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中药06
根及根茎类中药

根及根茎类中药根茎:狗脊、绵马贯众(带叶柄残基)、骨碎补、拳参、黄连、升麻、北豆根、川芎、胡黄连、白术、苍术、香附、石菖蒲、黄精、玉竹、重楼、知母(春、秋)、山药(冬季茎叶枯萎)、射干、莪术、姜黄、高良姜、根及根茎:细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大黄(秋末-次春发芽前)、虎杖、威灵仙、板蓝根、南板蓝根、山豆根、甘草、人参(秋季)、三七(秋季花开前)、羌活、蒿本、龙胆、徐长卿、白前、白薇、丹参、茜草、紫苑、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地黄(秋季)、红大戟、百部、天冬(秋冬)、麦冬、山麦冬、郁金(冬季茎叶枯萎后)根:牛膝、川牛膝、商陆、银柴胡、川乌、白头翁、白芍(夏、秋两季)、赤芍(春、秋两季)、防己、地榆、苦参、葛根、粉葛、黄芪、远志、西洋参、白芷、当归(秋季)、独活、前胡、紫花前胡、防风、柴胡、北沙参、秦艽、紫草、黄芩、玄参(冬季茎叶枯萎时)、巴戟天、续断、天花粉、桔梗、党参、南沙参、木香、川木香、漏芦、加工品:附子(乌头子根加工品)(6月下旬-8月上旬)、红参(人参蒸制)(秋季)块茎:延胡索(夏初茎叶枯萎时)、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立冬至次年清明前)、白及鳞茎:川贝母(夏、秋)、浙贝母(初夏)产地1、绵马贯众: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2、大黄:掌叶大黄(甘肃、青海、西藏、四川)(西南-西北)、唐古特大黄(甘肃、青海、西藏、四川)、药用大黄(四川、贵州、云南、湖北、陕西)3、牛膝: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附子:四川、陕西(湖北、湖南、河南、云南)4、白芍:浙江、安徽、山东、四川、贵州5、赤芍:芍药(内蒙古、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6、川赤芍(四川、甘肃、陕西、云南、青海)7、黄连(重庆、四川、湖北、陕西、甘肃)8、延胡索(浙江、湖南、湖北、江苏)9、甘草:甘草(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西北)、西北其他地区、东北、华北光果甘草:新疆10、黄芪:蒙古黄芪(内蒙古、山西)荚膜黄芪(东北、内蒙古、河北、四川)11、人参:吉林、辽宁、黑龙江12、三七:(云南、广西)13、白芷:川白芷(四川、重庆);杭白芷(浙江);禹白芷(河南);祁白芷(河北)14、当归(甘肃、四川、云南、山西、湖北)15、防风(东北、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产质量最好)16、北沙参(山东、江苏)17、玄参(浙江-江苏、湖北、四川)18、地黄(河南)19、党参(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及东北各地)20、木香(云南、四川、西藏)21、白术(浙江、安徽、湖北、湖南)22、苍术:茅苍术(河南、湖北、江苏)北苍术(华北、西北地区)23、泽泻(福建、江西、四川)24、石菖蒲(四川、江苏、浙江)25、麦冬(浙江、四川)26、山药(河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27、郁金:郁金(浙江、福建、四川);黄丝郁金(四川、福建、广东、江西);桂郁金(广西、云南);绿丝郁金(四川、广西、福建、浙江)28、天麻(四川、云南、贵州,东北及华北)性状鉴别:。
根和根茎类中药

掌叶大黄>唐古大黄>药用大黄
• 鞣质类物质约5%:没食子酰葡萄糖、 没食子酸、d-儿茶素等,为收敛成分。
2020/3/27
理化鉴别
• (1)荧光试验:取本品粉末的70%乙醇 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45%乙醇 扩散后,显黄色至淡棕色环 , 紫外光灯下 显棕色至棕红色荧光(蒽醌衍生物), 不得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与土大黄区 别)。
2020/3/27
根
块根
根状茎
根及根茎类中药
鳞茎
2020/3/27
块茎
球茎
根类中药
性状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
单子叶植物根
形状 表面
直根系,主根发达,侧根 须根系,根的前部或中 较小;圆柱形、圆锥形或 部膨大成块根,呈纺锤 膨大成块根,呈纺锤形。 形。
外表有栓皮,较粗糙Fra bibliotek外表无木栓层,有表皮 (较平滑)
质地
2020/3/27
饮片
生 狗
• 生狗脊片
脊
成不规则长条形和圆
片
形纵片,周边不整齐, 有残存金毛,近边缘有 一圈凸起的棕黄色木质 部环纹;质坚脆,易折 断,有粉性。
熟狗脊片
• 熟狗脊片
形如生狗脊片,通体 黑棕色,质硬,角质。
2020/3/27
显微鉴别
• 根茎横切面: 双韧管状中柱,木质
部由管胞组成,其内外均 有韧皮部及内皮层。
2020/3/27
异常构造---发生在双子叶植物根茎
• 髓维管束:髓部有异常维管束 ,其韧皮部和木质部的位置常 与外部正常维管束倒置,即韧 皮部在内侧,木质部在外方, 如大黄等。
• 内生韧皮部:就是位于木质部 里端的韧皮部。有的与木质部 里端密切接触,构成正常的双 韧型维管束;有的在髓部的周 围形成各个分离的韧皮部束。 内生韧皮部存在的位置和形成 均与内涵韧皮部不同,如茄科
2021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鉴定的科属口诀(2套)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鉴定的科属口诀:1.伞形科(1)根及根茎类中药:白芷、当归、羌活、前胡、川芎、藁本、防风、柴胡、北沙参。
(2)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小茴香、蛇床子口诀是:拉着二胡,小蛇高高挂起,穿过北风,活的很值当!注解:二胡=前胡、柴胡,小=小茴香,蛇=蛇床子,高=藁本,穿=川芎,北=北沙参,风=防风,活=羌活,值=白芷,当=当归。
或者利用钱老师的口诀:北归川,才放松,搞明白以前的,算是白活了。
注解:北=北沙参,归=当归,川=川芎,才=柴胡,放=防风,搞=藁本,白=白芷,前=前胡,活=羌活。
(另还有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小茴香,蛇床子)2.毛茛科(1)根及根茎类中药: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
(2)皮类中药:牡丹皮口诀是:乌头父子脸皮上为毛有两个勺?注解:乌头=川乌、草乌,父子=附子,脸=黄连,皮=牡丹皮,上=升麻,为=威灵仙,毛=毛茛科,两个勺=白芍、赤芍。
3.豆科(1)根及根茎类中药:苦参、山豆根、葛根、粉葛、甘草、黄芪口诀是:跟哥去山上采草药,太辛苦注解:跟哥=葛根、粉葛,去=黄芪,山=山豆根,草=甘草,苦=苦参。
(2)茎木类中药:苏木、鸡血藤、降香(京酱酥鸡)(3)皮类中药:合欢皮(欢乐豆)(4)叶类中药:番泻叶(翻跟斗)(5)花类中药:槐花(6)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沙场对决,斗不过)(7)全草类中药:广金钱草(金豆)口诀是:欢乐豆和金豆沙场对决翻跟斗,斗不过,胜者得京酱酥鸡一只。
欢=合欢皮,豆=豆科,金=广金钱草,沙=沙苑子,决=决明子,翻=番泻叶,斗=豆科,不=补骨脂,酱=降香,苏=苏木,鸡=鸡血藤。
另槐花也属于豆科。
4.五加科(1)根及根茎类中药: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2)茎木类中药:通草。
口诀是:五加三参打气筒。
注解:三参=人参、红参、西洋参,气=三七,筒=通草。
5.百合科(1)根及根茎类中药:川贝母、浙贝母、知母、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天冬、麦冬、山麦冬。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皮孔:木栓层形成时,位于表皮气孔下 的木栓形成层不产生木栓细胞,而产生 大量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称为补充细 胞,或填充细胞。补充细胞逐渐增多, 结果撑破表皮或木栓层组织,枝干的表 面裂成唇状突起,显出圆形、椭圆形及 线形的轮廓,称为皮孔。它代替气孔的 功能,成为气体进出的门户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次生构造 具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皮层不明显 维管束无限外韧型,环列,放射状 无髓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木栓形成层:皮层内形成的侧生分生组 织的一种。由于平周分裂的作用,在内 外分别形成栓内层和木栓组织 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有形成层,韧皮部 位于外侧,木质部位于内侧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的特征:无节与节间 无叶、无芽
根茎的特征:有节与节间 有芽、长叶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的特征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茎的特征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二、双子叶植物根与单子叶植物根的性 状区别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表面:具栓皮,较粗糙, 多见皮孔样疤痕 双子叶植物根断面:皮部窄,木部宽; 放射纹明显;无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表面:无栓皮,较光滑, 无皮孔样疤痕 单子叶植物根断面:皮部宽、木部窄; 无放射纹,具髓部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单子叶植物根表面 无栓皮,具表皮, 较光滑; 无皮孔样疤痕, 有气孔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单子叶植物根断面 皮部宽、木部窄; 无放射纹 具髓部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根类中药一般性状特点总结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三、双子叶植物根茎与单子叶植物根茎 性状区别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茎表面:具栓皮,较粗糙 双子叶植物根茎断面:皮部窄,木部宽; 具放射纹;髓部明显 单子叶植物根茎表面:无栓皮,较光滑 单子叶植物根茎断面:皮部宽、木部窄; 散有筋脉点,无髓部
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

北乌头
块根
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
气微、味辛辣、麻舌
附子
乌头
子根加工品
盐附子:气微、味咸而麻,刺舌;黑顺片:气微、味淡
白芍
芍药
根
草酸钙簇晶较多
气微、味微苦、酸
赤芍
芍药、川赤芍
根
表面棕褐色,糟皮粉碴
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黄连
黄连、三角黄连、云连
根茎
味连:过桥;雅连:过桥较长;云连:多为单枝
气微、味极苦
油管
柴胡
柴胡(北柴胡)、狭叶柴胡(南柴胡)
根
北柴胡:气微香,味微苦;南柴胡:具败油气
油管;大叶柴胡有毒
北沙参
珊瑚菜
根
木质部导管呈“V”形
气特异,味微甘
龙胆
龙胆科
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滇龙胆(坚龙胆)
根及根茎
龙胆(有髓);坚龙胆(无髓)
气微,味极苦
秦艽
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
根
气特殊,味苦,微涩
有晶鞘纤维
粉葛
甘葛藤
根
气微,味微甜
甘草
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根及根茎
甘草:菊花心,有粉性;胀果甘草:外皮粗糙,粉性小;光果甘草:不粗糙
气微,味甜而特殊
黄芪
蒙古黄芪、膜荚黄芪
根
菊花心
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
远志
远志科
远志、卵叶远志
根
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去净木心
白蔹
葡萄科
白蔹
块根
气微、味甜
徐长卿
萝藦科
徐长卿
根及细胞垂周波细波状弯曲
气香,味微辛凉
根及根茎类中药

2.粉末特征
3.显微鉴别注意点: ●分泌组织油细胞(郁金)、油室(当归、木
香)、油管(防风、白芷)、树脂道(人参、 三七)、乳管(桔梗、党参) ●机械组织:石细胞;纤维。 ●后含物: ①结晶(草酸钙或碳酸钙晶体)如:人参有簇晶, 甘草有方晶,牛膝有砂晶,麦冬有针晶; ②淀粉粒; ③菊糖如:桔梗有菊糖,不含淀粉粒;党参有菊 糖,也含淀粉粒。
明显有
少数根的表皮细胞 切线分裂为多层细胞, 形成根被(百部、麦 冬);皮层宽厚占根 的大部分,内皮层及 凯氏点明显;中柱与 皮层的界限分明,直 径较小
防己横切面简图 1.木栓层;2.皮层石细胞;3.韧皮
部;4.形成层;5.木质部导管。
麦冬横切面详图 1.表皮毛 2.表皮 3.根被 4.外皮层 5.皮层 6.草酸钙针晶束 7.石细胞 8.内皮层 9.韧皮部 10.木质部
第二节 根茎类中药的鉴定
一、性状鉴定 ●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
鳞茎。 ●根茎形状有圆柱形、纺锤形、
扁球形或不规则块状等; ●表面有节和节间,有退化的
鳞叶、顶芽、侧芽等。
根茎类中药横断面特点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1.外有栓皮
外常无栓皮
2.可见明显形成层环纹
可见内皮层环纹
3.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结构 (射线)
最外层为表皮,无木栓 层,有的分化成根被
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 部相间排列,呈辐射 状,无形成层
(髓部) 无,少数有(川乌、龙胆)
异常构 造
有的植物栓内层较发达 (次生皮层);少数次生 构造不发达,无周皮而有 表皮(龙胆);有的由皮 层外部细胞栓化(后生皮 层)具保护作用(川乌)
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维管 束(牛膝、商陆等);韧 皮部维管束(何首乌); 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 部(华山参);木间木栓 (黄芩、秦艽)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鉴定的科属口诀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鉴定的科属口诀:1.伞形科(1)根及根茎类中药:白芷、当归、羌活、前胡、川芎、藁本、防风、柴胡、北沙参。
(2)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小茴香、蛇床子口诀是:拉着二胡,小蛇高高挂起,穿过北风,活的很值当!注解:二胡=前胡、柴胡,小=小茴香,蛇=蛇床子,高=藁本,穿=川芎,北=北沙参,风=防风,活=羌活,值=白芷,当=当归。
或者利用钱老师的口诀:北归川,才放松,搞明白以前的,算是白活了。
注解:北=北沙参,归=当归,川=川芎,才=柴胡,放=防风,搞=藁本,白=白芷,前=前胡,活=羌活。
(另还有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小茴香,蛇床子)2.毛茛科(1)根及根茎类中药: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
(2)皮类中药:牡丹皮口诀是:乌头父子脸皮上为毛有两个勺?注解:乌头=川乌、草乌,父子=附子,脸=黄连,皮=牡丹皮,上=升麻,为=威灵仙,毛=毛茛科,两个勺=白芍、赤芍。
3.豆科(1)根及根茎类中药:苦参、山豆根、葛根、粉葛、甘草、黄芪口诀是:跟哥去山上采草药,太辛苦注解:跟哥=葛根、粉葛,去=黄芪,山=山豆根,草=甘草,苦=苦参。
(2)茎木类中药:苏木、鸡血藤、降香(京酱酥鸡)(3)皮类中药:合欢皮(欢乐豆)(4)叶类中药:番泻叶(翻跟斗)(5)花类中药:槐花(6)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沙场对决,斗不过)(7)全草类中药:广金钱草(金豆)口诀是:欢乐豆和金豆沙场对决翻跟斗,斗不过,胜者得京酱酥鸡一只。
欢=合欢皮,豆=豆科,金=广金钱草,沙=沙苑子,决=决明子,翻=番泻叶,斗=豆科,不=补骨脂,酱=降香,苏=苏木,鸡=鸡血藤。
另槐花也属于豆科。
4.五加科(1)根及根茎类中药: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2)茎木类中药:通草。
口诀是:五加三参打气筒。
注解:三参=人参、红参、西洋参,气=三七,筒=通草。
5.百合科(1)根及根茎类中药:川贝母、浙贝母、知母、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天冬、麦冬、山麦冬。
根及根茎类中药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根及根茎类中药有哪些?
导语:中药的种类和来源都很广。
各种植物,动物皆可以被用来做药。
什么蚂蚁,虫卵啦,艾草,狗尾巴花啦这些统统都可以掺进中药里。
我们无不赞叹古
中药的种类和来源都很广。
各种植物,动物皆可以被用来做药。
什么蚂蚁,虫卵啦,艾草,狗尾巴花啦这些统统都可以掺进中药里。
我们无不赞叹古人的智慧,是他们率先试验。
不光研究长在泥土上面的植物,还会琢磨其根部具有哪些作用,下面小编就来说说根及根茎类的中药有哪些?
根茎类药材基本如下: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
商品规格:主根分60头、80头、120头、无数头。
茎基称:剪口;支根称:筋条;更细的根称:绒根。
枯萝卜: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老根。
处方别名:枯萝卜、气萝卜、仙人骨、仙人头、地骷髅、地枯萝、空莱菔、老人头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
处方别名:白附子、制白附、禹白附、盐附子、独角莲、白波串、牛奶白附、鸡心白附天葵子:为毛茛科植物紫背天葵的块根。
处方别名:天葵、天葵子、天去子、天葵根、紫背天葵子、夏无踪、两头尖、千年耗子屎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根。
处方别名:粉防己、汉防己、防己、粉寸己、解离、石解、石蟾蜍
射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
处方别名:射干、寸干、扁竹、扁竹兰、鬼扇、老君扇、开口箭、乌蒲、黄远
穿山龙:为薯蓣科穿龙薯蓣的根茎。
处方别名:穿山龙、穿地龙、川山龙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
处方别名:何首乌、首乌、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参加工的假洋参
人参加工的假洋参
人参加工的假洋参
人参加工的假洋参片
Thank You!
4 、质较坚硬,难折断。折 断面较平坦,略呈角质, 或有小裂隙、略显粉性; 淡黄白色,形成层附近 色泽较深,皮部散有多 数红棕色点状树脂道。 5、气微香,味微苦、后甜。 6、野生品形体较小,环纹 较密,色黑而清晰;体 轻,气香,味浓。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 与人参类似,皮层及韧皮部散有树脂道, 靠近形成层处常排列成数环。 粉末 与人参类似,草酸钙簇晶,棱角长而尖。
壁细胞及木射线中含
有草酸钙簇晶。
2、粉末:淡黄色(生晒参)或红棕色 (红参) ①树脂道碎片:呈管状,内含黄色 分泌物。 ②草酸钙簇晶:较小,棱角锐尖。 ③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脐 点点状、裂缝状或星状;复粒由 2-6分粒组成。(红参的已糊化) ④导管:多为网纹或梯纹。 ⑤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 薄,微带棕色。
二、红参: 主根呈纺锤形、圆柱 形或扁方柱形。 表面红棕色,半透明, 偶有不透明的暗黄褐 色斑块。 下部有支根2-3条。 质硬而脆,折断面 平坦,角质样。
三、白参: 淡黄白色,全体可见
针刺痕,味甜。
四、生晒山参: 1、主根粗短,支根
人字形(“横灵
体”“武形”)或 圆柱形(“顺笨 体”“文形”)。
根与根茎类中药鉴定06
成良钰 2014.10.25
人 参
【来源】
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的根。
主为栽培品,习称“园参”; 野生品甚少,习称“野山参、 山参”。 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 生长的人参称林下参,习称 之“籽海”。
【产地】
园参主要产于吉林,辽宁及黑龙江省亦产;山参主要产 于东北三省,量少。
①主含多种人参皂苷类化合物。一类是四环三萜的达玛 烷系皂苷,第二类是五环三萜的齐墩果烷系皂苷。须根 中的含量较主根高。 ②糖类。 ③挥发油。
④人参多肽类。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尤以达玛烷系三 萜皂苷活性最显著,常用以评价人参质量。人参多糖具 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溃疡、降低血糖等活性。
化学成分:
①含多种人参皂苷,是西洋参的主要活性成分。 ②多糖类成分。③挥发油。 检查:人参;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伪品
由于人参与西洋参在功能主治和售价上均有差异, 应防止用人参伪充西洋参。 主要区别点: 人参主根上部环纹不明显,有不规则粗大纵皱纹。 质略轻,较易折断,断面粉性强,多具放射状裂隙。
【植物形态】
1、多年生草本,主根肥大,单一或2歧,根茎短,每年 增生一节; 2、节单一; 3、掌状复叶,轮生茎顶,叶柄长; 一年生者,一枚三出复叶;二年生者,一枚五出复叶; 三年生者,二枚五出复叶;四年生者,三枚五出复叶, 开始抽生花序;以后每年增1枚复叶,最多可至6枚复叶。 4、单伞形花序顶生,花小,淡黄绿色,5数; 5、浆果状核果,成熟时鲜红色(亮红顶); 6、种子2枚。
【伪品】
1、插接伪山参
2、主要是伪充红参及朝鲜红参。 (1)豆科植物野豇豆的根
(2)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根
( 3 )茄科植物华山参的根:河南称“热参”或
“大红参”(沁阳)
(4)菊科植物山莴苣的根 (5)马齿苋科植物栌兰(锥花土人参)的根
(1)豆科植物野豇 豆的根。组织中有纤 维,不含草酸钙簇晶。
【理化鉴别】
1 、人参的乙醇浸出滤液,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 饱和的氯仿溶液,再蒸干,呈紫色。(检查甾萜类) 2、人参总皂甙薄层层析: 层析图谱由下往上依此为:人参皂甙R0、Ra、Rb、Rc、Rd、Re、 Rf(浅)、Rg1。 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晒参、生晒山参含人参皂苷 Rg1和人参皂苷Re的总量不得少于0.25%;红参中的总量不 得少于0.20%。
芦 碗
3、断面淡黄白色,显 粉性。有棕黄色环纹。
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
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 4、气微香而特异,味 微苦、甘。
5、或主根与根茎 等长或较短,呈人 字形、菱形或圆柱 形。表面灰黄色, 上端有环状横纹。 支根多为2条,须 根细长,清晰不乱, 有明显的疣状突起, 习称“珍珠疙瘩”。 根茎细长 珍珠点(珍珠疙瘩)
【采收加工】
园参 1、全体:晒干后称“全须生晒参”。 2、部分: (1)主根: ①晒干--生晒参 ②沸水烫,针扎,浸于浓糖液中,干燥--白参(糖参) -→少见。 ③蒸3h,干燥,支根较短者--红参 支根较长者--边条红参 (2)支根及须根: 蒸煮后干燥--红直须 了解:其他
完整人参 直接晒干 带芦主根 须根
Cork 木栓层 Cortex 皮层
草酸钙簇晶 Clusters of calcium oxalate
Phloem 韧皮部
Cambium形成层
树脂道 Resin canals
Xylem 木质部
人参(主根)横切面
Transverse section of ginseng Main root
【成分】
1、主根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内侧有数 列栓内层细胞;皮层窄。
②韧皮部中有树脂道散布,内含 黄色分泌物。近形成层处树 脂道成环。初生韧皮部常有 裂隙,韧皮射线宽 3-5 列细胞。
③形成层成环。 ④木质部导管多单列,径向稀疏 排列。木射线宽广。
⑤薄壁细胞含有多数细
小淀粉粒(红参已糊
化)。栓内层、木薄
山莴苣
(5)菊科植物山莴苣的根。无树脂道而有乳汁管,无草 酸钙簇晶、淀粉粒而有菊糖。
朝鲜人参(高丽参) 分为红参(别直参)、 白参。常为双芦,亦 有单芦,称独碗芦。 常经过压制,故体方 正。
朝 鲜 红 参
朝 鲜 白 参 和 红 参
此外还有:
①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根。
②茄科植物莨菪的根(其种子为天仙子)。 ③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 ④桔梗科植物金钱豹的根。 ⑤桔梗科植物四叶参的根。
红 参 类
糖 参 类
【性状鉴别】
一、生晒参(全须): 1、圆柱形,表面灰黄色。
上部有粗横纹及明显
的纵皱纹,下部有支 根及须根,须根上偶 有细小的疣状突起。
2、芦头(根茎) 多弯曲,具艼 (不定根)和芦 碗(茎痕)。
芦(根茎)
艼(不定根) 身(主根) 腿(较粗的支根) 须(较细的支根)
根茎(芦头)
2、表面灰黄色,
上部具细密而深
陷的环纹。须根 细长,有明显的 疣状突起(习称 “珍珠点”)。
3、芦头(俗称“雁 脖芦”)与主根等 长或更长,芦碗密 集,附芦生有1-3个
不定根(枣核艼),
较粗短,两头尖, 靠近主根的一段芦 头光滑而无茎痕 (习称“圆芦”)。
“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
【显微鉴别】
全须生晒参 生晒参 白参须
生 晒 参 类
带芦主根,腿较短
水参 蒸红后晒干 带芦主根,腿较长 须根 带芦主根 浸糖后晒干 须根
普通红参
边条红参 红参须 糖参 糖参须 糖 参 类 红 参 类
人参商品规格
生 晒 参
红参
糖 参
红 参 须
山参
人参商品规格等级
类 别 生 晒 参 类 规格 全须生晒参 生晒参 白干参(刮皮后晒干) 白直须(较粗的须根) 皮尾参(除去细须根) 白混须(碎须根) 边条红参(生长8-9年):16支、25支、35支、45支、55 支、 80支、小货 普通红参(生长6年): 20支、32支、48支、64支、80 支、小货 红直须(较粗的须根) 红弯须(细须根) 红混须(碎须根) 白糖参 轻糖直须(较粗的须根) 等级 分4等 分5等 分4等 分2等 混货 混货 各分3 等 各分3 等 分2等 混货 混货 分2等 分2等
紫茉莉
人参伪品 (桔梗)
以下情况均系伪品
பைடு நூலகம்
无芦头或芦头较长; 断面中央无髓或可见数层同心环; 闻之没有人参特殊香气; 口尝有粘滑、麻辣感者。
西洋参
【来源】
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
【产地】
原产加拿大、美国,我 国已引种栽培成功。
【性状鉴别】
1、主根呈长圆锥形、纺锤形或圆柱形。 2、表面浅黄褐色或灰黄色,有较密集的横环纹及细纵 皱纹,主根下部可见支根痕。 3、根茎(芦头),环节明显。
人参一年生具有三片小叶,称“三花”;二年生有五片小叶,称“五叶” 或 “巴掌” 。三年生有两个复叶,每个复叶着生五片小叶,称“二甲 子” 。四年生有三个复叶,称“灯台子” 。五年生有四个复叶,称“四 匹叶” 。六年生以上有五个复叶,称“五匹叶” 、 “六匹叶” 。叶为掌 状复叶,叶片卵圆形。边缘有锯齿,锯齿间各有小毛刺一个。
野豇豆
商
陆
(2)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根。常加工成“红参”,横 切面可见多数点状维管束排成的同心环纹。味稍甜后微苦,久 嚼麻舌。组织中无树脂道,无簇晶。
(3)茄科植物华山
参的根。组织中无
树脂道及草酸钙簇 晶,有木间韧皮部 及砂晶。 华山参
栌
兰
(4)马齿苋科植物锥花土人参栌兰的根。味淡而有黏 滑感。虽有簇晶但无树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