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0年秋季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附标准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 )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 )A、科学性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 C2、 A3、A4、A5、B6、C7、B8、B9、C 10、A1 l、 B 12、D、 13、A 14、A 15、C 16、A 17、D 18、A 19、C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 )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 )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 )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八荣八耻”的“八荣”是 ( )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C、团结互助、诚实守信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14、“八荣八耻”的“八耻”是 ( )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1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2、BCD3、、BCD4、ABC5、BC6、AB7、ABC8、CD9、ABCD 10、ABCD 11、AB 12、BCD 13、ABCD 14、ABCD15、ABCD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福师23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答案1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A.项】生产方式
【B.项】人口增长的快慢
【C.项】有无先进理论的指导
【D.项】自然条件的好坏
正确[正确选择]:A
2.有人认为世界上各种生物物种是永恒不变的。
这是一种()【A.项】形而上学观点
【B.项】相对主义观点
【C.项】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项】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正确选择]:A
3.科学证明,人脑是()。
【A.项】思维的源泉
【B.项】思维的产物
【C.项】思维的器官
【D.项】思维的对象
正确[正确选择]:C
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项】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项】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项】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项】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正确[正确选择]:B
5.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项】劳动技能
【B.项】科学技术
【C.项】生产管理
【D.项】生产工具
正确[正确选择]:D
6.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福师1203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1、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 C )A、客观存在的B、人的意识或意志造成的C、由神创造的或者是客观精神产生出来的D、由两个本原构成的2、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B )A、科学性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 A )A.物质性B.运动性C.精神性D.物质性和精神性4、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 D )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特殊性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表明( B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D )A、绝对和相对的观点B、有限和无限的观点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7、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它的理论依据是( D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C、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8、“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 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0004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0004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0004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拆衷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答案:B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否认规律的客观性B:否定事物间的互相区别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D: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答案:D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
A: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平等B: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C: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D:公有化程度的高低答案: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A:意识是主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C:意识是客观形式和主观内容的统一D: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答案:D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物质性B:存在性C:可知性D:运动性答案: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答案:C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答案:C下列选项中,强调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B: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1.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A. 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 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C. 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D. 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正确答案:C2.质变中量的扩张是指()A. 事物质变前的量变B. 事物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特征C. 质变不断地发生D. 量变过程中局部的质变正确答案:B3. 矛盾体系中的不平衡性表现为()A. 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差别B.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差别C. 现实矛盾与非现实矛盾的差别D. 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差别正确答案: D4.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
A. 客观唯心主义命题B. 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 庸俗唯物主义命题D. 机械唯物主义命题正确答案:B5.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A. 它的存在和发展不需要任何条件B. 规律不能被人所掌握所利用C. 规律强制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D.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确答案:D6.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 生产方式B. 人口因素C. 地理环境D. 社会意识A7.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 劳动技能B. 科学技术C. 生产管理D. 生产工具正确答案:D8. 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主要是()A. 上层建筑B. 经济基础C. 国体D. 意识形态B9.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A.诡辩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满分:2分得分:2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1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物质性存在性C.可知性D.运动性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12.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指()。
A.一定社会中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B.一定社会中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C.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D.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正确答案:D满分:2分得分:213.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防止“过”和“不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答案】D2、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是()A.矛盾特殊性原理B.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的原理C.矛盾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D.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答案】C3、实践的主体是()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答案】B4、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指在事物发展中()A.简单地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B.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C.要对旧事物采取全盘否定、抛弃的态度D.要对一切现存事物都特怀疑的态度【答案】B5、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答案】A6、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A.社会历史现象的知识总汇B.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生产发展的理论D.经济关系的学说【答案】B7、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答案】A8、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答案】B9、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A.它是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础形式B.它是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C.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D.它的实体就是客观自然界【答案】A10、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答案】D1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答案】C12、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答案】A13、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答案】A14、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答案】A1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答案】D16、实践是指()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答案】D1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藉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答案】D18、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A.人力、风力、畜力等之和B.各种力量之和C.各种知识之和D.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答案】D1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A.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C.人民群众的行动就是社会规律D.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者【答案】B20、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答案】D21、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答案】D22、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答案】A23、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所以叫不变资本,是因为(A)A.它在资本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中不起任何变化B.它的价值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C.它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价值量不发生变化D.它的实物形态不发生任何变化,永远存在【答案】A24、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C2、C3、C4、C5、A一、单选题一、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
)V 1. 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
A. 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B.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质量互变规律正确答案:C2. 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 昼夜交替B. 寒来暑往C. 磨擦发热D. 电闪雷鸣正确答案:C3.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
A. 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的B. 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表现出来的C. 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完整地表现出来的D. 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正确答案:C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C.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正确答案:C5.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 形而上学的观点C. 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D. 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正确答案:A6.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A. 诡辩论的观点B. 相对主义的观点C. 唯心主义的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D7. 在意识对物质是否有能动作用的问题上,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 夸大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 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C.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D. 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正确答案:C8.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 纯粹是必然的B. 纯粹是偶然的C. 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D. 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正确答案:C9. 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 否认意识决定物质B. 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C. 主张世界有两个本原D. 否认世界有两个本原正确答案:C10. 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15秋满分答案(2020年7月整理).pdf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35道试题,共7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 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D. 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A.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3.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A. 诡辩论的观点B. 相对主义的观点C. 唯心主义的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D满分:2分得分:24.“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
A. 不可知论的观点B. 相对主义的观点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 形而上学的观点正确答案:D满分:2分得分:25.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A. 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C. 类似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正确答案:D满分:2分得分:26.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
A. 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B. 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决定的C. 由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D. 由各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共同决定的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7.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 否认意识决定物质B. 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C. 主张世界有两个本原D. 否认世界有两个本原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8.社会进步的根源在于()。
A.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B. 社会制度的更替C. 阶级斗争D. 精神文明的发展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1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师范大学20年秋季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在线作业一附标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答案:B
2.社会进步的根源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B.社会制度的更替
C.阶级斗争
D.精神文明的发展
答案:A
3.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
A.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B.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C.由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D.由各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共同决定的
答案:A
更多加微boge30619
4.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B.否定事物间的互相区别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D.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答案:D
5.人在价值关系中()
A.只能做价值主体
B.只能做价值客体
C.既可以是价值主体,又可以是价值客体
D.只是价值目的,不是价值手段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