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第三次质量检测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第三次质量检测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高二生物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 神经调节 B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 、体液调节2.下列物质中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的是………………………………………………………( ) A 神经递质 B 激素 C 呼吸氧化酶 D 组织胺3.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 A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4.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 、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 B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5.如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Ⅰ、细胞Ⅱ和细胞Ⅲ均能识别抗原B、图中细胞Ⅰ、细胞Ⅱ、细胞Ⅲ代表的分别是B 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 细胞 C 、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D 、图中的T 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6.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艾滋病病人握手可传染该病 B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RNA 病毒 C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D 、艾滋病毒主要侵染人的T 淋巴细胞7.如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 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8.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作用的时间短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①③⑥D 、①④⑤9. 如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 、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C 、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 、突触一般不含有Ⅰ部位的结构10. 如图是一组探究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实验,每组处理方法不同,其中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的是 ………………………………………………………………( )1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12.高等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主要是指 …………………………………………………( )A、通过薄壁细胞的运输过程B、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的运输方向C、需能的主动运输方式D、1~2.4m/h的运输速度13.下列农业生产问题与解决措施,正确的是……………………………………………………( )A、刚采收的柿子硬而有涩味﹣﹣﹣﹣﹣用赤霉素处理加速果实成熟B、葡萄长得小而密集﹣﹣﹣﹣﹣﹣﹣﹣花期用乙烯处理以疏花疏果C、离体的花枝的叶子老化快速﹣﹣﹣﹣用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处理以保鲜D、芦苇的纤维比较短﹣﹣﹣﹣﹣﹣﹣﹣用脱落酸处理以增长纤维14. 下列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的是……………………………………………( ) A.根的向地生长B.茎的背地生长C.茎的向光性D.无子果实的形成15.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样方法只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不适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B、样方法中位于样方的边缘或顶角的个体均要计数C、标志重捕法可以在上次捕获、标记并释放后随即进行重捕D、标记物的脱落会使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16.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A、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C、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D、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17.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知识分析:草地、草地中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狗尾革,可依次称为……………………………………………………………………………………………( ) A、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B、种群、群落、生态系统C、群落、生态系统、种群D、种群、生态系统、群落18.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19.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B、光照、食物C、湿度、温度D、温度、光照20.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包括……………………………………………………………( )A、部分被分解者利用B、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C、第二营养级的粪便D、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①遗传多样性 ②物种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 ④变异多样性 ⑤群落多样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⑤28.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千焦)。

2017-2018学年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 ①中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增强,会导致组织水肿C. ①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 ③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比①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因此,图中①是血浆;②是淋巴;③是组织液.据此答题.解: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A错误;B、①为血浆,其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即细胞外液渗透压高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不会导致组织水肿,B错误;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正确;D、③是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比①血浆中含有的蛋白质少,D错误.故选:C.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2.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 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 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 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答案】C【解析】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由于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血浆中pH基本不变,A正确;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的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综合病征,而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都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所以说中暑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紊乱造成的,C错误;佝偻病与血钙过低有关,属于内环境的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D正确.【考点定位】稳态的生理意义;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3. 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A. 纤维素B. 激素C. 尿素D. 维生素【答案】A【解析】纤维素是植物中的多糖,不会出现在人体内,A正确;尿素高等动物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人体血液中含有尿素,B错误;激素是血浆的组成成分,C错误;维生素是血浆的组成成分,D错误。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附后)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附后)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附后)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双曲线221916x y -=的渐近线方程是( )A .916y x =±B .169y x =±C .43y x =±D .34y x =± 2. 已知命题31:(0,),()()log 2xp a f x a x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函数,则p ⌝为( )A .31:(0,),()()log 2x p a f x a x ⌝∃∈+∞=-在定义域内不是单调函数B .31:(0,),()()log 2xp a f x a x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函数C .31:(,0),()()log 2xp a f x a x ⌝∃∈-∞=-在定义域内不是单调函数D .31:(,0),()()log 2xp a f x a x ⌝∀∈-∞=-在定义域内不是单调函数3. 设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2-,若41224a a +=,则{}n a 的公差为( ) A .1 B .2 C .4 D .54.下列命题为特称命题的是 ( )A .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0180 B .棱锥仅有一个底面C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垂直D .存在大于1的实数x ,使lg 12x +<5.若椭圆22219x y m +=的长轴比短轴长2,则m = ( ) A .32 B .85C .1D .2 6. “25m >”是“方程222113x y m +=-表示焦点在上的椭圆”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 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sin :sin 2cos a b c A B c C ===则ABC ∆的周长为( )A .3+..3+.3+8. 若以双曲线2221(0)4x y a a -=>的左右焦点和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 D .29. 已知12,F F 分别是双曲线22236x y -=的左右焦点,点M 在此双曲线的右支上,且1MF = )A ..6 C . D .10. 若322x y +=,则84xy+的最小值为( )A .4B ..2 D .11. 给出下列三个命题:1:,2sin 2cos 3p x R x x x ∃∈+=+;2:"1p x ≠或3"y ≠是“3xy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p 若lg lg 0a b +=,则2a b +≥.那么,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12p p ∧B .12()p p ∨⌝C .23p p ∧D .23()p p ⌝∧12. 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顶点为A ,上顶点为B ,过椭圆C 的右焦点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AB 于点D ,若直线OD 的斜率是直线AB 的斜率的(4)k k >倍,其中,O 为坐标原点,则椭圆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1(,1)4 B .1(0,)4 C .1(,1)3 D .1(0,)3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命题“若3x ≥,则2214x x -+>”的否命题为 . 14.在ABC ∆中,角,,A B C所对的边分别为1,,,cos ,3a b c A a ==,则sin bB= . 15.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040440x y x y x y -+≥⎧⎪+-≥⎨⎪--≤⎩,则21y x ++的最大值是 .16.已知焦距为4的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顶点分别为12,,A A M 是双曲线上异于12,A A 的任意两点,若12,1,MA MA k k 依次成等比数列,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函数()221f x x x =++. (1)若(1,)x ∈-+∞,求()f x 的最小值,并指出此时x 的值; (2)求不等式()22f x x ≥+的解集.18. (1)已知点,A B 的坐标为(1,0),(1,0)-,直线,PA BP 相交于点P ,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19-,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2)已知定点F 的坐标为(0,2),P 为动点,若以线段PF 为直径的圆恒与x 轴相切,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19.设:p “关于x 的不等式2504x ax a -++>的解析为R ”,:q “函数()1()2xf x x a=-+在区间(1,3)-上有零点”. (1)若q 为真,求a 的取值范围;(2)若p q ∧为假,p q ∨为真,求a 的取值范围.20. 已知椭圆M 的与椭圆22:195x y N +=有相同的焦点,且椭圆M 过点(0,2). (1)求M 的长轴长;(2)设直线2y x =+与M 交于,A B 两点(A 在B 的右侧),O 为原点,求OA OB ⋅.21.已知数列{}n a 满足123(1)(1)(1)(1)1n a a a a n +⋅+⋅+⋅⋅+=+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若正整数m 满足12233416364m m a a a a a a a a +++++= ,求m 的值.22.如图,椭圆2222:1(0)x y E a b a b +=>>的离心率为2,且椭圆E 经过点,已知点(0,2)Q ,过点(0,1)P 的动直线l 与椭圆E 相交于,A B 两点,B '与B 关于y 轴对称. (1)求E 的方程;(2)证明:,,Q A B '三点共线.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5: CABDD 6-10: ACBDA 11、C 12:D 二、填空题13. 若3x <,则2214x x -+≤ 14. 3 15.5216.22122x y -=三、解答题17.解:(1)因为()22222242211f x x x x x =+=++-≥-=++,所以()2f x ≥, 当且仅当2221x x +=+,即0x =时,取等号, 故()f x 的最小值为2,此时0x =.(2)由得()22f x x ≥+,得01xx -≥+,所以10x -≤≤,故所求不等式的解集为(1,0)-. 18.解:(1)设动点(,)P x y ,因为直线,AP BP 的斜率之积是19-,所以1(1)119y y x x x ⋅=-≠±-+, 整理得2291(1)x y x +=≠±,所以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2291(1)x y x +=≠±. (2)设动点(,)P x y ,线段PF 的中点为2(,)22x y M +,圆M 与x 轴相切于Q ,连接,,FQ PQ MQ ,所以,FQ PQ MQ x ⊥⊥轴, 因为MQ 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所以2FQMQ =,由22y +=,化简得28x y =, 所以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28x y =.19.解:(1)函数()f x 是增函数,所以若q 为真,则(1)0(2)0f f -<⎧⎨>⎩,解得734a -<<.(2)若p 为真,则254()04a a -+<,即2450a a -+<,解得15a -<<,因为p q ∧为假,p q ∨为真,所以,p q 中一真一假, 若p 真q 假,则35a ≤<;若p 假q 真,则714a -<≤-, 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7(,1][3,5)4-- .20.解:(1)由题意得设椭圆M 的标准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b+=>>,则22954,2a b b -=-==,所以28a =,则的长轴长为2a =.(2)由2222184y x x y b =+⎧⎪⎨+=⎪⎩,得2380x x +=,解得1280,3x x ==-,则82(0,2),(,)33A B --,故43OA OB ⋅=- .21.解:(1)当1n =时,112a +=,解得11a =, 当2n ≥时,1231(1)(1)(1)(1)n a a a a n -+⋅+⋅+⋅⋅+= 又123(1)(1)(1)(1)1n a a a a n +⋅+⋅+⋅⋅+=+ ,得11n n a n ++=,即1n a n=, 又1n =时,11a =也满足1n a n =,所以1n a n=. (2)12233411111122334(1)m m a a a a a a a a m m +++++=++++⨯⨯⨯⨯+ 11111111112233411m m m =-+-+-++-=-++ ,令1631164m -=+,解得63m =.22.解:(1)由已知得222222112a b a b c c a⎧+=⎪⎪⎪-=⎨⎪⎪=⎪⎩ ,解得224,2a b ==,所以椭圆E 的方程为22142x y +=.(2)证明: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显然有,,Q A B '三点共线,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kx A B =+的坐标分别为1122(,),(,)x y x y ,联立221142y kx x y =+⎧⎪⎨+=⎪⎩,得22(21)420k x kx ++-=,其判别式0∆>,所以12122242,2121k x x x x k k +=-=-++, 因此121212112x x k x x x x ++==, 易知点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B '的坐标为22(,)x y -, 又11221112212121111,QA AB x y kx y kx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 所以QA QB k k '=,即,,Q A B '三点共线.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为()A.y=±x B.y=±xC.y=±x D.y=±x【分析】令﹣=0,可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解答】解:令﹣=0,可得y=±x,即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为y=±x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5分)已知命题x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函数,则¬p为()A.x在定义域内不是单调函数B.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函数C.在定义域内不是单调函数D.在定义域内不是单调函数【分析】全称命题的否定为特称命题,以及量词和不等号的变化,即可得到所求命题的否定.【解答】解: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先变量词,再否结论,可得命题x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函数,则¬p为∃a∈(0,+∞),f(x)=()x﹣alog3x在定义域内不是单调函数.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注意全称命题的否定为特称命题,以及量词和不等号的变化,考查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3.(5分)设等差数列{a n}的首项为﹣2,若a4+a12=24,则{a n}的公差为()A.1 B.2 C.4 D.5【分析】设公差为d,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方程即可得到所求公差.【解答】解:等差数列{a n}的首项为﹣2,公差设为d,若a4+a12=24,可得2a1+14d=24,即有﹣4+14d=24,解得d=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运用,考查方程思想和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4.(5分)下列命题为特称命题的是()A.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B.棱锥仅有一个底面C.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垂直D.存在大于1的实数x,使lgx+1<2【分析】(1)通常像“所有”、“任意”、“每一个”等表示全体的量词在逻辑中称为全称量词,通常用符号“∀x”表示“对任意x”;(2)“有一个”、“有些”、“存在一个”等表示部分的量词在逻辑中称为存在量词,通常用符号“∃x”表示“存在x”.(3)对每个选项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对于A、B、C,它们都是对所有的对象而言的,是全称命题;对于D,文字中有“存在”字眼,它是特称命题.故选D.【点评】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就称为全称命题,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一般形式为:全称命题:∀x∈M,p(x);特称命题∃x∈M,p(x).5.(5分)若椭圆(0<m<3)的长轴比短轴长2,则m=()A.B.C.1 D.2【分析】利用椭圆方程,判断焦点坐标所在轴,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椭圆,0<m<3的焦点坐标在x轴,长半轴的长是:6,短轴长为:2m,长轴比短轴长2,6﹣2m=2,解得m=2;m的值为: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简单性质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6.(5分)“m2>5”是“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分析】根据椭圆的方程,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若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m2﹣1>3,即m2>4,则“m2>5”是“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根据椭圆的方程求出k的取值范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5分)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sinA:sinB=1:,c=2cosC=,则△ABC的周长为()A.B.C.D.【分析】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可得:b=,又利用余弦定理可得=,整理解得a,可求b,即可求得△ABC的周长的值.【解答】解:∵sinA:sinB=1:,∴由正弦定理可得:b=,又∵c=2cosC=,∴由余弦定理可得:cosC===,整理解得:a=,可求b==3,∴△ABC的周长=a+b+c==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8.(5分)若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和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C.2 D.【分析】由题意可知,求得向量,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即可求得a,c的值,然后求解双曲线的离心率.【解答】解:由题意可知:F1(﹣c,0),F2(c,0),P,=(﹣2﹣c,﹣),=(c﹣2,﹣),则•=0,即(﹣2﹣c,﹣)(﹣2+c,﹣)=0,即4﹣c2+2=0,c=,a2+4=6,a=;双曲线的离心率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向量的坐标运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9.(5分)已知F1,F2分别是双曲线2x2﹣3y2=6的左右焦点,点M在此双曲线的右支上,且,则△MF 1F2的面积为()A.B.6 C.D.【分析】利用双曲线的定义求出|MF2|,然后求解△MF1F2的面积.【解答】解:双曲线2x2﹣3y2=6的标准方程为:,点M在此双曲线的右支上,且,可得|MF2|=2,|F1F2|=2,cos∠MF1F2==,sin∠MF1F2==,则△MF1F2的面积为:=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10.(5分)若3x+2y=2,则8x+4y的最小值为()A.4 B.4 C.2 D.2【分析】根据基本不等式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8x+4y=23x+22y≥2=2=4,当且仅当3x=2y时“=”成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性质,考查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是一道基础题.11.(5分)给出下列3个命题:p1:∃x∈R,2sinx+2cosx=3+|x|.p2:“x≠1或y≠3”是“xy≠3”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3:若lga+lgb=0,则a+b≥2.那么,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p1∧p2B.p1∨(¬p3) C.p2∧p3D.(¬p2)∧p3【分析】分别判断三个命题的真假,结合复合命题真假关系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2sinx+2cosx=2sin(x+)≤2,而3+|x|≥3>2,则∃x∈R,2sinx+2cosx=3+|x|错误.故p1为假命题.若当x=﹣1,y=﹣3时,满足xy=3,但x=1且y=3不成立,反之当x=1且y=3时,xy=3,即xy=3是x=1且y=﹣3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x≠1或y≠3”是“xy≠3”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命题p2是真命题,若lga+lgb=0得lgab=0,得ab=1,且a>0,b>0,则a+b≥2=1,当且仅当a=b=1时,取等号,即命题p3为真命题.故是p2∧p3真命题,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命题真假关系的判断,根据条件分别判断命题的真假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5分)已知椭圆C:+=1(a>b>0)的左顶点为A,上顶点为B,过椭圆C的右焦点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D,若直线OD的斜率是直线AB的斜率的k(k>4)倍,其中,O为坐标原点,则椭圆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A.(,1)B.(0,)C.(,1)D.(0,)【分析】写AB所在直线方程,得到D的坐标,由斜率关系即可求得椭圆离心率,再由k的范围得答案.【解答】解:(1)直线AB的方程为y=(x+a),将x=c代入得点D(c,b+),则直线OD的斜率为=,可得a=(k﹣1)c,则e=,∵k>4,∴k﹣1>3,则(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简单性质,考查了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应用,是中档题.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5分)命题“若x≥3,则x2﹣2x+1>4”的否命题为若x<3,则x2﹣2x+1≤4.【分析】利用四种命题是逆否关系写出命题的否命题即可.【解答】解:命题“若x≥3,则x2﹣2x+1>4”的否命题为:若x<3,则x2﹣2x+1≤4.故答案为:若x<3,则x2﹣2x+1≤4.【点评】本题考查四种命题的逆否关系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是基础题;14.(5分)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3.【分析】由已知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sinA的值,进而利用正弦定理即可计算得解.【解答】解:∵,,∴sinA==,∴由正弦定理可得:==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正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5.(5分)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平面区域,利用z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由解得A(1,3),则z=的几何意义为动点P到定点P(﹣1,﹣2)的斜率,由图象可知当P位于A(1,3)时,直线AP的斜率最大,此时z==,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z的几何意义,以及直线的斜率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5分)已知焦距为4的双曲线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 2,M是双曲线上异于A1,A2的任意两点,若依次成等比数列,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1.【分析】由题意求得c=2,左右顶点,设M(m,n),代入双曲线的方程,由直线的斜率公式,化简整理可得a=b,运用a,b,c的关系,可得a,b,进而得到双曲线的方程.【解答】解:焦距为4的双曲线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可得c=2,A1(﹣a,0),A2(a,0),设M(m,n),则﹣=1,①若依次成等比数列,可得k•k=•=1,即n2=m2﹣a2,②②代入①,可得a=b,由a2+b2=c2=4,可得a=b=,则双曲线的方程为﹣=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直线的斜率公式,考查变形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已知函数.(1)若x∈(﹣1,+∞),求f(x)的最小值,并指出此时x的值;(2)求不等式f(x)≥2x+2的解集.【分析】(1)根据题意,对函数的解析式变形可得,由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分析可得答案;(2)根据题意,分析可得2x+≥2x+2,变形可得,解可得x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解答】解:(1)因为,所以f(x)≥2,当且仅当,即x=0时,等号成立,故f(x)的最小值为2,此时x=0.(2)由得f(x)≥2x+2,即2x+≥2x+2,变形可得,解可得﹣1<x≤0,故所求不等式的解集为(﹣1,0].【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最值的求法,涉及分式不等式的解法,(1)的关键是对函数解析式的变形.18.(12分)(1)已知点A,B的坐标为(﹣1,0),(1,0),直线PA,BP相交于点P,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求动点的轨迹方程;(2)已知定点F的坐标为(0,2),P为动点,若以线段PF为直径的圆恒与x 轴相切,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分析】(1)设动点P(x,y),通过直线AP,BP的斜率之积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设动点P(x,y),线段PF的中点为,圆M与x轴相切于Q,连接FQ,PQ,MQ,通过,列出方程即可得到动点P的轨迹方程.【解答】解:(1)设动点P(x,y),因为直线AP,BP的斜率之积是,所以,整理得x2+9y2=1(x≠±1),所以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2+9y2=1(x≠±1).(2)设动点P(x,y),线段PF的中点为,圆M与x轴相切于Q,连接FQ,PQ,MQ,所以FQ⊥PQ,MQ⊥x轴,因为MQ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所以,由,化简得x2=8y,所以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2=8y.【点评】本题考查轨迹方程的求法,考查方程的思想的应用,是中档题.19.(12分)设p:“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析为R”,q:“函数在区间(﹣1,3)上有零点”.(1)若q为真,求a的取值范围;(2)若p∧q为假,p∨q为真,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1)根据函数零点的判断定理,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p∧q为假,p∨q为真,得到p,q中一真一假,然后进行讨论求解即可.(1)函数f(x)是增函数,所以若q为真,则,解得.【解答】解:(2)若p为真,则,即a2﹣4a+5<0,解得﹣1<a<5,因为p∧q为假,p∨q为真,所以p,q中一真一假,若p真q假,则3≤a<5;若p假q真,则,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命题真假关系的判断,求出命题为真命题的等价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12分)已知椭圆M与椭圆N:=1有相同的焦点,且椭圆M过点(0,2)(1)求M的长轴长(2)设直线y=x+2与M交于A,B两点(A在B的右侧),O为原点,求.【分析】(1)由题意N的方程求得椭圆M的焦点坐标,再由椭圆过点(0,2)得到椭圆M的短半轴长,结合隐含条件求得a,则椭圆M的长轴长可求;(2)由(1)求得椭圆M的方程,与直线方程联立求得A,B的坐标,代入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得答案.【解答】解:(1)由椭圆N:=1,得c=,即椭圆M的两焦点为F1(﹣2,0),F2(2,0),又椭圆M过点(0,2),∴椭圆M的短半轴长b=2,则长半轴长a=,∴M的长轴长2a=;(2)由(1)知椭圆M:.如图:联立,解得A(0,2),B().∴=0×.【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简单性质,考查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应用,考查向量垂直的坐标运算,是中档题.21.(12分)已知数列{a n}满足(a1+1)•(a2+1)•(a3+1)•…•(a n+1)=n+1.(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若正整数m满足,求m的值.【分析】(1)求出首项,利用已知条件转化求解通项公式即可.(2)利用裂项消项法求解实际的和即可.【解答】解:(1)当n=1时,a1+1=2,解得a1=1,+1)=n当n≥2时,(a1+1)•(a2+1)•(a3+1)•…•(a n﹣1又(a1+1)•(a2+1)•(a3+1)•…•(a n+1)=n+1,得,即,又n=1时,a1=1也满足,所以.(2)=,令,解得m=63.【点评】本题考查数列求和,数列的递推关系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22.(12分)如图所示,椭圆E:=1(a>b>0)的离心率为,且椭圆E经过点(,1),已知点Q(0,2),过点P(0,1)的动直线l与椭圆E相交于A,B两点,B′与B关于y轴对称.(1)求椭圆E的方程;(2)求证:Q,A,B′三点共线.【分析】(1)由题意列关于a,b,c的方程组,求解可得a,b,c的值,则椭圆方程可求;(2)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A、B分别为椭圆短轴两端点,满足Q,A,B′三点共线.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y=kx+1,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利用向量证明.【解答】(1)解:由题意可得,解得a2=4,b2=2.∴椭圆E的方程为;(2)证明: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A、B分别为椭圆短轴两端点,满足Q,A,B′三点共线.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y=kx+1,联立,得(1+2k2)x2+4kx﹣2=0.设A(x1,y1),B(x2,y2),则B′(﹣x2,y2),,,,,∵x1(y2﹣2)+x2(y1﹣2)=x1(kx2﹣1)+x2(kx1﹣1)=2kx1x2﹣(x1+x2)=.∴与共线,则Q,A,B′三点共线.【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简单性质,考查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应用,是中档题.。

河南省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三次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分)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B.蓝藻、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线粒体,遗传物质都是DNAC.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所以生产者不一定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D.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促使细胞扩散和无限增殖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需要另设置对照实验B.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表明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C.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且不同色素溶解度不同D.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确定水绵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3. 右图为第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B. 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C. 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D. 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4、某健康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了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

该患者体内一般不会发生的是:A.浆细胞通过与病毒结合抑制其增殖B.效应T细胞裂解被病毒侵入的细胞C.下丘脑的部分神经细胞活动增强D.肌肉细胞中无氧呼吸的比例增加5.蜜蜂种群中雌蜂是二倍体,雄蜂是单倍体。

右图是细胞进行分裂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有关叙述正确的A.甲图所示细胞分裂后能形成含染色体A和d的卵细胞B.乙图所示细胞分裂方式可能是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C.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分别含有8条和4条染色单体D.甲图所示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乙图所示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6.某山区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

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附后)

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附后)

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附后)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7年8月,四川九寨沟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财产损失。

地震救援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消毒剂,下列消毒剂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高锰酸钾B.二氧化氯C.酒精D.过氧化氢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0.1mol/ L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B.Al3+、NO3-、Cl-、CO32-、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分别与等物的量的HCl 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3.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S=Na++H++S2-B.H2SO3==2H++SO32-C.HClO=H++ClO-D.Ba(OH)2=Ba2++2OH-4.一定量的锌粉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H2,下列措施会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的是()A.加少量CuSO4溶液B.加少量浓盐酸 C.加CH3COONa 溶液 D.加KNO3溶液5.将0.01mol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或通入)等量的水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其中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最强的是()A.H2S B.CH3COONH4 C.AgCl D.CO26.将a、b、c、d 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

若a、d 相连,a为负极;c、d相连,c 极产生大量气泡;b、c相连,b 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中金属性最强的是()A.a B.b C.c D.d7.下图是某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 电极是负极B.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C.电子由b电极通过灯泡流向a 电极D.氢氧燃料电池是环保电池8.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 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呈暗红色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 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B. 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C. 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D. 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答案】A【解析】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组织水肿是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血浆中的水分渗出形成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增多,A正确;毛细血管破裂与淋巴外渗没有关系,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会是组织液减少,与题干局部水肿矛盾,B错误;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不会出现组织水肿,与题干局部水肿矛盾,C错误;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局部组织液增多是过敏现象的原因,不会造成“某处皮下青紫”,与题干信息矛盾,D错误。

2. 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及调节途径叙述正确的是A. 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 人体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是K+C. 血浆中含乳酸过多时,会与HC03-、HPO42-反应D. 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答案】C【解析】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A错误;人体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是钠离子,B错误;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血浆中含乳酸过多时,会与这些缓冲物质反应,维持PH 值的相对稳定,C正确;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D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名师点睛】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3)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3. 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更快。

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卷文及答案【word版】.doc

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卷文及答案【word版】.doc

【推荐】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卷文及答案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命题,则是()A. B.C. D.【答案】C【解析】根据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关系,可知命题的否定为:,故选C.2. 已知函数的值域为集合,不等式的解集为集合,则()A. B. C. D.【答案】C【解析】由函数的值域为,不等式的解集为,所以,故选C.3. 下列命题为特称命题的是()A. 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B. 棱锥仅有一个底面C.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垂直D. 存在大于1的实数,使【答案】D【解析】对于选项A、B、C都为全称命题,选项D中,根据特称命题的概念,可得命题“存在大于的实数,使”中含有存在量词,所以D为特称命题,故选D.4. 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A. B. C. D.【答案】D【解析】由椭圆,可得,则,所以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故选D.5.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若,则的公差为()A. B. C. D.【答案】B【解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解得,故选B.6. “”是“方程表示焦点x在上的椭圆”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若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则,所以,所以是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7.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则的周长为()A. B. C. D.【答案】C【解析】因为,所以,由余弦定理,得,所以的周长为,故选C.8. 若以双曲线的实轴长比虚轴长多,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B. C. D.【答案】B【解析】由椭圆的方程,可得,所以,又,所以,所以,故选B.9. 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A. B. C. D.【答案】A【解析】画出满足条件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当直线和直线交于点时,此时的坐标为,易知,当时,取得最大值,此时最大值为.10. 已知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在此双曲线的右支上,且,则的面积为()A. B. C. D.【答案】D【解析】由双曲线的方程,可知,则,又,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所以,则,所以的面积等于,故选D.11. 已知某曲线的方程为,给出下列两个命题:命题若,则该曲线为双曲线;命题若,则该曲线为椭圆,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是真命题B. 的逆命题是真命题C. 是真命题D. 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答案】D【解析】若,则该曲线为双曲线,且该曲线为双曲线时,,所以命题是真命题且其逆命题也为真命题;若曲线为椭圆,则或,所以的逆命题是假命题,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解答中熟记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形式是解答的关键.12. 设双曲线的左焦点,过的直线交双曲线的左支于(在的上方)两点,轴,,若为钝角,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A【解析】由题意易知,因为为钝角,所以,即,所以,又,所以,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解问题,其中解答中涉及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的应用,此类问题解答中熟记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和合理转化条件是解答的关键.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双曲线的方程,可得,所以其渐近线方程为.14.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则__________. 【答案】【解析】在中,由,则,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15. 已知,若,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m>0,n>0,2m=1﹣2n,即2m+2n=1.则=2(m+n)()=2(30+)当且仅当n=3m=时取等号.故答案为:96.点睛:这个题目考查了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应用,解决二元问题的方法有,不等式的应用,变量集中法,二元化一元的方法,等等。

最新-河南省平顶山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 精

最新-河南省平顶山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 精

平顶山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细胞新陈代谢活动密切相关B .生物膜把细胞质分隔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C .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D .水分子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有A .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B .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C .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D .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 2浓度下降引起的3. 下列对有关图形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图表示杂合子Aa 连接自交若干代,后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B .乙图中,土壤中的某元素浓度分别为a 、b 、c 时,在b 浓度时施用含该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C .丙图中,某激素是指胰高血糖素D .丁图中S 型增长曲线受种群密度等因子的制约4. 一种新发现的细菌质粒中有a 、b 、c 等基因,下图进食后时间血液中某激素的含自交代数 某矿质元素的浓度时间甲 乙 丙 丁表示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后得到的片段.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b、c对该细菌的生长、繁殖是非必需的B.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m个氨基酸,比水稻控制合成含有m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基因长度要短C.在完整的质粒中若利用某药物阻止基因a的表达,则基因b、c也不能表达D.组成基因a、b、c的基本单位相同,且都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5. 下列与微生物相关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无机氮源可以作为某些微生物的能源物质B.欲获得根瘤菌原生质体,需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C.控制大肠杆菌抗药性的基因位于拟核中的DNA上D.流感病毒虽含有简单的细胞器,但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合成多种蛋白质31.(8分)甲型流感病毒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严重危害人体的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纤维素B.糖原C.核酸D.核酸2.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需要的神经细胞的数目是A.2个B.3个C.4个D.5个3.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关的是A.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多B.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C.车祸发生时,驾驶人因失血过多而休克D.在高原训练时,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 .4.下图是突触局部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B.②传递到①,反射过程完成C.④代表突触前膜D.⑤内的液体是组织液5.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后,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物质会被大量消耗,下列有关此时机体调节活动变化的迅速,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活动都减弱B.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活动都加强C.胰岛B细胞的活动加强,胰岛A细胞的活动减弱D.下丘脑合成和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的活动都加强6.下列关于免疫细胞和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免疫细胞是指机体内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B.一个角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抗体的种类数是不相同的C.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相应抗原时,能迅速增殖产生大量抗体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可以攻击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7.下列实例能证明低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会抑制植物生长的是①植物的向光性②顶端优势③根的向地性生长④茎的背地性生长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③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脱落酸可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可从植物细胞中提取乙烯利来促进果实成熟D.在某些植物中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乙烯的合成9.利用发生了向光弯曲的燕麦胚芽鞘制作成切片并观察,绘制出如下背光侧和向光侧的细胞形态示意图,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①B.生长索能促进细胞伸长,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②C.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②D.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①10.下图表示四个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大的是11.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电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装置在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不是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在图乙中的t1—t2时间段,电位的变化主要与Na+内流有关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B.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浸泡插条的下端,必然导致插条的生根效果不同D.开花期遭遇大雨会影响授粉的黄瓜,及时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预防减产13.预测某地区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是A.迁入率和迁出率B.现有性别比例C.出生率和死亡率D.目前的年龄组成14.下图甲、图乙分别为种群甲、乙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所属类型分别是A.增长型和衰退型B.增长型和稳定型C.稳定型和增长型D.衰退型和增长型15.下列有关种群及其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种群具有多种数量特征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C.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所有动物种群D.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可以存在地理隔离16.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以生态系统不,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t0〜t1时间段内,种群数量近似“J”型增长B.捕获该种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C.在t1〜t2时间段内,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D.若t2时的种群数量为N,则t1时的种群数量约为N/217.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变培养液的pH会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取适量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后可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D.常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18.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不同群落的物种种类和数目一般是不相同的C.研究群落的结构只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之一D.群落中的物种,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19.下列生物之间竞争最激烈的是A.稻田里的水稻和鲤鱼B.玉米田里的玉米和菟丝子C.非洲草原上的鳄鱼和斑马D.草原上的野生黄羊和野兔20.某林场由于管理不慎而发生火灾后,下列情况中将会发生的是A初生演替 B. 土壤中无机盐含量持续增多C.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减少D.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不变21.下图1、图2中的甲、乙两种生物之间反映出的种间关系分别是A.捕食和竞争B.竞争和捕食C.互利共生和竞争D.互利共生和寄生22.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 1 2 3 4 培养液体积(mL)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 5 5 10A.试管2内种群的K值小于试管3内的B.试管4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2的下降C.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各不相同D.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初始阶段部经历了“J”型增长23.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指一定空间内所能维持hit群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部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是理想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D.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植食动物的种群数量最大值一般出现在夏秋季节24.下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N年时,甲、乙群落的群落结构相同B.甲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C.若时间允许,甲群落可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D.乙群落的演替类型可能属于初生演替25.下列操作中得到的数据一定比实际数值小的是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B.标志重捕法:重捕数量过少C.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的中上层进行取样D.丰富度调査:对所有种群进行统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9分)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调节的枢纽,下图为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在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胰岛A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是,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来升高血糖浓度。

(2)若器官Y是性腺,则激素B是,则激素C的化学本质是。

(3)激素D是,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激素D的合成并经器官X释放。

27.(7分)下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大致过程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免疫过程,数字表示免疫细胞。

图乙表示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发病机理。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的是免疫过程;细胞③是。

(2)当机体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后,产生抗体既多又快,这主要与细胞有关,该细胞可用图甲中的(填数字)表示。

(3)切除动物胸腺后,图甲表示的免疫过程将大部分丧失,保留的—部分主要与图中的(填字母)有关。

(4)图乙中,当S与T结合时,引起肌肉收缩,但当自身浆细胞产生的与肌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时,会导致神经递质S和T结合减少,使肌肉减少或不发生收缩,这种免疫失调的疾病称为。

28.(13分)下图一表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二表示放置于水平地面的黄瓜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三表示已出现顶端优势的棉花植株。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燕麦胚芽销(填状态及方向)生长,原因是(填图中字母)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纵向伸长生长较快。

(2)图二中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黄瓜幼苗根生长,原因是根2处的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细胞生长。

黄瓜幼苗茎生长,原因是。

(3)图三所示三个芽中,处的生长素浓度最低,原因是。

(4)图一至图三中,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是。

29.(8分)标志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种常用调查法,某研究机构采用此方法对我国北方草原的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

调查区域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获布氏田鼠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捕获个体数/只标记个体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初捕64 64 28 36重捕72 8 36 36 (1)假定重捕个体中被标记比例与种群个体总数中被标记比例相等,且初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为M,再次捕获的个体数为n,重捕的标记个体数为m,则该区域布氏田鼠种群的个体总数(N)的计算公式为。

(2)根据上表中数据计算该区域中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为只/hm2。

事实上,布氏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被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区域中布氏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4)在进行上述调查的同时,该机构研究人员还对该区域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该区域中只有这-种鼠),平均每l00m2有3.6个洞□,则布氏田鼠数与洞口数的比例关系为。

30.(11分)根据教材内容,回答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问题:(1)物种丰富度是指。

(2)调查土壤中小动物时常用法进行采集、调查,而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而且身体微小。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二是目测估计法。

前者是指在一定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4)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中,也可以放入试管中。

观察时最好用。

(5)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不同土层、不同地段土壤中小动物的分布有所不同,这说明土壤中小动物也具有一定的。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1—5DACBD 6—10CDCBA 11—15BCDDC 16—20BCDDC 21—25ACCCC26.(1)神经递质(1分)促进肝糖原的水解(2分)(2)促性腺激素(2分)脂质(固醇)(2分)(3)抗利尿激素(1分)垂体(1分)27.(1)体液(1分)浆细胞(1分)(2)记忆(1分)②(1分)(3)c(1分)(4)抗体(R)(1分)自身免疫病(1分)28.(1)弯向光源(2分)N(1分)(2)向地(1分)较慢(或受抑制)(1分)背地(1分)茎2处的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细胞生长较快(2分)(3)顶芽(1分)顶芽处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往侧芽1、2处运输(2分)(4)图二、图三(2分)29.(1)N=Mn/m(2分(2)288(2分)大(2分)(3)9:8(2分)(4)4:5(2分)30.(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分)(2)取样器取样(1分)较强的活动能力(1分)(3)记名计算法(1分)个体较大(1分)(4)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2分)实体镜(1分)(5)空间结构(或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