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集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集

一、走进美丽的家乡1,站在高高的山岗上用眼睛观察家乡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等展开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2,学会用流畅的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及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们看书本的第2页.上老师带着这群小朋友正在观察家乡他们的家乡呢你们也能说说自己的家乡是什么样的吗?学生说说自己对家乡的感觉.二、教师展示有关于福建的各种图片.并介绍以下内容:1,请学生说说对福建的认识2、福建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房子,景色,人们的生活等)3、福建的特色食物.(白云猪手,早点等)4、,福建的名胜古迹.(陈家祠等)三,大家开口说.师说:大家现在已经对福建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我们请向同学用一段话来介绍一下你的家乡的特点.学生活动: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然后,学生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教师小结.布置下节课同学自己准备好介绍自己家乡的资料和作画的准备.⊙介绍家乡并用手描绘家乡教学重点:通过作画(描绘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及过程: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1、请打印了家乡资料的同学上台用幻灯机显示家乡的图片等(林来恩等)1、阅读.请学生阅读教科书8~9页的内容,了解别人是怎样对家乡进行描绘的.2、自由作画.学生个人作画,教师巡视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同学之间亦可互相讨论作画的内容.3、教师把学生的画收上来,表扬作画过程中认真的同学.4、说说我的画,说说我的家乡2,从地图上看家乡⊙用心体会家乡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征和风俗习惯.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3,初步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份.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一、导入.二,学习四川的内容.1、提问有没有老家是四川的学生,请学生说说四川的特点2、通过图片和书本上的内容来介绍四川(从地形地貌,资源,名胜古迹,风俗等方面介绍),给学生一个介绍自己家乡的模式.三、认识各种地形地貌.学生说自己的家乡.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四,教师小结.⊙走进不同的家乡(一)教学目标: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2,加深对各种地貌的认识.3,通过对祖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貌,感受祖国的博大.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和过程:一,复习.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各种地貌,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这些地貌的名称和它们所具有的特点.(展示相应地貌的图片要求学生做出简单的判断.)二,导入.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地貌,这些地貌用地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就是这个样子.(有条件的话,展示实物地形图;若没有,则可通过幻灯片展示地形图.)三,学习地形图.这个凹凸不平,色彩缤纷的地图就是地形图了.地形图有什么用呢 (学生举手发言.)对了,地形图能够帮我们清楚了了解一个地方的地貌.那怎样来判断一个地方到底是什么地貌怎样来阅读地形图呢学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四,了解不同地貌里生活的人的不同生活习惯,以及这些生活习惯与当地地貌的关系.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地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然后以小组的名义发言.五,教师小结.⊙走进不同的家乡(二)教学目标:1,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2,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3,了解不同气候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习惯.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先阅读一下书本16~17页的内容,并和同桌讨论一下这两幅统计图表示什么二、探究活动:认识统计图.教师以提问的形式来讲授统计图所传达的思想.如:我国降雨量最少的地方在那里最多的呢降雨量最多,最少是什么意思呢……我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在那里年平均气温是什么意思呢……三、问题讨论:为什么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地方不是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呢⊙走进不同的家乡(三)教学目标:1,学会看民族分布图.2,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怎样看民族分布图.先学会念这56个民族的名字,然后再学习怎样去看民族分布图.小游戏:给民族找家.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等(通过网络来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小结.做做我的家乡手册二,家乡的故事1,展览室里的故事多⊙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教学目标: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3,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活动与过程:一、导入.1、展示一些各个时期的生活用品,让学生辨认,这是哪个时候人们使用的.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2、了解家乡人生活中"住"的变化.学生通过对比书本上两个不同年代的房子,了解父辈和我们这一辈的生活的变化,体会出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这一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能过准确地说出过去和现在的不同之处.3、了解家乡人生活中"行"的变化.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一说家乡人生活中"行"的变化.4、了解家乡人生活中"衣"的变化.阅读书本的内容,说说家乡人"衣"的变化.了解家乡人生活中"食"的变化.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举早餐为例,说说我们现在在食物方面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同学这部分的内容,加强学生运用对比分析事物的能力.5、小结.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身边发生着这么多好的变化呢⊙学校的变化真大呀教学目标:l,了解学学校的过去,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2,在了解的基础上增进对学校的感情.3,通过学校的变化了解家乡人生活的变化.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了解华阳的变化.结合同学所说的内容,了解学校的操场,校门口,教学楼,体育设施等的变化来说明华阳小学的变化.介绍学校的变化.简单介绍学校从过去到现在现代化学校的变化过程,从而了解学校,社会的变化,感受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学习制作年表.知道什么是年表,它有什么用处.学习年表的制作.小结.⊙生活中的智慧教学目标:1,认识过去的生活用品,了解过去的生活.2,认识简单的事物年表,理解年表的作用,学习制作简单的年表.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同学们请先阅读书本32页的内容,看看这些东西你都认识那些,他们有什么作用小讨论.下面和你的同桌一起讨论一下图上这些东西的作用.讨论完毕后,请学生举手发言,讲讲这些生活用品的作用和用法,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和介绍.展示其他生活用品的图片及简单介绍,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过去的生活.(幻灯片展示各种生活用品并和现在的生活用品进行简单的比较.).学习制作年表.先学习看年表.引导学生看年表,说一说,每一横排中是什么东西(同一类用品),最上面的小标题说明了什么(不同的时期),这张年表告诉了我们什么.把书本的年表补充完整.课后作业.制作一个简单的年表.2,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家庭寻宝"中的发现教学目标:1,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的重要课外读物.2,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3,知道滚铁环,抛石子等过去的游戏.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同学们,请看书本37页,这些都是什么啊 (小人书!)对了,这些就是过去的孩子们最最喜爱的小人书了.我今天来了解一下过去的孩子们都看些什么书,玩些什么游戏.阅览小人书.每个同学发一本小人书,让他们感受一下小人书的魅力.说说感受.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过去的小人书,你们觉得它们跟我们今天的少儿读物有什么不一样呢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简单小结.介绍滚铁环,抛石子等游戏,并展示这些游戏的用具,为下节课的室外体验课作准备.课后作业.回家问问父母,他们小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玩玩过去的游戏教学目标:1,体验过去的游戏,发现过去游戏的特点.2,通过比较过去和现在的游戏,感受儿童的生活的变化.3,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我们这一节课是课外体验课,上一节课老师已经介绍了这些过去的游戏是怎么玩,今天我们就亲身去体验一下这些有趣的游戏.学生排队到操场进行体验活动.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要参与的游戏项目.鼓励学生多尝试各种游戏.集合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每个同学写一点关于今天参与游戏的心得,感想.字数不限.⊙今非昔比的厨房教学目标:1, 谈谈玩过去游戏的感受,通过现在和过去游戏的对比,了解社会的变化.2, 了解三种不同的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知道厨房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进步.3, 学习从具体,细微之处观察和感受社会的进步.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学习今非昔比的厨房.同学们请先观察书本42~43页的图片,看看他们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逐一提问:过去的厨房时什么样子里里面有些什么东西为什么要放这些东西呢现在的厨房有些什么这些东西有些什么好处……总结.从厨房的变化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五,课堂小结.3,说不完的家乡故事⊙家乡名称的来历教学目标:1,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2,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统.3,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残旧家乡有关的历史.4,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胆量.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我相信同学们回家一定问了你们家乡的名称的由来了,现在老师先来讲一个关于福建叫羊城的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并给学生一个介绍家乡的模式.)学生当小老师,向同学介绍他家乡的名称的由来.(可以是家乡名字的由来,也可以是某座山某条河等的名字的由来.)集体评价上来向大家介绍家乡名称的"小老师",表扬,奖励做的好的学生.教师小结.⊙家乡水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家乡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位同学能说说水都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举手回答.)介绍水在各个领域的用途.通过影片和网页介绍水在工业,农业,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家乡人取水方式的发展历史.下面请同学们观察46~47页的内容,然后告诉老师和同学,家乡人取水方式有什么发展变化.(学生阅读和回答取水方式的发展变化.)讨论:为什么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变得越来越珍贵了呢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观察,阅读48页的内容,并讨论以上的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发言.教师作适当的评价和指导.五,课堂小结.⊙家乡水的故事(二)教学目标:1,认识水污染对家乡人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危害.2,了解家乡人节约用水方面的成就,强化学生珍惜水的情感和态度.3,促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和过程:导入.家乡水不断地在变化,从过去人们挑水喝,到现在开龙头就有自来水喝等等.这些变化中,有好的变化,也有坏的变化,现在请同学们阅读书本49~53页的内容,并请思考,家乡水的发展有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水的故事的变化.看看家乡水坏的变化.1,了解水污染.2,水的浪费.举身边简单的例子进行讲解(如,洗手的时候浪费的水,一个人浪费一杯,那么一个班就浪费40杯,一个学校就浪费1000多杯,……如此类推,使学生意识到,如果每个人都浪费水一点水的话,很多人就会浪费很多很多.)3,看看家乡水好的变化.知道水库,污水处理厂,排污通道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观看节约用水的flash.观看flash《一杯水的故事》,知道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一杯水的用处其实是很大的.由此片向学生传道节约用水的信息. 4三,家乡,我为你骄傲1,从家乡看祖国⊙家乡人的智慧——丝绸篇教学目标:1, 通过对家乡丝绸的了解,体会家乡人的智慧,感受中华丝绸文化的博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 学习关于丝绸的古诗,了解过去人们的艰苦生活,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和过程:导入.同学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一段历史长河中,勤劳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不但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又那些发明创造,文物古迹为世界作出了贡献吗 (学生集体回答:四大发明,长城,陶瓷……)丝绸的故事.看来同学们对这个方面知道的还是很多的.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让中国人骄傲的文明的其中一个;中国的丝绸.讲一个关于过去邦国想娶中国的公主主要是想取得中国的种桑养蚕的技术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介绍丝绸之路.展示丝绸之路的短片,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知道中国人早在两千多年就把中国的丝绸带向世界,把中国人的智慧向世界展示.了解各个不同年代的丝绸的不同样式.不同时代的丝绸蕴含了该时代的特色.通过互联网,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的丝绸的样式,并让他们了解到,丝绸不仅是一种纺织品,它同样是一种文化,能够反映各个时代的变化.丝绸是珍贵的.知道丝绸的大概制作过程,从中了解丝绸珍贵的原因. 了解有关丝绸的古诗.小结.⊙家乡人的智慧——中医篇教学目标:1, 通过对中医,中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增强学生对中国本土产生的医学体系——中医的认识,并引以为豪.2, 学会制作家乡名人简历,为家乡的名人感到骄傲.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让中国人骄傲的丝绸,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让中国人骄傲的——中医.我们平时的生活也有不少的地方接触到中医,你们想想,自己什么时候与中医打过交道 (学生举手回答.)介绍中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中医起源在哪里呢为什么人们这么信赖中医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中医的一些内容.(视频:中医)中医起源很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就知道自然界的花花草草能够给人们治病.介绍中医的名家.(利用互联网进行该项活动.)同学们,你们认识华佗吗 (认识!)你们还认识那个出名的中医药学家呢 (李时珍)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位伟大的医学家,再看看中国其他出色的中医学家.介绍华佗:华佗开颅的想法,给关羽开刀疗伤的故事,华佗的"五禽戏".介绍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该部分视频:本草纲目)布置作业.课后:家乡名人手册的完成.⊙家乡人的智慧——陶瓷篇教学目标:1,了解陶瓷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2, 知道我国是陶瓷的故乡,制陶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检查上节课所布置得作业.导入.经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中国的两个伟大的文化——丝绸和中医有一定的了解了,今天我们来看看第三个——陶瓷.陶瓷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请同学们说说我们身边都有些什么陶瓷制品.(学生举手回答.)介绍陶瓷,陶艺,各朝特色陶瓷制品.通过中国科普网介绍陶瓷,使学生对陶瓷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知道陶瓷是中国人的骄傲,陶瓷是外界认识中国人一个途径.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陶瓷工艺品绚烂夺目,它的制作过程是很精细的,通过对陶瓷的烧制过程的了解,使学生明白陶瓷制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会珍惜瓷器,尊重制陶工人,尊重劳动.该部分通过图片展示和动画完成教学.现代陶瓷的介绍.介绍现代陶瓷工艺品,生活用品,现代陶瓷的制作,并让学生知道,现代陶瓷技术是在传统陶瓷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进步离不开传统.该部分通过图片展示说明.小结.传统的陶瓷制作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它给人类带来了精美的作品.现代陶艺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改良,有了更好的技术去制作,创造;它的大量生产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文化瑰宝(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瑰宝:故宫,兵马俑,释迦塔,唐三彩和三星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文化了,今天我们还要继续这个话题.请大家翻开书本64页,看一下这一课我将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学生阅读.)故宫.问问去过故宫的同学,让他们讲解一下故宫给他留下的印象.播放关于故宫的影片,使学生对故宫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教师针对故宫的历史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并提到故宫作为中国过去的一个建筑群留在了人们的身边.兵马俑.观看兵马俑的录像和图片,并让学生讲讲他的感受,教师对兵马俑的来历简单介绍.释迦塔.唐三彩.观看影片后让同学讲讲唐三彩的特点,以及他所代表的唐朝的特点;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三星堆.利用网络资源介绍三星堆,观看三星堆出土文物的图片,使学生对三星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七,小结.⊙文化瑰宝(二)教学目标: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了解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增强民族自豪感.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共同去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将继续去看看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贝.了解长城.观看长城的有关图片和影片,直观的了解长城.同学讲讲关于长城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等).了解敦煌和莫高窟,了解龙门石窟,领略中国艺术的美.方式:观看图片和影片.介绍颐和园,了解中国园林的艺术.了解天坛.小结.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为这些震惊中外的奇迹骄傲吧!2,扎根家乡的传统⊙乡音乡情教学目标: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2,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3,加深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城市——福建的了解.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同学们,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方言,这个我们知道.而每个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民歌,山歌,乐器等,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就看看不同地区的人民,他们不同的乡音乡情.欣赏不同地方的特色歌谣,感受不同方言所带来的不同歌声.先欣赏的是陕甘宁地区特有的山歌:花儿.在欣赏之前教师简单介绍一下花儿.接着欣赏广东的客家山歌.最后听一下福建一带的一首童谣《月光光》.欣赏不同民族的乐器.简单介绍以下乐器,并对它们的演奏进行欣赏.唢呐.二,马头琴.三,二胡.四,琵琶.欣赏不同地方的地方剧.观看变脸的图片,简单介绍变脸.观看京剧片断.观看粤剧片断.了解民间传统艺术.欣赏泥人,糖人,布艺娃娃(老虎鞋等),剪纸等民间艺术.六,教师小结.⊙乡风乡俗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2,初步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3,感受中华文明中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介绍春节.从吃团年饭,贴挥春年画,门神,放鞭炮,元宵等介绍春节,并让学生说说他们家乡特有的春节传统. 说说清明,端午等传统中国节日的来历和特色活动.主要以学生自己讲解为主,教师进行简单的指导和点评.小结.3、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远离陋习教学目标:1, 能够初步区分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2, 了解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对社会文明和发展造成的危害.3,能够在生活中自觉抵制和拒绝参与封建迷信活动.4,养成以实际行动维护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迷信或者是不健康的现象或者行为,那个同学能够举个例子呢可以是你亲眼所见的,也可以是你听别人说的.简单讲解同学们说到的迷信,不健康的现象和行为.讨论: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迷信,不健康现行和行为呢学生对刚才的问题进行小组发言,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指导.举手回答:这些迷信,不健康的现象和行为会给社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为了促进生活中的健康与文明,我们小学生能够做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目录第一单元走进美丽家乡单元目标态度增进对于家乡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态度。
感受到祖国博大,从而产生积极情感。
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能力,提高合作能力。
能够理解不同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联系。
知识认识家乡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辽阔和风俗多样。
学习四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地8个方向更准确描述地理位置。
重点、难点1.在俯瞰家乡活动中拓展对家乡认识,增进对家乡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关系。
3.在合作绘画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认识。
4.认识家乡多样性。
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概念。
7.体验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所获得成功感。
8.提高合作能力。
主题一站在高高山岗上课题1 用眼观察家乡教学目标:1、在俯瞰家乡活动中拓展对家乡认识,增进对家乡情感。
2、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关系。
重点、难点拓展对家乡认识,增进对家乡情感。
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地方进行观察。
教师提前布置,可以提示学生家长帮助,也可以由本课程或其他课程老师组织完成(城市电视塔、高楼、农村地势较高小山丘或坡地等均可,学校里面楼房也可以)。
主要目在于让学生有俯瞰家乡机会,强调要注意观察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作简单记录。
教师:准备一张大挂图,可以是全国,也可以是本省或本地区。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请打开我们品德书,看看书本上第二页、第三页图画,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画面上内容吗?(1)老师带着虎子、妞妞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汇报2.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家乡,去了解自己家乡。
(二)阅读和讨论。
1.前不久,老师让大家去不同方向观察自己家乡,相信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
为此,妞妞还写下了一篇观察日记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她日记。
2.阅读妞妞日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品社全套教案

四年级品社科教学进度表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品社科教学进度表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册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标,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观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分10课完成,教学内容以家乡的地理环境为中心,从家乡的整体和地理位置入手,加深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分14课完成,从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切入,帮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感受和理解家乡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分14课完成。
教学内容以家乡的文化、民俗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了解家乡历史和文化。
2.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与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比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学习中去。
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2.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但当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3.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4.知道世界历史发展一些的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北师大版四上品德与社会 集备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课题1 用眼观察家乡一、教学目标: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学生: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
教师提前布置,可以提示学生家长帮助,也可以由本课程或其他课程的老师组织完成(城市的电视塔、高楼、农村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或坡地等均可,学校里面的楼房也可以)。
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俯瞰家乡的机会,强调要注意观察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作简单的记录。
教师:准备一张大的挂图,可以是全国的,也可以是本省或本地区的。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请打开我们的品德书,看看书本上第二页、第三页的图画,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画面上的内容吗?(1)老师带着虎子、妞妞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汇报2.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去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阅读和讨论。
1.前不久,老师让大家去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的家乡,相信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
为此,妞妞还写下了一篇观察日记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她的日记。
2.阅读妞妞的日记。
3.你有什么话想说?(交流)4.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她们又做了什么?5.小结:妞妞和她的同学们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描绘了自己的家乡。
6.同学们也向妞妞一样介绍一下你课前观察到的家乡。
*小组探究,每位同学分别介绍自己观察到的家乡景色。
*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要在原来了解的四个方向基础上继续学习4个副方向。
(三)体验活动。
1.师引导: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学过了4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就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便、准确。
北师大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教育教案全册

北师大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教育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诚实守信课时1:培养诚实守信的意识- 目标:通过故事和讨论,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
- 教学内容:介绍诚实守信的概念、故事分享、小组讨论、课堂展示。
- 教学安排:-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讲述小故事引起学生对诚实守信的关注。
- 活动一:教师介绍并分享一个与诚实守信相关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体现的诚实守信的行为。
- 活动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或情境,编写一个诚实守信的小故事,并进行课堂展示。
- 总结: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肯定,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课时2:学会诚实守信的行为- 目标:通过小游戏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诚实守信的行为。
- 教学内容:小游戏、角色扮演。
- 教学安排:- 导入:复上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 活动一:进行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诚实守信的行为带来的快乐和好处。
- 活动二: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出诚实守信的行为,并进行展示。
-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研究内容,再次强调诚实守信的意义。
第二单元:友善礼貌课时1:培养友善礼貌的意识- 目标:通过游戏和讨论,培养学生友善礼貌的意识。
- 教学内容:友善礼貌的概念、游戏活动、小组讨论、课堂展示。
- 教学安排:-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友善礼貌的关注。
- 活动一:教师介绍友善礼貌的概念,并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友善行为。
- 活动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友善礼貌的场景,讨论并编写一个小故事,并进行课堂展示。
- 总结:教师肯定学生的表现,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友善礼貌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课时2:学会友善礼貌的行为- 目标:通过情景演练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友善礼貌的行为。
- 教学内容:情景演练、角色扮演。
- 教学安排:- 导入:复上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友善礼貌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一单元:走进漂亮的家乡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课题1 用眼观看家乡一、教学目标: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三、教学预备:学生: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点进行观看。
教师提早布置,能够提示学生家长关心,也能够由本课程或其他课程的老师组织完成(都市的电视塔、高楼、农村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或坡地等均可,学校里面的楼房也能够)。
要紧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俯瞰家乡的机会,强调要注意观看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作简单的记录。
教师:预备一张大的挂图,能够是全国的,也能够是本省或本地区的。
四、教学时刻: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请打开我们的品德书,看看书本上第二页、第三页的图画,你能向大伙儿介绍一下画面上的内容吗?(1)老师带着虎子、妞妞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汇报2.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伙儿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去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阅读和讨论。
1.前不久,老师让大伙儿去不同的方向观看自己的家乡,相信小朋友们差不多完成了这项任务。
为此,妞妞还写下了一篇观看日记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她的日记。
2.阅读妞妞的日记。
3.你有什么话想说?(交流)4.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她们又做了什么?5.小结:妞妞和她的同学们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描画了自己的家乡。
6.同学们也向妞妞一样介绍一下你课前观看到的家乡。
*小组探究,每位同学分别介绍自己观看到的家乡景色。
*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要在原先了解的四个方向基础上连续学习4个副方向。
(三)体验活动。
1.师引导: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差不多学过了4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确实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便、准确。
46页精品北师大版小学品德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单元概要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是居高临下地俯瞰家乡的意思,表达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和地理位置方面观察、了解自己的家乡。
从引导学生以不同角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家乡入手,让他们自己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
然后,将对于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认识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应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而拓展自己对于家乡的了解,知道人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都有自己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
单元目标态度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
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
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联系。
知识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
学习四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地8个方向更准确的描述地理位置。
重点、难点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8.提高合作的能力。
单元结构走进美丽的家乡1、站在高高用眼观察家乡的山岗上用手描绘家乡2.从地图上用心体会家乡看家乡走进不同的家乡请到我的家乡来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课题1 用眼观察家乡一、教学目标: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学生: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
教师提前布置,可以提示学生家长帮助,也可以由本课程或其他课程的老师组织完成(城市的电视塔、高楼、农村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或坡地等均可,学校里面的楼房也可以)。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 品德与社会教案

成都市实验小学学年度上期年级学科教学设计执教者:教学设计目录索引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分析本单元教材的内容安排,地位,目标,重点、难点)从整体方位和地理位置方面观察、了解自己的家乡,从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入手,让他们自己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家乡的感情。
然后,将对于家乡的人士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的水平:认识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应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而拓展自己对于家乡的了解,知道人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的能力是教学的重难点。
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已有知识经验及可能会出现的困难)课时安排(本单元内容计划教学几个课时)。
6课时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分析本单元教材的内容安排,地位,目标,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和认识家乡历史和文化的学习,教学内容从家乡人的生活变化切入,沿着我家居住条件的变化、我家居住环境及交通的发展,逐渐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密切的穿着、饮食的历史性变化,进而转到学生比较熟悉的学校生活的变化和儿童游戏的变化,从家乡名称的来历、历史的传承、家乡水的变化中,产生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的明天做出贡献的想法。
通过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挖掘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是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已有知识经验及可能会出现的困难)课时安排(本单元内容计划教学几个课时)。
十二课时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分析本单元教材的内容安排,地位,目标,重点、难点)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开展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的学习活动。
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走访、体验、探究、查阅资料的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人的智慧、家乡传统与进步的变革和祖国文化发展的贡献,体验乡音乡情、相逢乡俗和传统节日与形成家乡人独特性格之间的联系,进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自发产生一种作为家乡人的自豪之情及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的积极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东窑子小学薛贺飞一、走进美丽的家乡1,站在高高的山岗上用眼睛观察家乡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等展开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2,学会用流畅的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及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们看书本的第2页.上老师带着这群小朋友正在观察家乡他们的家乡呢你们也能说说自己的家乡是什么样的吗?学生说说自己对家乡的感觉.二、教师展示有关于广州的各种图片.并介绍以下内容:1,请学生说说对广州的认识2、广州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房子,景色,人们的生活等)3、广州的特色食物.(白云猪手,早点等)4、,广州的名胜古迹.(陈家祠等)三,大家开口说.师说:大家现在已经对广州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我们请向同学用一段话来介绍一下你的家乡的特点. 学生活动: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然后,学生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教师小结.布置下节课同学自己准备好介绍自己家乡的资料和作画的准备.⊙介绍家乡并用手描绘家乡教学重点:通过作画(描绘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及过程: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1、请打印了家乡资料的同学上台用幻灯机显示家乡的图片等(林来恩等)1、阅读.请学生阅读教科书8~9页的内容,了解别人是怎样对家乡进行描绘的.2、自由作画.学生个人作画,教师巡视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同学之间亦可互相讨论作画的内容.3、教师把学生的画收上来,表扬作画过程中认真的同学.4、说说我的画,说说我的家乡课后反思:在教学中其实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通过互连网搜索家乡的图片及其它资料等,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加了教学趣味性,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气氛。
2,从地图上看家乡⊙用心体会家乡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征和风俗习惯.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3,初步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份.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一、导入.二,学习四川的内容.1、提问有没有老家是四川的学生,请学生说说四川的特点2、通过图片和书本上的内容来介绍四川(从地形地貌,资源,名胜古迹,风俗等方面介绍),给学生一个介绍自己家乡的模式.三、认识各种地形地貌.学生说自己的家乡.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四,教师小结.⊙走进不同的家乡(一)教学目标: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2,加深对各种地貌的认识.3,通过对祖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貌,感受祖国的博大.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和过程:一,复习.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各种地貌,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这些地貌的名称和它们所具有的特点.(展示相应地貌的图片要求学生做出简单的判断.)二,导入.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地貌,这些地貌用地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就是这个样子.(有条件的话,展示实物地形图;若没有,则可通过幻灯片展示地形图.)三,学习地形图.这个凹凸不平,色彩缤纷的地图就是地形图了.地形图有什么用呢 (学生举手发言.)对了,地形图能够帮我们清楚了了解一个地方的地貌.那怎样来判断一个地方到底是什么地貌怎样来阅读地形图呢学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四,了解不同地貌里生活的人的不同生活习惯,以及这些生活习惯与当地地貌的关系.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地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然后以小组的名义发言.五,教师小结.⊙走进不同的家乡(二)教学目标:1,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2,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3,了解不同气候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习惯.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先阅读一下书本16~17页的内容,并和同桌讨论一下这两幅统计图表示什么二、探究活动:认识统计图.教师以提问的形式来讲授统计图所传达的思想.如:我国降雨量最少的地方在那里最多的呢降雨量最多,最少是什么意思呢……我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在那里年平均气温是什么意思呢……三、问题讨论:为什么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地方不是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呢⊙走进不同的家乡(三)教学目标:1,学会看民族分布图.2,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怎样看民族分布图.先学会念这56个民族的名字,然后再学习怎样去看民族分布图.小游戏:给民族找家.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等(通过网络来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小结.做做我的家乡手册课后反思:在上这一课这前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都有自己的家乡吗?学生都说:没有,我们的爸爸妈妈有家乡,我们都是广州人。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针对这一问题让全班进行讨论关于“老家”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对于自己的家乡都没有什么概念,所以这应该引起重视,让孩子明白人都是有“根”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老家”,而广州也可以是自己的家乡。
二,家乡的故事1,展览室里的故事多⊙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教学目标: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3,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活动与过程:一、导入.1、展示一些各个时期的生活用品,让学生辨认,这是哪个时候人们使用的.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2、了解家乡人生活中"住"的变化.学生通过对比书本上两个不同年代的房子,了解父辈和我们这一辈的生活的变化,体会出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这一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能过准确地说出过去和现在的不同之处.3、了解家乡人生活中"行"的变化.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一说家乡人生活中"行"的变化.4、了解家乡人生活中"衣"的变化.阅读书本的内容,说说家乡人"衣"的变化.了解家乡人生活中"食"的变化.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举早餐为例,说说我们现在在食物方面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同学这部分的内容,加强学生运用对比分析事物的能力.5、小结.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身边发生着这么多好的变化呢⊙学校的变化真大呀教学目标:l,了解学学校的过去,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2,在了解的基础上增进对学校的感情.3,通过学校的变化了解家乡人生活的变化.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了解华阳的变化.结合同学所说的内容,了解学校的操场,校门口,教学楼,体育设施等的变化来说明华阳小学的变化.介绍学校的变化.简单介绍学校从过去到现在现代化学校的变化过程,从而了解学校,社会的变化,感受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习制作年表.知道什么是年表,它有什么用处.学习年表的制作.小结.⊙生活中的智慧教学目标:1,认识过去的生活用品,了解过去的生活.2,认识简单的事物年表,理解年表的作用,学习制作简单的年表.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同学们请先阅读书本32页的内容,看看这些东西你都认识那些,他们有什么作用小讨论.下面和你的同桌一起讨论一下图上这些东西的作用.讨论完毕后,请学生举手发言,讲讲这些生活用品的作用和用法,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和介绍.展示其他生活用品的图片及简单介绍,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过去的生活.(幻灯片展示各种生活用品并和现在的生活用品进行简单的比较.)学习制作年表.先学习看年表.引导学生看年表,说一说,每一横排中是什么东西(同一类用品),最上面的小标题说明了什么(不同的时期),这张年表告诉了我们什么.把书本的年表补充完整.课后作业.制作一个简单的年表.2,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家庭寻宝"中的发现教学目标:1,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的重要课外读物.2,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3,知道滚铁环,抛石子等过去的游戏.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同学们,请看书本37页,这些都是什么啊 (小人书!)对了,这些就是过去的孩子们最最喜爱的小人书了.我今天来了解一下过去的孩子们都看些什么书,玩些什么游戏.阅览小人书.每个同学发一本小人书,让他们感受一下小人书的魅力.说说感受.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过去的小人书,你们觉得它们跟我们今天的少儿读物有什么不一样呢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简单小结.介绍滚铁环,抛石子等游戏,并展示这些游戏的用具,为下节课的室外体验课作准备.课后作业.回家问问父母,他们小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玩玩过去的游戏教学目标:1,体验过去的游戏,发现过去游戏的特点.2,通过比较过去和现在的游戏,感受儿童的生活的变化.3,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我们这一节课是课外体验课,上一节课老师已经介绍了这些过去的游戏是怎么玩,今天我们就亲身去体验一下这些有趣的游戏.学生排队到操场进行体验活动.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要参与的游戏项目.鼓励学生多尝试各种游戏.集合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每个同学写一点关于今天参与游戏的心得,感想.字数不限.⊙今非昔比的厨房教学目标:1, 谈谈玩过去游戏的感受,通过现在和过去游戏的对比,了解社会的变化.2, 了解三种不同的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知道厨房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进步.3, 学习从具体,细微之处观察和感受社会的进步.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学习今非昔比的厨房.同学们请先观察书本42~43页的图片,看看他们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逐一提问:过去的厨房时什么样子里里面有些什么东西为什么要放这些东西呢现在的厨房有些什么这些东西有些什么好处……总结.从厨房的变化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五,课堂小结.3,说不完的家乡故事⊙家乡名称的来历教学目标:1,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2,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统.3,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残旧家乡有关的历史.4,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胆量.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我相信同学们回家一定问了你们家乡的名称的由来了,现在老师先来讲一个关于广州叫羊城的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并给学生一个介绍家乡的模式.)学生当小老师,向同学介绍他家乡的名称的由来.(可以是家乡名字的由来,也可以是某座山某条河等的名字的由来.)集体评价上来向大家介绍家乡名称的"小老师",表扬,奖励做的好的学生.教师小结.⊙家乡水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家乡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位同学能说说水都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举手回答.)介绍水在各个领域的用途.通过影片和网页介绍水在工业,农业,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家乡人取水方式的发展历史.下面请同学们观察46~47页的内容,然后告诉老师和同学,家乡人取水方式有什么发展变化.(学生阅读和回答取水方式的发展变化.)讨论:为什么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变得越来越珍贵了呢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观察,阅读48页的内容,并讨论以上的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发言.教师作适当的评价和指导.五,课堂小结.⊙家乡水的故事(二)教学目标:1,认识水污染对家乡人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危害.2,了解家乡人节约用水方面的成就,强化学生珍惜水的情感和态度.3,促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活动和过程:导入.家乡水不断地在变化,从过去人们挑水喝,到现在开龙头就有自来水喝等等.这些变化中,有好的变化,也有坏的变化,现在请同学们阅读书本49~53页的内容,并请思考,家乡水的发展有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水的故事的变化.看看家乡水坏的变化.1,了解水污染.2,水的浪费.举身边简单的例子进行讲解(如,洗手的时候浪费的水,一个人浪费一杯,那么一个班就浪费40杯,一个学校就浪费1000多杯,……如此类推,使学生意识到,如果每个人都浪费水一点水的话,很多人就会浪费很多很多.)3,看看家乡水好的变化.知道水库,污水处理厂,排污通道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观看节约用水的flash.观看flash《一杯水的故事》,知道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一杯水的用处其实是很大的.由此片向学生传道节约用水的信息.4,课堂小结.课后反思:我本人就是从农村来的,所以对于家乡我有说不完的话题,在教学中,我用我的亲身体会去给学生介绍我的家乡,把我家乡的一些故事讲给他们听,学生都显得非常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