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及对策

合集下载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及策略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及策略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及对策----- 以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大桥新区为例摘要:“十二五”期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要下降30 %。

如何高效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今后一个时期破解土地资源要素制约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推行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促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市场、行政的最佳配置,走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大桥新区成立于2006年,经过8年多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以中国南车、湖北宜化集团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园区存量工业用地仅有1000亩左右,今后引进企业不仅对企业质量要求高,对企业利用土地的效率要求也非常高。

关键词: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大桥新区;可持续发展Abstract: During the twelfth plan of Chinese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use of in dustrial la nd will decease 30%. How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limited land, in creas ing the con struct ion land usage, which is a good way to deal wit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and resource limit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also the developme nt trend of con struct a Resource-sav ing society and susta in able developme nt. Impleme ntati on of in dustrial land inten sive use of land as a factor of product ion to promote the market, the best con figurati on adm ini strati on, content developme nt and susta in able developme nt, to maximize social value and econo mic value. Jia ngxia Econo mic Developme nt Zone, Wuha n Bridge District was established in 2006, after eight years of developme nt, has now formed a China South Locomotive, Hubei Yihua Group is the leadi ng equipme nt manu facturi ng in dustry cluster, only about 1,000 acres of park stock of in dustrial la nd in the future en terprises not only to introduce high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enterprise, the enterprise land use efficie ncy requireme nts are very highKey words: land admi nistrati on; in dustrial land; Daqiao district; susta in able developme nt1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对土地集约利用最早的研究来自古典经济学,杜尔格、魏斯特和李嘉图等在研究农业地租问题中发现并证明了农地集约耕作中的报酬递减规律。

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与对策

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与对策

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与对策华庆海(淮安市盱眙县国土资源局,淮安盱眙 211700)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撑,也是社会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也就很自然的成为我的基本国策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护耕地与保障用地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去年3 月份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开展了“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的“双保行动”,旨在平衡土地的供需矛盾。

目前,各地都在招商引资,大批工业项目亟待落户,工业用地矛盾凸显,要缓解这一矛盾,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刻领会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意义,正确理解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含义,大力探索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思路和对策。

1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意义人多地少是我的基本国情,实施集约用地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目前,经营性用地均采取招拍挂方式供地,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相对较高。

而工业项目用地由于种种原因,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低下,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

因此,加强工业项目用地管理,不断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对缓解用地矛盾,节约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进一步缓解用地供需矛盾。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是非农业建设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占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比例越来越高。

因此,加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减少用地需求,缓解用地供需矛盾。

1.2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减少土地闲置。

由于招商引资,各地对工业用地政策很优惠,工业用地价格比较低,导致好多企业多占多用、圈而不用,有些较大工业项目需分期建设,而在用地过程没有统筹规划,将本可分期实施的建设用地,一次性留用企业内部等等现象,造成了部分土地的闲置浪费。

加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企业就必须要加大对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增加资金量,促使老企业主动放弃多占、占而不用、圈而未用的土地,新企业严格按照工业用地的相关指标用地,有效的减少土地的闲置。

工业节约集约用地情况汇报

工业节约集约用地情况汇报

工业节约集约用地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工业用地资源日益紧张,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促进工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我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首先,我们对各地工业用地的利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通过对各地工业园区的实地走访和数据收集,我们发现一些园区存在着大量的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的现象。

这些土地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也给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带来了挑战。

其次,我们对工业企业的用地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我们发现一些企业存在着占地面积大、但利用率低的问题,部分企业用地存在着浪费和低效利用的现象。

同时,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这也给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带来了压力。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首先,我们建议加强对工业用地的规划管理,合理规划工业园区的用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其次,我们建议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动企业实行节约用地的生产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我们还建议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好每一寸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工业用地的监测和调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业用地存在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指导和帮助,推动企业实行节约用地的生产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我们也将积极参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工业节约集约用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将继续加强工作,努力实现工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为保护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提高工业集约化的措施

提高工业集约化的措施

提高工业集约化的措施
工业集约化是指在资源利用上更加高效、节约的工业生产方式。

提高工业集约化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优化生产工艺:通过更新技术设备、改进工艺流程,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例如,使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和新材料,改进生产线布局以减少物流距离,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2. 节约能源和资源:通过引进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使用高效电机、LED 照明等设备,优化电力利用效率。

控制和减少水和其他资源的浪费,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推广资源综合利用。

3. 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废物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现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例如,建立废物分类、回收和再利用的系统,鼓励企业进行废物资源利用和再循环利用。

4. 加强企业管理和监督:通过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管理,推动工业集约化发展。

例如,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标准和政策,推动企业自愿实施工业集约化措施。

5. 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对工业集约化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企业和管理层对工业集约化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工业集约化的实施能力。

6. 政府支持和鼓励:加大对工业集约化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力度。

例如,提供贷款和补贴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广工业集约化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能够推动工业集约化的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工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考和建议

工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考和建议

工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考和建议经济发展服务局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需要新增大量建设用地,而人多地少的国情却不允许过多的占用耕地。

因此,必须把节约土地放在重要位置,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来保障发展。

所谓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国土资源部的解读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节约集约用地,并不是不许用地,二是要用得合理,用得科学,用得有效率。

不该用的地就不用,能少用的地就少用,能用劣地的就不用好地,尽量不占耕地。

一、节约集约用地的意义(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耕地保护。

深入研究和挖掘现有存量土地的利用潜力,可以节约用地,有效地减少项目发展过程中对耕地的占用,对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意义重大。

(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节省园区建设用地。

投资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可以减少土地投入,提高园区用地布局和产业集聚程度。

而集聚所产生的规模效益,是社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前提。

园区建设应当集中布局,集约利用土地,以减少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以便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经济减少与土地功能的有机结合。

土地的聚合优化、园区功能化,使土地利用从“松散型”、“粗放型”走向“节约集约化”的管理模式,科学的推进土地使用的“变迁”价值。

土地的经济价值的提升,凝聚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综合竞争力。

二、促进工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考与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把入园项目。

成立以工业园区管委会分管领导为组长,发改、国土、经信、住建、环保、招商、监察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业投资项目联审领导小组,在项目落户前,对项目进行联审。

简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方法的探析

简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方法的探析

简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方法的探析摘要: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是实现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工业用地在城市发展中发挥其功能的基本保证。

现阶段,我国城市的土地资源尤其是工业用地日趋紧张。

为了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进行合理、高效的开发和利用。

基于此,本文就以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方面的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方法引言我国土地资源短缺,人均耕地占有量低,人均占有的城镇建设用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着巨大压力。

由于一般厂房房屋按传统设计,荷载为400KG/M²左右,且厂房内部空间不够,20年代所建工业园区厂房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加上上海一线城市给工业供地资源十分稀缺,闲置率也举高不下。

工业用地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用地,也同样面临着严重的土地利用矛盾。

而城镇建设用地增量主要来源于工业用地,因此如何集约利用工业用地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提供参考[1]。

一、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以外延扩张为主,且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比重过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用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工业用地与其他各类用地相比具有其特殊的属性,既要满足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又要避免因其功能单一而导致的土地浪费和土地价值降低。

因此,如何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本文认为,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对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缓解工业用地供需矛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工业经济效益;有效控制建设规模、优化建设布局,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用地高效利用工作方案

工业用地高效利用工作方案

工业用地高效利用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回忆起这十年来的方案写作经验。

关于“工业用地高效利用工作方案”,我决定采用意识流写作,让文字自然流淌,呈现出一篇充满活力的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用地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在许多地区,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低下,导致资源浪费。

如何高效利用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定位1.提高工业用地利用率,降低闲置土地比例。

2.优化工业用地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3.提升工业用地配套设施,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工作思路1.调查分析对现有工业用地进行摸底调查,了解用地现状、企业类型、产业特点等,为制定具体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2.制定方案(1)优化工业用地布局①合理规划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

(2)提高工业用地利用率①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降低闲置土地比例。

②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土地产出率。

(3)提升工业用地配套设施①完善园区公共服务设施,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②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绿色发展水平。

3.实施与监管(1)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加强监管,确保工业用地高效利用。

四、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工业用地管理机制(1)制定工业用地管理办法,明确用地审批、监管等程序。

(2)建立工业用地数据库,实现信息化管理。

2.优化工业用地供应结构(1)合理控制工业用地供应规模,确保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2)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租赁等方式,提高工业用地利用率。

3.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1)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

(2)加强土地开发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

4.提升工业用地配套设施(1)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高企业入驻条件。

(2)加强环保设施建设,促进绿色发展。

5.加强工业用地监管(1)建立健全工业用地监管体系,确保用地合规。

(2)加强闲置土地处置,提高土地利用率。

强化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强化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强化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摘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伴随着建设用地需求刚性上升,土地资源瓶颈制约越来越凸显,节约集约用地尤为紧迫。

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强化规划管控,优化空间布局,明确工业项目准入门槛,鼓励多层厂房建设,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荆州开发区分局全面强化节约集约用地,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以荆州经开区强化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节约集约用地;基本情况;问题及建议一、基本情况荆州经开区批准范围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1838.75亩,占批准范围总面积的81.29%;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2724.30亩,占批准范围总面积的18.71%;无不可建设土地。

在已建成建设用地中,住宅用地用地面积为261.00亩,占已建成建设用地的2.20%,占批准范围总面积的1.79%;工矿仓储用地面积9238.35亩,占已建成建设用地的78.03%,占批准范围总面积的63.44%;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039.40亩,占已建成建设用地的17.23%,占总面积的14.00%;商服用地面积6.30亩,占已建成建设用地的0.05%,占批准范围总面积的0.04%;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57.75亩,占已建成建设用地的0.49%,占批准范围总面积的0.40%;其他城镇建设用地面积235.95亩,占已建成建设用地的1.99%,占批准范围总面积的1.62%。

在已建成建设用地中,工矿仓储用地用地占比最高,其次是交通运输用地,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其他城镇建设用地等其他已建成建设用地占比均较小。

荆州经开区已建成建设用地中工矿仓储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占主导地位。

在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构成中,批准范围中已建成农村建设用地面积708.60亩,占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26.01%,占批准范围总面积的4.87%;已达到供地条件的其他土地面积为1789.80亩,占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65.70%,占批准范围总面积的12.29%;未达到供地条件土地面积为225.90亩,占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8.29%,占批准范围总面积的1.5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与优化升级,“循环经济思想”[14]不断渗入工 业用地规划与布局中,将带来工业土地集 约化新的“革命”,使工业企业占地面积降
低与土地投入产出率提高。它还是生态理
念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有机融合,表现在工业用地的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与工业用地规模的科学定位、企业群的集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8158(2010)09- 0052- 05
Status of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in China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It
JIA Hong- jun, HUANG Xian- jin, YU Shu- tong, WANG Guang- hong, ZHENG Ze- qing (Department of Land Resources and Tourism,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道路,达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推理法。研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发
展,工业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不断丰富;当前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存在着缺乏科学规划、供地过程不规范、批后监管不
足等问题;通过项目集中集聚、技术改进、存量挖潜和社区就业 4 种模式因地制宜地优化区域工业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目前还未有统一的定义。就土地经济学意义而言,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是指在符合城市总 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土地投入,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 率和经济效益[7]。工业土地的投入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以及不同的工业类别、产业用地结构调整等形式,而 且,某一城市或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宏观投入产出与某一工业项目的微观投入产出并不相同[8]。其基本涵义是: 在有限的建设用地上,通过宏观调控,科学合理布局工业用地,以坚持节约、高效、科学、合理用地为主旨,最大限 度地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率和单位面积投入产出率,走内涵式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 态价值的最大化。
第 3 阶段是从 1992 年开始,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发展高潮。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工业发展迅猛,各地工业 园区如雨后春笋,加之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城市用地实施“退二进三”,加剧了新老工业企业竞争用地的局面。 2002 — 2006 年间,中国城市年度土地供应用于工业用途的比重一直超过 40%,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
1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概念
对土地集约利用最早的研究来自古典经济学,杜尔格、魏斯特和李嘉图等在研究农业地租问题中发现并证 明了农地集约耕作中的报酬递减规律[4] 。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基础上对耕作集约化下了明 确定义[5]。经济学、区位理论、城市规划理论都较早涉及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经济学侧重土地成本与产出 的关系,区位理论主要是从地理学空间区位角度研究产业发展的最佳布局[6]。
第 2 阶段是 1978 — 1992 年,中国工业化进程跨入新阶段。市场对配置资源和激励投资起着空前的作用,随 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工业用地量迅速增长,占城市建设总用地中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平均在 26% — 27%左右 (比同一城市化水平的世界其他国家工业用地比重高 1 倍多),就连著名的旅游城市苏州、杭州和桂林,工业用地 的比重也占 22% — 25%[13]。随着工业化发展,土地可持续利用思想逐步渗入土地管理中,加之新技术、新材料应 用与新的发展理念逐渐产生,土地集约利用与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不仅表现在工业用地产出率的提高上,而且还 体现在合理布局上(图 1 中的 TP)。这一时期中国大城市先后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业布局开始逐步调 整,城市内部分散布局的企业逐渐向城市边缘区搬迁疏散。
收稿日期:2009- 09- 25 修稿日期:2010- 07- 11 基金项目:科技部软科学基金项目(2007GXS3B046)。 第一作者:贾宏俊(1975-),男,安徽含山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规划研究。E- mail: jhjwrr@
贾宏俊等: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及对策
企业内部机制推动 T
进一步丰富,并融进了成本效益观与可持 续发展观思想(图 步阶
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包括土地)的
工业化发展过程
大量投入来推动,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图 1 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土地集约度变化 Fig.1 Trend of intensive degree of industrial land during
结论:坚持科学规划工业用地;制定合理的工业用地准入门槛,强化工业用地预审;强化工业用地市场制度建设;建立健
全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体系和法规体系,强化批后监督手段,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础。
关键词:土地管理;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优化模式;政策引导;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1.24
2 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
2.1 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及工业用地特征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由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工业生产转变的过程,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经阶段。工业化通过
对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影响,进而促进经济发展[9]。 中国工业化过程大致可分 3 个阶段,各阶段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关系如图 1 所示。第 1 阶段是 1949 — 1978
第 24 卷 第 9 期 2010 年 9 月
中国土地科学 China Land Science
Vol.24 No.9 Sep.,2010
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及对策
贾宏俊,黄贤金,于术桐,王广洪,郑泽庆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研究目的:推行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促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市场、行政的最佳配置,走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54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年 9 月 第 9 期
了多项政策限制地方无节制地占用土地资
工 业
循环经济
源,如用地指标控制、行业用地限制等,新

思想渗入
的标准化工业厂房与工业企业产业链逐渐

C 政策引导
形成,在极短时间内工业用地扩张与耕地


技术与经济
P
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用

不断投入
地的集约化。同时,工业用地集约度的内涵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advocate the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to promot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that is consider as a production factor either in market or administration domains, which follows the so- called intens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 in order to reach the maximizing of social and economic revenue. Methods employed include theory research, documentation and inductive reasoning. The results indicate:(1)the connotation of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have been constantly enrich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2)current problems of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in China include deficiency of scientific planning, irregular land supply, and insufficient supervision after land approval, etc(; 3)intensive land us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zones should be optimized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via four patterns: project concentration, technology improvement, stock potential- tapping and community employm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foundation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ustainable, rapid and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which are (1)insist on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of industrial land;(2)establish reasonable access threshold for industrial land;(3)enhance the preliminary approval on industrial land and construction of market system for industrial land;(4)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and regulation system for industrial land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upervision after land is approved to u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