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时作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导管 集气瓶
酒精灯⑹移(把导管移出水铁槽) ⑺熄(熄灭酒精灯架)
3.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台在瓶口,看是否复燃。水槽
4.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看是否复燃。
5.注意事项: 发生装置 121/120//1202/21021
收集装置
2
第二页,共十页。
注意事项
⑴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一、用高锰酸钾(ɡāo měnɡ suān jiǎ) 制取氧气
1.装置 发生装置:加热固体装置
(zhuāngzhì) 收集装置: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2.步骤: ⑴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⑵装(装药品在试管中,塞紧单孔)
⑶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⑷点(s试(hì点g管uǎ燃n) 酒精灯加热)
⑸收(收集气体)
锰酸钾制取和收集
氧气的装置(zhuāngzhì)图,请
指出其中的错误并
加以改正。
①酒精灯加热(jiā rè)部 位②试管口朝上倾斜
③导管伸入试管太长
④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⑤12铁/10/夹2021夹得离管口太近
应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导管只要稍稍伸出橡皮塞
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铁夹应夹在距管口约1/3处
121/120//12不02/210需21 要消耗能源,能消耗掉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9
第九页,共十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2.初步学习自 主设计(shèjì)装置来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发生装置:加热固体装置。收集装置:排水法或向
⑵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课件
吗?
第一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 紧握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 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 口有气泡冒出。
第二步
装药品
将药品装入试管(平铺在管底), 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 胶塞塞紧试管。
第三步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仪器装配原则: 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注意事项



▪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
▪ 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 于气体排出。
▪ ③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处应放 一团棉花。( 为什么?)
▪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防止 高锰酸钾粉 末进入导管,污
染制取的气体
第四步
给药品加热
物质加热原则:先均匀预热,后集中 加热。
▪ ⑤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 热;加热时先要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 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 准药品部位加热 。
在桌面上; ▪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
节图中A、B、C 哪个旋钮: ;
▪ (2)步骤②的操作与观察到的
现象是: ;若装置无破损,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
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
可能的原因是

▪ (3)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
牛刀小试
略向下倾▪斜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
▪ 2.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 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D作应在( )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优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优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5
我!
导学导练
【小组讨论】 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当气泡 _连__续__并__比__较__均__匀__地__放__出___时再收集,否则收集气 体中混有空气,使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6.停止加热时,应先将_把__导__管__移__出__水_ 面 ,再 ____熄__灭__酒__精__灯____________
(“查”“装”“定”“点”“收”“离”“熄”) a.连接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将少量的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 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c.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d.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再固定在药品所在 的部位加热;
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f.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
四氧化 三铁
4
导学导练
【小组讨论】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 药__品__中__所__含__的__湿___存__水_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在试管 口处遇冷液化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铁架台的铁夹要夹在距离试管口的处__1_/3______ 3.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 _加__热__时__高__锰__酸__钾__粉__末__进__入__导__管 4.加热时要先使试管_均__匀__受__热___,然后将酒精灯 ____外____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集中加热
集装1
我!
课后作业
能力提升
6.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 满、验证性2
我!
课后作业
能力提升
7.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常
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
C.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D.先在铁8
我!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6)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qì pínɡ)为什么要正立放在桌面 上?
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kōngqì)的密度大,倒放会 使氧气从瓶口与玻璃片的缝隙中跑掉。
O2
12/11/2021
O2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7)实验(shíyàn)结束时为什么要先从水槽中取出 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先撤导管,后灭酒精灯的目的(mùdì):防止 水倒吸回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3)试管(shìguǎn)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 斜?
用试管加热(jiā rè)固体时,使试
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防止冷 凝的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 试管炸裂。
12/11/2021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4)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前,先使酒精 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láihuí)移动,其目的是什么?
【实验(shíyàn)】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12/11/2021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5、实验室制取氧气(yǎngqì)的步
①要检骤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药品装入试管;
庄③固定好试管(shìguǎn Nhomakorabea;定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jiā rè);

⑤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⑥把导管移出水槽;

⑦熄灭酒精灯。

12/11/2021
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原理演示
氧气还可用向上(xiàngshàng)排空气法收 集因为氧气的密度(mìdù)比空气略大。
【讨论】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hōují)氧气,如何检验氧气收
集(shōují)满了?
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 表明氧气收集满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竞赛辅导题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一、选择题1.以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以下根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同时开场加热,先搜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 参加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C. 反响所需时间是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D. 用一样容积的试管需要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2.以下四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溶液分解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C.在一定温度下,向有氯化钠固体的氯化钠溶D.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溶液液中参加水搅拌A. AB. BC. CD. D3.以下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 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根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C.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4.以下4个图形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参加NaOH溶液B. 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参加Zn粉C. 加热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D. 向一定量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参加Na2CO3溶液搜集氧气,简要分为以下几步: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排水法搜集气体;④固定装置;⑤加热;⑥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停顿加热。

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选项是〔〕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③①②⑤④⑥⑦C. ②①④⑤③⑥⑦D. ①④②③⑤⑦⑥6.以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
验木满条的能方否法复是燃(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页,共二十五页。
第八页,共二十五页。
知识点一 制取氧气
C
1.下列(xiàliè)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正确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操作中有很多注意 事项,例如在收集氧气时看到气泡从瓶口逸出,应该 ____在__液__面__下__用__玻__璃__片__盖__住__瓶__口__(_p_ín_ɡ__kǒ_u_),再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实验中 有些错误操作可能会使试管炸裂,写出为避免试管炸裂的一个正确操作

③依据实验观点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五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如果快速插入到底部,木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木 炭熄灭(xīmiè)。本实验的操作步骤可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利用谐音记为茶 —庄—定—点—收—利—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看木条是否复燃。(2)图①中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6)丙同学对乙同学的制氧 装置产生了质疑。③
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
10.(遵义中考改编(gǎibiān))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 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第十八页,共二十五页。
11 . ( 1高) (锰2酸0 1钾6―·山加―热西→) 如锰酸图钾是+同二学氧化们锰制+取氧氧气气 的 装 置 , 该 反 应 ( f ǎ n y ì n g ) 的试文管字 (表shì达guǎ式n)为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步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 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 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不断、 均匀放出地放出时再收集。(为什么?) 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验满方法 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放置方法: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瓶口处盖上玻璃片。
1.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装药品到试管中) 3.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 5.收(收集气体) 6.离(把导管移出水槽) 7.熄(灭酒精灯)
谐音: 茶 庄 定 点 收 利 息
思考题 1.装置气密性如何检查? 2.装药品到试管中应如何操作? 3.试管在铁架台上如何固定? 4.加热药品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5.排水法收集气体,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6.什么现象证明已收满? 7.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步骤中6与7步能颠倒吗?
第一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握试管的外 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 管口有气泡冒出。
第二步 装药品
将药品装入试管(平铺在管底),管口放一小 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
第三步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仪器装配原则: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
教学课件
化学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学习目的 1.了解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学会分析与选
择仪器; 2.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学会制取常见气体的一些基
本操作; 3.体验和欣赏化学实验之美,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
制取氧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反应原理 2.实验装置 3.实验操作步骤

[K12学习]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时作业新版新人

[K12学习]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时作业新版新人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仪器和材料: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 、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药品: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1.制取氧气:(1)观察如图所示的装置,左侧是气体发生装置,右侧是气体收集装置;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还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3)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填“倒立”或“正放”)在盛水的水槽内。

(4)加热试管。

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

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填“倒立”或“正放”)在桌子上。

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气(瓶中留有少量水)。

(5)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否则可能会造成水槽中的水沿导管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2.氧气的性质:(1)如图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然后将木炭由瓶口缓慢地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

可观察到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预先加有少量水),可观察到红热的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仪器和材料: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 、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药品: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制取氧气:
(1)观察如图所示的装置,左侧是气体发生装置,右侧是气体收集装置;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还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3)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填“倒立”或“正放”)在盛水的水槽内。

(4)加热试管。

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

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填“倒立”或“正放”)在桌子上。

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气(瓶中留有少量水)。

(5)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否则可能会造成水槽中的水沿导管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2.氧气的性质:
(1)如图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然后将木炭由瓶口缓慢地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

可观察到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预先加有少量水),可观察到红热的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问题与交流】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用热毛巾捂住试管或将试管放入盛有温水的大烧杯中或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若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排水集气时,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留有气泡;没等到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就开始收集氧气;收集完气体后,玻璃片与集气瓶口之间没有密封好。

3.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如果将红热的木炭快速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并产生二氧化碳,易使集气瓶中的氧气逸出造成损失,会使瓶中氧气的含量迅速降低,影响实验现象。

4.为什么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便于燃烧。

5.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的水起什么作用?可以用别的物质代替吗?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到瓶底,炸裂集气瓶。

水可以用细沙代替。

1.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B)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分别是氧气制取、收集、验满及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3.某同学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

导致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D)
A.实验前,将铁丝用砂纸打磨干净
B.在集气瓶底部铺了一层细沙
C.将细铁丝绕成了螺旋状
D.点燃火柴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C)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离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内壁的水倒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5.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指出该装置中的四处主要错误。

①试管口未塞一团棉花;
②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③伸入试管的导管过长;
④伸入集气瓶的导管过短。

(2)当用改正后的装置收集氧气时,如何判断氧气已经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

6.在实验室里,小明与同学欲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制取常见气体并验证其有关性质。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点燃装置A中的酒精灯制取并收集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待检验到B中氧气已收集满时,接下来的操作是把导管移出集气瓶,将集气瓶盖好玻璃片后,正放在桌面上。

(3)将点燃的蜡烛放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蜡烛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且瓶壁上有水雾出现,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接着,将蜡烛从集气瓶中取出,向集气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填实验步骤和现象),证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4)向装置C中加入适量的药品: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即可制取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