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熊:死而复生

合集下载

以玩具熊活了为题写想象故事作文

以玩具熊活了为题写想象故事作文

以玩具熊活了为题写想象故事作文《玩具熊活了》
我有一只特别喜欢的玩具熊,它毛茸茸的,摸起来很舒服。

它每天都安静地坐在我的床上,陪着我进入梦乡。

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很神奇的梦。

梦里,我的玩具熊突然活了过来!它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然后跳下了床。

它走到我的书桌前,拿起了我的铅笔,开始在纸上画画。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它画了一个大大的蛋糕,还有好多漂亮的气球。

接着,它拉着我的手,跑到了客厅,打开电视,和我一起看我最喜欢的动画片。

看着活蹦乱跳的玩具熊,我开心极了,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梦啊!
《玩具熊活了》
有一天,当我放学回到家,惊讶地发现玩具熊居然活了!它从床上站起来,向我挥挥手。

然后它一摇一摆地走进厨房,拿起了一个苹果,递给我说:“小主人,你累了吧,快吃个苹果。


我接过苹果,开心地笑了。

接着,玩具熊又拉着我来到院子里,我们一起跳绳,一起捉迷藏。

这一天,因为玩具熊活了过来,变得超级有趣!。

勇敢的小熊拯救森林故事概括

勇敢的小熊拯救森林故事概括

勇敢的小熊拯救森林故事概括在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勇敢的小熊。

这只小熊非常善良,总是乐于助人。

一天,森林里突然起了一场大火,火势蔓延迅速,吞噬着所有的树木和动物的家园。

其他动物都被吓坏了,不知所措。

但是勇敢的小熊却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决心拯救森林。

小熊首先想到的是找到水源来灭火。

于是,它奔向附近的河流,不停地用嘴巴灌水,然后匆忙地跑回火场,将水洒向正在燃烧的地方。

小熊不顾自己的安危,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个过程,直到火势得到控制,才稍微松了口气。

然而,火势虽然被扑灭了一部分,但仍有一些地方在燃烧。

小熊意识到自己无法独自扑灭所有的火。

于是,它决定组织其他动物一起合作。

小熊呼喊着各种动物的名字,号召它们前来帮忙。

听到小熊的呼唤,其他动物们纷纷赶来,大家一起展开行动,协作灭火。

有的动物奔向水源,有的动物用树枝扑打火势,还有的动物为疲惫的小熊送去水和食物。

大家通力合作,终于将火势彻底扑灭,森林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小熊拯救森林的故事感动了所有的动物,它们纷纷向小熊致敬,并表示感激之情。

虽然小熊在救火的过程中受了伤,但它并没有退缩,因为它知道,保护家园是每个动物的责任。

从此以后,小熊成为了森林里的英雄,它的勇敢和善良的事迹被传颂了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团结合作,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就像勇敢的小熊一样,每个人都有
责任去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自然环境。

让我们向这位勇敢的小熊致敬,学习它所展现的勇气和拯救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守护美丽的地球。

七颗钻石 课件

七颗钻石 课件

听 朗 读 知 故 事
1

3
4
5
6
研读课文
水罐共变化了几次,每次变化 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空的木头水罐 有水的木头水罐
爱心
女孩为母亲找水 女孩把水省给母亲喝
重新满满的木头水罐 银水罐 金水罐
女孩分水给小狗
母亲留水给女孩
冒出七颗钻石的金水罐
女孩让水给陌生人
七颗钻石升上天变成大熊星座
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 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 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 的梦呢?
岳保三
大 熊 星 座
北斗七星
列夫· 托尔斯泰(俄国)
童话特点:
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 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 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 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 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 人入胜。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十 九世纪俄国最伟大 的作家。他的代表 作有《复活》、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心 的 领 悟
爱是雨露,一旦消失,我 们将无法生存。 爱是友谊,一旦拥有, 你将不在孤独。 爱是付出,一旦失去。你 将四处碰壁。 爱是理解,一旦拥有, 你将幸福无比。 爱是行动,一旦付出,你 将收获快乐
爱 的 感 言
课后作业
1、以爱心为主题,做一 张贺卡送给你爱的人。 2、给自己的星座写一个 童话故事。

小学生好书推荐及理由

小学生好书推荐及理由

小学生好书推荐及理由小学生好书推荐及理由1、《大林和小林》推荐理由:本书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曲折的情节,让人爱不释手,很容易被它深深吸引。

一对孪生兄弟却因各自不同的经历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人。

一个成了肥胖愚蠢的寄生虫,一个成了真正的劳动者。

作品传达了以儿童的兴趣和理解力为基础的社会内容。

新奇的想象、极度的夸张、漫画化的讽刺喜剧手法、层出不穷的闹剧场面以及滑稽、幽默、儿童化的语言,折射出中国人的幽默与智慧,令作品具备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值得每一个孩子放进书架珍藏一生!并且低段孩子还能从此书中真切感受到劳动最可贵!2、《草房子》猪跑进了派出所,太绝!《草房子》讲述了少年桑桑跟随父母来到父亲出任校长的油麻地小学读书。

他是个喜欢”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的孩子,他为了让自己养的鸽子有个像样的家,就把家里用的碗柜改制成一所鸽舍;他看到渔船上的人用网捕鱼,就把家里的蚊帐剪开做成一张渔网,还真捕到了鱼;他在夏天里想到城里卖冰棍的人总将冰棍裹在棉套里,就突发奇想地在大热天里穿上棉衣棉裤,所有这些怪念头和行为,使桑桑性格中的聪明好奇,敢想、敢做,爱自我表现等特点充分表现了出来。

推荐理由:《草房子》的文字如诗,作者虽不是诗人,却凭着他对儿童深入生命的同情和爱创造了小说的诗的世界。

《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她让我们想起浪漫、温馨、遥远,想起美丽的童话。

3、《三字经》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

它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

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推荐理由: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各国文化的时代,我们父母更应慎重选取培育孩子的适当文化知识,从纷繁的文化杂烩中给我们孩子最好的、最纯的、最精的。

麻雀特工之太空监狱(三)

麻雀特工之太空监狱(三)

麻雀特工之太空监狱(三)作者:郝天晓来源:《少年博览·小学高年级》2020年第11期虽然麻小雀的叙述总是有很多夸张的成分,但是剔掉那些夸张的成分,依调求引大起大落的人生依旧非常传奇。

依调求引原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星球上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诗人。

虽说是小诗人,但依调求引对于诗的喜爱和追求早已不是如痴如醉的程度,而是成疯成魔的地步。

然而造化弄人,依调求引的诗写得再多,也没人喜欢,更没人读。

他自费出版的诗集,出了印刷厂直接就会被扔进垃圾场。

就在依调求引穷途末路,一天只能靠一个米粒充饥的时候,特卡斯魔出现了。

没人知道依调求引和特卡斯魔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在遇到特卡斯魔之后,依调求引的诗就像被绑在了火箭上,“唰”地一下就冲出他们的星球,红遍整个宇宙。

大家都说依调求引的诗有了魔力,安静的诗能让时间停止,伤心的诗能让大雨倾盆,写景的诗能让景物重现,写人的诗能让伊人眼前。

再后来,就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D123星球举行年度星球庆典,星球首脑特意向依调求引求诗一首。

全宇宙直播庆典之时,主持人开始朗诵依调求引的庆典之诗《燃烧吧,我的D123》。

那首诗写的每个字、每个标点都仿佛带着温度,烘托着整个星球。

只是随着主持人情绪的高涨,那温度似乎越来越高,D123先是燃起星星之火,而后星星之火变成熊熊大火。

待主持人念完整首诗,D123迅速燃成一个火球。

等宇宙救援队的人赶到时,D123的所有一切已成一片灰烬。

依调求引也在这场浩劫中失去踪迹。

有人说他与自己的诗生死相依,已经葬身火海;也有人说,他早已逃之夭夭,选择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再后来,官方公布的消息就是特卡斯魔自首,承认D123的灭亡完全是他一手策划的阴谋,和依调求引无关。

然后特卡斯魔被判终身监禁,送入地狱之船。

听了麻小雀的叙述之后,夏宇天觉得有一点怎么想都想不通。

“特卡斯魔把一个星球都给毁了,他犯了这么大的罪,怎么才判个终身监禁呢?”麻小雀解释说:“按理是应该判死刑的,但特卡斯魔这个物种不怕刀砍、不怕火烧、不怕低温、不怕强酸、不怕强碱……除了让他老死,没有什么办法能要他的命。

动物中“死而复生”的传奇

动物中“死而复生”的传奇

动物中“死而复生”的传奇在动物界,有一些生物以其不同寻常的复活能力而闻名于世。

这些具有“死而复生”传奇的动物,常常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惊奇和好奇。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这些具有神奇复活能力的动物,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和科学原理。

一、水熊水熊,又称轮形动物,是一种微型水生动物,常常生活在湖泊、河流和海洋中。

尽管它们微小得几乎肉眼难以辨认,但它们却具有令人惊讶的生存能力。

科学家们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将水熊暴露在极端的环境中,结果发现,水熊竟然可以在极端干旱、极端寒冷、甚至极端放射性环境下存活数月乃至数年之久。

据科学家介绍,水熊具备一种称为“缩水保护机制”的特殊生物学特性,这使它们可以在干旱或极端寒冷的环境中迅速失去大部分水分,形成一种“干酪状”状态,并在外界环境适宜时重新吸收水分,并复活过来。

由于这种独特的生存机制,水熊成为了“死而复生”的传奇动物之一。

二、拟兴宾虫拟兴宾虫,又称水熙虫,是一种海洋生物,外表近似蠕虫,生活在海洋深处。

拟兴宾虫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们可以在极端的压力和温度下存活,甚至被认为是可以在真空中存活的唯一动物。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发现,将拟兴宾虫置于真空状态下长达多年,当重新加入氧气后,这些拟兴宾虫竟然仍然可以动弹,甚至用尾巴划出“SOS”的形状,而且仍然快乐地游动着。

对于这种不可思议的生存能力,科学家们至今仍然无法解释其具体的生物学机制,这使得拟兴宾虫成为了海洋生物学中的一个谜。

三、深海蜘蛛深海蜘蛛是一种生活在海底深渊的生物,其生存条件极为恶劣,温度极低,压力极大,光线几乎无法透入。

但深海蜘蛛却能够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存活,并且拥有惊人的再生能力。

科学家发现,深海蜘蛛可以在受到伤害后迅速恢复,甚至可以在身体被完全切割成两半的情况下,重新长出完整的身体。

这种再生能力让深海蜘蛛成为了医学研究的一个热门对象,人们希望可以借鉴深海蜘蛛的再生机制,用于治疗人类的疾病和损伤。

四、蝾螈蝾螈是一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生活在森林、湖泊和河流中。

椋鸠十动物小说

椋鸠十动物小说

1、《椋鸠十动物小说》的作者是日本作家椋鸠十,由叶荣鼎翻译。

《死里逃生》2、熊妈妈右肩脱毛处是猎人子弹打伤后的标记,右耳开裂处是被五条猎犬追咬时留下的痕迹,无数次死里逃生的熊妈妈被称为头号大熊。

2、冬眠结束后的熊妈妈在沼泽里的石块下找到他们最爱吃的水螃蟹。

3、对于春天的熊来说,正在爆芽的虎拔草诱惑特别大。

为了让小熊逃离灾难,熊妈妈一口咬住小熊的耳朵,用前蹄使劲敲打小熊的脑袋,让小熊必须一动不动的俯卧在地上。

熊妈妈朝小熊藏身的反方向引诱猎狗和猎人的追离。

《保镖》4、卡雅是一条狗。

昭义不带卡雅散步的原因是说卡雅是胆小鬼。

5、卡雅的怪癖是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衔到院子事先挖好的洞里。

卡雅用行动报复昭义和正子时,洞里藏的不是吃的,而是木屐,肥皂盒之类的东西。

6、卡雅自由的时间在清晨和傍晚锁链解开的一丁点时候。

7、昭义和正子让卡雅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是他们要另养一只狗,卡雅很悲观。

8、爸爸和米厂老板说话忘了卡雅,卡雅就一直坐在草包上保卫草帽。

9、胆小鬼卡雅为了保护爸爸的草帽,在高大的狗----玛利面前变得很勇敢。

《狼来了》1、乔治的爸爸是铁匠,邻居爷爷拉姆是个猎人。

小乔治想长大了当猎人。

2、拉姆爷爷将《白色獠牙》这本书送给了小乔治,小乔治很喜欢书里的狼孩子,就让拉姆爷爷送给他一只狼崽子。

3、拉姆爷爷送给小乔治的是狼和雪橇狗的混合种,屁股上没有狼的特征,而是白色斑点。

小乔治给他取名狗中之王“乌鲁夫”的名字。

4、乌鲁夫的叫声不是“汪汪汪”,而是“呜呜呜”。

它并不与狗打架。

5、史密斯家的狗欺负乔治与乌鲁夫时,乌鲁夫开始很害怕,后来看到跌倒的乔治危险时,咬住恶犬把它甩了个半死。

村里的羊被咬死了,诬陷是乌鲁夫干的,乔治家没法,只好央求皮毛商人带走了乌鲁夫。

6、夜晚,乔治父子雪橇坏了,受了伤,却又遇到狼群,被成为狼的乌鲁夫救了他们。

《消失的野犬》1、松吉喜欢淡紫色豌豆花开的季节。

松吉还喜欢用铁锄在旱地里除草。

2、豌豆花在一月里开。

仿生学的例子有哪些

仿生学的例子有哪些

仿生学的例子有哪些【篇一:仿生学的例子有哪些】仿生学的经典例子15个欢迎光临,这里是语录频道!位置:>>仿生学的经典例子15个发帖时间:2015-04-30 09:36 , 云无恙 | 15条回复,17041次阅读本文目录仿生学的经典例子:苍蝇与小型气体分析仪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

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

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

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

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

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

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

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

利用这种原理,还可用来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有关气体色层分析仪的结构原理中。

仿生学的经典例子:蜂巢与偏振光导航仪沙发2015-04-30 09:38 |作者:经典1蜂巢由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六棱柱形小蜂房组成,每个小蜂房的底部由3个相同的菱形组成,这些结构与近代数学家精确计算出来的——菱形钝角109。

28’,锐角70。

32’完全相同,是最节省材料的结构,且容量大、极坚固,令许多专家赞叹不止。

人们仿其构造用各种材料制成蜂巢式夹层结构板,强度大、重量轻、不易传导声和热,是建筑及制造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的理想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熊:死而复生作者:刘汝来源:《大自然探索》2015年第12期1933年,美国纽约市一间无证酒吧的老板及其3名狐朋狗友开始实施一个毫无新意的骗钱计划:杀死该酒吧最有名的醉鬼迈克·马罗伊,把他伪装成意外身亡,由此获取他的人寿保险金2000美元。

首先,他们给马罗伊灌了大量白酒。

发现这没用,他们又给他灌了大量酒精度很高的酒,但这也没用。

然后,他们把夹着腐臭沙丁鱼、玻璃渣和金属碎屑的三明治喂给马罗伊吃,据说后者很喜欢这样的“美味”。

接着,他们把马罗伊扔到雪地上,并向他泼冷水。

可这吓不倒马罗伊。

他们又用一辆汽车撞他,但只撞断了他的一只手臂。

最后,他们通过口腔、喉管向他体内插入一根管子,灌注了大量一氧化碳。

马罗伊终于“意外”身亡,这帮恶棍暂时如愿以偿,但最终落入法网。

之所以讲这个小故事,是因为本文的“主角”比媒体所称的“不死的马罗伊”还要坚挺得多。

如果人不加保护地进入太空,人肯定会死。

由于太空几乎是真空,因此太空中几乎不存在压力,这会迫使你肺部的空气冲出。

溶解在你体液中的气体会膨胀,这会让你的皮肤像气球一样鼓胀,最终爆裂。

你的耳膜和毛细血管将会裂开,血液开始冒泡沸腾。

就算你能活下来,太空中的离子化辐射也会撕裂你细胞里的DNA,你会在15秒的时间里失去意识。

但是有一群动物却可能经得起如此这般的严峻考验:它们就是体长大约1毫米的缓步类动物。

2007年,上万只缓步类动物被放在人造卫星上发射进太空,并且被暴露于太空环境中。

在这颗人造卫星返回地球后,科学家检验了这些动物,发现它们当中有许多都活下来了,其中一些雌性甚至在太空中产卵,新孵化的动物都很健康。

缓步类动物能存活其中的严苛环境可不仅仅只是太空,在地球上最严酷的环境中它们照样活得很好。

在喜马拉雅山脉一座海拔5546米的山顶上,在日本温泉中,在海洋底部,以及在南极洲,都发现了缓步类动物。

不管是面对超高剂量的辐射,还是被加热到150℃,或者是被冻至接近绝对零度(物理学术语,约为-273.15℃),都奈何不了缓步类动物。

那么,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微小动物为何得以存活于各种极端环境?它们又为何会演化出这样的超能力?实际上,它们在超能力方面的“秘笈”岂止一种,而大多数生物在这方面都自愧不如。

一眼看上去,缓步类动物长得有些吓人。

它们的圆胖面孔上有肉褶,这样丑恶的样子也许会让一些人想起魔鬼。

它们有8条腿,腿脚上有凶猛的爪子,在显微镜下颇像是熊爪。

它们的嘴巴也是一种很有用的武器,嘴里的匕首状牙齿能刺穿猎物。

当然,你根本无需惧怕缓步类动物。

毕竟它们是最小的动物之一。

它们的体长很少超过1.5毫米,只有透过显微镜你才能看见它们。

它们的通俗名字是“水熊”。

目前已知的水熊种类大约为1000个。

大多数水熊吸食苔藓、地衣和藻类的汁水,其他水熊则是食肉动物,甚至会捕食别的水熊。

水熊是很古老的物种。

根据对化石的鉴定结果,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就有水熊,当时首批复杂动物开始演化。

自从水熊被科学家发现以来,他们一直很清楚的一点是:水熊是非常特别的动物。

1773年,德国牧师约翰·奥古斯特·以法莲·戈泽在全球最先发现水熊。

3年后,意大利牧师兼科学家拉萨罗·斯帕兰扎尼发现水熊有超能力。

他向取自雨水槽的沉积物样本加水,并且在显微镜下观察样本,发现上千只外形像熊的小动物在水中游弋。

他在自己的一本专著中把这种动物命名为“漫步者”,原因是它们的游动速度相当缓慢。

事实上,这样的观测结果并非是首次获得。

早在1702年,荷兰科学家安顿·范·列文虎克致信英国皇家学会,信的标题是《论屋顶排水槽沉积物中的一些微生物》。

据列文虎克在文中的描述,他向这些看起来了无生命的沉积物中加水。

利用他自行研发的显微镜,他发现1小时之内小“动物”就变得活跃起来,开始游弋和到处爬。

这些动物其实是轮虫,它们是看上去脑袋上有轮子的水生动物。

哪怕缺水几个月,它们也死不了。

但与没水却照样能活几十年的水熊相比,轮虫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意大利动物学家蒂娜·弗朗切斯奇1948年声称,在博物馆收藏、历史超过120年的苔藓样本中发现了能复苏的水熊。

在为一只水熊浇水后,她观察到它的一条前腿动起来了。

这一发现从未被复制过,但并不意味着它就不可能。

1995年,科学家让多只脱水8年、看来已死翘翘的水熊成功复苏。

对大多数动物来说,没有水的生活是完全不可能的。

当一个典型的细胞脱水后,细胞膜会破裂和发生“渗漏”,细胞里的蛋白质会展开和聚集,从而变得无用。

随着细胞脱水时间越来越长,DNA也会碎裂。

然而,水熊却能避免这样的后果。

既然水熊不怕脱水,它们就必定有一些诀窍来阻止或修复脱水所造成的细胞损伤(对人来说,这样的损伤会造成细胞死亡)。

它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1922年,德国科学家H·鲍曼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个重要发现。

他注意到,当一只水熊脱水时,它会把自己的脑袋和8条腿都缩回去,接着,它进入一种很像死亡的深度假死状态。

在失去体内的几乎所有水分后,水熊会把自己卷成一个干壳。

鲍曼把它称为“吞佛”,但现在它普遍被称为“吞”。

“吞”的代谢速度降为正常状态下的0.01%,它能保持这种状态长达几十年。

只要与水接触,“吞”就会复苏成正常的水熊。

除了水熊之外,一些线虫、酵母和细菌也能战胜脱水。

它们做到这一点,是通过大量制造一种糖——海藻糖。

这种糖在它们的细胞内形成一种类似于玻璃的状态。

这一状态能稳定蛋白质和细胞膜等重要组件,使它们不会被摧毁。

海藻糖还会包裹所有剩余的水分子,阻止它们在温度提高的情况下迅速膨胀。

迅速膨胀的水分子具有危险性,因为它们会造成细胞破裂,而这是致命的。

你可能会以为,水熊也采用这种策略来挺过脱水,但你只猜对了一部分——有些种类的水熊的确是这么干的。

然而,还有一些水熊看来并不产生海藻糖,或者说产生的海藻糖水平低得无法被探测到。

这暗示这些水熊或许另有独特的策略来对抗脱水。

科学家已经知道,随着水熊开始脱水,它们制造能让它们挺过哪怕是彻底失水的蛋白质。

但这些蛋白质究竟是怎样的保护剂,则依然是未解之谜。

当水熊开始变干时,它们看来会制造大量抗氧化剂。

这些诸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之类的化学物质能吸收危险的活性化合物,这样一来,可能就清除了水熊细胞里的有害化合物。

水熊面临来自“氧自由基”的一种特殊威胁。

面对环境压力,动物体内会生成大量氧自由基。

这些物质是正常细胞功能的副产物,但它们可能分解细胞的主要构件,包括DNA。

抗氧化物或许能解释水熊最独特的能力之一:如果长时间待在脱水的“吞”状态下,水熊的DNA就会受损;但一旦苏醒,水熊则能迅速修复这一损伤。

科学家很清楚的是,“吞”状态是水熊应对脱水的能力的关键所在。

不过,在鲍曼发现“吞”状态之前很早,水熊的其他超能力就已被揭示。

首先,水熊看来根本不在乎温度高低。

法国科学家多耶尔1842年证明:处于“吞”状态的水熊,在被加热到125℃的情况下依然能活好几分钟。

20世纪20年代,一个名叫吉尔伯特·弗兰兹·拉姆的德国修士让在151℃条件下被加热15分钟的水熊复苏了。

拉姆还把水熊泡在-200℃的液态空气里长达21个月,泡在-253℃的液氮中达26小时,泡在-272℃的液氦中达8小时。

之后,一旦水熊恢复与水接触,它们立即复苏。

科学家现已查明,一些水熊能忍耐只比绝对零度高一点点的-272.8℃。

需要指出的是,地球上记录到的最低温是-89.2℃,它出现在1983年的南极洲。

而水熊能应付的最低温比这还要低得多,这样的超低温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创制。

在如此低温下,就连原子钟也几乎停摆。

水熊面对寒冷的最大威胁是冰。

如果水熊细胞内形成冰晶,它们就可能划破像DNA这样的重要分子。

包括某些鱼在内的一些动物,使用抗冻蛋白来降低自身细胞的结冰点,从而确保不形成冰。

但水熊体内并未发现这些蛋白质。

反而,看来水熊实际上能忍受在自己的细胞内形成冰。

它们要么能保护自己免遭冰晶损伤,要么能修复这类损伤。

水熊也许能产生被称为成核剂的化学物质。

成核剂促使冰晶在水熊细胞外而非细胞内形成,从而保护重要分子。

能制造海藻糖的水熊很可能借助海藻糖来保护自己,因为海藻糖能阻止大冰晶形成,而大冰晶会穿破细胞膜。

不过,虽然科学家对于水熊怎样应对寒冷已有初步答案,却对它们怎样对付高热一无所知。

在像150℃这样的高温下,蛋白质和细胞膜都应该会散开,而维持生命的化学反应也停止发生。

已知最耐热的生物是细菌,它们存活于深海热液喷口边缘附近,在122℃的条件下仍能生长。

如果拉姆对自己实验结果的描述无误,水熊就有可能在更高的温度下存活。

许多演化得能在高温地(例如温泉及灼热沙漠)栖息的动物,都能产生被称为热震蛋白的化学物质。

热震蛋白在细胞内充当蛋白质的保护神,帮助蛋白质保持成型。

热震蛋白还能修复被热量损伤的蛋白质。

尽管如此,却无确凿证据表明水熊能产生热震蛋白。

考虑到水熊能忍受的其他恶劣条件,水熊超能力之谜越发难解。

1964年,科学家用致命剂量的X射线照射水熊,结果它们活下来了。

后来的实验证明,水熊还能应对过高剂量的α、γ和紫外辐射,甚至就算它们不在“吞”状态时也一样。

当水熊2007年被发射到太空时,辐射是它们面对的最大威胁之一。

虽然暴露在高剂量辐射中的水熊比受到辐射防护的水熊表现差,但前者的死亡率并不是100%。

根据1998年的一项科学研究,哪怕能把大多数动物压扁的极度高压也奈何不了水熊。

科学家发现,处于“吞”状态的水熊能挺住600兆帕的压力。

自然界不存在这么大的压力。

地球海洋最深处是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海渊,那里深达1万米以上,但那里的水压也才只有100兆帕左右。

也就是说,水熊能忍耐的超高压是那里的6倍。

在如此高压下,蛋白质和DNA都会被撕裂。

主要由脂肪组成的细胞膜,会变得就像在冰箱里坚硬的黄油。

大多数微生物在30兆帕压强下就会停止代谢。

300兆帕压强以上,就连细菌也活不了。

水熊能幸存的压力因子种类之多,几乎让人目眩。

但其中的解释可能惊人地简单。

极热、极冷、辐射和高压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会损伤DNA及水熊细胞的其他重要组件。

热和冷都会造成蛋白质展开、粘到一起和停止运作。

辐射会撕裂DNA及其他重要分子。

高压会让细胞膜变硬。

所以,如果一切压力因子造成类似的问题,那么水熊或许只需为数不多的策略就能搞定它们。

真的如此吗?目前仍无肯定的答案。

科学家相信,为了应对一些极端状况,水熊可能需要运用不止一种策略。

例如,被烤干和被辐射都会损害水熊的DNA。

因此,水熊以一种类似方式——制造抗氧化剂和修复受损DNA——应对这两种状况是说得过去的。

如果的确如此,水熊对辐射的抵御就是一种愉快的偶然:是它们适应突发干旱的一种附带结果。

与此相似,冰冻水熊与让它脱水也会引起相同问题:水熊细胞里缺乏足够水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