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连北京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巴塘连北京》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巴塘连北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巴塘连北京》是一首五年级下的音乐教材,歌曲以巴塘和北京两地的风光为题材,通过优美的旋律和词曲展现了我国东西部的美丽风光,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歌曲为2/4拍,共有16小节,结构方整,节奏明快,富有舞蹈性。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我国民族团结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有所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培养音乐情感的体验,提高音乐表现力。
此外,学生对我国民族团结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需要通过音乐教育进一步强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巴塘连北京》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团结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2.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现。
3.民族团结观念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巴塘和北京的自然风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舞蹈等表演,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讨论法: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巴塘连北京》的乐谱。
2.准备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展示巴塘和北京的自然风光。
3.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背景音乐。
4.准备教学道具,如合唱、舞蹈所需的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巴塘连北京》,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旋律。
同时,展示巴塘和北京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让学生跟唱,体会歌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注意音色和谐,情感饱满。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巴塘连北京-人音版

1.创设更多有趣的音乐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复杂节奏。
2.增加对藏族文化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背景和情感。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巴塘连北京-人音版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巴塘连北京-人音版》课程内容主要基于人音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章《巴塘连北京》。本节课将涵盖以下内容:
1.学唱歌曲《巴塘连北京》,了解歌曲背景和民族特色;
2.学习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和音符,提高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
3.了解并体验歌曲中所体现的民族团结和友爱的主题;
4.分析歌曲结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5.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歌曲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巴塘连北京》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民族特色和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2.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通过学唱、舞蹈创编等形式,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自信和团队协作意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音乐游戏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体现民族团结和友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和音符: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歌曲中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简单的节奏组合。
《巴塘连北京》PPT课件

- .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是哪条铁路?
提问:
青藏铁路通车:青藏铁路是在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它穿越青藏高原,最高海拨五千多米,创造了世界高原铁路的建设奇迹。它的建成通车对推进青海、西藏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这首藏族歌曲有什么特点? 歌曲特点:西藏呢人烟稀少,地域辽阔,使得喜爱唱歌的藏族人民尽量将歌声唱得悠远绵长,所以形成了独特的民歌风格。歌唱的时候音色高亢明亮,曲调婉转悠长。
反复聆听,可以即兴舞蹈,可以选择打击乐,可以拍手、跺脚随音乐拍击,如果能随音乐哼唱更好。总之形成一个载歌载舞的场面,犹如身临其境,投入地以欢乐的情绪表达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情景
为了歌颂对青藏铁路做出贡献的建设者,有位作曲家专门写了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天路》。
这首歌曲中唱的“人间天堂”就是美丽神奇的西藏
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操藏语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中国境内有人口约541万余人(2000年),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藏族自称“蕃巴”(bod-pa),汉语的名称“藏”来自藏语gtsang“后藏”,gtsang这个名称的原来意义可能是“雅鲁藏布江yar-klungs gtsang-po流经之地”。
百科名片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2、珠穆朗玛峰上有一种白色的小花,你知道是什么花吗?(雪莲花)它不畏严寒,象征着藏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3、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哪个城市?(拉萨)拉萨有一座最著名的宫殿是什么宫?(布达拉宫 )Fra bibliotek弦子舞
巴塘
巴塘县位于甘孜州西部。北纬28°46-30°38′,东经98°58′-99°45′。东接乡城、理塘县,南连得荣县,西隔金沙江与西藏芒康、盐井、贡觉县和云南省德钦县相望,北与白玉县交界。南北长约26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面积8186平方公里。
五年级音乐《巴塘连北京》教案

五年级音乐《巴塘连北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巴塘连北京》,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巴塘连北京》的词曲特点、节奏、旋律等。
2. 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情。
三、教学重点:1. 歌曲《巴塘连北京》的词曲特点和节奏。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特殊音阶和节奏。
2. 民族音乐理论知识。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巴塘连北京》的词曲特点、节奏、旋律等。
2. 运用示范法,为学生展示歌曲的演唱技巧。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分组练习,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情。
5.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欣赏其他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巴塘连北京》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演示相关教学内容。
3. 准备教学视频或音频材料,用于让学生欣赏其他民族音乐作品。
4. 准备教学道具,如民族乐器模型等,用于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民族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歌曲《巴塘连北京》。
2. 讲解:详细讲解歌曲的词曲特点、节奏、旋律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 演示:为学生展示歌曲的演唱技巧,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歌曲。
4.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5.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情,分享自己的感悟。
6. 欣赏:播放其他优秀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了解民族音乐。
7. 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演唱、讨论等。
巴塘连北京说课稿

巴塘连北京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巴塘连北京》。
一、说教材《巴塘连北京》是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是一首具有藏族民歌风格的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明快活泼,表达了藏族人民对首都北京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歌曲为一段体结构,采用了 2/4 拍,旋律多以级进和小跳进为主,易学易唱。
歌词简洁明了,描绘了巴塘的美丽风光和藏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能够让学生了解藏族的音乐文化,感受藏族人民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欣赏。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能力,能够感知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
但是,对于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可能了解较少,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藏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模仿、创编等活动,让学生体验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巴塘连北京》,掌握藏族歌曲的节奏特点和装饰音的唱法,了解藏族音乐的常见乐器。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优美、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出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歌曲中装饰音和切分节奏的准确演唱,以及对藏族音乐风格的把握。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藏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和演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参与演唱、舞蹈等活动,体验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4、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下《巴塘连北京》教学设计1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下《巴塘连北京》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巴塘连北京》是一首五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它采用了五线谱的形式呈现。
这首歌曲描绘了巴塘和北京之间的美丽景色和浓厚的民俗风情,歌词朴实、旋律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巴塘连北京》这首歌曲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如五线谱的识谱能力、基本的节奏感和合唱技巧。
但部分学生对五线谱的阅读和理解仍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地用正确的音高和节奏演唱《巴塘连北京》。
2.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丽景色和民俗风情。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谱和阅读。
2.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的掌握。
3.合唱部分的协调和音准。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琴演奏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2.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相互借鉴、提高。
3.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丽景色和民俗风情。
4.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五线谱、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节奏练习册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巴塘和北京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两地的美丽景色和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巴塘连北京》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展示五线谱,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五线谱。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巴塘连北京》,重点讲解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高。
在合唱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相互练习、借鉴。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下《巴塘连北京》说课稿1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下《巴塘连北京》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巴塘连北京》是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描绘了巴塘美丽的风光和藏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歌曲的五线谱记谱方式,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音高、音长、节奏等基本音乐元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高、音长、节奏等基本音乐元素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五线谱的阅读和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逐步掌握五线谱的阅读和书写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巴塘连北京》。
2.能够理解并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阅读和书写五线谱。
3.能够通过学习歌曲,了解藏族人民的风土人情,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四. 说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阅读和书写方法。
2.歌曲中的音高、音长、节奏等基本音乐元素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五线谱的阅读和书写示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2.采用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五线谱的阅读和书写练习。
3.采用问答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加深对五线谱知识的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歌曲《巴塘连北京》,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教授五线谱知识: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五线谱的构成、音高、音长等。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五线谱的阅读和书写练习。
4.演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巴塘连北京》。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五线谱的阅读和书写方法,以及歌曲中的基本音乐元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五线谱的基本知识、音高、音长等,以及歌曲《巴塘连北京》的旋律和节奏。
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对五线谱的阅读和书写练习的评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巴塘连北京歌曲简介

它又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形式,由 领舞者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男女 分成两个圈,自右向左载歌载舞,故又称“巴 塘弦子”。
歌曲为2/4拍、C宫调式、二个乐句构成的一 段体。第一乐句的一开始就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 第2小节的跨小节切分音运用使得曲调明亮而又舒 展,情绪热烈。
歌词把东方的彩虹比拟成通向北京的云间金 色大路,十分形象生动。第二乐句的句首紧接着第 一乐句的尾音,曲调在五度跳进后作了一个旋律波 浪形的起伏,好似一条金色的大路逶迤伸展,尽情 地抒发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和热爱党、热爱祖 国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