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统计年鉴2018指标数据:6_16_分地区农村成情况_2017年_
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1.受访者本人 [__]
[___|___|___|___]年
【出示示卡第1页】况是:
【出示示卡第2页】 1.农业户口
1.未婚
01.全职务农 1.此村/居委会 2.非农业户口
2.初婚有配偶 02.非农就业 2.此乡(镇、街道)3.居民户口
3.再婚有配偶 03.兼业(农和非其他村居委会 4.其他
4.离婚
农)
3.此县(县级市、区)8.[不清楚]
5.丧偶
04.无业
其他乡(镇、街道)
1
市/县城的边缘城区
2 单一或混合的单位社区
2
市/县城的城乡结合部
3 保障性住房社区
3
市/县城区以外的镇
4 普通商品房小区
4
农村
5 别墅区或高级住宅区
5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
新近由农村社区转变过来的城市社区(村改居、村居合并或
6
6
“城中村”)
农村
7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
8
5.访问户类型: 1.家庭户
结束时间:
[____|____]日[____|____]时[____|____]分(24 小时制)
12.访问总长度:[_____|_____|_____] (分钟)
─1─
2017 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 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 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6.同居
05.退休
4.此省其他县(县级
8.[不清楚]
06.学前儿童或 市、区)
在校学生
5.外省
【原创】R语言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数据主成分,聚类分析报告.pdf(附代码数据)

有问题到百度搜索“大数据部落”就可以了欢迎登陆官网:/datablog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研究有问题到百度搜索“大数据部落”就可以了欢迎登陆官网:/datablog摘要:近年来,随着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开始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多种多样的商品,而且人们在实现物质需求满足的同时,还在不断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
对此,本文先使用R语言对城镇居民人均总消费支出以及恩格尔系数的总体现状进行数据可视化,接着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综合评价。
共提取2个主成分,分别命名为日常必需品消费成分、非日常必需品成分,并将31个省区市主成分综合得分进行排名和聚类分析,结果分为四类。
最终得出相关结论,体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消费偏好的差异性以及其中的联系。
关键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数据可视化;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有问题到百度搜索“大数据部落”就可以了欢迎登陆官网:/datablog有问题到百度搜索“大数据部落”就可以了欢迎登陆官网:/datablog目录一、引言 (4)1.1研究背景及意义 (4)1.2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4)二、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现状分析 (5)2.1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总消费支出 (5)2.2恩格尔系数分析 (6)三、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统计建模分析 (8)3.1主成分分析 (8)3.1.1计算相关矩阵 (8)3.1.2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主成分负荷 (8)3.1.3确定主成分 (9)3.1.4主成分得分 (9)3.1.5计算主成分C1,C2的系数 (10)3.1.6各省、市、自治区的主成分得分排名 (10)3.1.7主成分作图 (12)3.2聚类分析 (13)3.2.1聚类分析结果分析 (13)四、结论及建议 (16)有问题到百度搜索“大数据部落”就可以了欢迎登陆官网:/datablog附录: (17)―、引言1.1研究背景及意义人均消费支出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实物支出和服务性消费支出。
关于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研究

现代营销上旬刊引言在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劳动力由经济欠发达区域、农业产业向高经济发展区域、非农产业流动的普遍规律。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再加上人口基数大、城乡收入差距大等多种综合因素,劳动力流动呈现出从农村向中、大城市流动,从内陆向沿海城市流动的基本态势。
我国参保人的养老保险关系与其劳动关系密不可分,其发展转移应与劳动关系同步进行,否则会造成参保人的权益损害。
根据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流动人口高达2.41亿人,人口的高流动性对养老保险关系的便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不能随着劳动力的流动得到及时转移,会严重损害投保人的养老保险权益,这会打击广大劳动者参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所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发展历程,从制度进程等多个方面分析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996年,《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转移问题的通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企业职工流动时,其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迁移的具体问题,并明确指出职工在统筹区域内实行流动时,其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能得到迁移,但不能迁移其基金。
跨统筹区域人员流动时,个人所缴纳的部分可随养老保险关系一起实现划转。
在1997年,国务院首次确立了中国的养老保险模式。
将社会统筹管理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1999年也有相关通知再次进行强调。
2001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问题进行补充,职工流动也需要按国家规定不间断缴费。
2009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再次强调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在流动就业时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问题,明确提出养老保险基金可在劳动者跨地区流动就业时一起进行转移。
继《暂行办法》之后,中央又出台了相关通知落实政策的实施。
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针对城职保和城乡低保两类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发布了《关于印发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315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沈佳涛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本文以浙江省11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演化规律,探究影响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因素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一、研究背景当前我国农村的规划建设及发展路径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可遵循,应该因地制宜、区别研究对待。
浙江省地区经济近年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浙江省6.23万亿元,全国总量中排名第四,平均城镇化率高达67%。
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之一,其农村地区是全国农村最有前沿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浙江省地区已到了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阶段。
因此,剖析浙江省快速城镇化地区城乡发展的特征和问题,探寻其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法,对于加快本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当前及以后的城乡规划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均具有借鉴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Isserman(2005)强调在研究和公共政策方面要正确界定农村和城市,以确定政府项目是否惠及农村人口,促进农村地区繁荣。
Yang-Jae(2005)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出25个指标定量评价了城乡融合发展对城市的影响,结论表明城乡融合发展产生了积极效果。
Olfert(2010)认为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更有效的农村发展和政策。
Pierantoni(2016)提出了在区域和地方尺度上适当实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农业实践的战略与行动建议。
Lichter(2017)认为美国大城市和农村社区比以往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三、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指标建立表1 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核心层指标层变量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产业经济城乡第一产业占GDP 比重之比X 1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之比X 2城乡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之比X 3城乡GDP 增长率之比X 4城乡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X 5城乡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之比X 6生态宜居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之比X 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 8公路网密度X 9生活污水处理率X 10乡风文明城乡普通中学生均拥有教师之比X 11城乡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之比X 12城乡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之比X 13城乡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之比X 14城乡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之比X 15国际互联网用户数X 16政策管理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X 17城乡登记失业率之比X 18城乡财政人均科技支出之比X 19城乡财政人均教育支出之比X 20生活富裕城乡人均GDP 之比X 21城乡职工人均工资之比X 22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X 23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之比X 24城乡居人均民年末储蓄余额之比X 25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之比X 26本文在理解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内涵的前提下,根据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与可获得性的原则建立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018统计年鉴

本年鉴适用于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城市 规划设计部门、城市社会经济研究机构 、市政建设 及房地产机构、各种中介服务及信息咨 询机构等单位的工作者,也是大专院校 师生、工商界人 士、境外投资者以及关心中国城市发展 的各界人士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年鉴的编辑出版得到了国家统计局农 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各省(区、市)统 计局、各 调查总队、各市统计局和调查队以及中 国统计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衷 心的感谢。
附录,为主要统计指标解释。需要说明 的是,从1997年开始,地级以上城市和 县级城市分别 采用不同的统计制度,有些指标在两类 城市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故本年鉴将地 级以上城市和县 级城市统计资料分为独立的两部分。
本年鉴所涉及的全国或全部城市统计资 料,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 别行政区和 台湾省。年鉴表中所列“全市”为城市的 全部行政区域,包括城区、辖县、辖 市;“市辖区” 包括所有城区,不包括辖县和辖市。
本年鉴编印工作量大,出版时间紧,难 免有不当之处,诚恳欢迎广大读者批评 指正。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 2018年12月
EDITOR,S
NOTES
China City Statistical Yearbook is an annual statistical publication. China Cit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8 reflects comprehensively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China. It
Total Land Area and Total Water Resources
2021国考笔试特训预测方法精讲-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 (全部讲义+笔记) (1)

方法精讲-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全部讲义)第一章数学运算第一节代入排除法【例 1】(2019 江苏)一只密码箱的密码是一个三位数,满足:3 个数字之和为 19,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 2。
若将百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对调,得到一个新密码,且新密码数比原密码数大 99,则原密码数是:A.397B.586C.675D.964【例 2】(2018 浙江)已知今年小明父母的年龄之和为 76 岁,小明和他弟弟的年龄之和为 18 岁。
三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小明的三倍,父亲的年龄是小明弟弟的四倍。
问小明今年几岁?A.11B.12C.13D.14【例 3】(2018 联考)某银行推出 3 年期和 5 年期的两种理财产品 A 和B。
小王分别购买这两种产品各 1 万元,结果发现,按单利计算(即利息不产生收益),B 产品平均年收益率比 A 产品多 2 个百分点,期满后,B 产品总收益是 A 产品的2.5 倍。
那么,小王各花 1 万元购买A、B 两种产品的平均年收益分别是:A.700 元和 900 元B.600 元和 900 元C.500 元和 700 元D.400 元和 600 元【例 4】(2019 北京)某工厂有甲、乙、丙 3 条生产线,每小时均生产整数件产品。
其中甲生产线的效率是乙生产线的 3 倍,且每小时比丙生产线多生产 9 件产品。
已知 3 条生产线每小时生产的产品之和不到 100 件且为质数,则乙生产线每小时最多可能生产多少件产品?A.14B.12C.11D.8第二节倍数特性法一、整除型【例 1】(2017 联考)如下图,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分别写着连续的 6 个整数,且每两个相对面上的两个数的和都相等,则这 6 个整数的和为:A.53B.52C.51D.50【例 2】(2019 上海)小李第一次买了 A、B、C 三种饮料各若干瓶,共花去了75 元;之后他再次买了这三种饮料若干瓶,共花去了 134 元。
两次购买的每种饮料数量之和相同,那么若三种饮料各买 1 瓶最多需花费多少元?(假设饮料价格都是整数元)A.11B.15C.19D.23二、余数型【例 3】(2019 江苏)某机关事务处集中采购了一批打印纸,分发给各职能部门。
农业发展全国各省市区统计数据:中国2017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情况统计_一__

数量
92334274 226882493 216127577 200245261 544341 2214460
34140880
961629 1975149 27613699 2061960 1984825 1037088 1605578
5.26 12.44 8.57 2.75 5.4 4.15 7.71 7.02
1.82 1.52 7.52 12.45
摘编自《中国农业年鉴2018》
单位:公顷.户.份.个中.件国2017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情况统计(一)
项目
耕地承包情况 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 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数 家庭承包合同份数 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份数 以其他方式承包颁发的 机动地面积
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情况 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 按流转形式划分 转让 互换 出租(转包) 出租给本乡镇以外人口或单位的 股份合作 耕地入股合作社的面积 其他形式 按流转去向划分 流转入农户的面积 流转入专业合作社的面积 流转入企业的面积 流转入其他主体的面积 流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 流转出承包耕地的农户数 签订耕地流转合同份数 签订流转合同的耕地流转面积
19631870 7751252 3356682 3401076 19035254 70705578 55359625 23328103
2517 2410 44481 1.79 -1.44 -1.36 -7.4 2.75
6.87
12.07 15.45 5.12 40.58 21.76 14.1 8.53
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变与结构评价

金晟男,耿献辉.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变与结构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9):224-230.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1.09.040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变与结构评价金晟男,耿献辉(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采用2009—2018年的城乡相关数据,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3个角度设计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我国除台湾、香港、澳门、西藏自治区之外的30个省(市、区)城乡协调度的动态演化过程。
结果显示,虽然全国整体城乡发展水平不高,各省(区、市)间城乡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有差异,但是2009—2018年间城乡协调度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状态,表明城乡间差异在减小。
其中,城市发展最大的优势是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方面,乡村发展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
最后根据城乡发展的现状,为政策制定者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乡协调;指标体系;协调度;全国;动态演变;结构评价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9-0224-06收稿日期:2020-08-23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K0201900192)。
作者简介:金晟男(1997—),男,浙江衢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涉农产业经济研究。
E-mail:837407538@qq.com。
通信作者:耿献辉,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涉农产业经济研究。
E-mail:gengxh@njau.edu.cn。
在我国,城市和农村这2类异质空间单元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1]。
在城乡要素配置与要素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城市的特有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存在,导致各种资源向城市聚集,城乡分割的状态由此形成[2]。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下,城乡关系先后经历了城乡分割、城乡对立、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五大阶段[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支配收入 来源构成 Percentage of Disposable Income
工资性收入 Income from Wages
and Salaries
经营净收入 Net Business
Income
财产净收入 Net Income
from Properties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92.0 176.5 175.0 185.1 142.3 326.4 323.8 232.9
6-16 续 表 continu ed 单位: 元,% (yuan,% )
地区
Region
全国 National Average 北京 Beijing 天津 Tianjin 河北 Hebei 山西 Shanxi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辽宁 Liaoning 吉林 Jilin 黑龙江 Heilongjiang 上海 Shanghai 江苏 Jiangsu 浙江 Zhejiang 安徽 Anhui 福建 Fujian 江西 Jiangxi
6-16分 地区农 村居民 人均可 支配收 入来源 和构成 情况 (2017 年)
Per Capita Disposa ble Income and Composi tion of Rural Househo lds by Sources and Region( 2017)
单位: 元,% (yuan,% )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303.0 1570.5 1007.6
274.2 163.9 514.8 296.9 289.1 553.0 862.4 680.3 717.8 218.9 290.0 214.2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Shandong Henan Hubei Hunan Guangdong Guangxi Hainan Chongqing Sichuan Guizhou Yunnan Tibet Shaanxi Gansu Qinghai Ningxia Xinjiang
40.93 75.18 60.40 53.11 50.64 21.05 39.45 23.31 22.43 72.92 49.66 61.94 36.24 45.40 42.36
37.43 8.83
25.57 32.82 26.18 50.73 42.33 57.14 52.85
4.93 29.33 24.49 39.40 38.42 36.77
地区
Region
全国 National Average 北京 Beijing 天津 Tianjin 河北 Hebei 山西 Shanxi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辽宁 Liaoning 吉林 Jilin 黑龙江 Heilongjiang 上海 Shanghai 江苏 Jiangsu 浙江 Zhejiang 安徽 Anhui 福建 Fujian 江西 Jiangxi
6729.7 4747.2 5963.9 4368.9 4118.6 5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5576.3 4491.4 4821.4 3285.2 5412.5 5735.4 3241.5 3556.2 3763.6 4252.0 6037.0
390.8 199.5 165.8 148.2 414.8 185.1 185.9 308.0 322.5
2.26 6.48 4.63 2.13 1.52 4.09 2.16 2.23 4.37 3.10 3.55 2.88 1.72 1.78 1.62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Shandong Henan Hubei Hunan Guangdong Guangxi Hainan Chongqing Sichuan Guizhou Yunnan Tibet Shaanxi Gansu Qinghai Ningxia Xinjiang
可支配 收入 Disposable Income
工资性收入 Income from Wages
and Salaries
经营净收入 Net Business
Income
财产净收入 Net Income
from Properties
13432.4 24240.5 21753.7 12880.9 10787.5 12584.3 13746.8 12950.4 12664.8 27825.0 19158.0 24955.8 12758.2 16334.8 13241.8
5498.4 18222.8 13138.7
6840.9 5462.4 2649.3 5423.1 3018.3 2840.3 20289.2 9513.0 15457.1 4624.0 7415.9 5609.2
5027.8 2140.4 5561.9 4227.9 2824.0 6384.6 5819.1 7399.8 6692.8 1372.8 5619.4 6112.2 5026.2 6275.8 4868.8
15117.5 12719.2 13812.1 12935.8 15779.7 11325.5 12901.8 12637.9 12226.9
8869.1 9862.2 10330.2 10264.5 8076.1 9462.3 10737.9 11045.3
6068.9 4770.4 4389.6 5340.8 7854.6 3242.4 5167.5 4394.5 4016.1 3635.7 2794.9 2428.1 4271.5 2275.4 2704.1 4224.0 27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