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成长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合集下载

与时俱进,做新时代的班主任

与时俱进,做新时代的班主任

与时俱进,做新时代的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班主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要督促学生学习,又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可以说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生德育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为22年班主任的我,每年都要面对不同成长阶段的孩子,每天都要处理各色各类的事情。

每一名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寄托着一个家族的希望,每一名孩子都是一个人才,都将在未来承担着国家建设之重任。

我感到一种责任、一份使命和一项荣耀,肩上的担子之重,让我如履薄冰,自身的责任之大,给了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信心和力量。

一、育人先育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育人先育心,新时代的班主任要走出权威,当好学生的思想引领者;要成为学生的长辈、领路人,不要成为学生保姆;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要成为学生的朋友。

1、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当今单亲家庭数量节节攀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作为班主任的我,每接手一个班,都对班级家庭背景做一详细调查,建立台账,做到心中有数。

在日常交谈中尽量避免伤及孩子内心;在家长缺位、孩子独自面对的时候,积极为孩子安排适当的工作,我用自己的爱心温暖孩子受伤的心灵,用正能量激发孩子前行的勇气。

2、换位思考,以心换心,用爱心赢得孩子的尊重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只有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下,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能产生作用。

作为班主任,我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每做一件重要事情,都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民主决策力,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自主决定,允许迟疑,允许等待,允许观望,在得到学生根本认同的基础上赢得行为上的自觉。

3、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学生俗话说,群雁高飞靠头雁,船载万斤靠舵人。

作为班主任,我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

出操,我从来都精神饱满;卫生,我见纸屑必弯腰;读书,我当第一个领读人;六一节目,我亲自选择主题、指挥排练等等。

虽然说学生的每一件事都不必事必躬亲,但老师的实际行动、做事的风格和态度,是无声的语言,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带动和感染着学生,在学生心中形成无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什么是自律?这才是培养孩子自律的第一步!

什么是自律?这才是培养孩子自律的第一步!

什么是自律?这才是培养孩子自律的第一步!什么是自律?其实自律就是能做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在实操层面上的表现,就是能够安排好自己的事情,然后能控制自己去做什么、不去做什么。

很多家长想让孩子变得自律,但会因为忽略一个重要的点,结果孩子的自律能力没有培养起来,甚至导致一些本来该做的事情、孩子都不愿意去做了。

那想要培养孩子的自律,家长的第一步是什么?很多家长忽略的那个点又是什么?自由的人才会自律培养孩子的自律,就是要让他能够控制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

但这些行为的主体是孩子这个人,想要孩子有这些行为,前提是他愿意。

而这是很多家长会忽视的点。

很多家长所谓的孩子不自律,其实只是孩子的行为不符合家长的标准和期待,而这并不是不自律的表现。

家长没有办法让孩子变得自律的原因,就是认知和行为不统一。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家长都想要孩子自己安排,但又不让孩子自己安排。

家长想要的自律,也不是真正的自律,而是想砍掉孩子的思想,让孩子的行为符合家长的想法和期待。

比如很多家长给孩子的时间表,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的。

而真正的自律是要知行合一的,是他想做这件事情、然后去做这件事情。

如果执行的不是自己的想法,就算做到了那也不叫自律,那叫他律。

那家长要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呢?想培养孩子的自律,首先需要他有做这件事情的意识。

那这样的意识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来自自由、或者说自主。

没有自主权的孩子是不可能自律的。

真正想要孩子变得自律,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主权还给孩子,尤其是孩子的想法与家长不一致时。

把自主权还给孩子想要孩子能够变得自律,家长就不要对孩子有过多的要求,家长要把这些要求放在自己身上。

家长能够自律,做到知行合一,孩子也会一样变得自律。

其实很多家长经常会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和要求,比如不允许他犯错、不想他走一点弯路,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失败才是人生的常态。

大人都是如此,何况是各方面能力都有欠缺的孩子,他们怎么可能一直不犯错、不走一点弯路?有些事情孩子还做不好,那是因为他现在的能力不够。

把成长的主动权还给学生1

把成长的主动权还给学生1

一天中午,上了第四节课后,一位同学主动帮我到食堂打饭。

他打了很多,我硬着头皮一点一点的吃,后来实在吃不下去了,经过思想斗争,我选择了偷偷去倒…
一天中午,上了第四节课后,一位同学主动帮我到食堂打饭。

他打了很多,我硬着头皮一点一点的吃,后来实在吃不下去了,经过思想斗争,我选择了偷偷去倒…
(三)给学生一份约束
班级的管理仅凭爱心是不够的,必须有班规做
为管理的后盾,制度是底线,坚持制度,完善
制度,到逐步形成习惯,最后形成班级的一种
特色。

所有评价都以正面鼓励为主,提出建议
为辅。

让孩子在学习上内化成好的学习品质,
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评价要让学生
明白我要主动成长。

(四)给学生一种文化
系列主题活动介绍
1.学前教育活动是班级管理的路标
2 .营造书香班级
3 .自主互动的夕会
4.聆听窗外的声音
•营造书香班级
1.开展名篇诵读活动(1)编写读本
(2)安排时间
(3)活动形式
2.午读活动。

初中时期我从父母手中夺回自主权的经历

初中时期我从父母手中夺回自主权的经历

初中时期我从父母手中夺回自主权的经历1.初中是一个人生中重要的阶段,不仅在学业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还需要逐渐适应独立生活。

而我在这个阶段,经历了一次从父母手中夺回自主权的经历,对我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在我进入初中的那个时候,我感觉到了父母开始对我进行更多的关注和干预。

他们常常会过问我的功课情况、朋友圈子和日常作息等方面,甚至还会为了我做出他们认为正确的选择而干预我的决策。

在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过度的保护,反而觉得他们是在关心我。

3.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逐渐感受到了这种干预带来的压力和束缚。

每天回家后,我要向父母报告一天的学习情况,然后再按照他们的要求完成额外的作业。

朋友聚会、户外活动也被父母严格限制,他们总是担心我会受到坏影响。

我渐渐感到自己失去了自主权,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4.我决定寻找机会与父母谈一谈,表达我对他们过多干涉的不满。

经过一番沟通,我才了解到他们的担忧源于对我未来的期望和对社会的竞争压力。

他们希望我能够取得好成绩,进入理想的高中和大学,最终有一个出色的职业。

然而,我也向他们坦诚了我想要拥有自主权的愿望。

5.经过长时间的沟通,我们终于达成了共识。

父母明白了我的需求,也开始逐渐放手让我独立决策。

他们鼓励我在学业上发展自己的学习方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而不再强迫我按照他们的方式去学习。

6.在学校方面,我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和课外活动,拓宽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些活动让我结交了更多的朋友,培养了更多的技能,也让我逐渐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

7.自主权的夺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时间和努力。

我开始主动管理自己的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

我也学会了独立面对挫折和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

8.逐渐地,我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也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

父母也逐渐意识到他们的担忧过度了,他们开始更多地相信我的能力,给予我更多的自主权。

9.经过这次经历,我明白了自主权的重要性。

大班教育科学活动反思《毛毛虫》

大班教育科学活动反思《毛毛虫》

大班教育科学活动反思《毛毛虫》《毛毛虫》活动反思: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引题:教育者在组织某种教育活动之前,往往要经过悉心准备,但结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和设想,而在无意与随意中生成的教育事件与情景,却是那么的真实和灵活、开放与本真,并且超越僵化,它是师生建构课程活动的一个开放教育系统,它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的智慧和经验,来源于孩子的兴趣和参与。

因此我们提议:课程的活动不仅仅来自于预设,还应该来源于生成。

缘由:五一放假回园,一连下了好几天的细雨,空气十分潮湿,我们的活动室在一楼,又地处学校的大树及种植园地周围,室内一股发霉味儿。

孩子们一进活动室,就传来了一阵呼唤声:老师!墙壁上有毛毛虫。

接着,君弘、授弦、倩云又分别在寝室的床铺底下、玩具橱旁边、水槽下、厕所地面发现了毛毛虫,孩子们象烧开的水顿时沸腾起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三三两两簇拥着议论:毛毛虫怎样钻进来的,窗户不是关着吗?毛毛虫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它的身上有吸盘,它会吸人的血,我们可要注意点。

它走路了,你看它的头在这里?君弘边观察边用肢体语言模仿毛毛虫一伸一缩的动作,孩子对毛毛虫的十分关注,我想:孩子的兴趣与现有的教育资源是活动的前提条件,而捕捉和挖掘有价值的教育科学是教师的专业智慧,于是,顺应了孩子们探索的欲望,激发他们一起去探究。

一、探究毛毛虫的行动路径它是怎样钻进来的?它从哪里来?我顺着君弘的话语接着说,激起孩子探索毛毛虫的运动路径,孩子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开始分头去寻找,四散在活动室的周围,这时,授弦带领的那一小组发现:毛毛虫是从菜园来的,并提出证实的依据,理由是:他们发现菜园里还有很多毛毛虫兄弟,过了十来分钟,君弘小组的幼儿又在大树下,小水沟边发现很多的毛毛虫,孩子们最后排除毛毛虫不是活动室内生长出来,而是外面钻进去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提议:你们找一找它们是从哪条路进来的?,倩云还特别询问了阿姨,放假的前一天离开时门和窗户都关好没有?阿姨很肯定地说:我都一一检查了,确定关好才离开,那毛毛虫真神奇,怎会变到活动室里呢?又有一个问题困惑着他们,孩子们又开始了第二次的探究,思耘说:毛毛虫走过的时候会留下脚印。

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感想感悟

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感想感悟

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感想感悟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明天,他们的肩上寄托着无数人的希望。

作为孩子成长过程的引路人,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就因其独特的遗传因素、成长环境和经历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

因此,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要想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用商量引领孩子成长新课程标准提倡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的时空权、对话权、交流权以及质疑权都实实在在地还给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在思考怎样把孩子教好?我们总是尽心尽力,呕心沥血,总想把自己知道的全部传授给孩子,总是希望孩子朝着自己预定的方向发展,殊不知,事情往往不尽如人意。

其实,儿童的思维和认知规律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只有针对学生的所思所想对症下药,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商量的魅力,放下教师的姿态,弯下腰与学生谈话;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个性得到展现,思维得到训练,才能促使学生敢想、敢说、敢争论、敢表达……二、“三个帮助”引领孩子成长(一)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发现,这就决定了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孩子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而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师首先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其次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让他们明白自己既是父母家庭的希望,又担当着造福社会的重任,自己的生命不但属于自己,更属于家庭,属于社会。

有了这样的自我认识后,他们才会珍惜生命,努力学习,不辜负所有人的期望。

(二)帮助孩子获得认同感作为成长中的孩子,最迫切的就是希望获得认同感,以此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一个不被周围人接纳和认同的人,在情绪上是消极的,在状态上是缺乏活力的,在行动上是叛逆的。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模板(3篇)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模板(3篇)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模板《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作者通过对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对孩子学习主动性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让孩子建立起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传统教育模式往往依赖师生之间的单向传授,而忽视了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孩子在这种模式下往往成为知识的被动接收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这本书则提倡通过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作者给出了许多具体的方法和实例,例如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培养思考能力、给予充分发挥的空间等等。

这些方法的实施可以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更加积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这本书让我思考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灌输知识,而应该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能力。

知识的获取只是教育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育者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达者,更要成为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给予帮助和指导,让孩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

再次,这本书提醒我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缺乏兴趣的学习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也难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

作者提到了一些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兴趣,例如让孩子参与到选择学习内容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以致用等等。

这些方法的实施可以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这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提升,也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

最后,这本书引发了我对学生评价体系的思考。

当前的学生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仅仅依靠考试是不够的。

因此,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改变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获得全面的发展。

把主动权交还给幼儿

把主动权交还给幼儿

把主动权交还给幼儿一、案例背景:随着对新《纲要》学习贯彻的不断深入,使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及其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近几年来,我因地制宜地开展游戏活动,把开展游戏活动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

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已出显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令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如:活动中教师只顾自己的教育目标,不顾幼儿的体验。

教师预设活动和幼儿的生成活动出现对立等问题。

在今后的游戏活动中,我要进行不断深入的实践、反思和改进。

让每个幼儿自由选择、自由结伴、自由活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也使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也得到培养。

二、案例描述: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探讨纸的各种玩法,幼儿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各种点子,有的说把纸折成飞机,有的说把纸揉成团进行投射,有的说将纸折成长条放在地上当作“小路”来回走,还有的说把纸折成纸帽戴在头上……。

我将幼儿分成几组共同来制作各种纸的玩具,制作完后当我正在分配活动项目:“第一组玩纸球;第二组……”时班里的陈浩杰小朋友忽然按捺不住兴奋高声喊起来:“我要玩纸飞机!我要玩纸飞机!”我的话被陈浩杰的喊声打断,脸上平静的表情转为微怒。

我朝陈浩杰看过去,发现他的目光并不在我的身上,而是盯着活动场地上的纸飞机。

我便提高了音量对陈浩杰说:“陈浩杰,老师看你今天是不想玩飞机了!”陈浩杰听了我的话吃了一惊,快速转过头来,瞪大眼睛,大声问道:“为什么?”我听了陈浩杰的反问,显然有些吃惊,进而,表情中的怒气有所加重,语气更加强了几分。

“你说为什么?你还会问我为什么!”陈浩杰的嘴巴微张着,盯着我看了一会儿,忽然间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似的底下了头。

我接着分配活动,陈浩杰显示出紧张焦虑的神情,抬起头偷偷瞥了我一眼,不再说话。

三、案例分析:教育观念没有转变。

从此事件中我发现,我是主动的,幼儿是被动的。

我的身份变成了管理者、制约者,而不是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说: “ 一个 被管 制太久 的孩 子 , 他 会逐渐 从 权威家长 手下 ‘ 听差’ .变成 自身 坏习惯 的 ‘ 奴隶 ’ : 他 的坏 习惯 正是 束缚 他 的 、 让他痛 苦的桎梏 不是他 心里不想 摆脱 . 是他 没有 能力摆脱 ” 教育为树人之本 . 家庭教育乃 教育之源 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 育和人生指导 的终身教育中 . 具有不 可替代 的独特作 用。 父
父母 对孩 子的教育和影响 .大多情况下
可能都是无意识 的 然而 . 恰恰就 是这些无 意 朱庆澜 先生在他撰写的《 家庭教育》 一书 中指 出: “ 小 孩生下来好似雪 A的丝 ,在家里 养活 6 年。 好似进第一道染缸 ; 6岁进了学堂, 好 似进 了第二 道染 缸 : 2 0 岁 以后 出 了学堂 . 到世界上 同人办 事 .好似进 第三道 染缸 。” “ 关键是 每道 染缸打上 ‘ 红底子 ’ . 以后受到好 的教育 和影响 . 就会变成 ‘ 大红 “朱红 ’ . 即使
没有怨言 . 只有感恩 . 感恩父母 、 感恩社会。 看 到这些 .我们 还会认 定几岁的孩子什么 都不 会做 吗7 对孩子 生活上过度的保护和 照顾 .实际 上是剥夺 了孩子学习独立做人 、独立解 决问 题和锻 炼意志的机会 如果孩子 总是在 家长 保护下 生活 . 独立意识就会萎缩 . 而变 成一个 缺乏 自理能力 的孩 子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 , 又如何 去面临复杂 而严峻 的现实生活 呢?
庸 只凭优 越的物质生活不能成就孩子 . 良好
母 ”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 . 一切都是新奇 的。 他
们用来认 知世 界的只有感官 这个世界什 么
的教 育才能让孩子 终身受益 言传身教 . 给孩 子成 长的空间. 让孩子 真正 实现 自身的价值 。
关键词 : 成长 主动权 还给
样 子. 拥有什 么事物 . 看进眼里 的就是了。

旁玩 耍的小侄子听进 了耳朵 .并在脑 中生
根发芽。之后的几天 . 大人们再 和他说话 , 他 只要不爱 听或 是不高兴了 .嘴里 冒出的就是
那个字 。 为此父母很生气 , 不免训导一番。 后 来父亲略有所 思地问他 : “ 你听咱们家谁这 么
说 过? ” 小侄子没 回答。我这才意识 到 自己的 无 意行 为竟然成 了小侄子效仿 的模本 。 可见 .
“ 榜样 ” 的力量多么强大 父母 和子女天天朝夕相处 .父母时 时刻
很难褪去 . 如果 以后再受坏的教育和影 响 . 那
自然变成永 不脱 色的黑青 .永不 回头 的坏蛋
了 ” 朱老先生用生动形象的比喻道 出了一个
重要 规律 . 即“ 先人 为主 ” 的教育在孩 子的 品
刻都在接受 子女 的“ 监督 ” . 其 言行举 止很难 完全回避 子女 有些父母要求孩子去学习 . 自 己却在看 电视 ; 要 求小孩讲 文 明、 懂 礼貌 , 自
学 羁 2 堡 0 1 5 年 曼 第 5 期
◇ 教 育 与 管 理 ◆
把成长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高冉 冉
摘要 : 在 孩子的成长过程 中, 家庭教 育具
( 河北 省 蠡县 中学
0 7 1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0 )
护送充 当“ 保镖 ‘ 搬运工” 等等。 而《 寻找最美 孝心 少年》 里的那些孩子 . 他们在用 自己柔弱
中的言行 却成 了孩子学习的范本 有次 和母
亲谈话 . 母 亲有些 话说的我不高兴 。 我 随口说
了一个 不礼貌的字 . 我们都没在意 , 可偏偏 被

时. 我们泪 眼模糊 生活的艰难并没有摧毁他 们的意志. 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强 。 满脸洋溢的 笑容 . 传递 给我们 的是乐观与坚定 。 他们心中
二、 言传 身教 。 培养孩子 良好的 习惯 正如朱庆澜老先生所说 : “ 小孩 生下来 好 似雪 白的丝 、 洁 白的纸 . 丝 会染成 什么色 , 纸 能印出什么形 。 这个染色 、 印 图的棒子就是 父
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 父母都希 望 自己的孩子 出人 头地 . 实现 自己的梦想 但孩子是思想独
受到不 良教 育和影响 . ‘ 红底子 ’也不会很快 变化 如果第一道染缸染上 ‘ 黑底子 ’ . 以后就 是受 到好 的教 育 和影 响 . 原来 的 ‘ 黑 底子 ’ 也
“ 妈妈走 了. 我 来照顾你一生” 时, 我们有种难
言的心痛 当赵文龙做出 “ 既然有这样 的妈 妈。 我就应该 做( 照顾妈妈 ) 这样 的事 ” 的承诺
立 的 个 体 .父母 不 应 该 让 孩 子 沦 为 自 己的 附
的身躯 向我们 书写着 大大 的人字
黄凤、 赵文龙 , 一个 6岁 , 一个 8 岁。 在这 天真无 邪、 本该 享受父母宠爱 、 家庭温暖 的年 纪. 由于家庭 变故 . 不得不用 自己柔弱 的身躯 扛起 了生活的重担 当黄凤站在板凳上炒完 菜一 口一 口喂给父亲 .并用稚嫩 的声音 说出
孩子具有潜 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要尊重孩子 成长 的规律 . 正确引导 。 以期在未来 的竞争 中
立 于不败之地

父母如果希望孩子用功读 书 . 就不要做让
孩子分心 的事 . 而应该尽量陪 同: 如果希望孩

承认 孩子的独立人格 。 避免让孩子沦
子懂礼貌 . 就该时时作 出表率
生 活中 . 有 些家长试 图用 “ 我生气 了” 来 制服孩子 .实质上是企图在用 自己的情绪 操 控孩子 . 这 很容易影响孩子 的心理健康 . 可能
己却经常 对孩 子破 口大骂 当父母言行不一 时. 怎 能赢得孩子 的尊敬 . 怎能让孩子心 口如

德形 成过程 中起着重要作用 。 因此 。 家庭教 育
对儿童具有 奠基 的作用 .父母的所作所为对
个被溺爱 的孩子 . 内心缺乏 真正 的关
爱. 既不 自信又缺 乏勇气 正如尹建 莉老 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