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国粹京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梨园百花》之《国粹京剧》教案

《梨园百花》—《国粹京剧》教案一、设计理念: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对京剧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贯彻“欣赏领先,体验入手”的原则,结合欣赏、模仿、表演等,引导学生在艺术实践的美感体验过程中来感受、体验京剧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区分生角和旦角的唱腔,能辨别京剧伴奏乐队主要乐器的音色。
2、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模仿,充分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热爱。
3、能随音乐哼唱京剧唱段《迎来春色换人间》,体验京腔韵味,获得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掌握京剧相关知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京剧艺术魅力,能随音乐哼唱京剧唱段《迎来春色换人间》四、教学方法欣赏、聆听、体验、探究。
五、教学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演唱《唱脸谱》,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悉喜欢的具有戏曲风格特点的歌曲,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导入本课教学内容——国粹京剧](二)欣赏与分析1、介绍京剧的起源与发展。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浓缩了我国各种地方戏的精华,我们应将它传承和发扬光大。
]2、京剧的四大行当。
(1)净播放视频让学生对净角进行了解,介绍净俗称:花脸[设计意图: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净角](2)丑边播放视频边讲解丑的角色,让学生熟悉丑角。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熟悉丑角](3)生播放生行中小生、老生、红生、武生的人物角色图片进行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图片让学生熟悉生行中的各个角色](4)旦A、播放旦行中花旦、老旦、正旦、武旦、刀马旦的人物角色图片进行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熟悉旦行中的人物角色]B、通过图片声音区分生行和旦行。
C、提问:女角男扮中著名的人物是谁?了解人物——四大名旦。
[设计意图:引出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D、介绍梅兰芳,并欣赏代表作《海岛冰轮初转腾》。
E、学做典型动作——兰花指。
《梨园百花》之《国粹京剧》教案

《梨园百花》之《国粹京剧》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以《梨园百花》中的京剧为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京剧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京剧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掌握京剧的基本元素,如唱、念、做、打;3.学习几个京剧经典剧目的基本情节和唱词;4.通过欣赏、模仿、演绎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一、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背景;2.介绍京剧的主要创始人和流派。
二、京剧的基本元素1.唱:介绍京剧的唱腔和唱腔的分类;2.念:介绍京剧的念白和念白的分类;3.做:介绍京剧的身段和身段的分类;4.打:介绍京剧的武打和武打的分类。
三、京剧经典剧目的学习1.《白蛇传》:介绍剧情梗概和经典唱词;2.《红楼梦》:介绍剧情梗概和经典唱词;3.《玉堂春》:介绍剧情梗概和经典唱词。
四、欣赏与模仿1.播放京剧经典片段,引导学生欣赏京剧的唱腔、念白、身段和武打;2.分组让学生模仿片段中的表演和唱词;3.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分析自己的表演,互相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播放一段京剧片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表演风格和特点。
2.提问:你对京剧有了解吗?京剧是什么?你喜欢京剧吗?二、学习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重点介绍几位京剧创始人和流派的特点。
2.分组讨论,回答问题:为什么京剧被称为国粹?三、学习京剧的基本元素(30分钟)1.唱:教师示范不同唱腔的特点,让学生模仿;2.念:教师示范不同念白的节奏和语调,让学生模仿;3.做:教师示范不同身段的动作和姿势,让学生模仿;4.打:教师示范不同武打的动作和节奏,让学生模仿。
四、学习京剧经典剧目(30分钟)1.《白蛇传》:教师简要介绍剧情梗概和经典唱词,让学生跟随录音模仿唱词;2.《红楼梦》:教师简要介绍剧情梗概和经典唱词,让学生跟随录音模仿唱词;3.《玉堂春》:教师简要介绍剧情梗概和经典唱词,让学生跟随录音模仿唱词。
高中音乐_京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京剧教学反思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特有的剧种,京剧,让学生们感受京剧的特有表现方式,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及名族自信心。
通过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人物的头饰,脸部,服装,然后通过分段欣赏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倾听中感知京剧的背景音乐、歌唱、动作等等。
在倾听歌唱和背景音乐时,对于乐器的伴奏就似乎有些困难,在教学时我借助图片以及锣鼓和京胡的声音,帮助孩子们了解这些乐器特有的音质特点,更直观的感受,在欣赏表演者的动作时,让同学们动起来,整个活动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充分感受了京剧的独特魅力,然后对京剧的学唱和亲身体验又让学生们知道京剧的世界影响力,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名族自信心。
对于京剧因为同学们对它的了解也不是很深,所以可能在有些方面还是只能在表面懂得一点,还需要在平时生活中多学习,积累经验,这样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会更得心应手一些。
京剧是一种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在与世界文化进行交流,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们从情感上感觉就居无愧是我们民族的国粹入。
虽然京剧对学生们来说似乎是有些遥远,课前也一度自认为现在的学生对京剧也不感兴趣,无论是唱腔,对白,京剧的一招一式都与现实的生活有着很大差距,但是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考虑到课堂气氛以及同学们的兴趣,这堂课上的还是非常顺利的,同学们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课后还有好多同学来问我一些相关的问题,证明在音乐情感和知识技能方面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这堂课闪光的一面。
是我从让同学们猜京剧距离现在有多少年的历史、是否听说过“徽班进京”给乾隆祝寿谈起,讲故事一样,抓住同学们的耳朵。
京剧的唱腔是个比较难讲的地方,也是本节课我不很满意的地方,我只是简单讲解了“西皮”“二黄”。
如果能现场给同学们用乐器演奏一段,或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唱腔则更利于同学们的理解。
行头、场面、武场、文场同学们很容易理解。
京剧的行当的划分,四大名旦的介绍,我都觉得进行的很顺利。
京剧课标分析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湖南文艺出版社)第五单元第四课。
《我们的国粹京剧》详细教案

《我们的国粹-京剧》详细教案第一章:京剧的起源与发展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了解京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认识。
1.2 教学内容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京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背景。
观看视频法:播放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出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观看视频后的讨论: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京剧的观感和认识。
第二章:京剧的行当与角色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行当分类和角色特点。
培养学生对京剧角色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京剧的行当分类:生、旦、净、末、丑。
各个行当的角色特点和代表人物。
2.3 教学方法图解法:通过图片和图表展示各个行当的角色特点。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行当的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出生、旦、净、末、丑的定义和代表人物。
角色扮演表演:学生能够通过表演展示对不同行当角色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京剧的唱念做打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唱念做打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对京剧表演技巧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京剧的唱念做打:唱腔、念白、做功、打斗。
各个技巧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3.3 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示范京剧的唱念做打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京剧表演技巧的欣赏和理解。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出京剧的唱念做打的基本技巧。
小组讨论报告: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京剧表演技巧的欣赏和理解。
第四章:京剧的代表剧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代表剧目及其特点。
培养学生对京剧剧目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4.2 教学内容京剧的代表剧目:如《红楼梦》、《白蛇传》等。
各个剧目的特点和经典片段。
4.3 教学方法观看视频法:播放京剧代表剧目的经典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高一音乐梨园百花-国粹京剧教案(范文大全)

高一音乐梨园百花-国粹京剧教案(范文大全)第一篇:高一音乐梨园百花-国粹京剧教案梨园百花-国粹京剧课型:专题音乐欣赏年级:高一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学唱,了解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角色、行当、西皮与二黄唱腔、主要伴奏乐器。
以及一些代表人物(梅兰芳)。
3、欣赏并熟悉几段著名的有代表性的京剧唱段,能够感受京剧艺术作为国粹的独特魅力。
4、通过学唱《甘洒热血写春秋》,使演唱有一定的京剧韵味。
教学内容:l、音乐知识:中国京剧的历史、行当、唱腔等代表人物。
2、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选自京剧《贵妃醉酒》选段)《迎来春色满人间》(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
3、学唱现代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及模仿动作表演。
4、节奏训练:打击乐“锣鼓经”练习。
教学方法:以看、听、学、唱、做、感受相结合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方法。
教材分析:京剧是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继承了昆剧、皮黄、梆子诸声腔的精华,并加以集中而成。
京剧的行当为生、旦、净、丑。
京剧的唱腔主要分西皮、二黄两大类。
目前已成为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及人物扮演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形式。
作品分析:(1)《海岛冰轮初转腾》是选自中国京剧《贵妃醉酒》选段。
(剧情略。
教材207页)(2)《智取威虎山》剧情:1946年冬件,我档人妊民解放军在东北皋战场取夯得辉郭煌村胜利,委某毁部摈团贴参谋长少册剑宽波率一支追剿队单进跋入深山,以便粘消斜灭荚逃珍进威北虎酗山的座山雕卯土匪厦武讳装健。
少砒剑波旨派侦察排长杨逢子荣改甄扮责土匪,歇打入威虎山弟。
杨子荣魔凭借勉丰秤富御的战斗接经烹验,多胖次战胜洋凶淘恶殴狡腊猾的座饮山雕禹的盘问棍与镇试俗探,取牟得了座笑山脉雕掷等寨人的信任闻,被柴封腋为八威诽虎库山老九姚。
絮他利戴用“师九苟爷掂”监的违身份知,以性“练糕兵濒”颂为虑名,送出情报。
当舞追押剿队避得到阮情妙报整个装待沃发时,被壁我方硬逮谅捕的土匪栾在平在被押送泞途锡中逃到威虎囊山,给蝎杨子荣造扩成了宽严惶重威胁。
《中国国粹——京剧》教案

《中国国粹——京剧》教案教案:中国国粹,京剧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和唱腔;3.能够欣赏京剧的经典剧目,并理解其中的道德、情感和文化内涵;4.了解京剧在当代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和唱腔;3.京剧的经典剧目及其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京剧中的道德、情感和文化内涵;2.掌握京剧中的基本表演技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老师通过介绍中国国粹,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和学习动力。
二、讲解京剧的基本形式和唱腔(20分钟)1.介绍京剧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等四种表演形式。
2.讲解京剧的唱腔:包括清唱、二黄、花脸、大脸等不同唱腔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三、欣赏京剧经典剧目《霸王别姬》(30分钟)1.播放《霸王别姬》片段,让学生欣赏京剧的表演和唱腔。
2.分析剧目中的人物性格、情感表现和道德内涵。
四、讨论京剧的现代发展与影响(20分钟)1.谈论京剧在当代的表演形式和演出市场;2.探讨京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影响。
五、总结与展望(15分钟)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京剧作为中国国粹的重要性;2.展望学生未来学习京剧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能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国粹,京剧,并且能够欣赏和理解京剧的表演艺术和文化内涵。
同时,通过对京剧的学习,学生也能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剧目、音乐和文学作品来丰富学生的京剧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国粹京剧教案5篇

国粹京剧教案5篇国粹京剧教案篇1一、目标:1、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特有的剧种,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爱听京剧。
2、欣赏京剧表演,感知京剧的特点,了解京剧特有的表现方式。
3、对京剧感兴趣,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及民族自信心。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二、材料:1、收集各种不同的京剧脸谱、图片。
2、京剧表演dvd或vcd片段。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三、教学过程:1、欣赏京剧表演--借助dvd碟片,组织幼儿观看京剧表演片段。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观看的节目,是我国影响最大的剧种之一,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戏曲?2、分段欣赏京剧,帮助幼儿了解京剧的主要特征。
--继续观看京剧表演,提醒幼儿关注表演者的脸部头饰和服装,帮助幼儿感知京剧服饰的特征。
(1)教师:你觉得京剧表演的人物哪些地方与现代人物不一样?(2)教师:京剧表演人物的脸上有什么?身上穿的服装是怎么样的?--继续观看京剧表演,提醒幼儿注意倾听歌唱和背景音乐,感知京剧唱腔的特点。
3、听敲锣走京剧场步。
幼儿站成大圈,教师敲锣走快步、慢步。
教学反思: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
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国粹京剧教案篇2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使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喜爱我国的“国粹”。
二、通过聆听《打虎上山》唱段,模唱“引子”主旋律、学唱京剧唱腔,体验京剧的韵味和英雄杨子荣捣匪巢的豪情壮志。
三、了解唱段中的唱腔、板式特点;能模唱“引子”音乐主旋律,学唱“二黄原板”唱腔,诵读“西皮快板”唱词。
教学重点:一、模唱“引子”主旋律,感受风雪弥漫、莽莽林海的情景。
二、在音乐学习实践活动中体验唱段中的唱腔、板式特点。
教学难点:学唱“二黄原板”唱腔,诵读“西皮快板”的唱词。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合成器。
京剧国粹教学案例[大全五篇]
![京剧国粹教学案例[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a2391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3.png)
京剧国粹教学案例[大全五篇]第一篇:京剧国粹教学案例《我们的国粹——京剧》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1、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闻名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就以“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为单元主题,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悟到中国文化的精髓。
从而生出民族自豪感。
引人入胜的京剧是第三课《我们的国粹》一课中的第一个小主题。
京剧迄今为止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它博采众长,成为我国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尤其是老一辈特别痴迷。
但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娱乐方式的增多,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年青人来说,京剧魅力不是很大。
本课中通过组织欣赏、描绘脸谱、学唱片段等各种体验活动,拉近京剧与我们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这些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文化积淀,尽可能地改变自己平常漠然或者不以为然的态度,提升学生本身对文化的敏感和理性认识,让学生明白京剧业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引导学生欣赏京剧的特色;认识到京剧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审美表达。
通过各种体验活动,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京剧,演唱京剧,调动学生的艺术兴趣。
2、学生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京剧最多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他们对京剧不了解,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更难有深刻认识。
京剧对他们而言是居庙堂之高的,与他们没有任何情感关联。
从心理上来说,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习本课重要的心理基础。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小组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2、通过学习、小组交流汇报京剧的交流活动,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
能力目标:1、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说明
梨园百花----
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应加强中华民族音乐,包括戏曲音乐等的学习,做教育的有心人,在学生心里播撒传统民族文化的种子。
本单元,以戏曲中的京剧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与探究活动中,让高中学生回顾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进一步体验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不同风格特点及韵味,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
(2)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
(3)所属的章节:《梨园百花》
(4)学时数:45 分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欣赏过程中,了解京剧的起源,行当,表演形式,伴奏乐器等知识,区分感受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探究、对比、讨论等方法了解京剧相关知识。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树立珍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京剧的起源与行当,表演形式、伴奏乐器。
2.感受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不同
四、教法与学法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辅助,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和直观的画面,更好地感受、体验京剧的韵味,在充分感受、体验、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启发引导、讲述分析、探究讨论、参与体验等多种方式。
五、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搜集汇总京剧的相关知识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