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第三章 成本会计系统 成本管理会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03第三章 成本分类与成本性态分析

03第三章 成本分类与成本性态分析
销售成本(selling cost),涉及销售人员工资和佣金,以及销售部门的 其他费用。
营销成本(marketing cost),包括广告费和促销费。 售后服务成本(after-sales cost),包括产品销售以后处理顾客业务、
产品质量保证、修理费用以及后续服务和投诉费用等。
研究和开发成本(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包括面向市场 设计和引进新产品的费用。
第三章 成本分类与成本性态分析
1
本章概览
引例:京东集团基于价值链的全方位成本管 理
第一节 对外报告中的成本分类 第二节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分类 第三节 成本性态与混合成本分解
引例:京东集团基于价值链的全方位 成本管理
京东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如何对成本进行分类 ?为什么对于不同类别的成本采取不同的措 施进行成本管理?其依据何在呢?
21
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
成本按其可调整性可以分为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
短期成本是指决策者无法调整其能力的期间,也就是在 相关范围内生产能力成本保持不变的期间,实际上短期 成本就是弹性成本,或者说是变动成本。
长期是指生产能力能够被调整的期间,长期成本是指成 本对象的弹性成本和生产能力成本的总和,也就是全部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直接成本(direct cost)是指仅用于单个成本对象的 资源或者活动的成本。一般来说,直接成本包括直 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有例 外。
间接成本(indirect cost)是指不能直接归集到某一 成本计算对象而是由多个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分担 的资源成本。一般来说,生产经营过程中耗用的制 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营销费用等属于间接成本,但 是也有例外的情况。

管理会计课件第3章-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课件第3章-变动成本法

应用实例
本节课将以生产制造业为例,介绍变动成本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一个具体案例的计算过程。
实际应用
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变动成本法可以更加精准地计 算单位产品成本,为企业寻求提高生产效益提供有 力的决策支持。
案例分析
对于一件产品的生产,变动成本法将材料成本、人 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作为可变成本,基于实际生产量 计算单位产品成本。从而可以得出具体的生产成本 和利润。
管理会计课件第3章-变动 成本法
本课件主要介绍管理会计的常用成本计算方法之一——变动成本法。通过本 课件的学习,您将了解到: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应用实例, 以及优缺点分析。让我们开始吧!
概述
什么是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的应用范围?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您将了解到 这些问题的答案。
小结
本课件介绍了管理会计中的一种重要成本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的概述、 计算方法、应用实例和优缺点分析。通过本次学习,您将能够更好地掌握该 方法,并且在实际的管理决策中灵活应用。
优缺点分析
本节课将重点分析变动成本法相对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1 优点
通常被应用于固定成本相对较低、生产产品相对单一的企业。运算相对简单,能够更加 准确地跟踪产品成本,为企业制定正确的定价和决策提供支持。
2 不足之处
对于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固定成本无法很好地实现分摊。只考虑实际产量的计算方式 局限于企业生产的规模较小的产品。
定义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将制造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作为可变成本,以产品的实际产量作为分母计算单位产品的成本。
应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较为单一的成品,或特定的批量生产,且成本因素比较明确的企业。如制造业、加工业 等。

管理会计PPT课件

管理会计PPT课件
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三节 混合成本分解
(一)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是根据历史资料中相关范围内的最高业务量 与最低业务量及其相应成本来估算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 和变动部分的方法。
1. 将最高业务量的混合成本与最低业务量的混合成本的 差额,除以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的差额,求出单 位变动成本;
2. 利用单位变动成本求出最高业务量或最低业务量水平 的变动部分总额;
1. 确定混合成本与业务量的相互关系,并用回归方程 y=a+bx表示;
2. 再计算出回归方程中固定成本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数 值。
管理会计>>第二章>>第三节 混合成本分解
二、工程研究法
又称技术测定法,是由具有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对 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材料的特性和需求量、人工工时、机 器工时以及动力等的消耗量进行技术测定,并合理确定固 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分析方法。
管理会计>>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 西方管理会计的两个萌芽,标准成本计算 和预算控制,都是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 国。
• 管理会计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管 理科学化、现代化的产物,是会计实践发 展的必然结果,更是由于企业追求最大利 润的结果。
管理会计>>第一章>>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当产销量平衡时,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计算出的营业利润相等。 2.当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全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高于变动成本法。 3.当销售量大于生产量时,全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低于变动成本法。 4.当连续几期的产销量相等时,两种方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总和相等。
管理会计>>第三章>>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培训讲义PPT课件(20张)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培训讲义PPT课件(20张)

管理会计 作业成 本法培 训讲义( PPT20 页)
(三)作业成本法(ABC)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简称ABC)是指以作业 为计算产品成本的中间桥梁,通过作业动因来确认和计量各 作业中心的成本,并以作业动因为基础来分配间接费用和辅 助资源(行政和服务部门提供的资源)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体 现的是一种精细化和多元化的成本计算和管理的思想。
管理会计 作业成 本法培 训讲义( PPT20 页)
管理会计 作业成 本法培 训讲义( PPT20 页)
(二)资源(Resources)
资源是指在执行业务工作中所 发生的成本费用来源。包括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间接制造 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通 常可在企业会计明细账中清楚见到各 种项目。可分为货币资源、材料资源、 人力资源、动力资源及厂房设备资源 等。
2.批别水平作业
生产每批产品而从事的作业,这 作业的成本与产品批数成比例变动,当 生产批数愈多时,机器准备成本就愈多, 但与产量多少无关。
3.产品水平作业
为支持各种产品的生产而从事的作 业。这种作业的成本与单位数和批数无 关,但与生产产品的品种成比例变动。
4.维持水平作业
为维持工厂生产而从事的作业,这种 作业的成本,为全部生产产品的共同成 本。
管理会计 作业成 本法培 训讲义( PPT20 页)
管理会计 作业成 本法培 训讲义( PPT20 页)
3.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的区别和联系 从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资源动因连接着资源和作业,而作 业动因连接着作业和产品。把资源分配到作业的动因是资源动因;
管理会计 作业成 本法培 训讲义( PPT20 页)
传统管理会计中,常采用变 动成本法,即按成本习性划分为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且建立 模型y=a+ bx。而这种成本的划分 和模型的相关性,是立足于短期 内经营、业务量也无显著变化的 假设上的。时代的发展,需要一 种解决传统信息失真问题、打破 y= a+ bx 模型的成本计算理论, 而作业成本法就是满足这一需要 的理论。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PPT课件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PPT课件
2.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1)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 (2)成本计算不精确 (3)不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3.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3.2.4算程序和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期间成本=税前利润
式中:
销售收入=单价×销售量
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存期货初量×
上期单位产 品完全成本
+
生本产期量×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亦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变动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

造费用,下同)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制造

费用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当期边际贡
献中扣减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3.1.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而将
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 直接人工 同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变动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 同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期末存货水平不同
固定制造费用在本期销货和期末 固定制造费用在边际贡献中一次
存货之间进行分配
扣除
税前利润的计算程序和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无论期末是否有存货,均不影响期末存货成本水平,而是 在当期实现的边际贡献中全部一次性扣除。
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需计入产品成本。如 果期末存货不为零,则固定制造费用需要在本期销货和期 末存货之间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转化为本 期的销售成本抵减本期的利润,而另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 被期末存货吸收而递延至下期。因此,这必然导致二者在 销售成本与期末存货成本水平的不同。

成本管理会计完整版本ppt课件

成本管理会计完整版本ppt课件

图3.1 短期总成本曲线
25.04.2020
.
21
第一编 成本会计基本理论与内容
各种短期成本的相互关系
图3.2 各种短期成本的相互关系
25.04.2020
.
22
第一编 成本会计基本理论与内容
· 长期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图3.3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25.04.2020
.
23
3)机会成本:从事某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最有价值的 其他选择(经济学);已放弃的次优方案可能取得的 利益看作是被选取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管理学)
5、《成本管理会计(第二版) 》 出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2
6、成本管理会计 作者 王立彦 刘志远
出版机构 西蒙与舒斯特国际出版公司
7、成本与管理会计(第11版)(美)查尔斯.T.亨格瑞
(Charles T. Horngren)等
王立彦 代冰彬 等译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25.04.2020
.
4
课程考核
一、平时成绩 1、作业 2、出勤 3、课堂提问 二、期末考试 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
题、计算分析题、案例分析等
25.04.2020
.
5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成本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成本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和信息
质量 第四节 成本管理会计战略与管理理论 第五节 管理会计师和职业道德规范
25.04.2020
.
11
(二)成本管理会计的特征
1、目的性 成本管理会计要素的选择、联系方式及其运动方向反映企业管
理当局的某种期望,服从于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 2、集合性:最基本的特征 一从构成上看,成本管理会计是由成本策划、成本控制、成本

财务会计与成本核算管理知识分析课程(PPT 48页)

财务会计与成本核算管理知识分析课程(PPT 48页)

第二部分:成本控制
第三部分:成本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成本核算要求和一般程序
第三章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四章 间接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成本核算 第五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和在产品
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第六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概述
第七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九章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
第十章 成本报表和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
三、教学要求:
分了解、理解、掌握、应用四层次. “了解”: 要求一般知道即可. “理解”: 要求对主要知识点(基本概念、 公式、方法、程序)能领会、消化. “掌握”: 要求在理解基础上,能熟练吃透主 要知识点,并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应用”:能将主要知识点(基本概念、公式、 方法、程序)综合、灵活地运用于实际成本管 理中。
即实际工作中, 产品成本应包括那些内容?
它是应以理论成本为依据,同时考虑国家分配方针和企业经济管理的要
求,以会计法规、制度的形式所界定的产品成本的开支范围。
具体包括:
(1)为生产产品而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 成品和燃料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2)为生产产品而消耗的各种动力费; (3)企业生产单位支付给职工的职工薪酬(包括工资、 奖金、津贴、补贴和职福费等)
第一章 总论
本章要点: 成本的涵义和作用(理解、掌握)) 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了解) 成本会计的含义和对象(掌握)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掌握)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熟悉)
第一节 成本的涵义和作用
◆成本的涵义 ◆成本的作用
◆降低成本途径
一、成本的涵义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 分。

《成本会计》PPT课件

《成本会计》PPT课件

❖ 1.成本实质、作用 ❖ 2.成本会计的对象; ❖ 3.成本会计的职能与任务; ❖ 4.成本会计工作组织;
❖ 第一节 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
❖ 一、成本的经济实质
❖ 1、是商品经济产物。 ❖ 在商品经济下,生产者为了交换,就必须对产品 定价,从而产生计算产品成本问题。 ❖ 2、就领域而言,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产品成 本是一切商品经济下的共性。 ❖ 3、成本的经济内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丰富, 它从生产领域扩大到其它经济领域。就广义的成本而 言,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付出的代价。
三、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具体包括:(1)各行业会计主体经营业务的成本
(2)企业经营管理费用 (3)特殊需要的专项成本 对象: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 本和期间费用; 概括: 各行业企业的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 成本的经济实质是: ❖ 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全部资金总和。这个成本 是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尺度。是一种理论 成本。
理论成本不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偶然因素和异 常情况的消耗,只对正常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 进行货币计量,而实际成本往往受客观条件包括经济 方针政策和各期生产经营条件变化的影响。
❖ 此外,人们认为21世纪将创新
❖ (1)作业成本法; ❖ (2)适时制和倒推成本法; ❖ (3)质量成本会计 ❖ (4)战略成本管理 ❖ (5)成本企划 ❖ (6)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 ❖ (7)环境成本会计
二、成本会计的概念
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原则,采用一定的技 术方法,结合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特点,对企业生产 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和产品或劳务成本进行 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的一个会计分 支。成本会计实际上是成本与费用会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四、作好各项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成本计
算方法
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账户设置
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 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 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 产品成本和劳务成本的过程。成本核算的一 般程序包括:
• (一)根据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的规定 ,严格审核和控制成本费用开支。
• (二)正确处理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将成本、 费用在各月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
• (三)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和有关费用明细账。
• (四)将本月的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 集和分配,登记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和费用明细 账。
成本计算方法有多种,企业选择哪种方 法主要受企业生产特点以及成本管理要求所 制约。
一、企业的生产特点
(一)按照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企业的生 产可以分为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两种类 型。
(二)按照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特点,企业 生产可以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 产三种类型。
二、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成本管理会计
第三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会计系统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账户设置 第三节 生产特点与成本计算方法的关系
[本章学习目的]
本章重点理解成本会计系统的作用及成本会计系
统的设计应满足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成本核算的总体要求, 尤其是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划分的各种费用界; 生产特点与成本计算方法的关系;各种成本计算方 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正确理解成本核算的一般程 序以及在产品成本核算中应设置的会计账户的基本 结构,为成本核算奠定基础。
•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 表现在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以及完工产 品与在产品成本的计算的确定上。
三、成本计算方法
(一)分批成本计算法 (二)分步成本计算法
The End
• (五)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 进行分配和归集,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二、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
• 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两个一级账户,及其他相关的账户,如 “制造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 用”、“废品损失”、“库存商品”等账 户。
第三节 生产特点与成本计算方法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