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

合集下载

安徽省怀宁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怀宁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怀宁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期待新诗与旧诗的共舞新诗与旧诗,是中国诗坛的两朵鲜花,两者相互关联、不可割裂,本应并肩携手,共创中国诗歌的辉煌前程,但可惜两者间似乎一直存在深沟高垒,不由得令人感慨万端。

诗歌作为一门艺术,当然有新旧之别。

但新旧之分仅是从时间、内容与形式上作出的区分,并不代表质量、成就的高低之别。

新的作品好,旧的作品未必不佳,有许多艺术形式与艺术品,所历年代越久,价值反倒越高。

艺术不是时装,不能以追新逐奇来掩饰内中的空虚。

简单的线性进化思想并不足以概括艺术的发展。

艺术作用于人类的灵魂,因此触动心弦、深入人心才是它的价值所在。

惟有将人类的体验深化、升华,清晰准确地予以美的表达,给人以无穷启迪的艺术,才永远是新的、伟大的、不朽的艺术。

新诗旧诗皆是诗。

古体诗中有不少宣扬封建落后思想的作品,这是需要我们加以摒弃的,但另一方面,它又有许多风清骨峻、思精韵美的流芳之作,有许多感时忧国、魂牵中华的灿烂篇章,怎么能将其一笔勾销而全盘否定呢?如果以相同的标准来衡量新诗,同样不也是精品稀少,而多有应时应景、歌功颂德、肤浅跟风之作吗?若说诗歌是人类文化的无价珍宝,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那么这珍宝和明珠是由旧诗新诗共同组成的。

倘若说中国曾是诗的国度,那么这诗指的主要是旧诗而非新诗。

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近百年来,旧诗被放逐得太久,被不加分析地排斥得太厉害,已到了该重新认识它的时候。

从实际来说,只需将现今散落在民间的旧诗词组织、刊物吸引、纳入到文联、作协和诗歌学会,给予他们同等的政治待遇、经济资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存活成长,就可以大大增强诗歌的创作力量。

同时,积极开展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和深度对话,在交流中不断消除分歧,扩大融通。

总之,对新诗旧诗需要一视同仁,不能怀抱歧视与偏见而区别对待。

新诗旧诗要互相学习,具体来说,新诗可以向旧诗学习其严谨、简洁、精炼,学习其重音韵、重意境,音调铿锵,朗朗上口,易记易流传。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2015-2016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语言知识与应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得一项就是()A 、寥廓..(zēngróng)彳.亍.(chìchù) 青荇.(xìng)..(liáokuò)峥嵘B、粗糙.(cào)枯槁.(gǎo) 长蒿.(gāo)爪.牙(zhǎo)C、踟躇..(jūlóu)慰藉...(shēngxiāo)佝偻..(chíchú)笙萧(jì)D、徘徊..(páihuái)束.(shù)缚强.(qiǎng)谏瞋.(ch ēn)目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得词语,恰当得一组就是()①我们决不______台湾从中国领土“独立”出去。

②她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您_______一下。

③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长期以来,这一直就是人们______得问题。

A.允许引荐思考 B.容许引见思索C.允许引见思索 D.容许引荐思考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得一项就是:()A.今年,十三个师范院校得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了我校,从事教学工作。

B.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得观点受到广泛得批评,我认为就是对得。

C.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得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

D.山区那些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得一项就是()A.共其乏困 B.毋内诸侯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竖子不足与之谋5.下列加点词得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得一项就是()A.丹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力不及此..之意B.微夫人C.太子丹恐惧.... D.约为婚姻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得作品,完成6—11题。

城市牛哞刘亮程我就是在路过街心花园时,一眼瞧见花园中冒着热气得一堆牛粪得。

在城市能见到这种东西我有点不敢相信,城市人怎么也对牛粪感起兴趣?我翻进花园,抓起一把闻了闻,就是正宗得乡下牛粪,一股熟悉得乡村得气息扑鼻而来,沁透心肺。

1 语文-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 语文-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一、语言文字应用(15分)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无误的一项(3分)A.颓圯.pǐ熠熠.yì恣.意zhì百舸.争流gěB. 戕.害qiāng 饿殍.piǎo 赭.色zhě茕.茕孑立qióngC. 蛩.音qióng 镂.刻lòu 静谧.mì锲.而不舍qìD.遒.劲qiú缱绻.juǎn 袅袅.miǎo 怡.笑大方yí2.选择下列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3分)A.激扬..文字:赞扬美好的事物虽有槁暴.:晒干B.君子生.非异也:天赋、资质日参省乎.己:介词,对C.君子不齿..:不屑一顾梦亦同趣.:有趣味D.侣.鱼虾而友麋鹿:伴侣皆通.习之:普遍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前方》中有一段动物大迁徙的场面,也许算不上细致,但紧扣作者的议论,为后文奠定了基础。

B.由于质量不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现象,使得中国的小家电没有形成大品牌的优势。

C.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仪式。

D.孙老师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班级学生的成长。

4.选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A.“游子悲故乡”这种思念故乡的感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B.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

C.专家认为,不要在孩子面临困难时不闻不问....,而要帮助孩子分析困境,教会解决的方法。

D.中国队夺冠的梦想终于在西亚实现了,压抑了半个月的郁闷和焦虑终于豁然开朗....。

5.把下列句子的序号填入横线处,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通向西方的贸易通道,从西安出发,经新疆的南路和北路,到达中亚、西亚各国,再由这些国家转道至欧洲。

2015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概要.

2015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概要.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人曾同我争论:中国的是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然后才谈得上疗治文明的。

我只能怯生生地问道:难道几代人的灵魂寻求是无足轻重的吗?我承认我不是,因为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

一方面,权贵贪欲的膨胀使得腐败丛生;另一方面,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平庸。

(选自周国平《困惑与坦然》)A.燃眉之急诟病理直气壮B.当务之急诟病义正词严C.当务之急弊病理直气壮D.燃眉之急弊病义正词严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在调查时,湖南大学一位毕业不久的硕士研究生告诉记者,在湖南大学读完本科和研究生的他,这么多年来从没有看到过可以自由转学的文件。

B. 在全球化去中心化的背景下,他在达沃斯讲台的精彩阐述无形中能够增进世界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了解、支持、认同,进而在共赢中实现发展。

C. 人类将美好的希望熔铸在艺术品里的创作活动几乎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步发展,它们在各国的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D. 中国电信与腾讯视频等企业合作的让受众免费看视频的背后,主要是为了培养用户使用流量的习惯,增加4G用户数量以及提高手机销售。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如何弥合社会信任链条,是摆在微博面前的现实问题。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于是,在这个时期,社会化的手段就成为治理微博乱象的“次优选择”。

①从现实情况看,市场化的手段在重塑微博公信力上是不得力的②人们寄希望于制度建设的得力③可供选择的力量无外乎三种——政府、市场和社会④于是人们便将目光聚焦在政府和社会上,而政府理所当然成为了首选⑤然而,制度建设始终跑不过互联网传播平台的飞速发展⑥呼吁加强法制和信息认证机制建设,完善微博的管理办法A.④②⑥①③⑤ B.③①④②⑥⑤C.④②⑤⑥①③ D.③①②④⑤⑥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2015-2016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高一学年期中考试语试题一、阅读下面的字,完成小题.(9分)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化──至少是传统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71分)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西晋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关于西晋文学的成就,刘勰《文心雕龙》云:“晋世群才,稍入轻绮。

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

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

”钟嵘《诗品序》在描述了建安文学的“彬彬之盛”后,接着指出:“尔后陵迟衰微,迄于有晋。

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刘、钟二人都热情洋溢地描绘出了西晋文学的繁荣景象。

一个时代之文学,其思想内容、形式、风格及发展变化不可避免要受到这个时代的思想意识的影响。

西晋文学的发展,同西晋的思想文化环境密不可分。

玄学的兴盛,是西晋文化学术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

西晋玄学崇尚清谈,标榜任达,西晋士人的心态与士风的形成均与其密不可分,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亦不可忽视。

由于玄学的兴盛,其被视为此时期的主流思想,就连很多以儒学立身的士人都沾染了玄风的余绪,似乎儒学在西晋走向衰微。

事实上,儒学在西晋衰微,只是从严格经学意义的角度而言,尤其是相对于儒学在两汉的地位而言。

西晋实质上常被以后的士人誉为儒礼之学的盛世。

晋武帝登基后多次下诏倡导儒学,“……敦喻五教,劝务农功,勉励学者,思勤正典,无为百家庸末,致远必泥”(《泰始四年诏》)。

他还采取扩建太学、封崇孔子后裔等措施,复兴儒学,“置博士十九人。

九州之中,师徒相传,学士如林,犹选张华、刘实居太常之官,以重儒教”。

处于低潮的儒学在西晋之初逐渐显露出崛而复振的局面。

在西晋初期,士人尤其是那些出身寒素的士人又重新回归“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人生轨迹,掌握儒家的礼仪知识和具备儒家伦理道德成为士人入仕的重要工具。

儒学思想在晋初重新上升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作为一种为皇权所推崇的思想,儒学的政治思想和处世原则不可能不对百姓产生影响,也不可能不对晋初士人的心态产生影响,并影响他们的文学创作。

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骨骼,生命的档案骨骼是生命的一部档案。

骨骼支撑躯体,保护大脑、脊髓和思维器官。

它使得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能保持内部稳定。

骨骼能泄露其以前的主人的许多情况,如年龄、性别,甚至生活环境。

不仅是法医利用这种情况来查明犯罪行为受害者的身份,专家们也能从髋骨的形状来辨认,它们来自男性还是女性。

众所周知,牙齿的状况也能为确定一个人的年龄提供很好的启示:与树干一样,牙骨质里也有生长年轮,它表明人的年龄。

骨骼也能够提供其前主人的躯体活动情况。

因为躯体活动可在牙齿、脊柱和骨关节的损耗和磨损痕迹中反映出来。

微小的骨骼样品显示,其主人的生活环境也深深地铭刻在骨骼里。

只要把骨骼样品磨成纸一样的薄片,然后再将它磨光,直至它达到几乎透明的程度,用显微镜在偏振光里就可以看到骨骼的晶体结构。

科学家们用这种方法来查明原始人的生活方式。

尼安德特人化石有异乎寻常之处。

与现代人的骨骼不同,尼安德特人的骨骼特别坚固。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干体力活”的一个标志。

为了生存,尼安德特人必须每天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古老的骨骼作用不可低估。

如果要从古老骨骼里获取一些遗传体的话,借助遗传指纹来查明与一个去世很久的人的亲属关系,有几克保存完好的骨骼物质就够了。

1991年,人们发现了1918年被谋杀的俄国沙皇一家的可能的遗骸,不久后,通过与活着的近亲进行DNA 对比证实了这些骨骼的身份,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这种方法也为解决一场古老的科学争论提供了帮助。

几年前,人们用这种方法解决了现代人与已消失的尼安德特人的亲属关系有多近的问题。

以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佩博为首的研究小组发现,虽然两种类型的人同时存在,但他们彼此分开,因此,没有出现遗传上的混合。

研究人员为自己的分析特地研究出一种方法。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命题、校对:高一语文备课组(注:1.试卷满分为150分,另设附加题5分,得分可计入总分,答题时间150为分钟。

2.答案及作文均写在答题卡上。

3.请注意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一.基础知识(21分)1.选出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3分)A.繁衍(yán)荤腥(hūn)怜悯(mǐn)B.噩梦(è)契约(qiè)拷绸(kǎo)C.缜密(zhěn)瞌睡(kē)弄堂(1òng)D.尘埃(ái)骷髅(gū)游说(shū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弹劾捉迷藏胆颤心惊讫今为止B.暇想度假村趋之若骛海市蜃楼C.淤积威摄力重峦迭嶂相形见绌D.拷问元宵节残羹冷炙刚愎自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来九中街欣赏树洞画的市民不绝..,看着这些美丽的树洞画,观者无不啧..如缕啧赞叹,为王月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创造击掌叫绝。

B. 调查显示,70%的网友对二手房个税增至20%的新政觉得差强人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政策对于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中低收入者不公。

C.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工艺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D.iPhone 5最令人不齿的就是“掉漆门”,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几乎每一家配件厂商都处心积虑....,寻找对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这个年轻人初涉文坛,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长篇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B.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

C.这位院士表示,他要努力去做一个乐意给年轻人打开一切科学道路使他们夺得科学高峰的人。

D.有些作家背离了大众的欣赏习惯,弄些非驴非马的东西,却自诩是在搞探索和实验。

5.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A.失其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B.秦伯说,与郑人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3分)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之往来..也行李B.为之奈何..与忤视..人不敢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微夫人..之意..之力不及此而伤长者7.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3分)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二.诗歌阅读(共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一、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日:“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作《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崖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

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速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时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官,王积翁言:“南人无如天祥者。

”遂遣积翁谕旨,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矣。

”积翁欲合宋官谢昌元等十人请释天祥为道士,留梦炎不可,曰:“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事遂已。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与宰相议释之,有以天祥起兵江西事为言者,不果释。

至元十九年,有闽僧言土星犯帝坐,疑有变。

未几,中山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欲取文丞相。

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

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

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向而死。

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

其衣带中有赞曰:“孔子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亡,吾分一死矣分:按照本分、甘愿B.留梦炎不可可:赞成C.遽麾之退麾:指挥D.天祥临刑殊从容殊:非常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文天祥舍生取义、宁死不降的一组是( )①左右命之拜,不拜②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③国亡,吾分一死矣④天祥出,复号召江南⑤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⑥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被捕之后,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了。

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就范。

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以此表明心志。

B.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的途中,文天祥绝食八天求死,但没有死。

当时世祖在南宋官员中大量寻求人才,王积翁推荐文天祥,说他是难得的人才。

C.元世祖本来打算释放他,但是留梦炎不赞成这样做。

元世祖把文天祥召入宫中,问他有何心愿,文天祥表明自己的态度,元世祖仍不忍心赐他一死,就让他退下了。

D.文天祥被捕之后,在元营多次表明心志,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他视死如归,死前从容坦荡,死后仍面不改色,在文天祥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志士仁人的浩然正气。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上知天祥终不屈也,与宰相议释之,有以天祥起兵江西事为言者,不果释。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4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5—6题。

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5.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5分)答:。

6.“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遥隔”有何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答:。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5分)(1),草色遥看近却无。

(2)瀚海阑干百丈冰,。

(3)伤心秦汉经行处,。

(4),吟鞭东指即天涯。

(5)八百里分麾下炙,。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8---11题。

九公你要是到村子里去打听九公,无论大人小孩几乎没有不知道的。

九公是全村龄最长、辈分最高的老人,是远近有名的有趣人,他的趣事就如同他的胡须,多地数也数不清。

九公九岁的时候,被送去读私塾。

九公对那些摇头晃脑的“子乎者也”十分烦感。

先生也不喜欢这个调皮的学生,时不时出一些难题难为他。

一天在讲曹植七岁成诗时,九公却和周公秘密会谈去了。

先生十分生气,就让九公当场作诗一首,不然就挨板子。

九公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歪着头,略作思索,遂以《雨》成诗:盆泼也瓢倒也一滴雨一个大豆也全班同学笑成一团,先生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九公的学业也就到此结束了。

“扫盲”的那几年,九公也和大伙一起去村小学学习。

那节语文课,老师教学“人”字,九公再次拜会周公,呼呼大睡。

老师辈分低,既要严肃课堂纪律,又要给爷爷辈的九公脸面,便耐心地开导他。

“其实汉字很容易学,一人为“人”,二人为“从”,是说两人在一起,三人为“众”,是说很多人的意思——多形象!多生动!”九公走上讲台,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如果人上边有人,人下边也有人,人左边也有人,人右边也有人,人加人,人叠人,人连人,念什么字?”九公在黑板上写了密密麻麻、歪歪扭扭七八个“人”字。

老师有点生气。

“这不是字!”“不是字?”九公面向大伙,手一挥,如同一位镇定自若的将军。

“这个字念——一堆人!”从去年入冬以来,天气持续干旱,许多地方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干旱袭击,大片大片的庄稼开始枯黄。

我们这里也不例外,大伙开始忙着抗旱保收。

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匮乏,加之抗旱又是个费时费力的活儿,所以效果不明显。

人人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时,九公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那天,九公带领四个六七十岁的老伙计来到河边求雨。

九公说,河中心有个千年鳖精,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他年轻时曾见过有人在这里求雨,当天就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方圆几里、四面八方的人都赶来看热闹。

九公在河边支起一个供案,上面摆着供品,然后点燃三柱香,双手捧着擎过头顶,对着上天三叩九拜,口中还念念有词,不知说些什么。

之后,真正的求雨过程开始了。

九公身背一个簸箕——此时他就是是千年鳖精的化身。

四个帮手分列东南西北,围成一个圈,每人手中还提着一壶水。

九公就在中间爬来爬去。

爬到东面,就抬头问:“东海龙王下不下雨?”帮手忙说:“有雨!”提起壶在九公身上浇一阵。

爬到西面,九公又问:“西海龙王下不雨?”西面的帮手忙说:“有雨!”提起壶在九公身上又浇了一阵子。

“南海龙王”“北海龙王”也都声称:有雨!九公就这样爬来爬去,衣服渐渐湿透了。

说来也怪,天真是渐渐地阴沉下来,起风了。

甚至还滴下几滴雨来。

轰隆隆,轰隆隆!一阵响过一阵,一阵急过一阵的巨响在天空回荡。

“打雷了!要下雨了!老天爷显灵啦!”九公激动地老泪纵横。

“都别傻站了,快跪下来求老天爷吧!”九公向周围的人群喊去。

有两个老太太当即就跪下了。

就在众人不知所措的时候,村支书刘义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别瞎闹啦!部队趁着今天的有利天气正在人工降雨呢。

炮弹已经打过了,马上就要下雨。

谁要是不想饿肚子,就赶快去地里挖沟引水,我只通知这一次啊!”刘义说完又转头跑掉了。

人群一哄而散。

九公慌忙喊:“哎!别走!哎!”九公的四个帮手最后也随着人流不见了。

九公一下子瘫坐地上。

雨足足下了一天一夜。

雨过天晴,天空升起一道美丽的彩虹。

从此,九公就常常坐在村头的那棵大柳树下,对着那些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学生,不厌其烦地说:“娃呀,好好读书。

将来有知识才能长本事!”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九公不识字,从小对“之乎者也”之类的私塾教育就非常反感,这说明九公的性格中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和反封建性。

B.参加扫盲学习时,九公不但再次拜会“周公”,而且还倚杖辈分当堂捣乱,这样描写既照应了上文,也突出了九公不尊重知识的思想根深蒂固。

C.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语育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语言生动诙谐,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D.九公求雨之后,天色的确变得阴沉,继而雷声轰隆,说明九公求雨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最后-天一夜的透雨靠的还是部队利用天气条件进行的人工降雨技术。

E.接到村支书通知后,人们一哄而散纷纷回地里挖沟引水,连九公的四个帮手也随着人流不见了,小说这样描写隐含着对人们势利自私的委婉批评。

9、小说中的九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答:10、小说详细描写了九公“求雨”的过程,请分析其作用。

(4分)答:11、右人认为这篇小说的最后一段画蛇添足,有人却认为此结尾画龙点睛,你怎么看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6分)答: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巴金的《小狗包弟》对我是很熟悉的。

读后我印象非常深刻。

B.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长沙等地医院的5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6%反映确实有疗效。

D.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身体像弓一样的弯,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爸爸是村里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那些小混混都听他的。

B.王晓明勤奋学习,经常不耻下问....自己的同学和老师。

C.他的这篇文章是不刊之论....,他居然到处投稿,企图发表。

D.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口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男人果决地说,世上肯定有许多天使,但在最终的综合实力上,魔鬼是“1”,天使是“0”。

,。

魔鬼是一匹马,使整个世界向前,天使只是华丽的车轮,它无法开道,只有辚辚地跟随其后,用清晰的车辙掩盖跋涉的马蹄印。

后来的人们,指着渐渐淡去的轮痕说,看!就是历史。

(摘自毕淑敏的《天使和魔鬼的较量》)①不代表任一,不象征实体。

②无论多少个零叠加,都无济于事,圈环相套,徒然摞起一口美丽的黑井,里面蜇伏着天使不再飘逸的裙裾和生满红锈的爱情弓箭。

③但如果有了“1”挂帅,情境就大不一样了。

④当然,“0”也是一种存在,只不过当它孤立于世的时候,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

⑤留下的,唯有惨淡和虚无。

A.②①③④⑤B.④②⑤①③C.④①⑤②③ D.⑤②④③①三、文学类作品阅读8.(1)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D、E不给分。

(A项说九公的性格具有“反封建性”拔得过高;D项“说明九公求雨还是有一定效果”错;E项对小说这样描写的意图理解错误)9.①不爱读书,不尊重知识;②愚昧迷信,顽固自大;③天真率直,知错能改;④热心公益。

(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①②③点只要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可)10.①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