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与体会论文

合集下载

通络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通络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病等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 意义( P>0 0 ) .5 。
14 治疗方法 .
两组均采 用常 规西药 治疗 , 如肠溶 阿司 匹林 、
与本组治疗前 比较 , ) 1 P<0 0 ; 5 与对照组 治疗 后比较 , ) 2 P<0 0 .5
脑复康 、 曲克芦丁 ( 维脑路通 )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 1 等 1 个疗程 。治疗组在此
2 2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 . 行为能力及 A L积分比较( D 见表 2 )
表 2 两组 MMS 、 B E B S及 A L评分比较I D i±5 ) 分
1 , 质下 动脉硬化 性脑 病 6例 ; 4例 皮 伴高 血压 1 9例 , 尿病 8 糖
例, 高脂血症 3 , 脏病 2例。两组性 别 、 例 心 年龄 、 病程 、 随疾 伴
血管性痴呆(acl e ni, D) vsu r me t V 是继阿尔茨海默 病之后 ad a
第2 位最 常见 的痴 呆原 因 , 占所 有痴呆 的 1 %~5 %, 是 约 0 0 也 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 给社会 和对家庭带来沉 重负担。 选用通络 中药治疗 V D取得 了一定的疗效 , 报道 如下 。 现
准。
缺血积分<7 ; 分 ③合并严重心 、 、 肺 肾功能障碍者 . 重症 糖尿病 及精神病史者 ; ④凡 不符合纳入标 准 , 未按规定用 药 , 法判 断 无 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评价者 。 13 临床资料 . 将入 选 的 8 2例 VD病人 随机 分为两 组 , 中 其 治疗组 4 2例 , 2 男 2例 , 2 女 0例 ; 年龄 5 0岁~8 岁 (3 2 1 6 .1岁 ± 64 .8岁 )病程 3月 至 6年 ( . 2月 ±1 5 ) 多发 性梗 死 2 ; 33 .2月 ; 8 例, 单发性梗死 9例 , 皮质下 动脉 硬化性脑 病 5例 ; 伴高血 压 2 2

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脑梗死是指大脑部分供血不足或中断导致的缺血性损害,常常会引发一系列的后遗症,如言语障碍、认知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

血管性痴呆是脑梗死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由于大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认知功能损伤。

当前临床上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本文旨在观察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中医在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血管性痴呆主要是因为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的气血不足,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血液循环和补充营养。

中医药常采用药物和针灸疗法来调理人体气血,促进血液循环。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赤芍等,具有活血化瘀、补气行气的作用。

针灸则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脑供血不足。

这些中医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言语能力和行为能力。

西医在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西医常采用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来治疗血管性痴呆。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血液循环等药物的使用。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预防血栓形成,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脑梗死后的病情进展。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语言康复和认知康复两方面。

通过言语训练和认知训练,患者的言语能力和认知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该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的优势,既能改善血液循环和供氧能力,又能调节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能力。

临床观察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在认知功能、言语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比单纯采用西医疗法的患者有显著改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该治疗方法需要终身维持,治疗过程较长,对患者的耐受性和坚持力要求较高。

由于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继发性疾病,还需要治疗脑梗死的原发病因。

需统筹中西医疗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显著。

中医和西医的结合能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

益肾化浊、解毒通络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益肾化浊、解毒通络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益肾化浊、解毒通络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益肾化浊、解毒通络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符合血管性痴呆纳入标准的患者4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益肾化浊、解毒通络中药疗法治疗,疗程3个月。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国际通用认知能力测定量表(MMSE)疗效指数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疗效指数。

结果:观察组的MMSE疗效指数总有效率为8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DL疗效指数总有效率为84.5%,与对照组的ADL疗效指数总有效率82%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依据中西医结合原则,通过给予血管性痴呆患者联用益肾化浊、解毒通络法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影响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益肾化浊;解毒通络;血管性痴呆;认知能力测定;疗效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病例在不断的增加,对老年群体的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

在临床上,血管性痴呆是一种主要的老年期痴呆病症之一,它是由一系列如脑缺血、脑出血等脑血管因素导致的脑组织损害症状,可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记忆产生缺损性障碍的一种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并且多数患者都会伴随视觉、运动、语言及人格等障碍[1]。

由于引发VD的发病病因如初期脑出血等,症状会比较隐蔽,不易诊断,从而对患者的早期治疗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应特别关注易引发该病的、明显性的血管性因素,如老龄、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等,以期及早发现慢性进行性血管痴呆患者。

由于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并无特效药物和疗法,因此本研究根据中医理论对患者施以中医疗法,并结合西医临床用药方法,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自拟益智通络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自拟益智通络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自拟益智通络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脑梗死是指突发性脑血管疾病,由于大脑动脉供血不足或缺血而导致脑组织损伤。

脑梗死后常伴随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智力和认知能力下降的病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中药对脑梗死及其后遗症的治疗作用。

在这篇观察疗效的研究中,我们自拟益智通络汤,用于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并观察其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年龄在40岁至70岁之间的脑梗死后发展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排除其他器质性脑病变等原因引起的痴呆。

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按照1:1的随机分组,其中一组接受常规治疗,另一组接受常规治疗加益智通络汤治疗。

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

益智通络汤,由10味中药组成,包括黄芪、当归、川芎、茯苓、白术、陈皮、防风、五味子、天麻和石决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煎煮。

所有患者每日口服3次,每次剂量7.5g,治疗周期为12周。

3. 疗效观察:通过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MSE)、脑血流动力学评估、病程记录、中医体检等方法,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血流动力学和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和观察。

4. 安全性观察:对患者进行临床各项生化指标、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情况。

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观察,结果如下:1. 益智通络汤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益智通络汤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评估结果较常规治疗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益智通络汤组患者的病程记录和中医体检结果提示症状有所改善,且改善情况较常规治疗组更显著。

4. 益智通络汤治疗组患者的安全性观察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结论:益智通络汤在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较好。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疗效观察周期较短等,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来验证和完善这一疗法。

中医药辨证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与体会

中医药辨证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与体会

肝 肾精亏,脑髓渐失所养,若遇情志相激 ,饮食劳倦调摄失宜 等因素,则致脏腑阴阳失调 ,气血运行受阻,津液敷布失常,致痰
浊瘀 血 内停 ,阻 于脑 络 ,扰 乱 清 空 ,清 窍 受 之 蒙 蔽 ,元 神 为之 迷 蒙 ,渐成 痴呆 。症 状表 现为 表情呆 板 ,举动 不灵 ,言 语迟 钝 ,傻哭 傻笑 ,记 忆力 差 ,定 向力障碍 ,齿 落 嘴瘪 ,头摇 肢颤 ,五 心烦 热 , 腰 膝 酸软 ,失 眠 多梦 ,头 晕 目眩 ,听力 减退 ,二便 失禁 ,舌 质黯 红 ,苔薄 白或少苔 ,脉 细数 或细 弱 。抬 以滋 补肝 肾 ,祛痰 活血 。方 用 自拟痴 呆3 号 方 ,药物 组成 :熟地 2 0 g ,首 乌2 0 g ,牛膝 l 5 g ,枸杞 1 5 g ,山萸 肉 1 5 g ,川芎 1 0 g ,天麻 1 O g ,当归 1 0 g ,远 志 l 5 g ,茯神 2 0 g ,石 菖蒲 1 2 g 。阴虚 内热较 重可 加栀 子 、知 母 、黄连 等 ,大便 干 者加 适量大黄 。 1 . 5肝气郁结 ,气滞 血瘀
《 景 岳全 书・ 非 风》 日 : “ 卒 倒 多由 昏聩 ,本 皆 内伤 积损颓 败而 然。”清・ 王清任 《 医林改错》 中说 : “ 元气既虚 ,必不能达于血 管 , 血管无气 ,必 停留而瘀 。”指出 了气虚 血瘀 是 中风病 的基本病机 。如 反复发生 中风 ,则正气 益虚而血瘀愈 甚 ,气血乖违 ,瘀滞清窍 ,致元
J u l y 2 0 1 3 , V o 1 . 1 1 , No . 1 9
总之 ,采 用上述 中西 医结合的方法治 疗原发性三 叉神痛 ,效 果满 意 。这种 方法简便易行 ,易被患者 接受 ,并且能够 减少 因单 纯使 用西 药所导致 的副作用 ,尤其适用于基层医 院。

自拟益智通络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自拟益智通络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自拟益智通络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介绍:
脑梗死是指脑血管突发性阻塞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和细胞死亡的一种疾病。

血管性
痴呆是一种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而血管性痴呆也是脑梗死后的常见后遗症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自拟了益智通络
汤进行治疗,并进行了疗效观察,得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材料:
金银花、枸杞子、首乌、人参、黄芪、地黄、当归、川芎、防风、白术、茯苓、三七、鱼脑、鹿尾、蛤蚧、龙骨、牛角、淫羊藿、共19味中药。

方法:
将以上19味中药洗净,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2小时左右,过滤取汁,再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即可。

每日3次,每次口服50ml,温服。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症状、生活能力、神经系统功能、认知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

主要指标包括:MMSE评分、ADL评分、简易神经心理学评定量表评分等。

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MMSE评分从治疗前的20分提高到了治疗后的25分,ADL评分也从5分提高到了8分。

简易神经心理学评定量表评分从治疗前的15分提高到了治疗后的22分。

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均有所提高,且未出现明
显的不良反应。

自拟益智通络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认知能力,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自拟益智通络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自拟益智通络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自拟益智通络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越来越普遍,给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目前,中医药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我通过自拟益智通络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并进行疗效观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患者是一位60岁的男性,因脑梗死后出现了血管性痴呆症状,包括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患者在我院接受了针灸、推拿、中药等治疗,但疗效不佳,且药物副作用较大。

因此,我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通过对中药的认真研究和筛选,自拟了益智通络汤。

益智通络汤的成药组成为:石菖蒲12克、丹参12克、川芎8克、苍耳子12克、夏枯草12克、黄芪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当归12克、红枣10个、熟地20克、龟板10克。

选用以上原料,主要基于中医药学中“通络活血、益气健脾”的药理作用,旨在加强血流通畅,增强脑脊液循环、清除自由基,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

患者按照医嘱服用益智通络汤,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用。

连服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患者的认知能力、记忆力及注意力有明显提高,评分分别比治疗前分别提高了8分、9分及7分。

同时,患者的情绪状态也得到了改善,既往的易激动情绪消失,在社交场合的表现也有所减轻。

除此之外,经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也出现了积极变化,血压、血糖等指标均得到了控制,血脂水平也明显下降。

综上所述,自拟的益智通络汤在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方面有一定疗效,对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情绪状态和身体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应用。

当然,由于样本量有限,该方剂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临床医生关注并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中来,不断探索中医药在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自拟益智通络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自拟益智通络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自拟益智通络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的脑梗死往往会导致病人出现血管性痴呆。


管性痴呆是指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
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目前,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方法有限,因此我决定尝试自拟
一种益智通络汤,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益智通络汤的组方如下:
材料:黄芪15克,当归12克,白芍10克,川芎8克,熟地12克,山药15克,合欢皮12克,龙眼肉10克,川牛肉8克,鹿角胶10克。

制剂方法:将所有材料洗净,黄芪、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山药用适量的水煎煮,最后加入合欢皮、龙眼肉、川牛肉、鹿角胶继续煎煮20分钟即可。

治疗方法:每天服用一剂益智通络汤,分两次空腹服用,每次服用半剂量。

观察指标:参与观察的病人将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包括疾
病严重程度评分、记忆力测试、认知能力测试、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等指标。

观察期限:观察周期为3个月。

观察结果:经过3个月的观察,发现益智通络汤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较
为明显。

参与观察的病人在治疗结束后,疾病严重程度得到一定的改善,记忆力和认知能
力明显增强,生活自理能力也有所提升。

在服用益智通络汤期间,病人们的精神状态也较
为稳定,情绪波动减少。

结论:自拟的益智通络汤对于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具有一定的疗效。

由于本次观
察的样本量有限,且没有设立对照组,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更为严谨的临床试验,以验
证益智通络汤在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中的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络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与体会
【摘要】目的探析临床中用通络型的中药诊治血管性痴呆病症的体会与效果。

方法我院在2011.5.7——2013.5.7之间,一共有60位患有血管性痴呆的人员,将这些标准的患有血管性痴呆的人员分配成两组,分配形式为:随机分配。

每组都是30人。

称为:临床中药组和临床西药组。

对临床西药组使用标准、合理、正规的西药进行诊疗。

对临床中药组则是使用在临床西药组的用药范围上融入通络型的中药进行诊疗。

然后评估临床中药组的病人和临床西药组的病人在adl(即为:生活中的基本能力)、bbs(即为:行为功能)、mmse(即为:认知能力)等能力上的诊治成效。

结果临床中药组在临床西药组的用药范围上融入通络型的中药进行诊疗后,该组的组员在adl(即为:生活中的基本能力)、bbs(即为:行为功能)上所得的积分都较之前有明显地减少,mmse(即为:认知能力)所得的积分较之前有明显地增加(p小于5%),因此和临床西药组具有可比性。

在临床西药组中的疗效概率是60.2%,在临床中药组中的疗效概率则是91.3%。

结论在临床中诊疗血管性痴呆的病人时,使用通络型的中药可以使血管性痴呆人员的能力恢复率变高,因此通络型的中药可谓是一剂诊疗患有血管性痴呆人员的良药,应予以提倡、推广、应用。

【关键词】通络中药;西药诊疗;临床;血管性痴呆;adl;bbs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7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15-01
血管性痴呆,又称为“vd”,属于多发、普遍、易得、常见的智力性疾病,尤其在老年群体中,血管性痴呆病人特别普遍。

在患上血管性痴呆之后,病人的智商、生活中的基本能力、行为功能、认知能力等都会下降,给家人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负担,还有心理上、生活上的重担。

为了诊疗血管性痴呆,相关医生想了很多诊疗方法,例如:西药医治、中药医治等,经过临床中的多次观察,发现用具有通络性能的中药诊疗血管性痴呆很有成效。

我院在
2011-05-07到2013-05-07之间,一共有60位患有血管性痴呆的人员,将这些标准的患有血管性痴呆的人员分配成两组,分配形式为:随机分配。

每组都是30人。

称为:临床中药组和临床西药组。

详细诊疗资料以及方法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人资料我院在2011年的5月7日开始到2013年的5月7日为止,患有血管性痴呆的人员比较多,目前已经有60位。

经过检查,确定他们患上了血管性痴呆。

之后,我们将这些标准的患有血管性痴呆的人员依照随机分配的形式分配成了两组——临床中
药组和临床西药组。

每组之中的组员病症特性、年龄、人数等都大同小异。

在临床中药组的30人中,男性血管性痴呆人员有16位,女性血管性痴呆人员有14位,年龄在58-83岁间,平均70.26±4.56岁。

在临床西药组的30人中,男性血管性痴呆人员有17位,女性血管性痴呆人员有13位,年龄在59-82岁间,平均70.15±4.71岁。

两组人员在患上血管性痴呆后,病症表现都是生活中的基本能
力与行为功能、认知能力等都严重下降,智商较低,痴呆严重。

在确诊为血管性痴呆后,病情需及时用药诊治。

1.2 诊疗方法为了让血管性痴呆人员有一个最佳的疗效,我们依照分组的形式做了用药方面的观察,现将诊疗方法以及体会进行如下地阐述。

对临床西药组中的30人,我们使用的是西药进行诊疗,药物具有标准、合理以及正规的特性。

例如:脑康复药物、肠溶型的阿匹斯林药物以及脑路通药物等。

对临床中药组中的30人,我们则是先使用和临床西药组同样的用药方式,之后在此范围上服用含有地龙药物成分、地鳖虫药物成分以及水蛭药物成分、僵蚕药物成分的通络型中药,用法是:1天1剂药物,但不可一次服完,需要分成两次,用开水并且在空腹的情况下口服。

1.3 对比标准对比临床中药组的人员和临床西药组的人员的adl(即为:生活中的基本能力)的分数;对比临床中药组的人员和临床西药组的人员的bbs(即为:行为功能)的分数;对比临床中药组的人员和临床西药组的人员的mmse(即为:认知能力)的分数。

2 结果
诊疗结果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即为“优、中、次、差”。

在临床中药组中,用通络型的中药效果称得上是一等的有13名,二等的有14名,三等的有3名,四等的没有。

对应的等级概率各为:43.33%、46.66%、7.5%、0.00%。

在临床西药组中,用标
准的西药效果称得上是一等的有7名,二等的有10名,三等的有13名,四等的没有。

对应的等级概率各为:23.33%、33.33%、43.33%、0.00%。

此外,在临床中药组中,没有用通络型的中药之前,bbs是25.09±5.906分,adl是43.86±5.01分,mmse是19.39±2.96分。

在用了通络型的中药之后,bbs是18.63±4.27分,adl是25.29
±2.336分,mmse是25.68±2.43分。

在临床西药组中,没有用标准、合理的西药之前,bbs是19.26±2.74分,adl是30.96±2.23分,mmse是17.21±4.43分,在用了西药之后,bbs是22.48±4.07分,adl是40.64±2.53分,mmse是21.24±0.97分。

在临床中药组中,病人的ldl-c数值、tc数值、hdl-c数值、tg 数值在没有诊治时分别是:3.45±0.16、4.47±1.03、1.46±0.15、3.75±0.73,单位都是mmol/l。

病人的ldl-c数值、tc数值、hdl-c 数值、tg数值在诊治后分别是:2.31±0.76、4.33±0.69、1.78
±0.49、3.52±0.58,单位都是mmol/l。

在临床西药组中,病人的ldl-c数值、tc数值、hdl-c数值、tg数值在没有诊治时分别是:3.26±0.83、5.39±0.95、1.41±0.12、2.67±0.55,单位都是mmol/l。

病人的ldl-c数值、tc数值、hdl-c数值、tg数值在诊治后分别是:2.82±0.37、5.26±0.94、1.18±0.30,1.89±0.53,单位都是mmol/l。

3 讨论
vd(即为:血管性痴呆)属于多发性的疾病。

vd(即为:血管性痴呆)是一种智力性疾病,非常普遍、易得、常见。

特别是在当今,
血管性痴呆病人在老年群体中特别的普遍、常见。

在患上血管性痴呆之后,病人的智商会变得非常低,就连基本的认知能力都没有,更不要说生活中的基本能力、行为功能。

这些能力都会下降。

病人在患上血管性痴呆之后,就如同变换了一个人,对自己的病情也并不知道或者清楚,会经常的、无意的、不受支配的做一些在智力正常时原本就不会做的事情,需要有人常陪伴在左右,做一些思想上、行为上的指导。

所以病人在患上血管性痴呆以后,给家人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物质上的负担或者压力,还有心理上、生活上的重担。

为了诊疗血管性痴呆,相关医生想了很多诊疗方法,例如:西药医治、中药医治等,药物有:脑康复药物、肠溶型的阿匹斯林药物、脑路通药物以及在此范围上服用含有地龙药物成分、地鳖虫药物成分以及水蛭药物成分、僵蚕药物成分的通络型中药。

经过临床中的多次观察,发现用具有通络性能的中药诊疗血管性痴呆很有成效。

在临床中药组中,用通络型的中药予以诊疗后,等级较高的人数比较多,因此证明通络型的中药在诊治血管性痴呆中很有用,应予以提倡、推广,并且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黎,李智杰,金海涛,李忠强,于世海,任思思.补肾化痰法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中医证候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18(1):104-107.
[2] 金兰英,王震华,高峰,张慧燕,李佳璇.尼莫地平早期干
预对预防急性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疗效的观察[j].医学信息,2013,18(2):1046-1047.
[3] 何婷婷,张允岭,金香兰,汪洪洋.3分法画钟测验对区别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5):457-458,461.
[4] 张慧明,任旭东,于爱红.尼麦角林联合安理申对轻度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1249-1250.
[5] 郭玉霞,周慧云,于婷丽,梅凡思.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
1136-1137.
[6] 韩灵善,乔天宇,刘雨潇,杨玉梅.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120例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1086-1087.
[7] 任丽娟,丁吉财,张西宁,张帅松.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1):158-159.
[8] 胡玉英,胡跃强,张青萍,梁妮,刘永辉.交泰丸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45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4):101-102,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