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 模块四《生活与哲学》专题十一 历史唯物主义共79页

合集下载

专题11 历史唯物主义(课件)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新高考专用)

专题11 历史唯物主义(课件)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新高考专用)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
区 别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之间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 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是在某一历史阶 段对社会发展起着领导和决定 作用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两者之间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 联 系。社会基本矛盾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的根本矛盾,它 系 规定着社会发展全过程的本质,也规定着社会的主要矛盾; 而社会主要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②人民群众的 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 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 决定力量
①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 革命实现的②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 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
全书主线
体系构建 循纲记忆












从一般到个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对学生运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观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专题知识脉络
社会历史的本质
实践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历 史观
社会历史的发展
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发展总趋势
历史创造者
社会历史的主体

群众路线、群众观点
特别提醒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决定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反作用
生产关系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规律

会 历 史 的
通过
实践
上层建筑造应经 济基础的规律
决定

2016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历史唯物主义讲解

2016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历史唯物主义讲解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展归纳] 全面把握党和政府如何维护人民利益
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调整收入分配秩序,发挥财政维
《经济生活》 护社会公平和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坚持以人为本
政府:宗旨、工作原则、职能、依法行政、科学决策
《政治生活》 自觉接受监督、提高威信
党:宗旨、性质、执政方式、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到城市务工。目前, 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左右。农民工对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一 据调查,2004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出现了“招工难”问 题。2009年以来,大范围的“民工荒”再次在这些地区出现,不仅缺工人 群由技术工人扩展到普通工人,而且缺工的时间分布由“季节性”、“阶 段性”向“常态化”、“全年性”转变。从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民工 慌”,到目前企业招工难的“民工荒”,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经历 了一次大的转变。
(2013四川卷)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 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需居民会议或 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 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 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 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 的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 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共57张PPT)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共57张PPT)

相同 三者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第一 点 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 感觉、 经验、 目的、 意志、理念、绝对精神等)看 不 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 作世界的主宰和本 同 在, 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 原,认为现实的物质 点 个世界, 都依赖于人的主 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 观精神 神的外化和表现 相 根本观点一致,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 同 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点
马克思 主义中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 国化的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 理论成 果
[拓展升华]重应用· 提灵性 哲学上“两个对子”的关系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 和形而上.关于哲学。 (1)哲学≠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 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既不是世界观, 也不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因为哲学不一定都科学, 即哲学有正误之分, 有科学与非科学 之分。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但哲学不是世界与方 法论的简单相加。
(2)哲学的时代性及作用。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 哲学与 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 时代精 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 神 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对旧制度和旧思想进行批判,更新人的 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哲学的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 作用 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 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社会的 巨大物质力量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不 同 点 基 本 观 点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 如水、火、气等 近代机械唯物 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 (共32张PPT)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 (共32张PPT)

地位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依据
原理运用:
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 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 2.运用群众观的有关知识,分析 (1)原理+方法论 (2)物质财富+分析 (3)精神财富+分析 (4)社会变革+分析 (5)总结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运用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分析 (2)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分析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析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分析 (5)改革是.....强大动力。+分析 (6)群众观 +分析 2.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 3.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 4.运用认识社会的知识,分析.... 同上
3.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 析.....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决定...。+分析 (2)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 识..。+分析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分析
(二) 社会基本矛盾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推动生产力 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判断: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分配制度改革、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 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 的。 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 级斗争实现的;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 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3)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 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 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生活与哲学综合复习课件(共18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生活与哲学综合复习课件(共18张PPT)
择决定命运,环境造就人生!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物主义
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特征 基本要求
核 心考 点
核 心考 点
核 心考 点
感悟 高考
核 心考 点
核 心考 点
核 心考 点
感悟 高考
核 心考 点
核 心考 点
核 心考 点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 模块四《生活与哲学》专题十一 历史唯物主义共81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 模块四《生活与哲学》专题十一 历史唯物主义共81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 模块四《生活与哲学》 专题十一 历史唯物主义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 模块四《生活与哲学》专题十一 历史唯物主义81页PPT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 模块四《生活与哲学》专题十一 历史唯物主义81页PPT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 模块四《生活与 哲学》专题十一 历史唯物主义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历史唯物主义 复习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复习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 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
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发展的需要,调整上层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 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
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人生价值 观
价值与价值观:2022·全国乙卷23;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2021·北京7: 价值实现:2021·全国甲卷21;山东12;辽 宁16;湖北15
考向预测
备考策略
结合漫画、热点素材、1.关注国家治理、分析社会基 引文等,综合考查社 会历史观,社会存在 本矛盾、理解人民群众在社 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做法指导
上层建筑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经济基础的发 展如:英美资本主义政体确立、启蒙思想的出现 (上层建筑的变化) 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 (经济基础的变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 济基础英美资本主义政体确立、启蒙思想的出 现 (上层建筑的变化)历史园地推动了 (反作用于 )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会起着束缚或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起着阻 碍或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会有力地推 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时,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 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有时会一分突出。 不论在何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反作用的发挥,都是以适应一定的生产力状况为前提 的,都是建立在生产力决定作用的基础之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既对立又统 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