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前十大类单病种死亡原因及构成(2019年)
6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分析6.1 -.

毕业论文学院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班级11统计1班学号20114006姓名翁坤玲论文题目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差异性分析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余华银教授[总评成绩: ]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差异性分析The main disease mortality difference analysis of urban and ruralresidents in our country翁坤玲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11(1)班 20114006指导教师:余华银教授内容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对生命长短的追求也越加明显。
提高一个国家整体医学救治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
国家层面近几年提出的有关医疗改革都是对城市和农村医学水平的巨大推动。
本文通过城乡之间主要疾病死亡率的研究和分析,了解未来我国居民疾病发病率的走向,从而更加有效的提出针对性措施。
现阶段,根据统计年鉴官方发布的数据可知恶性肿瘤已成为城市居民死亡率的”罪魁祸首”,大约占总体疾病致死率的25.7%。
紧跟其后的是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其大约各占20%左右。
较2000年和2013年比较,2013年主要疾病的排位不仅有变化,死亡率也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疾病种类的包含范围也随着实际情况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本文主要运用EXCEL软件分析近些年主要疾病的分布概况和变化,分析结果可为相关部门进一步提出建议提供依据。
关键词:居民死亡率构成恶性肿瘤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level, the pursuit of life length is more obvious. To improve a country medical treatment is currently a major issue.Our country about health care reform is for the big push of urban and rural medical level in recent years .This article aims to know 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residents disease incidence;through the data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main disease mortality study and analysis, and thus more effective targeted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At present, according to official data released statistics yearbook malignant tumor has become urban mortality "culprit", about 25.7% of the overall disease mortality.Followed by heart diseas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bout 20% or so.From 2000 compared to 2013, a change had happened in the position not only of major diseases, also have a rising trend of mortality .The types of diseaes include scope has made a adjustment accong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sistuation.In this ptext, by using of EXCEL software to analyze distribution situation of the major diseases, and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related department to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Key words:Residents ;The death rate ;Constitute;The malignant tumor mortality目录1、我国居民死亡率及构成概况 (1)1.1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现状 (1)1.2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成因分析 (2)2、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差异析 (3)2.1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 (4)2.2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 (5)2.3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差异分析 (6)3、相关建议 (10)参考文献 (12)附录1 (13)附录2 (15)附录3 (17)1.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概况根据近几年研究表明,中国存在十大疾病是造成居民病死率的主要病症。
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充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充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8.08•【字号】南府办发[2014]33号•【施行日期】2014.08.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充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府办发〔2014〕3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南充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8月8日南充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完善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减轻群众大病医疗负担,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2〕38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川办发〔2014〕22号)和省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川发改社会〔2013〕30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延伸和有益补充。
大病保险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政府主导、专业运作,责任共担、持续发展,因地制宜、机制创新”的原则,引入市场机制,采取由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的方式完善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在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形成长期稳健运行的长效机制,明显降低群众大病费用负担。
二、筹资机制(一)筹资标准。
我市大病保险筹资标准按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分别报价、统一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
并根据医疗费用合理增长、医保政策调整和大病保险实际报销水平变动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县20--年死因分析报告

**县20**年死因分析报告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死因年度分析报告(20__年)目录摘要 1 一、背景 2 二、目的 2 三、监测对象、方法和内容 2 (一)监测对象 2 (二)监测方法与内容 2 四、质量控制 3 (一)查重 3 (二)逻辑查错 3 (三)质量评价 3 五、统计方法 5 (一)死因编码 5 (二)死因归类 5 (三)分析指标 5 六、结果 6 (一)数据质量评价 6 (二)总体死亡情况 9 (三)全人群死亡水平居前五位原因分析 15 (四)期望寿命 16 七、主要发现及建议 18 (一)主要发现 18 (二)建议 19 摘要本报告利用建水县居民死因登记报告数据,采用率、构成比等指标,分析了20__年建水县居民死亡水平、死因顺位、期望寿命,以及恶性肿瘤和伤害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当地政府制定相应的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显示:20__年建水县居民全人群粗死亡率610.45/10万,男性死亡数为1942例,粗死亡率为716.52/10万,标化死亡率为501.76/10万;女性死亡数为1338例,粗死亡率为502.4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45.93/10万;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慢性病、伤害死亡率依次为47.46/10万、497.67/10万和64.40/10万,占总死亡的构成依次为7.82%、81.40%和10.58%;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传染性和寄生虫病,粗死亡率分别为233.39/10万、113.34/10万、79.28/10万、64.40/10万、28.48/10万,构成比依次为38.20%、18.55%、12.98%、10.54%和4.66%,前5位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84.92%。
男性前五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传染性和寄生虫病;女性前五位死亡原因依次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精神系统疾病。
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充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7—2020年)》的通知

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充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7—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1.01•【字号】•【施行日期】2017.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疾病防控正文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充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7—2020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南充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7—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1月1日南充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7—2020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6〕100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7—2020年)的通知》(川办发〔2017〕3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安全及其相关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南充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职业病防治关系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源头治理和专项整治力度不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强。
积极推进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价水平持续提升,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与鉴定依法规范,重点职业病监测稳步实施,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全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诸多问题挑战不断显现,我市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职业病危害涉及行业广。
我市职业病危害广泛分布于化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业等20余个行业领域,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数达1000余家,相当多的小微企业工艺技术装备和产业结构落后,作业场所尘毒危害超标严重。
南充市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

(‰) (‰) (‰) (人) (%)
(元)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公顷) (公顷) (千瓦) (千瓦小 时) (公斤) (公斤) (元)
(%) (次/年)
(%)
(元)
(%) (%)
2000
2005
2010
2011
8.10 7.28 0.82 1.83
3.8
8.10 7.40 0.70 2.30
28677 40044 21793 66607 40808
32909 45923 22685 79300 46822
36073 50275 27496 78924 49998
0.048 0.173 7.249
2013 797 415
63721
0.048 0.175 8.004
2058 741 383
0.056 0.135 3.174
1032 546 317
15203
0.048 0.147 4.798
1554 708 403
25188
0.048 0.161 6.303
1915 776 404
48433
0.048 0.166 6.720
1962 786 410
57003
70.72 1.74
54.73 4.52
3.8
8.83 5.08 3.75 1.57
3.7
17210 26137 17928 45959 24011
20348 29774 18550 59609 24126
22002 31348 19882 60614 25476
23050 32350 20234 59490 28066
年度死病例统计总结分析(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医疗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尽管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死病例仍然存在。
为了更好地了解死病例的现状和原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对某年度的死病例进行了统计总结和分析。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1. 数据来源:本文所涉及的数据来源于某市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的年度死病例报告。
2. 统计方法: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死病例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死亡原因等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1. 性别分布:在所统计的死病例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
这可能与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更多压力有关,导致男性更容易患上一些慢性疾病。
2. 年龄分布:死病例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年龄段,其中60-7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
这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相吻合,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更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3. 疾病类型:死病例中,心血管疾病、肿瘤、呼吸道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应加强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4. 死亡原因分析:(1)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为主要病因。
这提示我们要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肿瘤:肿瘤患者死亡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早期发现率低、治疗不及时。
因此,我们要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肿瘤的重视程度。
(3)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患者死亡率较高,这与环境污染、吸烟等因素有关。
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时加强对吸烟危害的宣传。
(4)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患者死亡率较高,这与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强、抗生素滥用等因素有关。
我们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严格控制抗生素的滥用。
四、结论与建议1. 结论:通过对某年度死病例的统计总结和分析,发现心血管疾病、肿瘤、呼吸道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