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一.理论基础与背景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随着任务型大纲( task—based syllabus) 及其相应教材的问世,任务型学习模式( task—based learning)逐渐得到发展, 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其基本教学理念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 体验, 实践, 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 感受成功。
赋予英语课堂教学新的内涵, 并带来生机和活力。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 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特征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任务型教学活动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应该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
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注重语言习得。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都是基于西方的心理学和教育理论, 教学法的成果大都是西方社会体制下的实践, 在我们国家外语教学的环境下, 应该采取适合本土的教学方式。
任务的设计正如大学英语改革所强调的那样, 必须实行个性化教学, 必须保证教师足够的授课时间。
这样我们的任务型英语教学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
二.研究问题与实验设计项目组以“英语口语”为切入点,提出采用“读写结合,听说互动;以输入带动输出,以评价促进教学;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多方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任务型教学模式。
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

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教育行业也在逐渐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个性化教学模式正逐渐受到重视。
大数据时代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旨在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
本文将对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大数据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1. 教学内容单一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来注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 学习成绩起伏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起伏较大,这是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不同,而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针对个体差异提供有效的支持。
3. 教学资源匮乏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依赖于传统纸质教材,而对于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学资源匮乏,无法提供精准的学习支持。
以上问题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方面存在较大的挑战,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1. 数据分析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2. 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基于大数据分析,教师可以为每位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适合其个性化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3. 智能化学习辅助工具大数据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智能化的学习辅助工具,这些工具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英语。
大数据技术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教学管理工具,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1. 提高学习效果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1. 需要教师的支持个性化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具备更加丰富和全面的教学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大学英语新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目前许多高校采取了在开设 基础英语 基础上同时开设行业英语 的 教学改革措施 。这种 改革措施 的实行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 学 习兴趣 ,也为 他们 以后 的就业提 高了筹码 ;教学上摒 弃采用 听 、 说 、读 、写面面俱 到的教学模式 , 将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的教学内容 进行整合 ,把整合后的内容分成 三大模块 ,分别是 :英语阅读 、英语 听说 、英语写作二 三 大模块 ,根据专业和学 生未来行业对英语技能的需 求不 同来分配三个模块的课时 ;考核模 式采用通过对学生在平时的学 习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的体系。 1 大学英语教 学内容 的改革 和探 索 行业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伸 , 是 面向基层 、面向一线 , 结合学生 自身特点 、紧密 围绕行业对外语技能的要求 ,强化就业导向 和能力本位的英语 教学 ,因此要对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进行整合。要 处理行业英语和基础英语教学 的衔接和整合问题 ,首先要搜集了解 国 内外行业英语课 程设置的经验 ,了解 国内职业及 岗位对英语能力的需 求 ,研究 了解所授专业人才培养 特色及专业特色 ,并通过学生在企业 实 习的信息反馈 ,了解行业英语课程 的适用程度 ,开展在校生对行业 英语需求和学习状况调查 ;以学生就业情况 和学情为依据 ,制订基础 英语 和行业英语课程设置方案 ;为保证行业英语课程 的实施 ,加强课 程 资源建设 ,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 内现有课程资源 ,同时 , 大力加 强 校际之 间的合作 ,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 ;目 前 的英语教师都是 学语 言的出身 , 缺乏相关行业从业人员 的一部分行业素质和相关行业 基本知识 ,而专业教师英语水平也有待提高 ,应派优秀专 业教师 去企 业学习 ;对英语 基础好 的专业教师进行语言教学的基本方法训练和语 言技能训练 ,满 足课堂教学所需 。 2 大学英语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基础英语 和行业英语整合后进行 同步教学 ,实现语言学 习过程 与 T作过程的统一。 将基础英语和行业 英语内容进行整合之后 ,形成英语 阅读 、英语 听说 、英语写作三大模块 。根据专业和学生未来职业对英语技能 的需 求 不同来分配三个模块 的课时数 。例如新闻专业对英语写作 能力要求 高 ,就 多安排写作模 块 的课 时数 ,播音 专业在 英语听说水 平上要求 高 ,就多安排 听说模块 的课 时数 。这种教学 内容的安排科学 、 合理 能 很大程度上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保证。 由三位教 师组成教 学团 队 ,针对整 合后 的三大教学模 块开展 教 学 ,三人教学团队可以对学 生做出公平 、公正和整体评价 ,促使学生 提高英 语语言 实用水平 。同时通 过三位教 师轮流授课 的方式避 免了 位教师从入学教到毕业的模式 ,使学生生对课程产生新鲜感 ,引发 其学 习兴趣 ,教师也 因此有 了充分的时间来 备课 , 保证 了教学效果的 顺利获得 。另外 ,根据模块要求和专业需求 ,安排专业教 师参与 的教 学 ,即 由一 名英语教 师和一名 专业教 师同时授课 的双人配 合授课模
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

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也逐渐引入了模块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往往存在内容过于繁杂、教学进度不平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而模块化教学模式以其灵活性、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教学的特点,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模块化教学通过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拥有特定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研究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发掘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和特点,为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模块化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模块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模块化教学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研究,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也旨在探讨模块内部教学方法和模块之间教学衔接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进行全面研究,可以为未来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1.3 研究意义研究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探讨和总结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特点,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进步。
通过对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2. 正文2.1 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模式概述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引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思政”课程在大学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和实践需求,“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文将从“大学英语”课程出发,探索“思政”创新教育模式的具体实践和探索。
二、“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一门基础课程,更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平台。
通过“大学英语”课程,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和文化信息,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国际化教育和多元社会的风采。
在这一背景下,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中,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通过“思政”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加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民族精神、思想道德观和国家意识,提高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还可以通过英语学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思政”教育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国际风云和全球问题,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意识,增强国际交往和交流能力。
1. 以课程内容为主线,拓展思政教育资源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可以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的选择,拓展思政教育的内容和资源,增加相关的思政教育元素。
在选用课文和教材方面,可以选择那些有思想性、文化性的内容,或者引入国学、诗词、文学等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思想内涵。
2. 强化教学方法,促进思政教育贯穿全过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讨论、辩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思想交流和思政学习;在选取教学资源和实践环节中,可以引入社会实践、文化体验、国际交流等元素,激发学生的思想激情和主动性。
3.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培养师资队伍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是思政教育开展的重要保障。
大学英语精读课的教学模式探讨

合应用能力 , 所以要改变以前枯燥 乏味 的传统教学理念 , 将 以前 的平面教学变成立体教学 , 让所有人都成为学 习的主人 , 积极 主
教 育 研 究
大 学 英 语 精 读 课 的 教 学模 式探 讨 交流讨论 , 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成员各 自的经验 、 知识优势和思
乔 晶
( 黑 龙江财经学 院 外语系 , 哈尔滨 1 5 0 0 1 0 )
个小组 , 再把学习任务合 理分配给各个小组 , 小组成 员 自主探 索
维特点共 同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 , 这一策略不仅注重协作学习 , 还培养了学生 的互助合作能力 。例如第一册第 五课 “ T h e N i g h t - i n g a l e a n d t h e R o s e ” 的童话故事 , 体会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学
g e r s ” , 在学习结束后 , 可 以让 学生就是 否应 该热心 肠帮 助陌 生 人进行辩论 。论前 准备是锻炼 同学们语言组 织能力 , 论 中是 锻
炼 同学们逻辑思维能力和 口语 能力 , 论 后总结则是 锻炼 同学 们 的总结叙述能力 。
2 . 5 课 件讲 课
传统 的精读课 在教学 中一直强 调“ 精” 字, 精讲 多练 , 着重 对词汇 、 语 法和语言点 的分析及讲解 , 再附带大量 的练习操作 ,
2 启发式、 讨论 式 的教 学模 式 。
2 . 1 课 前预 习 课前预 习是课堂教学 中的前奏 , 而且是 很重要 的环节 。老 师可就 每一课 的主题 向学 生布置一些 相关 问题 , 让学 生提前预 习。学生带着 问题去查找资料 , 认真准备 , 不仅 能培养学生 的问 题意识 , 还能启发学生从多角度 、 多层面去探索 、 思考 问题 , 培 养
基于PBL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PBL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PBL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首先介绍了PBL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接着设计了基于PBL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案,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探讨其实际应用效果。
研究认为PBL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展望了PBL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并总结了研究结论。
未来将继续深入研究,不断优化基于PBL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发展。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效果评估、应用前景、结论总结、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拥有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愈发重要。
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式往往被指责为内容枯燥、缺乏趣味性以及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问题驱动学习(PBL)的教学模式因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等优势而备受关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基于PBL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对学生口语能力提升的影响以及教学效果,通过深入分析PBL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以及结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和需求,设计出适合的教学方案。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验证PBL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和指导。
在此基础上,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提高学生口语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一直是英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而基于PBL的教学模式则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一、课程设置嘉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英语能力的提升。
课程设置包括大学英语一、大学英语二和大学英语三等课程。
大学英语一主要侧重于为学生打下英语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大学英语二则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三则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专业学习。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嘉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项目制教学、任务型教学和合作学习等。
通过项目制教学,学生在课程中可以通过自主选择课题并组织小组展开研究与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任务型教学则注重学习者在真实场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注重言语交际和思维发展。
合作学习则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协助中共同成长,提高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三、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嘉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的核心教学模式之一。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实战能力。
嘉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英语角嘉庚学院设有多个英语角,每周固定时间会举办英语角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英语角活动,与外教和其他同学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英语角还可以提供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英语的魅力。
2. 实践项目嘉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设置了多个实践项目。
其中包括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写作比赛、英语剧演出等,通过参与这些实践项目,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演讲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
3. 社会实践嘉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还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或者与外国留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和实际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锯子) 。随机通达式教学模式主要适 合于英语技能 中的阅读
五 、 锚 式 大 学 英 语 教 学模 式 。该 教 学 模 式 是 在 多样 化 的现 抛
和写作技能的培养 和提高。 实生 活背景 中( 或在利用 技术虚拟的情境 中) 将某 个问题或事件
作 为 支 点 , 就 是 “ ” 从 而 开 展 围绕 “ ” 行 的 教 学 活 动 。它 也 锚 , 锚 进 是 一 种 学 习 框 架 , 张 学 习者 在 基 于 技 术 的 整 合 的学 习环 境 中学 主 会 解 决 复 杂 问 题 。 在 这 种 学 习环 境 中 . 生 的学 习 内容 和 学 习 过 学
基 于建 构主义教学理论和 网络多媒体技术 的大学英 语教学模式
的研究成为 当前 英语教学界 的热 门话题 。现代学 习理论 的新发 展为外语教学模 式的变革提供 了动力 和依据。新 的大学英 语教
有利保 障。因此 . 师所设计 的任务必须要充分切合学生水平的 教
实 际情况 , 既要有一定难度也要有可操作性。 四、 随机通达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 是以建构 主 义 的一 个分支——认 知灵 活性理论为基础 的教学模式 。随机通
等等 , 最后归纳 为 : s swswa a 。 ( I a a a SW w a 我看见一 把锯子锯另
一
算机 自主学习” “ 及 合作学习” 的必要 准备和有益 补充 。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适合个性化教学 的英语教学模式 , 在面 向 拥有不同英语词汇量 , 不同个性发展 目标 , 听、 、 、 在 说 读 写等方面
、
支架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是近二三十年来
国 外 流 行 的教 学 模 式 , 定 义 是 : 架 式 教 学 应 当为 学 习者 建 构 其 支
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 种概念框架 。这种框架 中的概念是为 促进
学 习 者 对 问 题 的进 一 步理 解 所 需 要 的“ 近 发 展 区 ” 为教 学 的 最 作 介 入 点 , 用 “ 架 ” 引 导 学 生 在 最 近 发 展 区 内 的 发展 。支 架 式 利 支 来 课 堂 教学 创 造 性 地 处 理 “ ” “ ” 间 的关 系 , 学 生 进 行 “ 教 与 学 之 是 计
我 国外 语 教 学 历 史 悠 久 , 构 主 义 教 学 理 论 的 兴 起 、 l 纪 建 2世
任 务型大学 英语教学模式 是一种 比较开放的激励式 教学 模 式 。学生在 完成任务后 的成就感是激发学习热情和学 习信心 的
网络和多媒 体技术的发展 和应 用 , 高等教育改革提供 了契 机。 为
不同的回答 , 这些 回答是学 习者基于 自身 知识和生活背景对 问题
作 出的 反应 。
育教学 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 的飞速发展 , 为英语多媒体教学提
供 了一个 技术平 台。它能够 最大限度地满足建 构主义学 习理论 对英语学 习和学习环境 的要求 。而建构主义理 论和现代信 息技 术是多媒体 教学体 系的两个支点 , 为建构 主义学 习理论与多媒 认 体英语 教学模式 的结合 , 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 了情境性 、 互性 、 交 个性化和 自我诊断性的特 征。 然而, 多媒体 机助外语 教学 只是外 语教学 的有 力辅助 和补 充 。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 学 中的不 良运用 容易导致 师生 在教学
多媒体机 助大 学英语教学模式成 为时下应用最为广 泛的外语教 学模式 。多媒体辅 助外 语教学是将多媒体 应用于外语教学 辅助
的技术 , 它既是一种新兴 的外语教 学模式 , 也是多媒体技术 在教
程是真实 的 , 学结果具有较高 的迁移性 , 所 从而使学生 的学 习变
得有意义 。在英 语教学 中, 对于 同一个 问题 , 同学习者能作 出 不
2 1 年 第 1 期 00 0
语 教 学模 式 的探讨
丁婉 娟 吴 婧 ( 昌理 工 学 院 , 西 南 昌 3 00 ) 南 江 30 0
【 摘要] 综合论述几种适合 大学英语教 学的主流教 学模式 , 同时归纳性地总结其他较有创新 意义的教学模式 , 以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 者参考。 【 关键词】 大学英语 ; 学模式; 教 建构主义
达 式 教 学模 式 是 在 教 学 中 对 同 一 学 习 内容 , 在 不 同时 间 、 同 要 不
学 模式如雨后春 笋, 中影 响较 大的有 支架式教学模式 、 其 多媒体
机 助教学模式 、 务型教学模式 、 机通达式 教学模式和抛锚式 任 随
教学模式 。下面 , 笔者就这几种主要的英语 教学模式及其特点进
f mhm ( 子 ) 3 ato a eal—e . ) r i.锯 o ;.w n tswt belg f( 。在 这 几个 句 1 h t o 锯
子中,a sw这个单词频繁 出现 , 但含义各不同。学 习者在寻求这些
词 的 含 义 的 同 时 , 最 初 的 sw( 见 ) 对 a 看 的知 识 有 了新 的认 识 , 此 依
行探讨。
一
情境 、 同 目的以及不 同视角下进行 多次认 知 . 多种维度来表 不 从 现知识 . 揭示知识 之间的关联性 。简言之 , 就是在不 同情景 中多 次再现 同一学 习 内容 , 如一个单词 , 使这些学 习内容得 到完整 的
展 示 。 如 : .swP u ys ra.看 见 ) 21 etob r wagw 1 a al et dy( I e ; -w n t o o a r
有 不 同应 用 水 平 的集 体 教 学 中 , 难 设 计 出一 个 能 符 合 每个 学 习 很 个 体 的“ 架 ” 因 此金 益 云 、 飞 兵 等 提 出 , 架 式 教 学 中教 师 提 支 , 刘 支 供 的 支架 应 该 适 时 、 度 。 适 二、 多媒 体 机 助 大 学 英 语 教学 模 式 。 由 于信 息 技 术 的发 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