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I)文科综合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文综试题及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至第8页,第Ⅱ卷第9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帖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时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读图1。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甲乙两国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进行分工与贸易。
据此可以推断①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②乙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③甲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④乙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对比甲乙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可知,甲国在生产粮食与肉类上与乙国相比,生产粮食与乙国效率接近,占有优势,而生产肉类远远不及乙国,故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①正确,③错误;乙国生产肉类是甲国的两倍,而生产粮食与甲国差不多,故乙国在出口肉类上占优势,②错误,④正确。
该题选B。
2. 安徽省“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I文科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I 文科卷)数学(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2|,31|≤≤-=≤≤-=x x B x x M ,则M B =( )A. )1,2(-B. )1,1(-C. )3,1(D. )3,2(-(2)若0tan >α,则A. 0sin >αB. 0cos >αC. 02sin >αD. 02cos >α(3)设i iz ++=11,则=||z A.21B. 22C. 23D. 2(4)已知双曲线)0(13222>=-a y a x 的离心率为2,则=a A. 2 B.26 C. 25 D. 1 (5)设函数)(),(x g x f 的定义域为R ,且)(x f 是奇函数,)(x g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x g x f 是偶函数B. )(|)(|x g x f 是奇函数C. |)(|)(x g x f 是奇函数D. |)()(|x g x f 是奇函数(6)设F E D ,,分别为ABC ∆的三边AB CA BC ,,的中点,则=+FC EB A. AD B.AD 21 C. BC 21D. (7)在函数①|2|cos x y =,②|cos |x y = ,③)62cos(π+=x y ,④)42tan(π-=x y 中,最小正周期为π的所有函数为A.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④D. ①③8.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事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A.三棱锥B.三棱柱C.四棱锥D.四棱柱9.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k 分别为1,2,3,则输出的M =( ) A.203 B.72 C.165 D.15810.已知抛物线C :x y =2的焦点为F ,()y x A 0,是C 上一点,x F A 045=,则=x 0( )A. 1B. 2C. 4D. 8 (11)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1,x y a x y +≥⎧⎨-≤-⎩且z x ay =+的最小值为7,则a =(A )-5 (B )3 (C )-5或3 (D )5或-3(12)已知函数32()31f x ax x =-+,若()f x 存在唯一的零点0x ,且00x >,则a 的取值 范围是(A )()2,+∞ (B )()1,+∞ (C )(),2-∞- (D )(),1-∞- 第II 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将2本不同的数学书和1本语文书在书架上随机排成一行,则2本数学书相邻的概率为________.(14)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 、B 、C 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 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C 城市;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________.(15)设函数()113,1,,1,x e x f x x x -⎧<⎪=⎨⎪≥⎩则使得()2f x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6)如图,为测量山高MN ,选择A 和另一座山的山顶C 为测量观测点.从A 点测得 M点的仰角60MAN ∠=︒,C 点的仰角45CAB ∠=︒以及75MAC ∠=︒;从C 点测得60MCA ∠=︒.已知山高100BC m =,则山高MN =________m.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n a 是递增的等差数列,2a ,4a 是方程2560x x -+=的根。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政治)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部分(天津市南开区一模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政治、历史、地理三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部分为政治试卷,共l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II卷4至6页。
第I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1-11题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腾讯公司推出了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迅服务的应用程序——微信,因其有不受时间、空间束缚、成本低等特点,其用户已达4亿人,微信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这说明A.分配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B.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C.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有导向作用D.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2.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3年8月1日起,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上述决定,可以说是一项“小政策”,减税不多,涉及的都是小微企业,但起“大作用”,这种“大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可以扩大就业,推动自主创业②降低小微企业的负担,有利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③解决小微企业的资金困难,直接增加财政收入④增强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必然提高产品质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我国目前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
截至2013年8月,我国居民储蓄已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
在过去5年时间里,居民收入没有翻番,储蓄却首先实现翻番。
产生上述事实的原因可能是①我国居民对未来预期收入不确定,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②我国居民投资理财的渠道较狭窄,品种较少③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④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有所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治理大气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答案1~11 DBDAC ACBCAD12~23 DACBD CDBCBAC24~35 CDABB CACBACD36.(22分)(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层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止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
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
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37.(24分)(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
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
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成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38.(26分)(1)特点: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大、网民数量多;信息产品消费总体发展快速,但细分产品市场发展不均衡;信息服务中的传统业务萎缩,新型业务发展迅速。
作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生活水平;引导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提供更好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
(2)公民个人信息属于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不仅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害,也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人大要制定和完善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监督法律的实施。
政府要履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职责,健全保护机制,依法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及答案(高清扫描)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第II卷36.(1)年降水量多(3分);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3分)。
(2)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3分);洋流由北向南流动(3分)。
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3分)。
(3)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3分);修建水利设施(若答出具体的水利工程措施也可得分)(3分);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若答出具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措施也可得分)(3分);采取节水灌溉措施(若答出具体的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也可得分)(3分)。
37.(1)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大)(3分);生产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3分)。
(2)有利于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分工合作,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化水平(3分);当地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扩大了当地经济规模)(3分);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3分)。
38.(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
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凤鸣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
(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时20世纪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
2014年高考全国卷1文科综合及答案-(word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安徽卷政治试题)1.读图1。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甲乙两国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进行分工与贸易。
据此可以推断(B)①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②乙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③甲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④乙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2.安徽省“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
这说明政府(A)①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②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③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城乡发展④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3.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
不考虑其他因素,图2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C)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某市开展“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活动,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联系群众结对子,从而使日常工作更加求真务实。
下列古语能体现“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是(D)A.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孔子)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C.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王安石)D.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荀悦)5.历史告诉我们,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生活。
”这说明,民族团结是(B)①社会稳定的前提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③民族平等的基础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回答6一7题。
6.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2014高考真题文综(历史部分)全国新课标I卷( Word版)试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文科综合(历史)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学科网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29.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I)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径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B. 夏至日P=1C.全年P<1D. 冬至日P>1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7~9题。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3,完成10~11题。
10.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A.① B. ② C.③ D.④11.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 1950~1970年D. 1970~1990年12.按现行规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年利率)一年期为3%,两年期为3.75%。
老陈有10000元闲置资金,准备存两年,那么,这笔钱以一年期连续存(第一期利息计入第二期本金)两年的利息比存一个两年期的利息( )A.少141元B.多141元C.少150元D.多150元13.图5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某知名家电企业通过互联网收集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并根据他们的特殊需求专门生产了近万台定制彩电。
从消费者下单到生产、配送、安装,整个过程仅耗时一个月,比传统批量生产模式(含产供销)少用半年多的时间。
与传统的批量生产模式相比,这种定制生产模式能够( )①充分发挥企业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②以需定产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企业库存③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④优化企业决策流程,提高企业技术水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完成15~16题。
15.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055亿元。
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⑨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A.大幅度提高税率 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17.近年来,某地按照“意见收集、公开听证、民主决策、执行督办、群众评议”的原则创新社区民主管理办法,让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监督。
社区居民提出合理化建议5200余条,近千名居民代表直接参与了社区重大民生事项的决策。
该社区民主管理办法( )①扩大了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决策参与范围②创新了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组织体系③突显了社区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④消除了社区居民消极参与社区管理的现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1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在刚果(金)的联合国维和部队部署专门的军事干预旅,负责解除当地武装团体的作战能力,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保护平民,并协助刚果(金)政府维持地区的安全稳定。
安理会上述决议表明( )①联合国积极参与成员国刚果(金)的和平重建工作②联合国代行成员国刚果(金)的部分独立权和自卫权③联合国是成员国以集体方式应对安全威胁的有效平台④联合国把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完成19~20题。
19.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
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
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
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 )①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④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
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
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
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
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
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29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遮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30.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