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78例糖化血红蛋白的检验指标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糖尿病肾病是指由于糖尿病引发的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导致的慢性肾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肾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而且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逐渐发展成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终末期肾病,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和评估非常重要。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是常用的糖尿病肾病监测指标,对于评估病情和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1.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其稳定性和持续性使其成为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理想指标。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患者长期的血糖控制情况,有助于评估病情发展趋势,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

2. 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高血糖会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血红蛋白发生非酶催化的糖基化反应,形成糖化血红蛋白,其浓度可以反映出患者过去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因此可作为评估肾病发展风险的重要指标。

3. 通过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

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患者的临床症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受损,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延缓疾病的进展。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于评估病情发展趋势、制订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但需要注意的是,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于贫血、血液失血等情况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其他临床指标。

1. 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升高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是早期诊断和监测肾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

糖尿病肾病患者通常伴有血糖控制不佳、蛋白尿等特点。

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评估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情况上有重要意义,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则是监测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分析两项检验的临床意义,探讨它们之间的关联,并展望它们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管理中的未来应用前景。

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相关,其联合检验能更全面评估疾病进展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该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并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更多地采用该检验以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临床价值、关联、前景、结论、研究方向、实践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不少人患上这种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4.25亿人患有糖尿病,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

糖尿病肾病则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目前,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

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肾功能状况,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则可以反映出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情况。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单独进行这两项检验可能无法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研究人员开始关注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之间的关联,探索这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这一新的检测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血糖控制状况,为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旨在分析该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之间的关联,最终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效果分析陈桂芳

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效果分析陈桂芳

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效果分析陈桂芳发布时间:2023-06-17T08:54:29.147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6期作者:陈桂芳[导读]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用于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检验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肾病检验,观察组为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对照组为同期入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将其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根据检验结果分析,对照组受检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比观察组受检者相同指标明显更高,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利用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检验可有效判断病情状况,医生根据检验结果可与健康人群有效区分,提高诊断准确率,便于患者尽早治疗。

通辽市扎鲁特旗人民医院内蒙通辽 029100摘要: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用于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检验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肾病检验,观察组为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对照组为同期入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将其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根据检验结果分析,对照组受检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比观察组受检者相同指标明显更高,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利用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检验可有效判断病情状况,医生根据检验结果可与健康人群有效区分,提高诊断准确率,便于患者尽早治疗。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检验结果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上升,饮食习惯、生活作息均发生了较大转变,这也是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主要原因,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高发性特点。

糖尿病虽不会立即威胁生命安全,但是会增加各类并发症发生风险,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发病初期并没有典型症状,但是随着病情发展会造成肾功能衰竭,加快病变速度,临床治疗难度较大[1]。

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效果分析与探讨

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效果分析与探讨

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效果分析与探讨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在2021年10月到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7例作为特殊组,另选择37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分析检验结果。

结果:特殊组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指标高于参照组,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变化与患者肾脏损伤呈现密切关联性,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异常则标志着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小球损伤,在临床中属于糖尿病肾病的特异型诊断指标,因而诊断效果理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效果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之一,其是长期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以及眼底的病变。

微量白蛋白尿期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期,积极恰当的干预措施,能明显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当糖尿病患者尿常规发现有蛋白尿或出现如下症状时,需警惕肾脏疾病的发生。

本疾病的隐匿性比较高,临床实施常规尿蛋白检测中很难诊断出病情,促使很多患者的病情耽误了治疗[1]。

因而临床需要找到更加准确的诊断方式,为病情的治疗提高依据。

此次就2021年10月到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7例作为特殊组,另选择37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探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效果,具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21年10月到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7例作为特殊组,另选择37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特殊组33-69岁,平均(51.69±4.31)岁,男21例,女16例;参照组32-68岁,平均(51.57±4.62)岁,男20例,女17例。

纳入标准:均知情并且签署同意书;依从性高。

排除标准:无意识、不能正常交流者;合并严重器官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早期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200例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

对两组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有效测定。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有效的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出现肾病微血管的病变程度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有明显的关系,而尿微量白蛋白也是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小球出现损伤的标志,即可作为慢性肾病的诊断指标。

因此,定期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将有利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早期糖尿病肾病选取200例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

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有效测定,探讨以上两种指标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0例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控制都较好,其糖化血红蛋白≤6.2%,男60例,女40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5±8)岁;观察组患者属于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6.2%,男59例,女41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6±8)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对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将非糖尿病肾病患者排除在外,同时排除服用能引起蛋白尿或产生肾脏毒性物质的药物的患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早晨,空腹抽取所有患者EDTA-K2抗凝血液2 ml,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检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有效检测,试剂盒由宁波美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而对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步骤为:采集患者24 h尿液,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有效的检测,而试剂盒则由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并严格遵照试剂盒上的说明进行合理的操作。

糖化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糖化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2 GA 的血糖监测作用
由于血浆白蛋白的半衰期短于红细胞,短期的血糖波动情 况即可引起 GA 数值的变化,国外一项研究使用强化胰岛素方 案作为 8 例血糖控制不佳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初始治疗,发现 2 周后 HbA1c 和 GA 的降幅分别为 0. 9% 和 10. 6% ,GA 的降幅 近乎 HbA1c 的 10 倍[7],所以 GA 更易体现短期血糖的波动。 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GA 的变化早于 HbA1c 的改变, 故对于降糖药物的疗效及评价,GA 可能较 HbA1c 更适合。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GA 升高肾小 球系膜细 胞 和 上 皮 细 胞 内 的 氧 化 产 物[18],提 示 GA 可 能 与 CKD 患者肾功能的恶化有关。既往研究表明 GA 可刺激肾小 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高表达转化生长因子 - β1 ( TGF - β1 ) 、 细胞外基质蛋白、蛋白激酶 C - β( PKC - β) 、细胞外信号调节 激酶( EPK) ,提示 GA 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系。Cohen 等[19]证 实 在 持 续 高 血 糖 状 态 下 使 用 抑 制 GA 生 成 的 药 物 ( 2 - 苯乙酸类药物) 降低 db / db 大鼠 GA 水平,可减少肾脏 Ⅳ 型胶原的分泌,减缓肾小球硬化,降低蛋白尿。因此降低 GA 水平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思路。
* 本课题为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No. 81270824) ; 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基金资助项目( No. 11410708500) ; 上海市科委基金资助项目( No. 114119a6100,11DZ1921904) ; 上 海 市 级 医 院 新 兴 前 沿 技 术 攻 关 项 目 ( No. SHDC12006101 ) ; 上 海 市 科 委 基 础 研 究 重 大 项 目 ( No. 11DJ1400101) ; 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 No. 11DZ1973103)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技基金资助项目( No. 11xj21058)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效果分析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效果分析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08.050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效果分析刘波,许利娟,陈士建山东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南271100[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验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山东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内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时间段单纯糖尿病患者80例为常规组,两组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检验。

对比两组HbA1c、mALB水平,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单一与联合的诊断效能。

结果研究组HbA1c、mALB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单独检测检出率为42.50%、mALB为40.63%、联合检验阳性率为49.38%。

联合检验敏感度97.50%、特异度98.75%、准确性98.13%,高于HbA1c以及mALB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后能确诊病情,联合检测同样可为病程久患者提供诊断信息支持,检验效果良好。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检验效果[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4(b)-0050-04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ing Glycated Hemoglobin and Urinary Microalbumin Test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LIU Bo, XU Lijuan, CHEN Shijian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Laiwu Central Hospital of Shandong Health Group,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71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and urinary microalbu‐min (mALB) test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21 to February 2022, 8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nephropathy in Laiwu Central Hospital of Shandong Health Group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80 patients with simple diabetes at the same tim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were tested for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microalbuminuria. Compare the levels of HbA1c and mALB between two groups, and analyze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single and combined tests for glycated hemoglobin and urinary microalbumin. Results The levels of HbA1c and mALB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etection rate of HbA1c single test was 42.50%, mALB was 40.63%, and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joint test was 49.38%.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the combined test were 97.50%, 98.75%, and 98.13%,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HbA1c and mALB alon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can be diagnosed after receiving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urinary microalbumin tests, and the combined test can also provide diagnostic information to support patients with long duration of disease, and the test is effective.[Key words] Glycated hemoglobin; Urinary microalbumin; Diabetic nephropathy; Test effect糖尿病属于导致患者出现为较危险的独立因素,提示会牵连患者的心脏、肾部、眼睛等均会造成[作者简介]刘波(1988-),男,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为检验医学结合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4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微量白蛋白(mALB)、空腹血糖(FB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糖尿病患者相比健康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

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较低的患者与健康受检者相比,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含量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的同时,空腹血糖与尿微量白蛋白随之升高,差异显著P<0.05)。

讨论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能够做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标准,可以标志糖尿病患者的肾损害程度。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诊断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接受肾替代治疗的慢性肾脏疾病的一个主要病因是糖尿病肾病。

这些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高,许多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肾功能恶化至需要肾脏替代治疗之前就可能死于心血管疾病[1]。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微量白蛋白(mALB)、空腹血糖(FBG)检测结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提供临床资料。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42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

患者中男79例,女63例,年龄35-82岁,平均(52.6±4.9)岁。

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60例做为健康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7-79岁,平均(53.5±4.8)岁,经检查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均为正常,排除其中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肾脏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统计学软件分析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0-272.
7 Stancikova M,Lukac J,Istok R,et al.Serum adenosine deaminase
activity and its isoenzyme patter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 upus ery2themat osus.Clin Exp Rheumatol,1998,16(5):583-586.
(编辑:张犁)
糖尿病肾病78例糖化血红蛋白的检验指标关系研究
朱阿宾
【摘要】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在糖尿病的临床监测中有很大的意义,不仅能直接反映血糖控制水平,而且合成过程缓慢。

本文认为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成正比关系。

文章对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三项主要指标进行了检验分析。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肾病;清蛋白尿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80-6115(2008)05-0440-02
糖化血红蛋白(HbAl)主要是指血液中与葡萄糖结合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反映的是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根据电泳分为HbAla、HbAlb、HbAlc三种。

其中HbAlc占糖化血红蛋白总数的70%,大多数学者认为HbAlc能更确切的反映血中葡萄糖特别是真糖的真实情况。

并且HbAlc的检测避免了每日的血糖值的波动,与病人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

本文通过联合检测78例DM患者的HbAlc、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糖尿病肾病(DM)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 DM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均系本院住院及专科门诊患者,按WHO(1999年)DM诊断标准确诊。

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37~84岁,平均56.43岁。

根据实验目的及患者HbAlc实测水平(正常参考范围4%~6%),将其分为低值组21例(HbAlc≤6%),中值组37例(HbAlc为6.1%~9.0%),高值组20例(HbAlc>9.0%)。

1.1.2 健康对照组27例,均系本院健康体检者。

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38~78岁,平均58.22岁。

血糖及HbAlc均在正常范围内,均排除高血压、DM、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疾病。

1.2测定方法
1.2.1 HbAlc和葡萄糖(Glu)测定HbAlc采用胶乳凝集反应,波音特生物科技公司试剂。

Glu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北京利德曼试剂。

所有受试者于清晨空腹静脉采血。

1.2.2 尿mALB和尿NAG测定mALB采用免疫比浊法,北京利德曼试剂。

NAG采用连续监测法,北京九强生物公司试剂。

标本均为晨尿。

1.2.3仪器南京神州英诺华D3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所有项目均于2h内完成。

1.3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以珋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DM组与健康对照组4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见表1,差异有显著性。

表1 DM患者与健康对照组HbAlc、FBG、尿mALB、尿NAG测定结果(珋
x±s)组别例数HbAlc(%)FBG(mmol/L)mALB(mg/L)NAG(U/L)健康对照组27 4.92±0.67 4.87±0.6612.91±7.72 6.30±4.26 DM组788.63±2.42311.70±3.84364.15±40.56320.04±13.383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3P<0.01
作者单位:425700湖南新田,新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2.2DM组中不同HbAlc水平FBG、尿mALB、尿NAG测定结果比较(1)HbAlc低值组与健康对照组FBG、尿mALB、尿NAG比较稍有升高,差异无显著性。

(2)中、高值HbAlc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随着HbAlc水平的升高,FBG、尿mALB、尿NAG也随之升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

且中、高值组之间3项指标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2。

表2 DM患者不同HbAlc水平FBG、尿mALB、尿NAG测定结果组别n HbAlc(%)FBG(mmol/L)mALB(mg/L)NAG(U/L)健康对照组27≤6.0 4.87±0.6612.91±7.72 6.30±4.26低值组21≤6.0 5.22±1.0813.14±10.837.03±5.28中值组37 6.1~9.010.36±3.73356.50±39.41316.03±12.573高值组20>9.015.88±5.023104.22±63.50326.26±20.183注:中值组、高值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低值组比较3P<0.01;高值组与中值组比较,3P<0.01
3讨论
HbAlc是血红蛋白在高血糖作用下葡萄糖游离醛基与血红蛋白游离氨基间发生的缓慢、连续且不可逆的非酶促糖化反应的产物,可持续于红细胞120天生命周期中。

故反映了测前6~10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糖尿病诊断、临床治疗效果估计及协助判断预后的较好指标。

本试验结果显示HbAlc 与FBG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但在测定结果中HbAlc与FBG有时会出现不平行现象。

HbAlc 高值组中有5例FBG在正常范围内,另有3例HbAlc低值者FBG较高。

原因可能是检测对象均为住院患者,某些患者检测时已开始用药治疗,血糖得以控制,而HbAlc形成缓慢、持续,且长时间稳定,故原较高的HbAlc未迅速改变而出现低FBG、高HbAlc的现象。

而血糖的升降受体内瞬时状态的影响较大,如一些应激性血糖升高,也可出现高FBG而低HbAlc的现象。

同时,HbAlc还受红细胞质和量的影响。

如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寿命缩短,导致HbAlc形成时间缩短;又如某些肾病患者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极度贫血患者输血治疗后等均可导致HbAlc与血糖水平的不平行现象。

因此在诊断与治疗时应结合病史一起分析,可更加准确地诊断DM及其相关疾病,进一步避免误诊和漏诊。

mALB是一种带负电荷的大分子。

正常肾小球基底膜具有滤过功能,少量滤过的尿mALB95%又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故尿中mALB的含量极低。

NAG是一种细胞内溶酶体酶,血浆中NAG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因此,尿NAG主要来自肾近曲小管。

当近曲小管细胞受损时,尿NAG升高,且NAG 在尿中较稳定,可以作为反映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和肾小管损伤的灵敏指标[3]。

而DM患者肾脏微血管损伤,肾小球基底膜结构蛋白的非酶糖化,基底膜电荷屏障缺陷,同时肾脏近曲小管受损均导致尿蛋白的产生。

本文病例组中各组HbAlc与尿mALB和尿NAG呈显著正相关,HbAlc越高,尿mALB和尿NAG也越高,DM患者肾脏微血管损伤越重,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存在肾小管及肾间质的损伤。

本文检测结果还发现,联合检测尿mALB和尿NAG阳性率可由原先单项检测的47.9%和38.3%提高到75.5%。

因此,联合检测HbAlc、FBG、尿mALB和尿NAG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准确诊断及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利红.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探讨.中
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24.
2 林亦可.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的相关性分析.实
用医技杂志,2007,28.
3 刘艳梅.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国际检验医学杂
志,2007,11.
(编辑:张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