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课前学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第一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背景与环境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

1.1.2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1.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兴趣和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1.2.1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社会背景:农耕社会的特点与科技需求。

1.2.2 古代科技成就的国际背景:与西方科技发展的比较。

1.2.3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分类概述:数学、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主要成就。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背景和环境。

1.3.2 比较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西方科技发展的异同。

1.3.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背后的原因。

1.4 教学评估1.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古代科技发展背景的理解。

1.4.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比较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西方科技发展时的分析能力。

第二章:中国古代数学成就2.1 教学目标2.1.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2.1.2 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概念和方法。

2.1.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兴趣和自豪感。

2.2 教学内容2.2.1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从甲骨文算术到《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著作。

2.2.2 古代数学成就举例:分数、小数、代数、几何等方面的创新和贡献。

2.2.3 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实用性、创新性、传承性等。

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

2.3.2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具体例子。

2.3.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及其影响。

2.4 教学评估2.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历程的理解。

2.4.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分析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时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3.1 教学目标3.1.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纸的发明和雕版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

2. 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三、教学难点:1. 四大发明的意义。

2.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

2. 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成就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展示古代科技成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古代科技成就?环节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环节三:课堂讲解1. 讲解纸的发明和雕版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分析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环节四:小组讨论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背后的社会环境。

环节五:课堂小结2. 强调科学技术发展需要良好社会环境,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为我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环节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教材,思考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启示。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科技博物馆、古今科技对比调查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2. 邀请科技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未来趋势,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对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思考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思考和启示。

八、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指的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节的内容,其核心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掌握四大发明的发明和使用过程及影响。

学生已经学过通史中的相关知识,本节课的内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它是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密切联系,所以在本专题中有一定的地位,但与其它专题联系不是很大,是本学科次要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四大发明的科技成就和影响,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结合具体的发明进行分析。

二、目标及其解析1、教学目标:(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2)认识中国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目标解析:(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就要指要掌握古代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和使用以及影响;掌握古代中国指南针发明以及使用,理解指南针发明的影响;了解古代中国火药的发明和使用状况;掌握古代中国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影响;(2)认识中国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就是要了解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尤其要注意四大发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发挥的作用。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长期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到明清时代会落伍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缺乏正确的唯物发展史观进行分析。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的原因,(科技发展的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推进的结果。

所以在分析古代科技发展原因的时候,要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对外对内交往、科技继承与发展、科技人员素质、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去分析。

也可以运用比较法,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比较,得出结论。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科技的不同,其中关键是运用唯物史观,辩证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初中历史教案: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初中历史教案: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初中历史教案: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导语: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早在古代,中国人民就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并探讨其对今天世界的影响。

一、农业技术与工具的发展1. 农田水利:古代中国人通过开凿运河、修筑灌溉系统等方式改善水资源分配,提高了农田灌溉效率,增加了粮食产量。

2. 农作物种植和育种:中国古代农民培育了许多重要的农作物品种,如稻米、小麦和棉花等。

他们还研究出肥料使用方法和灭虫药剂,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3. 农具改进:古代农民发明并广泛使用了许多农具,比如犁、耙、锄等。

这些农具提高了耕作效率,并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二、医药卫生方面的创新1. 防疫措施:古代中国人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开展了水源净化、粪便处理等卫生改善措施。

此外,他们还研究使用草药治疗疾病。

2. 中药发展:中国古代医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中医药体系。

中药以其天然植物原料及其人体作用方式而闻名于世,对世界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3. 针灸疗法:中国古代人还创造了针灸疗法,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刺激来调整身体机能。

这一技术至今仍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三、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1. 纸张发明: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纸张,将之前使用的竹简、木牍替代为更易于书写和保存的材料。

纸张不仅提高了书写效率,而且成为文化传播和知识积累的基础。

2. 造纸工艺与技术改进:中国古代制作纸张的工艺十分精湛,采用天然纤维材料,如麻、糜烂等,并进行了多次技术改进。

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3. 木活字印刷术:中国古代人还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通过使用雕刻好的木质印版印刷文字。

这项技术使书籍和文化作品得以快速复制和传播。

四、工艺品制作与发展1. 瓷器制作: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使用瓷器的国家之一。

古代中国人掌握了精湛的瓷器制作技艺,在陶瓷工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广为流传至今。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第一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2. 掌握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2.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1.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和特点的阐述。

2. 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2.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相关论文和书籍。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包括数学、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贡献。

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的影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4. 总结:总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意义,强调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 掌握中国古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 中国古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难点:1.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的阐述。

2. 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2.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数学史,相关论文和书籍。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古代数学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主要成就,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等方面的贡献。

3. 举例: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5. 总结:总结中国古代数学的主要成就和意义,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天文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掌握四大发明的相关史实,认识它们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2)运用比较法,研究四大发明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科学家创新精神的敬佩,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2)四大发明的相关史实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四大发明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2)引发学生对四大发明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四大发明的时间、发明者和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四大发明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2)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原因。

5. 总结反思:(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强调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

四、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整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形成简要概述。

2. 选择一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深入了解其对世界的影响,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四大发明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古代科学技术特点的认识。

3. 学生对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重视程度。

4. 学生合作探讨、拓展延伸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农业技术与农学著作1.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世界农业的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教案:学习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高一历史必修教案:学习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高一历史必修教案:学习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国古代是世界上最为灿烂的文明之一,在科技方面有着许多的创新与成就。

正如古人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对于科学技术的追求似乎永不停歇。

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探寻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一、农业方面的成就中国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农业在中国古代科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中国人发明了许多的农业工具,如犁、耕牛、耕田车等,这些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在农业方面,中国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发明——水稻种植。

水稻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作物之一,有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帮助人们克服了食物短缺的问题。

除了这些,中国古代还有一些有趣的农业发明,例如:闪带、耕牛一次耕田三到四个月、禾场制度等等,这些发明都是古人们“勤劳智慧”的结晶。

二、工业方面的成就工业方面的成就同样也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瑰宝。

以造纸术为例,中国人早在公元前105年便已掌握了造纸技艺,这项技术让传统的石刻、竹简等书写载体得到了革命性的变化。

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记录历史事件,这对于古代的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业技术——冶铁术。

中国古人善于使用地理环境的资源,利用地下富含铁矿的优势,发明了冶铁技术。

通过燃烧木炭的方式,将铁矿石加热,获得强度更高的铁制品。

这项技术不仅带动了社会发展,更极大地提高了武器的制造能力,对于战争的胜负关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文化方面的成就中国文化同样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仅在艺术、哲学、文学等方面有着独到的成就,而在科技方面同样也有着重要的突破。

以印刷术为例,打字机、印刷机似乎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基础工具,然而在几千年前,中国人早已掌握了印刷术。

在唐朝时期,最早的木刻印刷技术被发明出来,此后又通过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推动了书籍的大规模制造。

此外,在数学、天文、医学等方面,中国古代都有着深厚的基础,一些理论更是被国外学者所借鉴。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2.掌握中国古代的重要科学技术成就;3.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的影响。

二、学习内容1.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价值;2.中国古代的重要科学技术成就;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影响。

三、学习笔记1. 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价值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以其卓越的创造力和智慧,为世界其他国家所借鉴和学习。

中国古代的科技在农业、医学、工程、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例如,古代中国农民发明了农具和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为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代中国还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发明了针灸、中药等诸多疗法,并把这些知识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工程领域,中国古代的建筑、水利、航海等技术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2. 中国古代的重要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非常丰富多样。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科学技术成就:造纸术:中国古代发明了造纸术,使大量文字资料可以保存下来,对人类知识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中国古代发明了指南针,这项技术对航海和导航有着巨大的贡献,为探索和发现新大陆奠定了基础。

火药:中国古代发明了火药,这种爆炸物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对军事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活字印刷:中国古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书籍的印刷速度大大提高,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丝绸制造:中国古代发明了丝绸制造技术,将丝线纺织成丝绸,这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高品质的服饰材料,还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贸易。

3.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影响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境内,许多成果还通过丝绸之路和其他贸易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被传到西方,对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丝绸制造技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一.纸的发明(书写材料的演变)
1.秦汉时主要书写材料:
2.纸的发展过程:
⑴.出现:依据:
⑵.改进:
⑶.普及╳:
3.外传:
4.影响:⑴.
⑵.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战国:最早出现,在《》中提到“”
⑵北宋:①军事学著作《》中,提到一种。

②沈括《》记载了制作的技术。

⑶应用于航海时间:记载:北宋的《》和南宋的《》
2、外传:。

3、意义及影响
⑴对于有着重要作用。

⑵对于意义特别重大。

⑶明代。

⑷世界。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
⑴实践经验: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⑵知识积累:
①春秋战国:制作火药的原料、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②汉代:《》中,、被列为重要药材,
作用:。

③东晋:葛洪的《》中已提到“”。

2、火药的应用
⑴唐末至宋初:。

⑵北宋时:①发明家;
②。

③《》记录了。

⑶明朝:。

3外传:。

4.影响:
⑴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
⑵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四.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进步:
⑴雕版印刷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是年《》
⑵活字印刷术:
①发明:。

作用:。

②改进:元代:;
明代:。

清代:《》是用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2、印刷术外传:由波斯传到欧洲。

3、对欧洲影响:
⑴推动文教发展:14世纪末,1450年前后。

⑵推动社会进步:。

五.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进步性
⑴孔子“ , ”和“”符合现代科学原则
⑵《荀子》“”承认存在,要顺应自然规律。

⑶《老子》“”思想可理解为不要违反的行为。

⑷总之,古代思想讲究,,重视完善人和的关系是有合理意义的。

2、局限性
⑴。

⑵。

一.纸的发明
1.秦汉时主要书写材料:竹简;丝织品
2.纸的发展过程:
⑴.出现:西汉早期;事实依据: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
⑵.改进:东汉(105)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候纸(和帝时期)
⑶.普及:六朝(特点:白度增加,表面平滑,质地细薄产量大增,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3.外传:8世纪传入阿拉伯,后来传入的欧洲。

4.影响:⑴.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⑵.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革命性的进步。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战国:最早出现,在《韩非子》中提到“司南”
⑵北宋:①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

②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了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⑶应用于航海时间:北宋;记载:北宋的《萍洲可谈》和南宋的《梦粱录》
2、外传:12世纪末13世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3、意义及影响
⑴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⑵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⑶明代航海家郑和运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⑷世界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
⑴实践经验: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⑵知识积累:
①春秋战国: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②汉代:《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被列为重要药材,
作用: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

③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2、火药的应用
⑴唐末至宋初: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了火炮。

⑵北宋时:①发明家唐福把他作的火箭、火球、和火蒺藜献给宋朝廷;
②石普用他制作的火球、火箭为真宗进行了表演。

③《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

⑶明朝:工匠创造了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3外传:12、13世经传入到阿拉伯国家,后传入到欧洲和世界各地。

4.影响:
⑴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⑵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四.印刷术的进步1、印刷术的进步:
⑴雕版印刷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是868 年《金钢经》
⑵活字印刷术:
①发明:1045年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作用:节省雕版费用,提高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传播。

②改进: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用此方法印制了《旌德县志》);
明代:铜活字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2、印刷术外传:由波斯传到欧洲。

3、对欧洲影响:
⑴推动文教发展:14世纪末欧洲出现木版雕印的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了金属活字。

⑵推动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五.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进步性
⑴孔子“, ”和“”符合现代科学原则
⑵《荀子》“”承认存在,要顺应自然规律。

⑶《老子》“”思想可理解为不要违反的行为。

⑷总之,古代思想讲究,,重视完善人和的关系是有合理意义的。

2、局限性
⑴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探求和技术总结,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⑵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探究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⑴重视人文,轻视自然。

⑵讲究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⑶重视总结实践经验,忽视理论概括。

探究二: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对外: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

7、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探究三: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
1、经济:到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限制对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
3、中国“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轻视科技发展
4、思想: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5、对外: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交流,阻碍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