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4-岳麓版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4-岳麓版
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
慎重。”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教学内容 编订六经
启发式教学
三、孔子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1.对中国:
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奠定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成为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奠定古代教育传统基础 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中; 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其形象逐渐被神圣化。
己 ”的途孔径子。的理想社会:只有礼和仁相结合

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一方面社会

依礼有严格等级和上下尊卑界限,另一
方面,依仁使人人有爱心,能够推已及
人,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这样
的社会是既有差别又具温情的社会。
有等级之分但不过分对立,有仁爱但仍有差 别的温情社会 ------体现了中庸思想
二. 孔子的思想主张——哲学思想
第1课 先师孔子
一、孔子生平(前551——前479)
1、孔子的出生: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纥与颜氏女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 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史记》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
相传孔子的母亲颜征在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教育目标 成人、君子
学生子路问他:“听到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
子该曰马贵:上族“实子君行弟子?:”喻孟孔于懿子义说,子:小、“人司你喻马有于牛父利兄。在”,应该先 子向曰你贫:的穷“父卑君兄微子请:坦教颜荡,回为荡什,、么小闵要人子马长骞上戚、做戚子呢。路?””冉有问 子他曰同家:样境“的富君问裕子题:成,子人孔贡子之却美、回,冉答不有:成“人当之然恶应。该小马人上反去是。 ”去做天。资”聪孔颖子:的颜另回一个、学子生游问、他子,夏为什么同样的 子问曰题相:却对“回愚君答钝子不:泰同曾而呢参?不孔骄、子,子说小路“人冉骄有而遇不事泰畏。缩”,所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先师孔子课件1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先师孔子课件1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族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东西,这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 化的强烈愿望。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拓展2 阅读下面材料: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 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上述材料表明,孔子是怎样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 答案 “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克己 复礼”,才能实现“仁”。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2.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 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 代思想观念糅合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 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 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 ——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 请回答: (1)为什么“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 (2)从当今“韩流”的强劲发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拓展1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世
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不断升温,“孔子热”已经成为一道
亮丽的文化景观。你如何认识这种文化现象?
答案 (1)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已渗 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对中国人的影响至深。 (2)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使国 人越来越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需要表明自己民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第1课 先师孔子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课程标准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总复习PPT课件 岳麓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总复习PPT课件 岳麓版

影响:沉义重社打会击的了基封本建原势则力,(为美资国本除主外义)的发,确展立扫了清了一些道资路本主
2、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家
双重任务:民族独立 + 发展资本主义
孙中山
甘地
背景:半殖半封的中国的 英属殖民地印度
民族民主革命
的民族独立运动
凯末尔
一战后土耳其的 民族民主革命
贡献:提出三民主义
发动辛亥革命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共和政体 维护革命果实

行动:
建立 阿卡德米学园
“中庸之道”理论
建立
周游列国
吕克昂学园
收徒讲学
著作: 《理想国》 《政治学》
“六经”
《法律篇》
影响: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 重要奠基人
创立的儒学成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影响至亚洲、世界
中国古代政治家
秦始皇
唐太宗
时代: 战国后期—秦朝 隋末—唐初
封建社会初期 封建社会盛期
康熙帝
想正确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是中共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进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无产阶级革命家
邓小平
时代背景: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设时期
革命年代:出生入死、战功卓著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成为第一代 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文革中进行全面
主要贡献:整主持顿了,真努理力标纠准正问“题左的”讨倾论错和误十一届三
想和生涯,你能体会到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
1、胸怀宽广、志向高远,以国家民族甚至全人 类的解放和进步事业为己任
2、勤奋好学、积极探索,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 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3、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结合实践不断检验、 完善和更新已有的思想理论体系,不盲从迷信权 威和经验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东西方先哲》复习课件岳麓版选修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东西方先哲》复习课件岳麓版选修

A.不管时代怎样,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B.对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的加以继承
C.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地予以肯定或否定
D.德治将要取代法治
5、柏拉图对理念的讨论实际是
A.对事物个性的讨论
B.对事物共性的讨论
C.对个别事物的讨论
D.对具体事物的讨论
6、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共性包括
①对知识孜孜以求,文化上建树多 ②都努力将自己的政治 理想付诸实践 ③都热衷于教育事业 ④生活经历都历尽坎 坷而不气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评价孔子
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 家和教育家。
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 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
他提出的一些教育理论和方法对后世影响 很大。
柏拉图的历史影响
柏拉图式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对后世影 响很大
他的哲学思想在人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 地位(柏拉图式的)
创立的儒学成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影响至亚洲、世界
巩固练习
1、被恩格斯称之为“古代最博学的人”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孔子
D.柏拉图
2、下列属于唯心主义思想家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泰勒斯
C.孔子
D.柏拉图
3、英语“科学院”或“研究院”一词起源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理念
B.阿卡德米
C.正义
D.理想国
4、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提出 “以德治民”的主张。这说明
阿卡德米学园
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 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 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 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岳麓版选修四复习课件:第1单元 东西方先哲、第2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共19张ppt)

岳麓版选修四复习课件:第1单元 东西方先哲、第2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共19张ppt)

2.思想家柏拉图
(1)柏拉图的生平 ①出身:雅典名门、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与战争期间正题的更迭 ②柏拉图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改变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态度,开始寻找其心 中的理想国 ③柏拉图的阅历:对民主政权失望、游历埃及和意大利、考察各地政治经济法律和宗 教制度。(贤人政治观-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理论-道德城邦理论的形成) ④政治实践:叙拉古理想国实践的失败(柏拉图开始设计第二等理想国-法治国) ⑤教育实践:雅典学园-欧洲第一所传授综合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提供政治咨询、 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的学校,在西方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政治思想集散地、重视自 然科学知识、坚持思想独立)。 (2)柏拉图的思想主张(影响了西方对正义、统治、服从和道德等观念的认识) ①哲学观点:理念论(唯心主义) ②政治观点:理想国 A.《理想国》:人治-德治、论正义、社会分工与各司其职、国家的目的是和谐与效率、 哲学王、主张财产公有普及教育 B.《法律篇》:柏拉图晚期强调法治(第二等好的政制)
【解析与探究】3 请思考以上两种平等观的差别。 提示: 一种是完全的平等(“数量平等”),即不分阶级、身份、财富, 只按照公民身份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 另一种是有差别的平等(“比值平等”),即根据身份高低、财 富多少按比例分配权利。实际上,这种平等是在承认社会等级差别基础 上的平等。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3.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1)生平 ①出身和求学:御医之子、求学雅典、师从柏拉图 ②雅典人敌视,离开雅典,成为王子(亚历山大)之师 ③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重返雅典,创立学园,逍遥学派 ④亚历山大病逝后,受到雅典法庭指控,再次离开雅典,前332年辞世 (2)主张 ①敢于独立思考,尊师而不盲从(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②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 ③与当时学者激烈争论,真理越辩越明 (3)影响和评价: ①科学的研究方法:广泛收集材料、分析综合、得出有条理的结论、对科学进行分类。 在众多学科中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 ②逻辑学与三段论(分析学、形式科学):一切科学的工具,逻辑学发展成一门科学。 ③政治学:将政体分类、发生革命和内讧的原因(不平等-数量平等与比值平等的辨析)。 ④法治优于人治(合乎正义的法和普遍服从) ⑤伦理学:“中道”,鼓励生活中以理性为准绳(利于和谐人际关系) ⑥学者中的大师,对世界思想文化贡献卓越。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东西方先哲课件 岳麓版选修4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东西方先哲课件 岳麓版选修4

请回答: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第(1)问要注意从教育实践
和教育思想两个大的方面来回答。第(2)问要注意两则材料都用阶级
点击此处进入
课时跟踪训练
(1)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 想国,追求真;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 求善。 (2)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疑 态度。
四、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1.治学态度及成就 (1)态度:治学严谨,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既有吸收,又有 批判。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 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
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 人”“仁
——据《论孔子思想》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
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 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 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及评价
1.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理念论 ①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②对理念的讨论实质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 ③认为人性是多重性的。 (2)政治思想——理想国和法治 ①理想国中居民分为统治者、军人和平民三类,国王必须懂哲学。 ②国家的目的是和谐与效率。 ③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 (3)教育贡献——建立阿卡德米学园。不仅研究政治,还非常重视自 然科学知识。 2.评价 (1)作为苏格拉底的继承人,雅典学园的创立者,柏拉图受到人们的 尊敬。 (2)虽然对柏拉图的思想存在争议,但其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巨 大影响,被大家所公认。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和东西方的先哲课件 选修4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和东西方的先哲课件 选修4

[史论要旨] 对历史人物评价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 点。康熙文武双全,既精通传统文化,又涉猎西方科学;既能 上马左右开弓,御驾亲征击退噶尔丹,又能治国安邦善于管理。 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 胜利,收复台湾,显示了康熙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但是有专 家指出,清朝中后期国力开始远远落后于西方,这跟康熙晚年 的墨守陈规,缺乏创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3.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①战而后和:武力讨伐,随后采取“战而后和”的 策略
②设置机构:在东突厥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
领为都督、刺史,官职世袭。在西突厥设置安
(1)措施
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③册封首领:西北各族首领请尊唐太宗为“天可
汗”,他们的后嗣由唐朝册封
④和亲通婚: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2.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措施
影响
政治
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
制 权制度
地方:郡县制
统一文字:小篆 思想文化
思想专制:焚书坑儒
促进文化发展;思想 控制,摧残文化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 促进经济交流
交通 修筑驰道、人工渠道
促进交通发展,巩固 统一
军事 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奠定基本疆域
(4)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 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加强与蒙、 藏民族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特封四大活佛,既保护佛教, 尊崇活佛,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5)抗击沙俄,捍卫北疆: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运用军事外 交双重手段。1689 年,中俄双方平等协商签订《尼布楚条约》, 维护了中国主权。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和东西方 的先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考点1 东西方的先哲与中国古代的政治家课件 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考点1 东西方的先哲与中国古代的政治家课件 岳麓版
②实现途径:正名,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被破坏了的名实关系 (2)“礼” 匡正过来。
③“仁”和“礼”的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有“克己 复礼”才能实现“仁”。
(3)“中庸”
①含义: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将各种 正确的原则、思想妥善调和。
②作用: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和礼,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4)教育思想:“有教无类”;首开兴办私学的风气;启发式教学; 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等。 2.孔子及儒家学说的地位和影响
返回
排查 基础知识
一、孔子
1.孔子的主要思想
①含义:就是“爱人”。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要爱其他人,
进而主张统治者要施仁政。
②局限:“仁”是一种有等差的爱,由亲及疏,爱的程度逐渐 (1)“仁” 降低。
③实现途径:遵守“忠恕”之道,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①含义:即周礼,周朝人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以宗法 分封为基础的礼制。
排查 基础知识
二、唐太宗
1.主要措施
(1)发展和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集体议政和监察机制,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力求政令符合实际,顺应民情。
(2)重视法制建设,制定《唐律》,严惩贪赃枉法。
(3)进一步发展科举制。使庶族地主获得晋升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
(4)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使唐初的社会经济逐步复苏。
起了重大作用。
(2)经济上:在全国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移民垦荒;统一货币
和度量衡。密切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生产,有利于国家
的统一。
(3)军事上:北击匈奴,迁民戍边,修筑万里长城;南征百越,设立南海、 桂林、象郡;征西南夷,设置行政机构管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初步 奠定。 (4)交通上:修筑驰道、直道;“车同轨”。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 经济文化交流。 (5)思想文化上:“书同文字”。有利于推行政令、发展经济和文化认同, 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和巩固具有深远影响;“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 摧残了文化。 3.实行暴政:“焚书坑儒”;严刑酷法;徭役、兵役负担沉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教育贡献:他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兴办私学, 推广普及了教育,这种私学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 变迁的影响。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 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5.世界影响:东亚儒家文化圈内的朝鲜、越南、日本等国, 都曾以儒学为治国理论和教化工具。明清以后,儒学传到西 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3.亚里士多德倡言法治,反对人治,在西方法律史上第一 次系统地提出了法治学说。 4.亚里士多德在著作中表述了大量理性思维的观点,这些 反传统、反对迷信与神秘主义的主张,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 远影响。
东西方先哲的比较
分类
孔子
思想 “仁”、“礼”、
成果
中庸
政治 主张
教育 成果
以德治民
兴办私学 有教无类
2.历史影响 (1)孔子的思想学说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 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奠定了中 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2)孔子的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二、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影响 1.文化贡献:修订“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 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2.政治贡献:其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 一,在中国封建社会,几乎所有朝代和君王都尊崇孔子,利 用其思想统治国家。 3.社会贡献: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 积淀下来,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解析 结合所学孔子生平的背景知识,再根据材料中“孔子 以前”、“已有”、“集其大成”等信息可知,是孔子编定 “六经”,即对古代文化典籍的收集整理体现了题干的要 求。
【例 2】 柏拉图“理想国”是奴隶主的理想,资产阶级把 永葆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则把实现共产 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说明( ) A.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 B.他们的理想都是幻想 C.每一时代的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 D.理想是虚无飘渺的东西
解题反思 对孔子相关内容的考查,无论选修还是必修模块 都是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区域。方向上应该主要考查历史基 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新课改下的高考注重新材料新情景 的创设,而作为孔子的这类古代历史人物的命题又往往会采 用文言文史料的形式,这点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们在学 习的过程中还要加强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应对新课改 形势下对此类问题的考查。 答案 A
柏拉图 理念论
理想国 阿卡德米
学园
学术 成果整理“六经” Nhomakorabea《理想国》 《法律篇》
亚里士多德
“中庸之道”
法治优于人治
吕克昂学园
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分类 逻辑学 三段论 《政治学》
【例 1】 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在孔子以前,中国历 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能作为钱穆这段话依据的应是孔子( ) A.编定“六经” B.创立儒家学说 C.提倡“仁”的思想 D.开创私学
解题反思 本题是典型的比较式材料选择题,通过柏拉图 “理想国”是奴隶主的理想而引出其它两个阶级进行比较, 考查其内在的联系性。其命题的规律性较强,要求题干和选 项的关系有绝对的一致性,故理解此题的考查意图必须从这 两个一致性上入手。做这类题目首先要对题干的信息提取准 确,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步,然后 根据其比较所得的意思寻找对应选项。本题的信息点就是 “柏拉图”(代表奴隶社会)“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 其关系一致的选项是 A 项,即“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 性”。
三、孔子与柏拉图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 (1)时代背景:都处在社会动乱时代,都面临同样的社会 问题。 (2)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都从各自 所处的时代出发提出并发展自己的理论。 (3)历史影响方面:都未能实现各自的政治理想,但都对 以后的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东西方的先哲。
2.不同点 (1)社会背景:孔子处在奴隶制崩溃、礼崩乐坏的社会转 型期;柏拉图则生活在希腊奴隶制发展时期。 (2)思想内容: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仁”、“礼”和 中庸思想为核心;而柏拉图则是理念论和理想国。 (3)治国主张:孔子是“贤人治国”;而柏拉图则是“哲 学家”治国。 (3)政治理想:孔子是要建立一个统一开明的贵族统治的 国家;而柏拉图则带有极其狭隘的城邦主义,只立足于雅典 城邦而非整个希腊的统一。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复习课件
一、孔子的贡献与影响 1.思想贡献 (1)创立儒家思想,他认为只有“礼”与“仁”结合的社 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仁”、“礼”、中庸思想是儒 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2)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3)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传统;认为教学的 目的是使学生“成人”,甚至成为“君子”;注重因材施教。 (4)整理编撰古代文化典籍,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 绝。
四、柏拉图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历史影响 1.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 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反映;推动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在人 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政治理想:对现实政治不满,设计理想国:(1)在这个 国家中,居民分成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国王真正懂哲学; (2)国家的目的不是民主、自由,而是和谐与效率;(3) 其中有关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 思想家广泛接受,产生了深远影响。
3.强调法治: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后 代法制国家的建立。 4.注重教育:创立雅典学园,成为思想的“集散地”,有 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五、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深远影响 1.亚里士多德对后来的整个西方思想有巨大的影响。在许 多世纪中,他的作品一直统治着欧洲思想,成为中世纪基督 教思想和伊斯兰经院派哲学的支柱。 2.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观点,在中世纪一直被奉 为真理。在今天,虽然其中大部分结论已经被推翻,但是, 他探索自然的方法和角度、他所提出的问题仍然具有现实意 义。
通过比较的方式命题是高考中常用的,预计在以后还 会经常出现,平时多注意这方面内容的练习,有利于我们 提高对这一重要知识点的迁移应用能力。柏拉图对世界的 贡献大,影响深远,预计本知识点在以后会成为高考命题 的一个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