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CPR工作坊模式在急诊室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

CPR工作坊模式在急诊室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

CPR工作坊模式在急诊室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CPR工作坊模式在急诊室护士分层培训中的效果。

方法:根据各层次护士培训的要求,设制特定的情形,采用CPR工作坊模式对急诊室26名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比较培训前后急诊室护士专科理论、急救技能考核成绩及医生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培训后急诊室护士专科理论、急救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团体协作能力增强,医生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大大提高。

【关键词】CPR;工作坊;急诊室;分层次培训【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372-02工作坊是利用一个比较轻松、有趣的互动方式,将参与者聚起来,针对一项或多项讨论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凝聚共识的一种活动方式。

是目前越来越流行的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1]。

急诊室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的科室,而心跳、呼吸骤停是急诊室最紧急的突发事件,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传统培训往往以单项技能、单人操作为主,护士长或责任护士定期一对一进行考核。

此模式缺乏团队综合素能的锻炼,不能体现各能级护士的特点,不利于护士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临床抢救时紧张的急救情境使急救成员心里压力大,难以发挥原有的单项技术操作水平,且现场分工不明,团队配合不默契,影响抢救质量[2]。

自2015年1月—2015年10月我科采用CPR工作坊模式对急诊室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急诊室注册护士26人,年龄24~46岁;文化程度:中专2人,大专16人,本科 8人;层次:N0 3人,N1 4人,N2 8人,N3 6 人,N4 5人。

1.2 方法1.2.1各层次护士CPR培训要求1.1.2培训内容根据《江苏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的精神,结合各层次护士CPR培训要求进行培训。

理论包括:心肺复苏团队知识的培训、演练流程、具体分工、操作要点、配合要点。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Mini-CEX应用现状及思考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Mini-CEX应用现状及思考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Mini-CEX应用现状及思考①吴蓓,周丹(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南通226010)一、基本概念Mini-CEX(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即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是1995年美国内科医学会(American Board of Internal Medicine,ABIM)研制的一种评价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并具有教学功能的测评工具。

Mini-CEX 量表由基本信息、评分项目、反馈记录三大部分组成,包括7个测评项目:医疗面谈、体格检查、人文关怀、临床判断、健康咨询、组织效能及整体评价。

每一项都有详细的评分表具体要求,其评判采取3等9分制计分。

1~3级:学员该项表现未符合要求,4~6级:学员该项表现基本符合要求,7~9级:学员表现优秀。

教师通过Mini-CEX量表记录评语,并当面给予即时反馈,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不足,及时改进。

二、Mini-CEX在我国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发展我国台湾学者陈伟德等在2004年将Mini-CEX翻译后首次引入国内,并根据实施经验,同时考虑文化背景差异,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版,形成了中国版Mini-CEX,研究创办了“Mini-CEX工作坊”。

叶建宏等于2008年将Mini-CEX推广到临床护理专业,用于护理人员的培训。

2010年爱兰首次将Mini-CEX应用于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教学。

同年,金云丹等把Mini-CEX运用于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培训中,效果良好。

2011年,杨廷芬将Mini-CEX的测评项目改为护理面谈、身体检查、护理问题确认、操作技能、咨询卫教、组织效能、人道专业7个项目,形成了护理版Mini-CEX。

2012年邱秀梅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客观结构化护理Mini-CEX,并应用于急诊科实习护生的临床教学中。

2013年吴荣等将Mini-CEX应用于内科临床实习护生的带教,认为其能够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

应用工作坊模式对护士长进行理论培训

应用工作坊模式对护士长进行理论培训

导才能、对护理人员的支持、激励技巧等方面认为比上课前提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1) 。结提供了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互动方式,增强了学习效果,提高了护士长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 工作坊; 护理教学; 护士长培训
doi: 10. 3969 / j. issn. 1672 - 9676. 2012. 23. 061
the knowledge of nursing management needs,will be a new training mode - workshop used in clinical nurse training. Results: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作者单位: 523059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袁湘瑜: 女,大专,副主任护师
查表包括 35 个问题。包括有系统地计划和安排工作,以达到 有效的结果,按优先及重要性顺序处理工作,适当地授权工作 给予下属等等。要求学员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即时的评估并在 相应的选项打勾。本组 4 批学员 99 名均能按要求分别在课 前和课后填写了调查表。回收调查表后,对课前和课后的调 查表分别进行统计,35 个问题中选 10 个问题以下的为“能力 一般”; 10 ~ 25 个问题为“能力较强”; 25 个问题以上为能力强。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PEMS 3. 1 软件,等级资料的比较采 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检验水准 α = 0. 05。 2 结 果( 表 1)
ity.
Key words Workshop; Nursing teaching; Head nurse training
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方式以讲授理论为主,这种教学模 式对学员来说参与性不强,很难提起学员的学习兴趣,因此学 习效果往往不理想。我院 2010 年 3 月派出 2 名护理管理者 参加了“淡玛锡基金”香港大学的护理管理学习班课程后,引 进“工作坊”教 学 模 式 对 护 士 长 进 行 培 训,收 到 了 良 好 效 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0 年 6 月本院护理部采用工作坊模式对 99 名护士长进行培训,均为女性,平均年龄 41 岁。学历: 本 科 62 名,大专 33 名,中专 4 名。职称: 主任护师 10 名,副主 任护师 51 名,主管护师 33 名,护师 5 名。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年限: 6 个月 ~ 30 年。 1. 2 方法 1. 2. 1 制定培训计划和目标 根据临床需要,制定培训计划 并设立培训目标。包括每次培训的人数、培训的批次、通过培 训达到什么目标等,均在培训计划内标明。本组计划召集全 院护士长分 4 批( 每批约 22 ~ 30 名) ,分别参与 1 次约 2 h 的 工作坊培训。目标是让学员学习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方法并能 应用到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从而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1. 2. 2 课程安排 主持人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充分准备,通过 游戏、学员分组讨论并汇报、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员领会课 程内容并能做到初步运用。本组讲授的内容包括如何建立你 的团队、下放权力的技巧、推动员工的技巧、沟通技巧等。 1. 3 效果评价 紧紧围绕授课内容设计课程效果调查表,调

工作坊模式在护士礼仪培训中的应用

工作坊模式在护士礼仪培训中的应用

了解培训对象对工作坊教学模式 的满 意度情况及培训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 满意度 。结果 : 培训对象对工作坊教学模 式的满意度较高 , 培 训后患 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培训前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 。结论 : 工作坊模式运用于护士礼仪培训 , 摆脱 了单纯理论授课 的枯燥 和乏 味, 改变 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脱节的现象, 提高了护士培训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提高了培训教学效果和实践效果。 关键词 工作坊 ; 场境模拟 ; 角色扮演 ; 礼仪培训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6 7 6 . 2 0 1 4 . 0 2 . 0 8 0
同的护理工作场境 中的服务质量 , 构 建和谐 的护患关 系 , 我 院
术后患者) 。特殊 ( 敏感) 护理工作场境礼 仪培训分 6期进行 , 每期 2个课件。通过座谈会 、 访谈 、 问卷 调查等方 法筛选 出临 床常见的 、 处理难度较大的护理工作场境 , 制定 、 完善 相应 工作
流程和礼仪规范。 根据临床护理活动的内容, 设计场景进行模
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和人 民群众对护理服务需求的多元
理; 敏感护理工作场境 6例 , 包 括接受上 级检查 , 接 受投诉 , 患
者不按规定排队 , 迎接上级领导探望患者 , 迎接上级查房 , 接手
化、 高品质化 , 这就要求护 士不仅要 有精湛 的技术 , 还应 具有
展现护士特有 职业 素质 的行 为规 范和文 化交 际礼 仪 …。 因 此, 服务礼仪也成 为护 理人员应 具备 的基 本职业 素质 J 。为 了帮助护理人员适应新 时代 的角 色需要 , 提 高护理人 员在不

中国护理领域工作坊教学模式的研究

中国护理领域工作坊教学模式的研究

中国卫生产业HEALTH EDUCATION 卫生教育CHINA HEAL TH INDUSTRY工作坊(Workshop)是一种互动式、体验式、参与式的学习模式。

一般地,小团体的组员由10~20名组成,以一名在某领域经验丰富的主持人为核心,在该成员的指导之下,其他成员通过多种方式,如短时演讲、讨论、活动等,一起探讨某个话题的组织模式[1]。

发源地是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包豪斯学院,该学院以培养工程设计和建筑设计为宗旨[2]。

随后逐步向司法、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机构、艺术、学校教育、教育机构和工业等渗透[3]。

目前,国内已将工作坊模式应用于护理领域,取得一定成效。

1培训对象1.1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是护理工作的主体,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因此,护理人员的培训受到重视。

工作坊是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其组织形式灵活,较之学术讲座或理论授课,学员参与性强,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适合在职人员培训[4]。

郭晓宇[5]等为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造口认知,举办了“造口护理工作坊”业务培训,学员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

在工作坊培训过程中,所有学员认真听课,回答问题积极并主动提出问题。

动手练习的过程中,对试教人体造口做护理时,每人都是根据规范操作流程进行的,加深了对规范操作的掌握。

方小君[6]等将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胸心外科及呼吸内科护士呼吸机护理培训中,取得良好效果。

1.2护理实习生讲授理论是传统的“灌输式”的主要讲授方式,对学员来说,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参与性,学员很难提起学习兴趣,从而学习效果一般不理想[7]。

2011年Karimi H 在《护理学基础》中的课程引入工作坊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讲授教学模式,护生的考核成绩显著提高[8]。

钱春荣等将工作坊应用在“护理程序"教学中,护生“护理程序相关知识及能力”的自评分显著提高了,对课程满意度高,工作坊的教学组织形式也获得了欢迎与肯定,为了积累自学和团队学习的经验与能力,在平时课堂希望能多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9]。

多学科协作团队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护士伤口护理培训的效果

多学科协作团队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护士伤口护理培训的效果

多学科协作团队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护士伤口护理培训的效果朱利思; 陈军华; 胡辉; 施婕; 刘湘萍【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年(卷),期】2019(036)009【总页数】4页(P85-88)【关键词】伤口护理; 工作坊; 多学科协作团队; 护理培训【作者】朱利思; 陈军华; 胡辉; 施婕; 刘湘萍【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湖北武汉 430030; 同济医院门诊; 同济医院胃肠外科; 同济医院急诊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随着社会人口的老年化,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等的变化,糖尿病足、压疮、下肢血管溃疡等慢性伤口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1]。

这对临床护理人员伤口护理知识和技能提出更多更大的挑战。

伤口护理作为一综合性很强的专科,不仅要求护士了解伤口护理理论知识,还要求护士掌握各种相关学科如营养、疼痛、皮肤、内分泌、骨科等学科知识[2]。

单一学科主导的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临床伤口护理的需要。

多学科协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作为国际上根据“以患者为中心”而新兴的一种治疗模式,已运用到伤口治疗中[3],但在护士伤口培训领域还鲜有报道。

本研究将MDT理念应用于临床护士伤口护理培训中,并结合提升自我学习效率的工作坊(workshop)教学模式[4],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7年加入我院伤口护理小组的护士。

纳入标准:注册护士;工作年限≥1年;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不能完整参与为期6个月的培训;以往有参加伤口造口培训的经历。

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70人,均为女性,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为(28.64±4.42)岁;工作年限:1~25年,平均工作年限为(7.77±5.09)年;职称:主管护师12人,护师37人,护士21人;所在科室:内科20人,外科25人,妇科6人,儿科3人,急危重症科4人,肿瘤科5人,其他科室7人;学历:本科65人,大专5人。

工作坊在创伤科护士压力性损伤培训中的应用

工作坊在创伤科护士压力性损伤培训中的应用

工作坊在创伤科护士压力性损伤培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对在创伤科护理压力性损伤培训中利用工作坊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并分析。

方法:于2020年3月-2021年5月期间选取了80名创伤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

设置压力性损伤、预防、各期护理、体位管理、疼痛管理等五个培训主题。

通过五个环节对其进行内容培训(理论环节、实践操作环节、案例环节、人员探讨环节、总结环节)。

每星期进行一个主题的培训,每次培训两个课时,一共10个课时。

最后对比分析护理人员在培训前后对于压力性损伤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学习态度得分和护理人员对工作坊模式的认可度。

结果:在经过工作坊培训模式之后,80名护理人员在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和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培训之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工作坊认可度方面80名护士有97.5%的护士认可了授课形式,在调动学习兴趣方面有96.25%护理进行了认可。

结论:对在创伤科护理压力性损伤培训中利用工作坊,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能力,还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使其可以主动投身到相关知识学习中,可以为护理领域的相关培训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工作坊;创伤科;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培训压力性损伤是指发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表面的作用力,一般是医疗方面和皮肤或软骨组织的局部损伤,可表现为完整皮肤或者开放性溃疡,可能会伴有疼痛感。

损伤是由于强烈和/或长期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的。

软组织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可能会受微环境、营养、灌注、合并症以及软组织情况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

好发于骨骼隆起部位,如骶尾骨、足跟、脚踝、臀部等。

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患、截瘫、大面积烧伤及深度昏迷等长期卧床患者。

压力性损伤可分为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和粘膜压力性损伤。

所以对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的创伤科来说,需要相关护理人员提高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护理质量,从而保证护理安全,促进患者可以尽快康复。

护理技巧精进工作坊 进行实际工作经验的进阶培训

护理技巧精进工作坊 进行实际工作经验的进阶培训
来自04护理教育与培训
护理教育体系
1 2 3
护理教育层次
包括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教 育,以满足不同岗位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护理教育课程设置
包括基础医学、护理学基础、临床护理、人文社 会科学等方面的课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护理人 才。
护理教育实践环节
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临床实习、实验 、见习等形式,提高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
捷的医疗护理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培训需求分析
岗位需求分析
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析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确定培 训内容和重点。
个人需求分析
根据护理人员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和自身能力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培 训计划,提高个人专业水平。
组织需求分析
从组织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护理人员在专业能力、团队协作、 管理等方面的需求,提高组织整体绩效。
护理实践中的沟通技巧
有效沟通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 、表达和提问,以建立良好的护
患关系。
情感支持
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 支持和安慰,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和安全感。
沟通障碍处理
遇到沟通障碍时,能够灵活应对 ,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方法解决问
题。
应对紧急状况的策略
快速反应
熟悉各种紧急状况的识别和处理流程,能够迅速 做出反应。
01
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进行心肺复苏,为病人争
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2. 止血与包扎
02
在发生创伤或意外伤害时,能够正确使用止血带、纱布等工具
进行止血和包扎,防止出血过多。
3. 急救药品使用
03
熟悉各种急救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 :518052深圳市南 山区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 工作坊 ; 护理查房 ; 综合素质 ; 护理管理
Applicat ion of workshop mode in dinic ̄ nursin g teaching Zhang D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Nanshandistnct,Shenzhen,Guangzhou,518052,China. 【Abstract】 0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ect of workshop mode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Methods
一 、 资料 与方 法 1.一 般资料 :本文 资料来 自于 2013年 1月至 2014年 12 月 ,全 院共组织 40次工作 坊式 护 理查 房 ,其 中产 科、新 生儿 科、妇科 、手术室各 10次 ,涉及 呼 吸 系统 、消 化系 统 、血 液系 统 、泌尿 系统 、循 环系统 、内分泌 系统疾 病等病种 。工作 坊主 题包 括 :新技术新业务介绍 5例 ,解决 疑难 多系统疾 病患者护 理 4例 ,解决特殊 患者 当 日护 理问题 22例 ,修 订护 理 常规 4 例 ,制定健康宣教规范 5例 。 2.方法 :(1)准备 阶段 :① 人员 组成 :每 次活动 由 1O一12 名护理人 员组 成 ,由护士长 、教学 护士及不同年资护理人员组 成 ,必要时邀请其他科 室护理人 员及护 理部领 导参加 。查 房 所在病房 护士 长担 任 主持 人 ,活动 时 间一 般 控制 在 4O~60 r ain。活 动地 点选 在安静、不被打扰 的会议室等处 。②确 定工 作坊 的主题 :护士长根据具 体病例 和本病 房工作 需要确 定一
【Key words】 Workshop; Nurs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Nursing management
护理学科及 医学学科 的发展对 临床护理人员 的专科理论 知识水平和临床综合能力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临床护理工作 中不仅需要护理人员为 患者提供 专科护 理 ,更需要 护理人员 全方位关注患者 的全程护理 。护理查房是增加护理人员知识 广度 、深 度 ,提高护理人员 专科水 平 的有 效途径 ,护理查 房也 是护理管理 的重要 制度 。“工作 坊 ”是 一 种集 体 验式 、参与 式 、互动式 于一体 的培训 模式 。我 院产科 于 2013年 1月至 2014年 12月将 工作坊模 式 应用 到临 床护 理教 学工 作 中,取 得了较好 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
Assessing the nursing teaching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nursing manpower,sewing up teaching plan and teach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about group discussion, simulation skills learning, thematic explanationin workshop mode to implement the training.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 f the workshop style nursing ward inspection activities, nurse S nursing professiona l knowledge level, multidisciplinary nursing knowledge,solve nursing ability,the use of nursing procedure ability,communication ability,teaching level, active learning,critical thinking ab ility scoreof eight dimension had different degrees o f improvement.Conclusions
Training in the form of workshop is a new way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 n d effectiveness o f nursing teaching. It ca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per for m ance.
· 5422·
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 36卷第 35期 Journal of O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2015.Vo1.36.N0.33

工 作 坊 在 临 床 护 理教 学 中 的应 用
. 高 教 研 究 .
张 丹 王瑜琨
【摘要 】 目的 探讨工作坊模式在 临床护理 教学 中的效果 。方 法 评估 护理教 学工作 及护理人 员 现状 ,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流 程 ,按工作 坊模式 中团体讨 论 、技 巧模拟 研 习、专 题讲 解方 法等 实施 培训 。 结果 实施工作坊式护理查房活动后 ,护士 的专业护理知识水 平 、多学科护理 知识 水平 、解决 护理 问题 能 力 、运用护理程序能力 、沟通 能力 、授课水平 、学 习主动性 、评判性 思维能力 8个维 度评分均有 不同程度 的 提高。结论 工作 坊形 式的培训 为提高护理教学工作 中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 开辟了新 的途径 ,能提高管 理 人员综合 能力 ,从而提高管理绩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