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温州二模生物公开课:实验专题复习(共20张PPT)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第2部分 专项1 热点题型6 实验探究、验证类

【思维流程】 第一步:由题干信息“科研人员以人膀胱癌细胞为材料,研 究二甲双胍在抗膀胱癌过程中的作用”,可确定此实验为探究实验及其实验目 的。
【解析】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两种消化酶的活性,自变量是pH值,若要进 一步确定淀粉酶的最适pH值,简要的实验思路是:在pH 3.0和5.0之间设置更小的 pH梯度,在30 ℃下测定各组淀粉酶活性。
(2)消化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 质是否被蛋白酶水解,除了因为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有显色反 应,还因为蛋白酶也是蛋白质。
(2)①根据单一变量原则,保证其他变量一致,读图1、图2可知,单独使用二 甲双胍时,细胞存活率为90%,因此,减少了10%,说明二甲双胍对癌细胞的增 殖有抑制作用。
②对比图1、图2,分别使用抗癌药物TRAIL、 二甲双胍联合TRAIL进行处理 T24细胞,随TRAIL浓度增加,T24细胞存活率不变,因此,T24对TRAIL高度抵 抗。
pH值
淀粉酶活性 mg/g·30min
蛋白酶活性 μg/g·30min
1.0 2.0 3பைடு நூலகம்0 4.0 5.0 6.0 7.0 8.0 200 203 250 490 450 300 250 200 1 520 1 750 1 500 1 400 1 020 980 700 500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添加缓冲 液调节pH值,这是对实验的____________变量的控制。若要进一步确定淀粉酶的 最适pH值,简要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化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蛋白质是否被蛋白酶水解,除了因为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有显 色反应,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州市2018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温州市2018⼆模⽣物试题含答案浙江省温州市2018届⾼三⽣物3⽉适应性考试(⼆模)试题—、选择题(本⼤题共28⼩题,每⼩题2分,共56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单糖的是A.核糖B.糖元C.蔗糖D.麦芽糖2.异源⼋倍体⼩⿊麦的育种⽅式是A.诱变育种B.转基因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3.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A.垂体B.睾丸C.汗腺D.甲状腺4.下列关于⼈⼝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控制在低出⽣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B.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层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C.温室效应使全球⽓候变暖,可增⼤⼈类的宜居区域D.酸⾬是指由碳和硫的氧化物引起pH低于7的降⽔5.⽤单侧光照射引起植物幼苗向光弯曲⽣长,制⽚观察的结果如图所⽰。
该结果可以说明A.苗尖端是弯曲部位B.苗尖端是感光部位C.背光⾯⽣长素较多D.背光⾯细胞伸长较快6.下列关于⽣长激素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增加糖的利⽤B.促进脂肪分解C.刺激细胞⽣长D.促进⾻骼成熟7.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进⾏光合作⽤的细胞都有叶绿体B.线粒休能合成⾃⾝所需全部蛋⽩质C.刚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都没有液泡D.溶酶体能与质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8.下列关于多基因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病原因和遗传⽅式复杂B.涉及多个基因并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C.易与后天获得性疾病区分D.患者后代中的发病率远低于1/2或1/49.已知某双链DNA⽚段含有200个碱基对,其中A和T共有160个,则该⽚段中的⼀条链上C 和G之和为A.40个B.80个C.120个D.240个10.下列关于⽣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进化是变异的前提B.⼈⼯选择都有利于⽣物个体的存活和繁殖C.⽣物进化是选择的动⼒D.⾃然选择导致微⼩变异积累成为显著变异1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鸡肝或马铃薯块茎是否制成匀浆对酶促反应速率没有影响B.酶只能催化⼀种或⼏种相似底物与酶分⼦⾃⾝的形状有关C.H2O2溶液中加⼊H2O2酶后出现⼤量⽓泡,说明酶具有⾼效性D.只⽐较唾液淀粉酶对蔗糖和淀粉的作⽤不能证明酶具有专⼀性1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衰⽼、凋亡、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属于细胞凋亡B.衰⽼细胞的线粒体萎缩变⼩C.动物已分化细胞全能性的表达受细胞内物质限制D.癌细胞可由正常细胞转化⽽来13.⾼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如右上(图中只画出部分结构)。
2018届 二轮复习 实验与探究 课件(全国通用)

• 3.(2017·江苏卷)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 述正确的是 C • ( ) • 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 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 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 • 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 • [解析] 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转换器小心缓慢转动,A项 错误;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也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B项错误;花生子叶细胞用苏丹Ⅲ染色后可观察到橘黄色 颗粒,C项正确;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
观察植 物细胞 的质壁 分离与
原色观 察
无 紫色大
液泡
⑨_____
成熟植物细胞, 如紫色洋葱⑩ ____________
• 2.关注洋葱在实验中的“一材多用”(填表)
取材部 位
实验名称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和复原
取材原因 紫色大紫泡
外表皮细胞含 ________________ 无 细胞较大,外表皮细胞有 磷片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大液泡,内表皮细胞有明 叶 细胞的多样性 显的细胞核 叶 染色体 分裂能力强 观察DNA和RNA在细 内表皮细胞近于_____色 胞中的分布 管状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 色素含量多
模块五 实验
专题十四 实验与探究
1 2 3
重 温 考 纲 考 点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考 复 向 习 梳 练 理 案
4
重温考纲考点
考点 1.能独立完成“生物 知识内容表”所列生物 实验与技术,包括理解 实验目的、原理、方法 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 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 些实验与技术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 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
• [解析] 月季叶绿体中含有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为脂溶 性,能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 素,A项正确;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中含有的花青苷能 溶于水,可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B项正确; 月季成熟叶片有大液泡,可用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探究细 胞的失水与吸水,C项正确;月季叶片表皮细胞是成熟细 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不能用于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观 察,D项错误。
最新-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实验与研究性课题2课件 新必修3 精品

目标:完成高考要求(1)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
第二部分:高中实验设计与探究
(1)常见的生物实验题型
题型1:评价改进型实验题 题型2:独立设计型实验题 题型3:补充完善型实验题 题型4:知识分析型实验题 题型5:开放探究型实验题
实验与研究性课题
二轮专题
一、高考要求和命题趋向
(一)高考要求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包括 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 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 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 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 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 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审题不清 2、信息转化、迁移运用能力不足 3、回答问题不全面 4、操作步骤书写不完善 5、语言表述不规范 6、实验材料、仪器功能不熟悉
三、复习计划及应对策略
(一)课时安排:两周(10课时+2个晚自习+2个晚读 (二)教学内容设计:
第一部分:教材基础实验分析 第二部分:高中实验设计与探究
第二部分:高中实验设计与探究
(2)实验题的思路和方法
例一:从有关生长素的高考实验题看解题思路
(2010·全国卷I·T31)(2007·全国卷I·T30)(2005·天津·
三明确:目标、原理、变量 四步看:对照、变量、操作、结果 五原则:对照、单一变量、平行无关变量、
浙江省温州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二月仿真备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温州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二月仿真备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为研究某一种群迁入两个新环境(理想环境和适宜生存但条件有限环境)后围绕种群数量变化而建立的相关数学模型,其中对Y的含义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若①为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某模型,则Y代表种群数量B.若②为有限条件下种群的某模型,则Y代表种群数量C.若③为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某模型,则Y可代表λ或λ-1D.若④为有限条件下种群的某模型,则Y可代表增长速率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β细胞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小麦根尖分生区的中心体在间期完成复制C.浆细胞细胞核中可完成DNA 的复制和转录D.大肠杆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加工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易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①蛋白质鉴定时,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样液②还原糖鉴定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③淀粉鉴定时,直接将碘液滴加到样液中④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需用清水漂洗后放在显微镜下镜检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4.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真核细胞内的物质转运系统B.由单位膜构成的扁平小囊和小泡组成C.仅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D.可将分拣后的蛋白质分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目的地5.在一个果蝇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用该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交配,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
从遗传学角度分析,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C.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D.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组合是()①"收割理论”提出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是种群遗传学古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的结果③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④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④⑤7.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叙述不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B.斐林试剂是由质量浓度为1.15g/mL的CuSO4溶液中和等量的质量浓度为1.1/gmL的NaOH溶液配制而成,用时两种溶液等量混匀,现用现配C.双缩脲试剂是将质量为1.lg/mL的NaOH溶液滴入质量浓度为1.11 /mL的CuSO4溶液中混合而成的D.双缩脲试剂由质量浓度为1.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1.1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8.最新研究发现白癜风的致病根源与人体血液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ppt(共70张PPT)

空白对照
条件对照
(二)单一变量性原则 实验变量 反应变量 无关变量 额外变量
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 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观察其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中要做到“单一变量” ,应注意等量的原 则 ①生物材料要相同 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 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②实验器具要相同 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 型号、洁净度等要完全一样。 ③实验试剂要相同 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 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④处理方法要相同 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 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 意义的,但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 模拟原理:进行有性杂交的亲本,在形成配子时, 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又会随 机结合成合子。因此杂合子杂交发育成的个体, 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 • 模拟程序:两种颜色小球各10个,分别置于两桶 内——分别从两捅随机抓小球,记录——放回、 再抓——重复50~100次——统计DD、Dd、dd的 数量——计算数量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 ①原理 :肝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 化氢分解成水和氧。 • ②怎样研究 :分别用一定数量的过氧化氢酶 和Fe3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可以比较 两者的催化效率
比较酶的专一性和温度对酶活性的 影响
• ①原理: 淀粉遇碘后,形成蓝色的复合物。 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为麦芽糖和葡 萄糖,遇碘不变蓝。麦芽糖和葡萄糖能够 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 淀。 • ②怎样研究: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pH 值 对酶活性的影响。 • ③怎样操作:设置对照。
浙江省温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

浙江省温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选择题部分—、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糖的是A. 核糖B. 糖元C. 蔗糖D. 麦芽糖【答案】A2.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育种方式是A. 诱变育种B. 转基因育种C. 单倍体育种D. 多倍体育种【答案】D【解析】具体的育种过程是由四倍体普通小麦与二倍体黑麦杂交,得到异源四倍体,然后利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异源四倍体,得到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此育种方式是多倍体育种。
D正确。
【点睛】学生对八倍体小黑麦的形成过程理解不清3. 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A. 垂体B. 睾丸C. 汗腺D. 甲状腺【答案】C【解析】垂体会分泌促激素和生长激素,属于内分泌腺,A正确。
睾丸分泌雄性激素,属于内分泌腺,B正确。
汗腺是一种哺乳类的皮肤腺,能够分泌汗液,其不属于内分泌腺,C错误。
甲状腺会分泌甲状腺激素,属于内分泌腺,D正确。
4. 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应控制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B. 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层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C. 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可增大人类的宜居区域D. 酸雨是指由碳和硫的氧化物引起pH低于7的降水【答案】A【解析】控制人口的方法是降低出生率,有计划的控制人口,最终使全球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A正确。
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B错误。
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可减小人类的宜居区域,C错误。
酸雨是指pH低于5.6的降水,D错误。
5. 用单侧光照射引起植物幼苗向光弯曲生长,制片观察的结果如图所示。
该结果可以说明A. 苗尖端是弯曲部位B. 苗尖端是感光部位C. 背光面生长素较多D. 背光面细胞伸长较快【答案】D【解析】弯曲部位是苗尖端以下,A错误。
图中结果不能体现苗尖端是感光部位,B错误。
图中结果不能体现生长素的分布,C错误。
据图,背光面细胞与向光面细胞比较,细胞较长,说明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是由于背光面细胞较向光面细胞而言,伸长较快导致的,D正确。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15实验与探究课件

(7)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用健那绿染色观察 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 )
2.(2017·江苏卷)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 正确的是( C )
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 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
提示:组织样液和斐林试剂混合后,需要水浴加热,不能 直接观察。
(5)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应用的试剂是甲基绿,预期 的实验结果为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 )
提示:检测葡萄糖应用斐林试剂,预期的实验结果为葡萄 糖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6)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 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 √ )
二、验证鉴定类实验
强化学思知能
学有所思,思有深度
[知识·核心·热点] 1.列表比较五个鉴定类实验(填表)
2.熟记常用化学药品及作用(填表)
[范例·调研·方法] 【典例 3】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 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C)
选项 A B C D
3.(2016·江苏卷)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 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A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解析: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实验前或者刚 开始发生质壁分离时,可观察到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 皮细胞呈紫色。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不尽相同,所以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并不一致,大多数细胞质 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①正确;在光学显微镜下无 法看到菠菜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膜及人口腔上皮细胞的核糖体, ②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大多数细胞处于看不到染色体 的分裂间期,③错误;在显微镜下,不经健那绿染色无法看到 酵母菌的线粒体,④错误。故选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胰岛素对细胞克隆形成率的作用实验记录表
检测 项目 组别 1 前 测 后 测 前 测 后 测 葡萄糖浓度 2 3 … 平均值 1 2 细胞数目 3 … 平均值
甲
乙
练习1:研究发现,金莲花总黄酮乙醇提取物(TFETC)能抑制 人结肠癌细胞生长,但对正常体细胞生长未表现出明显抑制作 用。在TFETC浓度为0-200μg/ml范围内,随着TFETC浓度逐渐提 高,抑制生长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当浓度为200μg/ml时,抑制 率达到81%。请根据以下实验器具和材料,补充实验步骤和结 果,验证上述结论。 实验器具和材料:10个细胞培养瓶、人结肠癌细胞,正常体细 胞、200μg/ml的TFETC溶液、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等。 (要求与说明:细胞培养条件、试剂添加量、细胞生长抑制率 的测定等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1)完善实验思路 ① 将10个人结肠癌细胞随机均等分为五组,分别加到5个培养瓶 中,并编号为A1 、B1 、C1 、D1 、E1 ;将正常体细胞随机均 等分为五组,分别加到5个培养瓶中,并编号为A2 、B2 、C2 、 D2 、E2 。 ② A1-D1、A2-D2中依次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浓度为50μ g/ml、 100μ g/ml、150μ g/ml、200μ g/ml的TFETC溶液,E1、E2 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
若胰岛素对细胞克隆形成率发挥提高效应,请建立一个 坐标系用曲线图表示相应结果。
评分标准:(4分;坐标1分,图题和图例各0.5分,每组 曲线全对各1分)
葡 萄 糖 浓 度 细 胞 B:乙组葡萄糖浓度 数 C:甲组细胞数目 目
A:甲组葡萄糖浓度
DA CBiblioteka D:乙组细胞数目初始数目
初始浓度
B
时间
胰岛素对细胞克隆形成率的作用
请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请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1、若乙组的细胞数目比甲组高,乙组的葡萄糖浓 度比甲组低,则胰岛素对细胞克隆形成率起提高作 用; 2、若甲组和乙组的细胞数目和葡萄糖浓度差不多, 则胰岛素对细胞克隆形成率无作用; 3、若甲组的细胞数目比乙组高,甲组的葡萄糖浓 度比乙组低,则胰岛素对细胞克隆形成率起抑制作 用。
例2:为了探究胰岛素对细胞克隆形成率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
以下实验思路: ①取卡氏瓶若干个,分组如下: 甲组:动物细胞培养液+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生理盐水 乙组:动物细胞培养液+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一定浓度的胰岛素 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 测定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和用血细胞计数板检测细胞数目, 并计算平均值; ③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的葡萄 糖浓度和用血细胞计数板检测细胞数目, 并计算平均值。 ④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例1:(温二模33题)欲研究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适当时间
后,产生的细胞总数、集落数与原培养细胞浓度的关系(集落 是指贴壁生长的细胞增殖6代以上形成的细胞群体,肉眼可见) ,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村料与用具:未知浓度的X细胞悬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瓶 若干,C02培养箱,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移液器,胰蛋白酶 ,染色剂等。 (要求与说明:细胞和集落计数、染色等具体过程不作要求,所 用试剂的剂量不作要求,营养均满足要求,各种条件适宜) (1)完善实验思路: ① 用血细胞计数板和显微镜对 ; X细胞悬液计数,确定其浓度 ②据思路①,用动物细胞培养液稀释获得1000个/5mL、800个 /5mL、600个/5mL、400个/5mL、200个/5mL、100个/5mL6种浓 度的X细胞悬液;
甲组:动物细胞培养液+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生理盐水 乙组:动物细胞培养液+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一定浓度 的胰岛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 测定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和用血细胞计数板检测细胞数目,并 计算平均值; ③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的葡萄 糖浓度和用血细胞计数板检测细胞数目,并计算平均值。 ④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若胰岛素对细胞克隆形成率发挥提高效应,请预测实验结果 (用一个柱形图表示)
实验专题复习
实验结果的表达
近五次浙江选考实验设计题中实验结果的考查
时间 2015.10 2016.4 2016.10 2017.4 2017.11 答题内容 预测实验结果(在以下坐标系中,绘制细胞体 积和细胞数量变化示意曲线) 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 至少3次的检测结果) 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文字表述) 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表示实验结果, 并标出加入药物的时间) 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表示实验结果)
例2:为了探究胰岛素对细胞克隆形成率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
以下实验思路。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 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卡氏瓶、动物细胞培养液、生理盐水、一定浓度的胰 岛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葡萄糖测 定仪、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等。 ①取卡氏瓶若干个,分组如下:
(2)预测实验结果(3分;坐标各要素(横坐标数据、 浓度、纵坐标名称)都具备1分(缺一项不得分),曲 线低于200个/5mL段1分,高于800个/5mL段1分。)
纵坐标 名称
起点
终点
曲线走势
横坐标名称、 数值、单位 原培养细胞浓度与培养瓶中培养适当 时间后产生的细胞总数、集落数关系
(2)请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③分别取5mL上述配制的6种浓度的X细胞悬液加到培养瓶中, 每种浓度设若干重复样品,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3周后,去除 培养液并染色; ④对每个培养瓶的集落进行计数,记录数据(并取平均值) ; ⑤各培养瓶(或另取培养瓶)用胰蛋白酶液处理(集落)并 ; 稀释,再用血细胞计数板和显微镜计数 ⑥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 (2)预测实验结果: 若已知200个/5mL至800个/5mL浓度间,产生的集落数与原培 养细胞浓度呈线性关系,但低于200个/5mL或高于800个/5mL 的浓度将会偏离,请建立一个坐标系并画出集落数与原培养细 胞浓度关系曲线。
(2)请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原培养细胞浓度与培养瓶中培养适当时间后产生的 细胞总数、集落数关系
浓度 (个/5ml) 100 200 400 600 800 1000 集落数 1 2 3 … 平均值 1 2 细胞总数 3 … 平均值
实验数据记录表参考模式
表题 自变量对因变量(检测指标)影响的记录表
③所有组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④测量每一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并统计、分析数据。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用柱形图表示实验结果) 细 正常体细胞 胞 人结肠癌细胞 生 长 81 抑 制 率
/%
0
50
100
150
200
TFETC浓度(μg/ml)
不同浓度的TFETC对人结肠癌细胞和 正常体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
纵坐标 名称、 数值
图例 纵坐标 名称、 数值
横坐标 名称 图题 胰岛素对细胞克隆形成率的作用
例2:为了探究胰岛素对细胞克隆形成率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
以下实验思路: ①取卡氏瓶若干个,分组如下: 甲组:动物细胞培养液+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生理盐水 乙组:动物细胞培养液+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一定浓度的胰岛素 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 测定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和用血细胞计数板检测细胞数目, 并计算平均值; ③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期间每隔一段时间,测 定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和用血细胞计数板检测细胞数目, 并计 算平均值。 ④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例2:为了探究胰岛素对细胞克隆形成率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
以下实验思路: ①取卡氏瓶若干个,分组如下: 甲组:动物细胞培养液+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生理盐水 乙组:动物细胞培养液+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一定浓度的胰岛素 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 测定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和用血细胞计数板检测细胞数目, 并计算平均值; ③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的葡萄 糖浓度和用血细胞计数板检测细胞数目, 并计算平均值。 ④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组别 因 检测项目
组别或自变量具体内容
变 量 或 检 测 指 标
……
1
2
3 …… 平均值 …… ……
例2:为了探究胰岛素对细胞克隆形成率的作用,研究者提出
了以下实验思路。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 ,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卡氏瓶、动物细胞培养液、生理盐水、一定浓度的 胰岛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葡萄 糖测定仪、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等。 实验思路: ①取卡氏瓶若干个,分组如下: ▲ 。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 ▲ 。 ③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的葡 萄糖浓度和用血细胞计数板检测细胞数目,并计算平均值。 ④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完善实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