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资料(4.0)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至二章)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至二章)

(第一至二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入本大题后面表格中,共18题,36分)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湿衣晾干 B.食物腐烂 C.纸张燃烧 D.钢铁生锈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导电性 B.可燃性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挥发性3.下列图中,体现稀有气体用途的是()4.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 B.酱油 C.蒸馏水 D.葡萄酒5.下列仪器装了液体药品后,能直接加热(不需垫石棉网)的是()①试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蒸发皿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和④D.②和④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B.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火星四射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镁带燃烧既是化合反应,又是剧烈的氧化反应7.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8.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应用决定于它的物理性质的是()A.用二氧化碳灭火 B.用铜做金属导线C.用氧气供给病人呼吸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9.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为()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无法判断10.可一次鉴别出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方法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闻气体的气味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D.加入澄清石灰水11.鉴定集气瓶中某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常用()A.倒入紫色石蕊试液并振荡B.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12.制取二氧化碳不需用到的仪器是()A.大试管B.集气瓶C.水槽D.导管13.有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①向大试管中倒入稀盐酸。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向大试管中加入石灰石。

④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

⑤将收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正放在实验台上。

化学手抄报资料内容

化学手抄报资料内容

化学手抄报资料内容导语:我们很多的时候都会写化学手抄报资料内容,但化学手抄报资料内容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化学总复习资料全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化学总复习资料全
物质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用途
氧气:
(O2)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供呼吸2、炼钢3、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氢气: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CO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物质资料数据单总则

物质资料数据单总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7.0附件:
序号
名称
1
磷酸
2
氢氧化钠
3
碳酸钠
80
硫酸锌
81
丙酮
82
正己烷
83
石油醚
84
异丙醇
85
沼气
86
乙醚
87
磷酸氢二钾
88
硫酸镁
89
乙酸锌
90
氯甲酸-9-芴基甲酯
91
氮气
92
尿素
93
聚氯化铝
94
氩气
95
ESI-L低浓度调谐混合物
96
液氧
97
洗手液
98
润滑油脂
99
食品级润滑油
100
免洗手消毒液
101
一水柠檬酸
102
聚丙烯酰胺
103
乙炔
104
主管当局或进口商要求提供。
原则上非危化学品(商品、消费品等)不需要提供SDS,但在现实中往往并非如此,比如订舱、运输等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被要求提供。
6.0内容:
MSDS共包含以下十六部分信息,顺序固定,各项标题严格按照法规表述。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氯化钠
105
变色硅胶

Kraton D 聚合物 (SI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聚合物 安全数据表说明书

Kraton D 聚合物 (SI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聚合物 安全数据表说明书

发布日期: 17-八月-2017修订日期 19-一月-2023SDS 编号: 14316产品名称: Kraton™ D Polymers (SIS),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聚合物版本号: 4.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按照GB/T 163483、GB/T 17519编制。

第1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Kraton™ D Polymers (SIS),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聚合物化学品中文名Kraton™ D Polymers (SIS)化学品英文名SDS 包含以下产品的所有字母数字后缀. 后缀指定了制造商所在位置、隔离剂、产品形态 * 此SDS 不适合研磨等级(第三后缀 M) * 第 1 节和第 3 节中列出的 Nanoform 声明和二氧化硅、非晶信息仅适用于这些等级含有二氧化硅作为除尘剂的情况(第 2 个后缀 S)。

* 根据 ISO TS 80004-1 的定义和修订的法规 2011/696/EU 的定义,合成非晶二氧化硅是一种纳米结构材料。

*该二氧化硅除尘剂由中位粒径小于 100 纳米的初级颗粒组成,这些颗粒在所使用的除尘剂中以平均粒径范围超过 100 纳米的聚集物和团聚体形式存在。

别名D0233, D1107, D1111, D1113, D1114, D1117, D1119, D1124, D1126, D1161, D1162, D1163,D1164, D1165, D1183, D1193产品编号制造商或供应商美国总部名称Kraton Corporation地址15710 John F Kennedy Blvd., Suite 300Houston, TX 77032, 美国电话号码+1 281 504 4700中国名称科腾聚合物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地址南京西路688号22楼2201室中国上海市静安区,邮编200041电话号码+86 21 20823888Technical Support Line -International+1 800 4 Kraton (572866) ; +1 281 504 4950Technical Support Line -EU +31 (0) 36 546 2800网站 CHEMTREC国内电话:+1 800 424 9300化学品制造商协会化学品运输应急中心- 国际部:+1 703 527 3887SGS ECLN:+32 35 75 03 30推荐用途及限制用途工业用途推荐用途17-八月-2017发布日期19-一月-2023修订日期17-六月-2022更新日期14316SDS 编号第2部分 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GHS 危险性类别未分类。

初三中考必备化学全册完美总复习资料大全(WORD打印版)

初三中考必备化学全册完美总复习资料大全(WORD打印版)

初三化学全册总复习新课标绪言化学实验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的基础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例:3:化学变化,又叫。

例:4:物质在性质叫化学性质。

5:物质性质,如颜色,等,叫做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联系是: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变化,但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一些现象,如:6: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像,,。

发明很早我国人民在制造出了青铜器,春秋战国时就会。

8:练习:(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放出大量的热B、看到耀眼的白光C、有白色固体生成D、镁带消失(2):请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入适当括号内。

①用铜为主要原料铸造静海寺的警世钟()②食物腐败()③纸张能燃烧()④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⑤点燃蜡烛时,蜡烛油滴下,蜡烛越来越短()⑥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了()(3)、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4):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我国古代人民开始炼钢的历史时期是()A、战国晚期B、商代C、春秋晚期D、西汉(5):化学变化中常伴有、、、、- 等现象发生,这些现象(填一定或不一定)同时发生,它们在化学实验中重要作用是。

(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化学做出过巨大贡献,象、、-等是世界闻名的三大化学工艺,在商代就制造出了精美的,春秋战国时期就会。

(7):试举例分析是否所有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初中化学实验仪器介绍(看192-193页)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1):不能用手,不要(2):如果不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用,固体(3):用剩的药品(4):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取量大时用,取量少时用,粉状取用的方法是块状固体取用方法是(5):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________在桌上。

初三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完整资料)

初三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完整资料)

初三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式1、单质:H 2氢气 O 2氧气 N 2氮气 C 碳 P 磷 S 硫 Fe 铁 Cu 铜 Hg 汞2、化合物(1)氧化物:H 2O 水 CO 2二氧化碳 CO 一氧化碳 SO 2二氧化硫 SO 3三氧化硫 P 2O 5五氧化二磷 Fe 2O 3氧化铁 Fe 3O 4四氧化三铁 CaO 氧化钙 MgO 氧化镁 CuO 氧化铜 FeO 氧化亚铁 MnO 2二氧化锰 Na 2O 氧化钠 (2)酸:HCl 盐酸 H 2SO 4硫酸 HNO 3硝酸 H 2CO 3碳酸 (3)碱:NaOH 氢氧化钠 KOH 氢氧化钾 Ca(OH)2氢氧化钙 (4)盐:NaCl 氯化钠 Na 2CO 3碳酸钠 CaCl 2氯化钙 KCl 氯化钾CuSO 4硫酸铜 AgCl 氯化银 FeCl 3氯化铁 FeCl 2氯化亚铁 FeSO 4硫酸亚铁Fe 2(SO 4)3硫酸铁 ZnSO 4硫酸锌 CaCO 3碳酸钙 BaSO 4硫酸钡 KClO 3氯酸钾 KMnO 4高锰酸钾 K 2MnO 4锰酸钾(5)有机物:CH 4甲烷 C 2H 5OH 乙醇(酒精) CH 3COOH 乙酸(醋酸) CO 葡萄糖:C 6H 12O 6一、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P 2O 5、CaO 、 NaOH 、Ca(OH)2、KClO3、Na 2CO 3、NaCl 、无水CuSO 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 、MnO 2、Fe 3O 4▲KMnO 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 、Fe 2O 3 、HgO 、红磷▲硫:淡黄色▲ Cu 2(OH)2CO 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 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 4溶液、CuCl 2溶液、Cu(NO 3)2溶液);凡含Fe 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SO 4溶液、FeCl 2溶液、Fe (NO 3)2溶液);凡含Fe 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 2(SO 4)3溶液、FeCl 3溶液、Fe (NO 3)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完整版)初三复习资料

(完整版)初三复习资料

化学复习资料汇编一、基本概念1、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及区别和联系3、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有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各举2例)4、催化剂(触媒):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

5、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6、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7、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值。

8、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

9、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SO42-、10、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1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12、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再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13、固体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未指明溶剂则为水)14、气体溶解度:在压强101KPa和一定温度下,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15、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100%16、石蕊和酚酞溶液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17、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18、复合肥料:化肥中同时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

19、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酸氢盐除外);有些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称小分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素名称、元素符号以及几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磷在氧气(空气)中燃烧:
镁在氧气(空气)中燃烧:
铁在氧气中燃烧(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石蜡在氧气(空气)中燃烧:
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多变一)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五氧化二磷氧气磷点燃
−−→−+氧化镁氧气镁点燃−−→−+氧气铁点燃
−−→−+水二氧化碳氧气石蜡点燃
+−−→−+522
O 2P O 54P +2MgO
O 2Mg 2
点燃
+
A
B C D E
2.加热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连)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气密性不足,会导致收集气体的速度过慢)
②装药品(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注意药品要均匀混合)
③固定仪器(先下后上,从左往右,先发生后收集)
④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⑤收集气体(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刚开始排出的是空气)
⑥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引起倒吸,使试管炸裂)
3.验满:(用排水法收集)水位下降,瓶口有大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4.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5.注意事项:
◆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试管中的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倒流,使热的试管因骤冷而炸裂
◆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体进入导管而进入水槽(或阻塞导管)
◆棉花不要离高锰酸钾太近,否则会导致发生装置爆炸
◆试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3)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2.固体药瓶的取用
(1)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
(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放三直立)
3.液体药品的取用:“多倒少滴”
(1)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一倒二向三挨四靠)
步骤:①瓶盖倒放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③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
④倾注完毕后,瓶口在试管口靠两下,并立即盖上瓶盖(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
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2)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

要领:悬,垂
A.应在容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胶头滴管不要接触容器壁(防止沾污试管或试剂)
B.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
或腐蚀橡胶胶帽)
C.用过的滴管可用清水冲洗干净;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用水冲洗,也不能交叉使用
(3)取用定量液体时可用量筒和胶头滴管
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到
①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②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③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虎大羊小)
1.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
A.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防止失火)
B.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防止失火)
C.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以免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D.如果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E.酒精灯内酒精含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量的四分之一,也不能多于酒精灯容量的三分之二
2.给试管加热的注意事项
A.试管外壁不能有水(防止试管炸裂)
B.加热时要有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
三分之一处,握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加热液体时,试管口要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度角
D.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
E.加热时先预热,使试管在火焰上移动,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将火焰固定在盛放药品的
部位加热(防止试管炸裂)
F.试管底部不能和酒精灯的灯芯接触(防止试管炸裂)
G.烧得很热的试管不能用冷水立即冲洗(防止试管因骤冷而炸裂)
H.加热时试管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
四、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后,先把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然后用手掌紧握试管
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玻璃管内出现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五、仪器的装配:装配时,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玻璃管先用水湿润
六、仪器的洗涤:清洗干净的标准是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硫在氧气中燃烧试验集气瓶中留少量水目的是溶解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防止空气污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原因有:氧气不纯 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但用但火星的木条检验,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氧气不纯
7.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

原理:利用氮气、氧气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
8.气体发生装置
①“”型,简称“固固加热型”,装置如图A 所示
A B C D E
②“型,简称”固液常温型“,装置如图B 、C 、D 、E 所示 B 装置是简易装置,同B 装置相比,D 装置具有便于添加液体药品,制取的气体量较多的优点;C 装置不仅添加液体药品方便,而且可通过导管上的开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E 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加入液体药品的量和速率 排水法:
9.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性质(一变二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气固固加热
−−→
−+气液固不加热
−−
→−+
10..空气中有关成分的用途:
(1)氧气:医疗急救、登山、潜水、航空;炼钢、金属切割和气焊
(2)氮气(惰性保护气):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作食品保护气等;利用其与某些物质反应生产化肥等、液氮冷冻
(3)稀有气体: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作食品保护气等;利用其化学性质稳定和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电光源——航标灯、霓虹灯、消毒灯等;激光技术;氦气还用作飞艇的填充气(密度小),制冷剂;Xe 用作麻醉剂
11.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反应(都放热)
12.关于氧气的几个易错点
1.氧气的物理性质中的“不易溶于水”不能片面地理解成“难溶于水”,而是指溶解的量很少。

2.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但它本身不能燃烧,不能作为燃料。

3.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等,但氧气同时也可以使食物、食品等发生腐败变质,使钢铁生锈造成资源大量浪费,使白炽灯丝被氧化从而缩短灯泡使用寿命等。

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但不是与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5.燃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但有一些燃烧不需要氧气,如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

6.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其中包括物质与氧气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也包括物质与其它含氧物质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

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是氧化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也是氧化反应
7.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与液氮虽然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因为它们二者的分子构成相同,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8.制取氧气需要含氧的物质,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等,但不是所有含氧的物质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13.洗气瓶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