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2课时尿的形成和排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春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新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以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4.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猪的肾脏,提高观察能力。
2.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建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生能概述泌尿系统的组成。
2.学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3.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从数据到结果,推测尿液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难点: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理解不够(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泌尿系统模型、投影仪、挂图。
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查询书籍、网站,搜集有关人体泌尿系统方面的资料,了解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症状。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哪些废物吗?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哪些途径?这就是第五章要学习的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三、新课教学设计(一)学生自学课本P72的1、2自然段,区别排泄和排遗(二)泌尿系统的组成1.提出问题,请同学认真观察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和肾脏的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输尿管和哪些结构相连?推测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器官有什么功能?②尿是在哪儿形成的?这个器官与血管相连吗?有哪些血管?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③结合血液循环图,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肾脏里的血管分布是怎样的?2.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并及时鼓励其他学生的回答。
3.通过观察,结合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推测,得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组成,尿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密切关系的结论。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2课时)》 新人教版

A.汗液的排出
B.尿液的排出
C.粪便的排出
D.呼出二氧化碳
12.下表是正常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 比较,试解读表中数据回答下面问题: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样品A 7-9 0.1 0.03 0.91
样品B 微量 0.1 0.03 0.91
样品C 0 0
2.0 1.6
样品A是: 血浆 样品B是: 原尿
肾小管
学以致用
1.下列血管中,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的是( C)
A.入球小动脉 B.肺动脉
C.出球小动脉
D.肺静脉
2.从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的末端抽取的液体,分别是( A)
A.血液、原尿、尿液
B.血液、尿液、原尿
C.原尿、血液、尿液
D.尿液、血液、原尿
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却是间歇的,原因是( C)
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 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 特点?
答:同血浆相比,肾小囊中的液体含有 很少的蛋白质,含有葡萄糖、水、无机
过
盐和尿素。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 滤
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 作
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物 质。
用
肾单位的结构
肾单位
液形 成 尿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的暂时贮存
D.输尿管的输送作用
4.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推测其发生病
变的部位是
() C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出球小动脉
5.流出肾脏的血液比流入肾脏的血液哪种成分明显减
少?
() B
A.葡萄糖 B.尿素 C.二氧化碳 D.蛋白质
【精编】2019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最新人教版).doc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以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4.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猪的肾脏,提高观察能力。
2.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建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生能概述泌尿系统的组成。
2.学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3.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从数据到结果,推测尿液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难点: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理解不够(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泌尿系统模型、投影仪、挂图。
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查询书籍、网站,搜集有关人体泌尿系统方面的资料,了解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症状。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哪些废物吗?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哪些途径?这就是第五章要学习的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三、新课教学设计(一)学生自学课本P72的1、2自然段,区别排泄和排遗(二)泌尿系统的组成1.提出问题,请同学认真观察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和肾脏的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输尿管和哪些结构相连?推测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器官有什么功能?②尿是在哪儿形成的?这个器官与血管相连吗?有哪些血管?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③结合血液循环图,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肾脏里的血管分布是怎样的?2.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并及时鼓励其他学生的回答。
3.通过观察,结合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推测,得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组成,尿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密切关系的结论。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一、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2、自主学习,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3、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①尿的形成过程;②对资料的分析和对尿的形成过程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①尿的形成过程;②对资料的分析和对尿的形成过程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准备人体泌尿系统的模型2、泌尿系统组成的课件;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和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制作动态的尿的形成过程的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课型:新授课七、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在每天的课间时不时地都要往一个地方去。
这地方是哪里?去干什么?2、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有哪些?3、认识排泄和排遗。
学生阅读80页的引言,理解排泄的途径,课件出示讲解。
4、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活动二:探究新知(一)、泌尿系统的组成1、观察课本80页的图,思考:输尿管和哪些结构相连?泌尿系统主要有哪些器官组成?各个器官有哪些功能?尿是在哪儿形成的?这个器官与血管相连吗?有哪些血管?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2、指名说说,教师课件出示:“泌尿系统结构图”并强调各个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外形似蚕豆,新鲜时呈紫红色,表面光滑;质地柔软,重约120-200克。
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二)、尿的形成1、尿液在泌尿系统中是怎样形成的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本80—82页的内容。
2、肾的结构:(1)哪一个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你的理由是什么?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
(2)教师课件出示81页的“肾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认识肾的内部结构和组成。
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 第5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C.肾小管和肾小囊
D.肾小球和肾小管
8.在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 B )
A.原尿、动脉血、尿液 B.动脉血、原尿、尿液 C.静脉血、原尿、尿液 D.动脉血、尿液、原尿
9.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 180 升,而排出的尿液却只有 1.5
升。其原因是( B )
A.肾小球具有滤过作用 B.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C.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 D.输尿管具有输送尿液的作用
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 1.5 升。
8.尿检中若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
位是 肾小球 。若尿液中有葡萄糖,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单 位中的 肾小管 。尿量突增是 肾小管 出现问题。
[探究问题 1]比较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尿液的主要成分。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 血浆中(克/100mL) 肾小囊(克/100mL) 尿液中(克/100mL)
中错.误.的是( C )
成分 样品 a 样品 b 样品 c
蛋白质 70.0 微量 0.0
物质 d 1.0 1.0 0.0
氨基酸 0.5 0.5 0.0
尿素 0.3 0.3 20.0
A.样品 a 为血浆
B.样品 b 为肾小囊内液
C.样品 c 为原尿
D.物质 d 为葡萄糖
15.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知识点 3】 尿的形成和排出
5.肾小球是 毛细血管球 ,由 入球小动脉 分出的许多 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 出球小动脉 。
肾小囊 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 肾小管 。
6.肾动脉里流的是 动脉 血,入球小动脉里流的是 动脉 血,出球小动脉里流的是 动脉 血,流经肾小管外面 缠绕的毛细血管后,各个小静脉里流动的是 静脉 血,汇集到 肾静脉里流的是 静脉 血。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2课时尿的形成和排出)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2课时尿的形成和排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2课时尿的形成和排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2课时尿的形成和排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尿的形成和排出课时目标1。
说出尿液的形成过程。
2.描述尿液的排出过程及排尿的意义。
问题导入肾脏功能衰竭的人可以使用人工肾脏,目的是代替肾脏排出体内的废物。
那么,人体内的尿液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呢?知识点一尿的形成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单位中的__________和紧贴着它的__________内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__________中,形成________。
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________升。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图4-5-7 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__________、大部分的__________和部分__________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就形成了尿液。
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________升。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除

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niào sù)
无机盐 水
2021/12/11
原尿
尿液
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
2021/12/11
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
尿的排出(pái chū)过程(阅读教材归纳)
肾脏
2021/12/11
输尿管
泌尿系统
膀胱 尿道
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
构成(gòuchéng)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
肾小球
皮
肾小体
质
(píz
肾
肾小囊
hì)
单
位
(dān wèi)
肾小管
髓
质
2021/12/11
第九页,共三十四页。
尿液的形成主要 与肾单位有关系
没有(méi yǒu)过滤的 血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毛细血管(máo xì xuè ɡuǎn)
综合(zōnghé)练习:
• 下表是医生对甲、乙、丙三名成年男 子的尿检和血检的结果,请分析并回答
(huídá)下列问题:
尿检项目 甲
乙
丙
葡萄糖 1.8
0
0
蛋白质 微量 1
微量
红细胞 0
较多 0
血检血红 14
14
8
蛋白
(1)甲、乙、丙可能患的疾病
依次是
、
、
糖尿病
肾小球肾炎
。(2贫)血乙的尿液中含来自较多的红sù)水有
原尿
无
微量 有 有
有
有
2021/12/11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讲解与例题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泌尿系统的组成(1)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的。
①肾脏。
人体有两个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②输尿管。
输尿管是一条管道,上连肾脏,下连膀胱。
③膀胱。
膀胱是一个囊状结构,位于盆腔内。
④尿道。
尿道是泌尿系统与体外相连通的管道。
(2)泌尿系统的功能。
泌尿系统的功能主要是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
输尿管起着输送肾脏产生的尿液的作用。
膀胱能将输尿管送来的尿液暂时贮存。
尿道能将尿液排出体外。
【例1】(湖南湘潭)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肾脏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1)肾脏的位置。
人体的肾脏位于腰部脊柱两侧。
左右各一,左高右低。
(2)肾脏的颜色、外形。
新鲜的肾脏是暗红色的,其外形如蚕豆。
两个肾脏的形态、大小和重量都大致相似,左肾较右肾略大。
(3)与肾脏相连的管道。
在肾脏内侧缘的中部凹陷处,是血管和输尿管出入肾脏的地方,称为肾门,由肾门出入的血管有肾静脉和肾动脉。
其中肾动脉短而粗,肾静脉比肾动脉细长,输尿管向下延伸。
(4)肾单位的结构。
每个肾脏大约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
每个肾单位包括球状的肾小球、肾小囊和盘曲延伸的肾小管三部分。
①肾小球。
每个肾小体的里面,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就是肾小球,其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血液从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再汇集从出球小动脉流出。
②肾小囊和肾小管。
肾单位中的肾小管的一端为盲端,膨大的盲端凹陷形成了肾小囊,囊壁分内、外两层。
内层细胞紧贴着肾小球,外层细胞与肾小管连成一体,内外两层之间是肾小囊腔,它与肾小管相连通。
肾脏呈暗红色是在肾脏内含有丰富的血管,这些血管与肾动脉、肾静脉相通,其中的血液不断地流经肾脏的缘故。
【例2】关于肾小囊结构的描述中,不确切的是( )。
A .肾小球包裹在肾小囊腔内 B .肾小囊壁分为内、外两层C .肾小囊内层壁紧贴在肾小球外面D .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连通 A √ 肾小囊由两层细胞构成,中间为一个空腔,内层紧贴在肾小球的外面,有利于过滤作用的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2课时尿的形成和排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课时目标1. 说出尿液的形成过程。
2.描述尿液的排出过程及排尿的意义。
问题导入肾脏功能衰竭的人可以使用人工肾脏,目的是代替肾脏排出体内的废物。
那么,人体内的尿液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呢?知识点一尿的形成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单位中的__________和紧贴着它的__________内壁起过滤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__________中,形成________。
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________升。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图4-5-7 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__________、大部分的__________和部分__________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就形成了尿液。
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________升。
知识点二尿的排出1.排尿途径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
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
排尿时,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2.排尿意义人体排尿,不仅起到___________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____________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名师点拨] 血浆、原尿、尿液在成分上的不同:牛刀小试1.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的C.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功能,使原尿形成尿液D.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物质是尿素和部分无机盐2.在人体的肾脏结构中,出入肾小球的血管( )A.均为小动脉B.入球为小动脉,出球为小静脉C.均为小静脉D.入球为小静脉,出球为小动脉3.血液流经肾脏后,所含成分的最明显变化是( )A.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减少B.尿素增加C.葡萄糖减少、尿素减少D.尿素减少探究点比较血浆、原尿及尿液成分【情景展示】下表为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组成含量 (单位:克/100毫升)。
【问题探究】1.血浆中的蛋白质是8,而原尿中只有0.03,这是为什么?2.原尿中的葡萄糖是0.1,为什么尿液中不含葡萄糖?3.尿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呢?【思考交流】【归纳提升】1.血浆中的蛋白质是8,而原尿中只有0.03,这是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实现的。
2.原尿中的葡萄糖是0.1,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重新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
3.尿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升高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
精讲精练[典例] 2016·遂宁如图4-5-8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4-5-8A.肾单位中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4B.1中流的液体与2相比,氧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C.5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3中收集的液体是尿液D.A、B过程分别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答案] B[解析] 肾单位中属于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是4肾小球;1入球小动脉中流的液体与2肾静脉相比氧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多;5肾小囊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3收集管中收集的液体是尿液;A、B过程分别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课内小结课外链接血液透析图4-5-9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一、选择题1.2017·南充下列能正确表示尿液形成过程的是( )A .血浆――→肾小球重吸收作用原尿――→肾小管过滤作用尿液 B .血浆――→肾小球过滤作用原尿――→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尿液 C .血浆――→肾小管过滤作用原尿――→肾小球重吸收作用尿液 D .血浆――→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原尿――→肾小球过滤作用尿液2.2016·绵阳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哪种成分的浓度变化趋势符合图4-5-10( )图4-5-10A .水B .葡萄糖C .无机盐D .尿素3.2016·日照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分子在经过肾单位时,依次经过的结构不可能是( )A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B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集合管→肾盂C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D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4.2017·长沙患肾炎的张大爷经过治疗已恢复健康,他的尿液中不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这分别是( )A .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和肾小管的过滤作用B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 .都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D .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5.2016·临沂下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组成含量(单位:g/100 mL)。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血浆中的蛋白质是8,而原尿中只有0.03,这是通过重吸收作用实现的B .原尿中的葡萄糖是0.1,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球过滤C .尿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升高是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引起的D .血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6.2017·海南下列关于排尿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排出体内的废物B.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C.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D.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7.2017·威海如图4-5-11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相关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5-11A.与1中液体相比,2中液体葡萄糖浓度降低B.与1中液体相比,3中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C.与2中液体相比,4中液体尿素浓度增加D.与3中液体相比,5中液体不含葡萄糖和无机盐二、非选择题8.图4-5-12表示肾单位的部分微细结构,据图回答问题。
图4-5-12(1)图中[3]为_________, [5]为_______,[3]、[4]、[5]组成的结构叫__________。
(2)原尿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3)[4]中的液体含大量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而当流到[6]处则不含________,水和无机盐也减少了,这是通过[5]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详解详析【自主学习】知识点一 1.肾小球肾小囊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肾小囊原尿1802.葡萄糖水无机盐水无机盐尿素 1.5知识点二 2.排出废物水和无机盐【牛刀小试】1.D 2.A 3.D【课时作业】1.B [解析]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因此能正确表示尿液形成过程的是B选项。
2.B [解析]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因此,在健康人体内,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能被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是葡萄糖。
3.A [解析] 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依次经过: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外毛细血管,也有一部分葡萄糖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下降,随尿液排出,形成糖尿。
4.B [解析] 患肾炎的张大爷经过治疗已恢复健康,他的尿液中不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
这分别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D6.B [解析] 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
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排出食物残渣属于排遗。
7.B [解析] 与1中液体相比,2中液体葡萄糖浓度不变,而不是降低;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与1中液体相比,3中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与2中液体相比,4中液体尿素浓度减少而不是增加;与3中液体相比,5中液体不含葡萄糖,但是含有无机盐。
8.(1)肾小球肾小管肾单位(2)肾小囊(3)葡萄糖肾小管重吸收[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肾单位的组成,尿的形成过程。
做题时先要审图,认清每个结构的名称,然后结合所问问题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