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糖尿病认知误区(中)

合集下载

糖尿病治疗,病人存在哪些误区?

糖尿病治疗,病人存在哪些误区?

糖尿病治疗,病人存在哪些误区?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不断增长。

糖尿病防治应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糖尿病仍是一种慢性疾病,血糖达标需坚持终身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的糖尿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还存在诸多认知误区。

光吃药就能控制血糖?宁光:大部分老百姓认为得了糖尿病只要认真服药,就可以完全控制血糖。

其实,生活方式干预(理想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才是降糖治疗的基石,光靠降糖药物往往达不到长期和理想的血糖控制没症状了就可以停药?宁光:很多病人认为已经没有血糖高、口干等症状就可以不再治疗;服药也是短期行为,医生开给的药用完了,也没症状了,就可以停药。

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

原因有二,其一,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已经升高,但未必会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的治疗达标与否是根据血糖水平来衡量,而不是以症状来衡量。

其二,糖尿病的降糖治疗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控糖尿病相关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眼底、肾脏的慢性损坏和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因此血糖控制好,不在于一朝一夕,而在于持之以恒。

不吃药靠严格节食治疗?宁光:有些患者,一旦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又不愿接受药物治疗,就开始过度节食,试图通过严格饮食控制让自己摘掉“糖尿病需要终身服药”的“帽子”。

过度饮食控制往往会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甚至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同时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合理饮食不等于过度节食,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不可取的。

打了胰岛素就再也停不了?宁光:很多病人认为胰岛素是“激素”,一旦注射了胰岛素,就不能停,胰岛素治疗会有依赖性。

其实,除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在实际诊疗中,医生也有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胰岛素。

这是在充分评价了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后作出的决定。

甚至有些严重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就有可能被建议使用胰岛素。

这也并不意味着今后就要终身胰岛素治疗。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胰岛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胰岛素注射是有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逐渐减量,甚至停用而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的。

胰岛素认知的那些误区

胰岛素认知的那些误区

胰岛素认知的那些误区误区1:用胰岛素会“上瘾”?首先,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上瘾”?药物上瘾指的是习惯于使用某种药物而产生的依赖状态,一旦停用药物会产生诸如恶心、呕吐、烦躁等症状,即“戒断症状”。

而如果我们停用胰岛素治疗,身体是否会出现以上“戒断症状”呢?答案是肯定不会的,所以,自然不存在所谓的“上瘾说”。

胰岛素本身就是身体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缺乏胰岛素机体就不能正常新陈代谢。

注射胰岛素,只是补充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的部分,就像饿了要吃饭一样。

至于您需不需要使用胰岛素,用了什么时候能停,关键取决于您的疾病状态及病情发展。

一旦血糖控制良好,身体条件允许,在医生指导下便可以停用胰岛素,改用口服药或其他治疗方案。

而1型糖友及部分2型糖友,之所以需要终生使用胰岛素,是因为胰岛功能完全衰竭,体内绝对缺乏胰岛素,才需要完全依靠外源性胰岛素的补充,并不是所谓的“上瘾”。

误区2:用胰岛素会使胰岛功能衰退?有些人觉得“用进废退”,长期打胰岛素,自身胰岛β不工作就退化了。

其实正好相反,胰岛素能减轻超负荷工作的胰岛β的负担,不仅不会使自身胰岛功能萎缩,还能保护残余的胰岛β细胞功能。

一部分糖友认为,2型糖友应先用生活方式控制血糖,控制不好再加用降糖药物,到万不得已时才能使用胰岛素。

有的糖友已经联用了三种口服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仍然不理想,医生建议更换胰岛素,却仍然拒绝,最后导致并发症接踵而至。

实际上,等到所有口服降糖药都失效后,胰岛β细胞的功能已经严重衰退,并发症可能也已经悄然而至,此时启动胰岛素治疗价值就大打折扣。

如果在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可使血糖明显改善,及早达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有助于减轻自身胰岛负担,保护和修复残余的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延缓糖尿病的发展。

糖尿病病人常见饮食误区

糖尿病病人常见饮食误区

糖尿病病人常见饮食误区1.糖尿病饮食只需控制主食,副食可以任意吃吗?很多糖尿病病人认为主食含碳水化合物会直接升高血糖,而副食不会,因此饮食只要控制主食,副食可以任意吃,这是误区。

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这表明不仅主食的量要控制,副食的量同样也要控制,不能因为副食含糖量少,就随意多吃。

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也会产生热量,1g糖类产生16.7kJ (4kcal)的热量,1g蛋白质产生16.7kJ(4kcal)的热量,1g脂肪产生37.7kJ(9kcal)的热量,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下来,导致肥胖的发生,加重胰岛素抵抗。

另外,也会通过糖异生的方式导致血糖的升高。

另一方面,主食米、面中的糖类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是我们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如果主食吃得过少,一方面容易导致低血糖,另一方面导致体内脂肪的过度动员、分解,产生大量的酮体,导致酮症酸中毒。

因此糖尿病病人不仅要控制好主食,其他的例如肉、蛋、乳、豆类、坚果类以及烹调油等都要算在总热能内,主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应该结合年龄、胖瘦、劳动强度等具体情况,在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和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前提下,适当地控制进食量,并注意饮食多样化,确保膳食平衡。

2.糖尿病病人的粗杂粮摄入,是否多多益善?有些糖尿病病人认为控制主食就是控制大米类细粮,而杂粮因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多吃没关系,这是错误的观念。

虽然杂粮中含有的膳食纤维有降糖、降脂、通便等的作用,但是杂粮的主要成分也是碳水化合物,和大米一样。

50g的荞麦面、燕麦、小米、高粱米、薏仁米、玉米等消化和产生的热能和50g的大米产生的热能是一样的。

所以控制主食不仅是大米,杂粮也是一样,正确的做法是粗细搭配,粗粮占主食的1/3即可。

粗粮和细粮相互搭配,既可降低血糖,又改善了口感,增加花式品种,同时又减轻了胃肠道负担。

如白米中加入杂粮豆类制成各种二米饭、赤豆饭、杂粮面点(燕麦面、荞麦面、窝窝头、杂粮馒头、全麦面包)等都可以使血糖生成指数降低。

常见的糖尿病认知误区(上)

常见的糖尿病认知误区(上)

因此 ,尿 糖 测 定 结 果 仅 供 诊 断 参
考 ,确 诊糖 尿 病还 须依 靠 血糖 的测 定 。

诊 断糖 尿病不能仅 靠尿糖 检查 ,而
应 以 空 腹 、餐 后 2 小 时 血 糖 或 糖 耐 量 试
但 肾小管 重吸收 葡萄糖 的能力 降低 ,也
会呈现 肾胜糖尿病 。
旦 发现尿 糖 阳性 ,患者应 去医 院进 一
验 以及糖 化血红蛋 白的检查 结果作为 主 要诊 断依据 。
步测 定空腹 血糖 、餐 后血糖 ,有 时还 须
2 o 1 3 年第2 0 期( 第2 9 卷总第5 5 4 期)中 麓 越犀 善 矸4 l 3
糖也越 多 ,能够 出现尿糖 的最低血糖 值
在医学上称为 “ 。 肾糖 阈” 。血糖高于此值
多其他 原 因可引起 尿糖试 验 阳性 ,详述
如下 。
胰 岛素 ,因而 出现血糖暂 时升高 引起糖 尿 。另 外 ,饥 饿 时生 长激 素分 泌增 多 ,
从 而使糖耐 量减低 ,这也会 促使 血糖升 高 而出现糖尿。
编辑 :牛 静
E — ma i l :n i u x i n y u a n l @1 6 3 . c o n r
健康促进与患者教育
常见 的糖尿病认知误 区( 上 )
▲1 0 0 0 1 3 江苏省 中西 医结合 医院内分泌代谢 病院区 包薇萍
编者按
近3 0 年来我 国糖尿病 患病率有很大幅度 的增 长 ,作为最常见 的慢性病之 一 ,社 区医院 、乡镇 医院甚 至是
食 ,就会 出现尿 糖 阳性 。在饥饿 时 ,血
糖 偏低 ,胰 岛 1 3细胞基本处 于半休 息状 态 ,分 泌的胰 岛素大大减 少 。突然大量 进 食后 ,胰 岛细 胞不能 马上分泌 足够 的

糖尿病治疗用药的几个常见误区

糖尿病治疗用药的几个常见误区
适应 对象 ,并 非只要 是胰 岛素 就可 以适 用于 任何 需要胰 岛素治疗 的糖尿病 患者 。
7 .偏 听 偏信 虚假 广 告 ,寻 求根 治 糖尿 病 的所 谓 良
药秘方 ,结 果往往是人 财两空 。
可 以停药了。不了解糖尿病在现阶段还是一种无法根治 的疾病,血糖正常仅仅意味着经过治疗 ,血糖水平被控 制在达标的范围内。糖尿病的治疗概念应该是终身坚持
6 在胰 岛素 治疗 方 面 ,有 所 谓依 赖 与非 依赖 型 之 .
误 。担心 打 了胰 岛素 后会 产生 依赖 性 。实 际上胰 岛素 的
2 《 2 糖尿病新世界 》 2 1 0 0年5 月刊
最后,我提醒各位糖尿病病友,规范治疗,合理用
药是糖尿 病治疗 的基 石 ,务必遵循 。
4 .以为糖尿病治疗就是降糖 ,认为血糖正常就可以
防 止并 发症 的发 生 了。实 际上 糖尿 病治 疗要 求给 予综 合
和全面治疗,包括多重危险因素的控制与管理。 5 .误认为只要是降糖药就行 ,其实糖尿病药物比较 多 ,彼此之间的作用机制并不一样 ,大夫选择何种药物 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下药的,用药不 当不仅达不到治 疗 目的,反而可能有副作用,所谓弊大于利。
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美国糖尿病学会会员。 《 中华糖尿病杂志 》、 《 中华高血压杂志》、
( D o u 中文 版 》等刊 编委。 ( AI Fc s A n
糖尿病治疗用药的几个常见误 区
爻I i勇 杨
“ 糖尿病 ” 目 在我国基本上已是家喻户晓 ,但我 国 前 公 众对糖尿病 的认知 率和知晓率仍 然比较低。许多糖尿病 患 者缺乏必要 的糖尿 病知识 ,存在不 少认识上的误 区。这 里 我和大家谈谈糖尿病治疗用药方面 常见 的几个误 区。 1 .不了解 系统治疗 的重要性 ,治疗不规 范 ,血糖 高 时 吃药 ,血糖 降下 来 了就停 药 。这种 治疗 方式 必 然造成 血糖 的大 幅度波动 ,加重血 管等器官组 织的损害 。 2 .经过治疗 血糖正 常了 ,就误 以为糖尿病 治好 了 , 使 用是 依据 糖尿 病 的类型 和病情 来确 定 的 ,客 观地 说胰 岛素 是迄今 最优 秀 的调糖 药物 ,不 存在 因为打 了胰 岛 素 而造成 病情 难 以控制 的 问题 。另一个 关 于胰 岛素 的误 区 是不 了解胰 岛素 是一 个大 家族 ,不 同 的胰 岛 素有 不 同的

重磅辟谣:8种糖尿病人的普遍看法,看似很合理,原来都是假的!

重磅辟谣:8种糖尿病人的普遍看法,看似很合理,原来都是假的!

重磅辟谣:8种糖尿病人的普遍看法,看似很合理,原来都是假的!关于糖尿病,多少人闻之色变,'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要每天吃药,注射胰岛素等等',让大多数糖友在日常生活中如履薄冰,这不敢吃,那不敢吃,增加了很多心理负担。

今天就给大家辟谣,关于糖尿病8种认知都是假的!1、虽然知道自己血糖高,但身体没什么不适,不用管很多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并不是一朝一夕而爆发,大部分都是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忽然有一天去医院检查,才得知自己有了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白内障,看到诊断书后悔已晚,且不说后续治疗会花多少钱,它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压力山大,所以,第一时间发现自己出现血糖高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有规律地测血糖,保持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糖尿病人必须少吃,这样才能减少糖分的射入。

整天饿着肚子,说话,做事都没有精神,生活变得毫无乐趣。

确实,整天肚子都填不饱对很多人来说相当回到了旧社会,看着别人大鱼大肉地吃,自己期期艾艾只有眼馋的份。

这里提示糖尿病患者,饮食的总原则是,'营养均衡,控制总能量',糖尿病人并非不能吃鱼肉,但要学会控制,饭可以吃到八分饱,却不能经常饿肚子,心情舒畅对糖尿病而言也很重要。

3、得糖尿病肯定是糖吃多了。

糖尿病的成因很复杂,总体来说分为遗传和后期膳食结构。

有很多不吃糖的人也会患上糖尿病,健康的人一两次大量糖分的摄入,并不能引起糖尿病,通过身体的调节,血糖会慢慢恢复正常。

所以说并非是口感甜的物质就会引发糖尿病。

4、糖尿病人米饭,面条,大馒头等主食不能吃一日三餐都会吃到主食,主食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糖尿病人本来的血糖调节能力就不好,如果不吃主食,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很容易引起低血糖。

糖尿病人不但要吃主食,还要学会聪明地吃,不仅吃面条也吃杂粮豆类,红薯野菜都不要拒绝,不能因为口感不佳,就舍弃,大部分精细的食物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吸收地过快又太彻底。

糖尿病常见误区解析PPT课件

糖尿病常见误区解析PPT课件
严格来说,胰岛素不是药,而是人体内一 种必需的降血糖物质,不会成瘾 需不需要用胰岛素,用了后是否能撤掉, 取决于病情
13
注射胰岛素真的很麻烦、很痛吗?
胰岛素针不同于其他普通针,是携带方便的胰岛素注射笔 针头只有几个毫米 注射于皮下,不是血管 正常情况下注射疼痛感很小
14
胰岛素一定要等到口服药无效才能用吗?
糖尿病的危害
中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 足部坏疽、截肢
下肢血管病变
3
糖尿病是爱吃糖引起的吗?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 全身性代谢疾病 吃糖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更高
4
糖尿病饮食治疗就是饥饿或全素食疗法吗?
血糖、尿糖暂时下降
营养素摄入不足
22

感觉低血糖时不用测血糖就进食行吗?
低血糖常表现为饥饿、乏力、头晕等难受 症状,但有时这些症状并不是发生了低血 糖,而是疾病发生的信号 如果一难受就进食,容易造成高血糖, 不利于血糖平稳控制 难受时应立即测血糖,确认为低血糖(低 于3.9mmol/L)时再进食,进食15分钟后 再测血糖
21
消除误区,科学管理疾病, 我们一样健康!
18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46页.
自我监测时只需监测血糖吗?
自我监测
糖尿病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 脂、冠心病等 当体重增加、血压升高时,可能意味着并发症 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多方位监测
19
血糖平稳后就不需要监测血糖了吗?
血糖平稳后,可以减少血糖监测时点,但不应放松对血糖的监测 建议定期对空腹、餐后、睡前血糖予以监测,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认知三误区

糖尿病认知三误区

很久了。如果此时要把血糖迅速 恢复正常,就像一个拉着中午艰 难行走的人突然断了绳子会摔倒 一样,人体对突然降低血糖是无 法马上适应的,所以在治疗的时 候一定要遵照医嘱。
糖尿病认知三误区
化趋势,糖尿病已经成为仅次于 癌症和心脑血管病的人类健康的 第三号杀手。一些人对糖尿病的 认识还存在着不少误区,很容易 给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负面 影响。
误区一——血糖恢复正常就是痊 愈
得了糖尿病,就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真正治愈, 哪怕临床症状可以暂时消除。所 以,糖尿病病人千万不要放松警 惕,轻易终止治疗而导致糖尿病 症状卷土重来,贻误病情。
误区二:糖尿病治疗只是降糖
列慢性病变,所以有学者又将糖 尿病称为糖脂病。同时糖尿病病 人还易并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其比率要高于正常人4-5倍,而且 动脉硬化的进展很快。可使血压 上升,甚至发生心机梗死或脑中 风等。所以,为预防并发症的发 生和发展,糖尿病治疗决不能单 纯降血糖。
误区三血糖降得越快越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 区 五 :空腹 血 糖 正 常 就 不 是 糖 尿 病
尽早进行生活方式和药物的干预,才能避 免进展为糖尿病。 误 区九 :对 于糖 尿病患者 ,平时只要检
查 血 糖 即可
糖 尿 病 的 诊 断 标 准 是 ,具 有 典 型
“ 三 多 一 少 ” 症 状 , 只 要 空 腹 血 糖 ≥7 . 0
且 ,糖 化 血 红 蛋 白 水 平 是 一 项 反 映 慢 性
病 。特别 是老年 人 肾糖 阈值增 高 ,对血
糖 反应不 敏感 ,虽然血糖 已经 达到糖尿 病 诊断标 准 ,但 仍无尿糖 ,故 “ 三多一
少 ”症 状 会 在 患 病 多 年 后 才 出现 。
血糖水平 的稳定 指标 ,更 符合糖 尿病 的
病 ,长 期 发 展 可 发 生 严 重 的 大 血 管 和 微
L,就 可以确诊 为糖 尿病 。假如没有典型
这是介 于正 常血糖和糖 尿病血糖 之间 的

的临床表 现 ,则 需要在 另外一个 时间重
新 检测上 述指标 ,如血糖 水平再 次符合 诊 断标 准 ,才可 以确诊 为糖尿病 。有时 检 测 空腹 血糖 正 常就 以 为没有 糖尿 病 ,
7 . 8 m m o l /L < 餐 后 2小 时 血 糖 <1 1 . 1
早晨 ,午餐和 晚餐 的血糖如何 经常无法
知 晓 ,此 时 ,糖 化 血 红 蛋 白 检 测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且 测 定 糖 化 血 红 蛋 白 不 受 饮
m mo l / L ,称为糖耐量受损 f 简称 I G T ) ;③ 空腹血糖 和餐后 2 小时血糖均处于糖尿病
检 查 , 对 于 空 腹 血 糖 >5 . 6 m m o l / L, 且
误 区八 :检 查 血 糖 正 常 后 不 需 要 测 定 糖
化血红蛋白
肥 胖 的人 应 做 葡 萄 糖 耐 量 试 验 , 以
避免漏诊。
有人 认 为很多患 者没有 典型 的 “ 三
血 糖检查仅能反 应 1 O~1 5 分 钟 内血 糖 的变 化 , 糖 化 血 红 蛋 白 能 反 应 3 个 月
即使血糖 经常不在 达标范 围内 ,测定糖 化血 红蛋 白可 能也在 正常水 平 ;相 反 , 糖化血 红蛋 白超标 ,血糖却可 以在正常
范 围 。 因 为 我 们 测 定 血 糖 的 时 间 往 往 在
f 简称 I F G ) ;②空腹血糖 ≤5 . 6 m mo 糖 ≥l 1 _ 1 mm o l /
L ,或 服 用 7 5 g 葡萄糖粉 2 小 时 后 血 糖 ≥ 1 1 . 1 m m o l / L, 或 随 机 血 糖 ≥1 1 . 1 mm o l /
误 区七 :葡 萄 糖 耐 量 降低 没 危 害
前期范 围内f 即I F G + I G T ) ;④ 糖 化 血 红 蛋 白在 5 . 7 %~ 6 _ 4 %之 间。
<1 0 mm o l / L的患 者 ,尽 管 其 “ 三 多一
少 ” 症 状 不 明显 , 同样 也 要 诊 断 为 糖 尿
食 与 否 的 限制 ,受 干 扰 因素 较 少 ,而
状 。 对 于 空 腹 血 糖 水 平 >7 m mo 1 ] L,但
及糖 化血红 蛋 白f H b A 。 ) 值介 于正 常人和
糖尿病 患者之 间 ,这段 时期称为 糖尿病 前期 。其共 分为 4 种类 型 :① 5 . 6 et r o o l / L<空 腹血 糖 <7 . 0m mo l / L ,而餐后 2 小 时血糖 ≤7 . 8 mm o l / L ,称为空腹血糖受损
多一少 ”f 多饮 、多尿 、多食和体重减轻)
症状 ,怎么会是糖尿病呢?
无 疑 ,“ 三 多 一 少 ” 是 糖 尿 病 的典 型
误 区 六 :糖尿 病 前 期 无 需 重 视
的血糖 总体水平 。因此 ,糖化血 红蛋 白 是糖尿病 比较理想 的用 以评测血 糖控制
水平 的指 标 。有些 患者 血糖 波动 较大 ,
编 辑 :牛静
E — ma i l :n i u x i n y u a n l @1 6 3 . c o m
健康促进与患者教育
常见的糖尿病认知误 区( 中 )
▲1 0 0 0 1 3 江苏省 中西医结合 医院内分泌代谢病院区 包薇萍
误 区 四 :没 有 “ 三 多 一 少 ” 症 状 ,不 会 是 糖 尿 病
从 诊 断 而 言 ,血 糖 依 然 是 确 诊 的 唯

葡萄糖耐量降低指 口服葡萄糖 7 5 g 2
小 时后 ,血 糖 在 7 . 8~1 1 . 1 m m o l / L之 间 ,
指标 。但是 ,糖 尿病是一 种由于胰 岛
素分泌不足和( 或) 胰 岛素作用缺陷所导致
的糖 、脂质和蛋 白质代谢 障碍 ,以慢性 高 血 糖 为特 征 的 多病 因性 的代谢 性 疾
定义 。
据有关资料显示 ,糖耐量受损和空腹 血糖受损者约有 1 / 3 在几年后发展成糖尿 病 ,有 1 / 3 维持不变 ,另外 1 / 3 转 为正 常。 因此 ,必须重视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 ,并
因 此 ,采 用标 准 化 的方 法 测 定 的
糖 化 血 红 蛋 白 ,是 一 个 操 作 简 便 、价 格 适 宜 、糖 尿 病 漏 诊 率 低 的 检 查 指 标 。
如果 空腹 血糖 、餐后 2 小 时血糖 值
症 状 ,因为血糖 升高造成 大量糖分 从尿 中丢失 ,带 出大 量水分 ,一方 面造 成体 内脱水 口干多饮 ,另一方 面大量 糖分丢 失 而使人 易饥多 食 ,但 由于大量 的糖分 丢失 ,也 使 得 人 体 变 得 消 瘦 。一 般 说 来 ,血糖 水平 >1 0 mm o l / L ,尿 中才会 出 现糖 ,进 而 才 会 出现 “ 三 多 一少 ”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