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开采-地震勘探2 155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地震勘探:石油和矿产资源的探测

地震勘探:石油和矿产资源的探测

• 多次覆盖勘探: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 合成地震记录:模拟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过程
地震勘探在矿产资源探测中的应用
矿产资源勘探原理
• 利用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特性寻找矿产资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通过分析地震波的速度、振幅和相位等参数判断矿产资源储量
矿产资源勘探技术
• 立体地震勘探:获取地下立体空间信息,提高勘探精度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地震勘探:石油和矿产资源的探测
DOCS
01
地震勘探基本原理与技术
地震波的产生与传播
地震波的产生
⌛️
• 地球内部的能量突然释

• 产生地震波并向外传播
地震波的传播

• 通过地球内部的介质传
地震波的类型

• 受到地层厚度、岩石性
质等因素的影响
• 数据解释:根据地震波的特征推断地下结构
• 地质解释:结合地质资料解释地震勘探结果
02
石油与矿产资源地震勘探应用
地震勘探在石油资源探测中的应用
石油勘探原理
石油勘探技术
• 利用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特性寻找石油储层
• 三维地震勘探:获取地下三维空间信息,提高勘探精度
• 通过分析地震波的速度、振幅和相位等参数判断石油储

• P波:纵波,传播速度
快,通过固体、液体和气

• S波:横波,传播速度
慢,只能通过固体
• 表面波:在地球表面传
播,影响地震勘探效果
地震勘探仪器与设备
地震勘探仪器
• 地震仪:记录地震波的振幅和相位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PPT课件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PPT课件

四、流体饱和度
1. 油、气、水在储层孔隙中的含量分别占总孔 隙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油、气、水的饱和度。
So
Vo Vp
Vo
Vr
100%
式中:
So、Sw、Sg——分别为油、水、 气的饱和度,%。
Sw
Vw Vp
Vw
Vr
100%
Vo、Vw、Vg—— 分 别 为 油、水、
气在储集空间中所占的体积, cm3;
纯钙质、铁质、硅质――相反。
b.胶结物数量:较少——好;多——差 c.胶结 类型 :接触式 ——好,
孔隙式——中等
胶结类型示意图
第45页/共99页
成岩作用带对储层特性的影响(据Surdam等,1989)
成岩作用带 浅部
温度 <80℃
主要成岩作用过程
保存或增加孔隙度
破坏孔隙度
颗粒薄膜作用(抑制后期石 粘土充填作用;碳酸盐或硅质胶结物
较多


白云石的
较多

菱铁矿的
较多
的 溶解作用 成 岩
硫酸盐的 其它蒸发岩的
较少 较少

硅酸盐的
很少

其它非硅酸盐的

很少
第36页/共99页
鉴别碎屑岩次生孔隙的岩石学标志
第37页/共99页
(二)碎屑岩储集层的喉道类型
图 3-10 孔隙喉道的类型(据罗蛰潭,1986) a 喉道是孔隙的缩小部分;b 可变断面收缩部分是喉道; c 片状喉道;d 弯片状喉道;e 管状喉道;1 一喉道;2 一孔隙
75
100 S饱
50
0
汞注入量,%
第27页/共99页
A、排驱压力(Pd):
润湿相流体被非润湿相流体排替所需要的最小压力。

石油勘探与开采技术培训ppt

石油勘探与开采技术培训ppt
针对采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研发环保处理设备,降低环境污染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统等。
地球物理勘探设备
利用物理原理探测地层性质和地 下结构,如重力仪、磁力仪等。
测井设备
在钻井过程中测量地层参数,包 括电阻率、声波、核磁共振等。
开采设备
钻井设备
油气分离设备
用于在地层中钻孔,包括钻机、钻头 、钻杆等。
将开采出来的石油和天然气进行分离 ,包括油气分离器、脱水器等。
采油设备
用于将石油从地下抽取出来,包括油 泵、抽油杆、抽油机等。
02
石油开采技术
采油技术
总结词
采油技术是石油勘探与开采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涉及如何将地下石油开采出来 。
详细描述
采油技术主要分为自喷采油和机械采油两种方式。自喷采油利用地层压力使石 油自喷至地面,而机械采油则通过抽油机、螺杆泵、电泵等设备将石油提升至 地面。
采气技术
总结词
采气技术是针对天然气开采的关键技术,涉及到天然气的采集、分离和输送。
辅助设备
运输设备
用于将石油从开采地运输到处理中心或储存设施 ,包括油罐车、输油管道等。
存储设备
用于储存石油和天然气,包括储罐、储气罐等。
化工设备
用于生产石油化工产品,如炼油厂、化工厂中的 各种反应器和塔器等。
04
石油勘探与开采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法规与政策
环境保护法
了解和遵守国家及地方的环境保 护法律法规,确保石油勘探与开 采活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
生态恢复技术
土壤修复
01
采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方法,对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
使其恢复到原有状态。
植被恢复

地震勘探原理PPT课件

地震勘探原理PPT课件

8
图1-4-1 地震勘探原理示意图
9
沿着地面上的一条测线,一段一段地进行观测,对观测结果进行处理后, 就可得到形象地反映地下岩层分界面埋藏深度起伏变化的资料-地震剖面图。 在一个可能有油气的地区(称为工区)内,布置多条测线,形成测线网,并 在多条测线上进行这种观测之后,可得到地下地层起伏的完整概念,再综合 其它物探方法和地质、钻井等各方面的资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 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就能查明可能储存油气的地质构造,最后 确定钻探的井位。
(1)重力勘探方法:以岩石的密度差为依据,在地面测量由它引起的重力变化的方 法。
(2)磁法勘探:以岩石不同磁性为依据,在地面测量由它引起的磁场变化的方法。
(3)电法勘探:以岩石的导电性、导磁性、介电性为依据,在地面测量由它们引起 的电场变化的方法。
(4)地震勘探:通过对岩石弹性性质的研究来解决地质构造问题。通过人工激发所 产生的地震波在地壳内的传播,当遇到弹性性质不同的分界面时可以产生反射、折 射等物理现象,利用地震仪在地面将反射及折射的地震波接收并记录下来,经过3 分 析和研究,推算地下不同岩层分界面的埋藏深度等要素,来了解地层的构造形态。
(3)钻探法。利用物探方法寻找到的地质构造是不是储存了油气,还需要
通过钻探才能确定。
2
2.物探方法
油田深埋在地下,浅则数百米、深则数千米。地球物理勘探是最有效的勘探方 法。它是一种通过研究地层(岩石)某些物理性质来查明地下岩石分布形态及油气 聚集情况的勘查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依据地下存在着不同岩石,这些岩石的物理性质不同,从而产生 不同的物理场,我们在地表,采用各种精密仪器将它测量下来,然后对这些场进行 分析研究,作出解释,从而了解地下构造、岩性等地质特性。根据物性依据不同, 而有不同的方法。

油气勘探开发-勘探部分PPT课件

油气勘探开发-勘探部分PPT课件

偶极横 波成像 测井仪
模块化 动态地 层测试 器
快速平 台 阵列感 应/阵列 侧向
元素俘 获测井 仪
方位侧 向测井 仪
综合岩 性孔隙 度测井 3仪6
阿特拉斯STAR-II成像仪 电成像测井仪器结构
37
测井技术密集的特征
测井方法
电学
电阻率测井
声学
声波测井
核物理学
核测井
力学
电缆地层测试
盖层
储层
图4. Horseshoe Camyon地区K标准剖面
烃源岩
4
物探
重力 勘探
磁法 勘探
电法 勘探
地震 勘探
5
重力勘探
地球表面的重力值不同。重力勘探正 是研究反映地下岩石密度横向差异引起的 重力值(严格地说是重力加速度)变化而推断 地下地质构造或矿产的一种物探方法。
6
磁法勘探
各种岩石和矿物的磁性是不同的,测定 地面上各部位的磁力强弱以研究地下岩石矿 物的分布和地质构造,称做磁法勘探。一般 铁磁性矿物含量愈高,磁性愈强。在油气田 区,由于烃类向地面渗漏而形成还原环境, 可把岩石或土壤中的氧化铁还原成磁铁矿, 用高精度的磁力仪可以测出这种磁异常,从 而与其它勘探手段配合,发现油气田。
29
李庄子油田土壤和大气中汞蒸气异常
30
鄂尔多斯某区块地表地化直接勘探的异常
31
测井技术
测井技术,是石油勘探、开发必不可少的一 项工程技术, 测井技术采用声、电、磁、放射性 等物理测量方法,通常采用电缆将测量探头(下井 仪器)送入井筒内,在井中对地层的各项物理参 数进行连续测量, 通过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 释,得到地层的岩性、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 和度等参数。测井技术作为石油勘探、开发必不 可少的一个工程环节,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发挥着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石油勘探开采简介ppt

石油勘探开采简介ppt
(例如:现在人们能够用某些废弃物生成沼气)
Prepared by Tom
关于油气我们还需要知道些什么?
自然状态下的石油有的 粘稠,有的稀薄。颜 色有黑的,也有浅颜 色的。
通过提炼,石油可以制 成很多产品:
• 发电厂用的燃料 • 轻型车用的汽油 • 卡车和火车用的柴油 • 飞机用的航空汽油 • 房屋取暖用的燃料油
• 计算机处理这些数据,构造出地下岩层系统的图像
声源
t=1 sec
t = 1.2 sec
t = 1.42 sec 接收器
G油as
Prepared by Tom
发现了油藏之后我们该干什么?
?
?
?
Prepared by Tom
我们钻一口井进去 ! ! !
Prepared by Tom
我们用什么钻井 ?
钻井设备是什么?
Prepared by Tom
钻井设备:
一套可以使我们钻入地层的特殊设备。
• 一套钻井设备由很多不同的部分组成: 井架,地基,起重设备,发电机,钻杆,钢罐,泵, 岩石碎屑处理设备,还有很多其他部件。
• 你知道有的钻井设备可以钻探到地下6英里(9.7公里 )深的地方吗? 那比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要大!
待用钻杆
Prepared by Tom
SUCCESS
THANK YOU
2020/1/6
这是一幅钻头在岩层中钻进的示意图
钻柱在地表被驱动旋转,带 动井眼底部的钻头旋转。
钻井泥浆被泵入钻杆内 部,从钻头的喷嘴流入 环形空间。环形空间是 钻杆和井壁之间的空间 。
钻头上的“牙齿”把岩石磨 成碎屑。
泥浆将岩屑循环带到地 表,在那里这些岩屑被 移除。
油气开发与钻探

中国石油开采工作PPT模版

中国石油开采工作PPT模版

添加标题
对策四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 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
完成项目展示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概括 精炼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概括 精炼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概括 精炼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添加标题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概括
点击输入简要文本内容,文字内 容需概况精炼的说明该分项内容
已完成项目汇总
添加标题
对策一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 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
添加标题
对策二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 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
添加标题
对策三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 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
月度指标达成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概括精炼言简意赅的说 明分项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概括精炼言简意赅的说 明分项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概括精炼言简意赅的说 明分项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概括精炼言简意赅的说 明分项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概括精炼言简意赅的说 明分项内容。
添加标题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概括 精炼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具体工作明细
添加标题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概括精 炼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添加标题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概 括精炼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 内容。
添加标题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概 括精炼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 内容。
添加标题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概括精 炼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石油勘探与开采技术培训ppt

石油勘探与开采技术培训ppt

02
石油开采技术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采油技术
采油技术概述
采油技术是石油开采过程中的 关键环节,主要涉及利用各种 手段将地下的石油资源采出。
自喷采油
自喷采油是通过地层自身能量 将油喷到地面的一种采油方式 ,具有成本低、便于管理等优 点。
机械采油
机械采油则是通过抽油机等机 械设备将油从地下采出,适用 于自喷能力不足的油井。
05
石油勘探与开采技术创新与发展
新技术研发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地质数据、地震资料等进行高 效处理和解释,提高勘探精度和效率。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发展高分辨率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利用地震波、电磁波等方法,对 地下油气藏进行精确探测。
钻井与完井技术
研发新型钻井液、钻头、完井工具等,提高钻井效率、降低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总结词
利用地球物理场的变化规律来探测地层岩性、油气水分布等地质信息的方法。
详细描述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包括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等多种方法,通过测量 地球物理场的变化规律,可以推断地下的地质构造和岩性特征,进而判断是否 存在油气藏。
钻井勘探技术
总结词
通过钻探获取地层岩心和钻井液样品,进而分析地层岩性、油气水分布等地质信 息的方法。
气资源。
降低开采成本
02
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手段,降低开采成本,提高经济效
益。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03
发展自主可控的石油勘探与开采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
济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选择接收和记录地震波的最佳条件。最合适 的观测系统,组合形式和仪器因素的选择等。
试验阶段在正式生产之前进行。
二、生产工作
当试验完成,取得本工区标准剖面后,可 转入正式生产。生产前,检查地震仪正常, 然后进入生产。
生产工作内容和步骤:
1.地震测量:
把设计好的测线实际布置到工作地区, 在地面上标出各激发点和接收排列上各检波 点的位置。
无规则干扰:
没有一定频率,没有一定的规律,也没有一 定传播方向的波,在记录上形成杂乱无序的干扰 背景。形成的因素很多:自然条件,激发条件, 人为条件。
规则干扰波
(一)瑞雷面波
1.定义:与自由表面相联系的面波,在地震勘探中 称为地滚波。存在于地表附近,振幅随深度增加呈 指数衰减。
2.特点 ⑴频率低:几赫兹~30赫兹; ⑵频散:速度随频率变化;(速度是频率的函数) ⑶速度低:100m/s~1000m/S,通常200m/s~500m/s ⑷时距曲线:是直线; ⑸质点的振动轨迹是逆时针的椭圆。
3.面波的压制方法 选出择适当的激发条件:
⑴激发岩性:疏松地层容易产生较强面波; ⑵激发深度:离地表越深面波越弱; ⑶采用组合法:利用组合的方向特性压制面波; ⑷选择适当的观测系统:避开面波,如适当的 偏移距; ⑸频率滤波(室内处理时):利用有效波和面 波的频谱差异(面波频率低)。
17
18
19
纵测线观测系统:炮点和检波点分布在一条直线上 分类 非纵测线观测系统:炮点和检波点不分布在一条直
线上的观测系统 三维观测系统:炮点和检波点分布在一个面积 上的观测系统
46
47
主要介绍纵观测系统,观测系统一般用图 示法表示(以反射波法观测系统为例加以 说明)。
描述观测系统的系数
1.偏移距X1 ——最小炮检距。 2.道间距 x ——相邻检波器之间的距离。 3.道数N。 排列长度=(N-1) x + X1
浅层折射波 由于高速层存在 时距曲线为直线
侧反射 (侧面波)
由于地形不平引起 的直达波或折射波 的反射
振幅较强,视速度 不同。
在地表条件比较复杂地区进行地震勘探,会 出现一种叫侧面波的干扰波。
例:
黄土高原侧面是沟,高原和沟相对高差为几 百米,高原和沟的交界面为黄土与空气的接 触面,形成一个强波阻抗分界面。地震波激 发后,传到黄土边缘被反射回来,记录上可 能出现来自不同方向的具有不同视速度的干 扰波(侧面波)。
O1O 便是观测段O1A所对应的地下界面位置。
三.延长时距曲线法
如记录合格,每放完一炮,可转移到下 一排列继续工作。每天所获得的地震记录, 填写的班报等原始资料,经整理后交计算站 进行室内资料处理。
三、干扰波的类型及其特点
有效波:反射法勘探中的反射波 干扰波: 根据干扰波出现规律可以分为两大类: 规则干扰 随机干扰(无规则干扰)
规则干扰:
有一定的主频和一定视速度的干扰波, 能在地震记录上以一定的同相轴出现的干 扰波。如面波,声波,浅层折射波,多次 波,侧面波,工业干扰波等。
3)O2激发,O2O3接收,追踪A2R2间
的反射, O2O3 排列不动,炮点移到
O3。 4)O3激发,O2O3接收,追踪A3R2间的反射。 其相互关系如下:
这样不断地移动接收点和炮点位置,就可连续追 踪界面R——简单连续观测系统。
优点:
炮点与接收点靠近,野外施工方便不受折射 波干扰,也减少有效波之间干扰。
三维资料的偏移归位
20
(三)多次反射波 1.定义:从震源出发,到达接收点时,在地下 界面发生一次以上的反射波。 2.多次反射波产生的条件 良好的反射界面(存在较大的波阻差)
21
3.多次反射波的类型
22
(四) 声波 频率高速度在340米/秒左右 高速度在340米/秒左右 同相轴为直线
(五) 工业干扰 频率在50Hz左右
2.地震波激发:
使用炸药震源井中激发时,要在规定的 位置钻炮井,把按规定药量的药包下至井中 指定深度,引爆激发,在作好激发工作的同 时,要做好完全工作。
3.地震波接收:
主要由仪器组完成 。使用地震检波器, 电缆线,野外地震仪等设备,按测线上桩号, 摆好排列。在检波上埋好检波器。排列摆好 后,检查线路畅通与否,然后通知爆炸组放 炮。

二 章
重点掌握观测系统,
多次复盖等一些概念,会
地 震
抽道集。掌握间距的选择

原则,以及低,降速带参

数的测定;各种观测系统;
的 野
地震波的激发、接收。要

求了解海上地震勘探工作

的一些特点。



第一节 野外工作方法
第二节 地震测线的布置
第三节 观测系统及其图示方法
第四节 地震波的激发
第五节 地震波的接收 第六节 低速带的测定
画观测系统图的目的: ①对野外激发点、接收点的坐标进行描述 ②指导抽共反射点道集为水平迭加提供参数。 共反射点道集:接收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各检波 器的道号集合 目前野外分:单边放炮、中间放炮(有偏移距) (大号、小号、正序、反序……(无偏移距))
43
44
观测系统的选择决定于地震勘探任务,工 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和采用的方法。 总的原则: 连续追踪地下界面,避免发生有效波彼此干涉现 象,施工简单。
(六) 次生干扰
(七) 浅层折射波
当地表存在高速层,可能观测到同相轴为直 线的浅层折射波
23
面波能量强烈与激发岩性、激发深度以及表层地震地 质条件有关,在淤泥及沙漠地区,对有效波能量强烈 吸收,面波能量相对增强,在低速层中激发或药量过 大造成激发频率降低,面波能量相对增强,爆炸井较 浅,面波增强,妥善选择激发条件和组合是克服面波 的主要办法。
第一节 野外工作方法
野外工作是整个地震勘探中重要的基础 工作 ,它的基本任务是采集地震数据。
野外工作是以地震队的组织形式来 完成的,分为试验阶段和生产阶段。
主要内容:
激发地震波,接收地震波,以及地震测线、 激发点、接收点的测定和一系列后勤保障等具 体工作。
野外工作分: 试验阶段 生产阶段。
由于海底凹凸不平, 视速度变化范围大,
对入射波的散射
有正有负
次生高速干扰和低速干扰:反射波到达地面 后使地面产生振动,地面上任何不均匀性和 地面障碍就受激发(形成次生震源),等于 对地面做敲击动作,于是在近处就产生次生 的直达波和面波,在远处产生次生的折射波。
为了识别和区分有效波与规则干扰波,抓住 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干扰波的最大真速度 和有效波的视速度范围不同干扰波近似沿地 表附近传播,有效波从地下近似垂直来到地
类型 微震 次生低速干扰
次生高速干扰 海底反射
随机干扰:
产生原因
特点
是由地球本身的固有 出现在整张记录中 振动引起的环境噪声
地表存在着质量大的 视速度低,有正有负 物体,该物体作为次 生震源以直达波或折 射波形式传到检波器。
由于地表存在着形状 不规则的不均匀体, 它对反射波散射引起
视速度很高,甚至可 以达到无穷
测线布置的基本要求 1、测线应为直线 2、测线一般应垂直构造走向
32
3、形成一个测线网,主测线(密),联 络测线(稀)
二、不同勘探阶段的测线布置要求 1、路线普查 (大剖面)勘探程度低,在未做过地震工 作的地区进行。
地质任务:
了解区域性地质构造情况,取得进一步工 作所需要的地震地质条件的资料。
40
第三节 观测系统及其图示方法
一.观测系统的概念
定义:
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叫观测系统。
为了了解地下构造形态,必须连续追踪各界 面的地震波,因此要沿测线在许多个激发点 上分别激发,并进行连续的多次观测。每次 观测时,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保持一 定的关系,以保证能够连续追踪地下界面。
4、构造细则
为了进行油田开发,配合钻井,有时进一步 将线距缩短到几百米到一公里,进行细测。
测线的布置应以一个构造或一个构造带为勘 探单位。在复杂的断裂构造带上,测线布置 应立足于搞清断层的分布及断块的形态。
主测线尽可能垂直断层走向,联络测线应 尽量避开断层的影响,按断块来布置。
上述几个勘探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二是可 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48道, 96道, 120道,240道。
4.覆盖:如果某一段界面上的反射波能 被排列接收,称这段界面受到覆盖或受到 追踪。
二.一次覆盖简单观测系统及图示
要了解连续的地下界面形态,就要在有一 定长度的测线上使用连续观测系统,进行 连续观测。
如图:
1)O1激发,O1O2接收,追踪A1R1 间的反射。 2)O2激发,O1O2接收,追踪A2R1 间的反射。
如图:
①把测线上的激发点O1,O2,O3……按一 定比例标尺在水平直线上。
②然后从激发点向两侧作与测线成450角的 斜线,组成坐标网。
③当在测线上某点激发而在某一地段接收时, 则可将测线上的接收段投影到通过爆炸点的 450斜线上,用这段投影来表示。
当O1激发,O1O2接收,用线段O1A表示(接收) 当O1激发,O2O3接收,用线段AB表示(接收) 当O2激发,O1O2接收,用线段O2A表示(接收) 观测段所反映的界面(水平的),可把观测段向 水平线段作投影,便是所反映的界面。
在构造顶部或断裂破坏带,加密测线,有 一定数量的联络测线(垂直主测线),把 主测线连接起来,主测线与联络测线组成 有一定面积范围的方格网。
3、面积祥查
在已知构造上查明其构造特点(范围、形 态、目的层厚度、断层大小及分布等)。 提供最有利的含油气地带,为钻探准备井 位。 要求:
主测线垂直构造走向,线距2~3公里,联 络测线垂直主测线。
缺点: 近炮的几道受爆炸以后的声波和面波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