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真题】上海师范大学01-05年教育技术学考研试题
2004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

2004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一、分别写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拉伊、杜威、阿普尔的1—2本代表性教育著作。
(5×2 分,共10分)————————————————————————————————————————————————————————————————————————————————————————————————————————————————————————————————————————————————二、写出下列人物他们分别属于什么学派(5×2分,共10分)狄尔泰和斯普朗格————————————————————————————————————————————————————————————————————————————————————————————————————————————————————————————————————————————————巴格莱————————————————————————————————————————————————————————————————————————————————————————————————————————————————————————————————————————————————赫钦斯————————————————————————————————————————————————————————————————————————————————————————————————————————————————————————————————————————————————谢夫勒和彼得斯————————————————————————————————————————————————————————————————————————————————————————————————————————————————————————————————————————————————小威廉姆 E·多尔————————————————————————————————————————————————————————————————————————————————————————————————————————————————————————————————————————————————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2、双轨制————————————————————————————————————————————————————————————————————————————————————————————————————————————————————————————————————————————————3、学生中心论————————————————————————————————————————————————————————————————————————————————————————————————————————————————————————————————————————————————四、判别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15分)a)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考研专业课真题】上海师范大学01-05年教育技术学考研试题

上海师范大学01-05年教育技术学考研试题一、阐述媒体技术的发展概况(15分)二、阐述计算机类媒体的优缺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15分)三、论述我国教学改革中教学模式的发展趁势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作用。
(15分)四、试分析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特点。
(20分)五、写出你阅读过的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期刊、报纸、网站的名称,及阅读后的主要收获和评价。
(20分)六、简述自己近年来在教育技术或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进行了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15分)一、概念解释(每小题4分,计32分)1、教育技术学(AECT 94)2、教育传播3、教学过程最优化4、教学模式5、多媒体计算机6、信息高速公路7、教育系统设计8、课程开发二、问答题(第1~5题每题11分,第6题13分,计68分)1、教育技术为什么能提高教学效率?2、简述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由观点。
3、简述教育史上的四次革命,为什么说教育技术的发展是教育史上的又一次革命?4、说明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发展轨迹。
5、阐述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主要功能及其优势。
6、简述自己近年来进行了哪些科学研究,取得了哪些理论和实践的成果。
一、概念解释:(每小题6分,计42分)1、教育技术学(AECT94)2、学习理论3、教学效果最优化4、程序教学5、多媒体计算机6、教学设计7、积件二、问答题(每小题16分,计80分)1、试论在我国进行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中,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2、什么是教学模式?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3、试论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特点。
4、画出韦斯特莱传播模式图,说明各部分的意义,阐述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
5、语言实验室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功能?目前有什么新发展?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下述问题(28分)简述自己近年来在教育技术或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进行了哪些科学研究,取得了哪些理论和实践的成果?一、概念解释:1.信息化教育──2.信息化教学设计──3.AECT ──4.数字化图书馆──5.rubric──6.概念图——7.Blog──8.电化教育──9.经验之塔——10.Portfolio Assessment——二、填空题:1.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2份核心期刊是《》,杂志的主编是:( );和《》,杂志的主编是:( )。
上海师范大学历年教育硕士真题汇编

2、科举制及影响
3、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比较
4、举例说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
上海师范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
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学校管理目标
2、教育评价
3、课程方案
4、德育
5、稷下学宫
2、教师的劳动有哪些价值?
3、简述教育的生态功能
4、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
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评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思想
2、评述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
3、结合实例论述传授/接受学习的主要过程
4、建构主义评述(可举个例子,也可两者对比)
上海师范大学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5、德育过程
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自然主义
3、简述学记的主要内容
4、问题的性质,问题分为几种?举例说明
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80分)
1、巴尔赫特教育思想
2、五育并举
3、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上海师范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
上海师范大学历年教育硕士真题汇编
———————————————————————————————— 作者:
———————————————————————————————— 日期:
上海师范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
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上海师范大学综合考试(教育技术学专业)(复试)2008真题

Zhao noted that countries such as India, Korea, Japan, and Singapore are producing incredible scientists, engineers, and mathematicians—so the United States needs to find its own niche market. Said Zhao, “We need to ask ourselves, why would some company want to be based in the U.S.?
Zhao gave attendees his theory on what knowledge is most valuable in today’s economy, a question Herbert Spencer asked in 1859. Ironically enough, 150 years ago, science was his answer—just as science is what many educators believe is the answer today.
上海师范大学 2008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题
专业名称 考试科目(代码) 考生姓名: 教育技术学 综合考试 成绩:
一、简答题(20 分) (每题 10 分) (1) 、写出你认为在教育技术领域中最有影响的人和他们的贡献。 (2) 、写出你认为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发生过的最大的失误和教训。
二、选择题(20 分) (每题 10 分) (1) 如果你可以选择的话,你最喜欢坐在教室中那一个座位? A、第一排正中央 B、教室的正中央 C、最后一排 D、离老师最远的角落 答案:( )
上海师范大学师范类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上海师范大学师范类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上海师范大学师范类教育学真题及答案1、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题干强调了知识经验在人们知觉事物中的重要性。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是(A.发现问题一理解问题一提出假设一检验假设B.发现问题一研究问题一提出假设一检验假设C.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一理解问题一检验假设D.研究问题一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一检验假设正确答案:A解析: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就是发现、理解问题,然后提出、验证假设的过程。
3、“课程”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A.汉代B.唐宋期间C.元朝D.明代正确答案:B(共1条)匿名网友lv1 提问收益:0.00 答案豆B追问采纳为答案投票(0)4、为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教师考核应注意遵循下列哪些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公正性原则D. 准确性原则正确答案:BCDBCD[解析]教师考核工作必须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又称为工作记忆。
A. 瞬时记忆B. 短时记忆C. 长时记忆D. 感觉记忆正确答案:BB[解析]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提取使用记忆中的已有信息,即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
17.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A.普通教育B.职业教育C.高等教育D.学前教育正确答案:BB[解析]略18、教育的“j三个面向”是指教育要()A.面向学生B.面向未来C.面向现代化D.面向世界E.面向社会正确答案:BCD19,班上有很多学生迷恋网络,班主任组织了一个主题班会,题目是“我与网络”,班上同学们积极发言,深刻认识到了网络的优点和弊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主题班会的选择应注意()A.适合性B.创造性C.趣味性D.知识性正确答案:ABCD解析:班会主题的选择应遵循适合性、创造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原则。
20.讲课时,教师的语调要()A.平淡B.柔和C.抑扬顿挫D.呆板正确答案:C解析:教师讲课抑扬顿挫,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师范大学01-05年教育技术学考研试题
一、阐述媒体技术的发展概况(15分)
二、阐述计算机类媒体的优缺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15分)
三、论述我国教学改革中教学模式的发展趁势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作用。
(15分)
四、试分析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特点。
(20分)
五、写出你阅读过的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期刊、报纸、网站的名称,及阅读后的主要收获和评价。
(20分)
六、简述自己近年来在教育技术或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进行了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15分)
一、概念解释(每小题4分,计32分)
1、教育技术学(AECT 94)
2、教育传播
3、教学过程最优化
4、教学模式
5、多媒体计算机
6、信息高速公路
7、教育系统设计
8、课程开发
二、问答题(第1~5题每题11分,第6题13分,计68分)
1、教育技术为什么能提高教学效率?
2、简述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由观点。
3、简述教育史上的四次革命,为什么说教育技术的发展是教育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4、说明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发展轨迹。
5、阐述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主要功能及其优势。
6、简述自己近年来进行了哪些科学研究,取得了哪些理论和实践的成果。
一、概念解释:(每小题6分,计42分)
1、教育技术学(AECT94)
2、学习理论
3、教学效果最优化
4、程序教学
5、多媒体计算机
6、教学设计
7、积件
二、问答题(每小题16分,计80分)
1、试论在我国进行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中,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2、什么是教学模式?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3、试论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特点。
4、画出韦斯特莱传播模式图,说明各部分的意义,阐述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
5、语言实验室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功能?目前有什么新发展?
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下述问题(28分)
简述自己近年来在教育技术或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进行了哪些科学研究,取得了哪些理论和实践的成果?
一、概念解释:
1.信息化教育──
2.信息化教学设计──
3.AECT ──
4.数字化图书馆──
5.rubric──
6.概念图——
7.Blog──
8.电化教育──
9.经验之塔——
10.Portfolio Assessment——
二、填空题:
1.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2份核心期刊是《》,杂志的主编是:( );和《》,杂志的主编是:( )。
2.中国最早使用"电化教育"名词是()年,在()。
3.布卢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从底级到高级分为:()、()、()、()、()、()六个层次。
4.信息化教学设计的8个步骤:()、()、()、()、()、()、()、()。
三、简述题:
1、教育技术在中国发展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2、简述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3、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包含哪些重要内容?
4、简述如何尊重网络上的知识产权,如何在教学中合理使用他人的资料。
5、举例说明教学评价量规的设计。
6、简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四、设计题
1、自选一个教学内容,设计一个WebQuest教案。
(1)介绍
(2)任务
(3)资源
(4)过程
(5)学习建议
(6)评价
2. 提出一个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新创意,使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受益,并设计出实施方案。
2005年考试科目:教育技术学
一、概念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教学媒体──
2.微格教学法──
3.教学设计——
4.电子阅览室----
5.积件──
6.课程包——
7.混和学习──
8.质的研究──
9.叙事研究——
10.信息化教育管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80~90年代是从____到____的过渡阶段。
2.根据现代教学媒体的物理性质,教学媒体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四大类。
3.香农从通信的角度度量信息,从而把信息看作是________。
4.巴班斯基的问题教学法教学模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几个步骤。
5.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可以简化为三大部分:____、____和____。
6.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走过了____、____、____三个历程。
7.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资源建设主要是指____、____和____等的建设。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 简述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要点
2. 简述教学媒体编制的效果原理。
3. 举例说明不同的信息形态。
4. 简述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的分类。
5. 简述如何评价多媒体教学软件。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
四、论述题(共50分)
1.比较AECT94定义与2005新定义的研究对象观。
(20分)
2.参考下面的附录资料,以"爱情如歌"为主题设计一个"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单元教学计划,基本格式如下:(30分)
上海师范大学02年教学设计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教学设计
2、模式
3、教学设计的肯普模式
4、作品集
5、态度
二、论述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及其对教学设计的意义。
(20分)
三、分析杜威学派的“设计教学法”及其对今天教学改革的意义。
(20分)
四、阅读下面的国外教案,分析和评价该教案的特点,参考该教案,设计一个自己的教案。
(40分)
上海师范大学03年教学设计试题
一、名词解释:(30分)
1、教学设计
2、e-learning
3、学习对象
4、Portfolio
5、教育信息化
6、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
二、简答(40分):
1、教学设计的肯普模式
2、英特尔未来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3、WebQuest的教学设计模式
4、简述教学设计的由来和发展
三、简答:
1、论述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及其对教学设计的意义。
2、分析杜伟学派的“设计教学法”及其对今天教学改革的意义。
四、设计题:(每题25分,共50分)
1、阅读下面的国外教案,分析和评价该教案的特点,参考该教案,设计一个自己的教案。
2、用自己的语言续写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实际一个概念图说明故事的发展线索,然后以中学生的身份在故事板上设计演示文稿powerpoint展示自己的创意。
5H;e Q/~,{0参考资料:《皇帝的新装》故事的结尾。
上海师范大学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教学设计
一、概念解释(20分):1、建构主义2、教学策略3、教育信息化教育设计4、学习档案袋评价
二、填空(20)分:1、近30年来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得到主要观点有:布鲁纳提出的(螺旋式编排教学内容)。
加涅提出的(直线式——)。
奥苏贝尔提出的(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的原则)
2、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将认知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3、ISD开发的五个阶段是:
4、画出《教学系统设计》一书中提出的教学系统化设计流程图。
三、简答(50分):1、简答四种考试题测试。
2、四种考试题测试编写原则。
3、WebQuest 是谁提出的?有什么新发展?4、教学传递系统的含义,举例说明。
5、设计指挥技能层次分析图(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题目,大约就是甲乙共卖票32张,甲比乙多12张,问甲乙各卖多少张?用图画出。
)
四、教案设计(60分):1、以《长江》为名设计一教案2、用WebQuest设计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