 的设计 理 念 已在 先进 国家 得到 了广 泛 的应用 。依 照 国外 的评估 ,通 过 这样 的标 准和 规范 指 导 ,应 用 新一代 G S P 技术 可 以使设 计 中几
图1 中所提 及 的精 度 设计 概 念和 范 围远 远超 出 了 传统 的精 度 设计概 念 。传 统 的精 度 设计 是工程 图 中 的
AT 1 界 &/'飙 4
现代几何产 品精度设计 与保 障 的体系和
关键技术
摘妻:从产品精度设计与保障的整个过程出发 , 探讨 了精度设计的过程、方法、相关技术及其
应用等 问题 ,介绍 了在新一 代几何 技术规范 ( P 标准体 系 的指导下 ,现代精度设计 系统 中对制 G S)
造过程 、质量 过程控制 、精度检 测过程 、精度验 收过程及相 关系统认证 的规范与 方法。
同时 提 出 了 “ 一个标 准 、一 次检 测 、全球 接 受” 的标
准化 策略 ,并 在此 基础 上 先后 发 布 了一 系列பைடு நூலகம் 于新 一 代几 何技 术 规范理 念 的标准 体 系和相 关标 准 ,其核 心
就是 :以产 品功 能为 目标 ,以计 量数 学 为基础 ,以数
字化 为手段 ,一体 化考虑产 品精度设计 、制造 、检
测 、计 量和 认证 等环 节 。图2 “ BZ 2 3 8 2 0 为 G 0 0 : 0 6
(S T 4 3 :9 5 MOD )产 品几何 技 术 规 IO/ R 1 6 8 1 9
范 ( S) GP 总体 规 划 ” 中 的G S 准矩 阵简 表 。 P标 从 这个 矩 阵上 部 的链 环 中 可 以非 常清 晰地 看 到 整 个标 准所 包括 的体 系和 内容 。 新一 代 G S P 有效 地 规 范 了精度 设 计 的整 个 过
样 、设计 计 算说 明 、测量 、验 收和 认证 规范 等 。 从 上 面 的 精 度 设 计 流 程 中 可 以 看 到综 合 考虑 功 能 、设计 、制造 、检验 、验 收和 认证 的设 计理 念和 方 法。 在这 个流 程 中 ,值 得注 意 的环节 是 它并不 包括 加
③尺寸 :标注了一个相对于A B / 基准体 系的位置
A ●_ 乙— -
有 西 f- U 3 - G公司 的V A 7 S 软件 等 。在 此过程 中 同时 会 考虑 制造 成本 问题 。 g完 成 工程 图样 尺 寸 和 几何 ( 位 ) 差 规范 ( . 形 公 原 称 标 注 ) 同时完 成 测 量 和验 收操 作 过程 规 范 的 制 , 订 。 在 数 字 ( 标 ) 量 方面 ,一 般 会 同时 提供 规 坐 测 范 的测量 程序 ,其 编制 的工 具平 台一 般 为坐标 测量 机 的 脱机 编 程 平 台 ,如 海 克斯 康 的P — C DMl 、Z IS S ES 的C l s 、西 门子 的 U C a po y G— MM软 件 等 ,其 编程 语 言 可 以是 各软 件 专 用 的 ,也可 以是基 于 通用 D I语 MS 言 或 l+ 范 。 目前 ,D I语 言程 序 的应 用相 对 较 + 规 MS 广 ,今 后规 范接 口的趋 势是 采用 I+ + 规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