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园史南林

合集下载

造园史(魏晋 )南林园林史课件

造园史(魏晋 )南林园林史课件

2019/11/16
17
2019/11/16
18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家的宫苑 二、魏晋南北朝的私园 三、寺观园林 四、城市郊游
2019/11/16
19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家的宫苑
邺城铜雀园 邺城华林苑 洛阳的御苑 建康的御苑
2019/11/16
20
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三国曹魏旧都。
–邺城铜雀园:内筑三台上起楼以阁道相通(冰井台、 铜雀台、金虎台),凤阙装饰可转动铜雀,园内凿渠 引水,穿池筑山,以山水为宫苑的骨干。此外,还有 城西的“元武苑”、城北的“芳林园”均为曹魏所筑 引水凿池,建钓鱼台、竹园、种植葡萄及果木树。
2019/11/16
造园史
中国造园史
2019/11/16
风景园林学院 杨向青 1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的特点
2019/11/16
2
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2019/11/16
3
分裂、战乱导致的人们思想信仰的变化
邺城铜雀园
21
后赵石虎在邺城筑华林苑,苑周围数十里,引璋河水入园汇 为大池,五个岛屿象征“五岳”,四个水域象征“四渎”通 行舟船的水程长达二十五里。池中岛上建楼架廊,环池沿岸 有堂、殿,及其它楼台亭榭不计其数。可见这座大型皇家园 林效仿自然挖湖堆山,建筑工程之浩大。
邺城华林苑
2019/11/16
–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记述张伦园“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 及”;“有若自然在其家中”;“入其后园,见沟渎蹇产,石蹬礁崾, 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唧唧,虽梁王兔苑 想之不如也.”

造园史_两宋_南林园林史课件分析37页PPT

造园史_两宋_南林园林史课件分析37页PPT

1
0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造园史_两宋_南林园林史课件分析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造园史(元明清近现代)南林园林史课件

造园史(元明清近现代)南林园林史课件

22
琼华岛元明时山顶建广寒宫,清初改为喇嘛塔,是全园构图中心/制高点和标志;北海四周都能看到白塔山的景色. 白塔采用高大体量/优美造型/白色塔身,以宽阔的海面和蓝天作前景和背景,显得十分简洁开阔,突出主景.
北海 琼华岛
24.01.2021
23
镜清斋的内部空间与景物曲折有致,层次深远,水流萦环,山石回抱,是北京现存小空间庭院中难得的精品,院中 假山为乾隆时的精品.
24.01.2021
31
避暑山庄的环境特点
避暑山庄占地564公顷,北界 狮子沟,东临武烈河.经人工 开辟湖泊和水系整理后地貌 环境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有起伏的峰峦、幽静的 山谷有平坦的原野,有大小 溪流和湖泊罗列,几乎包含 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
24.01.2021
32
避暑山庄的环境
北海
北海水面东南用土堆筑的琼华岛,约六点六公顷(一百余 亩).东西二百五十米,南北三百多米,高二十八米:北坡叠 石成洞,汴梁艮岳运来太湖石点缀岛上;长廊与喇嘛庙 间的山坡上建有许多亭廊轩馆;
山南坡/西坡又有殿阁布列其间,四面隔池遥望都能组 成丰富的轮廊线;
24.01.2021
– 南海的南台一带环境清幽空旷,顺治年间曾稍加修葺。康熙时,选中此地作为日常处理政务,接见臣僚和御前进 讲、耕作“御田’的地方,因而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改建,扩建。延聘江南著名叠山匠师张然主持叠山工程,增建 许多宫殿、园林以及辅助供应用房。改南台之名为“瀛台”,在南海的北堤上加筑官墙,把南海分隔为一个相 对独立的宫苑区;
24.01.2021
西苑(1) 20
西苑(2)
三海处于紫禁城与西宫之间,三处水面各具姿态,是帝王游息、居住、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清帝在城内居住时, 常在苑内召见大臣,宴会公卿,接见外蕃、慰劳将帅,武科较技。冬天则在三海举行滑冰游戏(冰嬉)。

pm造园史(元明清近现代)南林园林史课件65页PPT

pm造园史(元明清近现代)南林园林史课件65页PPT
第六章 元明清时期的园林
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的园林 第三节 总结
09.05.2020
1
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一、元明清时期的都城建设 二、元明清时期的文化背景 三、明清时期的工程技术和造园的论著 四、封建社会逐步解体
09.05.2020
2
元大都复原想象图
09.05.2020
17
西苑
09.05.2020
18
西苑(北京明清三海)北京城内紫禁城西侧的三海(北,中, 南),最早是金中都北郊离宫大宁宫;元时包入大都,位于皇 城内,称为太液池;明朝仍沿用,并在南端加挖南海,合中海/ 北海为三海,称为西苑,是明朝主要的御苑;清代在三海中 又有许多兴建,尤其是北海,清顺治八年在琼华岛山顶建喇 嘛塔(白塔),山前建佛寺,清乾隆时大事兴筑,亭榭楼台布 满万岁山四面,并在池北/池东建造了一批庙宇和庭园。
14
著名的“三山五园”(即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 香山静宜园/圆明园/畅春园),加上贵族官僚们的名园十 几处,连同许多处庙坛胜地,形成北京西郊园林建设空 前兴盛的局面.
三山五园
09.05.2020
15
09.05.2020
16
(二)元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各论
西苑 圆明园 避暑山庄 颐和园
09.05.2020
6
三、明清时期的工程技术和造园论著
造园工匠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世代 薪火相传,共同创造了优秀的园林艺术;社会价值 观的改变,文化人亦不再把造园技术看作壮夫不 为的雕虫小技;文人造园家与工匠三者的结合又
促成这些宝贵经验向系统化和理论性方面升华。 于是,这个时期便出现了许多有关园林的理论著 作刊行于世。其中有专门成书的,《园冶》、

造园史( 隋唐)南林园林史课件

造园史( 隋唐)南林园林史课件
对日本园林的影响
隋唐南林园林的艺术成就也影响了日本园林的发展,日本园林在吸 收中国园林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园林风格。
对现代园林的启示
隋唐南林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对现代园林设计具有重要 的启示作用,如尊重自然、注重文化内涵、追求艺术美感等。
在世界园林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朴素
与皇家园林相比,私家园林中 的建筑多为朴素自然的风格,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寺观园林
宗教色彩
寺观园林是佛教、道教等宗教场所的 附属园林,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幽静清雅
寺观园林通常位于幽静的山林之中, 环境清雅,是修行者参禅悟道的理想 场所。
象征意义
寺观园林中的植物、山水等元素往往 具有象征意义,如莲花象征清净、松 柏象征长寿等。
杭州西湖景区
要点一
园林概述
杭州西湖景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 隋唐时期著名的江南园林。西湖以其 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 为了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要点二
园林特色
杭州西湖景区的园林特色主要体现在 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上。景区内的湖泊、山峦、堤岸、桥 梁、亭台楼阁等景观元素相互映衬, 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水乡景致。
皇家园林中多设有湖泊、溪流 等水景,增加了园林的灵动性
和观赏性。
私家园林
精致小巧
私家园林通常规模较小,但设 计精巧,注重细节,体现了园 主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因地制宜
私家园林的布局多根据地形、 地貌等自然条件进行巧妙设计 ,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意境深远
私家园林注重营造深远的意境 ,通过借景、对景等手法,将 自然美与人文美融为一体。
西安大雁塔景区

造园史( 隋唐)南林园林史课件 45页PPT文档

造园史( 隋唐)南林园林史课件 45页PPT文档

隋西苑(2)
隋帝兴建西苑时“沼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天 下共进花木鸟兽鱼虫莫知其数”.六年后苑内已是“草木 鸟兽繁息茂盛,桃蹊李径翠阴交合,金猿青鹿动辊成群” 足见苑内绿化工程之浩大,树木花卉绝大部分都是从外地 移栽的,为了便于皇帝游园“自大内开为御道直通西苑, 夹道植长松高柳。帝多幸苑中,去来无时,侍御多央道而 宿,帝往往中夜即幸焉’’(引文见《古今图书集成.考工 典》引《海山记》)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园林
一、隋唐五代时期的皇家的宫苑 二、隋唐五代时期的私园 三、寺观园林
一、隋唐五代时期的皇家的宫苑
隋唐时期的皇家园林集中建置在两京---长安、 洛阳的城内、附廓、近郊和远郊,数量之多,规模 之宏大远远超过魏晋南北朝时期,显示了“万国 衣冠拜冕旒”的泱泱大国气概。皇室园居生活多 样化,相应地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这 三个类别的区分更为明显,它们各自的规划布局 特点也更为突出。这时期的皇家造园活动以隋代, 初唐,盛唐最为频繁。
隋唐时期的洛阳
南方粮食物资不可能及时水运到长安,因而大量 积存在水陆交通均很方便的洛阳。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在北魏洛阳故城西约十 八里处、东周王城的东侧正式营建东都洛阳,次 年完工。
洛阳城前直伊阙、后据邙山,洛,伊,谷,寡水贯城 中。规划与长安大体相同,宫城、皇城偏居大城 西北隅,这里地势较高,便于防御。
造园史
中国造园史
风景园林学院 杨向青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园林
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园林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园林的特点
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隋(581-618) 唐(618-907) 五代(907-960) 十国(891-979)

造园史(魏晋 )南林园林史课件

造园史(魏晋 )南林园林史课件
造园史(魏晋)南林园林 史课件
在魏晋时期,南林园林经历了丰富多样的发展历程,展现出独特的设计特点 和建筑形式,拥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并对后世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魏晋时期的背景
历史背景
魏晋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儒家文化衰落,佛教文化兴盛,这对南林园林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治环境
朝代更迭频繁,政治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纷纷投入园林设计与造园艺术,寻求心灵的安抚 和自然的舒缓。
通过园林布局、建筑形式和景色组合,表达深邃的哲学与艺术思考。
3 文化传承
南林园林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传承者,延续了古代文化的瑰宝。
南林园林的影响与传承
1
宋代与明清时期
南林园林的理念和技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 部分。
2
世界园林艺术
南林园林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对世界园林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化思潮
道教和佛教的兴起,逐渐融入南林园林的设计理念,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南林园林的发展历史
1
西晋时期
2
南林园林开始呈现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注重景色的恬静和诗意。
3
三国时期
南林园林的发展得到了初步奠定,以小 型庭园为主,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 一。
东晋时期
南林园林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名胜之 地为设计灵感的观赏式园林。
亭台楼阁
亭台楼阁作为南林园林的重要组 成部分,充满诗意和建筑艺术的 魅力。
曲桥廊道
山石假山
曲桥廊道巧妙地穿越湖泊或池塘, 增加了园林的动态美感。
山石假山的巧妙运用,使园林空 间更显精致,增添了戏剧性和变 化性。
南林园林的艺术价值
1 诗意之美

造园史总论南林园林史课件

造园史总论南林园林史课件

14课时 14课时
2019/12/11
3
绪论
一、园林的产生 二、园林的含义 三、园林的分类 四、中、外园林发展概述 五、研究造园史的意义
2019/12/11
4
一、园林的产生背景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优美的环境一直是人们不断追求的 梦想:
– 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及背景--- 社会经济---居住形式---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除以上名称外还有庭园、山庄、别业,这些主 要是为封建帝王、贵族服务的场所;
2019/12/11
11
园林的含义
按现代园林释义,园林不仅是游憩之所,还有保护和 改善自然环境,恢复人们身心疲劳之功效。因而“园 林”的含义除包含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纪念性园林、 游园、花园、游憩绿化带及城市各种绿地;
2019/12/11
26
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
2019/12/11
27
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1)
世界上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有古代 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这四个亚非文明古 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它们在奴隶制的基 础上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除了出现了城市 建筑之外,还开始有了造园活动。
2019/12/11
2019/12/11
8
二、园林的含义
2019/12/11
9
园林的含义
我国古代有多种名称:甲骨文中出现了“囿”、 “园”、 “圃”。“囿”的意思是筑垣以设境 之界,而于其中饲养禽兽的场所;“园” 的意 思是平整过土地后,四周设置轻便的围墙,其内 有水源浇灌,栽植果树;“圃” 是栽植蔬菜的 地域.
31
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5)
19世纪以后, 田园歌曲,风景画盛行,英国园 林成熟地发展为自然风景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园史风景园林学院杨向青 2012-1-2 1造园史,它通过对人类文明熏陶下的园林艺术发展的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的分析,历史的、客观的概述园林的起源及形式、内容形成系统的、历史的造园艺术观打好基础。

2012-1-2 2 造园史课程的课时安排绪论 4课时上篇中国造园史下篇外国造园史 14课时14课时 2012-1-2 3 绪论一、园林的产生二、园林的含义三、园林的分类四、中、园林发展概述五、研究造园史的意义2012-1-2 4 一、园林的产生背景一、园林的产生背景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优美的环境一直是人们不断追求的梦想:二、–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及背景--- 社会经济---居住形式---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原始社会(萌芽的科学技术)游牧为主穴、巢人类与自然融于一体–奴隶社会(文字的产生,铁器的出现)农业经济村落人类神化自然–封建社会(哲学、科学开始分化)手工业/商业城镇体系人类开始开发自然–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期工业化大生产城市居住矛盾人类与自然关系失衡(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膨涨环境污染)–展望未来社会多元化/信息化城乡结合新型式人类/自然/生态新体系上表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中人类从茹毛饮血、树栖穴息到捕鱼狩猎、采集聚落开始,当生存的本能得到满足时在对环境的改造实践过程中,美与愉悦是人类通过创造2012-1-2 性的布置修整和培育形成了人类环境的艺术境界。

5 园林的产生(1)园林的产生(1)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依渔猎和采集来维持生活,不可能开始造园;而到了游牧的部落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同样不可能有造园的要求;公元前16世纪建立的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大发展时期,我国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发现有甲骨文卜辞记载了当时史实。

从殷墟遗址和甲骨文的研究可知,此时畜牧业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农业也是相当发达的。

2012-1-2 6 奴隶社会公元前七世纪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出现了自然风格的猎苑2012-1-2 科尔撒巴的猎苑中的寺院和丘陵 7 园林产生的结论只有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 劳动能够产生多于维持劳动者所需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物,出现私有财产时,开始有贫富的分化,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发达起来,这时也才有可能兴建园林。

2012-1-2 8 二、园林的含义 2012-1-2 9园林的含义我国古代有多种名称:甲骨文中出现了“囿”、“园”、“圃”。

“囿”的意思是筑垣以设境之界,而于其中饲养禽兽的场所;“园”的意思是平整过土地后,四周设置轻便的围墙,其内有水源浇灌,栽植果树;“圃”是栽植蔬菜的地域. 西方《旧约圣经》虽出于宗教意图,但不失为最古老的历史著作: 伊甸----Eden喜悦欢乐之意 2012-1-2 10 园林的含义先秦时称囿、园、圃等.先秦后的苑即囿,它是帝王所造的.园林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晋,唐宋后广为应用,沿用至今.在中国历史上,为人欣赏, 游憩需要而创建的自然环境场所。

除以上名称外还有庭园、山庄、别业,这些主要是为封建帝王、贵族服务的场所;2012-1-2 11 园林的含义按现代园林释义,园林不仅是游憩之所,还有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恢复人们身心疲劳之功效。

因而“园林”的含义除包含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纪念性园林、游园、花园、游憩绿化带及城市各种绿地; 2012-1-2 12 园林的含义同时还应涉及到郊区游憩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等。

此外,以整个城市为造园空间的“山水园林城市”也是近年来提出的体现城市园林化的新概念。

2012-1-2 13 园林的含义总之,园林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园林小品等途径,创作而成优美的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三、园林的分类不同的地域条件、文化背景下的园林系统中国造园系统不同主题的分类不同的地域条件、文化背景下的园林系统建筑早于园林是肯定的,不同的地域条件不同的文化发展背景,对园林的艺术理解也是有差别的,因而形成了西亚园林、欧洲园林及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的世界最渊源的三大园林系统。

西亚园林欧洲园林东方园林四、中外园林发展概述中国园林的发展概述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中国园林的发展概述中国园林的发展概述中国园林的演化过程生成期(殷、周、秦、汉)囿、苑中国古典园林封闭古典体系转折期私家园林(魏、晋、南北朝)寺观园林南北朝)山水建筑宫苑全盛期(隋、唐)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写意山水园游乐地成熟期及后期(两宋-清初)两宋-清初)山水宫苑山水园林租界公园外滩公园虹口公园复兴公园中山公园中国近代公园开放非古典体系(1840年后)年后)年后成都人民公园自建公园玄武湖公园无锡城中公园西方造园艺术引入恢复建设期(恢复建设期(1949-1959))调整期(调整期(1960-1965))中国现代公园 1949年以后年以后城市公园出现损坏期(损坏期(1966-1976))发展期(发展期(1977-1989))前进期(前进期(1990- )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1) 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1) 世界上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有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这四个亚非文明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它们在奴隶制的基础上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除了出现了城市建筑之外,还开始有了造园活动。

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2) 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2) 古希腊的宅园中有明显轴线,园在居室围绕的中心即称柱廊园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3) 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3) 16世纪欧洲以意大利为中心的造园形成台地园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4) 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4) 法兰西的建筑及园林艺术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

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5) 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5) 19世纪以后, 田园歌曲,风景画盛行,英国园林成熟地发展为自然风景园。

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6) 西方园林的发展概述(6) 美国,最先提出了“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的概念,创立了国家公园系统. 2012-1-2 冰川国家公园 33 六、研究造园史的意义六、研究造园史的意义重要性-----宇宙时空的定位必要性-----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目的性-----发扬传统,继往开来商、周时代第一节中国园林的起源与最初形式第二节先秦的宫室建筑及造园发展第一节中国园林的起源与最初形式一、社会历史条件二、中国园林的起源与最初形式--囿三、结论一、社会历史条件公元前16世纪建立的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大发展时期,我国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发现有甲骨文卜辞记载了当时史实。

从殷墟遗址和甲骨文的研究可知,商殷已是奴隶制占有主要地位的时代,是国家机构形成的朝代。

此时畜牧业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农业也是相当发达的。

二、中国园林的最初形式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依渔猎、采集维持生活,不可能开始造园;游牧的部落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同样不可能有造园的要求;只有到了奴隶社会中后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劳动能够产生多于维持劳动者所需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物、出现私有财产时,开始有贫富的分化,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发达起来,这时也才有可能兴建园林。

二、中国园林的最初形式商、殷的奴隶制经济日益发展,生产力水平 (农、牧业)发展很快, 奴隶主地位的变化,使畋猎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为了重温过去的生活方式,畋猎成为当时脱离生产的贵族们的一种礼仪化、娱乐化的行事。

甲骨文中出现了“囿”、“园”、“圃”。

三、结论中国园林的兴建,是从奴隶经济相当发达的商殷时期开始, 当畋猎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为了重温过去的生活方式,畋猎成为当时脱离生产的贵族们的一种礼仪化、娱乐化的行事。

园林的最初形式的囿,其主要内容是畋猎和游乐。

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

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

第二节先秦的宫室建筑及造园发展一、社会背景二、自然山水为主的造园风格的出现三、总结一、社会背景西周(前1046-前770年):都陕长安. 农业手工业繁荣. 诸侯国均有青铜冶炼作坊东周(前770-前256年):都洛阳春秋十国(前770-前476年):铁器的普遍使用,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诸候国的社会经济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的出现(或称台榭)。

战国(前475-前221年):手工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城市建设的高潮。

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学者思想家涌现“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儒(孔子:六经.<论语>/ 孟子 / 荀子) –道(老聃 / 庄周 / 惠子) –杂(墨子翟) –法(商鞅 / 韩非子 / 李悝)一、社会背景诗歌:<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 / <楚辞> 散文:<左传>/ <孟子>/ <庄子>/ <荀子> 绘画:壁画.帛画.版画等城市已完整而初具规模:<周礼. 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径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文化艺术,建筑技术促使宫室建筑的进步一发展(榭—观---楼---阁):铁器的普遍使用,使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诸候国的社会经济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的出现(或称台榭), / 木结构的园林建筑出现 / 砖瓦的普遍使用---高台建筑的出现 2012-1-2 10二、自然山水为主的造园风格的出现(1) 二、自然山水为主的造园风格的出现(1) 周文王有灵囿方七十里,位于长安之西三十里处,囿中有灵台高二丈,周四百二十步,囿中有灵池,不但帝王有囿,诸候也可有囿。

据《诗经》上记载:“囿……天子百里,诸候四十里”;二、自然山水为主的造园风格的出现(1) 二、自然山水为主的造园风格的出现(1) 周灵王的昆昭之台“穿沼凿池,构亭营桥,所植花木,类多茶与海棠。

”华贵的游乐宫苑,可见当时的造园已有了组成风景的设施,而不是内容简单,形式粗犷的囿,开始出现了以自然山水为主的造园风格。

据记载,吴王阖闾曾利用苏州郊区一带的大自然山水辟建别馆,起造姑苏台。

阖闾死后,夫差继续完成并扩建了姑苏台。

–“吴王夫差筑姑苏台三年乃成,周旋诘曲,横亘五里,崇筋土木,殚耗人力,宫女千人,上立春霄宫作夜之饮。

”又“夫差作天池,浮青龙舟池”。

“吴王于宫中作海灵馆,馆娃阁,铜勾玉槛。

宫之楹槛珠玉饰之。

”二、自然山水为主的造园风格的出现–吴县西北建流杯亭,吴县灵岩山上造梧桐园、琴台、望月台、梳妆台,山下有百花洲、香水溪; –太湖东庭西山筑避暑宫,辟消夏湾、明月湾和画眉泉等风景; 可见当年吴王在太湖之滨所建风景园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