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定枇杷叶总三萜物质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破壁灵芝孢子粉中总三萜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破壁灵芝孢子粉中总三萜含量摘要】探讨灵芝孢子粉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总三萜的优化条件。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熊果酸作为标准品,用无水乙醇超声提取总三萜,吸取提取液进行减压蒸干后,加入显色剂,水浴,测定。
实验表明,在548nm波长下,标准品在10~100ug范围内,吸光度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在97.64%~102.31%之间,说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高,能对破壁灵芝孢子粉的质量起到控制作用。
【关键词】灵芝孢子粉总三萜提取溶剂超声提取【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5-0030-02灵芝孢子为灵芝的生殖细胞,在抑制肿瘤、增强免疫力方面作用强于灵芝子实体,破壁后的灵芝孢子粉中的有效成分三萜类化合物如灵芝多糖,核苷腺吟,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总三萜物质含量高低已成为破壁灵芝孢子粉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
总三萜物质的检测多以熊果酸或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1-4],应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测定其含量。
本实验以破壁灵芝孢子粉为样品,从提取溶剂,提取方式和提取条件三方面着手;进一步确定[1]试验中主要检测因素:香草醛-冰醋酸用量,高氯酸用量,水浴温度,水浴加热时间进行单因素考察后进行正交试验,选出最佳的试验条件,最后进行线性关系,稳定性,回收率的验证。
确定一种应用于灵芝孢子粉三萜类含量的高效,快速,科学,安全的检测方法。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样品与试剂破壁灵芝孢子粉(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熊果酸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含量为100%);高氯酸、冰醋酸、香草醛、无水无水乙醇、无水甲醇、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均为分析纯。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MS 304/S 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恒温水浴锅(苏州金坛市中大仪器厂);旋转蒸发仪(上海申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KQ-500E 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三萜含量的测定方法

三萜的检测方法
1、实验原理:
食品中三萜类物质经氯仿萃取后在香草醛-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橙色物质,其颜色深浅与三萜含量成正比。
2、试剂与材料
香草醛、氯仿、甲醇、浓硫酸均为分析纯试剂;
硫酸溶液:在100ml量筒中取水28ml,加浓硫酸至100ml,按硫酸稀释方法,小心进行。
香草醛溶液:香草醛8g加甲醇溶解定溶至100ml。
3、标准物质
齐墩果酸SIGMA 纯度≥97%
4、仪器
水浴锅、分光光度计
5、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溶液:精密量取齐墩果酸标准品10mg,以氯仿定溶至100ml。
标准曲线:吸取标准溶液0.0,0.10,0.20,0.50, 1.00,1.50ml加热挥去溶剂,加入香草醛0.5ml,硫酸溶液5ml混匀后,于60度水浴中保温30分钟。
取出后冰水放置15分钟,于1cm比色皿中,以标准液0.0管为参比调节零点,于波长550±2nm处测定吸光值,求直线回归方程。
6、样品处理
固体样品:精密吸取样品0.2000-0.5000g,加氯仿约25.0ml,超声1小时,
冷却后,用氯仿定溶25.0m1,过滤:滤液备用。
液体样品直接用氯仿萃取,取氯仿层备用。
7,测定
精密移取样品制备液0.1-1.0m1于玻璃试管中,加热挥发掉溶剂加入香草醛0.5ml,硫酸溶液5.0ml混匀后,于60度水浴中保温30分钟。
于lcm色皿中,以试剂空白液为参比调节零点,于波长550±2nm处测定吸光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8、计算公式
cv1
W(%)= ————
mv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千层枝和叶总三萜酸含量

回归方 程 A= . 5 C+ .2 r 0 9 9 , 中 C为质量浓 度 ( gL , 0 14 8 00 8 6, = .9 其 3 a r / ) A为吸 光度 。线 性范 围为
0. 2-1 6 mg . /L。
2 3 稳定性 实验 .
取对照 品和样 品溶液各 5m , 2 2节方 法处 理 , 隔 1 i 定一 次 吸光 度 , L按 . 每 0m n测 结果 表 明 , 实 验 本
( 纯度大 于 9 . 9 0% ) 。
1 4 对照 品溶液 的制备 .
参照文献[3 l] 1 一8 并作改进 。精密称取熊果酸对照品 2 . m , 00 g 置于 5 L容量瓶 中, 0 m 用无水乙醇
定容 得质量 浓度为 0 4 0g L的溶液 , 确移取 2 5m 置 于 10m .0 / 精 . L, 0 L容 量瓶 中用无 水 乙醇定 容得 质 量
结果表 明白千层枝 中三 萜酸的总质 量分数约为 106%, 中三萜酸的总质量分数 约为 107%。 .9 叶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 3— 4 7 2 1 )4— 0 5— 4 0 5 2 1 (0 1 0 0 7 0
关键 词 : 白千层 ; 三萜酸 ; 紫外分光光度 法 中图分 类号 :Q 5 T31
容量瓶 中 , 沸水浴挥 去无水 乙醇 , 冷却 , 加入 5% 香 草醛一 乙酸溶 液 0 2m , 氯 酸 08mL 将容 量 各 冰 . L 高 . , 瓶 放人 8 0℃ 水 浴 中加 热 1 i, 0rn 冷却 至室温 , 冰 乙酸定 容 , 56n a 用 在 4 l 长处测定 吸光度 值 ( , n波 A) 随行 空 白对 照。 以熊果 酸质量 浓度 ( gL 为横坐标 , m/ ) 吸光度 值为纵 坐标 , 图得 到标准 曲线 如 图 2 作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花暗罗叶和枝中总三萜的含量

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4]HUANG G M,OUYANG J,BAEYENS W R G,et al.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assay of dichlorvos,iso⁃carbophos and methyl parathion from plant leaves using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 [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2,474(1-2):21-29.[5]陶宏亮,关燕萍,苏晓峰,等.SPE-HPLC 用于蔬菜中甲基对硫磷和对硫磷同时测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1):46-49.[6]赖晶晶,罗丽,程温莹.气相色谱/质谱(GC /MC)测定蔬菜中甲基对硫磷和呋喃丹的优化[J].吉林农业科学,2008,33(2):53-55.[7]任朝兴,杨家欢.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海水中的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和对硫磷[J].海洋环境科学,2010,29(4):586-588.[8]王刚垛,马兆扬,鱼涛,等.甲基对硫磷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J].卫生研究,2000,29(2):69-70.[9]王刚垛,鱼涛,马兆扬,等.甲基对硫磷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鉴定[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1,19(4):265-267.[10]王刚垛,何凤生,鱼涛,等.甲基对硫磷ELISA 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1,14(6):327-330.[11]韩丽君,贾明宏,钱传范,等.甲基对硫磷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1):187-190.[12]韩丽君,钱传范,李文明,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黄瓜中的甲基对硫磷[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146-149.[13]KIM M J,LEE H S,CHUNG D H,et al.Synthesis ofhaptens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and development of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for parathion-methyl[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3,493(1):47-62.[14]KUMAR M A,CHOUHAN R S,THAKUR M S,et al.Au⁃tomated flow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system for analysis of methyl parathion[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6,560(1-2):30-34.[15]杨利国,胡永昶,魏平华,等.酶免疫测定技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39-157,204-211.[16]国占宝,武玉香,田文礼,等.食品中四环素类残留的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的研制[J].食品科学,2011,32(2):333-337.[17]唐伟国.医学检验诊断试剂的制备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13-14.[18]GB /T 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S].[19]余鹏敏.丙草胺和乙草胺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责任编辑胡西洲)收稿日期:2012-07-09基金项目:赣南医学院校级项目(YB201113);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项目(201111347)作者简介:杨志彬(1979-),男,江西吉安人,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中药化学研究,(电话)159********(电子信箱)yangzhibinuser@。
薄层色谱_光度法测定灵芝孢子油中的总三萜含量_王江海

!, :JI Y,@, , D=<=1EF= D, , :J?=ABJFO 5, ;G =9, &FJG;FN;I;A RFO1 GB; ANOF;A OR S=IOM;F1= 9EQJME1 =IM GB;JF JIBJPJGOF? =QGJZJG? =2=JIAG 5KL)% NFOG;=A; UVW , (B;1JQ=9 [ XB=F1=Q;EGJQ=9 YE99;GJI, %**/ , #+ : %+"7.%+%! $, @E (,\, , @BJ=O :,@, , ]=I2 (,&, XOG;IGJ=GJOI OR 2=IOM;F1JQ =QJM @ OI NFOAG=29=IMJI 8%)JIMEQ;M Q?Q9JQ H:X ;9;Z=GJOI
(%$$ 2#$%$$&3, 溶 于 (%$$ 2(%-$&’ 乙 酸 乙 酯 中 。 分别吸取一定体积的该溶液,在 #$$+, 水浴上蒸 干 后 加 入 $%!$&’ -. 香 草 醛 / 冰 乙 酸 溶 液 和 #%$$&’ 高氯酸,于 )$+, 水浴加热 #-&01 后移入 冰水浴中,再加入 -%$$&’ 冰乙酸,摇 匀 后 置 于 室温。 #-&01 后用分光光度计在 -!*%#1& 波长下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孢子油中的主要功效成分。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灵芝孢子油中总三萜含量
的可靠方法,即薄层色谱 (’() ) !光度法。该测定方法能准确测定灵芝孢子油样品中的总三萜含量,且其准 确度明显高于直接光度法。实验结果显示,直接光度法的测定结果具有明显的正偏差。 关键词 文章编号 灵芝孢子油 总三萜 薄层色谱 !光度法
总三萜含量

总三萜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
在中药材中,总三萜化合物也是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对于药材的质量和药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三萜含量的高低是评价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总三萜含量越高,药材的质量和药效越好。
因此,对总三萜含量的测定和控制对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测定总三萜含量的方法有多种,如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在中药材中,总三萜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部位,但不同种类的植物和不同部位的含量差异较大。
因此,在选择中药材时,需要了解其总三萜含量的高低,以便更好地评估其质量和药效。
此外,总三萜化合物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通过测定中药制剂中总三萜的含量,可以更好地控制制剂的质量和药效,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总之,总三萜含量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其含量的测定和控制对于保证中药材和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枇杷叶中三萜酸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研究进展

性 微 寒 ,归 肺 、 胃二 经 ,具 有 抗 炎 抑 菌 、降 血 糖 、抗 病 毒 、抗 肿 瘤 等 药 理 活 性 … 。枇 杷 叶 中含 有 三 萜 酸 、黄 酮 、糖 苷 等 多 种 化 学 成 分 ,其 药 理 作 用 主 要 集 中在 三 萜 酸 上 ,因而 有 关 枇
杷 叶 中三 萜 酸 的 研 究受 到广 泛 关 注 。 2 枇 杷 叶 中三 萜 酸 的种 类
( 2 d一羟 基 熊果 酸 ,C o r o s o l i c a c i d ) 、2 ,1 9 c t 一二 羟 基 一3一羰 基 一1 2一烯 一2 8一乌 苏 酸 ( 2 , 1 9 o r —d i h y d r o x y u r s 一 3一O X O一1 2一e n一 2 8—0 i c a c i d ) L 2 J 、2 仅, 3 p, 1 3 B一三 羟 基 一1 1一烯
6 3,1 1 9 e t 一三 羟 基 一1 2一烯 一2 8一乌 苏 酸 ( 3 3,6 1 1 3 ,1 9 o r —t i f h y d r o x y u r s一1 2一e n一2 8一o i c a c i d ) 、2 3一反式 一对 香 豆酰 委 陵菜 酸 ( 2 3一t r a n s—P —c o u m a r o y l t o r m e n t i c a c i d ) [ 6 3 、2 3一
一
2 8一乌 苏 酸 ( 2 0 【 , 3 p ,1 3 B—t r i h y d r o x y u r s一1 1一e n一2 8一o i c a c i d ) 』 、坡 模 酸 ( P o mo l i c
a c i d ) 、蔷 薇 酸 ( E u s c a p h i c a c i d) 、委 陵 菜 酸 ( t o r me r t i c a c i d ) J 、2 0 L ,3 仅 一二 羟 基 一1 2
表面活性剂在枇杷叶总三萜酸提取工艺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枇杷叶总三萜酸提取工艺中的应用摘要:研究表面活性剂协同超声辅助提取枇杷叶中的总三萜酸。
以水为提取溶剂,考察表面活性剂的种类、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时间对三萜酸得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
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协同超声提取枇杷叶总三萜酸的最佳工艺为吐温60的质量浓度为1%,料液比1:25,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30min,总三萜酸的得率为12.17%。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超声辅助提取;枇杷叶;三萜酸枇杷叶为蔷薇科Rosaceae 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主产于广东、广西、江苏等地,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等功效[1]。
据报道枇杷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糖苷类、三萜类、挥发油类及黄酮类等[2]。
其中三萜类成分含量丰富,陈欢等[3]利用色谱分离技术从枇杷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乌索酸、齐墩果酸、科罗索酸及其系列衍生物。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在保肝、降糖、抗炎及抗病毒方面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4]。
由于上述化合物结构相似且多具有酸性,故称为三萜酸。
三萜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故提取三萜酸的溶剂常选用乙醇。
例如李开泉等[5]采用90%的乙醇为溶剂从枇杷叶药渣中提取三萜酸,蒙瑞波等[6]采用70%的乙醇回流提取三萜酸等。
本实验考虑三萜酸具有酸性可溶于碱液中,采用碱水为溶剂、表面活性剂协同超声提取法[7]优选枇杷叶中总三萜酸的提取工艺,以期获得一种得率高、安全又节能的提取三萜酸的新工艺。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枇杷叶,宜春市老百姓大药房;吐温20、吐温60、吐温80、司盘60、司盘80,临沂优尼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乌索酸标准品(纯度:99.82%),宜春学院研制;其它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T6新世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有限责任公司;KQ-250E超声波清洗机,昆山舒美;AB204-S型梅特勒电子天平,北京梅特勒-托利多有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0 9 9 4 .Ln a rn ea 0 . 0 g L~1 0 .0 g L T e rt o eoey i 9 . 7 一 r . 9 ) ie ag t10 0 / r 0 0 / . ae frcv r s 5 4 % 0 h
9 76% . i to s r p d a d a c r t . Isr pe tbi t sg o 9. h T s me d i i h a n c u ae t e aa l y i o d. i
2 淮 南市 药检所 ,安徽 淮南 2 2 0 ; . 3 0 1
3 郑州 轻 工业 学 院 食 品与生物 工程 学 院 ,河南 郑 州 4 0 0 ) . 5 02
摘 要 : 用分 光光度 法 对枇杷 叶 中总三 萜物质含 量 进行 测定 . 果表 明 : 香草 醛 一冰 醋 酸 )= % 采 结 ( 5来自Vo122 No. . 1
20 0 7年 2月
Fb e .砌
文章 编 号 :04—17 (0 7 0 —0 3 10 4 8 2 0 ) 1 0 9—0 3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枇 杷 叶总 三 萜物 质 含 量
何 晓文 满铭辉。 纵 , , 伟
( . 南联合 大 学 化工 系 ,安徽 淮 南 2 2 0 ; 1淮 3 0 1
2 H an nIs fr rgC nrl H an n2 20 , hn ; . ui t o u ot , ui 3 0 1 C i a n. D o a a
3 C lg F o n ioyE . Z eghuU i f t h . Z egh u4 00 , hn ) . ol e e o odad B l n , hnzo nv f o g g .o  ̄ t n , hnzo 5 0 2 C i g I d a
s o d t a h e tr a t n c n iinswa 3 mL f5% v n ln lc a c tc a i d e o 1 0 mL h we h tt e b s e c i o d to s0. o o a d i/g a ila ei cd a d d t .
A srs :oet c te oa f m Eibt aJp nc T u . i l set p o m tcm to s a b tatT x ath t o r or ao i r t lr o y a( h mb )Ln , pcr h t er ehd s d o o i w st pt d t m n et a tt p nsi E i o y a o i T u . id. h sl o pr n e u e r iet tlre e e r bt aJp n a( mb )Ln 1T e eut f x e met o e h o ir n o r c h r e i
a d d 5. lc a c tc a i n o ln .T e l e rr g e so q to sY d e 0 mL g a i a ei c d a d c o i g h i a e r s in e uain i l n 0 0 44x + 0. 012 .0 0
溶 液 0 3mL 高氯酸 1 0mL 6 水浴 1 i , . , . ,0 5m n 冰浴 冷却 , 冰 醋 酸 5 0mL摇 匀, 5 2 n 处 浸 加 . 在 4 m 定, 其效 果最 佳. 准 曲线 方程 Y =0 0 44 标 . 0 x+ 0 0 12 r 0 9 94 , .0 ( = . 9 ) 线性 范 围在 10 O g L一 0 .0 / 1 0 .0 g L 回收 率为 9 . 7 一 9 7 %. 0 O / , 0 5 4 % 9 . 6 该方 法 简便 快 速 , 灵敏 度 高 , 重现 性好 .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1 期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U N L F H N Z O NV R IYO G T N U T Y ( a r c ne O R A E G H U IE S F IH D SR Nt aSi c) OZ U T L I ul e
p r h o i cd s lt n, e t g 1 n a 0 o , n h b o b n e me s r d a 4 m f r b i g e c lrc a i ou i h a i mi t6 C a d t e a s r a c a u e t5 2 n a t e n o n 5 e
.
i ro oraJp nc T u . id nE ib t a o ia( h mb )L n l y
H E io we X a . n。
,
MAN n . u , Z Mi g h i ONG e W i
( . eto hm.E g , u ia n nU i , u i n2 20 ,C ia 1D p. fC e n. H an nU i n . H an 30 1 hn ; o v a
关键 词 : 杷 叶 ; 枇 总三 萜 ; 分光 光度 法
中 图分类 号 : 2 4 1 R 8.
文 献标 识码 : A
S c r p t m e rc m eho st e e m i he t t ltie pe e pe t o ho o t i t d o d t r ne t o a rt r 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