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人紧急呼叫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病房呼叫系统方案

病房呼叫系统方案

病房呼叫系统方案一、引言病房呼叫系统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它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医护人员呼叫服务,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呼叫系统的方案,包括系统的基本原理、功能需求、硬件设备、软件平台以及实施计划等。

二、系统基本原理病房呼叫系统是通过病房内的呼叫设备与医护人员的接收设备之间的通信实现的。

当病人需要医护人员的匡助时,可以通过呼叫设备进行呼叫,呼叫信息将通过系统传输到医护人员的接收设备上,医护人员收到呼叫后可以及时做出响应。

三、功能需求1. 呼叫功能:病人可以通过呼叫设备向医护人员发起呼叫请求,包括紧急呼叫和普通呼叫两种类型。

2. 呼叫转移功能:当医护人员暂时无法响应呼叫时,可以将呼叫转移给其他医护人员,确保病人的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3. 呼叫优先级管理:根据病人的状况和需求,对呼叫进行优先级管理,确保紧急情况得到优先处理。

4. 呼叫信息显示:医护人员的接收设备应能够显示病人的呼叫信息,包括病人的房间号、呼叫类型、呼叫时间等。

5. 呼叫信息记录:系统应能够记录病人的呼叫信息,以便后续的查询和统计分析。

6. 呼叫设备管理:系统应能够管理病房内的呼叫设备,包括设备的添加、删除、维护等功能。

四、硬件设备1. 呼叫设备:病房内每一个床位应配备一个呼叫设备,呼叫设备应具备呼叫按钮、呼叫指示灯等基本功能。

2. 接收设备:医护人员应配备接收设备,接收设备应具备呼叫信息显示、呼叫响应等功能。

3. 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呼叫信息的传输和管理。

4. 数据存储设备:系统应配备数据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呼叫信息和系统配置信息。

五、软件平台1. 前端界面:医护人员的接收设备应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操作和查看呼叫信息。

2. 后台管理:系统应具备后台管理功能,包括呼叫设备管理、接收设备管理、呼叫信息管理等。

3. 数据分析:系统应能够对呼叫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提供数据支持给医院管理层进行决策。

病房呼叫系统原理图

病房呼叫系统原理图

病房呼叫系统原理图病房呼叫系统是一种用于医院病房的设备,旨在提供快速、高效的病人呼叫服务。

它通过一套完整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将病人的呼叫信号传递给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响应和处理。

一、系统组成1. 病人呼叫设备:病房内每个床位配备一个病人呼叫装置。

该装置通常由一个按键和一个呼叫指示灯组成,病人可以通过按下呼叫按钮向医护人员发送呼叫信号。

2. 主机控制器:主机控制器是病房呼叫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接收和处理病人的呼叫信号。

它通常由一个微处理器、一个呼叫信号接收器和一个呼叫信号处理器组成。

3. 信号传输线路:用于将病人呼叫信号从病人呼叫设备传输到主机控制器。

传输线路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具体根据医院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而定。

4. 呼叫指示器:呼叫指示器安装在医护人员的工作站或护士站,用于显示病人的呼叫信息。

呼叫指示器通常由一个显示屏和一组指示灯组成,显示病人的呼叫床位号和呼叫类型。

5. 呼叫处理软件:呼叫处理软件安装在呼叫指示器所连接的计算机上,用于接收和处理病人的呼叫信号。

它可以根据医院的需求进行定制,包括呼叫优先级设定、呼叫分配和呼叫记录等功能。

二、工作原理当病人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时,他们可以按下床头的呼叫按钮。

一旦按下按钮,病人呼叫设备会发送一个呼叫信号,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线路传输到主机控制器。

主机控制器接收到呼叫信号后,会根据信号的来源和呼叫类型进行处理。

它会将病人的呼叫信息发送到呼叫指示器,并在指示器上显示病人的床位号和呼叫类型。

同时,主机控制器还会将呼叫信息发送到呼叫处理软件,以便进行呼叫记录和分配。

医护人员在工作站或护士站的呼叫指示器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病人的呼叫信息。

他们可以根据呼叫的紧急程度和病人的需求,及时做出响应和处理。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呼叫指示器上的功能键,确认接收呼叫、取消呼叫或转移呼叫。

三、系统特点1. 高效快捷:病房呼叫系统能够实现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实时通讯,大大缩短了医护人员响应病人需求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病房呼叫器设计范文

病房呼叫器设计范文

病房呼叫器设计范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病房呼叫器在医疗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获取患者需求,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功能需求、技术实现等方面介绍病房呼叫器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1.可靠性:病房呼叫器是与实际患者需求息息相关的关键设备,因此其可靠性是设计的首要原则。

设计应注重稳定性和故障自动恢复功能,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易操作性:患者通常身体不便,设计应简单易用,操作界面直观清晰。

关键功能应通过大按钮、明确图标等方式来实现,方便患者快速操作。

3.易维护性:病房呼叫器是医院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因此设计应考虑易维护性。

设备维护应方便快捷,如设备不工作时能够通过更换电池或重新充电来解决。

4.数据安全性:病房呼叫器涉及患者隐私和医疗数据,设计应注重数据安全性,确保患者信息不被泄漏。

使用安全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传输和存储是必要的。

二、功能需求1.呼叫功能:患者按下病房呼叫器上的按钮,医护人员能够及时收到呼叫信息。

2.紧急呼叫功能:患者按下病房呼叫器上的紧急按钮,传输给医护人员的呼叫信息应具有高优先级,确保紧急情况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3.医护人员接听功能:医护人员能够收到患者呼叫信息并及时响应。

4.呼叫信息显示:病房呼叫器上应有显示屏,能够显示患者的呼叫信息、呼叫状态及医护人员的处理状态。

5.声音提醒功能:患者按下病房呼叫器按钮后,能够发出声音提醒医护人员。

同时,医护人员接听呼叫时也应有声音提醒。

6.多通道功能:病房呼叫器可以实现多个患者同时使用,每个患者拥有自己的呼叫通道,确保呼叫信息不会互相干扰。

7.位置追踪功能:病房呼叫器应具备位置追踪功能,可以准确获取患者所在病房或位置信息,方便医护人员及时找到患者。

三、技术实现1.无线通信技术: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等)与呼叫接收设备(如医护人员手持设备)进行通信,减少线缆布线,提高设备的可移动性。

2.声音传输技术:病房呼叫器上的声音提醒功能可以通过音频放大器和扬声器来实现,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听到呼叫声音。

病房呼叫系统施工方案

病房呼叫系统施工方案

病房呼叫系统施工方案引言概述:病房呼叫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施,它可以帮助医院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呼叫系统的施工方案,包括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等方面。

一、系统设计1.1 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病房呼叫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这包括确定病房内的呼叫设备数量、呼叫方式(如按钮、语音识别等)、呼叫的紧急程度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增长需求。

1.2 系统架构设计在确定了系统需求后,可以开始进行系统架构设计。

这包括确定呼叫设备与呼叫中心之间的通信方式(如有线、无线等)、呼叫中心的位置和布局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冗余性,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1.3 系统界面设计系统界面设计是病房呼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设计界面时,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操作便利性。

同时,还需要保证界面的美观和易于操作,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体验。

二、系统安装2.1 设备安装在进行设备安装之前,需要根据系统设计方案确定设备的位置和布局。

设备安装时,需要严格按照设备的安装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设备的接线和连接,以确保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

2.2 网络配置病房呼叫系统通常需要与医院的网络进行连接,以实现呼叫设备与呼叫中心之间的通信。

在进行网络配置时,需要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网络测试和调试,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3 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病房呼叫系统安装的最后一步。

在进行系统集成时,需要将各个设备和组件进行连接和调试,以确保系统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三、系统调试3.1 设备调试在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设备的调试工作。

这包括设备的功能测试、参数设置和故障排除等。

通过设备调试,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3.2 网络调试网络调试是病房呼叫系统调试的重要环节。

病房呼叫器设计

病房呼叫器设计

病房呼叫器设计
引言概述:病房呼叫器是医院病房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呼叫护士或医生,提高医疗护理效率。

因此,设计一款高效可靠的病房呼叫器对于医院来说至关重要。

一、呼叫器的外观设计
1.1 设备外观简洁大方,易于患者使用。

1.2 设备颜色应该选择柔和的色调,避免刺激患者视觉。

1.3 设备材质应该易于清洁消毒,符合医疗卫生要求。

二、呼叫器的功能设计
2.1 设备应具备一键呼叫功能,方便患者操作。

2.2 设备应具备呼叫护士、医生等不同功能按键,以满足不同需求。

2.3 设备应具备声光提示功能,确保护士及时响应呼叫。

三、呼叫器的联网设计
3.1 设备可以与医院的护士站系统联网,实现实时呼叫护士。

3.2 设备可以与医院的医生系统联网,实现实时呼叫医生。

3.3 设备可以与医院的监控系统联网,实现实时监测患者情况。

四、呼叫器的数据管理设计
4.1 设备应具备数据记录功能,记录患者呼叫时间、频次等信息。

4.2 设备应具备数据分析功能,帮助医院管理人员优化护理流程。

4.3 设备应具备数据备份功能,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五、呼叫器的维护设计
5.1 设备应具备自检功能,定期检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5.2 设备应具备远程维护功能,方便技术人员远程监控设备状态。

5.3 设备应具备易更换零部件的设计,方便维修和保养。

总结:设计一款高效可靠的病房呼叫器需要考虑外观、功能、联网、数据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设计。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医院需求的病房呼叫器,提高医疗护理效率,提升患者体验。

病房呼叫系统施工方案

病房呼叫系统施工方案

病房呼叫系统施工方案引言概述:病房呼叫系统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它能够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保障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呼叫系统的施工方案,包括系统的选型、布线、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等五个方面。

一、系统选型:1.1 系统功能需求: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确定病房呼叫系统所需的功能,如紧急呼叫、护士呼叫、医生呼叫等。

同时,还需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1.2 设备选择:根据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病房呼叫系统设备,包括呼叫按钮、显示屏、呼叫终端等。

要考虑设备的品牌、质量、稳定性和兼容性等因素。

1.3 系统集成:确保病房呼叫系统能够与医院的其他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如病人管理系统、医生工作站等,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

二、布线:2.1 网络布线:根据病房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病房呼叫系统的网络布线,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和可靠。

要避免与其他电磁设备的干扰,采用屏蔽电缆,保证信号的质量。

2.2 电源布线:为病房呼叫系统的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布线时要考虑电源的容量和稳定性,避免电源过载或者不稳定导致系统故障。

2.3 安全布线:布线时要考虑安全因素,避免电线暴露在外或者与其他设备交叉,防止触电和火灾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设备安装:3.1 呼叫按钮安装:根据病房的实际情况,合理安装呼叫按钮,确保患者能够方便地使用。

要注意按钮的高度和位置,以及防水、防尘等性能要求。

3.2 显示屏安装: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显示屏,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呼叫信息。

要注意显示屏的亮度、分辨率和可视角度等因素,以提高信息的传递效果。

3.3 呼叫终端安装:根据病房的实际情况,合理安装呼叫终端,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接收到呼叫信息。

要注意终端的布置位置和数量,以及与其他设备的协调性。

四、调试:4.1 系统联调:在完成设备安装后,进行系统联调测试,确保各个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无缝对接。

要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排查潜在的问题和隐患。

医院呼叫系统设计方案

医院呼叫系统设计方案

医院呼叫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场所,每天接待大量的患者和病人。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设计一个高效、智能的医院呼叫系统至关重要。

本方案将详细介绍医院呼叫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二、系统概述1.患者呼叫:患者可以通过按下呼叫按钮向医生和医护人员发送呼叫请求。

2.医生呼叫:医生可以通过呼叫系统向医护人员发出呼叫请求。

3.消息传递:系统将患者和医生之间的呼叫请求传递给相应的医护人员,并记录请求的状态和时间信息。

4.岗位管理:系统能够管理医护人员的岗位和值班时间,确保能够及时派遣人员响应呼叫请求。

5.统计分析:系统可以对呼叫请求进行统计和分析,帮助医院管理层了解医疗服务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三、系统设计1.硬件设备:呼叫系统需要包括呼叫按钮、显示屏和中控设备。

患者房间和病房中需要安装呼叫按钮,用于患者发起呼叫请求。

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需要安装显示屏和中控设备,用于接收和处理呼叫请求。

2.软件设计:呼叫系统需要有一个后台管理系统来管理呼叫请求和相关信息。

该系统应该包括以下模块:-用户管理:管理医院内的患者、医生和医护人员的信息和权限。

-岗位管理:管理医护人员的岗位、值班时间和职责。

-呼叫管理:接收和记录患者和医生的呼叫请求,将请求传递给相应的医护人员,并记录请求的状态和时间信息。

-统计分析:对呼叫请求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报表和图表,帮助医院管理层了解医疗服务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四、系统实施1.系统部署: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安装和部署呼叫按钮、显示屏和中控设备。

确保所有设备能够正常工作,且能够连接到后台管理系统。

2.数据数据整合:将医院现有的患者、医生和医护人员的数据导入到后台管理系统中。

确保系统能够正确地管理和分配呼叫请求。

3.系统测试:对整个呼叫系统进行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

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且能够正常地处理和传递呼叫请求。

4.培训和上线:对医院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使用呼叫系统。

医院病房呼叫应急预案模板

医院病房呼叫应急预案模板

医院病房呼叫应急预案模板一、背景为了应对医院病房紧急情况下的呼叫需求,制定本应急预案模板,旨在确保医院病房内的患者和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呼叫和应对,并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安全。

二、目标•实现医院病房的快速呼叫功能,确保患者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救助和关注。

•提供医务人员应对紧急情况的详细指南和步骤,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确保医务人员对呼叫应急预案的了解和熟悉,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医院病房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呼叫应急预案,提高整体应急响应水平。

三、具体措施1. 呼叫装置安装医院病房每个床位都应安装呼叫装置,包括呼叫按钮和呼叫灯。

呼叫按钮应放置在患者易于操作的位置,呼叫灯应放置在医务人员容易观察到的位置。

同时,呼叫装置需要经常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呼叫流程(1) 患者呼叫当患者需要呼叫医务人员时,需按下呼叫按钮。

呼叫灯会亮起,提醒医务人员有患者需要帮助。

(2) 护士呼叫护士在接到呼叫灯亮起的信号后,应立即前往患者床位,了解患者需求,并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服务。

3. 应急响应程序(1) 一般情况患者的一般呼叫需求,包括饮食、擦洗、排便等,医务人员可按照正常流程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

(2) 紧急情况当患者的呼叫涉及生命安全等紧急情况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做出应急响应。

具体步骤如下:•护士应立即前往患者床位,了解患者的情况。

•若患者情况较为严重,应紧急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协助处理,同时通知医生和相关部门。

•在等待其他医务人员到达之前,护士需尽力稳定患者病情,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

•一旦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应按照紧急预案进行协同救治,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稳定。

4. 应急演练与培训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呼叫应急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熟悉应急预案。

具体内容包括:•医务人员对呼叫装置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规范。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流程和步骤。

•多种紧急情况的模拟演练,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处理能力和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设计总体思路 (1)1.1 设计要求 (1)1.2 总体设计框图: (1)1.3 设计思路 (2)二、单元电路 (3)2.1 信号锁存 (3)2.2 优先编码 (4)2.5 二进制转换 (5)2.5 反相器 (7)2.6 总电路图 (9)2.7 仿真图 (10)三、安装及调试步骤 (13)3.2安装步骤 (13)3.2调试步骤 (14)四、故障分析与电路改进 (16)五、总结与体会 (17)六、元器件清单 (19)七、参考文献 (19)一设计总体思路1.1设计要求1.当病人紧急呼叫时,显示病人的编号(在此设定为3—6号四个病人病情依次加重),。

2. 根据病人病情设置优先级别。

当有多人呼叫时,病情严重者优先(6号优先级最高)。

3.医护人员处理完当前最高级别的呼叫后,系统按优先级别显示其它呼叫病人的编号。

1.2总体设计框图:1.3设计思路系统由呼叫信号锁存,优先编码,二进制译码,显示及逻辑控制清除等几部分组成,电路核心部分为优先编码器,当有信号输入时,用触发器锁存相应的按键信号,由优先编码器完成信号优先级的判别,并提供相关的显示输出编码。

二进制译码单路译出当前最高级别的呼叫,待医护人员处理完后,清除呼叫的触发器信号,转而对其它呼叫输入进行判别处理。

信号的锁存用7474D触发器实现。

触发器把信号送给74148编码器,编码器按信号的优先编码。

编码器输出进入74138译码器,译码器产生清零信号,进行逻辑清零,以便处理其它信号。

二单元电路2.1信号锁存74LS74正边双D触发器用来锁存信号,其引脚如图:74LS74正边沿触发双D触发器的动作特点是输出端状态的转换发生在CP的上升沿,而且触发器所保存下来的所保存的状态仅仅取决于CP上升沿到达是的输入状态。

Q的初始状态为低电平,当给SD’一个高电平时,输入一个时钟信号是,D触发器被强制翻转,是Q输出变成高电平,Q’输出为低电平。

触发器可以保持信号,同时接受反馈信号,最后还可以实现逻辑清0.此电路先用到4个7474分别代表4个病人,是先把D端置高电平,当给了时钟CP后,Q端出高电平1,Q’端出低电平0,我们要用的输出端正是Q’。

当清除端给了信号0后,Q’端出1,利用这点可以对信号进行清除,既会显示其它病人的信号。

后面还会再用到4个7474锁存由138出来的信号,用来当作开关,利用此信号接至前面4个D触发器的清除端。

2.2优先编码在此设计电路中,优先编码器可以用8-3线优先编码器74LS148.其引脚图如下:74LS148对几个输入信号同时输入时,按优先级别依次编码(7—0)。

真值表如下:由表中可以看出,在E1=0电路正常工作状态下,允许0-7当中同时有几个输入端为低电平,即有编码输入信号。

其中7的优先权最高,0的优先权最低,当7=0时,无论其它输入端有无信号输入,输出端只给出7的编码,其余的类推。

在本试验中给出的四路信号中7号位的优先给最高,所以把6号触发器的信号接至I6,5—3号分解接至I5-I3。

当6号病人按下按钮(CP)时,I6出0,无论I3-I5出什么信号都只出0 0 1,所以I6的优先权最高,同理I5的优先权大于I4,I3的优先权最低。

2.5二进制转换此电路用到3-8二进制译码器74138.其引脚图如下:真值表如下:从表中我们知道输出与输入的关系:Yo=M'o''1MY=…'1此电路中,当Y1’出0时就是清除了6号病人的呼叫信号,Y2’-Y4’出0时分别清除了病人5-3的呼叫信号。

2.5反相器信号显示要用到CT74LS04反相器,其引脚图如下:输出与输入的关系:'AY=我们用的是共阴级数码管,高电平有效,所以必须把信号取反,才能得到相应的数字。

2.6总电路图2.7仿真图一、安装及调试步骤3.2安装步骤数字电路系统设计是自上而下的,但在电路的安装、调试时,都是自下而上的。

首先,安装并调试每个子系统对应的单元电路;然后,逐渐扩大将几个单元电路进行联调;最后,进行整机调试。

电子电路的安装:根据设计好的总体电路图,把各种元器件按照电路图组装起来,现分别介绍如下:整体结构布局: 整体结构布局应从全局出发,决定电子装置各部分的空间位置。

电路板结构布局: 在一块板子上按电路图把元件组装成电路。

必须考虑的是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结构布局问题。

布局的优劣不仅影响电路板的走线、调试、维修以及外观,对电路板的电气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元器件的插接:插接方式是把组成电路的所有元器件插在面板上。

3.2调试步骤调试就是对安装后的电路进行参数和工作状态测试。

通常,调试工作是按信号的流程逐级进行的,可以从输入端向输出端推进,也可以从输出端向输入端倒推。

第一步:不通电检查电路安装完毕后,不要急于通电,应首先认真检查线是否正确,包括多线、少线、错线等,尤其是电源线不能接错或接反,以免通电后烧坏电路或元器件。

第二步:直接检查连线检查完毕后,直接检查电源、底线、信号线、元器件接线端之间有无短路,连线间有无接触不良,二极管、三极管、电解电容等有极性元件引线端有无错接、反接,集成块是否插接正确。

第三步:通电检查把经过准确测量的电源电压接入电路,但暂时不接入信号源,首先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如冒烟、异味、触摸器件有无过热,电源是否短路等,如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排除故障后方可通电。

第四步:分块测试分块调试是把电路按功能分成不同的部分,把每个部分看成一个模块进行调试。

比较理想的调试程序是按信号的流向进行,这样可以把前面调试过的输出信号作为后一级的输入信号,为最后的联调创造条件。

此电路大致可以分以下几个模块测试,首先测试从4个D触发器出来的信号是否正常(清零也要测量),然后信号通过74148和74LS04后出来的信号可以直接接到数码管上测量,然后测试信号经过74138后是否正确,最后测量通过4个7474的信号,如果正确就可以把信号接回到模拟4个病人的D触发器的清零端。

第五步:整机联调对于复杂的电子系统,在分块调试的过程中,由于是逐步扩大范围,故实际上已经完成某些局部联调工作,只要做好各功能模块之间接口电路的调试工作,再把全部电路连同,就可以实现整机联调。

二、故障分析与电路改进接线之前应该把器件和导线全部测量一遍,确定都是好的才可以开始接线。

第一次接线缺乏经验,我先把器件全部安装好以后就开始接线,由于器件安装的位置不太好,接的乱七八糟,根本看不清,掉了一根线都要找好久才知道是哪个口掉出来的,接好以后便直接测量,发现根本不行,错误也找不出在哪,只好全部拆了重新接线,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精力,打击自信心,后来就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接,接好一和模块就开始测试,确保万无一失才开始接下一个模块。

就这样我接了四五次线。

我的电路大致出现了以下几种状况:首先是显示锁存模块显示不了我存的信号,我检查了数码管,找到了显示比较好的管子。

检查了每一个D触发器观察输入与输出是否一致,有两个管子是坏的。

然后就是数码管显示的信号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信号,比如我按下6号开关,显示的不是6而是4,那就说明有个端口本该出1现在出0了,就可以继续往上一级检查,可能是148出现错误。

再次就是检查138出来的信号,如果跟预想的不一样(该出0的端口出的是1)那就可能是A、B、C的位置没接对。

最后检查通过4个7474出来的信号,每次也只有1个Q出0。

改进:我想如果把最后那4个7474该成3个7474接到138的前面,即信号先经过7474在经过138可能更好点,最直观看到的就是节省了一个7474。

三、总结与体会经过两周的数字电子课程设计,我终于完成了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

总体感觉很累,经过查资料、自己的知识基础、同学一起讨论,我做出来了。

我上个学期学的数电,所以对一些芯片的功能还比较清晰,想应该比较容易。

经过这两周,我感觉自己知识很不扎实,动手能力更是欠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需加强。

通过这次设计我学会了使用protues软件,protues软件真的很好用,很方便。

Protues比ewb功能多,便于操作。

完成了绘图和仿真,接下来是接线安装,与画图和仿真相比这项任务最难。

最开始是测试器件的好坏,验证器件没问题后就按图纸接线,在接的时候才发现困难重重,在一块小小的接线板上要接上七个芯片,每个器件有十多个引脚,线多得让人眼花缭乱,而且线与插槽接触的很松,一不小心就会把线弄出来,然后再找是哪个槽掉的,十分之烦躁,这正是考验一个人的细心时候了,还好我经受了这次考验。

接线要分模块来接,这点非常重要,接完一个模块就要检查,对了才继续往下接,错了要找出原因,并及时改正,这样不仅提高了效率,更锻炼了自己的排错能力。

经过本次设计,我受益非浅,不仅使我回忆起了数电的很多知识,而且锻炼了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但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加以弥补和改进。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对一些芯片的功能有了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明白了只是一味的死记理论是远远不行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才能真正掌握一门科学。

相信有付有出就有收获,经过这两周设计,虽然过程曲折,但也收获很多。

在老师、组员的帮助下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这两周的课程设计将成为我人生成长的一段美好回忆!四、元器件清单CT74LS04 4片CT74LS74 4片CT74LS148 1片CT74LS138 1片五、参考文献«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周良权编«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彭介华编«电子技术基础实验»陈大钦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