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空调中制冷剂替代形势与原则分析
制冷空调行业制冷剂现状和发展趋势

制冷空调行业制冷剂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近年来,随着制冷空调行业的不断发展,制冷剂的使用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我国在此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环保占主导地位的新时期,我们必须加大对制冷空调行业制冷剂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了制冷空调行业制冷剂的使用问题,针对制冷剂的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制冷剂的发展趋势,及提高制冷空调行业制冷剂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制冷空调行业;制冷剂现状;发展趋势1、制冷空调行业制冷剂发展现状为了保护臭氧层的需要,近10年来制冷空调行业已作出了积极的响应,采取了许多的措施和行动。
发达国家在1996已经全面淘汰了CFCs的生产和消费,HCFCs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加速淘汰。
2007年9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19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加速淘汰HCFCs的调整方案。
方案规定发达国家2010年削减75%,2015年削减90%,2020-2030年允许保留0.5%;发展中国家2015年要完成削减基线水平10%的任务,2020年削减35%,2020年削减67.5%,到2030-2040年也仅允许保留2.5%的维修用量。
1.1合成制冷剂(1)R134a(ODP=0,GWP=420)不可燃,无毒,无味,使用安全,其热物性质与R12十分接近,可用来替代R12,用于汽车空调和家用冰箱等领域。
但使用R134a,会使能耗增大,且与CFC-12用的润滑油不相溶,与材料的兼容性方面也不同CFC-12。
另外它还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所以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2)R152a(ODP=0),用R152a替代R12后能耗可降低3%~7%,但其在空气中含量达4.8%~16.8%时具有可燃性,因此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
(3)R410A,R410A是近共沸混合制冷剂,是由质量分数为50%R32和50%R125组成,为R410制冷剂ODP值为零,不会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从此不会因为氟里昂泄漏而威胁人类健康。
浅析制冷剂的替代与发展

浅析制冷剂的替代与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制冷剂成为了重要的关注焦点之一。
尽管制冷剂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它们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和健康方面的问题。
氟利昂、氯氟烃等常用的制冷剂被认为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大气臭氧层和全球气候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寻找替代品成为了当前制冷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将就制冷剂的替代与发展进行浅析。
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常用的制冷剂。
最为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氯氟烃、氟利昂和碳氢化合物。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空调、商用冷库、制冷设备等领域。
这些化合物不仅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还存在着燃烧性能差、毒性大、易挥发等缺点。
寻找替代品成为了当前制冷技术发展的一个紧迫任务。
目前,制冷技术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替代品,并且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最为被看好的替代品包括天然制冷剂、低GWP(全球变暖潜在)制冷剂以及新型的绿色制冷技术。
天然制冷剂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制冷剂替代品之一。
以二氧化碳、氨、水为代表的天然制冷剂具有零臭氧耗损、零温室效应和零毒性的特点,不会对环境产生气候变化影响。
这些制冷剂在欧洲、日本等国家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替代氟利昂和氯氟烃的重要选择。
由于天然制冷剂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其在自然条件下分解的速度远远快于合成制冷剂,因此备受关注。
除了天然制冷剂外,低GWP制冷剂也成为了替代品的热门选择。
低GWP制冷剂是指其全球变暖潜在(GWP)值较低的一类新型制冷剂。
GWP值越低,对大气层的破坏性越小。
典型的低GWP制冷剂包括HFO(氢氟醚)、HFC/HFO混合物、HFC/CO2混合物等。
这些新型制冷剂不仅在性能上优于传统的氟利昂和氯氟烃,而且对大气层具有更小的破坏性。
低GWP制冷剂被认为是未来替代制冷剂的重要发展方向。
新型的绿色制冷技术也成为了制冷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包括磁制冷、固态制冷、声波制冷等新型制冷技术正在被研究和开发。
这些新技术不仅在能源利用效率上有所提升,而且对环境的影响也更小。
浅析制冷剂的替代与发展

浅析制冷剂的替代与发展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起到传热媒质和工质作用的重要物质,能够将热量从低温的物体传递到高温的环境中。
传统的制冷剂如氟利昂等氢氟碳化物属于含有氯元素的物质,具有臭氧消耗性和温室效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在全球环保节能的背景下,制冷剂的替代与发展成为了一个迫切的任务。
目前,替代制冷剂主要有HFCs(氢氟碳化物)、HCFCs(氢氟氯碳化物)、HFOs(氢氟氧碳化物)、NH3(氨)、CO2(二氧化碳)等。
HFCs是传统制冷剂的替代品之一。
HFCs不含氯元素,并且具有较低的毒性和爆炸性,因此对环境的危害较小。
HFCs的温室效应仍然存在,对全球气候变化仍有一定的影响。
HCFCs在制冷剂替代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HCFCs相对于HFCs来说,在制冷性能上有所提升,并且对臭氧层的破坏较小。
同样具有温室效应的问题,并且HCFCs也属于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也存在潜在威胁。
HFOs是目前替代制冷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HFOs是一类新型的低温制冷剂,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比传统制冷剂,HFOs不仅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而且在环境友好性上更占优势。
它几乎不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也比传统制冷剂要小。
HFOs被认为是未来替代制冷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NH3和CO2也是制冷剂替代的重要选择。
NH3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制冷剂,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且不对臭氧层和温室效应造成破坏。
NH3具有毒性,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CO2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几乎不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具有较低的温室效应。
由于其较低的制冷性能,需要相应的技术改进和设备升级。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替代制冷剂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HFOs、NH3和CO2等制冷剂替代品被广泛探索和应用,对于降低气候变化、保护臭氧层、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替代制冷剂的选用还需综合考虑制冷性能、环境友好性、安全性等多个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制冷空调行业制冷剂替代进程解析

t i o n a n d a i r c o nd i t i o n i n g i nd u s t r y i s i n t h e p r o g r e s s o f a c c e l e r a t i n g t h e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HCFCs ’
Pr o g r e s s o f r e f r i g e r a nt s ub s t i t u t i o n i n R & AC i n du s t r y
Z h a n g Zh a o h u i ’ 。 ’ Ch e n J i n g l i a n g 。 Ga o Yu L i u Xi a o h o n g
ABSTRACT Oz o n e d e p l e t i o n a n d g l o b a l wa r mi ng a r e t wo ma i n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i s s u e s f a c e d b y t od a y’ S hu ma n s o c i e t y .I n o r d e r t o c o pe wi t h t h e s e pr o b l e ms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mu 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 y h a s
p r o d u c t i o n a nd c o n s u mp t i o n o f h i g h GW P H FCs i n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mu n i t y . Chi n a r e f r i g e r a —
浅析制冷剂的替代与发展

浅析制冷剂的替代与发展制冷剂是用于制冷循环系统中的介质,其作用是在循环中吸收热量并将其排出。
传统的制冷剂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对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变暖的加剧。
研究人员努力寻找制冷剂的替代品,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风险。
第一代制冷剂是氯氟烃(CFC),它们被广泛用于冰箱和空调系统中。
研究发现CFC能够破坏臭氧层,并导致地球上的紫外线辐射增加,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达成后,国际社会逐渐禁止CFC的使用。
第二代制冷剂是氢氟碳化物(HCFC),它们被认为比CFC更环保。
研究发现HCFC同样能破坏臭氧层,并且它们的全球变暖潜势仍然很高。
为应对这一问题,2019年基加利修正案确定了HCFC的逐步淘汰计划。
第三代制冷剂是氢氟烃(HFC)。
相比CFC和HCFC,HFC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较小。
HFC 的全球变暖潜势很高,因为它们是强力温室气体。
2016年,巴黎协定达成后,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制定了减少HFC的计划。
为了替代CFC、HCFC和HFC,研究人员发展了许多新型制冷剂。
氨气、二氧化碳和氢气成为研究热点。
氨气是一种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制冷剂。
它在制冷性能和效率方面表现良好,且对全球变暖的潜力很低。
氨气有一定的毒性和易燃性,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天然的制冷剂,广泛存在于大气中。
它对臭氧层和全球变暖没有负面影响,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环保的选择。
相比传统制冷剂,二氧化碳的制冷效果较差,需要更高的工作压力和更大的设备。
氢气是一种无毒、环保的制冷剂,对臭氧层和全球变暖没有负面影响。
与氨气和二氧化碳不同的是,氢气可以在较低的压力下运行,提供更高的制冷效果。
氢气具有易燃性和爆炸性,要求更高的安全措施。
尽管新型制冷剂在环保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它们也存在一些挑战。
它们需要新的技术和设备来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
转换到新型制冷剂需要一定的成本和时间。
新型制冷剂的安全性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浅析制冷剂的替代与发展

浅析制冷剂的替代与发展【摘要】制冷剂在现代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传统制冷剂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因此替代制冷剂的需求日益迫切。
HFC制冷剂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
自然制冷剂因其优势备受瞩目,但面临挑战仍需攻克。
新型制冷剂在研究进展中不断涌现,绿色制冷技术的推广应用也逐渐成为趋势。
可持续发展的制冷剂替代方向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制冷行业也将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不断前进。
未来,制冷行业将在绿色环保的道路上持续发展,为全球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制冷剂, 替代, 发展, 环境影响, HFC, 自然制冷剂, 新型制冷剂,绿色技术, 可持续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制冷剂的重要性制冷剂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它在各种制冷设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无论是家用冰箱、空调、商用冷库还是工业制冷设备,都需要制冷剂来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和调节。
制冷剂通过循环运作,在吸收热量的同时冷却物体,使其保持在所需的低温状态。
制冷剂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制冷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也关系到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传统制冷剂带来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关注。
大多数传统制冷剂属于氟利昂类化合物,对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变暖产生负面影响。
开发替代制冷剂已经成为迫切的需求。
新型制冷剂的研究和开发势在必行,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制冷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制冷剂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更体现了对环境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不可小觑,只有找到更加环保和高效的替代方案,才能实现制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替代制冷剂的需求替代制冷剂的需求来自于对环境保护的呼声,也是制冷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必须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寻找更加环保的制冷剂替代品,才能实现制冷行业的绿色发展。
2. 正文2.1 传统制冷剂的环境影响传统制冷剂是导致全球变暖和臭氧层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浅析制冷剂的替代与发展

浅析制冷剂的替代与发展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制冷剂的替代和发展问题愈发凸显。
目前主流的制冷
剂危害大,对大气层臭氧层破坏甚至具有全球气候变化的潜在风险。
面对这种情况,制冷
剂替代已经成为产业发展和环保的必然选择。
首先,现行的制冷剂主要有氯氟烃(CFCs)、卤代烷(HCFCs)和氢氟碳化物(HFCs)等。
其中,CFCs和HCFCs富含氯氟化合物,可引起臭氧层破坏,进而影响大气层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对人类和自然生态都产生不良影响。
HFCs相对来说更为环保,但其全球暖化潜势仍然较高,属于温室气体。
因此,寻找制冷剂替代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替代制冷剂的选择应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环保性、能源成本、性能、安全性以
及应用范围等。
现阶段,制冷剂替代的主要方向为低全球暖化潜势制冷剂(LGWP制冷剂),例如制冷剂R32、R1234yf等,其全球暖化潜势低于HFCs,效果稳定且安全,已经成为一
些新能源汽车、空调、冰箱等电器产品的重要制冷剂选择。
但是,制冷剂替代仅仅是问题的一部分,其生产、储存、运输和回收等环节也需得到
完善。
特别是针对新型制冷剂的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需要持续投入,并在相关技术标准、政策补贴、应用推广等方面进行配套措施,以配合切实推行制冷剂替代战略。
综上所述,制冷剂替代不仅是环保大业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各界要始终关注制冷剂替代的进展和应用,积极支持和推动相关政策和技术的落地,
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健康、可持续的未来。
浅析制冷剂的替代与发展

浅析制冷剂的替代与发展制冷剂是指在制冷设备中起到传递热量的重要介质。
传统的制冷剂如氯氟烃(CFCs)和氢氟碳化物(HCFCs)对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替代品并加强对制冷剂的发展。
制冷剂的替代品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对环境友好,不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并且对全球变暖没有贡献;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能够快速、高效地传递热量;安全可靠,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经济实用,成本相对较低,并且易于获取和维护。
近年来,人们发现氢氟烃(HFCs)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制冷剂替代品,因为它们不破坏臭氧层,而且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相对较小。
HFCs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较长,会对全球变暖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社会对于制冷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新型的制冷剂被提出,即氢氧化氟醚(HFOs)。
HFOs是一种无臭无色、无毒、环境友好的制冷剂,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和安全性能。
它的主要优点是它的全球变暖潜势较低,只有HFCs的几分之一,是目前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替代品。
除了HFOs之外,还有其他替代品被广泛研究和发展。
CO2是一种常见的制冷剂替代品。
虽然CO2压缩机系统的初投资较高,但由于其环境友好、制冷效果良好、能源利用效率高等优点,其在商业和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氨和气体烷烃等也被认为是良好的制冷剂替代品。
氨是一种无毒、无臭的天然制冷剂,广泛用于工业制冷。
由于其易燃易爆的性质,需要特殊的安全措施。
气体烷烃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并且对环境友好,但是由于其易燃易爆的性质,也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性问题。
制冷剂的替代与发展是一个持续且不断进步的过程。
人们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替代品,以提高制冷剂的性能,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充分发展和利用这些替代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空调中制冷剂替代形势与原则分析时间:2007-11-21 20:27:15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由于制冷、空调、热泵行业广泛采用的CFC及HCFC类物质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以及产生温室效应,使全世界的制冷、空调、与热泵行业面临严重的挑战。
CFC 与HCFC的替代已成为当前国际性的热门话题。
自从1974年莫利纳(MarioJ.Molina)与F. S. 罗兰 (Frank Sherwood Rowland)合作发表了论文《由于含氯氟甲烷引起同温层下沉,氯原子催化分解臭氧》并首次提出氯氟烃即氟利昂气体对臭氧层的破坏以后,CFCS与HCFCS淘汰与替代便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1987年,他们与其他科学家共同努力,促成关于禁止使用氟利昂的蒙特利尔协议,因此199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了他们诺贝尔化学奖,同时获此殊荣的还有荷兰的克鲁斯教授。
1985年的《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1987年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及1990年伦敦会议的修正。
根据1992年11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第四次成员国会议上又一次修改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其主要内容是:1,CFC的完全禁用日期从2000年提前到1995年;2,1996年开始控制HCFC的产量。
而对发展中国家的限制可以延缓10年。
1997年又对《蒙特利尔议定书》作了修改,进一步将原来HCFC的完全禁用日期从2030年提前到2020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2030禁止。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提高,现今世界各国对制冷空调的需求量又不断增加,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平均将达到7.9%,2001-2010年预计建设住房面积68亿平方米,100- 120平方米/套计,共有5600-6800万套住房,按2台/ 套计,10年共需空调:1.12-1.36亿万套,新增年均需求量约1100-1400万台/年。
所以,制冷空调中制冷剂的替代已经刻不容缓。
制冷剂主要包括CFCs类、HCFCs类以及HFCs类。
CFCs类是稳定、低毒性、不易燃、与其它材料相兼容的化合物。
该类物质具有适合于多种用途的理想的热力学物性,大量用作制冷剂(30%)。
然而CFCs类是引起臭氧层破坏的重要物质。
臭氧层变薄,将使更多的紫外线辐射到地面,过度的紫外线辐射将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如引起白内障、皮肤癌和免疫能力下降等),同时对各种动植物的生存也构成了巨大威胁。
因此CFCs类替代因而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2制冷剂替代原则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制冷剂替代和相关的大气科学领域的研究上,学者们达成共识,及替代不仅要看ODP 及GDP 值的大小,更重要的是看他们的大气寿命、理论循环制冷效率、总的当量变暖影响TEWI、寿命期气候特性LCCP的指标。
制冷剂替代的一般原则如图1所示。
国际制冷学会在2000年对新替代制冷剂的使用状况进行的调研结果表明,制冷空调领域广泛使用Rl34a、R404A、R407C和R410A等HFC类新制冷剂,采用新制冷剂并不用对设备进行很大的改动,R410A例外,因为它具有较高的冷凝压力。
压缩机发展趋势是采用HFC 替代,Bitzer、Caryle-Cartier、York、Grasso等制造厂目前有较多的产品除使用R22外,广泛使用HFC类制冷剂(R134a、R404A、R407C、R410A,少量使用R507)。
图1选择替代制冷剂应考虑以下要求:(1)对环境的影响,即是否破坏臭氧层,是否加剧温室效应;替代物不能含氯原子CI。
因为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就是从CFC中分解出来的氯原子,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ODP值为零,GWP值较低。
(2)优良的热力性能;(3)安全性,如无毒,不可燃;(4)系统的耐久性,包括热力学、化学稳定性与材料以及材料、润滑油的相容性等;(5)制造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便于管理等。
3.制冷剂的替代选择及设备改造3.1 R12的替代选择R134a不破坏臭氧层,GWP值较低,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因R134a与R12的物理特性相当接近,是替代R12的首选。
自蒙特利尔议定书问世以来,R134a也是最早被关注,研究最多的制冷剂。
R134a与R12和R22的物理特性比较见表1。
表1 R134a与R12和R22的物理特性比较特性 R134a R12 R22分类 HFC CFC HCFC分子式 CH2FCF2 C2Cl2F CHClF2分子量 102 102.9 86.48沸点(℃) -26.2 -29.8 -40.84液体密度(40℃)kg/dm3 1.147 1.252 1.131气体压力(0/40℃)bar 2.93/10.16 3.1/9.6 5.0/15.3临界温度℃ 101 112 96.13临界压力bar 40.6 41.6 49.86毒性ppm 1000 1000 1000燃烧性无无无ODP(R11=1) 0 1.0 0.05GWP(CO2=1) 1300 8500 1700R134a和R12的物理特性非常接近 R134a的毒性也很小,不可燃,安全性能较好。
与R12相比,R22的沸点更低,故它的应用范围更广。
R22的饱和压力比R12高65%左右,即使在低温工况下,蒸发压力仍大于大气压力。
在允许使用HCFCs的情况下,R22可以替代R12,因为与R134a相比,R22的生产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应用范围广。
目前R22也广泛用于R12的替代。
图2 R134a和R12的热力性能比较R134a和R12的热力性能比较见图2。
R134a和R12的热力性能在中温和空调工况(蒸发温度高于-10℃)非常接近,在相同工况下,使用这两种制冷剂的压缩机排气量、外形等可以比较接近。
但在较低蒸发温度情况下(蒸发温度低于-23.3℃),在相同工况下,R134a的制冷量比R12低20%~40%,所以在低温工况下,制冷装置使用R134a要达到使用R12的制冷量,设计的压缩机排气量需增加25%~50%。
一般情况下,蒸发温度高于-23.3℃,R134a可替代R12,低温工况(蒸发温度低于-30℃)不推荐使用R134a。
此外R134a的一些温度特性,如排气温度、油温和电机绕组温度等都低于R12。
但是R134a还存在一些缺点:(1)R134a的比容是R22的1.47倍,且蒸发潜热小,因此就同排气体积的压缩机而言,R134a机组的冷冻能力仅为R22机组的60%。
(2)R 134a的热传导率比R22下降10%,因此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增大。
(3) R 134a的吸水性很强,是R22的20倍,因此对R134a机组系统中干燥器的要求较高,以避免系统的冰堵现象。
(4)R134a对铜的腐蚀性较强,使用过程中会发生“镀铜现象”因此系统中必须增加添加剂。
(5)R134a对橡胶类物质的膨润作用较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冷媒泄漏率高。
(6)R134a系统需要专用的压缩机及专用的脂类润滑油,脂类润滑油由于具有高吸水性、高起泡性及高扩散性,在系统性能的稳定性上劣于R22系统所使用的矿物油。
(7)目前,hfc类冷媒及其专用脂类油的价格高于R22,设备的运行成本将上升。
综上所述,R134a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制冷剂,在找到更好的替代制冷剂之前它可以作为一种过渡的制冷剂替代R12。
3.2 使用R12制冷装置的改造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一般建议用R134a替代R12。
但是鉴于R134a与原R12系统不相容,所以在用R134a 代替R12时必须对R12系统进行必要的改造,下面就这个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1)压缩机用R134a替代R12时,不一定要更换压缩机,仅在压缩机有故障的情况下才必须更换。
美国及日本科研机构的试验表明:压缩机在使用R134a与R12时的压缩容积效率与绝热效率并无多大变化。
(2)冷凝器用R134a替代R12后,由于两者的热力学特性不同,所以原R12系统冷凝器的散热面积就不够,排气压力升高;同时,由于R134a在冷凝器中的冷凝换热系数比R12高,所以R134a冷凝时的压力损失比R12大。
因此,如仍用原R12系统的冷凝器,必须增加冷凝器冷却风扇的排量(即更换功率更大的风扇电动机或加装电子风扇),或加装冷凝器高效聚风罩,以增加通过冷凝器散热片的空气量,提高冷凝效率。
如果更换冷凝器,则必须采用新型、高效、低阻的冷凝器,且管路直径需加大。
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又减少一次性投资费用。
(3)储液干燥器用R134a替代R12后,原储液干燥器不能继续使用,必须换用新的储液干燥器(装有合成沸石干燥剂和PAG 或ESTER油润滑剂),因为R12制冷系统干燥器中的干燥剂是XH5,与R12相容,而与R134a不相容。
(4)膨胀阀或节流孔管用R134a替代R12时不必更换膨胀阀或节流孔管,但这样并不意味着它们完全适用于R134a系统,它们会使系统产生较高的过热度,使蒸发器制冷效率有所降低。
严格地讲,R134a系统与R12系统中的膨胀阀是不能互换的,否则制冷效率会受到影响。
因此,膨胀阀需根据R134a系统的工作条件重新设计的。
(5)蒸发器在未发现蒸发器泄漏的情况下,用R134a替代R12时蒸发器不必更换。
R134a与R12在蒸发器管内的蒸发换热系数大体相等,但R134a的压力损失比R12大,因为R134a与PAG油混合物的粘度比R12与矿物油混合物的粘度大,并且在相同温度下R134a饱和蒸气的比热容比R12大,因而在相同质量流量下R134a的热流密度比R12大。
若要更换蒸发器,则必须采用新型、高效的蒸发器。
(6)橡胶软管R134a替代R12时,空调制冷系统软管不必更换,但若软管出现泄漏,则应更换。
用于R12系统的橡胶软管是三层结构的。
使用R134a时,由于R134a的分子直径小,传统三层橡胶软管产生泄漏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在更换橡胶软管时应采用为R134a设计的四层橡胶软管(在三层橡胶软管内增加1层尼龙内衬,最外层则采用三聚乙丙烯橡胶)。
这种橡胶软管柔软、耐热,而且还防水。
(7) O型密封圈R134a系统不能使用丁睛橡胶NBR的O型密封圈,应使用聚丁睛橡胶H-NBR、氯丁橡胶或三聚乙丙烯橡胶的O型密封圈。
(8)冷冻机油目前,推荐ESTER油(脂类油)和PAG油(合成油)作为R134a系统的润滑剂,但由于PAG油对环保不利,所以最好使用ESTER油。
注意:在注入R134a以前必须将原R12系统清洗干净。
(9)压力开关用R134a替代了R12后系统压力会发生变化,因此应调整压力开关的工作压力范围:提高高压开关的工作压力范围(3.14MPa时断开,2.55MPa时闭合),适当降低低压开关的工作压力范围(0.04MPa时断开,0.005MPa 时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