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生态环境保护之我见

合集下载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后感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后感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后感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了前所未
有的威胁。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正文如下:
1.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海洋生态系统
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海洋环境。

政府也应该加强海洋环
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海洋环境保护
行动。

2. 减少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是海洋生态系统受到威胁的主要原
因之一。

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包括减少塑料袋、电池等垃圾的投放,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等。

3. 支持海洋生态修复。

由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生态修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我们应该支持科学研究,支持海洋生态系统
的恢复和重建,同时也应该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

4.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模式,通过科技手段和政
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拓展: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
的问题。

海洋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需要采取
积极的措施,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

同时,我们需要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
出贡献。

浅谈海南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浅谈海南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琼州学院2008届环境化学期末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海南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学院:理工学院专业:化学年级: 08化本(1)班学生姓名:黄榕谢盛才学号: 05 24指导老师:苏利兴日期: 2011-6浅谈海南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黄榕谢盛才(琼州学院理工学院海南五指山 572200)摘要:本文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环境实际出发,结合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从生态环境、海洋环境、大气环境概述了海南省环境现状,并提出保护海南国际旅游岛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海南;生态环境;海洋环境;大气环境0 引言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部,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至今仍完整保持着热带海岛的自然风貌,其热带雨林、季雨林的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在界范围内也不多见。

国际生态学家评价,海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小区域生物种类最多、最复杂的地区之一。

海南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旅游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1]。

目前,海南省局部地区已出现了生态失调现象,但全岛的自然环境并未恶化。

五十多年来,由于过度开垦滥砍乱伐,海南天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加重,一些河流枯水期流量减少甚至断流,江河含沙量增大,从而导致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2]。

至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海南省更注重环境问题,以下就海南国际旅游岛生态、大气、海洋环境进行现状分析。

1 海南环境现状海南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打造海南环境优势,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省空气、河流、湖泊、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和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近年来,我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进步 ,但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 ,还存在不少问题。

1.1 海南生态环境现状1.1.1 森林遭受破坏 ,生态服务功能不断下降原始林覆盖率从1950年的35%下降到1987年的7.2%,到2003年仅存4.0%左右。

浅谈海南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浅谈海南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琼州学院2008届环境化学期末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海南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________ 学院:理工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 化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08 化本(1)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 黄榕谢盛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05 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 苏利兴 _________________日期:201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谈海南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黄榕谢盛才(琼州学院理工学院海南五指山572200 )摘要:本文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环境实际出发,结合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从生态环境、海洋环境、大气环境概述了海南省环境现状,并提出保护海南国际旅游岛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海南;生态环境;海洋环境;大气环境0 引言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部,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至今仍完整保持着热带海岛的自然风貌,其热带雨林、季雨林的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在界范围内也不多见。

国际生态学家评价,海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小区域生物种类最多、最复杂的地区之一。

海南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旅游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1]。

目前,海南省局部地区已出现了生态失调现象,但全岛的自然环境并未恶化。

五十多年来,由于过度开垦滥砍乱伐,海南天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加重,一些河流枯水期流量减少甚至断流,江河含沙量增大,从而导致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2]。

至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海南省更注重环境问题,以下就海南国际旅游岛生态、大气、海洋环境进行现状分析。

1 海南环境现状海南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打造海南环境优势,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省空气、河流、湖泊、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和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生态环境保护心得体会6篇

生态环境保护心得体会6篇

生态环境保护心得体会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致辞、事迹材料、学习心得、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deeds, learning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document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生态环境保护心得体会6篇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我们学会写好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生态环境保护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海南州生态环境保护之我见

海南州生态环境保护之我见

海南州生态环境保护之我见作者:王昕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12期[摘要]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一项强州富民、利在千秋的公益性事业,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海南州境内黄河横贯五县20个乡镇,流长411公里,境内拥有黄河支流101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25条,输入黄河的水量占流域总径流量的19%,是全国唯一的以生态畜牧业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州五县均列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加之青海湖、众多的湿地及广布的草原、森林、灌丛等原生植被,是“中华水塔”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护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海南州生态环境保护,对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和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意义重大。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222-01在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指导下,海南州提出了“农牧稳州、工业强州、生态立州、旅游富州、科教兴州、开放活州、和谐安州”七大战略。

生态立州战略的确定,为全面加强海南州环境保护工作,有效遏制全州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趋势,保障人民群众环境安全,促进全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开创富裕、文明、和谐新海南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海南州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多年来,海南州委、州政府积极实施“治理生态促发展”和“生态立州”的战略决策,按照治理“一湖”、“一库”、“一河”、“两滩”、“十沟”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的思路,把生态建设放到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逐步遏制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促进了生态建设。

截止“十一五”末,全州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116.25万亩,天然林资源管护面积263万亩;林业生态建设总规模达184.6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种草65.09万亩、封山育林119.54万亩。

海南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

海南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
发和管理。 22加强 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提高森林 覆盖 率 . 自 然生态环境保护包括 陆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生态环 境保护两个方面。 护陆地生态环境, 保 重点是保 护森林资 源, 提高森林 覆盖率和保护生物资源。森林 是宝贵 的 自然资 源,


例地方法规,防止河流 、水库和海洋受到有害物质污染;合
意资源的综合利用保 护。城市应很好 规划 、 合理布局 ,实行
理用水,降低工农业生产用水标准;扩大}水 的净化处理 , 亏
不同的功 能分区, 工业 区应设在 下风 口和下游 区, 要从不 同
减少污水排放量,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 对水资源进行统一开
业生产的先决条件之一 。 据估算 , 海南河川年径流总 量为23 8
亿立方米, 人均年径流量为 4 5 立方米, 64 高于全 国人均 2 0 70
业发展, 要求有较好 的陆地 自然生态环境 和海 洋 自 然生态环
立方米年径流量, 海南的水资源还算 是 比较丰富的 。 但海南 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 同一 年内不同地 区和不 同季 节降雨差 别很大 。 海南温度高 ,日 时间长,蒸发量大,再加上地形 晒 中高周低, 河流短 促, 台风暴 雨所 带来的雨水很快注入海 洋 ;
W Yi un u ch
( 海南省 民族研究所,海南 五指 山 5 2 0 ) 7 2 0
(h a i n l t e e r h Is iu e o H i a P o i c ,H i a u h s a 5 2 0 ) T e N t o a i y R s a c n t t t f a n n r v ne a n n W z ih n 7 2 0
维普资讯
增 加, 而海南都是相对独立 的 自 然地理单元, 可供人们利用 的水资源不能从其他地 区得到补充, 从发展观点看, 的供 水 需 矛盾将 日 益突 出,保护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南州藏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海南州藏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海南州藏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王昕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第18期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一项强州富民、利在千秋的公益性事业,也是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1 海南州藏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初步成效1.1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和建设项目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人畜数量分布与自然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特别是通过减畜和休牧育草、划区轮牧、草原生态保护补奖等措施,使生态系统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水源涵养功能不断增强,草地退化态势得到明显遏制。

1.2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尤其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海南州共新建城镇移民社区和安置点21个,安置生态移民3244户15926人,解决了3747人4.12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实现了户户通电、通有线电视目标,推动了全州城镇化建设进程。

农牧区水、电、路,广播电视、电话、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健全,教育、医疗条件等不断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1.3 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随着城镇人口增加,社会消费增长、餐饮服务业、商贸流通以及房地产、建筑等市场都有了新的发展,就业创收渠道不断拓宽,项目区群众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数量持续增加。

1.4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生态移民的搬迁,对海南州畜牧业发展带来两方面的效果。

一方面,迁出地缓解了人口数量、分布与自然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牧区草场得以休养生息,群众的生产经营方式得到转变,特别对牧区实施减畜禁牧、休牧育草、划区轮牧、舍饲或半舍饲圈养项目提供了条件,促进了草原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对迁入地的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逐步统筹协调草产业、舍饲圈养业和加工业之间的关系,为实施生态畜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5 农牧民思想观念逐步转变。

通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农牧民群众思想观念逐步改变,生产经营、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明显转变。

生态环境保护学习个人心得体会7篇

生态环境保护学习个人心得体会7篇

生态环境保护学习个人心得体会7篇生态环境保护学习个人心得体会(篇1)46亿年前。

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诞生在浩瀚的宇宙中,她是那样秀丽。

那就是我们的母亲——地球。

46亿年后的这天,也虽风华正茂,但却不在意气风发,因为他最小的孩子——人类,令她很悲哀。

在当今世界上人类正以急快的速度来毁灭我们自己的家园。

因为森林被破坏,大气污染,水土流失,使地球上每一天都有100个物种不见,按这样的速度到20__年地球上将会有100万种生物在地球上不见。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组数据阿!到那时,亚洲象和东北虎会永久成为历史的遗迹。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目前已经发展成全球性的问题了。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废气、废水甚至固体废弃物都能够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有些环境问题甚至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例如,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和臭氧层的破坏,更是威胁着全人类。

由此可见,如果人们再不重视我们身边的环境,地球将完全转成另外一个样貌。

人类阿!你就应醒悟了,不要在伤害我们自己的“母亲”,不要再让最亲的“人”为你悲哀,为你哭泣。

可喜的是环保问题已被世界各国引起高度重视。

世界各国也相继建立起了自然保护区,生态园,使各种动物、植物也有了自己的“乐园”。

各国也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政策,治理污染企业,禁止排放废气、废水、废渣。

退耕还林、恢复湿地,从而保护生态平衡、减少大气污染,还世界一片碧水蓝天。

有人说:“当地球上留下最后一只老虎,最后一只鳄鱼,最后一只熊徒劳、哀鸣地寻找配偶时,人们会看到自己的结局。

”只要全世界人们共同努力、保护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天也许永久不会到来。

生态环境保护学习个人心得体会(篇2)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如果我们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严重破坏地球母亲:使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毁灭;给人类造成危害,如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下降、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受到不利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州生态环境保护之我见
[摘要]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一项强州富民、利在千秋的公益性事业,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海南州境内黄河横贯五县20个乡镇,流长411公里,境内拥有黄河支流101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25条,输入黄河的水量占流域总径流量的19%,是全国唯一的以生态畜牧业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州五县均列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加之青海湖、众多的湿地及广布的草原、森林、灌丛等原生植被,是“中华水塔”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护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海南州生态环境保护,对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和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意义重大。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222-01
在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指导下,海南州提出了“农牧稳州、工业强州、生态立州、旅游富州、科教兴州、开放活州、和谐安州”七大战略。

生态立州战略的确定,为全面加强海南州环境保护工作,有效遏制全州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趋势,保障人民群众环境安全,促进全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开创富裕、文明、和谐新海南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海南州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多年来,海南州委、州政府积极实施“治理生态促发展”和“生
态立州”的战略决策,按照治理“一湖”、“一库”、“一河”、“两滩”、“十沟”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的思路,把生态建设放到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逐步遏制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促进了生态建设。

截止“十一五”末,全州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116.25万亩,天然林资源管护面积263万亩;林业生态建设总规模达184.6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种草65.09万亩、封山育林119.54万亩。

累计投入资金8.11亿元。

“十一五”期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0.69万亩,防止荒漠化面积570.15万亩,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468.6万亩,湿地公园面积达到4.8万亩,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二、海南州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沙化面积较大。

土地沙化是我州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不断加剧的沙尘暴、不断扩展的沙化土地使得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由于风沙的影响,许多地方人畜已失去生存条件,农牧民被迫迁往他乡,成为“生态难民”。

水土流失较广。

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

全州水土流失面积982.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4.2%。

三是土地沙化日趋严峻。

全州土地沙漠化面积达1900.5万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28.7%。

四是源头来水量逐年减少,湿地不断萎缩。

水资源缺乏县乡较重。

海南州虽然处于三江源的上源,但受地理、资金等因素制约,部分地区却严重缺水。

尤其是受地方财力影响,
水利项目前期经费严重不足,导致水利项目贮备不足,实施难度大。

城镇污水、废气等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增长态势,特别是五县所在地水污染、大气污染较为严重,治理难度大。

除共和、贵德县建有污水处理厂外,贵南、兴海、同德县由于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水已成为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工业综合利用水平较低。

一是全州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技术水平低,所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种类不多,主要是浮选、冶炼及屠宰行业所产生的,但这些行业的尾矿、废渣等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很低。

二是我州矿产资源丰富,从经济效益出发,企业主宁愿开采现有的存量资源,也不愿意承担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责任。

三、加强海南州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运用宣传、科普、新闻媒体等平台,突出抓好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污染减排政策法规宣传,并大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乡镇、绿色企业等创建活动,逐步建立起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环保部门协同配合、宣传部门支持参与的环境教育机制,努力提高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整体水平。

2.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一要加强州、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能力建设。

加强县级环保局机构,合理设置内部科室及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当地人员编制的实际逐年增加人员编制。

二要加强州、县环境监察能力建设。

根据
实际需求和当地人员编制的实际逐年增加人员编制,满足执法需要,并按有关规定,将州县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范畴。

3.狠抓节能减排责任落实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要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是强化政府责任的指标,实现这个目标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应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确保实现。

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格局。

4.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开发节约并重,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努力形成低消耗、少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

依法关闭、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企业和工艺产品。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对重点区域、行业的重点企业实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尾矿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

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建设节水型城镇。

5.健全完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体系
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应急管理机制。

制定完善分行业和分类的环境应急预案,建立企业、部门预案备案登记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重点建好
州级环境应急指挥平台,加快形成统一、高效的环境应急决策指挥网络。

逐步建立完善环境应急物资库。

强化环境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与交通、公安、安监、水利、卫生等部门的应急救援队伍建立联动机制。

6.依法行政,强化监管
一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紧紧围绕全州“十二五”时期“两市三带四区”区域发展布局和“农牧稳州、工业强州、生态立州、旅游富州、科教兴州、开放活州、和谐安州”七大战略,按照“主动服务、提前介入、源头参与、全程监督”的要求,切实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州、县所有建设项目依法纳入环评管理范围,确保新建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执行率达100%。

7.切实加强对全州射线装置辐射安全监管,开展日常执法监督检查
建立和完善射线装置辐射安全监管数据库,实行动态档案管理。

加大对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和110kv及以上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工作。

开展伴生放射性矿污染防治环境监管工作,加强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辐射事故的发生。

8.完善机制,加大投入
将环境保护投入纳入州、县财政预算,并逐年按10%的比例增加,
用于环保行政管理、污染减排、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行政和事业经费支出。

加大排污费的征缴力度,依法全面、足额、按期征缴排污费,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州、县财政对征缴的排污费逐年纳入预算管理,用于重点、急需治理污染工程。

9.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州政府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州环保规划,落实有关保障措施,指导和协调解决全州重大环保问题,各县对本地区的环保工作负总责。

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主要责任人,环保主管单位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

环保部门作为政府环境保护统一监管的牵头部门,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加强环境执法监察。

发改、经商、交通、住建、国土、水利、农牧、林业、气象等有关部门明确职责,依法履行监管各自领域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