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主义马基雅维利马基雅维里(Machiavelli,1469—1527)是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马基雅维里主义(machiavellianism)也因之成为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
它通常分为高马基雅维里主义和低马基雅维里主义。
高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个体重视实效,保持着情感的距离,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
大量的研究探讨了有关马基雅维里主义与行为结果的关系。
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比低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更愿意操纵别人,赢得利益更多,更难被别人说服,他们更多地是说服别人。
但这些结果也受到情境因素的调节。
目录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马基雅维利是中世纪晚期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主张结束意大利在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他抛弃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教条式的推理方法,不再从《圣经》和上帝出发,而是从人性出发,以历史事实和个人经验为依据来研究社会政治问题。
他把政治学当作一门实践学科,将政治和伦理区分开,把国家看作纯粹的权力组织。
他的国家学说以性恶论为基础,认为人是自私的,追求权力、名誉、财富是人的本性,因此人与人之间经常发生激烈斗争,为防止人类无休止的争斗,国家应运而生,颁布刑律,约束邪恶,建立秩序。
国家是人性邪恶的产物。
赞美共和政体他赞美共和政体,认为共和政体有助于促进社会福利,发展个人才能,培养公民美德。
但他认为,当时处于人性堕落、国家分裂、社会动乱状况的意大利,实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宁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建立强有力的君主专制制度。
策略他向君主献策,阐述了一套统治权术思想:①军队和法律是权力的基础。
②君主应当大权独揽,注重实力,精通军事。
③君主不应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虑手段是否有害,既可外示仁慈、内怀奸诈,亦可效法狐狸与狮子,诡诈残忍均可兼施。
④君主可以和贵族为敌,但不能与人民为敌。
⑤君主应当不图虚名,注重实际。
残酷与仁慈、吝啬与慷慨,都要从实际出发。
简述马基雅维利主义

简述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主义是一种以实际功效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思想,由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尼可罗·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提出。
马基雅维利主义主张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地使用权力和策略。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
1. 政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和维持权力:马基雅维利主义认为,政治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和维持权力,而不是追求道德或伦理的完美。
2. 权力的获取和运用需要策略和手段:为了获取和维持权力,政治家可以采取各种策略和手段,包括欺骗、暴力、权谋等。
3. 道德和伦理是次要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认为,在政治行为中,道德和伦理是次要的,甚至可以被忽视。
政治家只需要关注权力的获取和运用,而不需要考虑道德和伦理的限制。
4. 人性本恶:马基雅维利主义认为,人性本恶,人们总是自私、贪婪、虚荣和残忍的。
因此,政治家需要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获取和维持权力。
马基雅维利主义在政治和管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但也受到了许多批评。
一些人认为,马基雅维利主义鼓励不道德和不诚实的行为,会破坏社会的信任和稳定。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谨慎地对待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观点,并在道德和伦理的框架内运用其策略和手段。
马基雅维利、布丹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早期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奠基人之一。
他的政治思想重要特点在于他抛弃了神学观点和方法,而以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依据来研究政治问题。
(一)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1.以人的本性作为研究社会政治问题的出发点,人为追求权力、荣誉和财富是人的本性和目的,也是人的美德,是人所应从事的事业。
2.国家的起源。
(1)认为由于人们追求财富、权力的结果,必定会造成一个相互残杀的战争局面;(2)人们为了更好地保卫自己而联合起来,从他们当中产生了领袖,并服从他的领导;(3)颁布了法律、确定了刑罚,产生了国家。
3.认为政治的核心是权力问题(1)政治就是权力,统治者应以夺取权力和保持权力为目的。
(2)指出财产是国家的基础(3)国家的目的不仅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个人安全,还在于保障个人的私有财产。
4.非道德政治观的意义完全抛弃了政治权力道德基础,彻底把政治学和伦理学分开,并把政治权力看作国家和社会的真实基础。
他依据实际经验并用人的眼观来研究国家政治问题,揭开了近代西方政治学的新篇章。
(二)马基雅维利的君主专制观1.分析意大利衰败的原因认为教王对意大利政治事务的干预,贵族的自私与腐败以及市民内部的宗教之争是意大利衰败与分裂的原因。
2.提出意大利问题的出路认为结束意大利的混乱局面,唯一出路是建立君主制,由强有力的专制君主来统一意大利。
3.比较各种政体赞扬共和体,但认为当是意大利的人民道德彻底败坏,以至法律无力约束他们。
一次意大利先应建立君主政体,通过君主独裁专断权力的运用,下灭贵族,克服分裂。
但他认为君主政体不是最佳整体,在国家统一以后,仍应建立共和政体。
(三)马基雅维利的君主统治术理论1.君主统治术的意义认为君主要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保持和维护意大利的稳定,对付教皇和贵族,取得人民的支持,必须善于统治,善于用权术对付邪恶的人性。
2.君主权术的基本内容(1)法律和军队是君主统治的基础,法律必须以武力为后盾。
马基雅维利主义帮助人成功的例子

马基雅维利主义帮助人成功的例子摘要:一、马基雅维利主义简介1.马基雅维利主义定义2.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核心理念二、马基雅维利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政治领域的应用2.商业领域的应用3.其他领域的应用三、马基雅维利主义帮助人成功的例子1.政治家2.企业家3.社会活动家四、马基雅维利主义在现代社会的争议1.马基雅维利主义与道德伦理的冲突2.马基雅维利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正文:马基雅维利主义是一种关注权力和利益的政治哲学,主张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虽然马基雅维利主义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但在现实生活中,它确实帮助一些人取得了成功。
本文将分析马基雅维利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取得成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基本概念。
马基雅维利主义是一种关注权力和利益的政治哲学,主张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这一理念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他在其著作《君主论》中阐述了这一观点。
在现实生活中,马基雅维利主义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政治领域,许多政治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会采取一些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手法。
他们可能会利用权谋,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成功。
在商业领域,企业家为了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也会运用马基雅维利主义。
他们可能会通过竞争、合作或创新等手段,在商业世界中取得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马基雅维利主义确实帮助一些人取得了成功。
例如,一些政治家通过运用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手法,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他们在政治斗争中,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同样,一些企业家通过运用马基雅维利主义,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商业目标。
他们在商业竞争中,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最终取得了成功。
然而,马基雅维利主义在现代社会中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许多人认为,马基雅维利主义与道德伦理相冲突,它会导致人们为了追求成功而不择手段,从而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马基雅维利人格测试

马基雅维利人格测试介绍马基雅维利人格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的心理测试。
马基雅维利主义是指以尽可能达到个人目标为目的,不择手段、饱含权谋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这种人格特质通常与冷漠、自私、利己主义等特点相关联。
本文将介绍马基雅维利人格测试的背景、测试内容和分析结果。
通过完成测试,您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并对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和调整。
测试内容马基雅维利人格测试由一系列问题组成,涵盖了与马基雅维利主义相关的情境和态度。
您需要根据每个问题,在选项中选择最符合您自己观点和行为方式的答案。
请如实回答,不要刻意掩饰或夸大。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测试问题示例:1.当与他人合作时,是否更倾向于利用他们来达到自己的目标?2.当面对不利情况时,是否更倾向于坚持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感受?3.是否认为为了达到某个目标,使用欺骗手段是可以接受的?4.是否相信权谋是成功的关键,而道德和伦理规范只是约束?测试共有多个问题,涵盖了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不同方面。
请注意,测试结果仅供参考,不能完全代表个体的真实人格特质。
其目的是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自己,而不是评判或定义您的个性。
分析结果完成马基雅维利人格测试后,您将获得一个针对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倾向得分。
得分越高,表明您倾向于具有马基雅维利主义特点;得分越低,表明您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更加注重公正和道德。
以下是可能的测试结果:1.高度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您的得分较高,显示出明显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
您可能更注重个人目标和利益,更容易采用权谋和非道德手段来达到目的。
2.中度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您的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显示出一定的马基雅维利主义特征。
您可能在某些情境和决策中会权衡个人利益和道德原则。
3.低度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您的得分较低,表明您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更注重公正和道德。
您可能更容易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利益,对权谋和欺骗手段持谨慎态度。
请注意,这些结果只是对个体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的一种评估,不能全面代表个体的人格和行为方式。
三种危险黑暗型人格

三种危险黑暗型人格1、是马基雅维利主义,就是热爱权术者,这种人通常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喜欢操控别人;热爱权谋者,对人不可能有真心。
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应该都是这样类型的人。
就像有人迷恋情爱,也有人迷恋权术。
那些总喜欢做领导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有这种性格底子的人,例如,《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虽然一开始他并不是这种人,但是后来他逐渐演变,最终也变成了一个热爱权术的人。
2、是以自我为中心者,极端自私,且控制欲极强的性格。
不久前的朱晓东杀妻案中的肇事者朱晓东,他绝对是极端的以自我慰中心者,经常喝酒打人,对杨俪萍有很强的控制欲,而且和很多女生有着说不清的关系,经常一失踪就是几个月不见人,像人间蒸发一样。
杨俪萍在婚前经常撞见朱晓东半夜和女同事微信聊天,后来,杨俪萍为了让朱晓东不再跟其他女生纠缠,就让朱晓东写了份保证书。
保证书中说:保证不会再跟别的女生联系,会让你看我的手机,如果我违背说的话,我们就一起在家里烧炭一起死。
这保证书中的最后一句话:如果我违背说的话,我们就一起在家里烧炭一起死。
很恐怖吧。
也就是说,朱晓东犯了错误,背叛杨俪萍,却要拉上杨俪萍一同烧炭自杀。
这是一种极端自私,且控制欲极强的性格。
3、是心理变态者,比如热爱冒险刺激、心狠手辣、性格怪异等。
心理变态者让人无所适从,容易遭受虐待。
我老家有个邻居,就是这样的变态狂,他要求老婆必须在吃饭之前向他鞠三个躬,还得等他吃完,才能吃,他是城里人,他老婆是农村的,他用这种封建老爷的姿态,折磨自己的老婆,他自己没有正经职业,只是摆了个小摊子,卖苹果而已,老婆来了以后,这活都交给了老婆,老婆苹果卖得不好,回家就得罚跪挨揍,最后,老婆实在受不了了,逃之夭夭,再也不回来了。
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的核心内容

一、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的起源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著作《君主论》被誉为政治学的开山之作。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念与当时盛行的基督教伦理有着明显的区别,他提出的非道德政治观念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二、政治目的至上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的本质是权力的斗争和竞争,政治家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在他看来,政治家应该以实现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而不是以道德和伦理为准则。
他主张政治家在实施政策时应该坚持“目的至上”的原则,即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和国家的利益。
三、道德和政治的分离马基雅维利否定了基督教伦理对政治的影响,他认为道德并不适用于政治领域。
在他看来,政治的规则和道德的规范是截然不同的,政治家不应该被道德束缚,而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和政治需要来制定政策和采取行动。
四、政治权谋的重要性马基雅维利强调政治家需要具备高超的智慧和机智,能够灵活运用权谋和手段来应对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
他认为,政治家应该善于利用欺骗、威胁、利益诱导等手段来掌控政治局势,以实现自身和国家的利益。
五、现实主义的政治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念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他主张政治家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和政治需要来制定政策和决策,而不是被理想主义和道德主义所约束。
他强调政治家应该具备审时度势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应对,以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六、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的影响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但却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观点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政治和道德的关系,为现实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念备受争议,但其对政治学及政治实践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在总结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的核心内容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观点确实与基督教伦理有着根本的区别。
浅谈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

浅谈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马基雅维利年),本名是尼可罗·迪·贝纳尔多·德·马基雅维利,出⽣于意⼤马基雅维利(1469年——1527年)利佛罗伦萨的⼀个没落贵族家庭。
⾯对欧洲列强和罗马教廷的反复蹂躏与欺压,他坚决主张尽快结束意⼤利的分裂状态,建⽴起⼀个强有⼒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简⽽⾔之,马基雅维利终其⼀⽣都在为了意⼤利的真正统⼀⽽奋⽃。
《君主论》和《李维史论》《李维史论》的相继问世,马基雅维利初步提出了⾃⼰的观点和主张,这⼀随着《君主论》系列的理论,不仅对当时,即便对现在都有深远的影响。
⽐如,强调君主同平民保持长期良好关系;重视国家的军事⼒量积累;做事通权达变讲究实效;为达⽬的可以不择⼿段等内容,逐渐被融合发展成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尽管,马基雅维利被誉为是欧洲⽂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史学家和哲学家。
但是,他的⼀系列理论却在⽂艺复兴中引起了巨⼤的轰动,遭到不⼩的⾮议和质疑。
不过,也被很多⼈奉为⽆上经典,⽐如拿破仑、俾斯麦、希特勒和墨索⾥尼等强权者,就都对他的这些观点极为推崇。
墨索⾥曾经提到:马基亚维利的《君主论》是政治家最⾼的指南。
接下来,⽂史不假为您浅析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相关内容。
⼀、社会背景意⼤利位于海陆经济和东西⽅经济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分的优越,社会⽣产⼒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在欧洲最早萌芽的地区。
马基雅维利所处的时代,正是意⼤利思想、政治、⽂化和经济都动荡不安的时期。
当时,虽然处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但意⼤利却⾯临着⼀系列的内忧外患。
(⼀)内忧威尼斯等意⼤利的传统邦国,在法意⼤利长期处于国家的分裂状态,佛罗伦萨、⽶兰、⽐萨佛罗伦萨、⽶兰、⽐萨和威尼斯国、西班⽛等强国的⽀持下,相互之间攻伐不断,极⼤地内耗了⾃⾝的实⼒。
分裂的意⼤利马基雅维利认为,如果能避免战争,通过政治和外交⼿段来实现意⼤利的和平统⼀,将会是最理想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马基雅维里认为,人类愚不可及,总有填不 满的欲望、膨胀的野心;总是受利害关系的 左右,趋利避害,自私自利。因此,利他主 义和公道都是不存在的,人们偶尔行善只是 一种伪装,是为了赢得名声和利益。人都是 “忘恩负义、心怀二志、弄虚作假、伪装好 人、见死不救和利欲熏心的”;即使最优秀 的人也容易腐化堕落,因为作恶事更有利于 自己,讲假话更能取悦于别人。
马基雅维利主义
• 马基雅维里(Machiavelli,1469—1527)是意大 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主张为达目的可 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马基雅维里主义 (machiavelliansm)也因之成为权术和谋略的 代名词。它通常分为高马基雅维里主义和 低马基雅维里主义。
• 高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个体重视实效,保持 着情感的距离,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 大量的研究探讨了有关马基雅维里主义与 行为结果的关系。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比 低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更愿意操纵别人,赢 得利益更多,更难被别人说服,他们更多 地是说服别人。但这些结果也受到情境因 素的调节。
• 人民有屈从权力的天性,君主需要的是残 酷,而不是爱。人应当在野兽中选择狮子 和狐狸,象狮子那样残忍,象狐狸那样狡 诈。君主不妨对行恶习以为常,不要因为 残酷的行为受人指责而烦恼;“慈悲心是 危险的,人类爱足以灭国”。马基雅维里 有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 段”。
• 还有,君主为了保持权力的自主性,绝不可 相信任何人;不可对别人吐露真心,不可指 望别人对你诚实,更不可把命运系于别人身 上。君主要经得起孤独的煎熬,“最危险莫 过于意气相投的人”。所以,应当怀疑一切 人,组织耳目对之暗中监视,网罗党羽排除 异己,设置职权相互牵制……。总之,为保 住君主的地位,采取一切手段都是允许的。
• 马基雅维里主义在西方是贬义词,是旁门 左道的文化支流;一旦谁被冠以“马基雅 维里主义者”,谁就名誉扫地。尼克松因 “水门事件”之类的阴谋诡计而被称作 “马基雅维里主义者”,其政治地位一落 千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差”的三位总 统之一。
• 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成效显着: A、当他们与别人面对面直接交往,而 不是间接地相互作用; B、当情境中要求的规则与限制最少, 并有即兴发挥时; C、情绪卷入与获得成功无关时。
• 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会是好员工吗?这取 决于工作的类型及你是否在评估绩效时考 虑其道德内涵。对于需要谈判技能的工作 和成功能带来实质效益的工作(如代理销 售商),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会十分出色; 而对于以下这些情况,如结果不能为手段 辩护的工作,行为有绝对的规范标准以及 上一段中所列出的叁个条件不存在时,很 难预期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会取得良好绩 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